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妹嘜同心同行 「這是最好的禮物」 繆美詩送給女兒手足情

【明報專訊】「手足之情,是父母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這句話是前亞視新聞主播繆美詩(Rachel)的心底話。她的一對女兒互相影響、互相學習,成長中出現了不少令媽媽感動的場面。原來兄弟姊妹能夠同心同行,也是子女給予父母的一份大禮。

繆美詩(Rachel)現時自己開設公關公司,工作時間自由,令她有更多時間享受親子樂,見證愛女們成長的點滴。女兒Charley和Lois分別五歲和三歲多,Rachel可說是兩年抱兩。看她們的生活照,幾乎每張都是小姊妹摟作一團地玩;採訪當天Rachel更播了一段Lois未夠一歲時鬧脾氣的錄影片段給記者看,片中只有兩三歲的小家姐Charley以她獨有的哄妹妹手法,令正在扭計的妹妹破涕為笑,果然厲害。

Rachel擁有兩個活潑女兒,三個女子變成一個墟,拍攝時經常傳出快樂的笑聲。(圖﹕黃志東)
Rachel擁有兩個活潑女兒,三個女子變成一個墟,拍攝時經常傳出快樂的笑聲。(圖﹕黃志東)

兩姊妹 互相照顧成長

兩姊妹如此相親相愛,原來是在Rachel的「設計」之內。「我媽媽當年是四年抱三,我們三兄妹極度親密,所以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將來也要一樣。我常跟女兒說,手足是父母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有時在家中,只要播着一些音樂,她們兩個便會自己玩遊戲,跳舞啦、扮彈鋼琴啦,對媽媽來說是難得的寧靜。」

不過,Rachel坦言曾因為太早懷第二胎,覺得有點虧欠了長女。「其實我當時自己亦未準備充足,所以妹妹出生後,姊姊就常常黏着我,哪怕只是一分鐘,她也要和我黏得牢牢。加上當時剛剛轉換了工人,她一時間要適應太多,所以情緒有很大的轉變,我亦因而決定停職半年,全心全意去照顧她倆。」

Rachel一家每年會到外地旅遊五、六次,目的地以台灣為主,她覺得在過程中可以24小時與女兒相對,每次都感覺她們長大了一點。(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Rachel一家每年會到外地旅遊五、六次,目的地以台灣為主,她覺得在過程中可以24小時與女兒相對,每次都感覺她們長大了一點。(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不偏袒 「包剪揼」話事

Rachel會趁女兒放暑假帶她們四處去「攀山涉水」,這是她們「夜行森林」前的興奮樣子。(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Rachel會趁女兒放暑假帶她們四處去「攀山涉水」,這是她們「夜行森林」前的興奮樣子。(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雖說兩姊妹感情要好,但也有鬧脾氣的時候,有時可以因為芝麻綠豆的事情發脾氣。Rachel笑言作為家長,亦要擔當心理學家的角色,猜猜她們發脾氣的原因。好像拍照當天,兩個小朋友都想投進媽媽的懷抱中,可是媽媽只有一雙手,只能抱一個孩子。當時Rachel叫她們猜「包剪揼」,誰贏了便抱誰。「遇到衝突,我會讓她們自己傾,用什麼方法都好,猜拳啦、輪流啦,總之是她們的決定,我不會參與其中。因為當我做決定人,怎樣都會有偏頗,選了誰,另一個也會覺得不公平。」

她覺得兩姊妹年齡接近,各方面能力差不多,彼此之間的影響力很大。「姊姊膽子大,去到遊樂場一定會玩兒童版跳樓機,但妹妹卻是個膽子較小的人,最初只願站着看姊姊玩,更視姊姊是偶像。看多幾次,她竟然也想嘗試。」媽媽已幻想到將來帶她們到遊樂場,兩個小朋友一定會瘋狂地玩盡所有機動設施。

長女愛拉丁舞 幼女鍾情畫畫

Rachel說自己和丈夫都不是跳舞的料子,然而長女Charley卻非常熱愛跳舞且有點天分,連帶妹妹有時候也會跟姊姊一同參與演出。(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Rachel說自己和丈夫都不是跳舞的料子,然而長女Charley卻非常熱愛跳舞且有點天分,連帶妹妹有時候也會跟姊姊一同參與演出。(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兩姊妹性格大不同,Charley熱愛舞蹈,卻非一般小女孩喜愛的芭蕾舞,而是鍾情於婀娜多姿的拉丁舞。Rachel說她經常帶女兒欣賞不同的表演,Charley唯獨看過拉丁舞後便愛上,於是踏入四歲便開始讓她學,「當她在商場聽到音樂,都會聞歌起舞,平時在家中沒有音樂,都可以隨時舞動」。相反,Lois對跳舞並不太熱中,文靜的她較喜歡繪畫,只要給她一張紙,她可以整整一小時坐定定畫出她的世界。不過,Rachel說如果妹妹受家姐影響提出學跳舞,也會讓她嘗試。

不做「虎媽」 興趣自由發展

Rachel並不是「虎媽」,她純粹按女兒興趣去為她們安排興趣班;長女年幼時,也曾安排她念華德福及蒙特梭利等課程。「我同意小朋友最適合寫字的年齡是6歲,因為那個階段他們最容易掌握,不會有太大挫敗感。有人會說,孩子3歲也寫得到呀!他們固然可以寫到,但那是大人慫恿得來的結果。我認為孩子在學齡前應以趣味學習,即使教她們記字,我寧願用圖像法,例如『碟』字,我會跟她們一同創作一個石頭加蝴蝶的故事。過分抄寫只會扼殺她們的學習興趣。」

文﹕顏燕雯
圖﹕黃志東、受訪者提供
化妝提供﹕Nic’s makeup
場地提供﹕ELEMENTS 圓方

昔日頑童今當義工 獲獎彌補家人

【明報專訊】小時候曾因劃花別人的私家車而要賠10多萬元,又曾因祖母一句責備而作弄她,導致祖母跌傷入院的冼嘉雯,自言從小便「好曳」,被家人「打到大」,令父母費盡腦筋,中學轉校後透過當義工向家人彌補,還因而獲獎,但家人似乎未有欣賞,她希望家人能出席今日的頒獎禮,給予肯定。

收起防滑拖鞋 致祖母跣倒入院

冼嘉雯幼時在內地生活,因父母工作忙碌,自己待在家無所事事,經常與街童玩耍,「他們大膽,我便大膽」,一年級時便要家人因她一時貪玩而賠上10多萬元。「他們爬上車,我跟着爬」,站在高處也許有種截然不同的快感,她隨意撿起石頭,在車蓋「寫字」,寫完一輛意猶未盡,再寫一輛,原本閃亮的車身被刻上一道道花痕,「後來有朋友告發我,車主要求賠償」。兩輛車合共要賠償10多萬元,家人能負擔,事情得以迅速解決,也令她未感到「自己有幾曳」。

不久後,她作弄當時年屆80的祖母。嘉雯在晚上收起祖母平日上廁所時穿著的防滑拖鞋,祖母唯有穿上一般拖鞋,結果因地滑而跣倒,導致骨裂,要即時入院施手術。到達醫院時,祖母一度不願意見她,嘉雯才感到事態嚴重,幸好施手術後並無大礙。「那時也沒有很大反省,只知自己不可以再重複犯錯」,即使之後來港生活,也渾渾噩噩,直至她高中時轉校。

詹晨希(左)及冼嘉雯(右)都是由內地移民來港,小時候都曾因缺家庭溫暖而感不足,當義工後,讓她們知道還有很多人需要幫助,也從中感到助人之樂。她們同獲今年由義務工作發展局頒發的4C傑出青年義工領袖獎。(馮凱鍵攝)
詹晨希(左)及冼嘉雯(右)都是由內地移民來港,小時候都曾因缺家庭溫暖而感不足,當義工後,讓她們知道還有很多人需要幫助,也從中感到助人之樂。她們同獲今年由義務工作發展局頒發的4C傑出青年義工領袖獎。(馮凱鍵攝)

覺醒助新移民融入

「升中時入了一間校風差的學校,上課又嘈,男生又整天說有味笑話、講粗口……」後來她轉到匯知中學,接觸到義務工作,知道自己比其他新移民幸福得多,起碼居住環境不成問題。她又帶領其他同學舉辦活動,讓新移民人士能從中感到關愛,協助他們更快融入香港,終獲得由義務工作發展局「4C青年義工領袖計劃」的4C傑出青年義工領袖獎。

同獲這獎項的另一同學詹晨希也是新移民,她仍在襁褓時父母便離異,四年級前隨父親生活,但父親工作繁忙,相處時間甚少;五年級至今則隨母親生活,當中有數年與母親分隔異地,童年十分孤獨,長期缺乏父母的愛。當她接觸義務工作後,發現有不少新移民與她情况相似,她希望多籌辦親子活動,讓父母多抽時間與子女相處,「看見家長同小朋友一齊做手工咁開心,我便開心」。

2016年12月4日

市場空白 智能電子寵物產品突圍

【明報專訊】寵物產品市場龐大,但大路和成熟的產品,早已有很多業者競爭,突圍而出就要另闢蹊徑。有生物醫學工程專家結合穿戴式科技、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研發出一款能夠檢測寵物健康和情緒的「智能頸帶」;亦有精於工業工程的設計師,從分析狗的喜好和習慣入手,設計出簡單但實用的寵物電子用品。

aniWEAR創辦人麥年豐認為,寵物不懂得說話,是否不舒服或不開心,都無法說給主人聽,所以更需要用「智能頸帶」來監察牠們的健康和情緒。圖為他與朋友飼養的狗女Nala合照。(郭慶輝攝)
aniWEAR創辦人麥年豐認為,寵物不懂得說話,是否不舒服或不開心,都無法說給主人聽,所以更需要用「智能頸帶」來監察牠們的健康和情緒。圖為他與朋友飼養的狗女Nala合照。(郭慶輝攝)

aniWEAR 智能頸帶偵測寵物健康

aniWEAR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麥年豐本身也有飼養寵物,他覺得,人類和寵物相處的最大隔閡是,寵物不懂得說話,牠是否不舒服、不開心,甚至不喜歡主人和牠玩的哪個遊戲,牠都無法說給主人聽。一般人亦不太懂得觀察寵物的健康和情緒,亦沒有那麼多時間整天在家中觀察。因此,他研發出一條「寵物智能頸帶」,用以收集大量寵物數據,然後在雲端進行科學分析。由於後台的系統具備人工智能技術,具有學習功能,其分析將會愈來愈準確。

連接手機 寵物出事主人即時知道

「智能頸帶」持續收集狗女Nala的心跳、呼吸和體溫等數據;而手機App和雲端後台則將這些實時數據與正常的數據比較,以監察異樣。
「智能頸帶」持續收集狗女Nala的心跳、呼吸和體溫等數據;而手機App和雲端後台則將這些實時數據與正常的數據比較,以監察異樣。

有些人或許不明白,為何要了解寵物的感受。麥年豐舉例說,很多貓主人都不知道,貓若吃下水仙花或聖誕花會中毒,會變得呼吸急促和心率不正,若不在6小時內看獸醫的話,可能會死亡。如果寵物戴上該公司的「智能頸帶」透過時刻監察其健康生理數據,後台系統就會清楚其心跳、心率變異(HRV)、呼吸、體溫、活躍度等健康生理數據和變化模式。例如,寵物在哪個時段較活躍,哪個時段較靜或睡覺;甚至寵物活躍度高、活躍度低和睡眠的時間比例等。

若某日某個時段的數據有異於平日,就代表寵物可能有問題。這時,後台系統就可以透過智能手機App通知寵物主人。以上述的例子來說,若主人上班後,貓吃下了水仙花或聖誕花等,又或狗若吃下朱古力中毒,主人可及時得知出事,及時帶牠就醫。

「寵物版平安鐘」 料可收月費

除了健康生理數據之外,該公司的「智能頸帶」還能夠檢測到寵物處於甚麼動作狀態,例如睡眠、跑步、玩耍等;以及處於甚麼情緒,例如興奮、緊張、壓力等。麥年豐表示,該款「智能頸帶」的原型已經在一些貓狗身上進行過測試,預料可於明年第1季推出,初期以美國、日本及中國內地為主要市場。估計其零售價介乎2000至3000港元,雲端服務的月費約100港元或以下。

他表示,當該款「智能頸帶」推出時,其雲端系統內已經會有一批貓狗的大數據。用戶購買了「智能頸帶」之後,再讓其寵物佩戴大約一個星期,系統就可以收集到足夠的數據,完成對其寵物的「度身訂造」分析,準確地掌握到寵物的健康生理數據範圍和變化模式。

這是「智能頸帶」的原型(未加任何顏色或裝飾),若順利的話,真正的產品將會在明年第一季推出。
這是「智能頸帶」的原型(未加任何顏色或裝飾),若順利的話,真正的產品將會在明年第一季推出。

未來可用於飼養和牛賽馬

這產品走高增值路線,售價絕不廉宜,且要收取雲端服務月費(類似「平安鐘」服務),但麥年豐仍然相當有信心,主要是因為競爭對手少之又少。他認為,現時市場上的「智能頸帶」的用途,主要是預防走失、尋回或計算運動量;能夠收集寵物心跳、呼吸、體溫等健康生理數據的產品,已經很少。以他所知,美國只有一兩間公司有這樣的產品;而且那些產品通常只是以其出廠時的資料庫的數據作對比,不能夠為每隻寵物進行「度身訂造」的分析。至於說到檢測寵物的情緒,該公司的產品更是市場上極少有的。

麥年豐強調,該公司的「智能頸帶」技術還可以應用於飼養和牛,或比賽的馬匹等,「以賽馬來說,精確知道馬匹的狀態,是非常重要」。雖然該公司最初幾年會專注於動物市場,但他亦相信,「智能頸帶」當中的核心技術,將來有可能應用到長者方面。

創辦人曾於美國衛生部作研究

麥年豐的外表比實際年齡年輕,但其實,他的資歷要比一般大學畢業後即創業的年輕人高得多。麥年豐的專業是「生物醫學工程」。他在香港大學讀書時,先後取得電腦及資訊科技碩士、醫學碩士和醫學博士學位。

其後,他到美國衛生部進行研究工作兩年,後來再轉到美國神念科技公司(NeuroSky)的矽谷總部工作。神念科技為腦電波技術權威,有「腦電波界英特爾」之稱。

2011年,麥年豐被神念科技委派回港,負責設立香港分公司以及擔任香港區研究總監。直至今年,他離職自行創業,成立aniWEAR。現時,麥年豐仍在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的神經工程與臨牀電生理實驗室擔任名譽助理教授。

明報記者 薛偉傑
2016年12月9日

本地薑廚師 靈活變通摘第一星

「好吃是本分」——你以為奪星的關鍵在於食物的味道?Mok San認為菜式好吃根本就是餐廳的本分:「今時今日營運一間餐廳,你不可能推銷自己的食物新鮮又好吃。大佬,你啲嘢唔好食又開咩餐廳呢?」(圖:黃志東)
「好吃是本分」——你以為奪星的關鍵在於食物的味道?Mok San認為菜式好吃根本就是餐廳的本分:「今時今日營運一間餐廳,你不可能推銷自己的食物新鮮又好吃。大佬,你啲嘢唔好食又開咩餐廳呢?」(圖:黃志東)

【明報專訊】能摘下米芝蓮星星,是不少廚師追求的夢想。在最新的2017《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名單上,有兩位烹調外國菜的本地廚師,摘下了人生的第一顆星,分別是日式鐵板燒主廚莫燦霖及法國菜大廚Vicky Cheng。兩位「新星」廚藝背景各有不同,但各自憑藉創意和靈活變通,讓米芝蓮秘密評審給他們投下一票,誠如年輕大廚Vicky所說:「香港人主理並不比外國的米芝蓮廚師遜色。」

香港首間奪星鐵板燒 華籍身分 引日本媒體關注

相信每位廚師首次摘星都會難掩興奮,對人稱Mok San的莫燦霖來說,這顆星更是別具意義。事關其餐廳IM Teppanyaki & Wine剛成為香港米芝蓮指南歷來首間摘星的日式鐵板燒餐廳,而他的華籍總廚身分,更引起公眾關注,就連日本網站也有報道。他笑言:「當然開心啦,不過都有幸運的成分。很多師傅都盡心盡力工作,亦有很多是華人,只不過未有機會發揮。摘下星星並不代表我們就是最好。」

若是從前,香港人擔任日本餐廳總廚,不免遭人白眼。「回想三四十年前,有些日本廚師來港前其實無入廚經驗,來到香港是我們教他煮鐵板燒的。有些客人不知道,還指明要日本師傅。」今時不同往日,他相信現在任何國籍的廚師只要有實力,終有出頭天。

體貼為牙痛客人特製菜式

頒獎當日——Mok San在米芝蓮頒獎禮當天心情相當興奮。(圖:黃志東)
頒獎當日——Mok San在米芝蓮頒獎禮當天心情相當興奮。(圖:黃志東)

能夠摘下史無前例的一顆星,他也思考過原因。「為何日式鐵板燒摘星的竟然是香港人?可能是香港國際化,我們習慣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就學懂了靈活變通,迎合市場需要。」

Mok San想起在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任職鐵板燒總廚期間,有次熟客特地帶媽媽來嘗嘗他的手勢,可是媽媽牙痛,即使面對矜貴的海鮮肉類,依然無胃口。他靈機一動,找來幾磚豆腐煎香,熟客媽媽立刻吃得津津有味。這件事後來更列為酒店的教材,成為員工待客之道的典範。

他的暖男本色,於自立門戶後更表露無遺。每個客人喜歡坐哪裏、吃什麼,他都記得一清二楚。有小朋友來吃飯,他未等到客人開聲,就已經把食物切成細粒,相當貼心。「如果要客人出聲先做,已經遲了。」

看書試菜 四出取經

熟客贈花——熟客為祝賀Mok San首次摘星,特地送來一盆漂亮蘭花。(圖:黃志東)
熟客贈花——熟客為祝賀Mok San首次摘星,特地送來一盆漂亮蘭花。(圖:黃志東)

廚師跟客人的關係從來是雙向的,他待客人好,另一方面客人也改變了他。現在滿腔熱誠的Mok San,原來初入行時,自覺是「廚房佬」,要服侍人,談不上是專業。「後來入酒店工作,有一個加拿大客一來到先起身跟我握手,走時也專誠跟我道別,待我如朋友。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客人會在意我的感受。」客人的欣賞成為他的動力,努力看書增值自己。「我的食物知識大部分都是從書本看回來的。以前跟日本師傅共事,他們只會教我們怎去做,卻不知道做的原因,於是我就看書。」他的求知慾可謂無窮無盡,不單是煮食,連做運動,甚至搓麻將都要買書來研究一番。

閱讀多年,近年他又喜歡到不同餐廳吃飯取經。「我要從消費者的角度去看一頓飯,並從中得知現時鐵板燒的流行趨勢。相比起以前,現時的鐵板燒可不同了!擺盤要精緻,又會加入fusion煮法,連每一道食材的醬汁師傅也幫你配好。整個概念不斷演進。」他認為炮製鐵板燒是一場廚藝表演,如何將煮食過程流麗演繹,連用哪一隻碟都要好好構思。

鐵板燒的舞台在變,Mok San的步伐也跟着走。他尚有個外號叫「毅行鐵廚」,原來他曾在樂施毅行者100公里比賽中奪冠,同時精通長跑、馬術及風帆。「運動影響了我入廚,甚至做人處事的態度。長跑教練曾教我:『馬拉松過萬人參加,第一就得一個。所以我們的對手就只有昨日的自己。』就好像我們做餐廳,首年拿了米芝蓮推介,之後我們就希望有進步。」為求突破昨天的自己,他每次下廚也在累積經驗,如同參與每一場長跑,用心感受及調節步伐,一步一步的,跑得比昨日更快、更遠。

紅棗、鹵水融入法國菜

歸功伙伴——Vicky帶領VEA首次奪得米芝蓮一星榮譽,他多番強調餐廳團隊、親友及以前的師父均功不可沒。(圖:曾憲宗)
歸功伙伴——Vicky帶領VEA首次奪得米芝蓮一星榮譽,他多番強調餐廳團隊、親友及以前的師父均功不可沒。(圖:曾憲宗)

今年頒獎禮上同樣備受注目的,還有以31歲之齡摘下米芝蓮一星的VEA行政總廚Vicky Cheng。主理摩登法國菜的他強調,身邊的團隊及恩師功不可沒,得獎不屬個人榮譽。他說:「沒期望過會有星,所以很驚喜,始終是人生中第一次拿到的國際認同。香港人主理並不比外國的米芝蓮廚師遜色。」

法式梅菜扣肉 濃濃親切感

年紀輕輕的他絕非省油的燈,25歲從美加回流香港,已經擔任新派法國餐廳Liberty Private Works的行政總廚。數年後自立門戶開設VEA,嘗試將個人成長經歷融入菜式中。「以前跟的師父全都做傳統法國菜。我是香港人,就想將本土特色加入法國菜中。」與其說是法國菜,用「中式法國菜」來形容或許更貼切。他的菜式加入不少本地食材及做法,以往就出現過鹵水、壽包、雪耳、紅棗、厴仔蟹、羊腩煲等元素。印象最深刻要數他的法式梅菜扣肉,他將梅菜製成梅菜蓉及梅菜粉。另邊廂把豬腩肉慢煮48小時,再用蘋果木雙重煙熏,配上梅菜豬骨醬汁,香濃可口,香港人吃來,更添一份親切感。

自幼看Jamie Oliver跟着煮

所謂「三歲定八十」,Vicky念小學時已愛走入廚房看媽媽、婆婆做飯。十一二歲的男生喜歡看球賽,他就愛看Jamie Oliver及Emeril Lagasse主持的烹飪節目。那時他看完節目,便會嘗試照辦煮碗煮一次。他笑道:「我很愛嘗試,當然那時通常都會失敗。」回港前,他曾跟過名廚Jason Bangerter實習,又曾於紐約米芝蓮星級餐廳Daniel工作,在世界各地汲取經驗,盡情發揮所長。

他常寄語初入行的廚師,興趣才是成功的關鍵。「我跟員工說,如果你不開心的話,你不能做下去。喜歡煮食的話自然會做得好。反之你不喜歡,就算幾勤力,永遠都會差少少。」

文:高嘉莉
圖:黃志東、曾憲宗、餐廳提供
編輯:林信君

陳葒校長牽頭向填鴨教育Say No 自砌教室 街頭上課

「飛翔教室」擁有教室的感覺,卻沒有傳統課室般侷促,是教師運用創新教學意念的好平台。(圖﹕馮凱鍵)
「飛翔教室」擁有教室的感覺,卻沒有傳統課室般侷促,是教師運用創新教學意念的好平台。(圖﹕馮凱鍵)

【明報專訊】教學一定要在課室?學習只為應試?不催谷、不操練便拿不到好成績?曾任香港匯知中學創校校長、現為「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創辦人陳葒,對上述迷思一概「Say No」。這位資深教育工作者,於12月4日 向公眾展示嶄新的教育思維,冀為現時嚴重扭曲的教育生態帶來新轉變。

「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已經成立了5年,雖然至今已有近8,000名學生受惠,但陳葒始終感覺到補習力量有限,未能治本,「問題是教育生態已經扭曲,因此必須要有更多實質行動,去打破社會對應試教育的迷思」。

工作室是屬於大家的教育基地,24小時開放,供教育有心人聚集進行「腦震盪」。(圖﹕馮凱鍵)
工作室是屬於大家的教育基地,24小時開放,供教育有心人聚集進行「腦震盪」。(圖﹕馮凱鍵)

基地門常開 闢教學出路

2016年9月,陳葒在香港賽馬會資助下,成立了「賽馬會創新教育工作室」(下稱工作室),嘗試探索、實踐和試驗適合香港環境的創新而有效的教學模式,希望最終可尋找到出路。「工作室是大家的教育基地,會24小時開放給教育有心人自由出入,毋須預約審批。」

工作室除了繼續定期在大嶼山舉辦「小島學園體驗營」之外,亦正在籌辦一本專門為家長而設的雙月刊,而最矚目的,就是在12月4日向公眾展示的「飛翔教室」。

Jason希望「飛翔教室」的流動概念,令教育界、家長和學生可一起反思,知識可在任何空間吸收,不一定限於學校。
Jason希望「飛翔教室」的流動概念,令教育界、家長和學生可一起反思,知識可在任何空間吸收,不一定限於學校。

伙拍建築師 建流動教室

說起「飛翔教室」的誕生,背後也有一段故事。陳葒過去不下多次提及,他最大的心願,是在大嶼山興建一所可提供一條龍兼能銜接本港大學課程的「小島校園」,但羅馬豈會一天建成呢?在2015年暑假,他決定小試牛刀,先舉辦學習體驗營,並找來註冊建築師鄧耀倫(Jason)為這個體驗營設計一個流動教室。

教室同時配備充氣立方體,既是椅,也是枱。
教室同時配備充氣立方體,既是椅,也是枱。

結果,這7天學習體驗營反應熱烈,家長和學生也深刻體會到,學習不止一種模式,也不一定局限於課室, Jason順勢提議,不如把這個流動教室帶進社區,「因為學習體驗營每年只辦到一次,每次只有60名學生受惠,我覺得人數太少了!與其把學生帶往大嶼山,何不反過來把流動教室帶入香港18區呢?」

陳葒認為這個念頭相當好,「教室如設於街頭,孩子可入去上課之餘,家長和老師也可圍觀聽課」。但要有這麼一個能走遍18區的教室,首先便要Jason打破之前的設計。

原來學習體驗營的第一代教室,是用木條造成的,雖然可摺合,但要把它搬往不同地點、環境上課,也確實有點笨重,Jason於是加以改良,並用充氣帆布取代木條。由於輕身物料予人自由飛翔的感覺,因此,流動教室也正式命名為「 飛翔教室」。

「飛翔教室」率先降落牛頭角

籌備多時的「飛翔教室」,於12月4日在牛頭角上邨「首航」,「首航」前,一班小學生便率先來個大體驗,Jason更充當老師,教授他最擅長的建築設計!

雖然只有8名學生,但Jason預計稍後的活動需要有較大的空間,因此,他特意把教室弧形地張開,又在充氣物料上,以魔術貼貼上一些金色「羽毛」,「『飛翔教室』的好處,是老師可按情况決定課室的形狀和通透度;例如在人流如鯽的深水埗鴨寮街上進行STEM活動,老師便可在圍欄上貼多些『羽毛』,把透視度減低,甚至把教室略為收窄,幫助學生上課時更專注。」Jason說。

好玩課堂 起草圖砌LEGO學建築

俊仔(右)對短短30分鐘的「建築課」十分感興趣,看他「建造」遊樂場時多投入!
俊仔(右)對短短30分鐘的「建築課」十分感興趣,看他「建造」遊樂場時多投入!

Jason簡單講解過建築物與形狀的關係後,便向小朋友分派LEGO,並要他們分作兩組,合力建造一個屬於他們的遊樂場。9歲的俊仔,非常「專業」,他提議友伴一定要先起草圖,才能動手「建築」。經過一輪商議和繪圖後,俊仔一組最終設計了一個集摩天輪、跳樓機、彈板、觀光台、幼兒休閒座及藝術品等六項設施於一身的超級遊樂場,可說創意無限!

經歷過這30分鐘後,大部分小朋友都以「好玩」、「有新鮮感」、「自由」來形容這個課堂,Jason表示﹕「『飛翔教室』既有教室的形象,因為學生並非在無遮無掩、坦蕩蕩的空間上堂, 但它又不像課室般侷促,露天的設計,感覺舒服、開揚,小朋友在這種環境下上課,一定比在課室開心。」

 Jason設計了多款「飛翔教室」,以配合不同環境需要,圖中這款既可用在陸地,更可用於水中。
Jason設計了多款「飛翔教室」,以配合不同環境需要,圖中這款既可用在陸地,更可用於水中。

彈性教學 更易代入

孩子們親手設計的遊樂場,充滿創意。
孩子們親手設計的遊樂場,充滿創意。

除了教室構造特別之外,陳葒更想做到教學觀念上的衝擊。「飛翔教室」一樣有中、英、數、通識等常見學科,教授方法卻充滿彈性,「例如可將教室砌成模擬法庭,增加學生對時事、法律常識的代入感;另外,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裏試驗和實踐新的教學意念,不限於常規科目,可以是設計、建築,或認識社區等等,這樣孩子就能體驗更多創新課堂」。

文﹕沈雅詩、李樂嘉
圖﹕馮凱鍵、受訪者提供

辣媽CEO:吶喊

【明報專訊】兒女篇:我就是我

無聲的吶喊——「其實我們根本沒有選擇出生與否的權利,亦無從知道自己的誕生究竟有什麼意義和價值。有說傳宗接代是天職,結婚生子是為了生命得以延續。我是主角當事人,但就從來未曾有任何人告訴過我,這一切究竟與我的被出生的生命有什麼關係?我有很多沒有答案的問題,為什麼一出生就要肩負所有人對我的期盼及抱負?為什麼一定要聽父母話?為什麼父母說的話一定是對的?為什麼我的聲音如此渺小,還要接受慣性被忽略?為什麼只有用功讀書上大學這一條唯一出路?為什麼我們不能有興趣,又一定要與搵食掛鈎?為什麼連發夢都要被父母控制,發個夢都要切實際?為什麼老師不許我們發問?為什麼只有俯首聽命盲從附和的才是好孩子?為什麼拒絕平凡做自己就是離經叛道?父母的愛不是講得很偉大無私奉獻unconditional love的嗎?為什麼原來樣樣都有附帶條件?為什麼不入名校就不會有前途?為什麼小孩子要誠實絕對不能講大話,但大人可以滿口歪理謊話連篇,還要聲大夾惡以愛來做擋箭牌?讀書擺明只為求分數,竟然集體擘大眼講大話公開說什麼求學不是求分數?究竟有沒有方法可以令父母明白接納我就是我,我最珍貴?」

父母篇:仔女不是工具

憤怒的吶喊——「生兒育女,不是有錢有時間不是自私為滿足一己貪得意好玩之欲就可以隨便,隨時生!孩子不是寵物,不是機械人,更加不是湯圓可以隨意搓圓撳扁。所有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需要的是尊重、愛和包容,還有與生俱來就擁有的自由意志,建立屬於自己的天地和人生,以及發夢做夢追夢的權利。所以沒有責任,更加沒有義務去滿足彌補父母的渴望與願望,包括父及母們曾經錯過一切的事及情。至於成長的步伐,發展的速度,思想的方向,有差異分歧才是正常,根本沒有比較的理由和空間。為什麼硬是要拿子女作比較?為什麼不打造平凡誓不休?為什麼不是盡力捍衛保護孩子不被習非成是的所謂世俗俗世枷鎖荼毒?還樂此不疲做幫兇?甚至,成為兇手?為什麼悲劇連連發生,血淋淋的教訓還未夠觸目驚心?何解無論如何怎樣慘烈都不能令怪獸的你們醒覺?生養孩子不是一盤生意,沒有輸贏,沒有比較,沒有損益計算表。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獨特的性格和能力,都有無限可能和潛能,都有不同的路向取徑,還有精彩的人生和未來,請不要再用成績學位去規限和判斷!讓每一條生命活出彩虹,活出真我真意義,奮力為做到最好的自己去奮鬥,才叫不枉此生!各位父母,高抬貴手吧!」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學懂手勢增溝通力 減問題行為 機械人打開自閉童心窗

【明報專訊】自閉症兒童普遍有溝通和社交障礙,可是很多時候他們對於與人溝通都缺乏興趣,旁人難以踏出第一步去協助他們。

最近一個「社交機械人」就化身成為一班自閉症兒童的老師,協助他們提升手勢溝通技巧。這個老師到底有哪些絕招,可以令自閉症兒童乖乖跟它學習?

整個社交機械人訓練計劃是由中大研究團隊負責製作程式、寫對白;匡智翠林晨崗學校教師團隊負責提供設計意見、製成評估表等 ,是一整隊人合作而成的成果。(圖﹕黃志東)
整個社交機械人訓練計劃是由中大研究團隊負責製作程式、寫對白;匡智翠林晨崗學校教師團隊負責提供設計意見、製成評估表等 ,是一整隊人合作而成的成果。(圖﹕黃志東)

智能機械人在一般人眼中可能只是個冷冰冰的死物,然而當它說話、郁動時,在自閉症小朋友眼中便變成了一件有趣而可親的玩具,願意跟它學習。

這個眼晴可以閃燈、手腳關節能靈活移動,並可發聲的「社交機械人」,名字叫「天晴」,與其他三個「朋友」﹕「天藍」、「天陽」及「天河」同屬於人工智能機械人NAO。它們是由一家法國公司設計,透過輸入不同程式,NAO可作出各種仿效人類的行為。今年4月,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蘇詠芝,聯同中大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系和文學院語言學系組成跨學科的研究團隊,將人工智能機械人NAO應用於提升自閉症兒童的溝通能力,教導他們辨認手勢,並以手勢傳達需要和感覺,從而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機械人動畫片助辨認模仿

由於機械人訓練中,小朋友要百分百做到跟它一模一樣的手勢 ,它才會表示做得正確,所以有時候老師也會跟同學以人對人的方式做訓練,同時也可知道小朋友是否可以對人做出同樣的動作。(圖﹕黃志東)
由於機械人訓練中,小朋友要百分百做到跟它一模一樣的手勢 ,它才會表示做得正確,所以有時候老師也會跟同學以人對人的方式做訓練,同時也可知道小朋友是否可以對人做出同樣的動作。(圖﹕黃志東)

為何能夠做出正確的溝通手勢,對自閉症小朋友來說是那麼重要?蘇詠芝說﹕「自閉症小朋友生氣時,一般會用丟東西、發脾氣等來代表很嬲。但若他們能做出『好嬲』的手勢,老師或家長便可以知道原因,並嘗試問他:『你現在是否很生氣呀? 』然後想方法去解決他這個問題,並藉此與他展開對話。手勢可協助他們有效傳達自己的需要和感覺,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在引入NAO之前,蘇詠芝領導的一項研究已證實,利用電腦製造的機械人動畫影片可有效訓練低功能自閉症兒童辨認、模仿和在適當的社交場景中運用手勢。

至於社交機械人於去年10月誕生,她表示團隊約花了4個月時間編寫程式和創作相關情景故事,並跟合作學校匡智翠林晨崗學校方面調整故事深淺程度,於今年4月正式啟用。他們亦參考一些網上平台資料,認為自閉症小朋友作出問題行為,多是因為覺得嘈吵、炎熱、肚餓等原因,初步找出20個常用手勢,經篩選後再集中設計出8個較常用的手勢,包括﹕生氣、煩惱、頭暈、驚慌、熱、肚餓、嘈吵和發臭。

針對問題行為設計8個手勢

現時中大教育學院共有四部NAO,團隊利用社交機械人,教導匡智翠林晨崗學校27名年齡介乎6至12歲的自閉症學生辨認和做出8個目標手勢。這27個學生共分為兩組,一個是干預治療組,於今年4至6月的第一期訓練中,他們獲安排每周進行兩次機械人手勢訓練,當中機械人會跟他們講故事,再告訴他們如何做出適當手勢;另一組則是對照組,並沒有接受任何社交機械人訓練,但也會接受前測和後測。第一期訓練結果顯示,相較於對照組學生,干預組的學生更能辨認和做出在訓練時展示的情景裏所做出的8個手勢。更重要的是,干預組的學生能將所學的手勢溝通技巧應用到訓練中沒有展示的新情景,甚至能在人與人的互動中辨認和做出相同的手勢。而今年11月中,他們亦已完成第二期訓練。

匡智翠林晨崗學校校長霍俊榮(左)及中大教育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蘇詠芝(右)均希望透過社交機械人的協助,增強自閉症學童的溝通能力。(圖﹕黃志東)
匡智翠林晨崗學校校長霍俊榮(左)及中大教育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蘇詠芝(右)均希望透過社交機械人的協助,增強自閉症學童的溝通能力。(圖﹕黃志東)

學習成效因人而異

匡智翠林晨崗學校校長霍俊榮表示,一直希望透過不同方法加強學生溝通能力,加上今次有中大這個強勁團隊及實驗數據支持,有信心試行這項計劃。「這班小朋友其實有很多潛質,但就經常被人忽視。我們需要很多方法和誠意去協助他們突破障礙,當中少不了要創新和冒險,社交機械人是其中一個。」

而有份負責這個計劃的林家儀主任表示,個別學生對機械人會感到很大興趣﹕「有些學生對機械人比對人更敏感,例如有一個學生,平日我們愈叫他愈走,但一看到機械人便非常專注;有些學生甚至會模仿機械人的動作,例如扮它走路。不過亦有些同學對機械人沒有太大的感覺,所以是否能專心跟機械人學習或正確做出手勢,同學的個別差異也很大。」

知多啲﹕情景中學習手勢

小朋友做出表示「好煩」的動作。(圖﹕黃志東)
小朋友做出表示「好煩」的動作。(圖﹕黃志東)

採訪當天,同學正示範使用社交機械人的過程。首先一名中大的研究助理,聯同一名老師與學生一同進行測驗。老師林允沂同時是設計程式的研究隊員,她負責操控機械人運作,而助理則會陪伴同學並排而坐,記錄他所做的手勢是否正確。

社交機械人會講述一個情景,而電腦圖畫亦會顯示箇中內容,例如「哥哥養的貓經常在叫,妹妹覺得好煩。請你做出適當的手勢,是代表妹妹覺得好煩的意思。」而NAO社交機械人便做出「好煩」 的手勢。

這時,學生會跟機械人一同做出相關手勢,而助教也會作出記錄。

文﹕顏燕雯
圖﹕黃志東

失利磨練意志 11歲女國際豎琴賽掄元

Valerie指自己是天生愛競爭的人,雖然媽媽從不施予壓力,Valerie反倒給自己壓力,希望能透過比賽及表演一直進步。(鄧宗弘攝)
Valerie指自己是天生愛競爭的人,雖然媽媽從不施予壓力,Valerie反倒給自己壓力,希望能透過比賽及表演一直進步。(鄧宗弘攝)

【明報專訊】現時11歲的沈蔚琪(Valerie)剛奪日本國際豎琴比賽少年組冠軍,為該比賽舉辦28年來首次奪冠的港人。雖然她年紀小小,卻甚有主見,所學的非學科活動必須為自己喜愛的,「It’s your life, do what you want to do」。Valerie的自我要求甚高,雖然曾於國際賽中失手,但並沒灰心,其啟蒙老師于丹是首個獲國際金獎的華人豎琴手,亦嘗失落獎項,踽踽走來,勸喻學生「人生沒幾多可贏,多數都輸,最緊要知道自我價值」,勿被別人界定自己。

夢想成世界賽一員

Valerie自5歲時看過一場音樂會,便被台上的豎琴吸引,首次抱琴已愛不釋手,本來學得悠然,後來競爭心態漸強,「夢想」成為豎琴界大賽「世界豎琴大會」中Focus on youth(22歲以下組別)的25人之一,便毅然轉豎琴老師,又參與國際賽,雖最後得償所願,但抱琴再不如以往純粹,「以前學琴沒壓力,現在有少少壓力」。

敗後自勉「我可以努力點」

Valerie目前只參與過3次國際賽,首次已問鼎季軍,第二次卻鎩羽而歸,雖難免感失落,但仍跟自己說「我可以努力點,下次會好一點」。下次,便是日本國際豎琴比賽,過往幾乎全由日本人包攬冠軍,她卻成為首名奪此獎的港人。一次失敗可以打沉意志,心態稍轉,失敗卻是磨練意志的契機,Valerie自言是有鬥心、競爭心強的人,「去完比賽才知自己不夠好,所以我努力點」,于丹亦言,第二次比賽時Valerie的表現確未如其他選手優秀,「但失敗可讓她作更好準備」。

老師:最緊要知道自我價值

于丹不諱言,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比賽,「對自己要求很高的,才適合去比賽,這些人才有動力因為比賽而不斷鑽研」,她又指有學生不在乎比賽,純粹喜歡豎琴,平日彈得很好,一比賽便變得不自然及不享受,「比賽不是他想要的,那就不要比賽」。她又不時提醒學生,「不要介意其他人如何看自己」,如比賽中的評判,其審美標準也是主觀的,「有時靠運氣,要視乎評判感覺」,故奪獎與否不足以完全證明一己價值,「不要別人說好便好開心,也不要因別人說差便低落,要知道自己的價值」。

另外,不少孩子被家長逼迫學豎琴,一開始感抗拒,于丹表示,過往有不少成功例子,孩子學了一陣子後漸喜歡豎琴,故「不學不知道」;但她亦指出,有學生視練琴為「極苦差」,加上沒天分,家長便需考慮是否仍讓孩子學。

2016年11月24日

少年紋身師志願短片 入圍國際賽

【明報專訊】不少青少年都不太懂向父母表達情感,短片影像可成表達途徑。中三少年澤銘透過拍攝短片,向母親訴說自己當紋身師的理想,自言「有好多人否定我的夢想,我也會堅持下去」,結果漸得母親認同;亦有自小遊走寄養家庭之間的阿峰,以更換衣服暗喻自己居無定所,帶出「家」對兒童成長的重要,寄語港人父母要疼惜子女。

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UNICEF HK)今年以「給爸媽的話」為題推出短片比賽,透過公開招募及短片製作日營,共收到160份作品,其中5名參加者入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國際大賽,躋身15強,昨啟程赴荷蘭出席頒獎禮及大師班。

為裝備自己成出色的紋身師,澤銘常會繪畫不同的圖騰,他笑言,圖案早在腦海中,每次落筆,只消半小時就可畫好一幅。(鍾林枝攝)
為裝備自己成出色的紋身師,澤銘常會繪畫不同的圖騰,他笑言,圖案早在腦海中,每次落筆,只消半小時就可畫好一幅。(鍾林枝攝)

在芸芸短片中,有人訴說自小立志當紋身師。15歲的澤銘就讀中三,自小六起便有當紋身師的念頭,「覺得城市節奏太快,畫畫能幫我減壓」,而紋身比畫在紙上更富挑戰,亦可透過圖案表達情感。

在短片中,澤銘說「有好多人否定我的夢想,我也會堅持下去」;他成長於單親家庭,與母親及胞姊同住,自言與家人關係不好,母親認為紋身是學壞的表現,又指「你不如做乞丐」,雖然家人反對,但他不放棄,閒時到紋身店觀看別人紋身,又會在家繪畫圖騰練習。他笑說,母親看完短片後似是更了解其夢想,態度軟化,對他說「拍得幾好」,二人關係亦有改善。

中五生「換衣」喻居無定所

另一入圍的中五學生阿峰17歲,自小因為家庭問題,入住不同寄養家庭及兒童之家。在短片中,他以更換外套形容自己常「搬家」,片中黃色上衣代表家和愛,最後被丟到地上。他說,自己不屬於任何家庭,亦未接觸過愛,「有次我返屋企,媽媽同我講,你現在走,我不要你,有幾遠走幾遠」,自此他寧願放假留在兒童之家,也不願回家。沒有人為阿峰簽回條,更沒人接放學,缺乏關懷下,他幾度有輕生念頭,幸最後被旁人勸阻。他盼藉短片表達關懷對子女成長尤為關鍵,「想同世界講,如果父母不珍惜仔女,就會好似我一樣」,盼所有父母負起養育子女的責任。

2016年11月25日

大學生畢業執紙皮 回收減廢創三贏

【明報專訊】很多人會覺得,紙皮箱用完即棄,價值不大。但是有大學生看見很多紙皮箱十分新淨,可以回收重用,因此他們以高價向長者收購紙箱,以較新紙箱低的價格轉售。由4名大學生創辦的社企「拾易紙長」,希望建立一個「二手紙皮箱」交易市場,除了環保外,亦希望惠及長者和消費者,成就三贏。

拾易紙長共同創辦人黃恩凱(左)、龍贊羽(右)深信,回收優質的二手紙皮箱再用,不論對環境、消費者還是拾荒的長者來說,都有好處。
拾易紙長共同創辦人黃恩凱(左)、龍贊羽(右)深信,回收優質的二手紙皮箱再用,不論對環境、消費者還是拾荒的長者來說,都有好處。

「拾易紙長」共同創辦人黃恩凱、龍贊羽表示,該公司乃是由包括他們在內的4名理工大學畢業生創辦。其成立經過,要由其中一名創辦人胡煒豪前年暑假由大學宿舍搬回家說起。當時胡煒豪想買幾個紙皮箱來整理物品,以便搬遷,但卻發覺家俬店和搬運公司出售的新紙箱並不便宜,每個售價高達大約20元。碰巧他看到有一個執紙皮的婆婆有一堆紙皮箱,於是以每個5元的價錢向婆婆買入數個新淨的二手紙皮箱,拿回宿舍使用。

這亦引發胡煒豪思考到一個意義更重大的問題:有很多用過的紙皮箱十分新淨,完全可以再用,為何要將之當作廢紙般買賣,運回內地造紙廠,經過消毒和漂白等多重工序,才製成再造紙?這豈不是多此一舉,有違環保的原意?

本地回收再用 真正符合環保

boss_2016-12-05_a2因此,胡煒豪想到成立一家社會企業,開闢一個「二手紙皮箱」交易市場,直接回收及轉售二手紙箱給有需要的消費者和商業用家。這樣在本地回收、本地再用,免除不必要的長途運輸和循環再造工序,才是真正符合環保和經濟原則。而且因為高質的二手紙皮箱可以轉售,不再被當作廢紙般處理,這還可以用比較有「尊嚴」的價格向長者回收紙皮箱,增加他們的收入。

一格迷你倉開始業務

至於消費者方面,他們亦可望以略低於全新紙皮箱的價格,來購入二手紙皮箱。這對環境、長者和消費者來說,都有好處。胡煒豪將想法告訴三位同學,大家都有共鳴。於是,四人便由去年1月開始構思整個項目,至7月註冊公司成立「拾易紙長」,去年11月初正式營運。

龍贊羽和黃恩凱透露,「拾易紙長」開業首個月,是在西環區運作。這是因為他們發現西環區的參茸海味店有很多批發業務,在紙皮箱需求量大的情形下,有些公司以往已有重用紙皮箱的習慣。而且,他們也在該區物色到一間海味公司成為「拾易紙長」的第一個客戶。當時他們為了節省開支,只是租用了一格迷你倉營業。直至個多月後,他們開始發掘到更多客戶,才將公司搬遷至黃竹坑的一個工廈單位,擁有正式的辦公室。

暑假多搬遷 生意旺季

「拾易紙長」的客戶包括中小型批發商、迷你倉公司、學校,以及準備搬遷的家庭和企業等。龍贊羽和黃恩凱透露,這門生意的旺季一定是暑假。這是因為很多家庭為了不影響小朋友平日上課和考試,都會安排在暑假搬屋;而很多學校亦會在暑假期間裝修,需要大批紙箱來暫存雜物。另外,生產「環保豆渣貓砂」的WoodLab和銷售糧油雜貨和零食的網站Ztore,亦有向該公司購入二手紙皮箱來付運產品。

由於黃竹坑的位置不太方便,以往只有小部分客戶自行上門取貨,其餘大部分客戶都需要送貨服務。「拾易紙長」表示,每次送貨費用約100至150元,這也提高了門檻,令公司較難接到訂購量較小的訂單。

增設提貨點 擬聘長者當兼職

因此,「拾易紙長」近月先後在觀塘和屯門設立了「自取點」。所謂「自取點」,其實是租用一格迷你倉來存放二手紙箱,以方便客戶提貨,免除送貨費用。為了節省成本,自取點毋須長期派駐人手,只需要約好客戶後,到達迷你倉提貨交收。目前自取點由他們自行打理,但該公司計劃,將候命和提貨工作轉移給新聘請的兼職長者員工,稍後還會在沙田和大埔設立自取點。

「拾易紙長」現時每月賣出1000至1500個搬屋紙箱,以及500至600個其他紙箱。此外,「拾易紙長」亦會舉辦工作坊,教授市民以紙箱自製聖誕卡、相架等日用品和玩具。龍贊羽和黃恩凱表示,「拾易紙長」開業以來,營業額每季都有增長,但現時仍處虧蝕。他們預測,在增設了幾個自取點,方便客戶提貨之後,營業額增長料可加快,而送貨費用則可望降低,明年初有機會達到收支平衡。

理念崇高 實行不易

無可否認,「拾易紙長」背後的環保理念值得欣賞,該公司去年更在「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中獲得冠軍及「最佳社會使命」獎。然而這盤生意實行起來卻不太容易。

須嚴控物流成本

「拾易紙長」會在每一個出售的二手紙皮箱貼上該公司的貼紙,以遮蓋原本的品牌名或公司名,以免商業用戶覺得尷尬。
「拾易紙長」會在每一個出售的二手紙皮箱貼上該公司的貼紙,以遮蓋原本的品牌名或公司名,以免商業用戶覺得尷尬。

首先,物流是其中一大成本。若每次回收或交貨的紙皮箱數量不多,就較難符合經濟效益。因此,該公司需要嚴格控制其物流成本,否則難以收支平衡。現時,幾名創辦人想到在各區租用迷你倉作為自取點,以及聘請該區長者當兼職打理自取點,除了減省送貨成本外,亦可降低交易門檻,有利吸引訂購量較小的客戶。

其次,銷售客群亦相對較窄。現時「拾易紙長」是在紙皮箱上貼上該公司的貼紙,以遮蓋原本的品牌名。但大多數企業都視紙皮箱為「免費廣告」,黃恩凱表示,大公司往往會要求,二手紙皮箱上需要出現其公司名,但若要為客戶特製其公司的貼紙,會涉及不少額外成本,相對售價不高的紙皮箱來說,並不划算,故很難合作。因此,「拾易紙長」只能成功吸引到不太注重產品包裝的中小型批發商,或是一些準備搬遷的客戶等。

棄打工換創業經驗 家人曾反對

本地的回收業增值低,但黃恩凱覺得值得花兩年時間去探究和試驗「拾易紙長」的商業模式。
本地的回收業增值低,但黃恩凱覺得值得花兩年時間去探究和試驗「拾易紙長」的商業模式。

黃恩凱去年於理工大學管理及市場學系畢業,當他最初向家人表示,計劃全身投入經營「拾易紙長」時,其家人都十分抗拒和反對。他的父親是一名商人,更反應頗大地說:「乜話,你讀完大學走去執垃圾?」他的家人都覺得,本地的回收業很低增值,不容易做,力勸他要搵工。

但黃恩凱認為,大學畢業生的起薪不過萬多元,值得花兩年時間去探究和試驗「拾易紙長」的商業模式,以換取更為難得的經驗,而機會成本不算太高。他表示,若兩年仍然無法令「拾易紙長」收支平衡,再找工作也不遲。

最後,黃恩凱要好像初創企業創辦人遊說投資者注資般,向家人解釋整個發展計劃,後者才不再反對。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黃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