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EN學童音樂老師 獨臂琴手 生命燃亮生命

Adrian天生沒有右手掌,但戴上了特製臂帶,加上不斷地練習,終使他成為一名出色的小提琴家,現在更以自身經歷,鼓勵其他SEN學童學音樂。(圖﹕黃志東)
Adrian天生沒有右手掌,但戴上了特製臂帶,加上不斷地練習,終使他成為一名出色的小提琴家,現在更以自身經歷,鼓勵其他SEN學童學音樂。(圖﹕黃志東)

【明報專訊】世界知名音樂學院畢業生、哈佛大學碩士生、冬季奧運開幕禮演出嘉賓……聽到這些名銜,你大概以為此人應該是出身自音樂世家、得天獨厚的天才。事實是,殷兆基(Adrian Anantawan)天生沒有右手掌,加上語言發展遲緩,小時候想吹牧童笛也有心無力。

不過,他拒絕畫地為牢,在苦練下學成小提琴。如今,他以過來人的經歷和知識,鼓勵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挑戰別人眼中的不可能。他以網上常流傳的圖畫來解釋﹕三個身高不同的小孩,在接受不同程度的幫助下都能看出相同的風景,「這才是公平(equity)。如果你無視他們的差異,給予同等的資源,只是做到平等(equality),未能真正幫助他們」。

要奏出動人樂章,Adrian需要一把小提琴、一支琴弓,還有一條特製臂帶。33歲的Adrian是中泰混血兒,在加拿大長大,天生右手殘障,只有半截手臂。缺少了手掌,自然無法以手指握弓,但套上了塑膠臂帶,一樣能把小提琴拉響。

突破害羞 借樂抒情

對於媽媽Maria來說,兒子是否成為頂尖的小提琴家並非最重要,更令她高興的,是見到小提琴令兒子變得自信、快樂。(圖﹕黃志東)
對於媽媽Maria來說,兒子是否成為頂尖的小提琴家並非最重要,更令她高興的,是見到小提琴令兒子變得自信、快樂。(圖﹕黃志東)

這套裝備伴隨了他超過20年,Adrian早在9歲時已經接觸小提琴,當時他讀小學四年級,學校要求每名同學都要學習一種樂器。同學們紛紛吹起牧童笛,Adrian無法按到笛上所有孔,老師體恤他的特殊需要,容許他只做聽眾或唱歌,Adrian卻選擇突破自己,「吹不到牧童笛,便去嘗試其他樂器,這是一個不斷試驗的過程,我還試過敲擊樂、吹小號、彈琴等等」。

終於,他發現自己最喜歡小提琴,一來音色優美,二來能表現豐富情感,對於語言發展遲緩,兼且個性害羞的他來說,這一點格外重要,「我喜歡音樂,因為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去與人溝通,透過演奏,我較容易表達到情緒」。即使少了半隻手,也無阻他學小提琴的決心,「當確定了興趣後,便不再有任何猶豫,而是要想方法把它學好」。

追求進步的背後,少不了一番苦功,Adrian分享說,他勤練小提琴之餘,也花了不少時間去觀摩別人的演出,如聽老師演奏或錄音帶等。訓練出一雙靈敏的耳朵後,就能分辨聲音的細微變化,「學音樂跟學語言一樣,起步時都是要多聽,以模仿為主,之後便知道要怎樣控制樂器,去發出一個好的聲音」。

在媽媽Maria眼中,讓兒子拉小提琴的原因很簡單,「以前我對樂器沒太大認識,誤以為小提琴不着重手部動作,只要固定好琴弓,上下拉動就可以」。但實際上,一般人拉小提琴時,常常要運用到手腕和手指,令琴弓轉動、改變琴弓的角度等。起初Adrian根本做不來,媽媽便陪他上堂,站在旁邊幫他控制琴弓。直至約一年後,Adrian在老師引導下,領略出一套獨門方法,用手臂就能控制琴弓。轉弓、換角度等細微動作,再也難不倒他。

指揮嘉許眼神 令母難忘

Adrian三年前已曾訪港,跟香港青少年管弦樂團攜手演出。(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Adrian三年前已曾訪港,跟香港青少年管弦樂團攜手演出。(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除了技巧變得純熟外,媽媽亦見證了小提琴如何塑造兒子的性格,「最重要是建立了自信心,因為在演奏的時候,大家的焦點都是音樂,沒有人會留意他的手有否殘障」。同時,內向的Adrian也學會與人相處,「與身邊人有了共同的話題,便會主動聊天,更結識了些一起成長、一輩子的好友」。

不過,當時Maria仍沒想過兒子會成為專業的小提琴家,直到一次公開演出,才改變了她的想法,「平日他獨自在家練習,我不知他拉得算不算好。那天聽到他和其他小朋友一同演奏,我才知道他沒有落後,甚至有不俗的水平」。那次演出後,指揮跟她四目交投了一下,「好像在說:『你看他可以做得多好』,這一幕,我深深記在腦海裏,到現在仍然非常清晰」。

對於這場表演,Adrian同樣印象深刻,「我才10歲,人生中第一次跟一班小朋友一起,向着公眾演奏,我仍記得演出前有多緊張」。在往後的日子,Adrian迎來了更多畢生難忘的事情:他很快成為古典音樂界的明日之星,入選了加拿大青年交響樂團,然後獲得全額獎學金,入讀音樂名校——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繼而獲兩名世界級小提琴家賞識,跟隨他們學習。後來,他在美國白宮舉行獨奏會,又擔任溫哥華冬季奧運開幕禮的特別嘉賓。

教學如演奏 「為人製造難忘回憶」

一把小提琴,為Adrian帶來許多不平凡經歷,但他並未滿足於此。正因自己透過音樂重拾信心、找到人生方向,他決定投身於音樂教育,「每個小朋友都應該得到機會,去追求喜歡的事物,我希望結合個人經驗和知識,讓他們享受演奏的樂趣」。在哈佛大學完成學業,取得教育碩士的資格,他自2009年起走訪美加多間學校和醫院,成為SEN學童的音樂老師。身兼音樂家和老師,Adrian覺得兩個角色很相似,「其實演奏或教音樂,都是在為人製造難忘的回憶」。

談到教導SEN學童,Adrian也有一套見解,他向記者展示一幅常在網上流傳的圖畫:三個小朋友站在圍牆前,最矮的孩子有兩個木箱墊腳,中間的孩子有一個,最高的孩子則毋須木箱,結果三人的視線都越過圍牆,看到同一片風景,「這才是公平(equity)。如果你無視他們的差異,給予同等的資源,只是做到平等(equality),未能真正幫助他們」。

正如當日有技工為他製作了臂帶,Adrian才能踏上音樂之路,今日他做的事如出一轍,「SEN學童的確有額外需要,你不能視他們為普通學生,用一模一樣的教學方法、資源來對待他們。我要做的,是給他們找來輔助工具,並設計合適的課程,推動他們學音樂」。

文﹕李樂嘉
圖﹕黃志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