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校園默想小徑 學生反思生命 表達自我

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的校園裏設有默想小徑,位於校園角落,環境優美和寧靜,正好讓學生默想個人生命。(圖﹕楊柏賢)
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的校園裏設有默想小徑,位於校園角落,環境優美和寧靜,正好讓學生默想個人生命。(圖﹕楊柏賢)

【明報專訊】為了讓學生活出正面人生,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下稱馬循小)早於十多年前,便有教師到台灣、廣州等地,就生命教育取經。到了今天,生命教育已獨立成科,每循環周都有相關課堂,但卻沒有考試。「生命教育的意義,不是要學生回答標準答案,而是表達自己。」校長陳錦輝說。

課程配合成長階梯

因此,在生命教育課本中,每個單元都有一頁「我的心聲」,讓學生表達對課堂的感受,並邀請家長和教師作出回應。有份編寫課本的馬循小生命教育科統籌教師許佩麗指出,課程內容須配合孩子的成長階梯﹕一年級時自我了解,認識不同情緒,高小時就多講群體相處;小五生面對呈分試,便學習應對壓力;小六生準備升中,便鼓勵他們追尋人生理想。

除了課程外,各級的主題活動也因應成長階段而設。小一生要面對新校園、新階段,學校便為他們舉辦啟蒙禮,學生逐一走到班主任面前,接受教師的鼓勵和祝福;小五則有無桌椅日,讓學生整天坐在地上,體驗貧窮滋味,啟發對社會的關懷。

每班學生都有機會來到默想小徑,閱讀兩旁展出的繪本內頁,並進行討論。(圖﹕楊柏賢)
每班學生都有機會來到默想小徑,閱讀兩旁展出的繪本內頁,並進行討論。(圖﹕楊柏賢)

相比起單向地灌輸價值觀,馬循小更着重學生的體驗、思考。在今年增設的「電影生命教育」中,每級都有一套主題電影,例如四年級學生觀賞《獅子王》,從中體會堅忍和勇於冒險的精神。教師亦會設計相關教材,引導學生反思電影與自身的關係。

看電影固然高興,更開心的是走出課室。在馬循小的校園角落,有一條去年才正式啟用的「默想小徑」,兩旁展示出繪本的內頁。每班都有機會來這裏上生命教育堂,學生一邊前行,一邊閱讀繪本,思想當中內容,再在教師引導下分組討論。

在課堂時間以外,學生也可趁小息到默想小徑。陳錦輝表示,恆常課堂只是生命教育的其中一個元素,更重要是營造氛圍,讓學生能安靜下來。小徑鋪上了紅磚、搭上小木橋,正是要打造出優美的環境,幫助學生反思生命。

有系統地推行生命教育,另一好處在於建立關係。每班的生命教育科都由班主任任教,正好促進師生關係,「生命教育堂上,學生有很多機會講自己的事,班主任便能參與他們的生活和成長。他們日後遇上逆境,自然想跟老師分享」;同時,親子關係也會變得親密,「有一次,學生要訪問媽媽的懷孕經驗。試想像,他們回到家中,不再是匯報功課進度,而是問媽媽『你懷着我時辛苦嗎?』兩者效果很不同」。

主題活動體驗懷胎苦

默想小徑鋪有不同顏色的小石頭,這些都是學生在美術堂的填色作品。(圖﹕楊柏賢)
默想小徑鋪有不同顏色的小石頭,這些都是學生在美術堂的填色作品。(圖﹕楊柏賢)

陳錦輝指的是二年級主題活動,訪問媽媽只是事前工夫,活動當天,學生要在校服內放入氣球,再玩競技遊戲,其間要保護氣球不被壓破。家長賴太分享指,兩個兒子對此記憶猶新,「大兒子已畢業升中,但到現在還會提起這次體驗,小四的小兒子亦一樣」。這也是賴太欣賞馬循小的地方,「不是憑口講媽媽多辛勞,而是給孩子貼身感受」,例如大肚後,連伸手到洗手盆都有困難,學生親身試過,便特別難忘。

鄭太亦有兩名兒子就讀馬循小,他們最深刻的是一次遊戲,「他們和同學坐在地上,圍成大圈,老師說圈裏要填滿白色,於是他們脫掉白鞋、外套,統統放進圈裏」。後來兒子跟賴太分享,透過合力完成任務,明白到任何難題都有解決方法,「有了生命教育,兒子的思想也變得正面,懂得設法解決困難」。

關懷行動.陳葒校長:三色喚醒全城關懷學童

面對接二連三有年輕生命流逝,成年人需要伸出援手。一群家長,包括曾任香港匯知中學創校校長、現為「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創辦人陳葒,正發起「屹立的色彩——全城關懷學生行動日」,活動將在復活節前的星期五(4月7日)舉行,透過活動希望表達大人們承諾關懷學生、關懷子女。

活動以寓意「生命色彩,屹立不倒」的紅黃藍三色不倒翁作為象徵物,三種顏色分別代表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攜手合力關懷學生。參與者可於4月7日上午6時至晚上10時內,以任何形式,不論立體或平面實物,甚至是非實物如投影、動畫等,公開展示三色不倒翁,並上傳至此活動的facebook專頁及個人facebook內,藉此喚醒社會對學童的關注,並從今以後,一起以不同層面的實質行動,為孩子建構一個正常健康的成長環境。

■屹立的色彩——全城關懷學生行動日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RolyPolyDay

2017年3月7日

辣媽CEO:怪獸媽 誓要囡囡確診ADHD?

【明報專訊】真沒想過那句古老十八代才會講的「寧生敗家仔,莫生蠢鈍兒」,在今日才真正發揚光大,點止金句咁簡單,簡直是金科玉律。但有in又有out,「虎毒不吃兒」正式被out,我一直以為做父母的即使不理子女快不快樂,最低限度都會望子女健康成長,但原來我徹徹底底的錯了,發幾多次夢都未曾想過,有朝一日「禽獸不如」的竟是為人父母者!

以為ADHD藥提升集中力

為了子女學業成績樣樣要贏要第一,有報道說竟然有父母想盡辦法,希望子女確診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可以名正言順食精神科藥物,以為可以集中精神讀好書。要不是有精神科醫生實在睇不過眼挺身而出,實在很難相信這世界上竟然有這樣禽獸父母的存在。

哭求醫生處方「讀書藥」

知道子女沒有病,理應開心才是,難掩失望都已經夠離譜;竟然堅持繼續睇醫生,直到子女被確診才肯罷休。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不是講玩,如果真有病,當然只能衡量輕重,兩害取其輕;但實情竟是眼見成績本來比自己女兒差的同學,被確診並食了藥之後,成績變得比女兒好,於是聲淚俱下求醫生照處方開藥?我憤怒都不知道可以如何怎樣形容!

幼兒階段幾歲人仔坐唔定,因為腦袋還在發育發展中,三分鐘專注力已是極限。在這個腦部發展的關鍵時候,小孩子需要透過不斷探索認識新事物吸收新知識,所以求知慾好奇心極其重要。要求他們乖乖坐定定做幾個鐘頭功課寫字補習,根本就是虐兒。小小年紀已經要承受背負種種期望壓力,身心飽受摧殘,還要被病入膏肓的變態父母逼去睇精神科,日日活受罪。變態父母的惡行,令人髮指。

以前教仔 識講吃得苦中苦

不知不覺寫親子專欄寫了好幾年,真正愈寫愈傷心。上一輩的父母一般教育水平都不高,雖然望子女成龍成鳳的心一樣迫切,但都懂得教子女「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硬道理,教我們做人不怕蝕底,要爭氣更加要有骨氣,真心相信行行出狀元。

父母教育水平愈高愈霸道

現今的父母教育水平愈高,就愈是霸道,事事都要和其他人鬥,鬥成績鬥學校鬥比賽總之什麼都要鬥,只能贏,不能輸不在話下,最怕蝕底和執輸,一手造成了幾多悲劇慘劇?老老實實,變態怪獸父母如此堅信有起跑線存在的話,根本就連生仔的資格都沒有。因為一出世就注定輸一世,無論如何怎樣比,都不可能比得上李嘉誠李兆基的子孫們的起跑線,因何自作孽禍延下一代?

千方百計要子女成為頂尖,即使逼他們走上絕路都在所不惜的變態怪獸父母,請問自己又有幾頂尖?要子女為自己攞彩攞光攞威,又可曾做過些什麼令子女值得為有這樣的父母而覺得驕傲的事?講一套做一套,教子女如何信服?

即使這位精神科醫生有醫德有腰骨拒絕處方,坊間還有很多其他途徑買得到藥物。除了繼續痛心,我們都只能袖手旁觀?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父親兩句 兒子來回地獄天堂

葉峻誠(右)小三起常流連街頭至夜深,爸爸(左)每次都先到住所樓下這公園找兒子,峻誠怕被找着、打罵,於是愈走愈遠。他長大後,站在爸爸的角度看往事,再沒憎恨,兩父子走得很近。(鄧宗弘攝)
葉峻誠(右)小三起常流連街頭至夜深,爸爸(左)每次都先到住所樓下這公園找兒子,峻誠怕被找着、打罵,於是愈走愈遠。他長大後,站在爸爸的角度看往事,再沒憎恨,兩父子走得很近。(鄧宗弘攝)

【明報專訊】葉峻誠小學時交了損友,氣得父親拿刀圖斬他;之後幸運遇上好老師,力爭上游,卻又換來父親冷言「讀書叻有鬼用」,一話地獄,令峻誠自我放棄;豈料爸爸忽然斟茶認錯,一話天堂,父子放下怨懟,峻誠發憤求學,用大學入場券代替那句一直沒說出口的「對不起」。

峻誠小三時認識了「蠱惑仔」,每晚流連街頭至11、12時才回家,爸爸常四處找他,還曾焦急得報警,「他打我,衣架都打斷,雨傘也打爛,愈打我愈不回家」。

誤交損友不回家 父怒極菜刀斬門鎖

升小四暑假最後一天,峻誠沒動過暑期作業,卻一早已準備外出玩樂,父親阻止,峻誠吐出一句「咪X阻住我」,令父親爆發,「他衝入廚房,拿起菜刀想斬我,我反鎖入房,他劈爆了門鎖才下了那道氣」,那次峻誠嚇得失魂,不斷哭,之後父親完全放棄他,不再問他試考得怎樣、何時回家。

峻誠小六時遇到常關心他的老師,他為此努力讀書,中文由幾乎包尾變全級第3,他拿着成績表回家,對爸爸說「我現在追到這個成績」,怎料爸爸冷冷回應「讀書叻有鬼用」,一句話把他徹底擊倒,「還讀來做什麼?」

他升中兩周後就逃學,整天待在家中打機,最後遭取消學籍。父親一年沒跟他說話,罵也不夠10句;媽媽卻知他受軟不受硬,好言相勸:「再休息一兩個月便上學好不好?」打機一年後,他終於悶得想上學。

父茶樓斟茶道歉 子﹕衝擊太大hang晒機

一天,爸爸無故帶他去茶樓,突然為他斟茶,說:「你知你老竇為人是這樣的,對不起。說你讀書叻沒用,不是指讀書沒用,是指做人有品都很重要」,那是世紀道歉,令峻誠「衝擊太大,hang晒機」。自此父親態度軟化,甚少罵他。他也「回贈」,「他不喜歡蓋被,卻又怕冷,又喜歡開窗,我經過見到,就替他蓋被」,父親知不知?「我不知道,但這是我可以為他做的事。」

祖母臨終囑咐 「必死決心入大學」

父親道歉後,峻誠決心重返校園,四處叩門終獲直資伯裘書院取錄重讀中一。他只有小學水平,老師常私下問是否要為他補課,尤教他窩心,令他更努力;憑着尋根問底的精神,他中二三時已考獲全級第五六名,奪得獎學金。

升中六暑假,嫲嫲離世,峻誠想起她離世前一個月,有次突然哭得淒涼,捉着他的手說「你一定要入大學」,他就「抱着必死的決心温習」,以告慰嫲嫲在天之靈。

文憑試前,他常常温習至晚上10時自修室關門才回家,父親就用「男人的方法」支持兒子,口裏從不表達關心,卻總不吃晚飯,待兒子回家才煮飯。峻誠去年在文憑試考獲5科21分,獲嶺南大學歷史學系取錄,那天他告訴爸爸喜訊,那男人、峻誠口中的「呢條友」掩不住開心,還是繼續耍嘴皮,「一早猜到,否則怎麼做我的兒子?」

明報記者 蔡瑤
2017年3月1日

25歲十萬元創業太天真? 廖奕權為公屋設計人味空間

廖奕權(圖﹕鍾林枝)
廖奕權(圖﹕鍾林枝)

【明報專訊】室內設計師廖奕權,25歲創業,33歲已屢獲殊榮,然而,他最喜歡的公共空間,不是什麼著名的公園,而只是自然流露的大自然,最喜歡的室內設計,也不是什麼流派,而是人性化的設計,有人味的空間,他最為人樂道的是為公屋做的室內設計得了大獎。只要聽他細說生活的故事,就能領略人味何來!12歲一個人去旅行,入大學前到壽司店學做壽司……生活獨立無束,充滿冒險精神,闖蕩的過程,遇上許多人和事,都為他的時空擦出跌宕的神奇火花。

廖奕權(Wesley)的生活充滿有趣而具啟發性的大小故事,他能遇上,多少也因為性格使然,獨立思考,主動追尋。好像23歲從澳洲回港,第一份工在日本設計公司,學到日本人嚴謹的處事規矩,第二份工的際遇,有些人會認為是噩夢,Wesley就認為是難能可貴。第一天上班老闆什麼也沒告訴他如何做,卻給了他一本日記本。他負責做藝術裝置(展覽),Wesley如今說來,仍為此而開懷﹕「那是老闆的一本日記薄,記下生活的故事,他組織了的東西,他對工作和生活的感受。」Wesley說,從那一刻開始,他學會了設計源自生活。

老闆並非誰人,正是建築師及藝術家林偉而(William)。事隔十年,人家問他人生啟蒙老師是誰,Wesley仍是想也不用想就答﹕William。

Wesley說﹕「他啟蒙了我的思維方法,路,是怎樣鋪排出來,他啟蒙了我,先有生活,有故事,才有設計。」

打了兩年工,小小年紀25歲,Wesley就跑去創業。你問是否富二代,這麼young就有資本有公司?偏偏相反,他小時候立志念建築,卻好事多磨,中學大學都要為留學費費煞思量,最後轉而念了工商管理,再考入美術學院,這些故事,娓娓道來,猶如翻開他個人的日記本。

12歲獨遊日本學會嚴謹

Wesley小時候家住美孚新邨,母親在附近一家地產公司工作,公司有一個設計部門。「那裏有張傳統正規的建築師繪圖台,這正是我對室內設計最早期的接觸。」

Wesley說他有一個很快樂的童年。「父母要上班,日間家裏只有祖母,從小到大,父母都要求我和兄長學會照顧自己,獨立思考和生活,鼓勵我們嘗試新事物。」Wesley和哥哥想學跆拳道和繪畫,雖然兩件事天南地北,但父母仍然無限支持。

Wesley說廖家上下有一句共通的人生格言,就是老生常談——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們的家每年暑假例必去旅行。」Wesley小學畢業那年的暑假,不再跟父母去旅行,他決定要獨自去grad trip,地點是日本。那兩個月,他寄居於幾個不同的家庭,透過當地的產品和國人的生活,例如對於潔淨的堅持,感受到日本人處事的嚴謹,他們的生活都能體現出一份美感。這都深深影響着Wesley的設計態度。

邊讀大學邊掙錢圓設計夢

中二那年,Wesley想出國讀書。「不是不喜歡香港,不是不喜歡自己的家庭,但我自小就很想離開香港,去看外面的世界。」於是他去做資料蒐集,主動寫信給英國的中學,找到學校、計算好學費和寄宿費後才告知父母。在英國讀了一年之後,因為擔心父母負擔太重,決定轉往澳洲。

Wesley說面對家人,他總是「報喜不報憂」。「我14歲在澳洲讀中學,Year 10開始,本來志願大學入讀建築系,但當年香港遇上SARS,我不想家人長年累月負擔昂貴學費,就打消念頭,大學選讀BBA(工商管理學士)。」

追尋設計師的夢沒有停下來,上大學後,一邊上BBA,一邊做part time,掙了錢,又跑去讀室內設計文憑﹕「BBA畢業後,我就去新南威爾斯大學美術學院面試,考入設計學碩士課程。」

一天花光創業資金

2009年,他拿着十萬港元積蓄,開創了自己的建築設計公司,記者問他,這是否很冒險?今天說來,他語帶微笑﹕「就是那一句『三十歲前創業,輸得起,輸了,一切可以重新來過』。那時沒想過什麼膽識,只是我太天真了,找了地方,交了租、上期和按金,買了電腦,我還堅持用正版軟件。原來十萬港元創業,一天就用光!!!」接着來的就是欠債、碌卡碌爆的日子。如何扛過去,箇中一樣充滿生活的故事,他說,父母和朋友都有幫忙,但最主要還是任何工作機會都不放過,日做夜做,甚至有段時候做到失眠。不僅扛過去,公司如今已相當有名氣,創業成功的原因,他說因為是﹕「遇到一些好客戶,他們喜歡我公司的設計,算是天時地利人和。」

好設計師不能是宅男

Wesley去年的獲獎作品「公屋不只是公屋」。(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Wesley去年的獲獎作品「公屋不只是公屋」。(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創業八年,Wesley拿獎不少,大小獎項說來如水蛇春長,但香港民間普遍最記得廖奕權,相信還是他的「公屋不只是公屋」作品,獲香港設計師協會「環球設計大獎2016金獎」、「香港之最」獎項。

他的得獎公屋設計,250平方呎的開放圖則足以容納兩間睡房,四人家庭,必要時還可伸展足夠容納多四位來探訪的親友留宿,儲存空間和私隱度都大大提升。他注重人性化,所以質感和顏色的組合盡量簡化和柔和,令狹小空間也平靜和舒適,他說﹕「靈感來自日本舊式家庭住宅的廉價裝修預算案。公屋家庭生活空間面對的困難有三個,一是窗有限,空氣流通不足,二是採自然光不夠,三是無私隱空間。很多人用布、衣櫃就算是間隔;我很欣賞找我設計的第一個公屋業主,願意改善自己的空間。」

「我不大喜歡誇張,或一時潮流和不耐看的東西;設計為人而存在,一個好的設計師,一定不可能是個宅男,旅行,到處走,若永遠在自己的地區,好極有限,我也愛逛上環及深水埗」。他還有一個堅持,就是不太崇尚高科技,在他的設計中,八至九成都不是智能家居﹕「人的生活,與人與物,都有互動,太智能化,不是好事,除非是大大幅的窗,我才會考慮智能開啟,若只是一幅小窗簾,早上用手去拉開,也是生活節奏的一部分。」

Wesley 熱愛烹飪,空閒時也愛研究菜式。(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Wesley 熱愛烹飪,空閒時也愛研究菜式。(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電影Bottle Shock講述一位法國酒商千里迢迢跑去美國,發現北加州用心釀酒的莊園。在現實世界,Wesley也愛自己去發現食材和紅酒,他愛自己開着車發現優秀的莊園,多於買名牌食物。當年到澳洲讀大學,因為英文程度好,他不用修第一年的基礎課程。那一年,他去了打工掙錢。「我看報紙找工作,其中一段是日本餐廳的招聘廣告,是一家傳統日本料理招請壽司學徒。小六的旅行令我對日本留下深刻印象,於是我去應徵並幸運地獲取錄。」雖然早已放下壽司師傅的工作,他對下廚深厚的熱愛卻沒有放下。

問他今天是否已捱過最艱難的日子?他說﹕「創業以來,就是有高高低低,我不能界定哪一次是最低最高,2015年也不很好,我本應cut人手,但我不願意,結果是把前幾年辛苦賺到的錢,全部填上。」然而,他仍然說學到很多,幽默的說﹕「偶遇許多有品德亦有品味的客戶支持,讓團隊茁壯;也偶遇一些無品德亦無品味的朋友及客戶,讓我們成長。」

香港的城市可貴地有黑鳶(麻鷹)在盤旋飛行,總是漂亮地在維港滑翔,主動出擊尋找牠們的東西。如果用黑鳶來形容廖奕權,不知他喜歡不喜歡,但他卻是有那種翱翔天際,予人漂亮地在城市滑翔的感覺。

■Profile

廖奕權
八十後,室內設計師及設計總監,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學碩士。23歲從澳洲回港,先後加入兩間設計公司,學到「規矩」和遇上啟蒙老師林偉而。2009年以10萬港元開創自己的工作室維斯林室內建築設計公司,租下寫字樓買完電腦及正版軟件,已用光資本,由零開始發展到現時衝出香港,設計涉獵及至內地、港、台、日及澳洲項目。其公屋室內設計「公屋不只是公屋」獲香港設計師協會「環球設計大獎2016金獎」、「香港之最獎項」。英國特許設計師公會專業會員及香港室內設計協會專業會員。喜愛下廚、旅行及自己發現好東西。

文﹕一心
圖﹕鍾林枝、受訪者提供
編輯﹕梁小玲
美術﹕明報美術組

英大學中環設分校 學士每年5.6萬元

【明報專訊】英國新特蘭大學(University of Sunderland)在香港設立該校首間亞洲分校,成為首間在香港開設分校的英國大學。該校位於中環雲咸街南華大廈,佔該商廈兩層,將開辦5個英國三年制學士課程,包括工商管理、旅遊及酒店管理等學科,亦設大學基礎及碩士課程,提供共1000個全職和兼讀學額,現正招生,今年10月開課。

新特蘭大學教員任教 證書相同

新特蘭大學校長Shirley Atkinson表示,本港課程將由新特蘭大學教員任教,可確保其學術水平和教學方法都與新特蘭大學相同,兩者的畢業證書亦完全相同。

入學要求方面,文憑試英文科要達3級,另外最少兩科達3級,若學生未達要求,大學會按個別情况考慮。該校又開設四年制課程,讓未合資格直升學士一年級的港生先修讀1年大學基礎課程,然後再升讀3年的學士課程,基礎課程每年學費3.5萬元,學士課程則每年5.6萬元。

該校過去與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香港專業進修學校等合辦課程,現時有約900名學生就讀,在港有超過5700名舊生。Shirley Atkinson表示,學校在香港有足夠的人際網絡,香港是亞洲金融中心,在教育方面口碑不俗,是新特蘭大學決定在香港設分校的原因。

可赴英修讀一至兩學期

另外,香港分校學生可以到新特蘭大學本校或倫敦分校修讀一至兩個學期,有關計劃沒有成績要求,學生期間需改為繳付英國的學費,交通和食宿要自費,大學會設獎學金讓有需要學生申請。英國新特蘭大學國際學生學費為每年1.075萬英鎊,折合約10.2萬港元。

2017年3月3日

男裝新勢力 考驗設計師工藝技術、創意度

job_2017-03-03_A1以往時裝界一直以女裝為主導,隨着潮流不斷改變,男士們對衣著打扮也愈見重視,男裝需求不斷擴大,市場風格亦趨向多變,意味着男裝設計師有更廣闊的發展及創作空間。有學者表示,相對於女裝,男裝更強調車工細節,考驗設計師是否具備紮實的工藝技術。

近年全球男裝市場規模一直高速增長,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HKDI) 時裝及形象設計學系高級講師劉綺珺 (Joanne) 說,從男裝品牌不斷湧現、各大小品牌落力開發男裝產品等已可見一斑。

「隨着外國潮流的帶動,特別是韓國、日本文化在香港大行其道,令香港男生愈加注重打扮,喜歡 mix and match 之餘,對較大膽設計的接受程度也較以往為高,如男生穿著 leggings,男裝市場風格亦趨向多變,為設計師帶來更大的創作空間。」

男女裝設計重點有別

Joanne 指,相對於女裝較着重款式變化、線條曲線;男裝則更強調實用性的設計、布料的應用、合身剪裁與細緻車工等細節,這些都考驗設計師的功力,工藝技術是否夠熟練。

每年都有不少年輕人有意躋身時裝設計界,她提醒,身處於速食時裝 (Fast Fashion) 年代,加上業界僱主希望能聘請 all-round (全面)、具多元技能的人才,故有意入行者應了解行業的運作模式,配合裝備專業技術、提高創意度,方能迎合業界所需。

結合創意與實戰

job_2017-03-03_A2近年無論是國際抑或是大中華時裝市場,都對男裝設計需求有明顯上升的趨勢,然而本地一直欠缺相關針對性的培訓課程,HKDI 遂於 2016/17 學年推出全新的「時裝設計男裝高級文憑」課程,暫定每年提供 30 個學額。

課程會從設計原理、布料認識和素材之應用、版型規格,到結構及縫製工藝等,並通過時裝畢業展、設計比賽、工作實習,以及資深業界人士工作坊、講座等,把創意、實踐與理論三者結合,讓學員發揮創意之餘,亦能了解行業運作流程及潮流走勢。

勝任時裝買手、櫥窗設計工作

Joanne 稱,畢業學員的出路不局限於從事時裝設計工作,還可選擇從事紡織品和織物設計、時裝統籌、產品開發 (如布料開發) 、時裝買手/採購員、時裝編輯、時裝潮流分析員、形象顧問、櫥窗設計等工作,目前時裝品牌/設計公司、服裝採購公司、主題樂園、電視台等都會聘請相關人手。她以入職時裝設計工作為例,新人一般由助理時裝設計師起步,起薪達 11,000 至 13,000 元。

看好男裝市場 期望建立個人品牌

現為「時裝設計高級文憑」課程二年級生的陳星彤 (Walker),在過去的暑假到了本地原創品牌的男裝系列實習,不但對行業運作有多一份認知,亦堅定對投身男裝設計界的決心。

「我負責設計 T 恤圖案 (膠漿印花),嘗試了夜光、3M 反光,加入拉鏈等不同效果;另負責提供試身意見。」他不諱言,課程所學較偏重女裝,而個半月的工作體驗正好能互補不足,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更可直接請教業界人士,以及明白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開始着手畢業作品的 Walker,計劃畢業後會先在港或外國完成相關學位銜接課程,繼而入職時裝設計公司,待累積足夠工作經驗及資金、全面掌握時裝生產流程後,便建立個人品牌。

文:麥懷欣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港專冀籌1200萬辦職訓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出撥5億元配對補助金協助自資專上院校籌款。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校長陳卓禧表示將推出職業專才教育項目,冀能籌款1200萬元,再獲政府1比1資助,惟他認為自資院校處於弱勢,政府應增加配對補助金比例至1比2甚至1比3,即院校每籌1元,政府給2至3元。

校長:盼政府配對增至1:3

另外,財政預算案提出預留7億元予教育局推廣職業專才教育、支援教師進修,以及增加支援專上學生。消息指教育局將邀請職業訓練機構向中學生提供短期課程。陳卓禧昨與傳媒聚會時說暫沒收到政府邀請,期望自資院校都可參與計劃,相信港專能作貢獻。

陳舉例,港專的「甜品及咖啡店營運」課程大受歡迎,開放給中四學生的免費短期導引課程(即試堂)有約千人參與,180小時的應用學習課程也有600名高中生報名,惟資源所限只能取錄160人。他希望政府資助自資院校,讓更多學生參與課程。

2017年3月2日

發掘潛能﹕解開「全腦開發」謎團 專家教路運動健腦

運動能增加腦部血液循環,是小朋友健腦的最佳方法。(資料圖片)
運動能增加腦部血液循環,是小朋友健腦的最佳方法。(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近年,坊間愈來愈多兒童腦部訓練課程,各類課程皆聲稱有不同的「科學理論」去支持,但異曲同工之處,都是鼓勵透過開發孩子腦細胞,以盡展他們的天賦潛能,贏在起跑線。然

而,這些「科學理論」可信性究竟有多高?又,是否讀完之後,孩子立刻變聰明?找來腦神經科專科醫生、臨牀心理學家,一起為大家解開謎團。

1.指紋分析腦細胞發展?

謎團一﹕有說指紋是胚胎神經線遺留的痕迹,能反映人類的先天遺傳潛能,因此經電腦分析皮紋,便可知道左、右腦的細胞含量。從細胞含量的多寡,可了解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潛在能力和個性,只要配合適當的訓練,便能才華盡展。

盧﹕的確有醫療研究指出,某些病症是會導致患者出現非一般常人的指紋,例如唐氏綜合症、強直性脊椎炎、類風濕關節炎等。但至於說指紋是與大腦發育有直接關係,在我認知範圍內,並沒有這回事。

皮紋學家指出,嬰兒在母體內的第13至19周時,指紋及大腦的連接已經形成,但實情是,胎兒在子宮發育期間,很多後天環境因素,例如胎水,也會影響指紋發展的,因此,很難說指紋是由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決定。

另外,這類分析強調要了解腦細胞數量多寡,但其實腦細胞數量與能力並無直接關係,最重要的,是其突觸連結網絡是否發達。

2.開發松果體提升記憶力?

 腦科醫生證實,松果體並非外傳的人體「第三眼」,亦無證據顯示它跟記憶力、專注力有關。(資料圖片)

腦科醫生證實,松果體並非外傳的人體「第三眼」,亦無證據顯示它跟記憶力、專注力有關。(資料圖片)

謎團二﹕有說位處中腦的松果體,是人類神秘的「第三眼」所在之處,可以透過音樂、遊戲、運動等,激活它的原始功能,那就可以大大提升記憶力,甚至做到過目不忘。松果體的黃金開發期為6至12歲,九成小朋友都能開發成功!

梁﹕位處左右腦中間,確有一顆如花生大小的松果體,屬內分泌組織,臨牀證實它與褪黑色素有關,主要作用是調節日與夜的生理時鐘;另外,有科研指出,松果體有抑制性激素的作用,但就無證據顯示,松果體跟記憶力、專注力有關。事實上,腦部的記憶功能主要靠穹窿(Fornix)這束弓形神經線連接海馬體,因此,如中風、出血令穹窿受損,因線路中斷了,記憶力便會下降。至於連繫左右腦,亦非靠松果體,而是胼胝體(corpus callosum) ,况且傳統學說指出,從腦部發展角度,大部分腦細胞聯繫發展是在6歲以前形成,6歲之後便會緩慢下來,因此對這些所謂腦開發「專家」指6至12歲為活化黃金期有保留。

3.右腦功能勝左腦?

謎團三﹕近年兒童右腦開發的宣傳鋪天蓋地,右腦的功用被描述遠勝左腦,孰真孰假?

李﹕其實左右腦並非如坊間所形容般嚴格分工,即左腦只管語言邏輯,右腦只負責藝術、創作。反之,它們往往是共同協助完成任務的。正如拿筷子,也並非三根手指的事,背後還牽涉手腕、手臂的協調。

此外,學術研究指出,我們的腦部是有彈性的(Neuroplasticity),例如中風病人某部分腦區域受損,透過復康訓練,腦部便會在其他區域發展出同樣能力來,因此左右腦的功能劃分並非嚴格的一刀切。

我常提醒家長,想小朋友腦部發展健康,應該多做運動,簡單如到公園跑跑、行山遠足等,已經是開發腦部的好活動。因為運動能增加身體血液循環,包括腦部的血液循環,還可以釋放安多酚(Endorphin) ,有助減壓,當孩子的腦部狀態穩定,他們的發展自然會好。

.後記.

講座「神奇表演」招生?

不少教育中心經常在facebook以提升孩子學習能力的免費講座作招徠,反應很熱烈,記者早前便參加過其中一個講座。起初,講員都是一本正經講解不同性格的孩子有不同的學習模式,但來到講座中段,講員開始轉談「全腦開發」,並指這種訓練能提升孩子的記憶力及專注力。其後,講員更邀請了兩名聲稱曾接受「全腦開發」訓練、激活了松果體的小學員作表演示範。只見兩名小孩子用眼罩蒙眼,單靠雙手去觸摸,已經分辨到手上啤牌的數目字和顏色,他們後來索性不觸摸,單憑「感應」去辨別眼前放了什麼中、英文生字。

雖然表演很神奇,但講員沒有解釋箇中竅妙,只說若孩子報讀4000元兩天制的課程,便一定學識,而記者當晚所見,亦有兩三名家長即場「碌卡」報名。要否報讀這些課程,還勸家長三思。

文﹕沈雅詩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辣媽CEO:給22歲女兒的信

【明報專訊】今日是你22歲的生日,寫給你們倆的信,竟能分別在你和弟弟的生日當天見報,真要感謝上天的美妙安排。媽媽祝你學業、人生進步,記住一定要孝順!所以要保重身體,保重身體猶如孝順父母,知道嗎?

養兒100歲長憂100歲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其實完全計錯數,懷胎十月已經開始擔驚受怕,怕你發育不完全,雖然結果是過分健全;又怕你智力不正常,結果當然是非比尋常;所以養兒100歲長憂100歲才是!大前提是,我要有130歲命,還要頭腦身體都健全,才有能力為你擔100歲的憂。既然知道是不可能的奢望,我只能在有生之年努力為你打好各方面的基礎,好讓你不論在任何環境之下,毋須依賴依靠任何人,都有辦法能力靠自己,好好走出屬於你自己的人生路。

多謝「一切為你好」反面教材

雖然小時候你學什麼都只有三分鐘熱度,但你的藝術及語文的才華天分,我早知道,只是發夢都沒想過竟然是在韓語及攝影中發芽茁壯,我當日放手讓你作的所有嘗試,無非為了希望助你發掘出你的興趣,以及為你未來作多些不同種類的裝備,完全不會白費。但如果當日我的要求是獎項、獎盃、獎狀的話,我們兩個肯定成為仇人及受害人,絕對不可能有今日。所以必須多謝你婆婆,她的「一切為我好」強權霸道,事事樣樣必定要跟着她的安排,壓得我喘不過氣苦不堪言,成為我的最佳反面教材。

究竟怎樣做媽媽?生你之前我根本不懂,我只是一如既往和你婆婆搞對抗,她當年做的我全部不做,還要反其道而行,採取積極不干預,放手教育你做最好的自己,不能讓你活在任何人的陰影之下,包括我!這個你做得確實出色,媽媽很為你驕傲!

驕傲自大傲慢 是最大敵人

你自行攝影設計,一手一腳包辦的年曆,獲得媽媽在設計行內的好朋友擊節讚賞,問我會不會讓你在這方面發展,我說只要你喜歡,必定全力支持。沒有什麼比能夠跟着自己的興趣走更幸福,我見過太多人終其一生都不知道知趣志向究竟何在,媽媽衷心替你高興。還記得你的拉丁舞老師Polly姐姐的教導嗎?有天分的確會令你起步快,但真功夫要由打好基本步入手,講求的不是速度而是忍耐度,只能經年累月不斷反覆,從重複艱苦的訓練中鍛煉出來。無論你天資有多高,你始終年輕,經驗見識都少,單單學做人這一大學問,你還未及格,要學習修煉磨練的還多的是。記住滿招損謙受益,要虛心求教,問教受教才會成長進步,驕傲自大傲慢,是你最大的敵人,克服得了,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否則只能一輩子盲目,把一切失敗歸咎於懷才不遇。最佳證明自己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能令所有人為你所做的而驕傲,目光胸襟都必須要遠大。

失敗都賴懷才不遇 一世盲目

生得漂不漂亮,不由你話事,這個實在很抱歉!但活得精不精彩,肯定由你話事。媽媽永遠都是你最大最強最有力的支柱和後盾。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