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空白 智能電子寵物產品突圍

【明報專訊】寵物產品市場龐大,但大路和成熟的產品,早已有很多業者競爭,突圍而出就要另闢蹊徑。有生物醫學工程專家結合穿戴式科技、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研發出一款能夠檢測寵物健康和情緒的「智能頸帶」;亦有精於工業工程的設計師,從分析狗的喜好和習慣入手,設計出簡單但實用的寵物電子用品。

aniWEAR創辦人麥年豐認為,寵物不懂得說話,是否不舒服或不開心,都無法說給主人聽,所以更需要用「智能頸帶」來監察牠們的健康和情緒。圖為他與朋友飼養的狗女Nala合照。(郭慶輝攝)
aniWEAR創辦人麥年豐認為,寵物不懂得說話,是否不舒服或不開心,都無法說給主人聽,所以更需要用「智能頸帶」來監察牠們的健康和情緒。圖為他與朋友飼養的狗女Nala合照。(郭慶輝攝)

aniWEAR 智能頸帶偵測寵物健康

aniWEAR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麥年豐本身也有飼養寵物,他覺得,人類和寵物相處的最大隔閡是,寵物不懂得說話,牠是否不舒服、不開心,甚至不喜歡主人和牠玩的哪個遊戲,牠都無法說給主人聽。一般人亦不太懂得觀察寵物的健康和情緒,亦沒有那麼多時間整天在家中觀察。因此,他研發出一條「寵物智能頸帶」,用以收集大量寵物數據,然後在雲端進行科學分析。由於後台的系統具備人工智能技術,具有學習功能,其分析將會愈來愈準確。

連接手機 寵物出事主人即時知道

「智能頸帶」持續收集狗女Nala的心跳、呼吸和體溫等數據;而手機App和雲端後台則將這些實時數據與正常的數據比較,以監察異樣。
「智能頸帶」持續收集狗女Nala的心跳、呼吸和體溫等數據;而手機App和雲端後台則將這些實時數據與正常的數據比較,以監察異樣。

有些人或許不明白,為何要了解寵物的感受。麥年豐舉例說,很多貓主人都不知道,貓若吃下水仙花或聖誕花會中毒,會變得呼吸急促和心率不正,若不在6小時內看獸醫的話,可能會死亡。如果寵物戴上該公司的「智能頸帶」透過時刻監察其健康生理數據,後台系統就會清楚其心跳、心率變異(HRV)、呼吸、體溫、活躍度等健康生理數據和變化模式。例如,寵物在哪個時段較活躍,哪個時段較靜或睡覺;甚至寵物活躍度高、活躍度低和睡眠的時間比例等。

若某日某個時段的數據有異於平日,就代表寵物可能有問題。這時,後台系統就可以透過智能手機App通知寵物主人。以上述的例子來說,若主人上班後,貓吃下了水仙花或聖誕花等,又或狗若吃下朱古力中毒,主人可及時得知出事,及時帶牠就醫。

「寵物版平安鐘」 料可收月費

除了健康生理數據之外,該公司的「智能頸帶」還能夠檢測到寵物處於甚麼動作狀態,例如睡眠、跑步、玩耍等;以及處於甚麼情緒,例如興奮、緊張、壓力等。麥年豐表示,該款「智能頸帶」的原型已經在一些貓狗身上進行過測試,預料可於明年第1季推出,初期以美國、日本及中國內地為主要市場。估計其零售價介乎2000至3000港元,雲端服務的月費約100港元或以下。

他表示,當該款「智能頸帶」推出時,其雲端系統內已經會有一批貓狗的大數據。用戶購買了「智能頸帶」之後,再讓其寵物佩戴大約一個星期,系統就可以收集到足夠的數據,完成對其寵物的「度身訂造」分析,準確地掌握到寵物的健康生理數據範圍和變化模式。

這是「智能頸帶」的原型(未加任何顏色或裝飾),若順利的話,真正的產品將會在明年第一季推出。
這是「智能頸帶」的原型(未加任何顏色或裝飾),若順利的話,真正的產品將會在明年第一季推出。

未來可用於飼養和牛賽馬

這產品走高增值路線,售價絕不廉宜,且要收取雲端服務月費(類似「平安鐘」服務),但麥年豐仍然相當有信心,主要是因為競爭對手少之又少。他認為,現時市場上的「智能頸帶」的用途,主要是預防走失、尋回或計算運動量;能夠收集寵物心跳、呼吸、體溫等健康生理數據的產品,已經很少。以他所知,美國只有一兩間公司有這樣的產品;而且那些產品通常只是以其出廠時的資料庫的數據作對比,不能夠為每隻寵物進行「度身訂造」的分析。至於說到檢測寵物的情緒,該公司的產品更是市場上極少有的。

麥年豐強調,該公司的「智能頸帶」技術還可以應用於飼養和牛,或比賽的馬匹等,「以賽馬來說,精確知道馬匹的狀態,是非常重要」。雖然該公司最初幾年會專注於動物市場,但他亦相信,「智能頸帶」當中的核心技術,將來有可能應用到長者方面。

創辦人曾於美國衛生部作研究

麥年豐的外表比實際年齡年輕,但其實,他的資歷要比一般大學畢業後即創業的年輕人高得多。麥年豐的專業是「生物醫學工程」。他在香港大學讀書時,先後取得電腦及資訊科技碩士、醫學碩士和醫學博士學位。

其後,他到美國衛生部進行研究工作兩年,後來再轉到美國神念科技公司(NeuroSky)的矽谷總部工作。神念科技為腦電波技術權威,有「腦電波界英特爾」之稱。

2011年,麥年豐被神念科技委派回港,負責設立香港分公司以及擔任香港區研究總監。直至今年,他離職自行創業,成立aniWEAR。現時,麥年豐仍在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的神經工程與臨牀電生理實驗室擔任名譽助理教授。

明報記者 薛偉傑
2016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