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培訓資優學童的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每年均會取錄約2000人,最終只有五成至六成人報讀課程,一半資源變相浪費,學苑決定由下學年起要「看申請者的誠意」。學校可如以往一樣推薦學生報讀資優學苑,將不再設人數上限,被推薦的學生須先完成20多個小時網上課程和評估,通過後才可再報讀面授課程。
一年取錄2000人 四成沒報讀課程
資優學苑院長吳大琪盼可取錄更有誠意的學生,免卻學校推薦完又不上課程所造成的資源浪費。另外,學苑亦計劃將某些科目列為收費科目,吳說,因向政府申請收費的手續繁複,現時未知學費金額,趕及明學年能收費的科目或許只有一兩科,大部分科目還是免費。
學校推薦不再設限 部分課程轉收費
學苑有為數學和化學等的資優學生報名參加奧林匹克賽事,本港代表今年首次出征「國際大都會奧林匹克」化學組比賽,由黃子峯奪銀牌;數學組方面,郭敏怡在62名「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女參賽者中成績排第二,兩名同學及其導師都認為,本港文憑試課程設計不利STEM發展。
導師「火博士」﹕高中課程廣而不深
黃子峯的導師、有「火博士」之稱的科大化學系講師陳鈞傑認為,即使是化學科,文憑試往往要靠背誦才得高分。他說英國高考近年出題偏重理解,這樣才可令學生有更深層次思考,但現時港生應付文憑試「背完就得,不太懂思考」,入了大學就不適應。他又說,本港高中課程涉獵太廣,但欠缺深度,令學生不重視概念和理解,教師又教不及,他認為寧願教少點課題,但教得深入,反而更能打好學生基礎。
郭敏怡現時為中大數學系(數學精研課程)一年級學生,她以數學科為例,指文憑試只強調答案,「不知道條方程式怎來,總之有就背,這不求甚解的想法令學生難以深化思考」;她亦指不把數學延伸課程當作一學科,令學生即使有興趣也未敢投入,「有同學真心鍾意M2,但大學不當一科,因要兼顧其他計分的學科,便沒動力讀而棄修」。
另外,學苑就「行動價值觀」向全港3355名學生做問卷調查,再比較外地同類調查,發現各地學生在誠實、關愛、領導才能和靈性發展方面都較成人低分;而本港小學生所有方面的表現都較中學生好,特別是誠實、熱忱和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