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曾經是港人投資熱土的深圳,在前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自2008年「騰籠換鳥」後,高新科技產業逐漸成為支柱產業,但當中港企角色不多。有深圳市官員明言,明白上一代以服裝、皮具、來料加工等為主業的港商轉型有困難,但當今的香港青年不少也有創業念頭,歡迎他們到深圳投資科技產業。
指港資習慣避創業
深圳南山區經濟促進局副局長徐鋒早前接待一個海外華文訪問團時說,以前南山區有從事皮具加工、服裝業的港資企業,但後來遷走,新登記的港企主要集中在前海的金融服務業,投資製造業的少之又少。副區長練聰(圖)說,明白港企有發展慣性,「要在新技術點上發展很難」,而香港投資者的投資習慣亦不支持創業,有別於內地資本熱中於風險投資,「(香港)很難說像內地的老闆那樣,投個幾百萬讓你放手去幹。這是投資習慣,也不能說這是負面的。」
練聰表示,知道有不少香港青年有創業念頭,「第二代港商和他們上一代不一樣」,而深圳市、南山區都有不少吸引人才、鼓勵創業的優惠政策,亦歡迎港人申請。她還透露,全港各區工商聯現時正與南山區商談,在現時的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基礎上,再建設一個香港青年創業孵化基地。
落腳南山區 加碼千萬
針對深圳市吸引人才的「孔雀計劃」中,高層次人才團隊最高可獲資助4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練聰表示,南山區的「領航人才計劃」則規定,如果「孔雀計劃」的團隊落腳南山區,南山區則會再撥款1000萬,即總共可獲得5000萬元(見表)。今年以來,共有9個團隊獲得了「孔雀計劃」的資助金,全部是海外留學歸來的學子。
總理李克強10月12日出席深圳「雙創周」活動,其中是以南山為主會場,中關村為分會場。但這個安排並非固定,去年首屆「雙創周」就是以中關村為主場,南北兩大「矽谷」互不相讓。
否認與中關村競爭 稱最有矽谷氣質
「中關村當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被問及「中國矽谷」究竟是中關村還是南山時,練聰謙虛地說,中關村坐擁大型科研院所和上市公司布局,首都地位和國家戰略得天獨厚,「但是南山是最有矽谷氣質的地方。」
她指出深圳南山區的科技企業是自發地聚集,市場化環境較好,像「熱帶雨林」,既有如「參天大樹」般的騰訊,也有很多「小樹」和不同品種的植物,才能成就最像矽谷的「土壤」,「總理來我們這裏,說明我們高新技術產業做得挺好,過去的路子走對了,也是希望我們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嘆地價高限制進一步發展
至於下一步發展,練聰坦言「土地問題」是主要限制因素,而南山區是深圳樓價最高的一個地區,平均每平方米為6.1萬元,「房價沒辦法,市場力量是這樣,政府能做的只是平抑、保障。」
深圳市近期已批給「大疆」無人機公司兩塊共1萬多平方米的地,將深圳建成全球無人機產業基地,但無人機產業已漸飽和,「『大疆』自己也在尋求突破,下一個『大疆』我們也在找,也不一定是無人機、機器人,可能是人工智能,也可能是生物健康,政府不能大包大攬,只能做出環境來讓它發展。」
專家:港傳統金融業太強礙創新
深圳成為創新熱土並非「一天建成」,廣州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教授林江認為,自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就表現出比其他地方更寬鬆的發展條件,因而吸引到各方精英。他又指,香港傳統金融如商業銀行、保險業務強勁,深圳的金融界相對較弱,反而在新事物如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出現時更快接受。
政策寬鬆限制少 各地精英揀深圳
林江指出,相比全國其他地區,深圳政策寬鬆、限制最少,令全國精英企業家、知識分子願意選擇深圳。他舉例指,深圳創投是一間國有企業,外地的同類企業通常由副市長兼任董事長,但深圳自90年代以來就聘用職業經理人擔任董事長,政府只做大股東,一是出於對經理人的信任,相信他們更專業;二是不想破壞市場規矩,「90年代有這種思維相當難得」。相反,中關村走的是另一條道路,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是北京副市長兼任,加上地處首都,與各部委、銀監會、保監會等機構都更易溝通,「不是說中關村沒有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它的行政資源。中關村是不可複製的,但我們很想把深圳的經驗複製到全國各地。」
商業環境速食 創科動力不足
至於香港,林江指香港較少風投、創投,是因為傳統金融行業太過強大,「創科一定要經歷好多波折,經過小試、中試、批量生產,很多(投資)人等不及,如果房地產太賺錢,為什麼要做創科呢?」
他認為,香港科大、理大等理工院校學術水平都很高,畢業生創意也不錯,但環境造成創科動力不足。反觀深圳,在傳統金融業上無法與香港競爭,反而更能接受新事物,做「創新型金融」,例如移動支付、微信錢包等,「你叫香港的銀行去接受這件事仍然很難」。
明報記者 深圳報道
2016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