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將興趣化為事業,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事音樂工作的許少榮,多年來以身兼多職的「slash族」模式,默默實踐他的理想。他曾在電視台當配樂,以填詞人身分參與不同類型的音樂製作;他同時亦是一位樂器老師,教授學生吹奏中式管樂。近年他和拍檔成立「香港陶笛文化協會」,致力向公眾推廣這種原始質樸的傳統樂器。
吹笛的男孩 受武俠劇啟蒙
1970、80年代,武俠風潮大行其道,許少榮跟很多少年一樣,喜歡追看小說和電視劇,嘗試自己寫故事、畫漫畫自娛。「劇裏總有懂吹笛的男角,不少主題曲還以笛聲配樂。」他說。他首次接觸樂器,是小六時跟鄰居比賽,鬥快把笛子吹響。升上中學,許少榮參加中樂團,學習吹奏笛子,才知道笛跟簫的分別,而電視劇總是搞錯這兩種樂器。
中七預科成績欠佳,許少榮選擇投身社會,成為一名辦公室信差,卻發現自己不擅處理行政事務。「那時沒有Google Maps,送件總是迷路,影印又經常搞亂頁碼,不斷被上司誤會,做什麼都事倍功半。其實到今時今日,我還是看不懂電器的說明書呢!」他自嘲道。
事業沒有方向,前途一片迷茫,許少榮嘗試藉填詞抒發和排遣情緒。他曾改編張國榮的《有誰共鳴》,送給離港遠行的好友留念,後來更憑這首作品在音樂創作比賽獲獎,在香港浸會大學大學會堂公開演唱。漸漸地,喜歡唱歌的許少榮確定自己在音樂的志向。工作兩年後,他獲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錄取,主修笛子。
到了1980、90年代,香港樂壇深受日本潮流文化影響,不少流行曲以日本原曲改編廣東歌詞,《青年周報》、《商報》等更設有音樂專欄版,於是許少榮利用課餘時間,起勁創作投稿,還順道學成一口流利日語。「當時流行大街大巷當眾播歌,一首流行曲很快街知巷聞。改編歌詞是新手入門的基本練習,這類二次創作很是平常。」他心想,既然自己喜歡音樂和文字,而填詞同時滿足這兩樣愛好,以此為職業,應該是件不錯的事吧?
一字一音 言情達意
演藝畢業後,許少榮加入亞洲電視台,負責配樂。「我的工作是將原本只有對白聲的劇集,配上適合的歌曲或旋律;比如兩人在談情,便套上浪漫抒情的背景音樂。」後來得到上司黃邦賢賞識,許少榮有機會為電視劇主題曲填詞。他試過臨危受命,在一天之內完成作品。「那是電視劇《肥貓正傳》的主題曲《原來你是最親近》,描寫母子親情。原本事後還想修改一下,豈料對方回覆說已錄好音,幸好坊間反應不錯。」他說。「有時是要寫得快,在限期內完成工作,無得完美。」許少榮曾參與不少電視劇和電影的填詞工作,電視劇《西廂奇緣》、《御用閒人》和電影《鴻門宴》和《被偷走的那五年》的插曲,均出自他的手筆。
一般填詞的工作流程,是填詞人收到demo帶,內裏記錄歌曲的大綱,包括旋律分段和簡單編曲。如果沒有提供樂譜,許少榮會先行寫譜,然後才填寫對自己感受最深、最不可或缺的部分。「從編曲大概了解歌曲風格,然後我會塑造主題和角色,代入其中創作。」他認為填詞最好玩的地方,是在歌曲的結構和規範下,一字一音、言情達意,以歌詞感動自己和聽眾。
和商業設計師相似,許少榮試過成功「比稿」,以填好曲詞的樣本作品,直接得到唱片公司的青睞。「那首歌原本是描寫病態賭徒,後來成為張栢芝的《賭愛》。」當然他也需要配合製作團隊的要求,很多時候作品要「過三關」,經過潤飾修改,導演或音樂監製才收貨。「最理想當然是有機會事前和製作團隊溝通,了解他們和歌手的想法。」
許少榮寫過兒歌,替教育電視節目配樂,亦曾加入著名音樂監製方樹樑的製作室,在「好人有限」製作室,為Boy’z、吳浩康和葉宇澄等流行歌手填詞。近年,他較多參與舞台劇的音樂製作,例如「浪人劇場」的《體育時期2.0》和「樹寧.現在式單位」的《進擊的天使》。「兒歌要具啟發性,歌詞不能太殘忍,前輩韋然教路,如要寫『愛吃的魚』的話,改成『愛吃的粟米』會更好。」許少榮笑道。「流行曲的受眾多是十多廿歲的少年人,歌詞傾向直接淺白,反而舞台劇文學性較強,可以用多些象徵語句。」
至於收入,填詞人通常以項目形式和製作團隊合作,情况一般是「先付訂金,完成後結算餘款」,如項目屬商業性質,涉及廣告收益,或會有版稅收入。行業生態不易改變,收入和工作不穩定幾乎無可避免。為了生活,他當過保險從業員,在中學做過8年的音樂科老師,現時則開班授徒,教授笛子、洞簫和陶笛等樂器。
吹奏陶笛 猶如在山谷裏飄蕩
2010年,許少榮被邀公開演出,他請來笛子班一位學生幫忙間奏,卻意外造就自己與陶笛結下不解之緣。「那位學生識吹陶笛,練習期間好奇問我懂不懂,結果一試之下便愛上了。」他覺得,陶笛音色樸實清脆,是一種屬於大自然的原始聲音。「陶笛吹奏起來,猶如在山谷裏飄蕩,有些人喜歡用來靈修打坐;笛子的發展則相對成熟,更像是在庭園間聽到的奏樂。」當時他正值人生低潮,吹奏陶笛還對自己起着安撫情緒、平靜心靈的作用。
記者一直以為,陶笛圓圓的像龜殼,大概是某種台灣民族樂器吧?「這是大眾對陶笛的誤解!」許少榮解說,現代陶笛(ocarina)的設計源自19世紀的意大利,通常以陶泥窰燒造成。「有些以紫砂或青花瓷燒製的,價格貴一些。」其形狀不一,並無硬性規範。「如龜殼般的屬於六孔陶笛,另一種常用的是十二孔陶笛,外形像一隻在水中游泳的鵝。」他補充,中國亦有一種和陶笛相似的古老樂器,名「塤」,形狀像鵝蛋,同樣屬於閉管式樂器。
在演奏方面,由於製作過程中能做出不同音調,所以陶笛既可作獨奏,亦可以樂隊形式表演七重奏。許少榮曾參加在湖南張家界舉辦的鄉謠音樂節,在山林瀑布之下,用陶笛吹奏自己的原創樂曲。「一時興起還跟外國參加者現場jam歌!我擅長演奏中國風的歌曲,但陶笛本身是一種世界性的樂器。」
為進一步推廣,許少榮和拍檔蔡美華在2011年創辦「香港陶笛文化協會」,組織樂團連結一群喜歡玩樂器的朋友。「陶笛造型小巧可愛,加上不難吹響發聲,所以頗受小朋友歡迎。」他的學生既有小學生,亦有長者。「老人家比較專注,連續練習個多小時仍然興致勃勃。」協會幾年間打出名堂,獲外間機構邀請演出。「我們曾在紀念哥哥張國榮逝世十周年的活動裏,以beatbox配搭陶笛,吹奏經典快歌Monica。」 2016年,協會跟親子讀書會「綠腳丫」合作,改編繪本《再見小樹林》,與布偶戲操偶師及小學生以音樂劇形式,演繹保育大自然的故事。
「陶笛在大眾的印象像玩具多過樂器,有時也覺得不易推廣。」許少榮坦言。「但見證它不斷發展改良,又感到很高興。」他曾赴韓參觀陶笛工場,了解其製造過程;為了順利與商家溝通,避免錯買顏色型號,甚至走去修讀韓文。在剛過去的三月底,他還和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一群租戶,結伴舉辦「我在JCCAC十年」展覽。三十多年來,許少榮一直在音樂路上且行且進。「我覺得自己對音樂多情,但不貪心,雖不怕窮,卻也沒有發達啦。」他直率的說。
■Profile
許少榮
跨媒體音樂製作人。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文學碩士。「香港陶笛文化協會」創辦人之一,同時亦是一位樂器老師。
文:陳芷寧
圖:鄧宗弘、受訪者提供
編輯:陳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