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覓正職堅持逐夢 抵受他人嘲笑 工程尖子20歲學音樂 替港首奪英國作曲獎

雖然20歲時才重新學習音樂,但梁騫仁(Austin)堅持不懈練習,早前更奪得英國皇家愛樂協會的作曲大獎,為首名港人獲得該殊榮。梁騫仁不介意他人眼光,勉勵別人「要為自己的夢想盡力」。(李紹昌攝)
雖然20歲時才重新學習音樂,但梁騫仁(Austin)堅持不懈練習,早前更奪得英國皇家愛樂協會的作曲大獎,為首名港人獲得該殊榮。梁騫仁不介意他人眼光,勉勵別人「要為自己的夢想盡力」。(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原本連樂譜也看不懂的梁騫仁(Austin),大學時為打發時間參加合唱團,卻被古典音樂吸引,於20歲重新學音樂,展開音樂人生。在生物醫學工程系畢業後,他邊做兼職,邊旁聽音樂課,更赴英進修作曲。如今28歲,Austin早前奪得英國皇家愛樂協會的作曲大獎,是該獎自1948年設立以來首位獲獎的香港人。曾經面對旁人的嘲笑,他只感無奈,「香港對成功及出人頭地的意思是賺到錢,好像做醫生及律師,讀作曲是一件很傻的事」。

梁騫仁(Austin)現在正於英國皇家音樂學院修讀作曲系碩士課程,他形容藝術在那裏是一件很「貼地」的事,人們閒時會去聽音樂、看話劇,有人工作後趕去練習樂器,一切都顯得平常。「在香港,藝術彷彿與生命無關,它只是種工具,或是所謂較高階層人士的活動,一般人很少接觸」。讀大學前的Austin亦甚少接觸音樂,大學二年級加入學校合唱團,只是出於「無所事事」,想找活動打發時間。

入合唱團愛上音樂 「如暗戀女孩」

梁騫仁(Austin)說,對比香港,藝術在英國較普及。去年他在英國讀書時,曾排隊逾6小時,為的是入場參與每年舉行的古典音樂節(The Proms)。(受訪者提供相片)
梁騫仁(Austin)說,對比香港,藝術在英國較普及。去年他在英國讀書時,曾排隊逾6小時,為的是入場參與每年舉行的古典音樂節(The Proms)。(受訪者提供相片)

「那時連樂譜也不懂看」,Austin憶述小時候曾短暫學習彈琴,長大後幾乎忘記所學,當時他以為合唱團只是「唱唱歌」,但他一聽別人演奏音樂時,如着魔般愛上,「失眠了好幾晚,感覺有些東西不同了」,他笑言好像「暗戀一個女孩似的」。

自費學樂理小提琴 日練6小時

從小到大,Austin都沒有明確目標,因為不喜歡讀商科,不善於文科,父母又認為讀工程的前途不錯,成績優異的Austin拿着獎學金入讀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自從被音樂所吸引,他自費學習樂理和小提琴,每天堅持練習5至6小時,2年內考獲8級程度,同時確定自己想往作曲發展的方向。

兼職售電磁爐玻璃 旁聽音樂堂

story_2017-08-07_a3畢業後,為了繼續學習音樂,他選擇兼職電磁爐玻璃銷售助理,帶着玻璃四出向客戶講解,每天又旁聽大學音樂系的課堂,更不時厚着臉皮請求教授指導他的作品,「常常被他(教授)罵,像是『為什麼你這麼勤力但又做不好』,但我知道他是出於緊張」。在經濟拮据下,Austin常吃大學的廉價飯以節省金錢。3年前,一位教他作曲的老師鼓勵他繼續進修,為了夢想,Austin辭職報讀演藝學院的作曲及電子音樂系高等文憑課程,其後前往英國修讀作曲系碩士。

28歲,對不少人來說是事業拼搏期,Austin只有兩年工作經驗,還要修讀一科在他人眼中沒甚「前途」的科目,身旁的朋友紛紛問作歌「怎維持生活」。有人輕看他,Austin亦曾懷疑自己的能力,坦言若不是香港賽馬會提供獎學金,「應該不會讀了」,因為一年廿多萬元學費「實在太貴」。

皇家愛樂協會邀作曲 明年首演

Austin慶幸生於小康之家,可以放心追夢,但慨嘆社會扭曲的價值觀,「香港定型了『成功』的意思,賺到錢便代表出人頭地,他們認為讀作曲很傻,因為賺不到錢」。Austin得到作曲大獎,更獲英國皇家愛樂協會邀請作曲,其作品將於明年6月由英國愛樂管弦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ra)首演。在別人的眼中,Austin的選擇也許「天真」得很,但他毫不介意他人眼光,同時勉勵別人「要為自己的夢想盡力」。

冀大眾感受藝術可影響生命

Austin說暫計劃繼續升讀博士,未來希望回港透過不同方式,改變香港的藝術風氣,讓大眾感受到藝術「很平民、可以影響生命」的一面。

明報記者 王丹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