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別不童:建立學生自信 推動社會共融 最美教師激發特殊童追夢

師生情誼——摩菲亞(中)小一入讀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譚蘊華(右)已是他的中文老師,笑言「看着他長大」。花莉亞(左)則是她近年的學生,一對一的書法課令師生情增進不少。(圖︰劉焌陶)
師生情誼——摩菲亞(中)小一入讀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譚蘊華(右)已是他的中文老師,笑言「看着他長大」。花莉亞(左)則是她近年的學生,一對一的書法課令師生情增進不少。(圖︰劉焌陶)

【明報專訊】外表上的美會消失,但內在美不單持久,還有強大的影響力。內地中央電視台每年舉辦「最美教師」選舉,在特殊學校任教20年的譚蘊華,今年獲選為10名最美教師之一,成為首名獲獎的香港教師。除用心教學,她更在身體有障礙的學生身上,看到無窮潛能。在她的鼓勵幫助下,有學生成為繪本作家,也有學生在年宵擺檔寫書法,紛紛踏上追夢路途。

「一點去到清水灣,一撇去到牛池灣,列車轉彎,列車轉彎,列車再轉彎,叮叮噹噹。」猜猜這是哪個中文字?只要按提示一筆一筆畫出來,便知道是我們常用的「為」字。一般人寫字不用念口訣,但對SEN(特殊教育需要)孩子來說,要記住部件位置、寫對筆順,絕非易事。為了讓學生寫好中文字,譚蘊華便創出多首口訣歌。

2008年,她獲得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表揚其在特殊教育領域的貢獻,今次又獲央視選為最美教師。單看名銜,加上在特殊學校任教廿載的背景,譚蘊華不難給人一種極具愛心的印象,她卻笑言自己急性子,「我天生行路、食飯、說話都快,是在特殊學校的教學經歷,使我出現改變」。

剛從羅富國教育學院畢業時,譚蘊華沒想過要成為特殊教育教師,入行首4年,她在一間國際學校教中文,學生個個做事快、有創意,「教學上有很多可能性,例如要教錯別字,便帶大家走到街上圈錯字。學生感到有新鮮感,老師都會開心」。

轉捩點發生於進修期間,她一邊教書,一邊修讀香港大學的教育課程,課程裏有一科與學習障礙相關,「由於國際學校學生的中文程度不高,當時我設計了特別的中文教材。那一科的教授見到後,覺得很適合SEN學生」。她萌生了到特殊學校任職的念頭,考慮過後,便來到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

針對弱點 解決難題

這所全日制特殊學校內,除了有身體弱能的學生外,部分學生亦有智障問題,譚蘊華頓覺挑戰重重,「教學初期,滿足感可以說是零,無論說什麼、做什麼,學生都沒有反應,跟國際學校相差很遠」。

但她聽到隔壁課室傳出不少聲音,大感好奇,便請教同事,又抽空去觀摩課堂,「從同事與學生的互動方式中,我明白到不應依賴學生給予反應,而是創造一個學習環境,讓學生自然投入」。她改變了心態,接納SEN學生的程度的確跟主流學生有差別,「不要想『為什麼這都不懂』,而是了解他們遇上的難題,幫他們解決」。

中文口訣歌就是由此而來,按筆順、部件聯想成故事,再化作口訣,正是針對了SEN學生的弱點,「他們很難記住部件擺位,而且語言發展較弱。透過唱口訣,他們能琅琅上口,一方面記得部件位置,另一方面訓練表達能力」。

學生進步 增滿足感

見到學生進步,她的滿足感不停增加,「即使行動不便,學生為了我提出的要求,仍會很努力地寫中文字,這推動我更用心教學」。心急的性格也因而改變,「學生讓我明白到,有些事情急不來,多心急也好,他們也不會一下子達到要求。但循序漸進去教時,他們真的有進步」。

以電子學習為例,學生剛開始用平板電腦時,課堂運作大受影響,「輪入密碼只是第一個步驟,他們都要試很多次才能登入」。原來大多數學生的觸感較弱,會按得太大力或長按,明明想打一個「2」字,結果出了一大串數字。不過,經過多番嘗試和練習,他們終於掌握到竅門,到現在,電子學習已順利在全校推行。

SEN孩子克服障礙圓夢

適應了教學模式後,譚蘊華更想推動學生追夢,「每個人都有想做的事,身體有毛病也好,這份渴望都不會消失」。談起追夢,有時連健全人士都感到遙遠,譚蘊華卻帶SEN孩子實踐夢想。

像腦麻痺的花莉亞,右半身缺乏力量,卻夢想成為書法家,譚蘊華便每周給她上書法課,教她認識文房四寶、執毛筆、磨墨、臨帖等。摩菲亞則患有肌肉萎縮症,只有頭部、手掌和手指可郁動。見他喜歡畫畫,譚蘊華鼓勵他創作繪本,又為他四出找出版渠道。

至今摩菲亞推出了三本作品,譚蘊華更安排他舉行分享會,既建立他的自信,更想藉此告訴大眾,身體弱能的人一樣有長處,「作為資深的特殊教育老師,我的眼光不止停留在校內,現在更大的使命是推動社會共融」。

回想起十多年前,她曾跟同事帶隊外出參觀,展覽的工作人員卻拒絕他們進入,「當時同事據理力爭,讓孩子成功入場,我看在眼內,明白到要為他們爭取平等機會。如今社會的歧視少了,但偶爾也會聽到『輪椅阻路』等說法。我希望帶學生到社區、學校,當他們勇敢地分享個人經歷,外界的歧視能慢慢消除」。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66期]

文︰李樂嘉

圖︰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陌生人助上車綁鞋帶 司徒華獎視障生感受港共融有愛

司徒華獎得獎者楊恩華視力只有常人一成,平日搭小巴上學需要舉號碼牌,令司機知道他要上車。他說平日同學和司機都會協助他上車,令他很感動。(楊柏賢攝)
司徒華獎得獎者楊恩華視力只有常人一成,平日搭小巴上學需要舉號碼牌,令司機知道他要上車。他說平日同學和司機都會協助他上車,令他很感動。(楊柏賢攝)

【明報專訊】視力只有常人的一成,閩僑中學中四生楊恩華每天上學都要帶着手杖,由於看不到小巴號碼,更要在小巴站舉起號碼牌,好讓司機知道他要上車。4年前從內地來港的楊恩華說,連不認識他的司機和鄰校學生,都不時會扶他上車,又試過在乘港鐵時,突然有人彎腰替他繫上鬆脫的鞋帶,令他感受到香港人的人情味,「其實共融社會是可以做到的,只要多些關注和了解我們的需要,就可以做到」。

表揚奮鬥達成學習目標

21歲的恩華是今年司徒華獎的得獎者,今年司徒華獎已是第6屆,共有7名教師及6名學生獲獎,獎項表揚努力奮鬥、克服困難、達成學習目標的學生,以及有愛心的教師。每名得獎者可獲1萬元獎金。閩僑中學輔導主任黃玉麒說,為了幫助恩華學習,各科教師會上課前一周先把學習材料的電子檔傳給他,好讓他預習。恩華說,一般印刷字他看不清,若是電子檔則可用軟件讀出內容,或要用電子放大器將字放大至半個拳頭大,才有機會勉強看到。

兩年內已考獲二胡10級

恩華童年顛簸,在深圳讀過主流小學,卻遭同學欺凌,後來回家鄉黑龍江讀特殊學校,意外遇到二胡這「一生的朋友」,兩年內已考獲最高的10級,輾轉來到香港後更獲不少比賽和演出機會,曾在校際音樂節奪冠,更遠赴德國表演。

無論是喜是悲 用音樂來表達

「雖然我們某些方面有障礙,但也可以透過其他方面的特長,展現我們的價值。」恩華小時不太喜歡說話,朋友比較少,他說音樂是排解情緒的妙方,無論是喜是悲,都可以用音樂來表達,以至跟其他人分享。他最喜愛的曲是《二泉映月》和《悲歌》,他形容自己關心社會時事,「對國家民族有熱情」,這些曲能表達他憂國憂民的情懷。

學音樂的路上,恩華也曾經迷失,他2009年開始學二胡,兩年內已經考到最高的10級,但當時他注重成績,只為「快些考級攞獎」,卻忽視了基本功,於是他毅然轉了另一名二胡老師,「推翻從前學的所有」從頭學起,有半年時間只能拉音階,形容這段連曲都不能拉的日子「好痛苦」,一度想放棄。回想這段日子,他說自己當時「操之過急」,認為學音樂最重要的是基本功,「戰勝自己便可以,不用和別人比較」,未來希望考進演藝學院進修二胡。

Never too late!助人改善家庭關係 抗癌社工鍾曉彤擁抱灰暗童年

鍾曉彤 (馮凱鍵攝)
鍾曉彤 (馮凱鍵攝)

【明報專訊】在小二的課室,小女孩做錯了事,她擔心老師責怪就哭起來,同學安慰她:「我明白你害怕老師不喜歡你,不過這位老師只會是你今學年的班主任,明年就不再是她,在你生命裏不算什麼大事,下次不要再錯就是了。我們談談大家喜歡吃的食物吧!」只有七歲的同學懂得勸導和開解同輩,她當社工的媽媽鍾曉彤認為,可能是自己多年來家教的潛而默化。鍾曉彤在女兒三歲時經歷了一場大病,讓她反思自己的人生下半場,最後她毅然放下穩定的政府新聞處工作返回大學進修,不僅以自己所學培育女兒成長,也在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擁抱驚懼無助的灰暗童年。

接受訪問,對於鍾曉彤來說並不陌生,除了因為她任職政府新聞處長達十年,也因為她在大學時患上血癌,康復後成了眾人眼中的「抗癌勇士」。高考後成功進入港大修讀心儀的法律系,鍾曉彤就像其他新生一樣,開學時雀躍地參加許多精彩活動。但某天她開始發起燒來,早上明明沒有異樣,午後開始出現低燒,翌日起牀體溫又回復正常,如是者整整一個月。駐校醫生擔心起來,安排她驗血,當她確診患上血癌時,同學朋友都擔心又傷心。「我做化療時掉了很多頭髮,同學會不動聲色把地上的頭髮一根一根撿起來,不讓我發現。」但病者本人的心情卻異常平靜。「當時我覺得病不可怕,死也不可怕。」她回憶着。「因為一直以來的日子過得太疲倦?」記者問,鍾曉彤紅着眼點頭說是,聲音變沙啞了。

爸爸向媽媽動粗 女兒偷偷進廚房把利器收起

鍾曉彤的童年,由父母私奔開始。媽媽是生於貧窮而重男輕女家庭的漂亮女孩,爸爸是富裕家庭的養子,二人邂逅不久,媽媽就懷孕。養父母反對婚事,爸爸於是為愛出走。「爸爸離開家庭後成為室內設計學徒,可惜富家子不擅理財,不到幾年就債台高築,養父送給他的樓房物業一個一個給賣掉。」鍾曉彤從小目睹父母因錢銀吵鬧,小學就開始面對沒錢交學費的為難。「我去請求校長通融的時候,會主動提出幫他辦事情,做這做那。」為了生活,她拚命設法討好別人,只是成長期創傷纍纍還是避不過,當中最要害的一擊發生在小學時的某個晚上。

父母成家的時候才二十未滿,兩口子童年缺乏愛,不懂相處之道。爸爸沒定時拿家用回家,媽媽在壓力下會責罵爸爸,一罵就是幾個小時,最後多半是爸爸向媽媽動粗收場。「以前兩個哥哥會出手制止,後來他們考進寄宿學校,家中只剩下我,每晚我都活在驚恐中,害怕爸爸按捺不住打媽媽,我會偷偷溜進廚房把所有利器收起來。」那個晚上,爸爸又做錯事被媽媽責罵,爸爸要向媽媽還擊,鍾曉彤抱着顫抖的小狗瑟縮於房間角落,媽媽跑進來想要躲避,爸爸緊隨其後隨手拿起數支筆朝媽媽的臉插過去!

「雖然年紀小,但我知道媽媽是家暴的受害者,爸爸以暴力對待媽媽,我是非常憤怒的,但同時,我這個血腥場面的目擊者在驚恐之餘,還要承受嚴厲指控帶來的自責。媽媽怪我沒有站出來保護她,不是好女兒,沒有正義感、不是人。」八、九歲時的一幕至今歷歷在目。長時間夾在父母中間成磨心,鍾曉彤形容自己是要看着父母眉頭眼額做人那種夾縫中的孩子,她懷疑病也可能是這樣鬱出來的。

遇上警員 帶她到少年警訊會所做功課

其實她不是沒有試過為媽媽出力,有一次爸爸打媽媽,她央求到場的警察叔叔不要離開,因為她知道警員一走,爸爸又會再動手。當然,報警不能阻止父母的婚姻繼續崩壞,但幾年後,鍾曉彤遇上另一位「阿Sir」,改寫了她的人生。「那時每天放學回家,在電梯口聽到父母的吵架聲,就會到公園找個地方坐着做功課。」穿著校服的女孩獨自一人,難免吸引街童搭訕。那天她正被幾個少年圍着,一位便衣警員走過來跟她說:「阿妹,我留意了你好幾天,你不是和他們混熟的,快跟我來。」警員把鍾曉彤帶到附近的少年警訊會所,從此那個地方成了她的另一個家。「我成為少年警訊會員,每天下課到中心做功課,幫忙做義工後還會獲得蓋印,儲夠蓋印有證書。」她亮出稚氣的笑容。

在清冷童年照亮她的,還有二哥的一幕「驚嚇」演出。「他告訴我,如果我們不想學爸媽一樣終日為錢爭吵,只得一條路,就是努力讀書,否則就像很多類似的家庭,男的去走白粉,女的做妓女。他還仔細形容嫖客的模樣,模仿他們的舉動來嚇唬我。」妹妹把逃避厄運的方法牢牢記住,即使那年患病,她仍然堅持每天在病牀上好好完成功課。

病癒之後,鍾曉彤聽從醫生的建議調節生活步伐,於是她放棄法律系轉讀較輕鬆的學科,畢業後受聘於政府新聞處,fresh grad第一份工一做就十年。結婚後組織自己的家庭,以為可以跟過去的不快告別,豈料女兒出生後,她不斷憶起童年時的壓迫與傷痛。女兒三歲時,病魔再次來襲,面對健康問題之時,她重新思考人生。「小時家庭生活不愉快,很希望有人幫我,如果我可以成為那個人,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就這樣,鍾曉彤重返港大修讀社工系。

修讀社工課程 接受心理輔導

童年的磨難讓鍾曉彤很重視人與人的相處,鍾曉彤不希望走爸媽的舊路,所有事也以別人為先以避免爭吵,小時被同學取笑仍樂在其中,將別人的感受放大,把自己的需要隱藏,但這樣卻逼得自己透不過氣來。上一代對子女成長的影響有多深遠,她似懂非懂,直至修讀社工課程時才真正認識,她一邊讀書一邊接受心理輔導,重新認識自己並調整心態,漸漸放下多年來的愧疚和各種包袱。「過去的經歷令現在的我更能理解不同家庭的各種苦難,成為幫助別人的資源。」畢業後,致力研究原生家庭的範疇,她很想家長在子女年幼時,就明白自己角色的重要性,而她相信幼稚園就是及早介入社工服務合適的地方。「成為幼稚園駐校社工後遇到一位學生,她常常無故被媽媽責罵,媽媽在面談時告訴我,她年少時也是經常被媽媽責罵,我拒絕學習父母溝通的方法,她就剛好相反,兩者都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我鼓勵這位家長以較正面的方法跟女兒溝通,減少責罵,親子關係漸漸得到改善。」

幫助別人改善親子和家庭關係的鍾姑娘,沒忘記修補自己與母親的感情。「過去,我腦海充斥着家庭不和諧帶來的傷害,忽略了媽媽努力為我做過的一切。」當她放下創傷,昔日溫暖片段浮現。「因為家用不夠,連學費也沒錢交,媽媽為了讓我們有新校服穿,會買布回來親手縫製。」除了縫紉機發出的馬達聲,兒時的美好回憶還帶着飯香。「有時下課後我會期待吃到媽媽的雞翼和芽菜炒蛋,有一段日子,我愛上白汁雞皇飯,她就去學習烹煮的方法……」

「Uncle要獻唱! Auntie去換衫!」

在接受輔導的過程中,鍾曉彤深刻體會母親的感受,她很愛媽媽,希望媽媽可以把多年來的擔子放下,快樂地生活。籌備婚禮時,鍾曉彤和媽媽已經多年沒見,她感謝丈夫和她一起邀請媽媽出席。談到當年的婚宴,她笑說有如電視劇的情節。離異多年的爸媽均答應參加婚宴,女兒找來兩批好姊妹分別照顧他們,各坐一圍,本來該很妥當,誰知爸爸高興起來說要上台唱歌,媽媽知道一定不高興,怎辦?「女人都貪靚,於是我們替媽媽預備了幾套晚裝,好讓她在爸爸唱歌時離席更衣。」

兩組姊妹各自備有對講機,A隊:「Uncle準備要獻唱!」B隊:「我們現在帶auntie去換衫!」鍾曉彤七情上面,「婚宴特工」最後順利瞞天過海,皆大歡喜。驚險搞笑的劇情把方才的淚水都蒸發掉,談到懂事又快樂的女兒,鍾曉彤更是欣慰。今天,她致力成為家族的和平大使,定期聯絡哥哥和父母組織家庭聚會,讓大家終於可以共享無價的天倫之樂。她多次強調希望社會上有更多家庭能走出過去的傷痛及陰霾,快樂健康地養育下一代,訪問完結時,更貼心地為記者的育兒問題把脈,並送上貼士和鼓勵,「加油!Never too late!」一句溫柔輕巧的話充滿了勁度。

■Profile

鍾曉彤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畢業,曾任職政府新聞處新聞主任,後修讀社工系,現為幼稚園駐校社工,公餘擔任義務輔導員,並為神學院婚姻及家庭治療心理學博士生。已婚,育有一女。

文﹕劉倩瑜

圖﹕馮凱鍵、受訪者提供

編輯/陳淑安

美術/明報美術

中大書院給最高榮譽獎學金 唇讀芷君赴英深造社會政策

曾芷君本周內將往英國修讀社會政策碩士課程,她坦言心情緊張。(蘇智鑫攝)
曾芷君本周內將往英國修讀社會政策碩士課程,她坦言心情緊張。(蘇智鑫攝)

【明報專訊自小弱聽、弱視,加上觸感弱,需以唇感應凸字的「唇讀女生」曾芷君,今年於中文大學翻譯系畢業,並獲獎學金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修讀社會政策碩士課程。芷君坦言心情忐忑,期望可適應英國生活。

首名患多重殘疾「最高榮譽」得獎者

當年文憑試以3科5**佳績獲中大翻譯系取錄的曾芷君,今年獲得中大新亞書院首屆「越障海外研究生獎學金」,以及書院最高榮譽「誠明獎」,為該獎首名患多重殘疾的得獎者。曾芷君本周內將前往UCL修讀社會政策系碩士課程,為期一年,獎學金金額足應付近20萬元學費及生活費。

在大學就讀4年間,芷君坦言受了不少人幫助,尤其教師對其循循善誘,亦教會她獨立思考。而她原本使用凸字學習,升上大學後轉用特別設計的電腦上課,芷君坦言是她其中一個突破。

曾勞福局實習獲局長大讚 啟發讀社會政策

芷君原修讀翻譯系,碩士卻轉為攻讀社會政策,她表示該學科對她而言是「相當新的領域」,原來這選擇源於她的實習經歷。去年芷君在勞工及福利局實習,獲時任勞福局長張建宗大讚她的工作表現。芷君說因實習認識殘疾人士的就業情况,啟發她修讀社會政策。被問為何選擇前往英國,芷君說大學時曾參到英國遊學,被當地的多元文化吸引,亦希望更了解當地的社會政策。

出發在即,芷君深呼吸一口氣,笑言心情百感交集,「一方面充滿憧憬、期昐,另一方面有擔心顧慮」。她指因身體限制,如因觸覺十分弱而難以執拾硬幣,「生活上小事要花許多時間適應」。她指現前往英國生活,預計要花時間適應環境轉變,母親將陪同她一起赴當地並逗留一段時間。芷君又期望在學業上能更進一步,及懂得運用時間,擴闊社交圈子。

期昐又顧慮 母陪同赴英

而在特殊學習設備需要上,芷君說已與學校溝通,相信問題不大。雖然曾在政府實習,芷君未有細想畢業後會否投考公務員,或是繼續升學,她解釋現階段只專注於學業上,未有細想前程。近期中大民主牆及文化廣場有關港獨標語風波,被問作為校友有何感受,芷君則以問題不合記者會原意為由,未有回應。

曾停學一年治療 急起直追入港大 捱過血癌 尖子讀醫志更堅

患病前已立志做醫生的羅梓豐(圖),戰勝癌魔後,其做醫生志向更堅定,希望日後可以做個好醫生,令病人有健康快樂的人生。如願獲港大醫科取錄的他說,對於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感到非常興奮和期待。(曾憲宗攝)
患病前已立志做醫生的羅梓豐(圖),戰勝癌魔後,其做醫生志向更堅定,希望日後可以做個好醫生,令病人有健康快樂的人生。如願獲港大醫科取錄的他說,對於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感到非常興奮和期待。(曾憲宗攝)

【明報專訊】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昨日放榜,中大及港大分別錄取多名尖子。中大醫學院取錄了文憑試「超級狀元」,而港大則取錄了5名「狀元」考生,分別入讀內外全科醫學士和牙醫學士課程。另一名文憑試「探花」因曾患白血病而堅定學醫心志,獲取錄成為港大醫科新生,盼日後成好醫生。

文憑試考5科5**

考獲5科5**的羅梓豐自小想當醫生,2014年5月因持續發燒到醫院求診,結果證實患上白血病,需停學接受治療,「當時未知什麼事,覺得要停學好沮喪」。他指直到開始治療才知情况嚴重,「頭好痛,睡在牀上都好痛,吃什麼嘔什麼,飲水都嘔」,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令他痛不欲生,一個月內輕了約10磅。

自小立志學醫的他,留院時看到醫護人員認真工作的熱誠,又見到病房裏的小朋友日夜受病魔折磨的苦况,當醫生的理想更堅定,「希望好似醫我的醫生,醫好更多病人」。

常自勉「治療那麼辛苦都捱過了」

病情穩定後,羅梓豐於2015年原校重讀中五,「開頭好辛苦,無讀書一年,好多嘢都唔記得」。剛重讀時,他仍需接受治療,「每次做完治療一星期都好頭痛,完全無法讀書」。邊接受治療邊讀書的日子令他吃不消,惟每次沮喪時,他都鼓勵自己「過去一年治療那麼辛苦都捱過了,以後沒有比那更辛苦難捱的事」,故咬緊牙關撐過去。

校方諒解其情况,允許羅梓豐遲交功課,亦有老師和同學協助他重投學業。在家人、朋友和校方等支持下,羅梓豐今年文憑試考獲傑出成績。戰勝癌魔的他說,開學後會努力學習,盼做個好醫生,同時亦鼓勵放榜未如理想的同學勿輕易放棄,「放棄就什麼都無,不放棄就有希望」。

出身基層、曾因租金問題搬家8次「愈搬愈細」的六優考生朱尚哲,昨亦如願獲港大醫學院取錄,他盼將來有能力改善家庭環境,「希望將來屋企大點漂亮點」。他認為雖然家庭環境確實會影響學習,但最重要是知道「知識改變命運」,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11名特殊需要考生獲兩大取錄

患先天白化及視障的黃凱強,在文憑試中考獲6科28分成績,獲理大會計系取錄。黃指考文憑試前常回學校溫習。(曾憲宗攝)
患先天白化及視障的黃凱強,在文憑試中考獲6科28分成績,獲理大會計系取錄。黃指考文憑試前常回學校溫習。(曾憲宗攝)

港大及中大早前分別表示向6名及5名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發出取錄通知,其中患先天青少年黃斑點症的陳柏豪考獲7科35分,順利入讀中大心理系。陳表示希望將來成為輔導員,幫助受情緒困擾的人。

此外,患先天白化及視障的黃凱強考獲6科28分成績,他原心儀中大會計系,昨獲理大會計系取錄,坦言有點失望,已申請覆核成績。他說因出生基層,未能如其他人般有資源參加興趣班,一直嚮往大學生活,期望可以結交不同朋友及參加不同活動增廣見聞。

2017年8月8日

棄覓正職堅持逐夢 抵受他人嘲笑 工程尖子20歲學音樂 替港首奪英國作曲獎

雖然20歲時才重新學習音樂,但梁騫仁(Austin)堅持不懈練習,早前更奪得英國皇家愛樂協會的作曲大獎,為首名港人獲得該殊榮。梁騫仁不介意他人眼光,勉勵別人「要為自己的夢想盡力」。(李紹昌攝)
雖然20歲時才重新學習音樂,但梁騫仁(Austin)堅持不懈練習,早前更奪得英國皇家愛樂協會的作曲大獎,為首名港人獲得該殊榮。梁騫仁不介意他人眼光,勉勵別人「要為自己的夢想盡力」。(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原本連樂譜也看不懂的梁騫仁(Austin),大學時為打發時間參加合唱團,卻被古典音樂吸引,於20歲重新學音樂,展開音樂人生。在生物醫學工程系畢業後,他邊做兼職,邊旁聽音樂課,更赴英進修作曲。如今28歲,Austin早前奪得英國皇家愛樂協會的作曲大獎,是該獎自1948年設立以來首位獲獎的香港人。曾經面對旁人的嘲笑,他只感無奈,「香港對成功及出人頭地的意思是賺到錢,好像做醫生及律師,讀作曲是一件很傻的事」。

梁騫仁(Austin)現在正於英國皇家音樂學院修讀作曲系碩士課程,他形容藝術在那裏是一件很「貼地」的事,人們閒時會去聽音樂、看話劇,有人工作後趕去練習樂器,一切都顯得平常。「在香港,藝術彷彿與生命無關,它只是種工具,或是所謂較高階層人士的活動,一般人很少接觸」。讀大學前的Austin亦甚少接觸音樂,大學二年級加入學校合唱團,只是出於「無所事事」,想找活動打發時間。

入合唱團愛上音樂 「如暗戀女孩」

梁騫仁(Austin)說,對比香港,藝術在英國較普及。去年他在英國讀書時,曾排隊逾6小時,為的是入場參與每年舉行的古典音樂節(The Proms)。(受訪者提供相片)
梁騫仁(Austin)說,對比香港,藝術在英國較普及。去年他在英國讀書時,曾排隊逾6小時,為的是入場參與每年舉行的古典音樂節(The Proms)。(受訪者提供相片)

「那時連樂譜也不懂看」,Austin憶述小時候曾短暫學習彈琴,長大後幾乎忘記所學,當時他以為合唱團只是「唱唱歌」,但他一聽別人演奏音樂時,如着魔般愛上,「失眠了好幾晚,感覺有些東西不同了」,他笑言好像「暗戀一個女孩似的」。

自費學樂理小提琴 日練6小時

從小到大,Austin都沒有明確目標,因為不喜歡讀商科,不善於文科,父母又認為讀工程的前途不錯,成績優異的Austin拿着獎學金入讀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自從被音樂所吸引,他自費學習樂理和小提琴,每天堅持練習5至6小時,2年內考獲8級程度,同時確定自己想往作曲發展的方向。

兼職售電磁爐玻璃 旁聽音樂堂

story_2017-08-07_a3畢業後,為了繼續學習音樂,他選擇兼職電磁爐玻璃銷售助理,帶着玻璃四出向客戶講解,每天又旁聽大學音樂系的課堂,更不時厚着臉皮請求教授指導他的作品,「常常被他(教授)罵,像是『為什麼你這麼勤力但又做不好』,但我知道他是出於緊張」。在經濟拮据下,Austin常吃大學的廉價飯以節省金錢。3年前,一位教他作曲的老師鼓勵他繼續進修,為了夢想,Austin辭職報讀演藝學院的作曲及電子音樂系高等文憑課程,其後前往英國修讀作曲系碩士。

28歲,對不少人來說是事業拼搏期,Austin只有兩年工作經驗,還要修讀一科在他人眼中沒甚「前途」的科目,身旁的朋友紛紛問作歌「怎維持生活」。有人輕看他,Austin亦曾懷疑自己的能力,坦言若不是香港賽馬會提供獎學金,「應該不會讀了」,因為一年廿多萬元學費「實在太貴」。

皇家愛樂協會邀作曲 明年首演

Austin慶幸生於小康之家,可以放心追夢,但慨嘆社會扭曲的價值觀,「香港定型了『成功』的意思,賺到錢便代表出人頭地,他們認為讀作曲很傻,因為賺不到錢」。Austin得到作曲大獎,更獲英國皇家愛樂協會邀請作曲,其作品將於明年6月由英國愛樂管弦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ra)首演。在別人的眼中,Austin的選擇也許「天真」得很,但他毫不介意他人眼光,同時勉勵別人「要為自己的夢想盡力」。

冀大眾感受藝術可影響生命

Austin說暫計劃繼續升讀博士,未來希望回港透過不同方式,改變香港的藝術風氣,讓大眾感受到藝術「很平民、可以影響生命」的一面。

明報記者 王丹麟

曾曠課曾犯錯 兩生告別反叛DSE獲佳績

天水圍伯裘書院畢業生余裕(左)和文家名(右),從前是反叛學生,一人曾偷竊,另一人曾為「街童」,但後來放棄自暴自棄的生活,決心考好中學文憑試,現同獲合資格升讀大學的佳績。(馮凱鍵攝)
天水圍伯裘書院畢業生余裕(左)和文家名(右),從前是反叛學生,一人曾偷竊,另一人曾為「街童」,但後來放棄自暴自棄的生活,決心考好中學文憑試,現同獲合資格升讀大學的佳績。(馮凱鍵攝)

【明報專訊】昔日不時曠課的應屆中學文憑試(DSE)考生余裕和文家名,從前就讀區內名校,後來其中一人犯偷竊,另一人則成為「街童」,紀錄上滿是缺點,成績一落千丈。兩人之後因家人鼓勵及不想再「自暴自棄」,轉校重拾學業,今年DSE考得合資格升讀大學的成績。

一人曾犯偷竊 內地堂兄勸苦讀

「永遠都有希望,只要不放棄自己。」19歲的余裕,剛於天水圍伯裘書院畢業,是應屆DSE考生,剛放榜的他,獲得6科21分,盼可升大學讀商科。說話聲線頗響亮的余裕,自言是個「自我感覺良好,有氣焰」的男生,而且家教嚴,從小不用花力溫習都可考得好成績,中三突然「覺得做功課好無聊,又跟家人不時吵架」,就愈來愈多欠交功課,後來更曠課和離家出走,曾一年曠課30天,與家人關係更惡劣,其後亦因偷竊被警司警誡。

考試期電腦「拆件」鎖起

余裕其後退學,嘗試工作「養自己」,因年紀小又沒學歷,難覓工作。一次跟家人吵架後,他走到內地堂兄家,打算不回港讀書,堂兄語重深長地勸他努力讀書,「說不希望我似他一樣無法好好發展」,令余裕醒悟,即返港向7間學校叩門,結果獲一校取錄。考DSE時,他把家中電腦「拆件」鎖起,現考得好成績,盼令關心自己的家人欣喜。

25分家名中四留級再開始

余裕的同學文家名,從前就讀區內名校,中三跟朋友食煙和飲酒,更曠課去玩,得到30多個缺點、小過和大過。升至中四,他發現同學為目標和DSE準備,才發現自己的行為反叛,決定轉校留級讀中四重新開始。

他說面試時曾被老師逐個缺點問,感覺難受,但知道要面對過去,並更珍惜讀書機會。他在DSE取得6科共25分佳績,盼可入大學讀商科。

2017年7月14日

皇仁兩基層尖子 勸勿執著起跑線

出身基層的朱尚哲(左)曾隨家人搬屋8次,「愈搬愈細」,他期望「知識改變命運」。朱媽媽(右)昨日亦陪同他到校領取成績單。(譚琦玉攝)
出身基層的朱尚哲(左)曾隨家人搬屋8次,「愈搬愈細」,他期望「知識改變命運」。朱媽媽(右)昨日亦陪同他到校領取成績單。(譚琦玉攝)

【明報專訊】就讀皇仁書院的袁祖賢7科考獲45分佳績,出身基層家庭的他,希望日後能夠行醫以幫助更多人。袁祖賢認為年輕人勿因「輸了起跑線」而妄自菲薄。

指「輸在起跑線」非一無是處

袁祖賢家住公屋,母親為食肆侍應,是家庭之柱,父親年老加上行動不便,未有陪同他回校領成績單。「雖然家境不太好,但他們都給我最好的照顧」,他希望於父母健在之年,把最好的送給他們以報養育之恩。對於生於基層家庭,袁淡然表示「一出世就要接受」,起跑點縱有差距,「但都是要自己完成賽程」,強調心態最重要,不能因為「輸在起跑線」就自貶成一無是處。鍾情理科的他認為行醫能「造福人群」,參與研究工作從而研發更多藥物和療法幫助病者,正正是他的理想。

同盼行醫 信知識改變命運

同就讀皇仁書院的朱尚哲考獲6科5**及1科5*的成績(48分)。出身基層的他希望「知識改變命運」。朱父是的士司機,母親為家庭主婦,一家三口居於新蒲崗唐樓的300呎單位。因負擔不起租金,朱尚哲出生至今搬屋8次,「愈搬愈細」。雖有自己的房間,但因放不下書桌,朱尚哲平日做功課、溫習都使用客廳飯桌。他計劃修讀醫科。

朱母稱,昨晨接到學校來電,聞悉兒子成「榜眼」一度懷疑「係咪真㗎?」,當刻「好似發夢咁」。她強調身教是教育的首要,主張孩子能夠自由發展。被問及會否因未能給予兒子更好資源而感遺憾,她說曾感心酸,惟做人不應與他人比較,「一山還有一山高」,自信心和努力向上才是致勝之道。朱尚哲一家會以晚飯慶祝。因為要儲錢準備兒子升學,朱母說現未有打算出外旅行。

2017年7月13日

為興趣捨學位 女生讀飛機維修衝出香港

張子晴去年到廈門實習時,有機會以退役引擎作維修訓練。她說飛機組件巨大,有時需「捐窿捐罅」維修。(VTC提供)
張子晴去年到廈門實習時,有機會以退役引擎作維修訓練。她說飛機組件巨大,有時需「捐窿捐罅」維修。(VTC提供)

【明報專訊】文憑試明天放榜,無論成績如何,最重要還是看清自己想走的路。IVE飛機維修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張子晴當年文憑試取得最佳5科20分,本獲城大課程取錄,但因小時母親經常到外地公幹,她經常接機送機,看着飛機在頭頂飛過,總盼望母親平安歸來,故毅然放棄城大學位,轉讀IVE飛機維修,下學年更遠赴英國修讀航天航空工程學位。

屢獲獎學金 下學年赴英升讀工學士

張子晴說,對於選擇興趣還是學士學位,當初仍有點猶豫,惟最終認清自己喜愛的是飛機工程。她說哥哥都是先讀副學位課程再升學,讓她知道即使兜轉,最後也有機會接駁學位,結果她在就讀高級文憑期間因表現優異屢獲獎學金,最後更獲賀維雅基金資助約27萬元,到英國修讀3年制工學士課程二年級,總獎學金超過60萬元。

張子晴的母親說最初有點擔心,但從小留意到女兒對機械、模型等有濃厚興趣,「一說到飛機工程,她整個樣子都不同,顯得興致勃勃」,便知道女兒「心有所屬」。張太又說,起初以為高級文憑較「hea」,但女兒回家後經常與她分享所學,「有很多課要上,由早到晚的,像中學時一樣」;子晴亦言課程較她想像中艱深,例如空氣對流學,「因為空氣是看不見的,要自己想像那些理論是怎麼一回事」。

飛機維修予人感覺較多男士從事,但子晴說女孩較細心和有耐性,身形也較嬌小,易「捐窿捐罅」,穿梭飛機不同部件,有時候更較男士得心應手。

IVE環境科學生盼助保育港物種

賀維雅基金另一得獎者蔡家媛自小愛觀鳥,中學時曾到南美亞馬遜流域考察,被當地人積極保護天然資源的精神吸引,反觀香港社會卻缺乏保育意識,盼終有日學有所成,保育香港的環境和物種。蔡剛從IVE環境科學高級文憑畢業,將到英國修讀環境科學學士課程。

2017年7月11日

想做IT學歷不夠 改做侍應 中學生休學打工 重拾學習動力

青協「青年就業導航GPS計劃」參加者Steven(左二)和Christina(右二)休學一年後,透過工作再思前路,重新找到學習動力。左一為青協單位主任張志偉,右一為青協督導主任黃秀儀。(鍾林枝攝)
青協「青年就業導航GPS計劃」參加者Steven(左二)和Christina(右二)休學一年後,透過工作再思前路,重新找到學習動力。左一為青協單位主任張志偉,右一為青協督導主任黃秀儀。(鍾林枝攝)

【明報專訊】有中學生因對前路感迷惘,欲在學業上「停一停,想一想」,香港青年協會(青協)因而舉辦就業計劃,讓年滿16歲、在學業遇到「樽頸位」的中學生休學一年,到社會工作打拼。Steven是休學的其中一人,他一向對電腦科有興趣,休學期間一心尋找相關工作,卻因學歷不夠未能如願,最終當上壽司連鎖店侍應。經過這次體驗,Steven計劃重返校園充實學識,再向理想職業進發。

學校批准 保留學籍一年

由青協主辦、恒生銀行支援的「青年就業導航GPS計劃」自2014年起推行,讓參加者於學校支持下休學一年,學校會保留其學籍,學生要自行找工作,以體驗實際打工的滋味。應屆參加者Steven 15歲,雖未達計劃16歲要求,但獲酌情參與。他說,自己一向不喜歡傳統學校制度,「有好多功課,不時有測驗,很煩人」,因此失去學習動力,不時缺課,讀畢中四上學期後,他得悉上述計劃並參加,盼可在休學一年期間重拾學習動力。

Steven說,他一向對電腦科有興趣,想找相關工作,後來發現自己的年齡和學歷都難以找到電腦相關工作,而要到壽司連鎖店做侍應。形容自己本來比較「宅」的Steven,工作近半年後結識了更多朋友,學會表達自己和與人溝通,工作時亦沒缺勤,令本擔心其前路的媽媽開懷不少,「以前跟媽媽聊天,一開始就鬧交,現在更會表達自己」。Steven敢向媽媽表達意願,想完成計劃後不回中學上課,但會繼續學業,希望轉到職業訓練局修讀電子及數碼科技,盼將來可做遊戲研發員。

名校生參加後更輕鬆面對考試

來自傳統名校的18歲Christina是去屆參加者,她說當時讀中六,因校內讀書氣氛緊張,自己又未能找到目標,感到很大壓力,經社工介紹決定休學一年,做有關籌款的工作,擴闊了眼界,發現出路很多,之後重返校園,應考文憑試時已感輕鬆多了。

負責有關計劃的青協單位主任張志偉說,近年學生面對龐大學業壓力,計劃可讓學生知道「不只一個選擇」,除讓他們於工作中發掘自己外,亦可改善身心健康。

七成參加者最終重返校園

青協自2014年至今已舉辦3屆「青年就業導航GPS計劃」,去年共20名學生參加,參加者可於學校保留學位,獲准休學約一年,除可體驗工作的滋味外,完成計劃後更可獲最高1萬元獎勵金。有關獎勵金旨在資助參加者進修,用途須與社工一同籌劃。

完成計劃最高可獲1萬元

16歲或以上、於學業上遇到「樽頸位」或感前路迷惘的中學生可參加計劃。

青協督導主任黃秀儀解釋,計劃的主要對象是未能找到目標的學生,而非不想讀書或只想嘗試工作的學生,報名的學生須通過面試。

黃秀儀又說,過去參加計劃的學生表示,除了希望體驗工作外,亦因學習動機低和感到學業壓力而想休學一年,再思考前路;參加計劃後,約七成參加者會選擇升學或進修,餘下的則會投身社會工作。

2017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