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增能源知識技術 了解世界性議題與趨勢 建構可持續未來

鄭紫葵 (Cindy)
鄭紫葵 (Cindy)

憧憬成為工程師的鄭紫葵,完成電機工程本科課程後,選擇投身電力公司工作,更善用公餘攻讀了能源工程碩士課程,從中增強了對可再生能源、智能電網等課題和相關最新科技的認知,對她現時肩負策略規劃師的工作,能更有效和周詳地做好策劃、研究等工作。

鄭紫葵 (Cindy):由電機工程起步 鑽研能源工程拓闊眼界

進修之路:香港大學 (下稱「港大」)「工學學士 (電機工程)」課程→

港大「工學碩士 (能源工程)」課程

工作經歷:中華電力有限公司 (下稱「中電」) 見習工程師→助理工程師→

二級工程師→策略規劃師。先後任職規劃及設計處、建設處及策劃及發展部。

受一篇有關改變世界十大發明的文章所影響,Cindy 自小已立志成為工程師或發明家。入讀工程學院一年級時,已鎖定事業發展目標。「電力既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各行各業亦要靠電力維持日常運作,可見充裕、穩定、安全的電力供應的重要性。」有感電力是專門、獨特的行業,而且工作充滿使命感及滿足感,故她畢業後一直從事有關行業。

她加入中電至今約 7 年,以參加獲香港工程師學會 (HKIE) 認可為「Scheme A」培訓課程的見習工程師計劃起步,開展其職業生涯,兩年的培訓助她掌握多元技能,並為日後晉升為助理工程師、二級工程師作好準備。

學習可再生能源、核能知識 冀為可持續發展出力

求知慾強、愛學愛問的 Cindy,早於修讀本科課程時,有機會接觸可再生能源的課題,以及曾參與四川重建之旅,替德陽袁家小學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令她對此課題產生濃厚興趣,遂於公餘兼讀了港大「工學碩士 (能源工程)」課程。

「科技能改變生活,讓人們能享受優越的物質生活,卻衍生了不少問題,例如氣候變化等,會影響下一代。要推動可持續發展,工程師如何在工作範疇上發揮其影響力呢?」

她表示,修讀碩士課程能涉獵可再生能源技術、智能電網、核能、可持續性和氣候變化等的知識範疇,讓她拓闊了新技術的認知;導師團隊既包括教授,亦有經驗豐富的資深行內人士,從他們的教學和分享中,可獲得寶貴的學問和經驗;而同學來自不同工作背景,更有助建立人際網絡,彼此交流工作心得。

轉職策略規劃師 需掌握世界電力趨勢

及後 Cindy 得知公司招聘策略規劃師職位,決定一試,並成功入職,至今已任職了一年多,現任職策劃及發展部,負責進行前瞻性研究及策劃的相關工作。「要做好有關工作,我需掌握世界電力行業的發展趨勢及相關新技術,並要不定期到不同地方考察及交流,如了解各地方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不同標準及設計,是否也適合應用於香港呢?」

她指工程師工作有趣且多元,無論是過往任職於規劃及設計處,負責區域 (沙田、大埔) 新發展設計配電及供電計劃書;在建設處負責監督及管理項目,抑或是現時的崗位,皆各具挑戰。

以成為註冊工程師為目標

成為註冊工程師是不少年輕工程人員的目標之一,Cindy 亦是其中一員,累積了一定工作經驗的她,已計劃今年向 HKIE 遞交申請考取有關專業資格,為專業鋪路。

進修碩士 工程師與時並進

在社會不斷發展和面對種種挑戰下,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首席講師李榮健工程師不諱言,以跨工程界別、跨專業作出全面應對已成趨勢。港大「工學碩士 (電機電子工程)」課程總監陳成就教授以電機、電子工程界別為例,範圍很廣且不斷迅速發展,支援現代社會的不同領域發展,若業界人員能具備更淵博的知識,有助工作上有更佳表現,甚至擴闊事業的發展空間。

港大「工學碩士 (能源工程)」課程總監霍偉棟博士指,隨着世界各地對可持續發展議題的關注度持續上升,工程師除了要擁有專業知識外,亦有必要提高對現時世界性的議題如能源、氣候變化等方面的認識,以協助解決有關問題。

該校電機電子工程系設有「工學碩士 (電機電子工程)」 (下稱「EEE」),以及與機械工程系合辦的「工學碩士 (能源工程)」 (下稱「EnergyE」) 等碩士課程,為培訓更多高質素的相關人才,以迎合市場發展之需要。

涉獵知識範疇廣泛 因應興趣專修

「EEE」課程提供了多元化的科目,讓學員更新電子、電機工程學的相關知識,從生物醫學工程、信號處理、模式識別和機器智能系統,以及計算機系統、電力系統、無線通訊和網絡、電子商務等都一一涉獵。陳教授說,學員更可因應個人興趣,從一般範疇、通訊工程和電力工程中選擇其一作專修範疇。

至於「EnergyE」課程,霍博士稱,涵蓋可再生能源技術、智能電網、能源管理、電動汽車、電力系統、碳審計和其他與能源相關的高階課題。陳教授補充,從 2018 年開始,上述兩個課程學員均要經歷總結性學習體驗,當中包括論文和參加以工作坊形式的實踐培訓,應用所學。

文:麥懷欣 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