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找地方泊車往往是各地車主的共同煩惱,有時吃一頓飯,想找位置泊一兩個小時也要走幾個停車場。在台灣,近年就出現了一個被譽為「找車位神器」的手機App,這個App不但能顯示當地大部分停車場的實時空置車位數目和收費等資訊,若配合車牌辨識技術和綁定信用卡,更可以讓車主進出停車場時,完全毋須停車取票或拍卡。
「停車大聲公」創辦人兼執行長余致緯表示,台灣大約有600萬部汽車(未計電單車),雖然面積比香港大,但在城市要找泊車位也不容易。他亦是一名車主,覺得經常要走幾個停車場才找到車位,實在太麻煩。因此,他在2015年成立了「停車大聲公」,開發同名的找車位手機App,同年6月推出了第一個手機App版本,其後再多次更新及增加功能。截至2017年12月,該手機App在台灣的用戶已多達約80萬人。
台灣用戶達80萬
余致緯表示,「停車大聲公」結合了Google地圖及Apple地圖,用戶只需輸入目的地或使用其實時位置,就可查到附近有哪些停車場、每個停車場有多少個空置泊位,以及每小時收費等詳細資訊。用戶甚至可根據汽車高度來篩選停車場,避免因車身較高(例如某些七人車等)或停車場入口過低,到達現場後才發覺不能駛入。此外,篩選條件中亦可設定每小時收費水平及支付方式等。
配合車牌辨識技術 自動繳費
在台灣,「停車大聲公」用戶還可以查詢信用卡泊車優惠,也可以綁定一張信用卡來支付停車場收費及油站加油等服務。由於台灣很多停車場已使用了同一套車牌辨識技術方案,因此,使用「停車大聲公」的台灣車主,可全程靠車牌辨識來駕車出入這些停車場,每次泊車收費自動用App內綁定信用卡支付,完全毋須在閘口停車取票、拍卡或付款,十分方便快捷
余致緯表示,由於約90%的台灣停車場(包括戶外停車場)都會在網上實時公開空置車位數目等資訊,所以「停車大聲公」的後台系統可以自動取得並整合數據。至於沒有實時資訊的台灣停車場,會倚靠「社群回報」功能,即系統會自動發出訊息給附近用戶,要求他們「報料」,再透過大數據系統修正,來得出估計的空置車位數目。他聲言,由於用戶踴躍「報料」,因此估計的空置車位數目準確率達九成。
與停車場分帳 毋須靠廣告
至於「停車大聲公」的收入,則是來自與合作停車場收取的分帳。「停車大聲公」的用戶每次租用其合作停車場的車位,並用綁定信用卡支付收費後,公司都可從中獲得一小部分。由2016年6月開始,公司已錄得盈利,不過,因為仍在發展及擴充階段,大部分盈利都會再投資回公司,現時其開發程式團隊已增至15人,比開業時的4人增加近3倍。
由2017年10月19日開始,「停車大聲公」推出了港澳版。截至12月,已火速吸納了約10萬名港澳用戶。不過,余致緯承認,暫時上述分帳收入僅限於台灣市場。在香港和澳門,公司還未開始和任何停車場商討合作,而靠車牌辨識技術來出入停車場以及綁定信用卡自動支付等,在香港和澳門亦暫未推出。甚至實時的空置車位資訊,在港澳亦比較少,因為香港只有約30%停車場在網上實時公開有關資訊,即使「停車大聲公」透過「蜘蛛程式」自動搜集這些資訊,餘下70%或以上停車場仍要靠用戶報料。余致緯表示,要再儲多一些用戶,具備較大的討價還價能力後,才會和港澳停車場商討實時資訊及分帳等合作問題。不過,他亦向用戶大派定心丸,強調為免影響用戶體驗,從沒考慮在App內加入廣告。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新經濟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