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探討歧視 共融話劇體驗聽障之苦

小朋友未必理解聽障人士的苦况,開玩笑地改花名、在耳邊大聲說話,都可能令當事人難受,劇中一班好友就為此爭執,幸好經過溝通,終於和好如初。
小朋友未必理解聽障人士的苦况,開玩笑地改花名、在耳邊大聲說話,都可能令當事人難受,劇中一班好友就為此爭執,幸好經過溝通,終於和好如初。

【明報專訊】小朋友都知道不應該歧視別人,但如果身邊有一名殘障朋友,孩子又是否真的懂得跟他和睦共處?共融話劇《青春修煉日記》講述一名聽障人士與朋友們的成長故事。他們由細玩到大,卻仍然衝突連連,甚至因為改花名等惡作劇,令友情出現危機。

劇中小演員全是「賽馬會平等共融戲劇計劃」的參加者,排戲、背對白之前,他們特地探訪殘障人士,親身體會共融概念。一場演出,令他們更明白殘障者之苦,立志身體力行,為有需要的人發聲。

上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公演的《青春修煉日記》,是一個橫跨十二年的故事,講述一班好朋友由小學到大學的經歷,所以話劇也分成小、中、大學三個場景,每個角色由三名不同年齡層的演員分飾。

飾演聽障人士的蘇永成(左)表示,演戲時被言語攻擊已感到難受,相信現實中殘障人士會遇上更多歧視,成年後找工作也很困難。
飾演聽障人士的蘇永成(左)表示,演戲時被言語攻擊已感到難受,相信現實中殘障人士會遇上更多歧視,成年後找工作也很困難。

分析劇本 深刻了解歧視

新域劇團創辦人蔡錫昌(右)及《青春修煉日記》執行導演黃劍冰(左)曾問小演員,最想幫助哪一類有需要人士,他們的答案相當多元化,包括少數族裔、殘疾人士、情緒病患等。
新域劇團創辦人蔡錫昌(右)及《青春修煉日記》執行導演黃劍冰(左)曾問小演員,最想幫助哪一類有需要人士,他們的答案相當多元化,包括少數族裔、殘疾人士、情緒病患等。

小學組的七名演員都是「賽馬會平等共融戲劇計劃」參加者,計劃由新域劇團主辦,劇團創辦人兼藝術總監蔡錫昌認為,要跟小朋友探討歧視,戲劇是最有效的媒介,「大部分戲劇都有角力,角色之間有矛盾、衝突,才能構成精彩的劇情。而歧視很多時是導致衝突的源頭,透過分析劇本內容、人物心態,小朋友對歧視問題就有更深刻的了解」。

《青》的主要角色張樂軒是一名聽障人士,而身體上的缺陷,往往引發好友之間的爭執。小時候,個性溫和的他會因被朋友們改花名,與他們大吵一場,或者因聽不清大家的對話而悶悶不樂;長大後踏入社會,求職處處碰壁,朋友們卻愛莫能助,也令雙方再次出現隔膜。

在盛夏戲劇營中,小演員在導師指導下,輪流分享身邊的歧視事件,例如殘疾人士被嫌棄行得慢等,令他們發現歧視問題絕不罕見。
在盛夏戲劇營中,小演員在導師指導下,輪流分享身邊的歧視事件,例如殘疾人士被嫌棄行得慢等,令他們發現歧視問題絕不罕見。

小演員戴耳塞體驗弱聽

討論後,他們將日常生活中見過的歧視情况列出,包括被歧視的對象及歧視的手法。
討論後,他們將日常生活中見過的歧視情况列出,包括被歧視的對象及歧視的手法。

小學時期的樂軒由小四的蘇永成飾演,他在劇中其中一句對白「我只是弱聽,不是聾,不用這麼大聲對我說話!」,永成亦有切身體驗,「我排練會戴着耳塞,體驗弱聽的感覺,有時會聽不清別人說話,請對方重複一次,對方便會誇張地提高聲線,那就太大聲了」。

小學組的重頭戲是樂軒與朋友爭吵,還被改花名做「聾耳張」,這也是令永成相當深刻的一幕,「當被言語攻擊時,即使明知在演戲,我也感到很不開心,可想而知現實中,聽障人士一定更易受言語傷害」。他還笑言演出過後,自己應該是最能體會弱聽苦况的小演員。

除了小學生外,中學生和大專生都可參加「賽馬會平等共融戲劇計劃」,第一屆的參加者上月完成壓軸演出,並獲頒證書。
除了小學生外,中學生和大專生都可參加「賽馬會平等共融戲劇計劃」,第一屆的參加者上月完成壓軸演出,並獲頒證書。

了解共融 學習與殘障者相處

小演員到靈實恩光學校做義工,協助照顧嚴重智障的學童,過程中增加他們對殘障人士的同理心。
小演員到靈實恩光學校做義工,協助照顧嚴重智障的學童,過程中增加他們對殘障人士的同理心。

跟一般劇場演出不同,《青》的小演員在排練和背對白之前,首要任務是了解共融的理念。所以在為期一年的計劃裏,劇場演出只屬壓軸部分,其餘時間,他們會化身成戲劇大使,參與各項體驗活動。活動分成兩類,第一類是劇場知識類,包括出席戲劇工作坊、參觀演藝學院等,培養小演員的戲劇才能。第二種當然與共融有關,例如去平等機會委員會聽講座,又會到特殊學校探訪,跟嚴重智障的學生玩遊戲、聊天,還親自餵他們吃飯,學習如何與殘障人士相處。

除了成為大使,小演員也出席了盛夏戲劇營,一連五日投入訓練。蔡錫昌表示,在營中大家玩團體遊戲,這對演出相當有幫助,「以玩閃避球為例,看似純粹好玩,其實可以培養默契和合作精神,同時學習走位和增加靈敏度」。另一方面,日營重點始終是平等共融,「小演員會分成兩組,分享和討論有關共融的見聞。其實導師只要在旁稍加提點,他們就能察覺身邊有歧視的情况,例如學校裏有欺凌等」。

朱銳羚表示,情緒病患者雖然不是身體殘障,但有時無法控制情緒,也會遭人白眼,她希望幫助這類人發聲,讓人明白他們的難處。
朱銳羚表示,情緒病患者雖然不是身體殘障,但有時無法控制情緒,也會遭人白眼,她希望幫助這類人發聲,讓人明白他們的難處。

小六的朱銳羚坦言,以往沒太留意別人的需要,也沒察覺周圍有歧視事件,直至討論過後,才知道這類事情原來絕不少見,只是平日見慣不怪,「在街上有些人拿着拐杖,途人會避免走在他後面,好像嫌他行動不便、行得慢。或者有些人走路姿勢比較奇怪,別人也會刻意避開」。

銳羚飾演的角色名叫Emily,當樂軒與好朋友爭執時,她有份從中調停,慢慢引導他講出內心說話。回到現實世界,銳羚也希望可以為他人發聲,而她最想幫助有情緒問題的人,「現時社會上的歧視不限於身體殘疾,如果有人神情呆滯、反應遲鈍,或者情緒大起大落,都很可能被排斥。有次在課堂上,有同學控制不了情緒,激動起來推跌了桌椅,但老師未聽解釋便先責備,其他同學則會把桌椅稍微移開,疏遠這名同學」。

讀抑鬱書籍 冀助情緒受困者

為了切實幫助情緒有問題的人,銳羚最近找了有關抑鬱症的書來閱讀,加深對情緒病患者的了解,「原來他們可以為了一句說話而很不開心,甚至哭很久,跟他們談話時就要注意,例如要避免說『你不要不開心』,因為是命令式句子,反而會給他們壓力,取而代之應用正面的鼓勵說話。我希望自己注意用詞之餘,也令其他人留意這一點」。

文﹕李樂嘉
圖﹕林俊源、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