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媽CEO:選科、夢想、理想

【明報專訊】幾年前我曾經寫過一個「尖子沒選擇」的故事。故事主人翁因為讀書成績好,即使家庭沒有經濟壓力,完全有條件許可讓他跟着自己的興趣走,偏偏父母大條道理以「將來點搵食」為理由,被迫只能在尖子必讀的醫學法律環球商管三科中選擇。實在真的很諷刺,父母都是專業人士,明明家中從來最不愁不缺的就是衣食,但最擔心的竟然是子女搵唔到食,應該憤怒還是唏噓?

讓孩子做回自己?

最近看到台灣一名諮商心理師第一次參加自己跟進的個案葬禮的文章。個案主角是一個從小到大孝順聽話,一路名列前茅讀資優班的「準醫科生」,令父母很自豪。可惜這名熱愛生命科學的資優生,父母眼中卻只有醫學系。因為父母的堅持,他的成績亦一落千丈,只能入讀私立醫學院,他說會繼續當父母的好孩子,結果最後選擇了燒炭自殺。即使諮商心理師察覺到資優生情緒出現狀况,並有自我傷害的風險,但做父母的堅持兒子一點問題都沒有,很正常,還怪心理醫生多疑生事,最終阻止不了本來有機會避免發生的悲劇。最令人痛心的是兒子留下的遺書,寥寥數字千斤重﹕「親愛的爸媽,這輩子我很努力地當你們的乖兒子,下輩子可不可以讓我做回我自己?」

我很希望所有父母能好好細味細讀,諮商心理師語重心長給身為父母的話﹕

「我們都是一邊長大,一邊遺落某些幼時曾有過的夢想或願望。這些失落,或許是因為能力的限制,環境的不允許,或是經濟方面的不足。帶着這些遺憾往前走,直到有一天,當我們成為『父母』,有些人在孩子身上看見自己曾經有過的夢想有機會實現,並在孩子身上投射我們自己的期待。渾然忘記﹕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非我們用來填補遺憾與失落的工具。孩子,更不是我們的『事業』,別把他們當成事業來經營。

別把孩子當成「事業」

尤其是當孩子乖巧、聽話,更容易使我們慣性忽略他們的聲音,而只專注在我們自己身上。他們有自己的成長議題得面對,也會有自己的生涯、婚姻與家庭,這些課題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路走來,我們都深刻有感,卻總在面對稚幼的孩子時拋諸腦後。」

想當日我為了要從我的典型虎媽的虎口下逃生,吃盡了苦頭,成功不敢講,但的確成就了一個完全屬於我自己的人生,教我無悔今生。

再為大家講一個勇敢追夢的成功勵志故事。有一位會考六優獲拔尖入讀科大環球商管一級榮譽畢業生,有銀行MT不做,卻忠於自己的興趣,不惜一切重新開始,報考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近日獲頒匯豐香港獎學金及成龍慈善基金獎學金,他是演藝學院二年級學生尹溥程Edwin。他的夢想,是畢業後到外國進修,成為英國城西的音樂劇演員。有志者事竟成,Edwin你一定得!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