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選修科多
美國實行12年義務教育,分小學(Elementary Education)及中學(Secondary Education)。學童一般由六歲起便要入讀Grade 1,至中學由Grade 6或7讀至Grade 12畢業。除一些交流計劃外,國際留學生一般只能入讀多隸屬於私人機構或宗教團體的美國私立中學,部分為寄宿學校。
美國高中生可選擇修讀的科目十分多,除一些核心課程如英、數和外語外,還有很多元化的選修科可供選擇。很多中學亦開設大學學分課程(Advance Placement),尤其吸引成績優異的學生修讀,修畢後進入大學可獲學分豁免。
高等教育體系
再讀下去的話,便要進入美國的高等教育系統(Higher Education)。美國高等教育發展蓬勃,要取得學位不只一途,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
公立或私立大學
最直接是擠身四年制的公立或私立大學。顧名思義,美國的公立大學(Public University)會接受聯邦或州政府經費,也會從其他渠道獲資助,一般來說它們規模較大(二萬學生以上),學費也較私立大學便宜。私立大學(Private University)一般較倚賴機構、私人及校友捐款,會收取較高學費。私立大學規模不一,大至有數萬學生,小至不足二千人的院校也有。
社區學院
如果嫌大學學費貴, 可考慮先到社區學院(Community College), 或稱兩年制學院(Two-year Junior College),修讀兩年制的副學士課程(Associate Degree)或「大學轉讀課程」(University Transfer Program)。不少社區學院尤其是銜接大學課程的學分,都為四年制大學所認可,學生在社區學院畢業後可轉至大學修讀最後兩年的學位課程。
美國學年一般在八月底、九月初開學,至翌年五、六月完結。一些院校會採用學期制(Semester)即一年兩學期,每學期為期16至18周,亦有院校會行學季制(Quarter),每個學季約為期10至12周,相對較短;很多院校亦在暑期設有課程,讓「趕時間」或想慳錢的學生可快人一步,學位拿到。
課程特色
不得不提,美國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十分注重通識或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強調學生必須涉獵不同學術範疇,才能發展文法、修辭與邏輯技巧。故此除主修科目外,校方往往規定學生必須修畢若干其他科目如人文學科、語言、藝術、社會科學或基本科學才能畢業。此外另一大特色,就是它的課程結構十分彈性。香港學生往往在本地大學聯招時便要揀好自己的心儀學科,可是美國的做法卻完全不同。
在四年制的大學學位課程裡,第一年稱作Freshmen Year、第二年叫Sophomore、第三年為Junior、第四年則是Senior。甫進校,本科生一般不用急於決定主修科,而是可以依照個人興趣,在頭兩年選修不同基礎課程及選修課程,了解自己能力和興趣所在後,再在第三、四年專攻主修範疇的必修科,公告主修科(Declare Major)。
儘管如此具彈性,但這並不代表學生可以漫無目的地「任讀」,因為最終他們必須清楚了解自己的研究興趣,決定題目撰寫畢業論文。
不過學生亦要注意,部分熱門的主修學科如商科(Business)、經濟(Economics)、工程(Engineering)等,每年的學士學額都會有上限,而個別學院亦會嚴格規定所屬主修科的學生,於不同階段要完成若干必修科目;倘學生一開始已經確定研究興趣和目標,則務必要先問清楚個別主修科的修課要求和學士學額。
明白美國大學學位課程結構後,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要了解當地學習模式,否則隨時會跟不上進度。在計算學生成績時,考試只佔很少部分,院校的講師和教授十分注重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和功課,這可謂大大減少考試壓力,但亦代表學生在平日亦不可疏懶。總的來說,在美國讀大學一切都要自發學習,主動爭取機會,緊貼進度,才能取得佳績。
書本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