90後戲偶師創藝術劇團 黃景豪一人一偶玩轉劇場

黃景豪(圖:馮凱鍵)
黃景豪(圖:馮凱鍵)

【明報專訊】從外形看,90後的黃景豪King是個表情酷酷、蓄着小鬍子、一身黑衣的年輕小伙子,右手套著一頭塌眼崩牙紅鼻子的綠色長毛布偶,只見他倆瞪眼對望,然後King把腰一彎,左手拉動操作桿,彷彿力量灌進戲偶,一人一偶,嘩卡卡雙口一張,表演起來。

遇啟蒙良師 戲劇成另一頭「家」

「這是一頭開口戲偶,口裏是個內袋,可以表演吃東西。」他晃動一下手中那頭「軟扒扒」的戲偶。King對戲劇的興趣,始於中一時參加課外活動。「之前從沒看過舞台劇,加入劇社是隨機選的。」人生第一個舞台角色,是飾演一名說話帶鄉音的漁佬。負責老師李sir一直有玩劇場,初出茅廬為人師表,給予King不少發揮機會。「中三時,他給我一個演出日期和財政預算,便放手讓我籌備組班,自己搞套戲出來。」不出所料,問題百出,安排亂得一團糟,老師最終看不下去,捉着他「照肺」。「他用了足足兩節課堂,跟我分析人手配合、排練宣傳等各方面的問題,然後逐一尋找解決方法。」這經歷,King仍記憶猶新。自小父母離異,King在那裏找到家和成長的感覺;自此,他更加珍惜在人前講話的機會,但凡有司儀主持、公開演出的學校活動,都見到King的身影。

King的會考成績一般,自覺留港升讀理想學系的機會渺茫,於是萌生出國讀書的念頭。從小習慣自己解決問題的他,聯絡agent找學校,直至收到入學和獎學金的通知信,才正式和媽媽商議。2006年,King赴英修讀戲劇預科,並以優異成績畢業。

在大部分香港人眼中,戲劇工作是一種非主流的職業。「有時填form會發現自己沒選擇,我到底是表演者?演員?抑或是藝人?還是藝術工作者呢?」至於家人,身為職業女性、從商多年的媽媽,對家中獨子選擇以戲劇為志業,始終抱持開明的態度。King曾自薦在香港某劇團實習,舞台助理劇本創作文書倉務一腳踢,五個月裏忙得天昏地暗,幾乎沒有時間回家。「媽媽認為這是我對戲劇的一項投資,所以她OK。」

赴英學戲劇 屢敗屢戰終被錄取

在英國,戲劇學院一般以面試表現取錄高考生,於是King一次過申請了11家大學,「面試基本就是先參加一個小型工作坊,然後在評審面前表演一段獨白。」結果,他沒有收到任何一家大學的offer,包括他之後再次申請,並獲錄取入學的East 15 Acting School。「我猶記得面試後,表演專業(BA Acting)的課程主管當着所有人說:『你的表演不錯,但口音和語言能力不適合留在英國,還是回香港吧。』」對方評價中肯,但當下難免感到悲忿和失望。

後來,戲劇預科的老師認為King四肢靈活,相關學科成績良佳,建議他報考形體劇場專業(BA Physical Theatre)。當時已是面試期尾聲,King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再接再厲,這趟竟然一擊即中,首輪面試即被錄取。「一般其實要過三四關的,說真的也挺出乎意料。」King道。好奇問他,假如命運弄人,當時全盤出局呢?「不做戲劇我應該會去當老師或者sales,然後公餘繼續學戲,如果就此放棄,也證明自己對戲劇沒那麼狂熱吧。」

在三年大學課程中,除了傳統劇場表演外,King還需修習空中雜技、舞台格鬥、即興喜劇、面具、操偶等科目。問及留學的最大得着,「我本以為自己好奇心強,自發性高,原來只是在已有之事上發掘和建立。但在英國,同學們早已習慣無中生有,從零開始探索和創造。」

戲偶創作空間大 踩界說盡弦外音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King在英國還遇上現時積極投入的興趣——戲偶。「我喜歡戲偶自由度高,創作空間大。」在完成一個學期的課程後,King繼續在外進修;2014年,他透過「藝能發展資助計劃」,認識紅褲子出身的資深戲偶師黃暉,跟他學習中式戲偶。「透過戲偶,表演者可以盡情講些不便直說,或者『踩界』的內容,觀眾都有共識這些是公仔說的,反而更方便說故事和接受其中的信息。」

戲偶世界變化萬千,King起初學的是源自日本的「三人偶」。「換言之就是三個人要同時合作,才能操縱戲偶所有部位。一個人的話,只夠轉動它的頭和其中一隻手。」他解釋。表演者要練習手腳協調,鍛煉觀察和應變能力,方能將戲偶操縱得行雲流水,活靈活現。「在製作方面,西式戲偶多用海綿和布這類軟性物料,中式則多以木造,注重五官細節,從面相上塑造角色。」至於舞台表演,他覺得西方着重整體表現,角色和觀眾之間的連繫相對緊密;而中式追求細緻精準,講究形神兼備,表情動作要到位。「中式戲偶表演的一大用途是神功戲,傳統上用以答謝神恩,惠及幽魂,觀眾其實不只是人類呢!」

2014年,King與拍檔陳安然Onnie及陳安立Brian,成立藝術劇團「Banana Effect」,積極將潛入式遊戲劇場(Immersive Game Theatre),融入在不同類型的戲劇演出之中。

遊戲劇場多互動 教學相長更滿足

「在外國,潛入式遊戲劇場亦是比較新穎的概念,特點是要求觀眾參與互動。」King曾觀賞英國劇團Punchdrunk策劃的The Drowned Man,是一套長達5小時,以一幢工廈為舞台的劇目。「最吸引自己的是——觀眾既可以選定某位演員,觀察他的故事,一同推進劇情發展,亦可以隨時離開,追蹤其他角色,更可以選擇坐在角落,當一個完全的旁觀者。」拍檔Onnie主修進階現代劇場(Advanced Theatre Practice),擁有潛入式遊戲劇場的創作知識和經驗;Brian的主持人身分,有助劇團貼近觀眾想法和市場需求。「我主要負責執行,將面具、小丑、戲偶等舞台技巧,融入和展現在表達故事之中。」

成立4年,劇團獲邀在公眾地方,如銅鑼灣鬧市和中環海濱活動演出短劇,亦曾在藝術中心演出原創劇目《你喪心.我病狂》和加入布偶元素的親子劇目《嘰哩咕嚕夜精靈》。但香港人不是出名冷漠嗎,如何拉得動觀眾?「事實又不然,成年人有時比小朋友更high。試過邀請一對父子站到台前,爸爸興奮得忘了兒子,自己先跳出來,小朋友反而站在一旁不知所措,一臉尷尬。」

除了戲場演出,King亦熱中教育工作,在學校和機構開班,教授西方戲偶,他的學生年齡層覆蓋小學生至長者。King曾為本地一家小學舉辦為期一整學年的戲偶班。「當中有個小女孩有輕微亞氏保加症,因為溝通能力較弱,辭不達意,同學們都不願跟她同組。」

但戲偶表演涉及團體協作,同伴之間必須建立默契。「他們試過堅持自我、忽略別人,結果是不斷出錯,無法順利操作戲偶。」於是,King要求大家一起耐心聆聽,慢慢地,同學們發現小女孩的想法更勝一籌,對她的信任增加;小女孩亦漸漸建立自信,改善表達能力。「後來老師跟我說,這群同學的小組功課表現特別好,那位小女孩亦從以前不受歡迎,到現在同學都喜歡圍着她團團轉。」

「坦白說,相對舞台演出,擔任導師得到滿足感更大。」教學相長,King喜歡和別人分享如何製造和操作戲偶,感動參加者在過程中的變化。「剛完成一個長者工作坊,公公婆婆跟我說,戲偶令他們明白小朋友的想法,成功跟孫兒溝通,很是開心和實用。」課程完結後,還請King飲茶謝師。「有個婆婆還送我她在印度靜修時得到的傳統手雕戲偶,說是寶劍贈英雄。」他笑道。

現時,King跟隨黃暉師父學習提線木偶。「師傅很開明,知道我學西方戲偶,提議不如來場中西合璧的演出,互相交流。」除了教班,他正籌備劇團在今年9月的公開演出。「仍有時間的話,我想學腹語。」為什麼?「純粹覺得懂這技巧好型!」他哈哈笑道。

■Profile

黃景豪King Wong

90後戲偶師。英國East 15 Acting School形體劇場學士(BA Physical Theatre),回港後致力推動戲偶和潛入式遊戲劇場(Immersive Game Theatre),現為藝術團體Banana Effect行政總監及創辦人之一。

文:陳芷寧

圖:馮凱鍵、受訪者提供

編輯:龍英顥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