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媽CEO:三歲定八十

pama_2017_09_12_a1中國人常說的三歲定八十,原來有科學根據。最近有育兒心理專家指出,只要家長在孩子3歲前養成以下三個好習慣,子女觀念正確基礎打好,將受用一生。我雖不是專家,這三個好習慣,和我自小教導大小T的方針方法,完全不謀而合,當然亦有心得可以分享。

一、 孩子的事孩子做

家傭普及化,孩子殘廢化。3歲孩子,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四肢的協調能力,足以應付日常生活,包括洗臉刷牙,穿衣穿鞋著襪扣衫鈕,吃飯飲水統統可以做得到。從生活中,培養孩子的獨立和自理能力的同時,也培養出孩子的責任感,對自己的生活行為負責。可惜事實是,即使上到小學,從未自己刷牙洗臉吃飯穿鞋的殘孩,不幫他就不穿,不餵他就不吃,還要亂發脾氣。我親眼見過十幾歲的中學生,為玩電腦廢寢忘餐,父母傭人只好把食物切細剪碎,輪流在旁一羹羹餵食。做仔的習以為常,做父母的不以為忤,我眼冤是我自己的事。所以今日發展到阿媽每天煮新鮮飯菜送到辦公室陪寳貝仔食飯,有什麼出奇?

尋孩子興趣 遊戲中獲啟發

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執行力

小孩子容易分心,專注力不足很正常,父母只要肯花心思時間,絕對可以培養。所以不要期望孩子從一開始便十八般武藝樣樣皆能,要先找出孩子的興趣,加以引導輔導。不是去學什麼,上什麼興趣班之類,最好的方法就是從遊戲中得到樂趣和啟發。大T兩三歲人仔時,最愛玩泥膠,她搓出不同顏色形狀的東西,只有她知道是什麼,對此,她樂此不疲,能坐定定玩一個鐘,絕無難度。小T只要能夠和家姐一起玩就開心,玩層層疊UNO煮飯仔都無問題。

智商會不會真的有增長,我不知道,但看大T單人匹馬赴韓升學,自己顧自己,有紋有路,頭頭是道,應該歸功自小打好的基礎。

三、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專家提醒父母,必須在孩子小時候刻意製造讓小朋友們發言的機會。原因有兩個:

1. 可以鍛煉孩子膽量,避免性格內向、懦弱,被欺凌時都不敢出聲反抗,不懂保護自己。

2. 讓孩子敢於表達,鼓勵他們把心底話說出。孩子把所有問題藏在心裏不敢說,父母無從知道孩子的想法心事,欲幫無從。

細心聆聽 發掘當中智慧

這一點我最有心得,因為大小T兩歲會行識講話,我帶他們到快餐店直接和姐姐哥哥溝通,自行點餐。帶他們到超級市場便利店自行選擇飲品食物,去收銀處自行畀錢。家中大小事情我們都習慣一起商議,由今餐食乜餸,去什麼地方旅行,買車換樓揀學校,到家庭倫理家族中人的相處,兩個孩子都有參與。不要以為孩子年紀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因為他們純潔的心最簡單,亦沒有我們諸多的顧忌顧慮,細心聆聽他們的意見,其實當中不無智慧。

優秀社工求創新.堅守使命 用心與服務使用者並肩

伍方惠敏(站立者)在安老院舍積極推行多元化的藝術和運動活動,讓長者發揮創意和潛能。
伍方惠敏(站立者)在安老院舍積極推行多元化的藝術和運動活動,讓長者發揮創意和潛能。

「優秀社工」伍方惠敏及莫婉芝,前者善用藝術、運動等媒介,為安老服務注入活力、動力,更帶領院舍院友進行「快閃」街頭表演;後者服務更生人士,從建立互信、改變,到重啟人生的旅程,需要加倍的耐心等待和堅守初衷……社會問題愈趨複雜,社工扮演的角色早已不再單一,而是要用心為服務使用者提供適切服務的同時,更要不斷尋求創新和突破。

老有所為 走出院舍連繫社區

“院舍服務不一定是安安靜靜的,長者的晚年生活一樣可以豐富多姿,他們對外界事物很感興趣,社區參與對他們很重要。只要用心探索,配合較創新、有趣的手法,同樣可展現他們的活力、富創意的一面。”——「第二十七屆優秀社工選舉」「優秀社工」獎項得主伍方惠敏 (Helen)

學歷:社會工作本科課程

入行:逾 30 年。本任職復康服務,服務對象是失明人士,及後移居加拿大,在國際失明人士機構服務。多年前回流香港,一直任職東華三院 25 年,從事安老服務。

現職:東華三院賽馬會松朗安老綜合中心高級主任

工作目標:行公義,好憐憫,要對服務使用者的需要保持敏感度,做好同行者的角色。

誰說住老人院一定很苦悶?學油畫已 10 多年的 Helen,把個人興趣及專長融入服務中,2012 年推行水彩畫,「當時安老院舍較多是填色活動,鮮有用繪畫形式。要引導長者參加,家人的支持、對長者多加讚賞等不可少。」漸漸由開始時的「畀面」主任派對,到後來「貼堂」的榮耀感,令更多院友樂意參加,現時作品已超過 700 幅。

融入藝術、運動手法 畫展、「快閃」 生命見色彩

「繪畫不僅能讓長者發揮創意和潛能,也是很好的訓練工具,如砂紙畫可作為認知障礙症院友的多感官刺激活動,有助訓練其觸覺。」她猶記得,曾為鼓勵一名認知障礙症婆婆繪畫,以食物為主題,讓她繪畫後品嘗最愛的荔枝美食。

她還把藝術手法與生死教育連繫,如為過身的院友開追思會,邀請院友家人一起參與,分享院友在生時的點滴,並把其畫作送給其家人作為紀念。

為了打破一般人對安老院舍長者的負面看法,Helen 帶領院友走進社區舉行公開畫展和出版畫冊等,畫展期間更讓院友透過介紹個人畫作,與市民進行互動。

藝術活動以外,她還在院舍內推行「易筋捧」運動,甚至帶領院友到海洋公園門外、尖沙嘴碼頭進行「快閃」運動街頭表演。「長者能夠與年輕人看齊,更獲市民的肯定,是展示長者活力的一面呢!我們還計劃開格仔舖、參加市集,推廣院友的手工藝作品呢!」

院舍重建 考驗團隊、院友、家關係

投身業界多年,Helen 分享最難忘的是院舍重建計劃,為了完成無縫接軌搬遷,早於一年前已成立籌備搬遷工作的團隊,過程中需與所有院友及其家人不斷的溝通和調解,以取得共識,還要同事上下的協作,確保院友在遷往柴灣一安老院暫住的數年間,服用藥物要正確、維持原有的覆診日期等……「任務雖艱辛,但卻是難得的考驗,因有關經驗已成為2016年遷回現時新院的借鏡。」

做社工一做 30年?Helen:社工是一門很有趣、千變萬化的行業,如社企、官商民合作等新模式的推行,所面對的人與事已不能跟以往同日而語,故新一代社工更要具備彈性、創新的思維,多嘗試及體驗或會有意想不到收穫。

小改變大意義 協助更生者迎難而上

“沒有一個更生人士想再坐監及吸毒,戒掉身癮、心癮是很長遠之事,服務使用者重複再犯都好痛苦,小小的轉變對他們已非易事……要與他們建立關係,需要真誠的關心及共同感。”——「第二十七屆優秀社工選舉」「優秀社工」獎項得主莫婉芝 (Amy)

學歷:社會工作本科課程→心理學學士後文憑課程→正修讀社會科學碩士 (犯罪學) 課程

入行:約 13 年。一直任職香港善導會,從事更生人士服務。

現職:香港善導會督導主任

工作目標:一人之力很有限,期望能感染前線同事一起肩守崗位,傳承信念、目標。

過去數年,香港每年有 7,000 至 8,000 名在囚人士獲釋。10 多年來 Amy 一直與更生人士、吸毒者並肩而行,深明要建立關係不容易:「他們不容易相信別人,過往與人的關係建立於利益上;又或是隱瞞一些事,以保護自己及家人。他們對人很敏感,如錯過他們的來電、WhatsApp 顯示已讀卻不回,或會令他們『諗多咗』。」惟有靠關心,與他們一同經歷生命起伏,家訪、覆診、一起參與活動,建立共同感。

她分享當年初出茅廬時曾跟進一個曾走私、開賭檔和製毒的社團「大佬」個案,在她鍥而不捨的關心及輔導下,「大佬」洗心革面戒毒成功,現時更成為朋輩支援員,他的改變,正是實踐了社工「助人自助、自助助人」的精神。

從前線到督導崗位 發揮感染力

數年前 Amy 從前線的個案工作員,負責處理80個個案,獲晉升至中心督導主任,現時以督導員工的工作為主,包括前線的 10 名社工、朋輩支援員、義工、程序工作員等,還要負責 10 個個案。

「做前線工作,與服務使用者的關係是雙向的,能成功令他們作出轉變,是直接的感動;從事督導工作,則能發揮個人的感染力、影響力,兩個崗位獲得的工作滿足感不盡相同。」

冀社會接納更生人士

Amy 不諱言,要令社會大眾消除對更生人士的負面標籤不容易,她先從感染身邊人着手。「透過分享工作經歷,服務使用者的轉變及回饋、機構的服務,希望能為他們帶來不同的看法。」

她現正修讀「社會科學碩士 (犯罪學)」課程,期望能從不同角度了解犯罪者的犯罪心理和行為狀况,以應用於工作上,令服務更全面、多元化。另她希望能走進社區,為服務尋找更多可合作的空間。

做社工一做 13 年?Amy:工作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同的衝擊,包括:家人、服務使用者、自身的懷疑,最重要是勿忘初衷,學懂調整自己的心態,很多事情也可以得到解決。

文:麥懷欣 圖:受訪者提供

辣媽CEO:家長12個壞習慣

pama_2017_09_12_a1人無完人,聖人都有錯,父母當然不會例外。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孩子造成深遠影響。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所有父母看不順眼,不能接受的壞行為、壞習慣,是從誰的身上模仿學習,又是被誰縱容出來?我敢講,這絕對反映父母自身的修養和教育方針。以下12個壞習慣,請各位父母數數自己究竟有沒有?有錯,就要改;要改正,必須要由父母自己改起。

有錯就要改正

1、對孩子有求必應

簡單以買玩具來說,很多父母會認為負擔得起,放任孩子喜歡買就買,結果全屋堆滿玩具,玩兩玩就成為垃圾。父母要是敢不從,孩子不能從心所欲,結果會如何?以後點收科?

2、沒有禮貌

禮義廉恥,以禮先行,待人接物,做人做事,禮多人不怪,無禮誰理你?長幼尊卑,和身分無關只和年齡有關,今時今日,重視家教講禮貌的,還有幾多父母?

3、讓BB玩手機電腦

電子奶嘴的禍害,罄竹難書。科學家不斷有研究報告,證據確鑿,指會影響智力、發育。為了令BB不吵鬧不煩,成功令BB上癮;日後竟然反過來責罵子女,日夜掛住打機?

4、拿自己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

明明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明知十隻手指腳趾都有長短,硬是要拿手指公和腳趾公做比較,有意義嗎?有道理嗎?

5、過分保護

怕子女受傷,所以父母認為危險的遊戲全部不能玩。怕子女被欺負,所以永遠聲大夾惡,理所當然要全世界包容。除了把子女養成鵪鶉,或者極度自大,還有其他可能嗎?

6、拿孩子做出氣袋

在外受了氣,死死氣低頭忍受不敢反抗,回家拿完全無辜,沒反抗能力的孩子來出氣,算什麼父母?自己生活上工作上的種種不如意,關孩子什麼事?為什麼要由他們來終極承受?

7、說謊

答應了孩子的事,不可能講過就算數。孩子講大話,父母暴跳如雷,父母講大話,孩子暴跳如雷很正常,怎可能雙重標準?做父母不能以身作則的,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做得到?

8、做事拖拉,不以完成為目標

一開始就是求其,做什麼事都毋須有結果,自然毋須有後果要負責。最壞的是,為孩子的懶散不負責任準備了完美的下台階。滿足感成功感都不會有,一輩子一事無成,不就是一早預設了的下場嗎?

9、不守規則,破壞秩序

細路仔係咁㗎啦!大條道理毋須遵守規則秩序,今日在家中橫行做惡霸,他日在社會做什麼?

10、當眾批評羞辱

不管參加什麼比賽,對孩子當眾批評,這種場面情况實在見太多,除了心酸更加心寒!勝敗乃兵家常事,對着自己的孩子,有必要出言出手那麼狠毒嗎?

11、用錢作補償

父母因為很忙,極之忙,心存歉疚,所以就以零用錢,或者孩子根本不該用的奢侈品作補償。但孩子需要的,根本是用幾多錢都買不到的東西,父母們,你們可知是什麼?

12、EQ低脾氣大

發脾氣是本能,壓得住不發是本事。尤其對象是孩子,除了循循善誘,只能有耐性地不斷重複地循循善誘。EQ絕對可以後天修煉,父母子女一起學習,不是更好嗎?

 

看準子愛學自己 贈相似戰車引興趣 教單車練社交 慈父為自閉兒破風

爸爸李家威(右)與兒子李泓樂(左)現時每星期均會踏單車兩天,李家威憶述,約3年前在沙田科學園附近的單車徑,前方騎單車者臨時煞車講電話,泓樂為閃避他而撞牆。李家威指泓樂當時並不能表達身體哪裏受傷,讓他非常擔心,幸好最好泓樂只是手腳擦傷。(劉家豪攝)
爸爸李家威(右)與兒子李泓樂(左)現時每星期均會踏單車兩天,李家威憶述,約3年前在沙田科學園附近的單車徑,前方騎單車者臨時煞車講電話,泓樂為閃避他而撞牆。李家威指泓樂當時並不能表達身體哪裏受傷,讓他非常擔心,幸好最好泓樂只是手腳擦傷。(劉家豪攝)

【明報專訊】「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膊,誰要下車……」儘管李氏父子不像《單車》一曲中的主角,騎在同一輛單車上,但爸爸李家威以單車構築起的溝通媒介,則猶如槌子般,鑿破自閉症兒子李泓樂為隔絕自己而豎起的屏障,打開通往外界的缺口。李家威只盼他日年老,再無能力並肩同行時,兒子仍能在人生路上破風前行。

明報記者 劉家豪

哭聲響徹整個商場,當年6歲的泓樂,隔着櫥窗,凝望擱在陳列架上的公仔,淚水長流不止,但李家威顯得置若罔聞,沒打算着店主酌情出售陳列品,「任由他叫喊吧,(他)知道無用,下次便會喊短些,再下次就再短些。但如果你給他很大反應,便中計了,以後他會變本加厲」。

兒子難控制情緒 惹冷言冷語

現年15歲的泓樂,在幼兒園已被診斷出中度自閉症,自小較難控制情緒,李家威說:「(他)想得到的東西,如果得不到,便會發癲。」面對旁人冷言冷語,李家威一直毫不忌諱,「那時候(商場)保安認得我,說你又跟他(泓樂)來商場?我說是呀,你不喜歡嗎?」

泳賽屢獲獎 轉踩單車盼多溝通

泓樂個子隨年月長大,李家威在泓樂6歲時讓他學游泳,寧靜的水底,恍如為泓樂度身訂做的舞台,造就他在殘障泳賽中屢次獲獎。惟因游泳只與時間競賽,缺乏溝通,李家威總希望尋找一種運動,讓泓樂融入社交圈子,湊巧就在深圳一輛小單車上看到曙光。

「他自小很想模仿我,我曾經買過單車給他,他不喜歡並拒絕。看到那架黃色單車,跟我那架很相似,我想他一定有興趣。」不出所料,當時11歲的泓樂非常喜歡,兩父子從此結伴踏車。

子隨單車班 父觀察相處

去年兩人同步在粉嶺港鐵站出發,李家威騎車至古洞附近,卻不見了泓樂,手機隨即響起,話筒另一邊廂,只傳來一句話,「爸爸,我失蹤。」「我說仔呀,你在哪裏?他又說不出來。」李家威唯有掉頭找泓樂,但沿路分岔路甚多,四周搜尋不果,幸好最後在粉嶺港鐵站的茫茫人海中找回泓樂。李憶述事件時說:「人生未試過心跳得這樣快!」事後李家威回家後遭太太責備,着他不要再讓泓樂踏車,但他始終相信,踏車可引領泓樂成長。

數年前,兩父子機緣巧合,在單車徑遇上一批跟隨教練踏單車的小朋友,李家威靈機一動,着教練讓泓樂與其他小朋友一起踏,「(我)永遠都離得很遠,遠眺着他,看看他能否與其他正常小朋友交流」。

子不再怕陌生人 抗壓能力增

李家威深知,現時讀中三的泓樂在特殊學校畢業後,便會失去支援,期望趁着這幾年,透過單車讓他與人相處,融入社會,笑言自從泓樂開始踏車,已不怕陌生人,亦提高了抗壓力,不開心也不會亂發脾氣,只會用其他方法表示不滿。

辣媽CEO:啃老 虐老

pama_2017_09_12_a1身處這個生存容易生活很難的年頭,做父母的要是還死守養兒防老的觀念,決定生育有可能是一輩子最錯的決定。不是說孩子一定沒有孝心,只是衣食住行樣樣都貴的香港,年輕人靠人工養活自己已經很不容易,要孝養父母,非不想,唯不能也。而且的確愈來愈多「老奉」不願工作,宅在家中靠吸父母血為生的不肖子。絕對沒有性別歧視,不分中外,不肖的確實是兒子居多。

父母捱生捱死仍遭抱怨

最近美國紐約就有父母,因為受不了已經30歲的兒子,自8年前失業後搬回家住,8年來好食懶飛無所事事在家啃老。好言相勸無效,貼埋錢請他走,錢到手花完依然賴死不走。父母無計可施,只能從法律途徑入禀法庭趕他走。那兒子在庭上直認連家務都從未分擔過,但竟然無恥到在庭上自辯時指摘父母下驅逐令太可惡。法官判父母勝訴,那兒子立刻表示會上訴。本來骨肉至親難分割,父母要狠心公開在法庭割席已經夠難堪,面對無賴兒子沒完沒了的糾纏,那對父母可以心死到什麼程度?

新鮮滾熱辣又有人在親子網站,轉載一名年輕人出的post,埋怨父母當年無遠見,「一早應該留返啲錢幫我畀首期好過供我去澳洲讀書!」如果這個年輕人當日是被父母強迫去澳洲讀書的話,都總算講得通,但當日是年輕人因為「好怕出嚟做嘢,repeat又覺得好瘀,於是就嗌阿爸阿媽供我去外國讀」。這筆帳怎樣說都不能算在其父母身上吧?畢業之後,父母要求返來搵工是最正常不過,順理成章的要求。年輕人卻說是勉為其難要接受的現實。至於搵工過程他自言遭受白眼搵工難,結果回港幾年,一直只從事和專科無關的文職工作,有沒有出國讀書根本沒有分別。年輕人的總結是:「有時我會諗如果會考嗰陣,阿爸阿媽用筆錢幫我畀首期,?家就唔使咁辛苦,日日hea仲賺到幾百萬,?家累我做死一世都搵唔返!」這個年輕人父母的遭遇下場,和美國紐約的,相信殊途同歸。

我自己亦有親戚,母親有心臟病承受不起操勞,父親早年工作從高空跌下腿骨折斷。但為圓兒子的留學夢,不惜把本來已經供滿的房子加按套現,兩公婆努力工作供樓。兒子學成歸來,找到理想工作,但父母生活經濟壓力非但沒有減輕,反而因為兒子嫌房子太小沒有私人空間,妨礙他繼續讀書進修為由,要求父母另買物業分開自己住。父母只好再把房子加按,為兒子繳付首期。不過兒子講到明,只能負責自己房子的供款。父母一把年紀,死頂日日做十幾個鐘,做兒子的可以只顧自己,置身事外視若無睹無動於中?值得不值得我這個局外人沒有批評的資格,但確實眼火爆。明明可以安享的晚年,結果捱到死都唔得掂,早知今日的話,會不會有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