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中醫 無懼前路挑戰 鑽研醫術 成功之道在嘗試

Job10_A06_pto01

既愛寫書,又愛畫漫畫,曾任港台編劇及參與演出的李廣冀雖百般武藝集一身,卻偏愛做中醫。李醫師笑言自己是機會主義者,他認為人需勇於嘗試,平時多裝備自己,亦要接受機會。雖然有時準備不足,但亦要去嘗試,因為在嘗試多次後才會熟練。這樣的性格和想法,正正影響了他的選擇。

認清自我 踏上中醫路

愛畫漫畫的李醫師在診所內用漫畫介紹不同病症。
愛畫漫畫的李醫師在診所內用漫畫介紹不同病症。

李醫師自言中文比英文好,與西方學科,如西醫、生物科技等科目無緣,但自小喜愛中文,對中文創作、中醫、國畫等中國文化特別有興趣。同時,他亦認為中醫比較實用,當中的知識可以在工作中運用出來,更笑言可以省回醫藥費。在他讀書的年代,中醫學士課程是一門新學科,而且中醫註冊制度亦是剛剛成立,在各方面都是新開始的情況下,比較少人選讀。不過李醫師毫不懼怕,他說:「我喜歡特別的東西,人人都做的事我未必去做」,成就了他的中醫之路。他指出中醫在香港是「由無變有」,由沒有註冊制度變成有註冊制度,這轉變證明了政府的肯定,當時他認為中醫師前景雖是模糊,但是光明的。中醫師是行醫的一種,其受社會尊重的地位,吸引了李醫師進入中醫一列。他說,中醫市場會因為香港人口老化而漸漸興旺,而制度亦慢慢變得完善。

病人以貌取人 年輕不專業?

李醫師年輕的外表,曾被病人投以質疑的目光,幸好他以醫術證明年齡不代表一切。
李醫師年輕的外表,曾被病人投以質疑的
目光,幸好他以醫術證明年齡不代表一切。

李醫師年紀輕輕已跟朋友一起合夥經營診所,在電視節目亦不乏他的身影,在中醫行業來說,是比較成功的一員,但其實他亦曾經遇過挫折。「那麼年輕?可以嗎?」、「我以前光顧某名醫的!」、「你處方那一種藥會否比較好?」、「我以前曾吃過這款藥但不太靈通啊!你還要處方給我嗎?」這些都是李醫師開始行醫時經常被問到的一堆問題。面對病人質疑的眼光,奇異的眼神,旁敲側擊的提問,當時初出茅廬的李醫師完全沒有還擊之力,「初期不懂怎樣回答,因為沒料過他們會這樣發問」,被病人問到年齡問題,他初時會如實回答。但後來,李醫師發現這些問題可以用另一個方法回應,就是「我已經行醫了一段時間」或佩戴口罩遮掩外貌。他笑指,其實從事中醫需講求情緒管理指數(EQ)及智商(IQ)。

專長太出名 自動變專科

由於醫術是需要鑽研的,所以在開診初期李醫師未能掌握某些病症的治療方法,以致病人產生疑惑。在行醫多年後,他的醫術逐漸純熟,是個能兼備中醫內科、經絡針灸、骨傷推拿技能的綜合醫師。現時香港沒有設立中醫專科牌照,不過,醫師可以只做有關自己專長的療程,如跌打、針灸等。李醫師舉例,有些綜合醫師會因為自己某項專長,如治理中風,吸引大量中風病人求診,而令自己無暇照顧其他病症的病人,最終只有中風病人光顧,間接地成為專科醫生。

中西思維難分清

在中醫學士課程的第一年,學生會學習到西方的醫療知識,但香港的中醫只會在量度血壓和血糖會用到西醫工具。中醫學生通常是理科生,在中學時念西方的現代科學,與傳統中醫哲學的文化不同,所以要在學習中醫時透過閱讀古書和與教授交流,改變根深柢固的西方思維。李醫師說理解中國文化思維是課程中最困難最複雜的部分。其次,李醫師表示在香港,中醫處方的都是中藥,可以令醫師直接知道不同藥效,藉此更可鍛鍊醫術,與內地中醫處方西藥的做法不同。雖然中西醫思維無法結合,但治療方法、手段可以一起配合運用,例如把中藥磨成藥粉變成藥丸服用。

中國文化助學習

李醫師建議同學多閱讀古書,有助理解中醫典籍。
李醫師建議同學多閱讀古書,有助理解中醫典籍。

李醫師認為中文較好的同學修讀中醫會有優勢,因為課程中要經常閱讀中國古書,要懂得理解並熟悉文言文才可以深入了解中醫。除了要熟習中國文化知識外,有關人類行為的知識,如哲學、心理學,都可以幫助同學學習,而且他亦認為同學懂得簡體字會具優勢,因為古書多是在內地出版並以簡體字編寫。話雖如此,李醫師坦言如果同學喜歡這科目,透過後天努力,亦可以克服困難。他在內地時遇過一些不能說流利中文的外國人修讀中醫,他們都願意花時間學習,所以若同學中文不太好但想修讀中醫的話,都不必過份擔心。

【課程速遞】

除了中醫學士課程,同學亦可考慮修讀入學門檻較低的中醫副學士或高級文憑課程。中醫藥副學士或高級文憑畢業生可於中醫藥房擔任配藥員,但不能成為註冊中醫。不過,同學可以此為跳板,畢業後入讀學士課程,拾級而上。

現時,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及香港中文大學東華三院社區書院(中東書院)均有開辦中醫副學位課程,課程分別銜接不同的內地中醫大學,讓畢業生升讀學士課程。例如HKU SPACE 中醫學副學士畢業生,可豁免全國高等院校入學考試,直接入讀例如廣州中醫藥大學等的國內中醫藥大學一年級學士課程;而中東書院中醫藥(中醫醫療)理學副學士的畢業生,則可獲廣西中醫學院及成都中醫藥大學的中醫藥學士課程優先取錄。

錄像分享

書本樣式

 

 

 

中西醫診所助理 講求熱誠、做事細心、耐心

Job_2015-09-11_a1醫護行業工種多元化,入行門檻亦各有高低,希望投身其中,自信具備細心、愛心和做事小心者,可考慮由中、西醫診所助理做起。目前暫沒有要求入行人士需修畢哪些學歷的課程,不過若曾接受相關訓練,不僅有助求職者突顯入行的熱誠,亦能及早對診所的日常運作及助理的職責範疇有較深入的認識,對工作發揮更見得心應手。

近年醫療集團及私人的中、西醫、復康治療等的診所愈開愈多,帶動診所助理的需求。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高級培訓經理高有強指出,每間診所一般有 2 至 4 名診所助理,視乎診所規模大小及有醫生數目而定。「西醫診所助理屬流動性大的工種,對有意入行及已入行者來說,不乏工作及轉職機會。」

西醫診所助理 每天面向病人挑戰大

診所助理的工作包括協助診所日常運作,如病人登記、文件及醫療卡處理、協助醫生診症、配藥等。他提醒,診所運作及配藥過程已電腦化;加上資訊發達,病人能輕易獲取醫護知識,作為診所助理要增值進修,才能解答病人的查詢,這些都是每天要面對的工作挑戰。

此工種起薪約 8,000 至 10,000 元。他表示,若投身大型連鎖醫療集團起薪點未必較高,然而卻有清晰的晉升、發展機會,並為員工提供多元化的培訓、進修津貼等,故吸引不少人入行。

「診所助理累積了一定經驗,熟悉不同崗位的運作後,若工作表現出色,有機會晉升至診所主管、高級診所主管,會涉獵行政管理的工作,如資源運用、人手安排等。」

接受基礎訓練 加強入職信心

入行者要有工作熱誠、愛心、耐性,兼為人細心、觀察力強,高有強稱,現時雖沒有規定投身者需修畢相關課程,然而會被視為優先考慮的條件之一。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開辦的僱員再培訓局 (ERB)「診所助理基礎證書」課程,每年開辦 1 至 2 班,學員需掌握西醫診所運作的基礎醫護知識、技巧 (如配藥、量度生命表徵、「篤手指」驗血糖、扶抱病人等) 及溝通能力,從而加強學員的入職信心,部分學員也視修讀這課程為報讀登記護士課程的踏腳石。

他說,學員遇到的學習困難主要在於課程使用英語教材,對英語稍遜者來說,需加倍用功;面對大量的醫學術語、藥名,診所運作及配藥流程等亦考起學員的記憶力。

文職進修醫護知識助轉行

具備中學學歷、從事文員逾 20 年的蔡嘉麗 (Kerry),數年前決定全職照顧家庭。閒時修讀了輔導學、心理治療、心理急救、物理治療技巧等相關課程。後來父親因中風,獲醫院醫護人員的悉心關懷,令她大受感動,遂萌生入行的念頭。她修畢「醫護支援人員 (臨牀病人服務) 基礎證書」後,在醫院擔任兼職三 A 級病人服務助理,卻因職業勞損,迫不得已放棄工作。

Kerry 再修讀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的 ERB「診所助理基礎證書」課程。「診所助理較少體力勞動,工作着重溝通、聆聽技巧,加上有照顧小朋友的經驗,因此有信心再培訓後能勝任工作。」面對英語教材是一大學習挑戰,慶幸的是所學知識十分實用,讓她認識了常見的疾病之外,亦加強了她對診所助理及配藥工作的認知。她希望憑所學,日後能協助醫生照顧病人。

中醫走向規範化 看重投身者操守

近年中醫行業亦走向規範化,行業除中醫師外,亦有門檻較低的診所助理和中藥配劑員等職位。聖雅各福群會延續教育中心 (下稱聖雅各) 就業及培訓服務筲箕灣中心主任黃淑芬 (Pat) 表示,僱主對從業員的入行要求提升。「現時較少師徒制,投身者如未具備相關知識或實務經驗,較難入行。」

Pat 不諱言,隨着社會對中醫的認受性提升,市場上多了人報讀中醫藥的相關課程。根據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資料,現時註冊中醫與表列中醫共逾 9,500 名,若以每人聘用一名助理計,相信對診所助理有一定的需求。

她指,投身者要有心,對行業有熱誠、喜歡幫人、對中醫藥有興趣,否則很難牢記和掌握所學知識;另外,不怕辛苦、接受較長的工時和工作「一腳踢」也是入行條件。初入職者除要累積經驗外,還要學習將知識和技術,運用在不同機構的診所助理工作上。另由於工作涉及病人私隱和售賣中藥,因此從業員亦要具備專業操守。

興趣出發 轉戰中藥配劑員

入行一年的 Sophy,現為中醫診所中藥配劑員,過去曾從事零售工作的她,一直對中醫藥和食療有興趣,遂報讀了聖雅各開辦的 ERB「中醫診所助理基礎證書課程」,希望學習中藥知識和入行。

Sophy 坦言,修讀初期,要認識不同中藥,熟讀其藥性和藥效不易,惟有加倍努力學習。然而她在見工面試時卻遇上挫折,「第一次認藥時十分緊張,影響了表現;第二次面試前再下苦功,每天努力認藥和鑽研中藥,最終獲聘。」Sophy 不諱言,修讀此課程助發展個人事業和增強自信。為提升學歷和知識,她現正進修中藥配劑文憑課程。

中醫診所助理起薪:9,500 至 11,000 元

聖雅各 ERB 課程客席導師兼註冊中醫師黃潤波博士表示,以上課程要求學員掌握中醫和中藥配劑的基礎,藥事管理及法規等;另設 92 小時實習,包括:中醫診所、藥房見習,及中藥配劑基礎概念實習 (如秤藥和炮製中藥等)。

為助學員理解抽象的概念如陰陽、五行、氣、經絡等,他會多用生活化例子講解,將日常生活結合醫學常識。「如解釋陰陽時,會利用動作區分,動就是陽,不動是陰;風寒的感冒症狀屬於陰,風熱屬於陽。」

黃博士指,現時中醫診所助理起薪約 9,500 至 11,000 元,一般小型診所約 2 名員工,大型診所約 10 至 20 名。「行內一般非首重學歷,但曾修讀相關課程者較具優勢。」畢業學員亦可向中藥配劑員、中藥/健康產品營業員發展。其中配劑員的工作包括:按中醫的處方執藥、整理藥櫃、藥材管理、參與藥房的日常運作,核對處方,為把關者之一。

腦退化症居家照顧需求增 照顧者掌握護理、情緒管理竅門

腦退化症患者會逐漸失去記憶力及其他認知功能,因此需借助工具自理生活。圖為義工向長者介紹桌上的特製藥盒及鑰匙。
腦退化症患者會逐漸失去記憶力及其他認知功能,因此需借助工具自理生活。圖為義工向長者介紹桌上的特製藥盒及鑰匙。

據一項調查的估計,現時腦退化症患者約有70,000人,預計至2036年的患者數目將會增加兩倍,達22萬人;至於護理人員,亦預計將有逾萬的人手缺口。事實上,目前本港護理人員的數目已供不應求,患者輪候及治療需時更長達一年半,足見家庭照顧者所承受的壓力。

有見及此,有機構特別開辦腦退化症專題系列課程,對象不但包括護理專業人士,還針對照顧者,除為業界培訓人才外,更重要的是為患者家屬或照顧者提供專業訓練,掌握照顧日常起居、溝通等的技巧,更有助紓緩其壓力。

腦神經專科醫生盧文偉表示,現時本港專為腦退化症患者提供護理的中心僅有18間,估計只能為1,000個家庭提供服務,若按現時輪候接受診斷及治療需時長達一年半,本港患者中只有1成能接受到專科護理,顯示本港有關護理、治療、照顧設施及配套嚴重不足,這大大增加了患者及照顧者的壓力。

缺乏病症知識 易引起衝突

盧文偉指出,不少人誤以為腦退化症患者只是無記性,其實腦退化症患者會逐漸失去記憶力及其他認知功能,例如語言運用、判斷力、方向感、理解力等,甚至會令患者產生情緒問題。部分患者更會喪失自知力,不知道自己出現問題。

「由於很多家人不懂如何與腦退化症患者溝通,亦不了解他們的心理狀况,加上患者對家人的照顧並不領情,往往引起衝突、吵架。照顧者的壓力無形中更大。」

盧文偉強調,無論是家屬或照顧者,必須對腦退化症有更多的了解,也要掌握不同的照顧和溝通技巧,例如向患者提問時,可給予兩至三個選項,讓患者慢慢表達自己;亦可與患者緬懷昔日往事,以刺激他們的大腦神經和有助紓緩情緒。他不諱言,不乏照顧者因每日忙於照顧患者,未必能及時疏導自己的情緒壓力,有機會導致壓力「爆煲」。

訓練課程 掌握照顧技巧

照顧者需細心照顧腦退化症患者。圖為社工與患者進行認知訓練。
照顧者需細心照顧腦退化症患者。圖為社工與患者進行認知訓練。

有見及此,仁愛堂YES專業進修課程(下稱「仁愛堂」)推出了腦退化症居家照顧訓練課程,新增了自我情緒處理,希望藉此幫助照顧者明白紓緩壓力的重要性。

仁愛堂課程拓展主任黃愛稀(Kelly)指出,為切合社會及照顧者的需求,仁愛堂遂開辦了腦退化症專題系列課程,當中包括職業治療助理證書課程、復康助理員證書課程、安老服務照顧員培訓證書課程及腦退化症居家照顧訓練課程。課程以四維方向為中心,實現安老職業治療培訓,結集知識傳授、推動人才入職、協助家屬及新法治療,全面提升前線護理員素質,並且幫助其家屬掌握照顧患者的技巧。

她表示,課程由經驗註冊職業治療師及社工擔任導師,教授學員有關腦退化症的病理及照顧知識,協助及教授患者家屬如何照顧腦退化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技巧,加深他們對處理情緒和心理問題等的了解。以腦退化症居家照顧訓練課程為例,更會涵蓋情緒管理、如何應付患者行為問題及布置適合的環境。

【提提你】

本港的護理行業一直人手短缺,加上社會大眾對護理行業存有不少誤解,令年輕人未必願意入行,專業護理員的人手更緊張,估計市場需要增聘逾萬人手以供應行業所需。護理服務行業前景其實不俗,初入行者月薪最高可達$12,000,視乎工作表現更有可觀增薪。有意入行的同學可先修讀相關的護理服務課程,提升技能以增加就業機會。

書本樣式

 

白衣天使需求增

job10_A03_pto03「護士工作是辛苦的,但很有挑戰性,而且每天都會接觸到不同病人,令我有很大滿足感。」自小立志做「白衣天使」的黃妍璁,2010年中七畢業後選擇到養和醫院護士學校修讀兩年制的普通科登記護士高級文憑課程,「為找一個適合自己的課程,我當時做了許多資料蒐集。除了讀書外,我也想到病房實習」。現為課程二年級生的妍璁表示,初時也不太適應輪更工作,但同學間的互相支持,令她漸漸享受護理工作的樂趣。

黃妍璁認為護士工作予她很大滿足感, 修畢課程後希望投身護理行業。
黃妍璁認為護士工作予她
很大滿足感,修畢課程後
希望投身護理行業。

病人的關懷也教妍璁感動不已,「記得天氣寒冷時,曾有病人觸碰到我冰冷的雙手,他即關心地問我為什麼這麼冷」。妍璁十分喜歡護士學校的校園生活,「大部分同學也入住學校宿舍,大家下課後會一起參與不同活動,例如吃消夜」。

病人的關懷也教妍璁感動不已,「記得天氣寒冷時,曾有病人觸碰到我冰冷的雙手,他即關心地問我為什麼這麼冷」。妍璁十分喜歡護士學校的校園生活,「大部分同學也入住學校宿舍,大家下課後會一起參與不同活動,例如吃消夜」。

【提提你】

本港人口漸趨老化,慢性病患者數目也不斷上升,在流失率高企的情況下,公、私營醫療機構紛紛增聘醫護人手以應付需求。「白衣天使」可能是不少同學心儀的職業,本港的護士主要分為登記護士(普通科/精神科)及註冊護士(普通科/精神科)兩種專業資格,入職者必須完成香港護士管理委員會認可的護士訓練課程。新高中學制下,護理學學士課程的修讀年期為5年。除學士學位課程外,有意成為註冊護士的同學亦可報讀相關高級文憑課程。

【提提你】

當一名護士,要心、手、腦並行,缺一不可。

20130904 癱病人有口難言 溝通卡解困 深切治療部病房接收的盡是危重病人,有年輕病人因意外導致四肢癱瘓,曾長駐深切治療病房逾10個月,因長期插喉致「有口難言」,僅以「眨眼」表達「OK」、「歪嘴」當作「不要」,藉此與醫護及家人有限度溝通,此經歷觸發護士靈感,設計出一套可讓雙方「無言交流」的「溝通卡」,讓病人以眼神代替說話表達需要。 東區醫院深切治療部顧問護師蘇杏梅受「有口難言」的病人啟發,設計出一系列「溝通板」,上面記錄各種病房常用單詞,如「周身骨痛」、「熱」、「蓋被」等,好讓不能說話的病人眨眼表達意向。(蘇杏梅提供)
深切治療部病房接收的盡是危重病人,有年輕病人因意外導致四肢癱瘓,曾長駐深切治療病房逾10個月,因長期插喉致「有口難言」,僅以「眨眼」表達「OK」、「歪嘴」 當作「不要」,藉此與醫護及家人有限度溝通。東區醫院深切治療部顧問護師蘇杏梅受「有口難言」的病人啟發,設計出一系列「溝通板」,上面記錄各種病房常用單詞,如 「周身骨痛」、「熱」、「蓋被」等,讓不能說話的病人眨眼表達意向。

書本樣式

浸大中醫及生物醫學五年級生:中西兼學 助人為樂

中醫一向予人較傳統之感,不過隨着政府推廣,以及愈來愈多中醫師執業,中醫學在香港也日漸普及。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榮譽)學位課程五年級生黃暖詠(Katy)將於今年畢業,考牌後就可執業。她笑言自讀中醫以來,身邊不少朋友和家人常常向她請教保健知識,能夠幫助人,她感覺滿足。

Katy指1997年後中醫藥在香港的認受開始提高,中醫診所增加,而中醫藥在公共衛生範疇也扮演一定角色。她覺得中醫是自己有興趣又可以「幫到人」的專業,於是升大學時報讀此科。Katy說,家人一向會看中醫,因此也十分支持她報讀中醫。

Job10_A01_pto01Job10_A01_pto02

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在舊制下是五年制,新學制後就轉為六年制。舊制生Katy說,首年主要學習中醫基礎理論、診症方法等,而且要「知己知彼」,學習西醫的知識,例如解剖學等。Katy認為,中醫和西醫最大分別,是西醫分科較多,中醫則以整體觀為主,雖有分科,但斷症方法互通,只要掌握基本原理,就可應用在不同病種。舊制中醫學的同學一般在三年級暑假實習兩個月,以及在五年級全年(10個月)實習,實習機構一般為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中醫院是全國最具規模的中醫院之一,病人多,同學有機會觀察到不同病種及特別的治療方法。

廣東中醫院實習 認識不同療法

剛開始實習時,Katy由廣東省中醫院的員工帶領參觀醫院,然後就獲分派到針灸科及內科實習。實習過程中,Katy最深刻是見識到不少傳統療法,「醫院設有傳統療法中心,當中某些療法我在香港沒見過,例如使用調整過的蜂毒為藥,這些相對天然的療法頗有效」。她認為,這次實習最大得着就是認識到很多病種,「書本記載的多是理論,親身接觸到病例才會了解更多」。她說,廣州的中醫院採用中西醫並用的治療方法,但由於粵港兩地制度不同,有些治療方法在香港不合用。

備戰執業試 畢業後赴英進修

Job10_A01_pto04Katy剛完成五年級的全年實習,地點也是廣東省中醫院,由於這次實習期較長,體驗更全面。實習生須在住院部學習管理病房及值班、與病人及家屬討論病情等,另外還要處理病歷;同學亦會被分派到門診部跟現職中醫師學習看診。Katy表示對中醫婦科最有興趣,「女性在不同階段會遇上不同的健康問題,從青春期、懷孕期至更年期,身體狀況都有不同,我希望透過中醫治療協助婦女解決不同問題」。

現時Katy正備戰即將到來的執業資格試,以取得註冊中醫師資格,在港執業。在港取得執業資格的中醫畢業生,一般可獲醫院管理局的工作機會,但亦有不少同學選擇繼續進修,Katy正是其中一員,「畢業後我會到英國修讀公共衛生碩士課程。其實現時中醫在西方國家也愈來愈盛行,美國、瑞士等地有不少執業中醫師,德國甚至有中醫院」。

【提提你】

修讀浸大中醫及生物醫學課程,必須在高中時修讀以下其中一科的選修科目:
生物、化學及組合科學(化學、生物)/組合科學(生物、物理)/組合科學(化學、物理)

【知多點】

Job10_A01_pto03

書本樣式

job10_A1_1
job10_A1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