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焦慮.專家:家長敏感度不足難發現 扭計無膽 焦慮症作怪?

【明報專訊】古語有云﹕「少年不知愁滋味」,但實情是,廿一世紀的小人兒,小至三四歲已經感受到壓力,甚至患上焦慮症!然而,很多家長都誤把小朋友的焦慮徵狀等同「扭計」、「發脾氣」、「無膽」、「懶惰」等偏差行為而沒有求醫。究竟如何識別兒童焦慮症?治療方法又是怎樣的呢?

不少求診個案關乎學業

 臨牀心理學家朱嘉麗指出,近年多了小學生求診,當中不少也受焦慮症困擾。(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臨牀心理學家朱嘉麗指出,近年多了小學生求診,當中不少也受焦慮症困擾。(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臨牀心理學家朱嘉麗表示,她處理過最年幼的焦慮症患者只有三歲多,男童是因為跟初生弟弟爭寵而出現分離焦慮症,但整體而言,她也察覺到近年小學生的求診個案增多,不少也跟學業有關,惟很少由家長主動提出,「很多時都是學校社工發現學童有些不妥要求家長帶來評估的;有些小朋友則是反覆肚瀉、肚痛、頭暈、嘔吐等,醫生卻找不到病因,於是懷疑屬身心症狀而轉介臨牀心理學家跟進」。

朱嘉麗說,一般家長對兒童焦慮症的敏感度仍然不足,「父母很少意識到子女有焦慮症,往往只是說他們『心散』、『脾氣大』,覺得他們的情緒很難處理,想有專家協助。但當我們深研下去,便發現小朋友原來學習成績欠佳,內心有很多擔心、憂慮,積壓着的情緒用了不適當的方法發泄,以致很暴躁」。

要辨別兒童是否有焦慮症,朱嘉麗稱,臨牀心理學家除要求父母填寫問卷,亦會作現場觀察、臨牀觀察,並向學校了解學童的情况,一旦證實孩子真的患有焦慮症,便會展開輔導,有需要時,甚至要配合藥物治療,「由於小朋友的言語表達能力有限,因此,我們多會用玩具、繪畫及情緒卡幫助他們表達感受,以八節為一個療程的話,一般一至兩個療程可見成效。但有些比較嚴重的個案,例如有些小孩焦慮到咬手指、搣手指至皮開肉綻,那就或有需要轉介精神科醫生輔以藥物,以放鬆他們的心情」。

醫生:逾半焦慮後天形成 過度保護 遇事易逃避

當孩子的焦慮症狀維持數個月以上,並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家長便不能掉以輕心。(資料圖片)
當孩子的焦慮症狀維持數個月以上,並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家長便不能掉以輕心。(資料圖片)

小朋友有緊張、恐懼等情緒,是否代表有焦慮症呢?家長們不必過分擔心,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陳國齡醫生表示,每個兒童都有害怕的東西,要分辨出孩子是否過度焦慮,不妨從幾方面入手觀察。

首先,家長可留意孩子對什麼事物感到恐懼,再按年齡視乎是否合理,「在幼稚園階段,小朋友怕黑是正常的,但長大後仍然怕黑,就不太尋常了」。另一個例子是分離,幼兒對分離感到擔心,剛開始上學時會大哭、不願離開父母,都是可接受的反應,「如果去到十歲都有這現象,甚至要跟父母同牀睡覺,就是不正常的狀態了」。

當孩子的恐懼與年齡不符時,家長便要留意其焦慮情况的嚴重性,「是否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包括社交、學習、自理、與父母關係等各方面」。生理反應也是重要的表徵,小朋友未必懂得用言語表達憂慮,健康卻會直接受損。孩子經常肚痛、胃口欠佳、睡眠質素低或失眠等,以及做出咬手指等小動作,檢查後卻沒驗出身體有異常情况,則可能是源於焦慮。

觀察症狀持久性

pama_2017-05-10_A3最後,家長要觀察這些症狀的持久性,陳國齡指出,兒童和成人的斷症標準一樣,即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而且維持數個月以上,「但要注意,前提是家庭的管教、家校的支援都正常,仍無法紓解孩子的焦慮,才會診斷為焦慮症」。

焦慮症可細分成不同種類,如泛焦慮症、分離焦慮、社交焦慮(見右表)等,陳國齡表示,過半個案都是後天形成,其中一個常見成因,是被父母過度保護,「例如老師叫孩子做一件事,但孩子感到害怕,父母就容讓他們逃避,跟老師說不做。下次面對同樣挑戰,只會更加驚惶」。

循序漸進克服焦慮

更理想的做法,是循序漸進地讓孩子暴露於焦慮情景,「假設孩子怕公開說話,就先鼓勵他們在座位發言說話,之後走到課室前方發言。過程中,家長要教他們如何應付,如說話時注意什麼技巧,他們才能逐步戰勝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