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資學額逾3.5萬 供過於求

【明報專訊】中學文憑試明天(12日)放榜,今年文憑試學校考生降至5.2萬人,新學年各院校的非聯招自資學士和副學位課程,計劃收生人數合共逾3.5萬,連同聯招平均每年約2萬人取得學士或副學士學位課程取錄資格,推算今年本港將有逾5.5萬個學額,比考生總數還要多。

政府規定報讀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要在中文科和英文科達第3級,以及數學科和通識科達第2級,2012年首屆文憑試以來,平均每年有四成考生考獲「3322」,按此推算,今年將有約2萬名考生達入大學最低門檻。2017/18學年各院校自資學士學位課程計劃收生人數合共逾7000,連同每年聯招平均約1.6萬人獲學士課程取錄資格,今年有超過2.3萬個學士學額,料超過考獲「3322」的學生人數。

study_2017-07-11_a1

聯招非聯招逾5.5萬學額 多於考生

副學位方面,入學最低要求是5科達第2級或以上成績﹙包括中文科和英文科),每年平均有約73.6%考生考獲5科第2級或以上,推算今年將有約3.8萬名考生考獲副學位最低門檻。換言之,今年全港合共逾5.5萬個學士和副學位學額,預計將只有約3.8萬名學校考生合資格「競逐」。

本學年能仁副學位零收生

教育局數字顯示,2016/17學年多間自資院校計劃收生人數與實際相距甚遠,其中計劃收生440人的明德學院最終只有25人入讀;珠海學院預計收生1040人,實際只收生166人;至於預計收生60人的香港能仁專上學院副學位課程更零收生,其計劃收生180人的學士課程也只有12人入讀。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適齡學生人數減少是學位供過於求的主因,政府應盡快檢視自資院校定位。政府提出向考獲「3322」的自資學士課程學生提供每年3萬元資助,葉預料可能導致部分原計劃到海外升學的學生選擇留港,自資學士課程收生比例上或有改善,但無資助的副學位課程則可能受影響。

狀元入港大可獲最多45萬獎學金

另外,多間資助大學新學年都推出新的獎學金計劃,其中香港大學將向文憑試考獲7科5**佳績的學生提供36.8萬至45.3萬元獎學金。浸會大學新設立第一代大學生基金和少數族裔學生入學獎學金。嶺南大學將提供獎學金予本地精英運動員,以及文憑試考獲23分或以上,且入讀風險及保險管理課程的學生。

八成考生憂3萬資助不足讀自資

青協一項「文憑試考生升學意見調查」,對於政府提出資助學生每年3萬元修讀自資學位課程,86.7%受訪考生認為即使有資助,仍難負擔自資學士課程學費;另82.4%受訪者擔心自資學位在就業市場上的認受較低。

倘聯招不理想 五成選副學位

青協在6月5日至7月3日以問卷及電話,共訪問637名應屆DSE考生有關升學的意願。

調查結果顯示,逾九成受訪考生表示希望升學;若聯招結果未如理想,53.4%考生選擇報讀副學位課程,近三成則選擇自資學士學位課程。

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推出3萬元自資學士資助,逾八成受訪者認為可減輕學費負擔。然而86.7%考生認為即使有資助,仍難負擔自資學士課程學費。

青協督導主任徐小曼認為3萬元資助有一定吸引力,相信有考生會轉報自資學士課程,但徐說不同院校自資學士課程內容及認受有差異,提醒考生先了解清楚,勿盲目追求學位或資助而報讀。

明報記者 鄧力行
2017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