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媽CEO:從六四說起

【明報專訊】編按:每期辣媽和小兒子小T將會就不同題目各自發聲,表達意見。

■縱不銘心 仍盼平反

寫這篇文章的日子剛好就是六月四日,正在為寫什麼題目煩惱,媽媽提議不如寫我對六四事件有什麼看法。坦白講,很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其實生於1999年的我,對六四事件,並沒有那種痛心疾首、切膚之痛的感覺,只是知道中國人民曾經不惜犧牲,拚死追求民主、自由的一個歷史事件。

我對發生「六四事件」的始末所知的大概,只是從網上流傳的資訊及不同媒體的報道,還有自小聽到父母和長輩之間的討論得知,中小學的課程內根本隻字未有提。民主對我而言,是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言論自由,國家社會可以容納不同意見聲音,求同存異,得以和平共存。雖然沒有刻骨銘心,但我依然希望「六四」能夠得到平反,不要讓那些為了民主甘願犧牲自己的人白白犧牲。

文﹕小T

■事不關己?無良知!

六四當日,我黑底白字在面書發了「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汲取任何教訓」。小T曾經一度說大學想修讀歷史,我高興到不得了。他生性聰明天資聰穎,但始終年紀小,見識目光顯淺,但自恃聰明,做人處事難免心高氣傲兼浮躁。我是個過來人,是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示範,希望他從修讀歷史的過程中,從前人、偉人的錯誤教訓及事中得到啟發,認知到自己是如何的渺小,必須保持謙卑的態度,聰明才有機會修煉進化成智慧。

講起來小T能對歷史有興趣,證明他多少還是有點慧根。其實不止是六四事件,歷史科在學校課程中都不是重點科,重點的竟然是那個所謂通識,結果是統統都不識的通識科。

講唐宋元明清的歷史,因為時代久遠,只能當故事一樣參考,我明;但如果對日軍侵華南京大屠殺、希特勒德軍對猶太人的大屠殺等,我們同為人類身為地球一分子都會義憤填胸,會為死難者受苦受辱者抱不平。何况六四?不止是有圖有真相那麼簡單,是有完整的紀錄片及生還者,把血淋淋的真相活生生展示出來的事實,說事不關己,追悼沒有意思的人,不僅是無知,是完全沒有良知。

我故意要小T寫六四,是有目的地令他為這個題目做功課,因為即使他自小被耳濡,始終未能有比較深入的討論,亦未有足夠判斷能力做他個人的結論。但我心底十分渴望,有朝一日可以就這個議題,和他暢談各抒己見,有擦出火花的對話。到了那個時候,我的兒子才算是真正長大了!

我們的下一代,注定是沒有根的一代,但不能是愚昧無知的下一代。發生了的事就是歷史,不容抵賴。每年六四,都令我為天安門廣場母親的心痛,失去了的不止是寶貴子女的生命,悼念的自由亦被剝奪,但依然堅持無悔無畏無懼,謹此向所有天安門母親問好及致敬!

文﹕辣媽 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遠離讀書壓力 另覓教育方法 細So為子笑顏遷貝澳

教仔有妙招——Jack甚有個性,對於要負責推坐車仔的弟弟來回幾次顯得有點不耐煩,但細So很用心地跟兒子溝通,更用上Jack最愛的超級英雄來引導他:「我現在想請Batman幫忙推弟弟啊!」只見Jack馬上說:「我在!」便走去推車仔,這個爸爸果然有辦法
教仔有妙招——Jack甚有個性,對於要負責推坐車仔的弟弟來回幾次顯得有點不耐煩,但細So很用心地跟兒子溝通,更用上Jack最愛的超級英雄來引導他:「我現在想請Batman幫忙推弟弟啊!」只見Jack馬上說:「我在!」便走去推車仔,這個爸爸果然有辦法

【明報專訊】家長們常說要給子女多接觸大自然、盡量不要給他們太多讀書壓力,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看到同班同學十八般武藝,自己又敢鬆懈嗎?

不是空口說白話,真正講得出做得到的,有商台DJ細So(蘇耀宗)一家。細So與阿Wing(陳穎楠)育有3歲的Jack和11月大的Max,為了兩個寶貝兒子,兩年前他選擇搬進一個尚可把生活節奏調慢一點的貝澳,「看到他(兒子)在沙灘奔跑時展露的笑容,我就覺得沒有選擇錯」。

從東涌出發,乘坐的士到貝澳的蘇宅,大概要20分鐘車程。大家或許以為細So一家住在「深山」,深居簡出;事實上,他幾乎每天都要回商台開咪,周六清晨6時主持的節目,天未亮就要自駕出門,但其實由貝澳駕車到廣播道也不過是40分鐘左右的車程,比起由天水圍往中環還要快。

逃離市區搬進離島,是兩年前的一個決定。「當時有朋友在貝澳開餐廳,常常叫我們入去玩,並說玩過後一定想入去住,但我一直也不上心;終於有一天帶着當時1歲的Jack入去玩,我看到他在沙灘上奔跑,展現了一個很難得的笑容。有些小朋友見到沙和海都很怕,但他完全沒有,所以就覺得可以搬進來試試。」細So說。

傳統讀書方法不入腦

甜蜜夫妻——生了兩個兒子,細So和阿Wing兩夫妻仍然很甜蜜,阿Wing是全職媽媽,細So都是「愛回家」的人,雖然請了兩個傭人,但阿Wing平日仍會親自下廚給囝囝和先生吃。細So說太太搬進來後最擔心是不知如何買菜,「原來可以去梅窩買,不過得一大清早去買魚,不然上午9時多已所餘無幾。」阿Wing說。
甜蜜夫妻——生了兩個兒子,細So和阿Wing兩夫妻仍然很甜蜜,阿Wing是全職媽媽,細So都是「愛回家」的人,雖然請了兩個傭人,但阿Wing平日仍會親自下廚給囝囝和先生吃。細So說太太搬進來後最擔心是不知如何買菜,「原來可以去梅窩買,不過得一大清早去買魚,不然上午9時多已所餘無幾。」阿Wing說。

當然,Jack喜歡大自然只是其中一個搬家因素,另一個原因,是細So希望可以令兒子遠離讀書壓力。細So在香港長大,中、小學都是在傳統學校念書,中學念的更是傳統名校香港華仁書院,及後於香港理工大學畢業;然而他在學期間卻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傳統教育。「現在回想,如果我能夠為自己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我不會這樣選。記得當年我的成績並不標青,讀書常常不入腦,但我後來想到一個方法,在考試前,跟同學每人讀一課,然後大家輪流做匯報。我發現,聽別人講的那一課,比自己讀的一課還要入腦,所以我知道我是需要透過聆聽和聲音去學習的。」

細So表示自己小時候是個很難專心去做一件事的孩子,Jack似乎遺傳了他的性格,然而細So覺得自己是聽覺型,但Jack就比較偏向感覺型。「他什麼也要試、去摸,透過接觸去刺激學習。」如此看來,Jack並不適合傳統學校,他現時所念的幼稚園也是給予孩子很大自由度的國際學校,Jack試過上學不肯穿校服,校長也讓Jack自己決定,從不強迫。

 鬈毛不梳頭——Jack有長長鬈鬈的頭髮,看似不修邊幅但卻不失可愛。細So承認兒子從不梳頭,「沒所謂,我自己有時也不梳頭。」

鬈毛不梳頭——Jack有長長鬈鬈的頭髮,看似不修邊幅但卻不失可愛。細So承認兒子從不梳頭,「沒所謂,我自己有時也不梳頭。」

細So常聽到家長說找學校最好找一條龍,因為只要一成功考進小學,未來十多年也不用煩,然而他覺得這豈不是把教育的責任交託別人?「我都會感到煩惱,但不是為了入學,煩的是要想想每天要教他什麼,跟他來一個怎樣的課題。」細So有很多朋友,全部都涉獵不同的範疇,有教師、書法老師,也有做音樂的,而且他們全都願意用自己的專長去教導小朋友,所以他有時會想,如果自己有時間,寧願選擇Home Schooling。「申請做Home School是困難的,除非拿個外國身分,不然就唯有先選國際學校。」

男孩跳芭蕾舞?試過才知好

家如民宿——抗拒傳統教育模式的細So和阿Wing,把兒子送入國際學校,更認為貝澳非常適合他們居住。「我們常常請朋友來玩,要他們感受一下這兒的氣氛,我們的家好像民宿,每逢假期都住有客人。」
家如民宿——抗拒傳統教育模式的細So和阿Wing,把兒子送入國際學校,更認為貝澳非常適合他們居住。「我們常常請朋友來玩,要他們感受一下這兒的氣氛,我們的家好像民宿,每逢假期都住有客人。」

細So與阿Wing搬入貝澳,除了想找一間切合Jack學習模式的學校,也希望避開「群眾壓力」。阿Wing說,看到朋友的孩子念K1時已學寫自己的中文名字,但Jack就連線條也未畫,都曾經有一點擔心。「老師跟我說不用心急,但我個心都會怯一怯。他也沒有上什麼興趣班,只是在學校學芭蕾舞。最初我也會想,男仔喎!學芭蕾舞?但因為學校不夠人開班,老師才邀請Jack去學,我見他學後又幾喜歡,而且他穿上男孩的舞衣也很可愛!所以原來很多事情都要試過才知道。」阿Wing說。

爬高跳低不阻止 遠距離觀察

蘇氏夫婦在教養孩子的理念上非常相同,他們均會採取自由的方式,例如訪問當天,Jack在家中四處走,有時會爬高取東西,有時會在梳化上跳下來,爸爸更指他試過爬牆過隔壁,爬到「不上不下」時才向爸爸求救;弟弟Max想拿膠紙座玩,阿Wing也不會立即阻止,「被刺痛了,下次便不敢再拿」。有朋友指細So不太理會囝囝,但細So指自己是站在遠距離觀察,並不是不理他,「所以他很有主見」。

文:顏燕雯
圖:馮凱鍵、受訪者提供

辣媽CEO:中學究竟學什麼?

【明報專訊】編按:每期辣媽和小兒子小T將會就不同題目各自發聲,表達意見。

■教育制度框死學子

DSE考試完了,我的中學生涯亦告一段落了,有日媽媽失驚無神問我,讀了六年中學,究竟學到什麼?剛巧早前大學面試教授問我,認為升上大學後最大的困難會是什麼?我當時答是要靠自己主動努力學習,因為不再會有老師跟進督促。但其實這兩個問題令我很煩惱又糾結。

初中學過什麼我印象模糊,高中三年,我學到的就只是各種答題框架,全部都是與發揮才華、能力無關的書本知識。那麼我真的成為大學生的話我怎麼去應付?大學畢業後如何一展所長?我根本毫無頭緒。老老實實,連寫專欄抒發己見應該輕而易舉的事我都力不從心,其他困難,我不敢想像。

這六年中學生涯所學的,和升讀大學或出來社會工作,還有和現實生活之間究竟有多大的距離落差?一切所學就只是為了應付文憑試,一切都是為了求分數,一切只為考大學而做而讀。如非我有一個循循善誘非一般的母親,我在這樣的教育制度下,只能被教育成為一部考試機器。我這個應屆考生過來人,最希望見到的,是學弟學妹們可以逃出求學只是求分數的生天,不要被如此所謂教育制度框死扼殺。

文﹕小T

■文字功力由閱讀得來

首先我要向各位讀者坦白,希望大家能夠從寬,體諒我插手為小T修改文章。如果各位覺得這一篇比之前有進步,就是我的功勞。如果覺得寫得比以前更差,老老實實,我是會生氣的!

開始寫之前,我們兩母子都會為擬定好的題目先行討論,他絕對有他個人的看法,但就是沒有辦法能力用文字把我們的談話內容表達出來。寫來寫去,改來改去還都只是一篇中學生的作文,寫到第三篇依然老鼠拉龜,我只好出手,根據我們的討論把他的文章修正修改,希望透過前後對比,令小T能夠參考學習,有所領悟,繼續透過磨練努力不斷寫,假以時日累積心得之後就會有進步。

寫來寫去我都不收貨,我知道小T十分冇癮很氣餒,但我不能不指出他的不足之處,反而要逼他面對自己文筆不好的事實。我只告訴他,無論如何答應了的事就要把它做好,所以不管什麼都不能成為放棄的理由。歸根究柢,之所以講得出但寫不到,皆因書少讀的關係!講起來是我之過,我沒有辦法能令他們兩個愛上閱讀。我自小愛看書多過看電視,還要是個看得非常濫的人,由八股文章詩詞歌賦到報紙雜誌八卦周刊,我都不會錯過。說我寫得好我不敢當,但能有今日的詞彙及文字功力,是從不斷閱讀累積學習得來。我希望小T能夠真正明白,我為什麼一直囉嗦嫌他少看書,還有和他一起寫專欄的背後目的和意義。

浪費三年高中時間不斷操卷,學特定的答題技巧,其實上補習班不就得了?返學根本冇意義!

文﹕辣媽 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黃長興重視家庭樂 法式爸爸盡情陪玩沒架子

pama_2017-06-14_A1【明報專訊】法國人最懂得浪漫,用這句話形容在法國成長的黃長興也沒錯——說話溫柔、彬彬有禮,一身紳士風度。如今最能享受他這套法式浪漫的,當然是他身邊的三個「情人」﹕太太、女兒和兒子。這位慈父在孩子面前也是盡顯柔情,絕不擺起傳統中國式「老竇」架子,誓要讓子女們幸福到底。

2005年參加香港先生競選而入娛樂圈的黃長興,自2013年與圈外女友Peggy結婚後至今育有一女一子,分別是剛滿三歲的晞桐(Paige)和一歲的子晉(Tristan)。長興現在既是一家法國餐廳的老闆,同時又在TVB拍攝電視劇,雖然跟大部分爸爸一樣工作忙碌,幸而工作時間尚算彈性,讓他可以當個廿四孝爸爸,盡情陪玩。「我很重視家庭樂,只要有時間,就會帶他們去玩,去戶外BBQ、逛博物館,甚至出外旅行,我很珍惜這些時光。」

長興認為像女兒Paige這個年紀的孩子,是學習的吸收期,所以會盡量帶她外出見識,透過觀察去學習。他形容Paige是個獨立的孩子,但有時候仍有一點女兒家的嬌羞,「相比弟弟,姊姊在他那個年紀時上playgroup仍會黏着我們,而Tristan現在上playgroup都不太理會爸媽,已會自己去享受了」。

法國讀書沒父母催谷更獨立

香港出生的長興,4歲起隨家人到法國生活,當時父母連一句法文也不懂,他指一切都是靠自己,「我在法國念一年級,讀的是免費學校,只要報名就一定獲取錄,所以家長都會為子女選擇最接近住所的學校,不像香港競爭那麼大。當時我一句法文也不懂,只能用英文跟別人溝通,可是連功課也不知道怎樣做,又不能問父母,所以第一年還是留班了。」他形容最初那階段很辛苦,全班廿多個小朋友,只有他一個華人,他說英文,同學仔又聽不明白,連老師也不太理會他,把他擱在一旁。「幸好第二年遇到一位好老師,他很關心我,遇到不懂的地方,他都會細心教導。」這件事令長興覺得有一位好老師非常重要,「我不是說老師要偏心,只要他懂得體諒學生、給予學生機會便可以了」。

小朋友很快便能適應新環境,當年長興也一樣,他形容在法國學習時,只花了五成「功力」,原因是自己貪玩。「在外國讀書是沒有壓力的!每天的功課非常少,一年只有兩三次考試,完全是在遊戲中學習和成長;加上我的父母也沒有催谷,令我覺得學到些什麼都是屬於我自己的,令我變得更獨立自主。」最後他在當地完成大學課程,足足廿年後才回流香港。

讓子女先接受傳統教育

就是因為自己離開香港太久,為子女選校的決定就落在太太Peggy身上。原來Peggy小時候念國際學校,三年級後先後在菲律賓及加拿大留學,兩夫婦其實並沒有正式接觸過香港傳統教育,卻打算讓子女先從本地傳統學校讀起,她說:「因為我們兩個中文也不太好,所以想Paige先試試本地學校,加上playgroup導師都認為囡囡可應付到傳統教學模式,那就即管看看她是否合適,不然才轉校。」Paige現在於St Catherine’s 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念PN(幼兒預備班),Peggy說囡囡上學開心之餘又認到不少字,只要是囡囡喜歡又合適的話,就暫時不會考慮國際學校。

應嚴則嚴 家設管教黑房

長興父母是傳統家長,小時候他也試過被媽媽用雞毛掃教訓,但看他對兒女說話語氣總是那麼溫柔,大抵不會跟從自己父母的一套管教法吧?「才不是呢!我對他們溫柔,是因為他們是我的心肝寶貝,可是要嚴厲的時候,我也會很大聲,因為如果他們犯錯就一定責備!而且我家中有一個dark room(黑房),其實那是一個沒有開燈的雜物房,如果囡囡不聽話,我會請她入去冷靜,不過到現時她還未入過去一次,因為每次去到門口她已哭得很厲害,我也不忍心讓她進去。」看來對心軟的爸爸來說,黑房都是阻嚇多於實際用途,但長興指待孩子長大一點,黑房會改作冷靜房,是一個給孩子犯錯後靜思己過的地方。

黃長興表示會爭取機會再跟女兒說法文,拍照時聽他不斷叫囡囡「bisou」,原來就是「kiss」的意思。(圖:馮凱鍵)
黃長興表示會爭取機會再跟女兒說法文,拍照時聽他不斷叫囡囡「bisou」,原來就是「kiss」的意思。(圖:馮凱鍵)

很多人說女兒是爸爸的前世情人,也難怪長興心疼囡囡哭泣而不讓她進黑房,不過,他笑言女兒小時候並不怎麼黏自己,也懷疑過「前世情人」這個說法。「原來她愈大個才愈喜歡纏着我,現在終於令我相信這句說話,但就要輪到媽媽擔心了!」話雖如此,長興安慰太太還有兒子這小情人等着她呢!

爸爸的堅持 要子女學懂法文

精通法文的黃長興,平日也會跟子女以法文溝通嗎?「我當然想孩子懂得說法文,所以在女兒一歲以前,我都是跟她講法文,當她懂得聽,我就覺得很驕傲!可是當時為了應付學前班面試,太太說大部分學校都是以廣東話和英文為面試語言,叫我先專注跟囡囡說中文和英文,於是過了半年後,她便再聽不懂法文了!所以我現在決定天天跟兒子說法文,因為家中只有我會說,我跟太太說,你就讓我教他們吧!小朋友學習能力很快,他日定能學會中文和英文的!」

文:顏燕雯
圖:馮凱鍵、受訪者提供
場地提供:帝苑酒店

辣媽CEO:大學面試

【明報專訊】編按:每期辣媽和小兒子小T將會就不同題目各自發聲,表達意見。

◆不會「捉題目」

大學面試是我人生迄今最重要的面試,沒有之一,但也許自幼便與母親朝夕相處,日常母親言談中的各種哲理,才令我對面試有不一樣的態度。

大學面試可謂文憑試後我要面對最大的挑戰,但我與別不同的是,即使面對如此重要的面試,我仍不會花很多時間刻意「捉題目」,或是事前作多番準備。對於我而言,面試要求並非花言巧語,更非阿諛奉承自欺欺人,我相信只要誠懇有禮依心直說,開心見誠反而會有更好的結果。對於今次面試,我並沒有憂慮緊張,面試過程和教授的對答就如家常便話一樣輕鬆坦然,把我心中所想照直講出來,我相信會比那些千篇一律的罐頭答案更有說服力。不管結果如何,都是我人生中寶貴一課。

面試當天恰好是母親生辰,我嘴上說得輕鬆,表面上裝作毫不在乎,但心中其實很希望面試順利獲得取錄,除了不負父母的養育及期望,更望為母親送上一份無價的「生日禮物」。

 文:小T

◆最反感是角色扮演

雖然我是面試專家,明知小T要去大學面試,我貫徹教仔女的一向作風宗旨,積極不過問,放手讓他自己做準備。其實不止今次大學面試,之前不管是幼稚園抑或中小學的面試,我從來未曾為他們做過任何培訓或操練。向來最反感那些角色扮演的面試,或者把有獨特個性喜好能力的孩子,包裝打造成毫無特色個性的貨物般,刻意討好校長老師、面試官,即使獲得取錄又如何?求學時期就要學識戴?假面具隱藏自我,和我那種不惜任何代價,誓要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活出真我真色彩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馳,我絕對企硬寸步不讓。

但作為一個媽媽,說我積極不干預,不等於我不關心及擔心。但我相信潛移默化,平日我從跟兒子就不同的話題討論,表面上是過招,實則是過料埋下的「伏線」,我知道小T全部記在心中。今次面試,就算真的能夠入圍,也還未算得上被取錄,只是一個有條件的Offer,得要看他七月的DSE成績能否達到大學要求。要是真的如他所願,我當然替他高興,但我還是要施展辣媽本色不斷向他潑冷水。作為一個條條大道通羅馬的忠實信徒及實踐見證者,大家不會忘記大T的梨大路是如何走出來的吧?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一個未輸過的人不會懂得如何贏,一個面試的得失算什麼?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拿得起不如放得低,就以平常心面對,究竟是得的好,還是失的好,只有天知曉。我會默默耕耘繼續努力,為小T送上屬於他的那一對隱形翅膀。男兒志在四方,我永遠是他最強大的後盾,期望見他振翅翱翔鵬程萬里的一日。

做最真誠真實的自己即使輸,都比靠虛假失實阿諛奉承的贏,來得有價值及有意義太多!

文:辣媽 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勾劃大膽教育藍圖 陳美齡倡高中行學分制

大膽教育提案‧陳美齡:派位撤世襲制
大膽教育提案‧陳美齡:派位撤世襲制

【明報專訊】下屆教育局長人選曾經傳出由陳美齡出任,雖然她早前已矢口否認,似乎是否做得成教育局長並不是她最關心的事情,她目下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把快樂還給香港學生,個子小小的她大膽地寫出40個對香港的教育提案,她提議取消沿用已久的小一世襲計分制,改用分區抽籤制;又認為若中學生志不在升大學,可以放棄DSE,向專科學校之路進發。對保守的香港教育界、家長界來說,她的提議不能說不大膽。

今年六十有二的她,依然氣魄十足地說:「要將教育問題連根拔起,最需要當權者有政治勇氣」。

■小學篇

不設校網派位 免名校學額被壟斷

 小學生面對功課壓力,中學生面對前路感迷茫,這些都驅使Agnes研究香港的教育問題,並寫成改革提案,希望能為下一代帶來轉變。

小學生面對功課壓力,中學生面對前路感迷茫,這些都驅使Agnes研究香港的教育問題,並寫成改革提案,希望能為下一代帶來轉變。

近年,有關香港教育的苦水太多,師生和家長壓力同時爆煲,令陳美齡(Agnes)決心研究香港教育問題,早前,她出版了《40個教育提案——把快樂帶回給香港學生》,提出改革方案。記者跟她來個面對面詳談,細問她各個提案的意念和可行性。

問:你提出了共40個提案,在你眼中香港教育最大問題是什麼?

答:最大、最核心的問題,是整個教育都把重點放在評估上,而評估的方法只有一種,就是考試。用考試來將小朋友分高低,一來令師生壓力大,二來無法訓練下一代的創意,偏偏未來社會重視的是創造力。考試只得一個標準答案,學生難以跳出框框去回答問題,怎能訓練出具創造力的人才呢?

隨機抽選取代強制考TSA

Agnes認為香港有人才,資源豐富得來,香港人亦很樂意投資於教育,可算是具備「世界第一」的改革條件。
Agnes認為香港有人才,資源豐富得來,香港人亦很樂意投資於教育,可算是具備「世界第一」的改革條件。

問:很多家長覺得,香港小學生面對太多測考,你怎麼看?

答:對,現今小學的考試很多,當然適量評估是無可厚非,但以TSA(現稱BCA)為例,則不是太必要,小三、小六甚至中學都要考,更是過於頻密。可能政府很怕學生的水平下跌,但校方怕TSA成績與學校獲分配的資源掛,無奈催谷學生,形成過度備試。

問:換言之,你主張取消TSA?

答:未必一刀切取消,但應取消均一強制參與的形式。教育局聲稱,TSA目的是找出學生的平均水平,這不用全港學生應考都做得到。例如仿效美國,改為隨機抽選學校應試,而同一時間,如果有學校或個別學生想應考,以測試自己的實力,也可自行報名。收集了這兩類考生的考試數據後,不難找到學生的平均水準。

 Agnes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三名兒子都跟她一樣,先後考進史丹福大學,令Agnes與丈夫都相當欣慰。

Agnes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三名兒子都跟她一樣,先後考進史丹福大學,令Agnes與丈夫都相當欣慰。

問:你在書中提出檢討校網派位制度,那現行制度有什麼問題呢?

答:當初設立校網,原意是要錄取區內學生,但至今已經失效。因為在香港,名校通常集中在樓價或租金較貴的地方,經濟狀况較好的家庭會搬到附近。相反,家境較差的孩子只能在這些校網以外,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甚微。換言之,校網令學生無法向上流動,違反了教育的基本精神。

問:若不分校網派位,可用什麼方法取代?

答:反正香港不太大,可以分成港島、九龍、新界區,進行抽籤。假設一個小朋友住在九龍塘,即使被抽到觀塘上學,路程都不算太遠。如果新界太大,就分成兩區計算。要貫徹抽籤制,先要取消世襲與計分制,有兄姊在校都不會加分。

■中學篇

志不在大學可免考DSE

作為教育博士,Agnes也會四出演講,題目包括家庭對教育的重要、教育改革等,分享自身的見解。
作為教育博士,Agnes也會四出演講,題目包括家庭對教育的重要、教育改革等,分享自身的見解。

問:升上中學後,除了面對校內考試,DSE成績更直接影響前途。這情况下,怎樣才能減低學生壓力?

答:目前DSE是中學畢業試,每個學生都要應考,形成了備試的壓力。我提議要減低DSE的威力:想升大學的學生如常投考,若志不在大學,就毋須理會DSE,而是另覓升學途徑。

有些高中生已有明確人生目標,例如想做時裝採購員,他們大可報考專科學校,去學習時裝及經濟知識,考DSE、升讀大學,對他們意義不大。

自行選科 模式似大學

問:要報考專科學校,即是在中學已要學習相關知識?

答:沒錯,所以香港可以仿效美國,高中開始實行學分制。中、英屬於必修科,其他則是選修科,讀夠一定數目的課堂,儲夠學分,便合資格畢業。自行選科的好處,在於度身訂做,假設有學生將來想從事建築,便專攻數理等科目,滿足升學需要。

問:要讓學生自行選科,中學模式是否要大革新?

答:具體安排要從長計議,包括時間表、每科節數等安排,但中學的面貌一定會有改變。現在的中學裏,通常是老師走來走去,到不同班房上堂。學生自行選科的話,就變成學生走來走去,去上心儀的課堂。這是可行的,只是較像大學的模式。

每科考試只設及格與否

Agnes與兒子的關係親密,幼子協平到史丹福考筆試當天,Agnes亦陪同支持,更自拍留念。
Agnes與兒子的關係親密,幼子協平到史丹福考筆試當天,Agnes亦陪同支持,更自拍留念。

問:必修與選修科目,畢業前是否需要考試呢?

答:如果想在畢業前,確保學生已掌握知識,設考試也是恰當做法,但必須減低考試帶來的壓力。首先,每科的考試都不計分數,只講及格與否,避免競爭帶來壓力,而且不及格可以重考。

第二,考試時間要富彈性,同一科、同一程度的考試,每年都進行幾次,學生自覺已充分預備時,就自行報名應考。假如有學生的中文水平較高,即使是中四的年紀,也可報考中六的中文科。

問:要改革DSE和高中制度,預計要多少時間?

答:至少要討論兩三年,才可以試行,但不是做不到,不開始才永遠做不到。香港有足夠條件實行改革,包括熱心家長、優質老師、充足資源等,只欠一份政治勇氣。

■高教篇

專科校≠不成材 社會觀念需要改變

問:其實香港都有專才教育,培訓不同行業人才,但認受性不高,問題出在哪兒?

答:這一點需要整個社會改變,不要有一種「讀專科學校,等於讀不成書」的錯覺。有些行業收入不低,但毋須大學教育也可勝任,例如要為酒店聘請員工,講求實踐經驗、了解酒店運作,接受過酒店管理訓練的年輕人,很可能比一般大學生更適合。

日本短期大學口碑好

問:外國有成功的專科學校嗎?

答:在日本,這些學校稱為短期大學(短大),入讀的學生會以兩年時間,接受某一行業的訓練。例如在私人秘書學校,老師會教化妝、教講電話的技巧、操練寫信,全都是做秘書必備的技能,所以他們在畢業後,一上班便能夠上手。相反在香港,有些年輕人只懂應試,在大學時也沒接受技能訓練,畢業後做了秘書,連基本對答和書信都做不好。而且日本短大的口碑很好,很多學生未畢業就找到工作,有些短大更做到100%就業。除了秘書外,亦有訓練幼稚園老師、老人院輔助員、電工等的短大。

文:李樂嘉
圖:劉焌陶、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湊仔爸返工媽拒倒模育兒 公園弄污雙手 即興欣賞汽車零件

湊仔爸阿樂(左)自小遭母親嚴格控制學習生活,返工媽Cindy(右)則在自由探索中成長,兩人取用不同路徑向同一方向走,意識到當中的差異,令他們今日選擇讓孩子自由發展,第一步是滿足其好奇心。(黃志東攝)
湊仔爸阿樂(左)自小遭母親嚴格控制學習生活,返工媽Cindy(右)則在自由探索中成長,兩人取用不同路徑向同一方向走,意識到當中的差異,令他們今日選擇讓孩子自由發展,第一步是滿足其好奇心。(黃志東攝)

【明報專訊】「家長不是要lead(領導)孩子,而是要與孩子一起成長」,阿樂和Cindy異口同聲地說。爸爸阿樂為了抽更多時間陪伴兒子,辭掉大專教職,每天與兒子穿梭公園街道,是名副其實的「湊仔爸」;媽媽Cindy則是「返工媽」,把握放工和放假的時間陪伴孩子。他們不求兒子成龍,但求兒子成為一個對世界有熱情的「好人」。

夫妻皆教師 見證制度框住學生

阿樂曾任教中小學和大專,Cindy現時則於大專任教,但眼見本港教育千瘡百孔,家長和孩子都被制度框着,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在小學任教時,每天也見證着被壓得喘不過氣的孩子」,阿樂說。為了不讓兒子成為「default」(預設)孩子,他們自行研究教育學說,又修讀蒙特梭利課程,盼能助孩子自然地發揮獨有的能力,早前還開設facebook專頁「湊仔爸與返工媽」,與其他家長交流分享。

他們的專頁自去年年底成立,最多讚好的是一張「理想與現實」的圖,理想中的孩子在1歲時有大人陪伴,但現實中的孩子卻要拿着書本閱讀;至4歲時,理想中的孩子在玩積木,現實中的則應付功課、被家人送往補習……阿樂認為,香港人很怕做異類,「但家長要做的,是按小朋友的興趣發展」。他們的兒子阿豬現時兩歲多,夫婦倆不求兒子將來飛黃騰達,只求他開心、好人、懂得思考,「我見到有些小朋友,兩歲便懂得唱畢全首歌,還懂得背誦A至Z,但阿豬現在不懂的啊,即使聽歌,也是我們聽什麼他聽什麼,如前陣子他很愛聽林子祥(的歌),現在則喜愛節拍強勁的,一邊聽身體一邊打拍子」,Cindy說。

子看蟲摸石小孩跟隨 家長怪責

到遊樂場玩,你可能會想起滑梯、鞦韆,但阿豬在公園玩的,卻遠多於此。阿樂每天也會帶阿豬逛街,「我們會隨孩子玩,他愛看葉子、小蟲、花朵,甚至在草地上觀察石頭也可,我們便在旁邊解說,只要他那刻感興趣的,我們都會一起駐足細看。」有時候,阿豬也會吸引其他小朋友和他一起摸石頭、看落葉,「有些家長會怪責我們,為何讓孩子這樣做,弄得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做,弄污雙手,但其實有些小朋友對一草一木都很感興趣的,和平共處有何不可?」除了公園,街上的林林總總也能吸引阿豬的眼球,有次他們本已計劃好行程,但阿豬途中被一輛車頭蓋掀起、師傅維修中的汽車吸引,「也許他沒看過車子的零件吧,專心地欣賞了半小時」,這對父母當時決定讓孩子滿足求知慾。

滿足求知慾 培養自學

Cindy憶述,一次乘搭巴士時,看見有母親不斷考核兒子,如「12+59等於多少?」那小孩顯得極不情願,「其實那趟車程也不是很長,休息一下不可以嗎?」她指有些對小朋友的傷害,家長是不自覺的,過度壓迫會削弱孩子的解難能力,阿樂便是好例子。

爸爸小時壓力大 解難遜媽媽

阿樂的媽媽從小非常着緊他的學業成績,他到公園玩也要一個星期前申請,生活就只有做功課和溫習;Cindy則相對自由,父母從事手工藝行業,講求靈活拼湊,平日容許她做手工、閒着無事發夢。Cindy說,未知是否與成長背景有關,處理突發事件時,她總能較阿樂快一步想到紓緩方法,如在一個黑雨天,家中數個地方滲水,滲水速度很快,水桶不消一會兒又注滿了水,當時已屆夜深,如睡着又換不了水桶,便會導致水浸。正當阿樂思索解決方法之際,Cindy已想到利用膠文件夾和膠紙製成「引水道」,把滴水引至洗手盆,漏水問題暫得紓緩。

她認為,學校再非知識的唯一或主要來源,很多知識也能從網絡世界找到,父母當務之要是培養孩子自學,引導其追求知識,將令孩子受用一生。

明報記者 黃津琪

辣媽CEO:一試定生死

【明報專訊】編按﹕由本期開始,辣媽和小兒子小T將會就不同題目各自發聲,表達意見

◆壓力來自「辣媽之子」

作為應屆文憑試考生,縱使文憑試對於像我這種受「非一般教育」之下成長的年輕人所帶來的壓力不大,但我卻從身旁的朋友看到「一試定生死」對大家有着截然不同的影響。

自幼母親都給我灌輸「不必一定入大學」,「讀書不是只求名列前茅」的概念,讀書考試自然不會對我造成太大負擔。但是,打從我升上高中之後,我看到的是,身邊朋友個個都開始「埋頭苦幹」,加上老師各種催谷,都令我開始重新審視文憑試對我本身的影響和意義。

作為張慧敏之子,朋友、老師對我都似乎有着非一般的期望,他們甚至認為我考入大學才是正常不過的事,不讀大學簡直有辱「張慧敏」的名聲,如此想法都為我帶來了重擔,令我心頭一緊,於是我心裏頭也有了「文憑試確實不容有失」的想法。

幸運的是,母親一直對我的性格、為人都瞭如指掌,她知道我骨子裏帶有少許自負的性格,也十分着重他人的意見、看法。因此,母親在我踏上高中以來,一直教導我「不應該活在他人的陰霾之下」、「不應該由他人判斷自己的價值」,令我知道身為「張慧敏之子」,不應該是一種負擔,而應該是一種動力,令我有向前邁進、奮鬥的目標,方才令我放下「文憑試的重擔」。

對於剛剛結束的文憑試,不論結果是好是壞,我都會銘記母親的話於心中,不會因為一次挫敗或成功而氣餒或自滿,在未來繼續堅守自己的信念,追尋自己的理想,以文憑試作為自己繼續進步的動力。

文﹕小T

◆小T也被操練扼殺

我的立場一向鮮明,繼續讀書升大學只是人生路上眾多選擇的其中之一,年輕人有無限可能,怎可能被一個微不足道的考試主宰一生?

不過從小T的文字中,我看得到香港的教育制度如何框死局限了學生的學習。大T中文科成績一向差,DSE就是肥了中文這一科,而小T的成績雖然未知,但他自小的中文科成績一直不賴。適逢早前大T有機會獲邀寫專欄,分享她在韓國讀書生活的點滴,事前我還怕以她「有限公司」的中文程度是否應付得來,結果我絕對可以用喜出望外來形容。反觀小T,大家看見的這個文字版本,是因為我無法接受他像考試作文般的寫作,於是和他發生了好幾次激烈討論後,是寫了又寫,改了又改,重新再改的版本。

我給大小T的指引其實完全一樣,就是我手寫我心。大T寫來生動活潑,小T寫的樣辦作文模式實在枯燥乏味。但雖然小T比大T細五年,其思路卻一向比家姐成熟,而且牙尖嘴利一言九「頂」。從他的文字中,竟然完全看不到他獨特的性格、思維及能力,令我吃了一大驚。

至今我才終於明白,為何小T的老師們會為他的學習理解水平未能在考試成績中表現而抱不平。為了應付DSE,高中三年課程不斷操卷,學的全部是答題技巧,這影響了幾多孩子的學習,埋沒了幾多孩子的天分,扼殺了幾多孩子的未來?這種考試為本的教育,家長們尊崇「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一日不改,孩子日讀夜讀,讀來究竟有什麼意義?我痛恨,但無奈!

文﹕辣媽 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媽媽不平凡﹕小師奶打硬仗 發問卷派傳單 走上街頭 為孩子反TSA

【明報專訊】去年9月以前,張文青(Hilda)還是一名很平凡的在職媽媽,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跟大部分香港人也一樣,她對政事,不熱也不冷。然而,事隔大半年,Hilda竟然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她現在既是「TKO 95 group」的發起人,也是「家長聯盟」的成員,決心走到最前線,對抗扭曲的教育洪流。究竟是什麼事觸發這名八十後的「小師奶」願意挺身而出呢?

功課量增 母女爭吵變多

Hilda育有一女一子,四口子一直樂也融融。但自從去年長女升上小三後,功課問題開始蠶食這個家庭,弄致「 家嘈屋閉」,「我工作已經很忙碌,她又搞不好功課,兩母女常常為此爭執,很傷感情。有一天,我坐下來認真了解一下問題所在,才發現原來她的功課量真的不輕,單單數學科,也可能有兩、三樣,既要做家課簿的文字題,又要做作業和補充練習,還未計其他科目的工作紙、生字抄寫等等,我開始想,這樣的功課量是否合適呢?」

Hilda向同校家長探口風,部分家長亦表示有同感,於是他們分別循不同的渠道向校方表達意見,過程中雖有波折,但得出來的結果也是正面的,「經過這一次,我深刻體會到,其實很多小朋友也困在一個做功課、溫默書、應付測考的局面之中,每日都疲於奔命。我很想幫他們一把,也想幫家長一把」。

探家長口風 向校方反映

家住將軍澳的Hilda坦言,女兒升小一時才剛搬入該區,對區內的小學不太熟悉,選學校純粹憑感覺,「我自知女兒不能催谷,以為替她選『二線』學校便沒有這麼大壓力,但真象未必是這樣。我估很多家長也像我一樣,選校時沒有什麼實際資料,不知道一間學校的功課量多寡,因為校方從來都不會公布。選校有時甚至只能取決於開放日的感覺,看看校園環境,校長、老師是否友善」。

組網上平台 調查功課量

去年10月,Hilda首次走出安舒區,為掌握將軍澳區各校的功課和測考量,她既在網上廣傳問卷,又走到街頭派發宣傳單張及向家長查詢。
去年10月,Hilda首次走出安舒區,為掌握將軍澳區各校的功課和測考量,她既在網上廣傳問卷,又走到街頭派發宣傳單張及向家長查詢。

既然欠缺相關資料庫,Hilda便着手整理,她在網上平台組成「TKO 95 group 」,並向西貢區(95校網)家長發出「小學功課,默書,評考量調查」,希望收集數據後,向區內學校施壓。

當時單打獨鬥的Hilda,最終收到來自二十六間小學家長合共五百多份問卷的回覆。 雖然沒有學校正式回應她要求公開各年級家課政策的訴求,但Hilda的行動,卻引來家長界很大的迴響,類似的群組遍地開花,「小師奶」總算打了一場漂亮的仗,「我相信各區群組的行動,讓社會意識到家長是關心功課量的,學校自然會收斂一些」。

因着這次行動,Hilda也結識到其他家長組織,大家除了關心功課量,還有一個共同願景——取消TSA!

Hilda表示,她之所以反對TSA,是因為學校投放太多時間操練學生的應試技巧,影響正常教學,「女兒告訴我,做閱讀理解,不用看畢整篇文章的,最重要是找出關鍵字來答題,而且要把握時間,每題以不多於一分半鐘來回答。這樣是真正學習嗎?」

批TSA致學校只顧操練

Hilda(左四)聯同一班戰友,早前到西貢區議會遞交區內家長的簽名,要求取消TSA。
Hilda(左四)聯同一班戰友,早前到西貢區議會遞交區內家長的簽名,要求取消TSA。

她又不滿學校為應付TSA揠苗助長,「小二時,女兒已經要學寫短文,對中文基礎還未打得好的小朋友來說,要寫一篇二百多字的文章是很困難的。同學應付不到,老師便派TSA的參考範文給大家『看』,於是大家的作文總是以『依依不捨地離開』來作總結,很可笑」。

這幾個月來,她為爭取取消TSA,愈走愈前,曾到立法會發言、擺街站收集市民簽名、接受傳媒訪問等,連她自己也始料不及,「我自問讀書成績平平,一直都是『透明人』,從來都不太起眼。女兒升小後,我也沒有加入家教會,亦甚少在學校出現。但這大半年來,眼見太多學童輕生,其中一個更是我母校的師弟,令我有很大的感觸,有很強烈的使命感要走出來,因為我也擔心這些事會發生在自己小朋友身上」。

擺街站做訪問 成「大忙人」

Hilda說女兒剛升小三時,因為應付不來,壓力最大,但兩母女同時學會放手,順其自然,反而輕鬆多了,「我自己讀書成績也不好,怎能要求女兒做一些我自己也做不到的事呢?况且成績不是一切,我在單親家庭長大,很明白兒童最需要的是愉快童年,而不是成績」。

「透明人」一下子成為「大忙人」,不單Hilda要調適,另一半亦要體諒,「最初丈夫也有微言的,他擔心我太忙,會忽略一對子女。坦白說,或多或少是有影響的,但問題是你看『現在』還是『將來』。如果我什麼也不做,不站出來替孩子發聲的話,再過幾年輪到小兒子念小二、小三時, 或許他比我更忙碌,沒有時間陪我呢!」

2017年5月9日

辣媽CEO:回想 前瞻 嘗試

【明報專訊】不知不覺這個專欄寫了原來已經兩年多,多謝各位讀者對我的支持,不嫌棄我這個辣媽言論偏激言辭辛辣,明報讀者果然有水準,夠包涵,必須再次多謝的,是獨具慧眼的好拍檔兼伯樂Noelle。

人老了就喜愛想當年,從職場專欄到親子專欄,這些年來,我人生、工作的變化都很大。早前我在facebook專頁公開問大家,喜歡我寫職場,還是親子多一點?有讀者留言叫我專注寫職場就好了,認為人家如何教仔關我什麼事,言下之意就是我庸人自擾多鬼餘。這位讀者很明顯未有看過我為明報副刊拍攝的那段怪獸家長三宗罪短片,路見不平拔「口」相助,我有責任為被壓抑、壓迫的小孩子發聲。而且孩子一定會長大成人,今日家庭學校,明日人生職場,他日無論任何角色崗位,肯定會有見面交手的機會,以為眼不見就乾淨,根本就是自盲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母子齊寫專欄坦誠對話

不過,寫來寫去都是我作為媽媽的見解心聲,都應該是時候作出一些新嘗試。我們做父母的,有沒有時間耐性聽一聽子女的心聲?他們作為一個人應該有表達權、發言權、選擇權,他們的聲音可有、可曾被尊重過?我一直非常羨慕龍應台與安德烈母子之間的坦誠對話,意見不一,甚至相違背亦很正常,但最低限度都要互相了解,才有機會求同存異。適逢我家小T是應屆DSE考生,他對自己前途前路,香港教育制度社會上各種議題的看法,升大學選科選大學的抉擇,他的心路歷程,由下周開始,我們倆母子會在專欄中就相同議題,各自發表自己的意見。

生仔不知仔心肝,何况文筆?小T寫得如何,我實在不知,還望大家多多包涵,不吝賜教指正。大家可以放心,即使意見不合,亦絕對不會大打出手。我很享受,更加重視和一對子女的溝通交流,更加珍惜能夠一起共度的所有時光。有些事情有些說話,錯過了就沒有補償再講機會,愛要及時,更要愛在當下。剛剛過去的母親節,是我第三個沒有母親的母親節。媽媽在生時對我講的,我全當耳邊風的說話,其實都有玄機,都是智慧,但因為不服氣要鬥氣,她說東時我偏偏走西,不惜一切就是要反其道而行對着幹。明明大家都很關心、愛對方,結果卻成了互相傷害;直至她走了之後,我時刻掛念,沒有一日不想她,不斷自責未曾好好關心愛護她,說不出有多難過難受。

平心靜氣聆聽對方

我希望我和小T的對話能起帶頭作用,父母子女可以放下成見,不必急於做判斷下評語,平心靜氣聆聽尊重對方的意見感受。每個人要走的人生路本來就不一樣,不可能只得升讀大學一條路。每個孩子生來就是獨特的,不應執意要打造平庸。DSE一戰定生死?打死我也不相信。小T信不信?下回自有分解。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