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升學:申請入學 手續話你知

與香港和英國不同,美國大學並沒有聯招制度。正因為不同大學及院校的截止申請時間各異,家長和學生宜盡早了解心儀院校的申請手續及詳情,以免費時失事。

盡早遞交申請

不少美國院校都把截止申請日期訂於每年的11月至1月間(個別院校會更早),若時間許可,學生宜盡早遞交申請,尤其報讀熱門大學。至於校方的回覆時間則不一,有些會早於1月前便告知答案,部分或會遲於4月才有回音,通常最遲於5月1日前便會通知學生取錄與否。

頂尖的美國大學競爭非常激烈,因此選校策略直接影響成功率。由於準備申請文件過程繁複,美國學生一般會申請4至7間大學,而且普遍會分散風險,一邊申請較著名的大學,亦同時會向競爭性較低但心儀的大學或院校叩門,確保最終能取得學位。

儘管沒有聯招,但EducationUSA顧問陳韻卻指,美國大學及院校有一個叫Common Application Membership Association的組織,共有500名四年制大學院校成員。學生只需提交申請表和所需文件一次,便可循Common Application轉遞至自己所心儀的會員大學,毋須逐間申請。部分院校需要逐間付申請費,網頁www.commonapp.org。

study05_usa04_pto02

個人陳述 全方位突出自己

美國大學收生有一特點,就是除學術成績以外,它們還十分著重學生的全人發展,在學習以外有否服務社區、有否傑出的領袖才能或在特別範疇如體育或藝術有出色表現。因此,在個人陳述中如何全方位突出自己便十分重要。

「Personal statement 通常限於600字內,如果只懂『數白欖』一定無機會!」資深升學顧問魯思說:「陳述一定要有力地展示個人視野和目標,為何要入讀心儀大學和學科,帶出自己的強項,以及強調大學畢業後有何抱負,日後如何可以貢獻母校和社會。」

由於美國大學還看重學術以外的成就,因此不少專家都會建議學生加入自己在運動、藝術或其他課外活動的「威水史」,例如全港學界比賽冠軍等等,國際獎項如為香港代表隊等尤佳。近年,香港學生明白到美國院校注重社會服務,所以不少人都將自己做義工的往績,統統放進陳述去。可是,魯思卻對此不以為然。

「盲目去做義工,如果本質與內容欠奉,只為考大學,其實對方一看便知。如果只是做義工,卻不能說出當中意義,或某一項社會服務與你的人生經歷或目標有何關係,那只會淪為膚淺的陳述。美國大學最珍視人文質素和價值觀,任何陳述都必須從心出發,反映自己的人文質素。」

當遞交申請後,考生可做的就只有等待校方回覆,時間可長可短。個別院校或要求透過電話或互聯網如Skype等面試,甚至直接由在香港的院校舊生面見,不過亦有相當多大學毋須面試。

study05_usa04_pto01

準備個人資料

視乎個別美國大學和社區學院的要求,一般申請者需呈交以下文件:

  • 已填妥的申請表
  • 過去三年校內成績
  • 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
  • 學校推薦信
  • 大學入讀試成績:學能傾向測驗SAT、學科測驗SAT Subject Test或ACT、英語能力測試如TOEFL或IELTS(視乎不同院校要求)
  • 經濟證明(家長須簽名以示支持學生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

書本樣式

usa04_1

usa04_2

 

 

英國升學:英港學制有別 教學方法大不同

修讀多元化科目

香港人對英國教育制度一般不會陌生,因為在未改行「334」新學制前,香港舊制一直沿用英國的教育制度──即6年小學、5年中學及2年預科課程。唯一不同的是,英國的義務教育規定兒童由5歲起便入讀一年級(Year 1),比香港小孩早一年讀小一。英國孩子一直讀至16歲,義務教育才停止(英格蘭地區2015年最新修訂將將義務教育訂至18歲)。

資深英國升學顧問容顯欣說,英國中學生需要修讀多元化科目,除了一般學科如數學、英語、科學、歷史等外,英國中學還多規定學生要修讀一至兩種外語如德文、法文或西班牙文;此外,當地中學亦會提供一些創意學科如Design & Technology(DT),學生至會考時已經要懂得製造摩打或喇叭等。一般而言,愈低年級需要修讀的科目愈多,到了中四、中五(即Year 10、11)便開始收窄至修讀8 – 10科,及至預科程度再縮窄到選修4 – 5科。此外,部分學校亦會開辦國際文憑(IB課程)。

升學途徑

uk02英國學生一般要在中四預備,並在中五(Year 11)應考英國普通程度證書(GCSE),即類似以往的香港中五會考。之後,學生可以循以下途徑升學:

  • 選擇升讀預科並報考英國高級程度證書(GCE A-Level),然後透過英國學院及大學聯招辦事處(UCAS)申請報讀大學學位課程;或
  • 報讀為期一至兩年的職業專科或延續教育課程, 考取「BTEC, City Guilds, OCR Nationals國家證書或文憑」、或高級國家證書或文憑(Higher National CertificateHNC / Diploma HND)、或基礎課程(Foundation Degree),然後繼續進修或銜接學士學位課程。

以上兩類途徑都是英國本土學生的普通做法。然而因應國際學生需求,近幾年不少英國大專院校校針對一些學歷未能符合入讀學士學位課程的海外生,特別開辦兩類大學銜接課程:

  • 國際基礎課程(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Programme)為大學或延續教育學院開辦的一年制課程,在香港完成中五或中六便可報讀。除核心科目如英語和學習技巧外,學生可選修如法律或工程等不同學科;修畢課程且成績符合要求的話,可入讀指定大學相關學士課程的一年級。
  • 國際文憑課程(International Diploma)性質和國際基礎課程相若,但收生要求較高,課程相等於學士學位的第一年;完成課程而成績符合要求的話,可直升大學學位課程的第二年。學生可享大學生身分,並可使用大學及聯繫學院內的校園設施。

要注意的是,以上兩種國際基礎或文憑課程都只招收國際學生,謝絕本土生,所以要有心理準備只有海外生同學。院校同時亦有針對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和適應英國學習模式的課堂內容,而且銜接大學的入學率平均有八成,因此近年十分受香港學生歡迎,尤其是在中學文憑試未能考獲入讀本地大學資格的學生,甚至是放棄考中學文憑試的中五港生,很多都選擇此途徑。但英國文化協會建議學生,最好完成中學課程並取得畢業證書,才到英國升讀大學或大學銜接課程。

學習模式

至於英國大學學位課程,亦與香港舊制相似。在英格蘭、北愛爾蘭及威爾斯,這些課程一般為期3年,蘇格蘭則需時4年,部分學科如醫科等會更長(視乎個別大學而定)。課程側重學術訓練,上課形式包括演講課、研討會、實習課,及由一名導師帶領數位同學討論的導修課。

還有點香港學生不得不知的,就是英國教育的學習模式。大學二年級的文澤鈞於中五會考後便到了倫敦南部的寄宿學校升讀中六預科。「香港一班有30 – 40人,但英國預科班通常只有5 – 8人,最多10人。上課時,數學老師會拋出一條數,然後叫同學討論怎樣計算,很互動。老師則會在一旁引導同學討論,合力解答問題,而不是背誦答案。」他指出,英國老師不會給予指定的考試範圍,也沒有天書或雞精答案,同學一定要充分理解課堂,踴躍發間和參與討論,才能拿取好成績。

study05_uk02_pto02

書本樣式

uk02_1

uk02_2

 

 

 

本地升學:本地知多少?

2016-2017年度JUPAS「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參與院校

香港中學文憑試考生可透過JUPAS申請入讀以下院校開辦的課程:

(一)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 教資會) 資助課程

study01_04_chart1

(二) 自資課程

study01_04_chart2

(三) 指定專業/ 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資助計劃」)課程

study01_04_chart3

資料來源:「大學聯合招生辦法」網站、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網站
*資料以「大學聯合招生辦法」、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公布為準

同學可瀏覽以下網站,了解更多資訊:

E-APP參與院校及基本收生要求

E-APP網站 http://www.eapp.gov.hk

專上課程電子預先報名平台(E-APP)是網上電子報名系統,文憑試考生可經此預先報讀JUPAS以外、經評審本地學士學位及副學位課程。經E-APP申請課程,考生有機會在文憑試放榜前獲得以下院校的有條件取錄/暫取錄資格:


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 香港教育學院
明愛社區書院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
明愛專上學院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 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明德學院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香港大學附屬學院
珠海學院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 東華學院
香港城巿大學專上學院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恒生管理學院 嶺南大學社區學院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港專學院 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 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保良局何鴻燊社區書院 薩凡納藝術設計(香港)大學 耀中社區書院
香港藝術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青年會專業書院

(以上為截至2014年11月之參與院校名單)

資料來源:專上課程電子預先報名平台網站

*資料以專上課程電子預先報名平台公布為準

部分E – A P P 院校基本收生要求

study01_04_chart4

 

書本樣式

study01_04_1

study01_04_2

 

 

 

本地升學:解讀九大院校計分方法

九大院校對於文憑試成績的計分方法及收生成績的表達方式各異,考生參考各課程的收生成績時,宜先了解院校的計分方法及留意成績表達方式。注意收生成績每年不同,且並非唯一的取錄準則,院校會考慮面試表現、其他學習經歷等因素。

study01_05_chart1

 

study01_05_hku

註:

  1. 應用學習科目達標並表現優異,可作額外輔助資料或取錄考慮因素
  2. 其他語言科目達E 可作非指定選修科目
  3. 個別課程有額外要求及其他考慮入學因素

計分方法
部分課程計算4科核心及2科最佳選修科目的分數,部分則計算最佳5科成績。如考生修讀3科選修科目,當入學分數相同,部分課程會考慮第三科選修科目成績,或第三科選修科目成績優異可獲少許「附加分數」(bonus points)。

院校稍後將公布最新收生成績計算方法、學科計分比重等資料,詳情可參考:www.hku.hk/dse

 

study01_05_cuhk

註:

  1. 部分課程應用學習科目達標並表現優異,可作額外選修科目並獲「附加分數」(bonus points )
  2. 其他語言科目達E 可作非指定選修科目
  3. 個別課程有額外要求及其他考慮入學因素

計分方法
主要計算4 科核心及2 科最佳選修科目(或1 科選修科目及M1/M2)的平均成績。另會考慮額外選修科目成績,其中1 科可獲酌量加分。各課程對個別科目或有不同要求或比重。

 

study01_05_ust

註:

  1. 應用學習科目達標並表現優異可作輔助資料
  2. 其他語言科目達E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JS5004)視為非指定選修科目,其他學院則視為輔助資料
  3. 個別課程有額外要求及其他考慮入學因素

計分方法
理學(JS5001)、工程學(JS5002)及國際科研(JS5011)計算5科成績,包括英文、數學、指定選修科目及其餘最佳2科。工商管理(JS5003)及環球商業管理(JS5013)計算6科成績,包括英文、數學及其餘最佳4科。環球中國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JS5004)計算6 科成績,包括英文及其餘最佳5 科。各課程學科計分比重不同。

study01_05_cityu

 

註:

  1. 應用學習科目不可作選修科目,只視作輔助材料
  2. 其他語言科目達E 或可作非指定選修科目
  3. 入學分數相同時,額外選修科目成績或會被考慮
  4. 個別課程有額外要求及其他考慮入學因素

計分方法
法律學院(JS1061)計算4 科核心及2 科選修科目的成績,其他學士學位課程則計算4科核心及1科選修科目。各課程學科計分比重不同。

study01_05_bu

註:個別課程有額外要求及其他考慮入學因素

計分方法
各課程有不同計分方程式,大部分計算4 科核心及1科最佳選修科目。部分課程計算1 科額外科目,2014/15 學年, 中醫學及生物醫學(JS2410) 、中藥學(JS2420)的額外科目計分比重為40%,文學士/社會科學(JS2610)及中國研究(經濟/地理/歷史/社會學)(JS2650) 的比重則為10% 。歐洲研究—— 法文(JS2630)及歐洲研究——德文(JS2640)計算2 科選修科目。部分課程的個別科目計分比重較高。

院校稍後將公布最新收生成績計算方法、學科計分比重等資料,詳情可參考:www.hkbu.edu.hk/ar/admissions/jupas

study01_05_polyu

 

註:

  1. 個別學士學位課程應用學習科目達標並表現優異,可作選修科目達3,最多計算1 科;個別高級文憑課程應用學習科目達標並表現優異,等於文憑試科目達3,達標等於達2,最多計算2科
  2. 其他語言科目達E 可作選修科目
  3. 學士學位課程如選修科目未達收生要求,M1/M2 達2可作特別考慮(護理學院課程除外);高級文憑課程如成績未達收生要求,M1/M2 達2可作考慮
  4. 個別課程有額外要求及其他考慮入學因素

計分方法

學士學位課程採用以下其中一種方法計算入學分數:

  1. 4科核心及1科最佳選修科目
  2. 任何5科最佳科目
  3. 中文、英文及3科最佳科目

各課程學科計分比重不同,核心科目比重為7 倍或10 倍,優先科目( preferred subject )為10 倍,其他科目則5倍或7倍。

study01_05_ied

註:

  1. 應用學習科目達標並表現優異可作選修科目,高級文憑課程最多計算2科
  2. 其他語言科目達E 可作非指定選修科目
  3. 個別課程有額外要求及其他考慮入學因素

計分方法
主要計算4科核心及1科選修科目的最佳成績。

study01_05_lu

註:

  1. 應用學習科目可作額外輔助資料
  2. 其他語言科目達E 可作非指定選修科目
  3. 個別課程有額外要求及其他考慮入學因素

計分方法
主要計算4科核心及1科最佳選修科目,個別學院或會考慮額外選修科目,酌量加分。

study01_05_ouhk
註:個別課程有額外要求及其他考慮入學因素

計分方法
計算4科核心及1科最佳選修科目。

*以上資料以院校公布為準  資料來源:上述院校、院校及聯招網頁

書本樣式

study01_05_1

study01_05_2

 

 

 

英國升學:預早申請 留意時間

升學顧問普遍建議,家長和學生在出發前一年多便要着手籌備升學事宜。尤其當選科選校目標明確後,於每年的九至十月便要開始申請了。

英國大學聯招UCAS

報讀英國大學甚為方便,香港學生只需透過英國大學及院校招生事務處(UCAS)的網上聯招系統,便能以一份申請表報讀最多5間院校的學士學位課程(申請醫科除外)。申報任何課程(不論是否同科),只可在劍橋或牛津之間二擇其一。UCAS收集申請後,會交由大學收生主任自行決定,而學生亦可透過系統查閱申請進度。

中學文憑試考生一般在中六開學時便需要申請,當在UCAS網上系統填寫個人資料,並輸入即將應考的公開試科目後,學生還需遞交校方推薦信及個人陳述書。要注意的是,聯招系統不設填寫校內成績,學生的老師、升學輔導老師或校長需要為學生提供預測成績(Predicted grades),以供英國院校收生主任參考。同時,亦因為在申請時仍未有中學文憑試成績,因此學生如可提供其他英語能力測試成績如雅思試(IELTS)等,亦可增加入讀機會。

study05_uk04_pto01

注意截止日期

大多數課程的「建議申請期限」為一月中,最後的截止日期為6月30日,不過欲報讀較熱門和受歡迎的院校和學科,都應該在建議申請期限前遞交申請。此外欲報讀醫科、牙科、獸醫等,以及牛津或劍橋大學的課程,申請期限多數提早為10月15日,藝術及設計課程則於3月中便截止申請,學生和家長要早些準備。

在等候回覆期間,大部分學科都不需要面試,但醫科例外,申請人多數要親身飛往英國面試,而部分學科,個別院校亦有機會安排透過Skype視像面試。至於報考藝術及設計課程的同學,則有可能要額外郵寄畫作或作品portfolio到英國院校,以作遴選。

當辦妥申請後,學生一般在兩三個月內便會收到校方回覆,對方可能會給予學生一個有條件的取錄資格,清楚列明學生在中學文憑試放榜後,如果達到所要求的成績,就可以被正式取錄。

學生如錯過6月30日的截止日期,就不用再透過UCAS申請,直接拿著中學文憑試成績去聯絡院校查詢學位情況並申請便是。香港每年都會在中學文憑試放榜後舉行英國教育展,不少英國院校代表都會即場面試和收生。

成功申請秘訣

由於大部分學生透過聯招申請時,都未有公開考試成績供院校參考,因此學生遞交的個人陳述書便成為最重要的一環。

英國文化協會署理教育及社會項目主管盧銘恩提醒學生,自薦信就如求職信,申請人必須清楚解釋報讀理由,說服院校取錄自己。院校一般會審視學生有否求學熱誠及個人目標,因此假如學生於課餘時有參與跟科目相關的影子工作或義工經驗,便可表現出自己的學習熱誠。

如果學生有任何傑出表現或成就,亦不妨在個人陳述書上寫出來。但盧銘恩指,學生不宜只一味列舉威水史,而應解釋有關成就對讀大學或未來抱負有何幫助。此外,個人陳述書亦切忌三心兩意。部分申請者由於在聯招上5個名額分別報讀不同科目,所以在撰寫個人陳述書時便列出報讀不同科目的原因。盧銘恩稱,如果報讀的科目互不相關,便難以解釋或說服收生主任,為何申請者的學習興趣迴異。由於聯招系統只能呈交一封個人陳述書,所以最好還是集中火力,報讀相近的科目。

資深升學顧問容顯欣則提醒學生,撰寫個人陳述書絕對不可抄襲別人或範本,因為英國聯招及院校都有很強勁的系統,可以比較和對照出相似的內容,一經認出便難以翻身。

DSE 與 GCE A-Level對照

當收到英國大學回覆有條件取錄後,恭喜你!接下來的,便是用心盡力應考中學文憑試了。
英國大學及院校招生事務處(UCAS)已將中學文憑試24個科目的成績納入其分數對照制度(UCAS Tariff),考試成績水平與英國的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考試(GCE A-level)相若。除數學科外,以下為中學文憑試23個科目的等級與UCAS的對照分數:

uk04_chart1

中學文憑試數學科等級與UCAS的對照分數如下(以考生於兩部份取得的對照分數總和計算):

uk04_chart2

書本樣式

uk04_1

uk04_2

90後職場生存之道 強化軟技巧 事業加分

Pre07_02_pto01對於初踏職場的90 後年輕人,少不免引來上司或前輩的批評:欠缺實戰經驗、工作態度過於自我、與同事及上司的關係一般……事實上,年輕人浮沉職場,周圍遍布地雷,無論是應付面試、身處變數多多的辦公室,或要在同事間突圍上位……切忌自以為是,不妨裝備自己多一些軟技巧,參考以下口才培訓專家、人力資源顧問、企業管理層的建議,取長補短,即使未必能成為職場的拆彈專家,也可避免因溝通、禍從口出而錯失事業發展機會。

LOL, IDK, OMG……這些文字到底是潮語還是火星文?聖雅各福群會延續教育中心經理劉遠章表示,現時不少90 後或年輕人經常在職場中面對溝通問題,「很多上司和下屬屬於兩代人,他們的溝通方式、成長環境和文化背景皆不相同,一起工作時難免會出現摩擦或溝通問題。」他強調,上述問題不會令年輕人「即時死亡」,但演變成習慣後,容易使人累積成壞印象,長遠對事業發
展有影響。

要避免在職場中隨時因失誤而被誤會,甚至「中伏」,不妨從改善軟技巧入手。口才培訓專家黃桂林博士、人力資源公司Manpower Group 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徐玉珊(Lancy)和Bossini 人才發展部副董事謝曉丹,為年輕人解構職場的生存之道。

面試

情境:面試期間,手機突然響起。
Lancy 拆解:面試前即使轉為震機,也會發出輕微聲響,如非緊急,一般都不會接聽,因此倒不如關掉手機,專心面試。

情境:不少求職者一次發出多封求職信及履歷表,在面試時卻忘了職位內容。
Lancy 拆解:面試前最好再細閱招聘廣告一次,清楚職位所需技能及經驗、工作範圍,以免在面試時對職位一無所知。撰寫求職信和履歷表時,更要反覆校對錯字,確保資料正確無誤。

情境:雖然並非每份工作都需要穿西裝套裙上班,但部分年輕人面試時只穿T 恤、牛仔褲或短褲,與工作未必配合,且予人不尊重感。
Lancy 拆解:服飾應大方整潔,打扮自然得體,避免太多飾物,一般西裝或套裝便可,穿衣時應以工作性質為考慮重點。

辦公室相處

X 當上司作出工作指示,下屬回應一句:「你鐘意啦!」
✓「你經驗較我豐富,我相信你的意見是正確的,會跟着改。」
黃博士:上司會感到下屬在推卸責任,彼此產生距離。建議下屬放下己見,尊重上司的決定。

X 「催命符咁!一陣做得快又話我未check 清楚交給你,你都要畀時間我check,大佬!」
✓「為了令你滿意文件內容,我希望可以有多些時間處理,並會在限期前交到你手上。」
黃博士:工作間應避免稱上司為「大佬」或「阿姐」,宜稱呼對方的職銜。另外,工作時要盡量令上司了解問題的原因和過程(如涉及其他部門),使他們對工作進度掌握更多。

X 同事間溝通,有時會因為欠缺說話技巧影響人際關係,如提出:「你會唔會跣我?」看出同事之間的不信任。
✓「你之前是否試過此方法可行?可以一起討論!」
黃博士:工作遇到問題時,可向同事提出,但要小心用語,要將「跣」字化成擔心或問題所在,不妨將擔心說出來,又或以第三者身分提出問題,避免尷尬。

X 上司作出工作安排後,下屬說:「又係我?次次都係我!」
✓「我處理過幾次,已有經驗,或者給機會予其他同事跟進。但我可以從旁協助大家,分享經驗。」
黃博士:下屬可先答允上司,若他本身有多項工作在身,可先查問工作是否趕急,同時要妥善安排工作次序。當上司理解情況後,或會加派人手協助。

X 員工爭取福利時,如向上司說:「這項福利是我應得的!」
✓「我相信公司會對有效率的同事予以合理福利,所以我會努力,希望成為獲得鼓勵的一份子。」
謝曉丹:以上說話令上司覺得該員工過於現實自私,處處以個人利益行先。
黃博士:此「應得」可以有兩個層次,除了個人外,如是為部門爭取,會較易被上司接受。

錯用網絡語言

此外,不少年輕人習慣以即時通訊工具溝通,當中有很多常用的internet slang(網絡語言),予人印象不夠專業。Lancy 指出,上班時應盡量避免在電郵中使用網絡語言,特別是給客戶的電郵,應用專業的語句溝通。另每間公司對文書通訊的要求不同,例如行距、字型等,員工只要跟公司的制訂做法,便可保持一貫公司形象。

突圍上位

Lancy 寄語,年輕人上位沒有捷徑,要靠自己努力,清楚自己的優缺點,將之詳細列出,將優點與工作結合,若上司看到績效,受提拔的機會便可增加。相反,若有不足之處,便要增值自己;更要學習時間管理,以應付在死線前完成工作。

pre07_02

書本樣式

pre07_02-1

pre07_02-2

 

 

 

英國升學:做好各項準備 安心入學

住宿

確認入讀後,院校會寄來住宿小冊子,請學生瀏覽互聯網資料,並申請大學住宿。國際學生通常在首年都會獲安排入住大學宿舍;到了第二或第三年,雖然學生仍可申請,但一般會優先安排宿位給一年級新生。因此學生到了第二年,很多時會選擇跟同學到校園附近的地區租屋。

每所宿舍通常會有一位留宿舍監,負責管理,並為宿生提供意見或協助。宿生通常有自己的房間,廚房和浴室則共用。部分院校宿舍亦設有獨立浴室、洗手盆和廁所的單人套房。宿舍可安排每日膳食,也有宿舍設有煮食設施,學生可自行煮食。

study05_uk06_pto01

學生簽證

香港特區護照或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持有人前往英國留學超過6個月,必須按照計點積分制第4類別申請學生簽證。其他護照持有人,可到網頁www.gov.uk/check-uk-visa查詢簽證安排。

至於申請手續,學生首先必須於網上辦理申請(www.visa4UK.fco.gov.uk),並在申請過程中,預約時間與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簽證申請中心職員親身會面。會面期間,學生須登記指紋和臉部相片(生物辨識資料)。申請人可最早於出發前三個月遞交申請。由遞交申請日起計,簽證中心最少需要15個工作天處理及批核申請。

購買保險

學生可以自己購買保險,但並非必須。英國大學一般設有診所,學生可免費看病,惟要自費配藥。此外,英國的全國性醫療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為就讀課程達六個月以上的國際學生(蘇格蘭不在此限)提供免費醫療服務,惟學生或需自付藥費及治療費用。

出發準備

大部分英國中小學、學院和大學都會為國際學生舉辦迎新活動,介紹校園設施及當地社區,學生最好在迎生及註冊日前一星期或提早數天到達,讓自己適應新環境。上機前,學生應先計劃好抵達後的交通安排,以及通知校方你的抵埗細節。

學生在英國境內可享有多種交通優惠。16 – 25歲學生(或25歲以上的全日制學生)購買青年火車證(Young Persons Rail card),可少付三分一票價。如持有英國全國學生聯合會卡(NUS Extra)或國際學生證(ISIC),可享有公共巴士及長途巴士公司提供的學生優惠票價。

出發前不妨到英國旅遊局的網上商店www.visitbritainshop.com,選購一些基本物品,如適用於倫敦交通網絡的Oyster Card、全國通用的交通證、旅遊指南及手機儲值卡。透過商店提供全球付運服務,在出發前送抵香港。

香港的英國文化協會每年均會舉辦多場出發前講座,邀請留英學生簡介各項生活細節及出發前要準備的項目。詳情可到www.britishcouncil.hk查詢。

英國國際學生事務局(UKCISA)為國際學生提供很多有用的出發前建議,網址:www.ukcisa.org.uk

申請時間表

uk06_chart1

注:以上時間只供參考,實際情況及截止時間因應個別院校要求或有不同

書本樣式

uk06_1

uk06_2

 

 

 

加拿大升學:學費便宜吸學生

加拿大大學的優勢,除學術水平高,還有學費便宜。相比其他熱門留學國家,加拿大對家長的負擔相對較輕。現在我們便計算一下在加拿大升學到底要花多少?又有多划算?

直升大學:4年$100萬

「學費便宜是很多人選擇加拿大升學的誘因。」的確,加拿大相對其他國家,例如熱門留學國家英國,一年學費加生活費盛惠港幣$30萬。以目前加拿大生活指數計算,留學當地的衣食住行等費用,約港幣$9萬。大學學費每年平均約$16萬,部分學科或學校費用較貴,例如老牌名校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Toronto)的學費便要加幣$32,000,即是每年學費港幣$22萬左右。以一般大學學費,連生活費每年折合港幣只需$25萬,要在加拿大完成4年的學士學位課程,大概要準備$100萬。

如果學生選擇修讀當地的大學銜接課程,學費與大學學士學位課程無異。換句話說,如果考完中學文憑試到加拿大讀一年大學銜接課程,再轉升大學二年級,費用是相等於修讀4年學士課程,與直升大學所花的費用沒差別。但如果選擇提早在中五到加國讀書,即等於多讀一年大學,也得多花一年費用,埋單盛惠$125萬。

升學教育顧問何家欣指出,雖然UTP保證百分百直升大學,但大部分家長也會讓子女選擇社區學院,因為不少曾有加拿大升學經驗的爸媽,過往也是循社區學院升讀大學,故傾向讓子女再沿相同升學途徑。而修讀社區學院的費用相對划算,也是吸引港生的原因之一。完成2年社區學院課程共需港幣$30萬,再直升大學三年級,家長只需要為子女準備約港幣$80萬便可。

從高中開始:花費最多

「想他們自細讀起!」有不少家長的內心也是這樣想,希望愈早送子女到加拿大升學,早點適應當地的學習環境和學好英文,這樣便不怕子女太遲起步。不過要送子女到加拿大升讀當地中學的話,自然也需要作好金錢準備,但前言提及,加拿大的學費相宜,即使由高中開始,費用也不是天文數字。

當地中學的學費與社區學院相約,平均$9萬一年,但國際學校的費用較高,幾乎港幣$16萬一年,與大學的費用並齊。若以修讀一般中學第10班、11班和12班計算,3年學費加生活費,折合港幣約$41萬。順利升上大學,加往後4年的$100萬學費和生活費,家長需為子女準備至少$141萬的儲備。

加拿大國籍有著數?

香港是可以擁有雙重國籍的地方,其中為數不少的港人持有拿加拿大護照。利用加拿大公民身分往當地念書,究竟是不是划算的做法?澳洲教育顧問(AEC)教育顧問潘卓其指,即使擁用加拿大護照,也並非一開始便可以享有當地公民較廉價的學費。「由於他們從未交過稅,要先住滿一年宣告公民身分,才可以繳女與公民一樣的學費,所以首年必需交國際生的學費。」如香港學生擁有加拿大護照,所入讀的國際學校只是國際生所付的7 – 8成學費,若由11年級開始唸上去,學費連生活費折合大約是港幣$25
萬,加上公民繳交大學4年的費用連生活費比國際生便宜一半約$50萬,換言之這樣修畢高中及大學學位,只需港幣$75萬。

累積獎學金

海外升學對於家長有一定程度的財政負擔,同學不妨考慮在學時申請獎學金。不過升學顧問馮振耀指出,一般往加拿大升學的學生,也會在大學一、二年級時才申請獎學金,很少會用中學文憑試成績直接申請。他建議可多申請幾項獎學金。「加拿大有很多獎學金,而且不限你申請多少個,可能個獎學金只有$4,000加幣,但隨時累積的獎學金可以免卻一年學費。」

以下是不同學校包括中學、大學以及外間機構所提供的國際學生獎學金,可供參考:

ca06

書本樣式

ca06_1

ca06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