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教不要怕瘀 17歲創業妹敢問敢試

「凡事開口問、不怕瘀、不怕輸」,Marsha Lui一直遵守母親教導,如參選學校領袖生時首創貼海報拉票、冒昧電郵大學教授要求實習並獲准、請纓做高峰會義工以廣結人脈等。

17歲的Marsha參加2014年「創業週末」香港區賽,作品理念是透過電腦程式讓長者以最簡單方法跟年輕人視像通話,擊敗59名包括大學生及在職的參賽者,奪冠並代表香港出戰國際賽。雖然最終落敗,但Marsha已獲兩開發商義助,擬將概念落實並推出市場。

為與外婆溝通 構思聊天程式

Marsha接受訪問時表示,外婆長居澳洲,因機票昂貴,每年只能見一、兩次面,主要靠長途電話聯繫,但有聲無畫,始終不夠親密。外婆年逾九旬,不諳電子產品,Marsha便構思設計電腦程式,冀用最簡單方法令長者都可學懂使用視像通話,暫名為Grand-
Chat」(Grand意為祖父母輩,Chat意為聊天)。

「看到有個問題,便想方法去解決,有了方法便實踐」,Marsha帶着「GrandChat」概念參加2014年「創業週末」香港區賽,迎戰59名不論知識、經驗、技術層面都比自己優勝的對手,當中包括大學生和在職人士。她坦言,於眾人面前介紹設計概念覺得「好驚、緊張」,但她的概念於初賽投票時,以全場最高票晉身決賽,最後更贏得香港區冠軍。

高票摘冠 兩開發商垂青

Marsha代表香港出戰世界賽,雖然最終輸了比賽,但她不認為自己失敗,因贏到了經驗、人脈等。她透露,曾就服務及收費模式進行街頭訪問,了解市場需要,現已獲兩個開發商義助編寫電腦程式,擬將概念落實並推出市場,雖然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但她沒有沮喪,「又不像考試般只得標準答案,可以有很多處理方法,連試都不試就不會成功」。

Marsha以便利長者使用視像通話為構思,創出「GrandChat」。
Marsha以便利長者使用視像通話為構思,創出「GrandChat」。

自薦大學實習 請纓高峰會義工

Marsha強調,有甚麼想做便要主動出擊,例如她曾參選學校領袖生,「要人投票給自己,就要讓人認識自己」,過去從沒候選人宣傳,但她打破傳統,在校內貼海報拉票,結果成功當選;2013年寒假,她逐一電郵香港大學醫學院的教授自薦做實習,最終獲其中一名教授允做工作影子(即跟隨教授工作)兩星期。

為了解不同行業及廣結人脈,Marsha不時都會參加高峰會,但部分會議入場費高昂,達數千元,她會主動聯絡主辦商,請纓做義務工作人員,例如接待員,一年半內已認識逾700人。

她表示,會先在網上尋找主辦商的電郵地址,若對方沒回覆電郵便致電,「即使被對方拒絕,都不會不開心,因為根本無損失,所以不用不開心」。Marsha勉勵其他「90後」要趁年輕發掘興趣,多作嘗試,「不用等長大後,因為讀書時期才是最多空閒時間,況且試了,就算不成功都無損失」。

創業週末 全球爭冠

「創業週末」(Startup Weekend)旨為鼓勵創業,提供交流平台,2006年始於美國,現已拓展至全球。參加者須參加地區初賽(若參加者地區沒舉辦,可到另一地區參賽),首3名晉身世界賽首輪比賽,分為6個區域,包括美國中東部、歐洲、亞太區等,每區再選出兩名優勝者爭奪世界冠軍。

勝出可獲法律宣傳支援實踐

香港區初賽為期3日,參加者需設計及推介自己的概念和創業計劃,主辦商會安排創業顧問為參加者提供指導,再由現場投票及評審選出首3名。世界賽分為兩輪,首輪是區域賽,參加者須於48小時之內製作一段90秒的短片,介紹產品概念和創業大計,之後會進行網上投票及評審,Marsha躋身此階段比賽後止步;每個區域勝出的兩隊晉身次輪,由評審選出世界冠軍,可免費出席於米蘭舉行的國際企業家年會,亦可獲法律及宣傳等支援實踐大計。

書本樣式

boss09_1

boss09_2

 

 

 

親嘗窮苦 周基利致力滅貧 愛打架屋邨仔 今成傑出學者

近年致力研究貧窮課題的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教授周基利,外表文質彬彬,原來童年是個「小霸王」,小學時身邊有黑社會朋友,與同學打架乃「家常便飯」。草根出身的他曾試過沒錢坐車,要尷尬請司機通融。升中後他修心養性讀書,最終成為教授,更獲頒香港教育學院(現為香港教育大學)傑出研究表現獎。

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教授周基利,童年是個愛打架的頑童。
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教授周基利,童年是個愛打架的頑童。

51歲的周基利,自小居於葵涌石籬邨,當年該區龍蛇混雜,他小學時常與同學打架,更曾以木棍製成雙節棍作武器。他承認當年身邊有些朋友有黑幫背景,因此聽聞黑道中人不是曾被警方打傷,就是因偷竊送進男童院,令周內心充滿掙扎,反思長此下去不是辦法,「就算今次打贏人哋,下次再有又點算?」

石籬長大 童年黑幫為伴

周基利自小居於葵涌石籬邨。
周基利自小居於葵涌石籬邨。

慶幸當年周基利有讀書天分,小學多年來均考獲全級頭10名,甚至身邊有黑幫朋友也向他說:「你讀到書就唔好搞呢啲嘢(打架)。」適逢當年周搬家至葵盛,加上小學成績不俗,終成功升讀名校荃灣聖芳濟中學。

因校內學習氣氛良好,周基利中學時已修心養性,告別打架生涯,努力惡補英文,最終會考獲2A2B佳績。不過,周坦言升學路非一帆風順,因英文只獲E級,未有大學錄取,只好暫投身社會工作一年,一邊當銀行文員,一邊重考英文科,最終考獲D級,繼而獲港大心理學系錄取。

在美國修畢碩士後,周兩度申請讀博士不果,遂回港在社聯任研究員。他對此事耿耿於懷,遂利用公餘時間兼讀遙距課程,取得博士資格。曾在港大老年研究中心任研究助理教授的他,2012年轉職教院(現為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過去多年在學術期刊發表過130篇論文,關注本港貧窮議題。

關注基層童 研增向上流機會

在家中五兄弟姊妹中排第五的周基利說,童年時生活艱辛,晚飯時兄弟姊妹要鬥快吃,「手快有手慢無」,又曾乘巴士找工廠工作的母親,豈料在巴士睡過了站,身上再沒零錢多乘一程,要向司機爭取搭「順風車」。

他以自身經歷為例,認為基層兒童也應有平等學習機會,未來將繼續研究如何改善弱勢社群向上流動的機會。

【想一想】

周基利自幼喜歡打架,為甚麼他最後能修心養性,成為學者?

書本樣式

change03_1

change03_2

 

 

 

曾獲科學獎 理科小子 轉投iBank

change02_pto01

2004 年,仍是中學生的李洛衡(Ryan)為科學着迷,課餘時間都在實驗室裏度過,儘管研究過程屢屢碰壁,但科學奧妙是小伙子的動力,讓他跨過困難。那一年,他帶着科研成果遠赴美國參加全球最大規模的中學生科學競賽「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l ISEF),獲獎而回。轉眼11 年過去,當年的理科小子並沒有投身科研,Ryan 畢業後選擇從商,現於國際投資銀行任證券分析員。

立志做科學家 研大菜糕電芯

當年讀中六的Ryan與同學花了1年時間製作「大菜糕環保電芯」,以香港區代表身分赴美參加「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l ISEF),並獲入圍獎。他憶述,研究的最大難處是要找到不會滲漏又導電的電解質,千試萬試找到鹽水加大菜糕,「將電芯放入電磁盒,推動摩打『逢』一聲,我今天仍記得那感覺非常開心」。

他表示,自小鍾愛理科,「因為理科很像我的思維模式,可以客觀解釋到世界上很多不同事物的變化。大家覺得很理所當然的東西,可以透過科學解釋箇中原因」,中四時已立志成為華裔科學家,「科學家的發明可以改變世界最多」。然而,大學選科時理科卻不在Ryan的考慮之列,「要想畢業後的出路,原來工種實在不多,出路比較窄,尤其在香港」,他說,「除非沒有太大的生活或家庭壓力,否則很難做到」,其他地區的科學家地位相對高,令人願意做科學家的動力亦較高,但在香港不是這樣,反觀讀商科出路較廣。

2004年,當時就讀中六的李洛衡(左二)與同學發明「大菜糕電芯」,赴美參賽。
2004年,當時就讀中六的李洛衡(左二)與同學發明「大菜糕電芯」,赴美參賽。

憂出路窄 大學棄選理科

現於國際投資銀行任證券分析員的他,算不算背棄了夢想?Ryan不認為現時的工作與當年想做的事背道而馳,「我不是只諗錢,或者如何錢生錢」,而是將科學的概念推而廣之到一些大家會關心的議題,透過獨立分析,向人講解一些事情為何會這樣發生、將會如何發生等,不是只看股票格價升跌,認為當中的滿足感不亞於鑽研科學理論,也是自己喜愛的工作。

上kickstarter鼓勵科研創業

雖然在港投身科研的路難行,但Ryan不認為是此路不通,「每日看着智能電話,都提醒着這條不是『倔頭路』,但當你未去到有製成品前,大家都不會去關心,或者不懂去關心」。所以,Ryan很尊重投身科研的人、佩服他們的熱情和專注,並強調創意需要尊重和鼓勵,現在不時會在創業集資網站如kickstarter、與科研有關的集資網站「投資」,「我未有能力投資幾十億,但幾百元、幾千元,積少成多」。

【想一想】

你有沒有喜歡或擅長的科目?你認為自己將來會從事相關的職業嗎?
除了自己的興趣,選擇職業時還要考慮甚麼因素?

書本樣式

change_02_1

change_02_2

 

 

 

擬定職業路向 年輕人踏上青雲路

年輕人該如何擬定職業路向?選擇職業時,興趣、能力和前景哪一樣較重要?人生有很大部分時間花在工作上,如擇業不當,後果非常嚴重!先了解你對事業發展的準備,再學習關於就業的DOs and DON’Ts 吧!

就業勿受朋輩影響

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註冊社工莊芳儀觀察,不少年輕人選擇職業時容易受朋輩影響,看見別人做某類工作便跟隨,卻缺乏對該行業的了解。她建議:「年輕人應先蒐集資料,對行業有基本認識,如想投考警察也要理解其體能和學歷要求,萬不能單單因為薪酬吸引就申請。」年輕人還要了解該職位的福利,如周末、周日及公眾假期是否可以休假,再作考慮。

莊芳儀以投考警察為例,說明年輕人選擇職業時需對行業有基本認識。
莊芳儀以投考警察為例,說明年輕人選擇職業時需對行業有基本認識。

衡量性格和工作性質

除工作要求和福利,莊芳儀指出,必須衡量自身性格是否適合該行業的工作性質,如性格外向、喜歡與人溝通的年輕人從事朝九晚五、整天對着電腦的文職工作會很吃力;相反,一些行業講求與人溝通和建立關係,如顧客服務員和接待員等,並不適合性格內向的年輕人。

如充分了解行業後想入行,但不合資格,該怎麼辦?莊芳儀建議,有清晰目標的年輕人,以行動令自己達標,如修讀毅進課程達到學歷要求,然後入行。如未能確定自己的職業路向,莊芳儀認為年輕人應嘗試不同行業,累積工作經驗,或會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她提醒年輕人,適應工作環境需時,千萬別做一兩星期就說沒興趣,至少應給予一個月時間認清公司環境和行業運作,然後再作判斷。

那麼,在職的年輕人應否透過進修為自己增值?莊芳儀指出,若年輕人已有明確的轉工或晉升目標,進修確可提升競爭力,若然抱着「人進修,我進修」的心態,只會徒令自己浪費時間和金錢!她建議年輕人積極在工作環境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了解自己到底是文筆好?善於與人溝通?還是具備創意?然後因應能力在長處再作發揮。

年輕人對就業常見的謬誤

1. 對工作期望太高
每個行業都有其好壞,不可能完美;年輕人應調節自己適應當下的工作。

2. 找工作時過於挑剔
每份工作都是學習機會,能累積經驗,以及學習如何待人接物,更可能會從中培養出興趣;尤其在經濟不景時,「有工開」已值得高興,不妨放下身段嘗試。

3. 找工作或見工時態度欠佳
如面試遲到或無故缺席,又欠交代等。年輕人也要注意工作態度,如注意衣著、儀容和做事要負責等。

書本樣式

pre08_03_1

pre08_03_2

 

 

 

貧童影集主角 10年後 命運迥異

change01_pto01
「我認識的朋友,由我認識他到現在,他的生活環境從沒有改變過。」 「努力多年終靠自己爭取到一份滿意的職業,好有滿足感。」

10 年前同樣是貧窮兒童,在舊區留影出版攝影集,同一天空下,成長命運殊不同。有人15 歲便投身社會,礙於低學歷及沒專門技能,只靠打散工餬口,創業夢遙遙。亦有幸運兒在出書後獲善長贈電腦及介紹暑期工,讓興趣化成事業,成為科學園內的手機程式開發員。

社區組織協會10 年前為一班生活在深水埗區的貧窮兒童留影並出版攝影集,最近再邀請他們拍照,向讀者訴說十分之一世紀以來的空白。陳允沖(阿沖)當年與姊姊陳允玲一同在深水埗街頭合照,當年12 歲的他在書中寫道,「想當醫生,替人治病」,此刻穿著廚房工作服的他笑說對此事已毫無印象。沒有中五學歷,莫說醫生,連小時候覺得「很有型」的警察都做不成。

阿沖以前住板間房,一家四口要靠母親微薄薪水及綜援金過活,「細個連去小食部買零食的錢都無,身上只有車錢」,亦不敢約朋友去街,「因為無多餘錢」。他中四時自知沒讀書資質,加上年少貪玩而決定輟學。

首年投身職場,阿沖找不到長工,做過飲食、髮廊、地盤、運輸,盡是「餐搵餐食」。當時每周只有約$500 兼職薪水,他統統花在抽煙、飲酒、到網吧打機等,「雖然錢不多,但當時覺得好開心」。深水埗區內一班貧童的父母多忙於工作,無暇料理家庭,孩子常流連街頭,成為壞分子的目標,阿沖一度吸食K 仔兩個月。

陳允沖(右)10 年前與年長兩歲的姊姊陳允玲(左)一同在深水埗街頭留影,當年12 歲的他 在書中寫道,「長大後想當醫生」及「希望長 大後有工作」。當年希望學業進步的姊姊夢想 成真,現已赴台灣留學,但陳允沖對於行醫的 志願已無印象,如今穿不成醫生袍,改穿廚房 工作服,目標是由低做起,希望將來開餐廳, 可以買車、買樓,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社區 組織協會提供)
陳允沖(右)10 年前與年長兩歲的姊姊陳允玲(左)一同在深水埗街頭留影,當年12 歲的他在書中寫道,「長大後想當醫生」及「希望長大後有工作」。當年希望學業進步的姊姊夢想成真,現已赴台灣留學,但陳允沖對於行醫的志願已無印象,如今穿不成醫生袍,改穿廚房工作服,目標是由低做起,希望將來開餐廳,可以買車、買樓,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社區組織協會提供)

昔日不覺窮困 因「朋友全無夢想」

他說,從前完全不覺得自己窮困或無作為,因為「朋友全部無夢想,他們甚至無諗過轉行,或試不同東西,好似甘於做一世勞力工作」。作為過來人,他說部分學歷不高的貧童因小時候窮困,長大後「搵到兩餐已經滿足」,不會計劃發展事業。

踏足職場,阿沖才懊惱沒把握讀書黃金機會,「勞工處份份工都要中五畢業」,曾做貨倉運輸的他即使掌握文書工作能力,沒有一紙文憑,難以轉職倉務文員。他曾想修讀職訓局課程,但發現除了交學費,亦要「手停口停」。現在回想,輟學唯一好處就是集中資源讓早計劃到台灣升學的姊姊圓夢。

眼看身邊朋友「無一個脫離到低下階層」,赴台灣念書的姐姐大概是唯一例外,阿沖說,不想繼續原地踏步,亦不想再「餐搵餐食」。兜轉多年,阿沖近月轉至日本餐廳當學徒,月入$10,000,薪金雖較低,但他希望由低做起,將來擁有自己的餐廳。不過他與媽媽的薪金差不多全數用作生活開支及供姊姊留學,阿沖亦承認創業路遙遙,「但起碼有夢想,不甘心只做一世打工仔」。

「不甘心一世打工」 創業路遙

至於現年24 歲的林銘峰(Alan)跟阿沖一樣,中學便踏足職場,不過他幸運得多,獲有心人介紹有關資訊科技的實習工作,「別人暑假在吃喝玩樂,我就在當暑期工,為夢想做個不停」,人際網絡擴闊之餘亦賺到第一份薪金,可以自行購買零件組裝電腦。

當年14 歲的Alan 在攝影集出版不久後,有心人看到他在書中寫上的願望,送贈手提電腦之餘,還多次介紹不同暑期工,包括在學校電腦部及電訊公司擔任技術支援工作。

年紀輕輕的Alan 中學時已富「實戰」經驗,特別在處理網絡伺服器方面,經驗甚至較有大學學位的同業豐富。惜聯招放榜後大學夢碎,只能升讀副學士,但憑勤奮努力及相關工作經驗,去年中他獲科學園一家公司聘用為手機程式開發員,月薪$13,500。

回想當初,若非有心人介紹暑期工作,沒大學學位的Alan 可能只能從事維修或組裝電腦等工作。他說,家境雖不代表一切,反觀天分及努力對從事資訊科技行業更重要,但家境若窮困,起步的確會比較慢,即使有興趣,亦未必有餘錢購買不同器材及軟件。

10 年前就讀中三的林銘峰在攝影集表明想有一部手提電腦,有心人看到後不單贈他電腦,更介紹多份資訊科技暑期工,讓他賺取不少工作經驗。10 年過去,現已24歲的他去年自投履歷應徵,靠自己爭取受聘科學園一家公司當手機程式開發員,他正在公開大學半工讀,最快今年夏天畢業。(社區組織協會提供)
10 年前就讀中三的林銘峰在攝影集表明想有一部手提電腦,有心人看到後不單贈他電腦,更介紹多份資訊科技暑期工,讓他賺取不少工作經驗。10 年過去,現已24歲的他去年自投履歷應徵,靠自己爭取受聘科學園一家公司當手機程式開發員,他正在公開大學半工讀,最快今年夏天畢業。(社區組織協會提供)

教電腦傳承善心

Alan 現花近$90,000 在公開大學進修,加上要償還副學士貸款,需要節衣縮食,笑言「想過踩單車返工」,現可以把興趣化為事業,從事專業範疇,前途可謂一片光明。他閒時亦會回深水埗區社區中心教電腦班,希望像當年的有心人,盡綿力改變貧童命運。

洗樓派傳單 年掙數百萬 傳統行業發掘出新點子

「洗樓王」創辦人王嘉源憑着敏銳的商業觸覺,將傳統的派傳單服務革新,搞得有聲有色。
「洗樓王」創辦人王嘉源憑着敏銳的商業觸覺,將傳統的派傳單服務革新,搞得有聲有色。

當全人類都在大談eMarketing、網上宣傳、手機App、社交網絡時,傳統的派傳單「洗樓」和「洗街」,好像已變成「不合時宜」的夕陽行業。然而,偏偏就有人在這個傳統行業中發掘出新意,將派傳單服務經營得有聲有色,員工以百計,一年營業額約3000萬元,盈利數百萬元,連不少大企業都爭相光顧。

洗樓王有限公司創辦人王嘉源表示,最初承接派傳單的生意,可說是無心插柳。話說2010年,他本來還在銷售流動電話儲值卡。有一次,他設計了一些傳單,連同員工共3、4人在街上派。不料,附近一家地產代理商分行的經理卻誤以為他們專幫其他公司派傳單,問他們是否可以幫手。

靈機一觸 轉陣派傳單

boss08_ pto02王嘉源見有多些收入也無妨,便接下了這宗生意。原來,該地產代理商分行每逢周六和周日都需要在附近8至10座工廈「洗樓」派傳單。漸漸地,王嘉源發覺,有些員工似乎喜歡派傳單多於賣電話儲值卡。另一方面,他亦考慮到,隨着智能手機的興起,將會愈來愈多人使用月費計劃,愈來愈少人使用電話儲值卡。

因此,他決定成立一隊人專門派傳單。初時,他專攻新蒲崗的食肆和補習社。之後,再打電話向其他地區的地產代理分行cold call(聯絡完全陌生的客戶),以及在街上貼街招宣傳,居然接到頗多地產代理分行的生意。

現時,「洗樓王」的客戶由本地企業到國際品牌都有。此外,飲食、零售、司機、保安、速遞員等工作都較難請人,故「洗樓王」也為客戶派發不少招聘單張。

boss08_ pto03

數日「洗」油尖旺千座樓 成賣點「豬頭骨」生意照接

到了2011年,一個水務署的工程承辦商致電給他,問他能否幫忙派發「停水通知書」。原來,這些「停水通知書」需要張貼在每座受影響的大廈的地下管理處,以及派發給每家受影響的商舖。當時的工程一共影響到油尖旺至少幾千座大廈。這宗「豬頭骨」生意不過是幾萬元,但工作量大,要求還十分嚴格。例如,不能有任何遺漏;要先將傳單「攝」一半入信箱,拍照為證,之後才將傳單完全塞入信箱等等。但王嘉源卻膽粗粗將之接下來。他本人連同員工及一些臨時工,合共30至40人,只用了幾日便完成了派發工作,並將萬多兩萬幅相片儲存在硬碟中,交給那個工程承辦商。

影相為證 增客信心

自此之後,王嘉源在他的宣傳傳單上寫明,曾獲委託派發「停水通知書」,兼且將派信箱時影相為證變為常態,結果向客戶推銷便容易了很多。2012年,他開始使用「洗樓王」作為公司名稱,生意更以倍數增長。

圖中有顏色的地方,是「洗樓王」首次派發「停水通知書」的地區,至少有幾千座大廈。這種同行不敢接的生意,該公司已接了50次。
圖中有顏色的地方,是「洗樓王」首次派發「停水通知書」的地區,至少有幾千座大廈。這種同行不敢接的生意,該公司已接了50次。

 

書本樣式

boss08_book01
boss08_book02

 

一見鍾情 還是日久生情?

嘗試過不同行業後,陳立業(左一)發現自己對珠寶公司的工作「日久生情」。
嘗試過不同行業後,陳立業(左一)發現自己對珠寶公司的工作「日久生情」。

確立自己的職業路向好比選擇伴侶,要根據自己的性格和考慮將來的發展謹慎挑選,是一件終身大事。有人深知自己的專長和需要,從小已立志進入理想行業;亦有人選擇親身體驗不同職業,再慢慢發掘自己的職業路向。而社會上的成功人士,對工作是「一見鍾情」還是「日久生情」?

很多年輕人問我,應該找一份「一見鍾情」的工作,還是會「日久生情」,慢慢愛上自己的工作呢?有些人比較幸運,很早已認定對某些專業或藝術方面的興趣,亦可能展現了在這方面的才華,我認為這樣「寄工作於娛樂」地發展事業是最理想的。正如自小已是一個貓癡的我,當年選大學的時候曾希望攻讀獸醫作為我一生的職業。

不過很多年輕人如我初出茅廬時一樣,未清楚自己的強項和發展方向,往往需嘗試不同的工種甚至行業,才能找到自己的「真愛」。

做不成獸醫,我的志願是推廣香港,因為多年前我在加拿大讀中學,同學們竟問我香港是否一條漁村?所以我立志要為香港做點事!因此當年應邀加入旅發局,我非常興奮。雖然那也是我工作生涯中最辛苦的6 年,但工作多元化,接觸層面之廣令我眼界大開,而且SARS 後推出過的種種項目得到旅客、業界和市民的認同,幫助推動經濟使香港復蘇走出谷底,心裏都感到安慰和滿足。

陳立業年輕時希望成為獸醫,後來卻加入香港旅遊發展 局(旅發局)。左圖為獸醫,右圖為旅發局主席林建岳。
陳立業年輕時希望成為獸醫,後來卻加入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左圖為獸醫,右圖為旅發局主席林建岳。

試不同工種行業 找事業「真愛」

同樣地因為我對新科技gadget 素感興趣,而20 年前正值流動通訊迅速發展的時期,任職電訊公司可說是「正中我下懷」,因為一方面可以親身率先試玩不同的手機,更有一個平台讓我和團隊發揮創意,推出不同的增值服務。

後來就職銀行主管信用卡及私人信貸的業務,對於從未借過貸款的我,真的花了好一段時間才能適應和了解市場的需求和消費者心態。初時還安慰自己,至少工作有「在中環上班」這個亮點呢!但後來我慢慢發掘到這份工作的趣味,日漸起情愫,最起碼讓我習慣看密密麻麻的數據呢!

提到「日久生情」的一份工,要算是現時我在「TSL |謝瑞麟」的崗位了。在未入行之前,我對珠寶認識幾近零,一生唯一的珠寶只是嫲嫲在我兒時送的一塊玉吊墜。所以任職初期的確有點吃力,要加倍努力學習產品知識。可幸的是公司開通的管理理念,不但歡迎我這類管理通才加入,更給我發揮空間,結合過往跨界經驗與珠寶業的專業擦出創新火花。

謝瑞麟珠寶集團副行政總裁(業務) 陳立業

想一想

1. 為甚麼有人會對某項職業「一見鍾情」?
2. 參考陳立業的經驗,你認為如何能找到自己「最愛」的職業?

書本樣式

pre08_02_cap1
pre08_02_cap2

 

 

 

珠寶設計 天賦之飾

boss07_pto05設計是天賦還是後天努力?對珠寶設計師陳嘉藝(Vivian)而言,天分佔七成,努力和運氣佔三成。多年來Vivian堅持自己的設計原則,努力將自己的設計發展成國際知名的首飾品牌。

珠寶設計師陳嘉藝(Vivian)的父親以往做象牙生意,四姊妹從小接觸珠寶,更不時佩戴媽媽的首飾,自然對珠寶產生興趣。Vivian小時候曾在日本居住,拜師日本珠寶設計師,利用一年時間學習珠寶設計。初時從基本學起,慢慢練習畫圖、了解寶石等,建立紮實的基本功。在電腦普及的年代,Vivian仍堅持用手畫圖,令每件作品都充滿人情味。

歐遊擴視野 取設計靈感

Vivian設計過上千件首飾,源源不絕的靈感來自旅遊,「歐洲歌德式和巴洛克時期的建築都給我很多創作靈感,把古代的素材用現代的方式表現出來,結合兩個時期的藝術,都是作品背後的故事」。Vivian指色彩繽紛的俄羅斯給予她很多靈感,「之前到俄羅斯旅遊,從建築物的設計取得靈感,設計了一系列洋形(onion dome)的首飾。而走在法國和意大利的街頭,欣賞美麗的景色,也是我設計靈感的源頭」。Vivian表示旅遊是她進修的方式,每次旅遊均可以擴闊國際視野,認識更多新事物。她認為看雜誌也是另一種「進修方式」,多留意國際時裝趨勢有助訂立設計方向。

堅持製半寶石全套首飾

珠寶展雲集各地珠寶首飾,是業界的盛事。
珠寶展雲集各地珠寶首飾,是業界的盛事。

在創立公司之前,Vivian曾在法國首飾品牌工作,但有感為自己的品牌工作掣肘較少,可以把意念充分表現,「我設計的首飾對象是現代商業女性,設計較大膽和剛勁,也較一般首飾大件,予人強悍的感覺」。Vivian建議新晉設計師可先在其他品牌工作數年,待有足夠的經驗和人際網絡時,可以嘗試創業,建立自己的品牌。

成為國際知名的品牌並不容易,要成功打入國際珠寶展的精品館(luxury brand)更是難上加難。Vivian指成功之道在於堅持:「多年來我們堅持只製作半寶石,也只會設計全套的首飾,不會因為其他因素而改變原則。」Vivian指出,這也是她對每個設計也親力親為的原因,「公司沒有聘請其他設計師,因為不知道他們的設計能否與我們的品牌配合」。除了設計,Vivian還需到不同國家的分店打點,訓練售貨員,「告訴他們每個系列背後的故事,好讓他們能告訴客人」。

boss07_pto04

 

書本樣式

boss07_1

boss07_2

 

 

規劃生涯 先要了解自己

藝術家瑋倫(藝名「香蕉奶」)放棄當律師,改為從事音樂藝術工作。

藝術家瑋倫(藝名「香蕉奶」)在大學選科時對法律感興趣,其後卻發現感性的自己不適合當律師,轉而向音樂、藝術發展。瑋倫憶述,高考選科時未有培養太多興趣,讀書時則對法律感興趣,眼見律師工作、收入穩定,令他順理成章入讀港大法律系。但他實習時發現律師需要極為理性,而自己是感性的人,較適合從事音樂及藝術工作,令他毅然放棄當律師。

在成長的過程中,「自我」的建立非常重要,但往往最容易受別人的看法、環境所影響,尤其身邊人如父母、朋友等。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幹事陳偉文表示,認識自我是生涯規劃(升學、就業)的重要過程,要了解個人特質才能在規劃將來時有所依據。

大專院校多設入學資訊日,同學可到場了解不同課程,認清心儀的科目是否適合自己。圖為中文大學(左)及理工大學(右)的入學資訊日。
大專院校多設入學資訊日,同學可到場了解不同課程,認清心儀的科目是否適合自己。圖為中文大學(左)及理工大學(右)的入學資訊日。

人各有志 勿人云亦云

pre08_01_pto04每個人性格和優點不一,陳偉文建議同學應按自己的特點和優點選擇適合的前路,切勿人云亦云,並可考慮幾點:1. 興趣、2. 性格與優點、3. 價值觀。不同的職業要求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和思考角度,陳偉文舉例,如處理犯人時,律師、警察及社工會有不同取向,如果待人處事喜歡憑主觀直覺,便不太適合當律師。

台灣作家張添洲在《生涯發展與規劃》一書也提到,自我了解是自我發展的前提,但是要做到自我了解並不容易,他在書中建議可從輔導學中的「4A 論」,利用實際的方法認識自我。

4A 論:4 步確立自我

假如:你很喜歡幫助別人,本來希望成為警察……

  1. Acceptance(接納):
    接納自我與自我所在的現實環境
    ✓知道自己較感性,或不太適合當警察,成為社工可能是更適合的選擇。
    ×雖然性格和體能均不太符合要求,但仍堅持要成為警察。
  2. Action(行動):
    對自己所決定的事,付諸行動,並全心投入以達成目標
    ✓主動向校內社工查詢工作內容,並為升讀相關學科做好準備。
    ×為了通過警隊體能測試,打算每天跑步鍛鍊體能,但跑了三天便放棄了。
  3. Affection(情感):
    從行動中獲得樂趣,代表快樂存在於努力的追尋過程中
    ✓經校內社工建議,做義工了解社區工作,認識不少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因對運動沒有興趣,練跑後十分疲倦、愁眉不展。
  4. Achievement(成就):
    完成前三項的自然結果,經過個人努力後的成果
    ✓在社工課程面試中,表現出對社會工作的了解,加上曾參與相關義工活動,最終成功入讀有關課程。
    ×在警隊面試中,看見警察嚴肅的形象而感到害怕,加上體力不足以應付體能測試,最終落選。
不同的性格適合擔任不同職業。例如當社工(圖左),要較有愛心和樂於助人;而警察除了同樣要樂於助人外, 也需要良好體能,更要求冷靜及理性,面對危急的情況要處變不驚(圖右)。
不同的性格適合擔任不同職業。例如當社工(圖左),要較有愛心和樂於助人;而警察除了同樣要樂於助人外,也需要良好體能,更要求冷靜及理性,面對危急的情況要處變不驚(圖右)。

 

書本樣式

pre08_01_cap1
pre08_01_cap2

 

 

 

出色設計師有兩個腦 在家「縫製」時裝夢

任銘暉(Mountain)曾參加「香港青年時裝設計家創作表演賽」(簡稱YDC),雖然以一票之差錯失了冠軍,卻遇上伯樂,把他的設計引入內地市場,主攻28至45歲的事業型女性。
任銘暉(Mountain)曾參加「香港青年時裝設計家創作表演賽」(簡稱YDC),雖然以一票之差錯失了冠軍,卻遇上伯樂,把他的設計引入內地市場,主攻28至45歲的事業型女性。

2008年畢業於理工大學時裝設計系的任銘暉(Mountain),在兩年前成立了自家的品牌,並領略到要用兩個「腦」思考才能成為出色設計師的道理。在本地時裝店當了兩年多設計師的黎秀豐(Sharen),則決定轉換朝9上班凌晨4點下班的工作模式,在家「縫製」時裝夢。

Mountain在大公司做了好幾年設計工作,總覺得每天悶悶地工作,創作空間窒息,每天都是腦閉塞,所以在兩年前成立自家服飾品牌,希望做自己想做的。

「開設自家品牌好像精神分裂一樣,又要做設計,又要跟貨跟辦,又要見客,試過一個人在內地廠房由早上8點check貨到凌晨兩三點,又要一個人拿着sample到內地四圍走,真的是極之辛苦。」雖然苦水一籮籮,一星期做足7日,但Mountain明白如不趁年輕時拼搏,他一定會後悔。幸運地,自家品牌一出世,便有買家引入內地市場,主打包括成都、太原和武漢等二三線城市。「香港市場太細了,新晉品牌一定要時髦、款式多和價錢便宜,但內地時裝市場還有很多發展空間,很多歐洲品牌還未進駐一些二三線城市,所以香港品牌還是有競爭優勢的。」

job12_A04_pto02
job12_A04_pto04

內地市場發展空間大

剛成立自家品牌t : h e dirty little things.的黎秀豐(Sharen),以一個小女孩在愛沙尼亞的冒險故事設計了一系列秋冬服飾。
剛成立自家品牌t : h e dirty little things.的黎秀豐(Sharen),以一個小女孩在愛沙尼亞的冒險故事設計了一系列秋冬服飾。

看清市場和顧客群,設計少不免為了遷就市場而變得商業化。「我開了兩條線,一條是以市場為主的,八成設計都是商業化,兩成才是自己『玩嘢』的設計。還有另一條是為顧客度身訂做服飾,他們很信任我,自由度很大,創作空間亦廣。」對於Mountain來說,要成為出色的設計師,必須用兩個腦來思考——一個是想生意,一個是想藝術,視乎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因為《鏗鏘集》一集關於香港時裝設計師Johanna Ho的內容,勾起黎秀豐(Sharen)對時裝設計的興趣。中五會考後,Sharen為了興趣不顧家人反對報讀了IVE的設計課程。3年後,夢想終於實現,正式成為時裝設計師。「畢業後到了一間本地時裝店做設計師,什麼都要做!連故事創作都要負責,發掘我們的無限潛能,過程很有趣。不過工作時間很長,試過早上9點開工,做到凌晨4點才走,之後早上9點又要再上班,家人朋友都勸我轉工。」

期望打入外國時裝展

工作兩年多後終於決定轉換工作模式,成立獨立品牌,把家居當成工場,縫製自己喜愛的民族服飾。「Fashion是人生的一部分,揀衫是靠自己的觸覺,不是跟隨潮流。一件衣服層次愈多成本愈高,但如果為了降低成本而刪減設計細節,有很多創作意念就會胎死腹中。」

事業剛起步的Sharen說,香港有很多設計師,大型時裝展覽未算太多,期望打入外國的時裝展,吸納國際買家。「香港人換衫換得好快,始終偏好快餐式時裝文化,要花一千幾百買一件衫,不如到大型連鎖店用同樣價錢買多幾件。不過慢慢地,愈來愈多人意識到香港也有本地設計師,想發掘多些不同的服飾。」

所以Sharen不會為自己設立限期,反正將來的事沒人知,只會見步行步。

書本樣式

boss06_1
boss06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