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公司改良工具 減員工勞損

煤氣公司早前自行研發機械臂,可把油壓炮或風炮升高,將其重量分散,工人提舉風炮時便能節省氣力,減低肌肉勞損的風險。(郭慶輝攝)
煤氣公司早前自行研發機械臂,可把油壓炮或風炮升高,將其重量分散,工人提舉風炮時便能節省氣力,減低肌肉勞損的風險。(郭慶輝攝)

【明報專訊】今年至今已有超過10名建造業工人喪生,為改善員工的職業安全,煤氣公司投資數十萬元,研發機械臂及氣動吸泥機等,減少前線員工在工程期間勞損,減低工業意外風險。

機械臂減重免肌肉勞損

平日煤氣工人進行開挖工程時,需使用風炮或油壓炮等,每支重約25公斤,工人鑽挖時要不停提舉,容易造成肌肉勞損。煤氣公司年初自行組裝機械臂,利用油壓唧及穩定器等,將風炮升高,令重量分散,減至約5公斤。工人借助機械臂提起風砲,就能節省氣力,亦可以減低肌肉勞損的風險。

煤氣公司配氣操作部科技發展工程師何俊燿指出,機械臂除可用於工地外,亦可應用到貨倉或搬運業等,相關組件市面上均有售,相信業界可以廣泛應用。

吸泥機免地底搬泥

另外,煤氣公司亦研發氣動吸泥機,協助工人在地底人手挖掘時,利用壓縮空氣原理,快速吸走地下喉管上的沙石到地面的收集桶,省卻從地底搬走沙泥的工序。

每套機械臂組裝費用約需5000元,而吸泥機每部需1.2萬元組裝,現時已各有3部供前線工人使用。另外,煤氣公司耗資逾25萬元在貨車尾板加設LED燈,及以近5萬元研發6輛電動運泥車等。

煤氣公司企業健安環及保安總監鄺超靈認為,相關投資非常值得,因可以保障工人安全,並提升他們的生產力。他亦希望能將相關設備推廣予業界廣泛使用。

初代走進大灣區圓動漫理想 今闖AR卡牌遊戲市場 冀年輕人豁出去發揮無限可能

錢國棟(中)作為初代走進大灣區的創業者,結合傳統玩具 生產,開展了動畫製作,近年更闖AR卡牌遊戲市場。

新冠一「疫」,令很多原需要頻密穿梭中港兩地工作的人「滯港」。亞洲動畫多媒體有限公司兼深圳市方塊動漫畫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方塊動漫」)行政總裁錢國棟(Gordon)也不例外。不過,兩地業務並沒有因疫情而停擺,他更在已為人熟悉的《超智能足球》、《甜心格格》和《正義紅師》等原創動畫作品基礎上再下一城,結合AR科技元素開拓卡牌遊戲市場,再透過「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招聘生力軍加入動漫製作和創作團隊,期望年輕人能夠放遠眼光、豁出去在創意行業中發揮無限可能!

去年初 Gordon 無法北上之餘,內地員工亦無法正常上班。Gordon心想動漫進度會大受影響。「豈料內地資訊科技部的同事,竟將公司的伺服器搬回家搭建臨時伺服器,讓設計和製作部的同事可以在家工作,工作流程在短時間內重回軌道。」

亞洲動畫多媒體有限公司兼深圳市方塊動漫畫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錢國棟(Gordon)

疫下新常態 員工迅速變陣工作如常
Gordon坦言,以往只是數步之隔已可以跟其他同事商討工作,但去年所有交流都已轉至網上平台,團隊上下都努力適應這種「疫下新常態」。幸好隨着內地疫情漸受控,這樣的工作模式維持了約3個月,同事們已可以重回到公司工作。

不過,全球疫情影響下,實體玩具生意銷量下跌;而動畫製作因為投資額鉅大,為減低風險,亦減少了產量。縱然市道艱難亦前景未明,Gordon卻沒有裁員,反而選擇在「危中找機」!

「在疫情下不少人都要留家抗疫,帶動了公司自家製動畫的海外發行數量,更不乏從未開拓的新市場如印度、以色列、非洲等國家問津,發行量更上升了約20%!」

香港和內地公司各有分工,深圳約 40人主要負責設計和製作動畫。

實體玩具生意減 結合AR開拓卡牌遊戲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留港的Gordon,去年更透過網絡落實跟杭州一間科技公司合作,銳意結合傳統的玩具生產、動畫製作和AR等科技元素,開拓嶄新的手機AR卡牌遊戲市場。

「玩具雖是傳統的行業,但是當注入AR元素便可以成為嶄新的遊戲產品,我們的卡牌遊戲已陸續推出市場,亦開始收到不少訂單。」港、深和杭州三地,如何分工呢?他表示,杭州公司主負責編寫遊戲程式;深圳方塊動漫則負責畫圖、設計動畫等工序;而香港則已累積一定客戶渠道,遂主力卡牌遊戲的銷售工作。

Gordan帶領團隊參與了不少內地的博覽會。

聘具潛質年輕人成多媒體助理 大灣區工作起步
Gordon 深信是時候注入新思維、新動力,透過港府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與香港信和集團合作共同招聘有潛力的年輕人到大灣區工作,透過此合作他預期會招募3至4名具熱誠、創作天分的年輕人。訪問當日,Gordon親自擔當面試官,成功招募了一名主修藝術的回流大學畢業生。「看到這個年輕人帶來的作品,覺得有畫功和藝術天分。我跟他提及設計卡牌遊戲,他不單有接觸過,並提出相關的創作意念,因此取錄他成為多媒體助理,希望他可為卡牌遊戲美術設計,發揮更大潛能。」

他強調,無論是動漫或卡牌遊戲市場都是講求速度和創意,因此即使是新人甫入職、在深圳隔離期間已要進入工作狀態,當然主管會先給予員工指引,讓新人多了解公司的作品和工作流程。

香港和內地公司各有分工,深圳約 40人主要負責設計和製作動畫。

動漫製作流程緊湊 前中後期需人力物力
動畫製作需時、流程緊湊,Gordon表示,單是一套26集的動畫最少需要9個月才能夠完成,整個流程涉及不少人力物力。工序簡單地可分為前、中、後期:

前期設計包括故事概念、編劇、台本(storyboard),然後設計人物角色、道具、主要場景等。完成前期工作後,就會進入中期製作,將故事製作成 2D 動畫(又稱原畫製作)、3D電腦動畫或者Flash動畫,將人物和背景合成、加入特效。後期製作人員就會為動畫進行剪接、為角色配音,加入音效和背景音樂等等直到輸出影片。

「香港和內地公司各有分工,深圳約40主要負責設計和製作動畫,而香港除了有導演、監製、人物設計師等需穿梭兩地外,還有部分人要負責對外銷售,將播放權外銷到國際市場。」

內地動漫市場具前景 把握市場策略佔先機
展望未來,Gordon深信內地動畫市場仍具潛力,不過,面對變化急速、動畫種類、產量繁多等前提下,如何能覷準目標市場呢?他分析,如早前的《大聖歸來》3D動漫賺取了9億元票房、《哪吒》更賺取40億元以上的票房收入。

「內地年輕人市場十分重要,首要了解他們的日常喜好、習慣和用語。進行市場策略時亦不可以因循守舊,如果仍沿用平面廣告的宣傳手法,忽視他們喜歡的社交媒體平台,就難以吸引年輕人的注意。」

寄語年輕人 豁出去體驗不同工作
Gordon 寄語年輕人或職場新鮮人,何不豁出去把握不同的工作機會,無論是走到內地或外地工作都是個人事業的一次體驗,作為過來人的他深信:「世界很大,年輕人的眼光不應只局限在香港,大可放眼大灣區、中國其他城市或世界,每一趟經歷,都可以成為日後事業發展的借鏡。」

實戰知多啲
見證大灣區發展 內地不乏高手、「工作狂」

主修電腦電子機械工程的Gordon,為何不做工程師,而成為新一代的動漫老闆呢?他笑言,兒時是拆玩具、拆電器的「專家」,加上父親經營玩具生意,令他早跟「公仔」結緣至今。大學畢業回流香港後,既傳承玩具實體生意,05年更跳出香港,走到深圳,冀能實現動漫理想。這一闖,讓他開闊了眼界!

作為第一代走進大灣區創業的「先頭部隊」,Gordon親眼見證內地十多年的變化。他坦言,內地城市發展一日千里,由當年遍地都是地盤,塵土飛揚,到近數年已變身成一棟棟聳立的摩天大樓、商場;由以往隨身必備的舊鈔票到近年僅需一按即付的電子支付,相信非鮮有踏足內地的港人能想像。

他形容接觸過不少內地老闆、合作伙伴和員工,當中不少是講求高效率,儼如「工作狂」,即使假期也無休止地工作!就連他旗下的一些員工也不乏畫功和速度兼備的「高手」。

年輕人能否把握機會 取決於自己
他分享曾有內地漫畫師,在工作桌面貼上人生目標:工作、賺錢、買樓、結婚等,眼見他每天埋首鞭策自己,果然畫出不少優秀的作品,多勞之下,也獲得豐厚的薪酬,令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疫情加上經濟不明朗,年輕人在事業路上如何找到自己的「機會」呢?Gordon表示,曾有外地和本港實習生到深圳方塊動漫實習,前者表現積極肯學,後者卻被主管發現在工作時間打盹,結果前者獲得聘用機會。他坦言,即使主管有意培訓新人,若無法或無心投入工作,反而耽誤了工作的生產周期和進度,也浪費了其他人的實習機會。

採訪:謝美芳 文:夏穎欣 圖:黃永昌、受訪者提供
文章刊於:明報JUMP(2021年6月11日)

應對科技轉變 企業培訓比例倍升

【明報專訊】科技發展令不少行業運作及結構引來巨大轉變,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每年一度就企業於員工培訓及發展的調查發現,受訪企業視培訓為必須和經常性開支。企業指制訂培訓計劃原因方面,有30%受訪企業指是因應科技轉變,較去年的14%,百分點有一倍增幅,反映各行業關注數碼化科技對行業發展的影響,會投放資源培訓員工提升其技能及競爭力,並加強利用科技培訓。

各專業面對科技的影響,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近年已有軟件可以找出案例、關鍵詞及作相關翻譯,律師樓也會再培訓文職人員以應對挑戰。

調查在2018年2月至3月進行,訪問了19個工商界別共100家企業、涵蓋聘用逾5.5萬名全職僱員。

結果發現,71%受訪企業去年有訂立員工培訓及發展預算,僱主為僱員提供的平均培訓預算額佔僱員全年薪酬比例為3.4%,比例與前兩年相同;受訪企業指企業今年預計平均培訓時數為18.1小時,較去年微跌0.2小時,整體維持穩定水平。

培訓預算不受經濟環境影響

學會副會長暨學習及發展委員會聯席主席葉華信稱,過去3年本地生產總值曾下跌再上升,惟僱主為僱員提供的平均培訓預算額佔僱員全年薪酬比例皆為3.4%,反映經濟環境對企業提供培訓已無直接影響,企業視培訓為必須和經常性開支。

現今商營模式及行業人手受科技影響急速變化。在制訂今年的培訓計劃方面,30%受訪企業指其動機是回應數碼科技轉變,較去年大幅增加16個百分點。

另一聯席主席暨學會理事會成員曾永昌稱,各行各業的文書職位、數據分析、翻譯及檔案管理等,會因科技化、自動化及人工智能等受到影響,預計企業會因應科技發展,轉變培訓員工的預算及範疇。

另外,調查發現,除傳統培訓如課堂學習,科技化學習亦是大趨勢,65%受訪企業去年有推行網上培訓課程,較前年增5個百分點,亦多了利用智能手機、電腦甚至是虛擬及擴增實境等培訓員工。葉表示,科技日趨成熟,相關培訓程式平台更多,加上香港的經商環境,如配合大灣區發展令員工分散各地,科技網上培訓更有效。他又指踏入職場的90後僱員更傾向活用時間、利用科技進行培訓,僱主應以主動及開放態度,了解學習科技的內容及科技如何有效幫助員工發展。

優秀社工求創新.堅守使命 用心與服務使用者並肩

伍方惠敏(站立者)在安老院舍積極推行多元化的藝術和運動活動,讓長者發揮創意和潛能。
伍方惠敏(站立者)在安老院舍積極推行多元化的藝術和運動活動,讓長者發揮創意和潛能。

「優秀社工」伍方惠敏及莫婉芝,前者善用藝術、運動等媒介,為安老服務注入活力、動力,更帶領院舍院友進行「快閃」街頭表演;後者服務更生人士,從建立互信、改變,到重啟人生的旅程,需要加倍的耐心等待和堅守初衷……社會問題愈趨複雜,社工扮演的角色早已不再單一,而是要用心為服務使用者提供適切服務的同時,更要不斷尋求創新和突破。

老有所為 走出院舍連繫社區

“院舍服務不一定是安安靜靜的,長者的晚年生活一樣可以豐富多姿,他們對外界事物很感興趣,社區參與對他們很重要。只要用心探索,配合較創新、有趣的手法,同樣可展現他們的活力、富創意的一面。”——「第二十七屆優秀社工選舉」「優秀社工」獎項得主伍方惠敏 (Helen)

學歷:社會工作本科課程

入行:逾 30 年。本任職復康服務,服務對象是失明人士,及後移居加拿大,在國際失明人士機構服務。多年前回流香港,一直任職東華三院 25 年,從事安老服務。

現職:東華三院賽馬會松朗安老綜合中心高級主任

工作目標:行公義,好憐憫,要對服務使用者的需要保持敏感度,做好同行者的角色。

誰說住老人院一定很苦悶?學油畫已 10 多年的 Helen,把個人興趣及專長融入服務中,2012 年推行水彩畫,「當時安老院舍較多是填色活動,鮮有用繪畫形式。要引導長者參加,家人的支持、對長者多加讚賞等不可少。」漸漸由開始時的「畀面」主任派對,到後來「貼堂」的榮耀感,令更多院友樂意參加,現時作品已超過 700 幅。

融入藝術、運動手法 畫展、「快閃」 生命見色彩

「繪畫不僅能讓長者發揮創意和潛能,也是很好的訓練工具,如砂紙畫可作為認知障礙症院友的多感官刺激活動,有助訓練其觸覺。」她猶記得,曾為鼓勵一名認知障礙症婆婆繪畫,以食物為主題,讓她繪畫後品嘗最愛的荔枝美食。

她還把藝術手法與生死教育連繫,如為過身的院友開追思會,邀請院友家人一起參與,分享院友在生時的點滴,並把其畫作送給其家人作為紀念。

為了打破一般人對安老院舍長者的負面看法,Helen 帶領院友走進社區舉行公開畫展和出版畫冊等,畫展期間更讓院友透過介紹個人畫作,與市民進行互動。

藝術活動以外,她還在院舍內推行「易筋捧」運動,甚至帶領院友到海洋公園門外、尖沙嘴碼頭進行「快閃」運動街頭表演。「長者能夠與年輕人看齊,更獲市民的肯定,是展示長者活力的一面呢!我們還計劃開格仔舖、參加市集,推廣院友的手工藝作品呢!」

院舍重建 考驗團隊、院友、家關係

投身業界多年,Helen 分享最難忘的是院舍重建計劃,為了完成無縫接軌搬遷,早於一年前已成立籌備搬遷工作的團隊,過程中需與所有院友及其家人不斷的溝通和調解,以取得共識,還要同事上下的協作,確保院友在遷往柴灣一安老院暫住的數年間,服用藥物要正確、維持原有的覆診日期等……「任務雖艱辛,但卻是難得的考驗,因有關經驗已成為2016年遷回現時新院的借鏡。」

做社工一做 30年?Helen:社工是一門很有趣、千變萬化的行業,如社企、官商民合作等新模式的推行,所面對的人與事已不能跟以往同日而語,故新一代社工更要具備彈性、創新的思維,多嘗試及體驗或會有意想不到收穫。

小改變大意義 協助更生者迎難而上

“沒有一個更生人士想再坐監及吸毒,戒掉身癮、心癮是很長遠之事,服務使用者重複再犯都好痛苦,小小的轉變對他們已非易事……要與他們建立關係,需要真誠的關心及共同感。”——「第二十七屆優秀社工選舉」「優秀社工」獎項得主莫婉芝 (Amy)

學歷:社會工作本科課程→心理學學士後文憑課程→正修讀社會科學碩士 (犯罪學) 課程

入行:約 13 年。一直任職香港善導會,從事更生人士服務。

現職:香港善導會督導主任

工作目標:一人之力很有限,期望能感染前線同事一起肩守崗位,傳承信念、目標。

過去數年,香港每年有 7,000 至 8,000 名在囚人士獲釋。10 多年來 Amy 一直與更生人士、吸毒者並肩而行,深明要建立關係不容易:「他們不容易相信別人,過往與人的關係建立於利益上;又或是隱瞞一些事,以保護自己及家人。他們對人很敏感,如錯過他們的來電、WhatsApp 顯示已讀卻不回,或會令他們『諗多咗』。」惟有靠關心,與他們一同經歷生命起伏,家訪、覆診、一起參與活動,建立共同感。

她分享當年初出茅廬時曾跟進一個曾走私、開賭檔和製毒的社團「大佬」個案,在她鍥而不捨的關心及輔導下,「大佬」洗心革面戒毒成功,現時更成為朋輩支援員,他的改變,正是實踐了社工「助人自助、自助助人」的精神。

從前線到督導崗位 發揮感染力

數年前 Amy 從前線的個案工作員,負責處理80個個案,獲晉升至中心督導主任,現時以督導員工的工作為主,包括前線的 10 名社工、朋輩支援員、義工、程序工作員等,還要負責 10 個個案。

「做前線工作,與服務使用者的關係是雙向的,能成功令他們作出轉變,是直接的感動;從事督導工作,則能發揮個人的感染力、影響力,兩個崗位獲得的工作滿足感不盡相同。」

冀社會接納更生人士

Amy 不諱言,要令社會大眾消除對更生人士的負面標籤不容易,她先從感染身邊人着手。「透過分享工作經歷,服務使用者的轉變及回饋、機構的服務,希望能為他們帶來不同的看法。」

她現正修讀「社會科學碩士 (犯罪學)」課程,期望能從不同角度了解犯罪者的犯罪心理和行為狀况,以應用於工作上,令服務更全面、多元化。另她希望能走進社區,為服務尋找更多可合作的空間。

做社工一做 13 年?Amy:工作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同的衝擊,包括:家人、服務使用者、自身的懷疑,最重要是勿忘初衷,學懂調整自己的心態,很多事情也可以得到解決。

文:麥懷欣 圖:受訪者提供

急症室護士 時刻做好救人準備 守護生命

cn_2018_05_11a1每當救護員送來病人或是因任何原因到急症室求診的病人,醫院急症室的不同崗位醫護人員,包括急症室護士都已做好候命準備!入行近 7 年的急症室護士杜焯琳,每天在高壓的環境下工作和打拚,為的是那份初心:「能夠在死亡邊緣搶救生命,是一種莫大的工作滿足感!」、「病人一聲多謝已足夠!」。有意投身護理行業的年輕人,具愛心、同理心的同時,若兼備一定的抗壓力,會否敢於接受成為「急症先鋒」的挑戰呢?

急症室護士杜焯琳:死亡邊緣救人 分秒必爭

進修 / 工作經歷:

中七畢業後,完成醫管局護理學高級文憑課程。曾在骨科病房工作約年半,其後調至急症室至今。工作期間曾修讀不同的急救課程,現正進修 Post-registration Certificate Course in Emergency Nursing。

日常工作:

急症室一般分 6 個區域,包括分流站、治療室、觀察室、急救房 (R 房)、walking clinic、cubicle。她需在不同崗位當值,負責分流、量度生命表徵、傷口處理、縫針、協助急救、打針等職務。另遇緊急事故時,更要參與緊急應變隊的工作。

「曾在街上見有途人腳步不穩、面色發青,我特意駐足觀察,怕他突然暈倒或需要幫忙,直至目睹他安全離開我才放心 。」或許「職業病」關係,杜焯琳即使公餘時間也已習慣一眼關七。「一旦遇上突發事情,如突然有人暈倒、停止心跳和脈搏,我會立即施予援手,協助進行心外壓、人工呼吸等。因此我的手袋內除一般女生用品外,還常備急救專用的口罩,以備不時之需。」

急症室工作「相人」 留意求診者病徵

作為急症室護士,「相人」也是重要技巧之一,「急症室有機會遇上不同病症的病人……在分流站當值時,我們會按照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而定治理的先後次序。」她會很留意求診者的面容、身體狀况等,遇上眼黃、面容帶灰或蒼白、腳腫等的病人,更會提高警覺,因它們可能是一些病徵,如肝腎、心臟有事,另也有機會是受藥物影響。

她說,曾有嚴重腹瀉和嘔吐的幼兒求診個案,「分流初評估時,他的維生指數正常,似是睡着了,然而當我進一步檢查時,卻發現他似暈倒,加上面蒼白、頭冒汗……」由於幼兒出現這些情况並不常見,她即時聯想到或跟血糖過低、糖尿病等相關,遂請示資深護士後,便為幼兒「篤手指」,想不到因數值太低而未能顯示狀况,「我們立刻為他進行急救,幸好幼兒漸漸蘇醒過來!」她慶幸當時沒有「走漏眼」,否則結果難料。

然而並非每名病人都能順利獲救。曾有長者求診指背部及心臟不時感到痛楚,「經詳細檢查後,才知他患腹主動脈瘤,並出現主動脈剝離,病人後來血壓驟降,情况危急,要立即往手術室。」當晚杜姑娘覆查病人情况始知他已離逝……

具抗壓力、樂觀、高 EQ 一聲多謝已足夠

在急症室工作,杜姑娘坦言,首要有抗壓力,另樂觀和高 EQ 也是不可或缺的性格特質。「並非人人都能承受高壓下工作,我以前工作時會很緊張,心跳很快和冒汗,現已逐漸改善。」她坦言,雖曾想過「逃離高壓」,但自問可應付,所以選擇繼續留守急症室。「能夠在死亡邊緣搶救生命,是一種莫大的工作滿足感。」

急症室每天都會遇上很多突發事情,有時更要處理病人和家屬的投訴,實不容易。「一般人都是『有病有痛』才會到急症室,我們理解的,如那刻我們可給病人安慰或紓緩,他們一句多謝已經足夠。」

全面的護理包括照顧病人 (以至家屬) 的身心社靈需要,曾被委派家屬情緒支援工作的她說,「親人離逝對家屬打擊很大,如那刻家屬沒人照顧或疏導,往後的路會更難行。」曾經歷喪親之痛的她對此也有一番體會,「有需要的話,我們會將個案轉介相關人士跟進,如社工或牧師,大部分家屬接受輔導後也得到一定的紓緩。」

毋忘工作初心 進修向資深護師進發

醫管局每一名新畢業的護士,一般都要參加「三年抱兩」計劃,即首三年最少要到醫院兩個不同部門工作。杜姑娘當年先在骨科工作,其後調往急症室,兩者有何不同?「急症室病人來匆匆、去匆匆,他們得到治療後,會離開或轉往病房;相對病房工作,會較容易跟病人建立關係,一般由病人住院開始,護士都會照顧至其康復、出院。」

從當初因修讀護士工作可以助人、工作有意義外,也為着家人的一句話:「年老時,由你來照顧我!」加上杜姑娘自小已是其護士表姐的「御用病人」,因此早已對醫護工作產生興趣。

「護校教授的知識十分豐富,心臟科、老人科、骨科、精神科、眼科等範疇一一涉獵。另實習時,又有機會到不同專科 / 病房學習,增加不同的體驗。雖然學習的日子絕不輕鬆,但跟同學彼此交流分享,是十分開心和難忘的回憶。」

為了將來正式成為急症專科護士,杜姑娘現進修相關的專科課程,日後亦計劃修讀助產士專科課程和碩士課程,學習更全面和多元的護理知識之餘,同時為晉升作準備,邁向資深護師之路。

向急症專科護士進發

杜姑娘分享,要成為急症室的護士,如想考取專科資格,要先修讀不同的相關課程,包括:

.高級心臟生命支援術課程 (ACLS)

.抽血及靜脈導管插入課程

.傷口處理及縫針課程

.創傷科課程 (Trauma Nursing Core Course)

.高級兒科生命支援術課程 (PALS)

.痛症管理

完成以上課程後,如具備足夠的年資,可申請入讀護理深造學院開辦的專科護理培訓課程,以杜姑娘為例,她現正修讀學院與其他機構合辦的 Post-registration Certificate Course in Emergency Nursing (約修讀 9 個月),通過考核便可。

護理深造學院 提供多元化護理專科訓練

推動護理專業及提升護理水平是醫管局發展策略之一。醫院管理局總護士長黃淑瑛表示,醫管局轄下之護理深造學院 (學院),主要為各職級護士提供一系列在職培訓,有助提高護士的專業才能、促進其持續專業發展。

她指,學院舉辦之專科護理培訓課程,是根據服務發展及需求而開辦。學院每年提供 26 個專科訓練課程,讓護士畢業後能持續進修,並透過臨牀實習,將知識和技巧加以深化及運用。當中的專科訓練課程包括心臟科、腎科、糖尿科、中風科、造口及傷口科、泌尿科、急症科、深切治療科等。另醫管局每年亦會資助約 100 名以上的資深護士到海外進修及培訓。

年提供 26 個課程 理論實習兼備

以上專科護理培訓課程內容經由臨牀專家組成的課程發展委員會編訂,配合護理實務及服務需求,設有不少於 88 小時理論及 6 星期臨牀實習。以急症專科護理培訓課程為例,內容包含災難護理、急症分流評估、急救技巧及護理等。

為配合機構發展及服務需求,以及更新現代醫療保健知識和護理實務,學院亦會開辦一系列的專科模擬培訓、專科前基礎課程、促進專業才能課程和網上核心護理學習課程,以提升護士專科知識及促進護士持續進修。

專科護士:持續進修+專科工作經驗

黃淑瑛表示,註冊護士需要完成認可專科培訓課程,如急症科、手術室等,及具備不少於 4 年在該專科工作的經驗,才可申請成為醫院管理局的「專科護士」。她指,專科護士雖非晉升職位,而是屬於職銜 (薪酬與普通註冊護士相同),但對於日後晉升為資深護師職位不無幫助。

圖文:王安娜

食品科技及安全行業起革命 帶動研發檢測品質監控人才需求

簡永輝(Ken)
簡永輝(Ken)

近年與食品科技及安全的議題備受社會關注,從食品衛生及品質、實施營養資料標籤制度、世衛修訂鈉及糖攝取量指引,以至未來食物、3D 食品打印、超級食品等的興起,都令行業發展更趨蓬勃和多元,帶動市場對食品研發、檢測、品質監控及保證、衛生經理等人才質與量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近數年未來食物「Food 2.0」產品愈漸盛行、彈性素食主義的提倡等,造就更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這些都推動食品研發不斷發展,亦帶動相關從業員的發展機會更大。

科技推動食品研發發展 迎市場需求

IVE (柴灣) 應用科學系高級講師方麗影博士指,一般素肉多以蒟蒻或大豆纖維加上色素製成,而現時的食品科技已可從植物 (如豌豆、大豆、綠豆等) 中抽取成分,製作出植物肉、植物蛋等未來食物,含豐富蛋白質、零膽固醇,口味、質感和營養比較像真。

又如昆蟲具備蛋白質含量高、種類和數量繁多、繁殖快等優點,被視為肉類替代品的最佳選擇及未來最重要的食物來源之一。

方博士卻認為,判斷它能成為未來的主食還為時過早,何况,要人們接受食用昆蟲是一大難題,還要考慮監管、品質安全等問題。

食品科技日新月異,3D 食品打印技術亦愈趨盛行。以長者為例,不少都有咀嚼或吞咽困難的問題。「吃糊狀食物賣相並不佳,若使用 3D 打印技術來製作食物,賣相精緻可讓長者重拾進食的樂趣,還能保留食物的味道甚至加入特定的營養成分。」方博士指,足見市場對食品研發、衛生安全人手需求持續。

入職食品研發 宜先累積生產、品質監控經驗

她強調,食品研發人員以外,目前以品質監控及保證、檢測、衛生經理等人手最為渴求。「食品物流未來市場也不乏發展潛力,唯現時較少人從事有關工作。」要投身相關行業,專業知識技術、態度認真和高度的責任感同然重要,若入職食品研發工作,還要具備創意及靈敏的市場觸覺。「新人較難即時入職食品研發工作,一般需先累積兩、三年食品生產、品質監控的工作經驗。」

為培育食品科技及安全人才,IVE 開辦的「食品科技及安全高級文憑」課程,涵蓋食品科技、法例、檢測及風險評估、食品包裝、食品品質評審和品質系統執行等管理知識。課程內容更不時更新,如分子料理、3D 食品打印技術等是近數年新增內容。

新人起薪 12,000 元以上

畢業生出路多元化,可受聘於食品生產、保健、健康食品、餐飲、食品品質檢測機構,酒店、體適能中心、環球食品物流和貿易商、食物環境衛生署等食品及營養相關之行業和公共衛生機構,任職食品化驗技術員、技術監控員、品質監控和管理人員、衛生經理、食品安全審核員、二級衛生督察等;新人起薪方面,由 12,000 至 15,000 元不等。

食品研發、衛生經理 工作挑戰大不同

同樣是「食品科技及安全高級文憑」課程畢業生的簡永輝 (Ken) 及黃家穎 (Oriana),及後更修畢相關銜接學士學位課程,深造所學兼一圓大學夢。兩人已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中各司其職。

Ken:研發色香新口味 創意融入生活

入行原因:本任職西餐廳廚師,因製作梳乎厘時遇困難,激發他探索食品科學知識的好奇心。修讀高級文憑讓他認識到食品科技及安全行業牽涉面很廣,鎖定從事食品研發相關工作為目標。

工作經驗:曾任職 3 間食品廠,由品質保證助理起步,及後晉升至品質保證主任職位;繼而轉職食品研發相關工作。

現職:中式餐飲集團產品研發專員

Ken 完成高級文憑課程後,先入職空缺較多的品質保證工作,曾在飲品、豉油及學生飯盒的食品廠工作,對產品生產流程加深了認識,工作了 3 年後,成功轉投烘焙原材料供應商,有感研發工作更有趣。

「曾協助客戶設計質地較乾身、鹹味、無麩質的鬆餅配方,想出以公司新推出的咖喱粉產品,配合較有口感的椰絲、椰子粉、黃豆粉、非漂白無麩質麵粉及糖,想不到試驗了一次,客戶已對味道『收貨』,更於成都推出此咖喱味鬆餅,顧客反應佳,故客戶每日需用上40箱咖喱粉呢!」

半年前,他轉職中式餐飲集團產品研發專員,主要負責包點、小菜、特色小食等產品。面對不擅長的中式食品,他不諱言,工作挑戰甚大,「產品研發屬創意工作,需花時間與不同部門同事如廚師商討和緊密合作,並需不斷試驗、改良,經常不能準時下班,然而發揮機會、工作滿足感很大。」

港人以「嘴刁」見稱,Ken 認為,要做好食品研發的工作,已把逛街市、超市,到不同食肆試食等融入日常生活中,並隨時成為靈感之源。「曾試過吃拉麵時,忽發奇想以紅味噌、海鹽等製作鹹味朱古力,效果不俗。」他深信,掌握營養學知識、增強市場敏銳度、了解競爭對手的產品,都是尋求產品研發突破的重要一環。

Oriana:角色如「衛生警察」 嚴格把關

入行原因:曾到西餅廠擔任化驗助理暑期工,讓她對食品安全行業產生興趣,繼而修讀相關課程。

工作經驗:曾任職西餅廠助理控制主任 (生產)、連鎖式快餐店中央廚房品質保證主任、連鎖式保健產品機構品質保證主任,繼而轉職兩間酒店當衛生經理。

現職: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衛生經理

修讀高級文憑課程期間,Oriana 已踏足食品安全行業,在西餅廠任兼職化驗助理,畢業後獲聘同一機構,負責月餅、糭等節慶食品的生產控制工作。及後她赴英完成銜接學士學位課程,並轉投了產品品質保證工作。

已晉升至管理人員崗位,為何轉職酒店當衛生經理?全因一份情意結。她指,生產食品過程中,無論是選購、收貨、貯存、烹煮、包裝、運送,又或是展示食品等,若有關人員稍一出錯,都有機會影響食品的質素及食用安全,而其角色猶如「衛生警察」,主要負責監管餐飲部員工做好每一項相關工序、嚴格遵守有關標準;並為員工提供內部訓練,以及找出經營上構成健康風險的主要環節,並採取補救措施。

她指,工作與人命健康攸關,故高度的危機意識、快速的應變力尤其重要。「我們要緊貼時事,以食材貨源為例,若得悉或懷疑酒店所使用的貨源出了問題,應即時停止使用,並或改用其他產地的貨源。」

Oriana 坦言,要確保食品安全衛生零意外,不能單靠一己之力,有賴其他員工的共同合作,故建立良好的溝通文化、軟硬兼施很重要。她更計劃進修酒店管理碩士、有機農業認證相關課程,擴闊專業知識層面。

文:麥懷欣 圖:受訪者提供

臨牀藥劑服務增 藥劑師考量全面 兼顧醫生病人家屬

cn_2018_04_06a1近年以本港公營醫院為例,增加了臨牀藥劑服務,藥劑師需走到病房,與醫生一起參與制定病人臨牀治療計劃,協調用藥劑量,並監察病人用藥的情况。面對角色的轉型、藥物推陳出新、藥房運作及配藥程序的優化等,以及在考量臨牀藥劑時,需要兼顧醫生、病人和其家屬的角度,故藥劑師務必在專業水平、溝通及表達等技巧有所提升,才能在專業領域上有更全面的發揮。

要為病人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跨專業團隊合作已是醫護界的趨勢。香港大學(下稱「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署理系主任及副教授梁栢行博士以公營醫院為例,近數年着力推行臨牀藥劑服務,擴闊藥劑師在臨牀上的支援,包括與醫生一起巡病房,制定藥物治療計劃、協調用藥劑量,監察病人用藥情况;為醫護人員提供最新藥物資訊;以及透過藥物輔導、藥物整合方面,協助出院/覆診病人正確服藥等,以提高用藥安全,減少藥物事故。

藥劑師角色轉變 

梁博士指,藥劑師的職務範圍其實可以更廣闊,發揮空間未用盡。他舉例:「部分輕微病如傷風、咳嗽,又或是需定期覆診、病情穩定者,實際可由藥劑師處理,此舉既可紓緩醫生工作的壓力,又可縮短病人輪候的時間。」

面對藥劑師角色愈趨多元,加上藥物推陳出新等,業界人士都應強化專業層面知識。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講師陳潁琳不諱言,藥劑學本科課程所涵蓋的科目甚多,包括臨牀方面,但所佔比重不太多,為協助業界人士提升臨牀專業水平,該校於2013年推出「臨牀藥劑學碩士」課程,每屆提供20至30個學額。

擔任課程統籌的她指,有見目前公營醫院就個別專科提供臨牀藥劑服務,上述課程亦讓學員從兒科、老人科、腫瘤科,揀選其一作深入鑽研,未來更會視乎需要,考慮加入其他專科如精神科予以選擇。

臨牀藥劑考慮更「人性化」

陳潁琳以90歲、曾多次跌倒的病人為例,是否有必要服用安眠藥、糖尿病藥?但這些藥物會帶來增加跌倒風險的副作用,故藥劑師在臨牀藥劑考量上,要更「人性化」,兼顧醫生、病人、家屬的角度。

此課程會配以案例教學,讓學員在模擬環境下學習及考試,包括模擬與醫生巡視病房、討論藥物問題等;課程亦獲瑪麗醫院藥劑部、港大深圳醫院等機構的支持,讓學員可獲得更豐富的臨牀體驗。她補充,課程另設有醫療領導才能的相關科目,培育學員做好管理人的角色。

醫院藥劑師Peter:臨牀工作由被動變主動 進修迎挑戰

進修之路﹕港大「藥劑學學士」課程→港大「臨牀藥劑學碩士」課程

工作經歷﹕駐院藥劑師→藥劑師(入行5年)

一顆小小的藥丸,竟能發揮不同的療效?箇中原理是怎樣的呢?基於這份好奇,阮仁傑(Peter)選擇了修讀藥劑學,課堂所學能應用於在私營、公營醫院各半年的實習期,更助他實際了解藥劑服務的運作。

畢業後,他入職醫院,由駐院藥劑師起步,工作了兩年,他獲擢升為藥劑師,現時除了在藥房工作外,更需與醫生合作,為病人提供臨牀藥劑服務,感受到藥劑師已從被動轉為主動的角色。

「藥物治療是病人整個治療過程重要的一環,作為藥物專家的藥劑師,跟醫生一起探討病例、制定療程,以及為醫護人員提供意見及藥物資訊等,工作滿足感、挑戰同樣大。」

修讀碩士 為長遠發展、晉升做準備

投身職場短短一年,Peter已入讀「臨牀藥劑學碩士」課程,為什麼呢?他指既為了應付長遠事業發展的需要,亦為獲得晉升作好準備。「因任職的機構規定,若駐院藥劑師想晉升至藥劑師職位,持相關的碩士學歷是條件之一。」

持續進修讓他增進對臨牀藥劑服務的了解,並掌握了行業的最新發展,有助應用於現時的工作上;另一得益是擴闊了視野。「相對於美國、英國等地早已推行臨牀藥劑服務,香港是近數年才開始發展,而課程邀請了不少海外著名的業界專家分享經驗心得,正好起了借鑒及參考作用。」他更考慮未來進修與藥物研究、公共衛生、大數據應用於醫療領域等相關課程,以掌握更多元化的知識。

文:麥懷欣 圖:受訪者提供

煤氣職訓局合辦專業文憑

(煤氣公司提供)
(煤氣公司提供)

【明報專訊】煤氣除可用作製熱煮食外,亦應用於抽濕和空調等範疇,煤氣公司與職業訓練局聯合開辦全港首個燃氣工程專業文憑課程,讓建造業等相關行業的在職人士兼讀課程,提升業界對燃氣的認知。

該專業文憑課程達資歷架構第4級,料於7月開課,內容涵蓋八大單元,包括燃氣生產系統、輸配、能源管理等知識,由業內專業人士任教,總課時為270小時,每星期上課約6小時,整個課程為期1年多,料收40名來自如樓宇管理和建造業等與燃氣業相關的在職人士。

為期1年多 學費3.5萬元

中華煤氣工程學院院長杜永明說:「主題公園的樹熊和鯊魚都是我們的客戶,因為(煤氣)已應用於抽濕和製冷等,這類客戶正正需要煤氣提供適當的生存環境。」課程讓學員參觀樹熊館的抽濕系統和以沼氣製造煤氣的設施,了解當中運作原理。

在煤氣公司工作17年、現職客戶服務熱線中心服務經理的莫裔聰表示,現時不少顧客問及喉管或煤氣表等位置,涉及專業知識,一般需要將問題轉介至其他部門。他盼參加課程學習有關燃氣製造、運輸和安全管理等知識,可更快回應客戶。

課程將於5月起招生,費用約為3.5萬元,亦為「工程專才進修資助計劃」下的課程,合資格人士可獲六成學費資助。

林鄭撥資源 待遇前景遜 特殊校職業治療師招聘難

全港現時有約6間合資格特殊學校聘請到駐校職業治療師,智障兒童學校匡智張玉瓊晨輝學校為其中一間。該校職業治療師李璇璇(右)正協助學生控制肌肉,不致跌在膠板上。(楊柏賢攝)
全港現時有約6間合資格特殊學校聘請到駐校職業治療師,智障兒童學校匡智張玉瓊晨輝學校為其中一間。該校職業治療師李璇璇(右)正協助學生控制肌肉,不致跌在膠板上。(楊柏賢攝)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在7月初公布36億元教育新資源,當中首次為輕度至中度智障兒童學校、視障兒童學校和聽障兒童學校提供二級職業治療師(簡稱OT 2)。然而開學數月,全港合資格的特殊學校中,最少六成學校仍未聘得駐校OT 2。不少校長反映職業治療師人手短缺,加上教育局開設的職位只屬二級,欠缺晉升機會,批政策有明顯缺陷。教育局未有回應會否相應檢討,僅指學校可凍結職位轉領現金津貼來招聘臨時人手。

最少六成校無全職

教育局表示,沒有蒐集相關學校聘用情况的數據。本報向全港34間相關特殊學校查詢聘請全職OT 2的情况,回覆的學校當中,22間指仍未能聘請全職OT 2,僅得6間成功聘請(其中一間因治療師來自台灣,尚未通過本地認證,學校以津貼聘用)。屬輕度智障兒童學校的匡智翠林晨崗學校,校長霍俊榮表示,由8月開始招聘OT 2,至今仍未有人應徵,情况「前所未見」。霍俊榮表示市場對全職職業治療師需求大,而人手有限,加上OT 2在工作數年後可升為薪金較高的一級職業治療師(OT 1),局方提供的職位並不吸引。

校長﹕奇怪政策極大漏洞

他解釋,具有豐富經驗的職業治療師不會應徵,「即使有OT 2應徵,因政策沒有晉升機會,他(職業治療師)工作數年便會離開找尋條件更好的OT 1職位」。霍無奈指政策原是善意,現時卻「起不了有效作用,是一個奇怪政策,浪費原有目的,明顯是有缺陷及有極大漏洞,亦沒有持續性」。

按教育局提供資料顯示,OT 2薪級點為第14至24點,即27,485元至44,415元;OT 1薪級點為第25至34點,即46,445元至67,270元,兩者薪金相差18,960元至39,785元不等。局方指容許校方凍結職位轉領現金津貼,以便招聘臨時人手或購買相關服務。

輕度智障兒童學校三水同鄉會劉本章學校校長朱啟文指出,學校未能請到駐校OT 2。他指學校將職位凍結轉取津貼,現正購買服務,職業治療師一星期來校3天為學生提供訓練。朱期望教育局能檢討政策,「(OT 2)若是過渡性政策尚可以接受,但長遠希望可將職位提升至OT 1」。

一級二級薪金可差近4萬

特殊學校議會主席沈少芳指出,大部分準職業治療師畢業後會在醫管局工作,「培訓及條件也好點」,其餘則選擇投身不同社福機構。沈無奈指教育局提供的職位及學校的環境欠缺吸引,「剛畢業的準職業治療師需要由較高級的職業治療師監督一年才能獨立工作,學校根本提供不了……有一點經驗的,當他可以當OT 1,便會在外尋找相關職位,他們在學校的時間不會長」。沈少芳坦言學校及局方未曾預料會出現沒人應徵的情况,反映政策有問題,透露1月將與局方會面,討論相關問題。

明報記者 王丹麟

滬港實習計劃擴展至IVE生

「滬港明日領袖實習計劃」發起人姚祖輝(左)稱,希望透過計劃讓學生「接地氣」地了解內地的發展和機遇。於2015年參加實習計劃的教大畢業生簡劍財(右)說,實習的經歷令他思考畢業後的路向,認為「路不止一條」,決定趁年輕創業。(曾憲宗攝)
「滬港明日領袖實習計劃」發起人姚祖輝(左)稱,希望透過計劃讓學生「接地氣」地了解內地的發展和機遇。於2015年參加實習計劃的教大畢業生簡劍財(右)說,實習的經歷令他思考畢業後的路向,認為「路不止一條」,決定趁年輕創業。(曾憲宗攝)

【明報專訊】滬港經濟發展協會、滬港青年會及上海香港聯會舉辦「滬港明日領袖實習計劃」,讓大專生在暑假到上海的企業實習6至8周,計劃今年舉辦到第8年,暑假時有逾300名學生參加。該計劃明年將擴展惠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學生,更有意安排上海學生到港實習。

教大生見識過後改從商

曾參與計劃的教育大學畢業生簡劍財說,「走出去」後發現「路不止一條」。他於2015年透過計劃到「上海商派」做實習,公司提供電子商貿系統,為經營者由線上到線下開拓銷售渠道。他說,公司的合作伙伴包括國內不少三線城市的小店,親身接觸客戶時更發現國內電子商貿十分普遍,在內地生活「叫外賣、搭的士都不需要帶現金,只需帶部電話就得」,他認為香港這方面比內地落後。

實習計劃邀請了在上海工作多年的港人作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分享經驗。簡說,這次實習的經歷令他思考「讀教育不一定要做教育」,引發他畢業後投身科技公司Apple,今年更在港開辦補習中心,計劃發展應用程序推廣業務。他鼓勵港生跳出香港,開闊眼界。

滬港經濟發展協會會長姚祖輝說,除在大企業實習外,更會安排學生參觀阿里巴巴、騰訊等內地科技企業,讓學生耳聞目睹內地網上支付、在線娛樂等發展「已走到世界前面」。此外,計劃亦會安排參加者家訪上海的大學生,認識國內朋友,並鼓勵學生與實習僱主保持聯絡。他說,計劃會揀選一些有心接受新環境、有團隊合作精神的學生,而不少參與計劃的內地企業反映港生「夠醒目」,有參加者在畢業後選擇到國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