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培育機械及能源工程專才

特區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創新科技以及環保政策,當中最新施政報告提及於香港科學園建立人工智能╱機械人科技的創新平台,並試行自動駕駛車輛。此外,政府又積極推展大型可再生能源項目,並於主要政府建築物定期進行碳審計,以尋找節能機會和提升能源效益。因此,本港在創科及環境工程的工作前景會相當樂觀。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所開辦的「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學士課程,以及「能源與環境工程學」學士課程正好為以上行業培訓優秀人才。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應用廣 行業機會處處

機械工程與日常生活關係密切,機械人應用亦日漸普及,因此投身機械工程的畢業生出路廣闊。

現時,不少畢業於「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課程的學生投身於機械工程行業,於工程顧問、大眾運輸以及政府部門工作。現時於機場從事工程行業的畢業生表示,「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課程提供成為專業工程師的基本技能訓練,協助畢業生應付實際工程工作,包括工程項目規劃、設計工作、工程合約管理等。畢業生更有機會參與具挑戰性的工作,例如申請能源管理系統認證以及優化各種自動化系統。此外,畢業生亦可於本港各大眾運輸公司以及政府部門,包括機電工程署以及渠務署,成為工程師。於巴士公司任職維修工程師的畢業生提到,公司會安排畢業生到不同工程部門實習,全面了解巴士維修服務,為乘客提供安全舒適的旅程。現時於機電工程署就業的畢業生表示,從事機電工程行業很有意義,因為能夠藉著機械工程知識去監控機電設施,服務市民和社會。

理論實踐兼備 穩固學生事業根基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課程涵蓋的知識領域廣闊,包括力學與材料、熱力學、控制和電子等。學生通過選修科目,增強對計算機設計及圖形學、機器人、機電、智能系統、工程優化及微機電系統等學科的認識。課程設有三項專修範圍組別,分別為:設計與製造、機電及機器人與自動化,各組別會因應時代和科技的變遷而改進,以培育創新及與時並進的專才。「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課程為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認證課程。經過實習及考核等過程,畢業生可註冊成為認可工程師。

面對迅速發展的科技,課程課題會因應各方面的變遷而改進,以培育創新科技的專才。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劉達銘教授表示:「機械與自動化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由我們日常家居、公眾設施以至工作地方,它的影子總在你我身邊。創新科技在生活上的應用亦越來越廣泛。透過不同的課題研究和活動,『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課程培育學生成為工程人才。」課程著重均衡的基礎理論及實踐學習,學系鼓勵並資助學生參加地區和國際比賽。藉著參加不同的賽事,例如機械人大賽、大中華設計比賽、高錕教授學生創意獎及挑戰杯賽等,學生可學以致用,啓發創意和潛能。課程亦提供工程師職業操守、商業及企業學、技能溝通及畢業專題研究等科目,達致全人培訓。此外,學生可參與暑期實習、工讀計劃和海外交流,以了解工程行業的發展和路向。

能源與環境工程師需求增加 畢業生前景光明

除了鼓勵學生參加地區和國際比賽,「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課程更不時舉辦職業講座,為學生日後事業打好根基。

面對全球能源危機、氣候變暧等不可忽視的環境問題,社會期望專業人才能運用知識,協助建設綠色城市,提高市民生活質素。因此,社會對能源工程師的需求不斷上升。能源工程業界涵蓋永續能源、綠色建築、智能電網、能源效益與節能、能源與環境評估等方面。有「能源與環境工程學」畢業生表示,為了節省成本和提升企業形象,各大企業皆樂意投放資源來改善建築物設備。建築物內的空調、消防、供水及電力的建立和保養,都屬於能源及環境工程,故行業前景明亮而穩定。現職於樓宇設備公司的畢業生雖然工作了短短兩年,但已經擔任項目管理主任,統籌一個大型商場冷氣系統的更換。除了建築設備相關的行業之外,其他行業亦需要能源工程師。現時於奶製品生產公司從事技術管理的畢業生表示,工場需要機器方可大量生產製成品。藉著機器供電與節能系統上的改善措施,工場便可以提升生產力及降低成本。

跨學科學習 助學生解決能源問題

「能源與環境工程學」課程屬跨學科性質,為學生提供工程培訓和知識,藉以解決各種與可再生能源、環境和建築技術有關的問題。除了能源原理、技術和系統等基本知識之外,學生更可修讀一些與建築學院、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和地球系統科學課程等部門合作設計的必修和選修科目,深入並廣泛地了解社會、能源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和影響。課程開設三個專修範圍,分別為:可持續能源技術、綠色建築技術及環境工程。專修範圍涵蓋多個課題,包括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屋宇設備工程,以及環境評估,學生可按個人興趣而選修心儀範疇。「能源與環境工程學」課程為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認證課程。經過實習及考核等過程,畢業生可註冊成為認可工程師。

能源工程業發展一日千里,投身於能源工程行業的畢業生前景光明穩定。

「能源與環境工程學」課程主任徐東艷教授指出,透過跨學科學習元素,不但幫助學生裝備廣泛而且深入的知識,更令他們學會多角度思考,從不同層面尋求可行的解決方案。此等行內實務及通用技能有助學生畢業後應用於職場上,協助他們解難和溝通協作。除課堂學習外,課程鼓勵學生參加海外交流、暑期實習以及工讀計劃,並安排他們參觀不同企業,以盡早認識業界實況,累積實務經驗。此外,課程提供機會予學生研發小型太陽能飛機,從設計以至試驗飛行階段,課程教授及導師皆悉心指導學生,令學生從中汲取經驗,為日後事業作好準備。

課程資料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屬於工程大類招生課程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大類招生課程(JS4401)

最低入學要求

.中國語文、英國語文及數學達3級或以上;
.通識科達2級或以上;
.兩科選修科達3級或以上,其中一科必須為生物/化學/物理/組合科學/數學延伸部分M1/M2。

查詢

電話:3943 1109
電郵:info@erg.cuhk.edu.hk
網址:www.erg.cuhk.edu.hk/erg/jupas

能源與環境工程學課程(JS4462)

最低入學要求

.中文科、英文科及數學科達3級或以上;
.通識科達2級或以上;
.兩科選修科達3級或以上,其中一科必須為生物/化學/物理/組合科學/設計與應用科技/資訊及通訊科技/數學延伸部分M1/M2。

查詢

電話:3943 7026
電郵:dept@mae.cuhk.edu.hk
網址:www.eeen.cuhk.edu.hk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網址: www.mae.cuhk.edu.hk

城大法律學院 與時俱進 培育專業人才

法治是香港重要的核心價值,完善的司法制度保障市民能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而優秀的法律人才更是守護香港持續繁榮發展的重要一環。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於1987年成立,一直致力培育品學兼優的法律專才,而法律學學士課程設計更是與時俱進、力臻完善,讓學生在求學時獲得豐碩的學術成就和經驗,畢業後發揮所長,朝目標繼續進發。

城大法律學院是本港三所法律學院之一,雖然規模較小,卻是本地過去30年重要的法律專才搖籃,培育不少司法精英,學士課程的學生畢業後可投身成為事務律師、大律師或是法律相關行業,繼續學以致用、貢獻社會。

城大法律學學士課程主任、法律學院教授劉發健(Kelvin)說:「今年課程加入不少政治和歷史的元素,例如我任教的土地法,在課堂上和學生討論英殖年代遺留的土地法律問題,也會提及一國兩制和九七年前後的轉變。」他表示,法律不能離地,而且無論任何地方的法律也有其歷史背景和意義,而在這方面,香港法制(Hong Kong Legal System)的課程設計更大為改動,期望學生能在課程中多加了解,對掌握法律的用法和意義時,更能得心應手。

Kelvin又指,法律系學生不單只需要懂得法律的知識,對社會上不同行業也應略有了解,可謂讀一門科目能知天下事。「因為律師的委託人有機會來自不同的業界和階層,因此學生擁有廣泛的知識更能理解委託人的立場與需要。」他補充說。

模擬法庭比賽屢獲殊榮
為了讓學生靈活運用法律知識,學院設有模擬法庭課,又鼓勵學生參與國際賽事,一嘗走上模擬法庭、雄辯滔滔的滋味。事實上,參與比賽的節奏非常緊湊,城大法律學學士課程副主任、法律學院特任講師呂凱恩(Anna)透露,學生要用一個學期時間,解決一個法律難題。「他們要理解個案,再思考代表立場的理據,然後訓練庭上的表達技巧。」學生從中了解法庭的運作,例如需要記著大量的資料,懂得臨場應變和發揮,因此學生得著甚多。「無論他們日後是否成為大律師,在過程中已訓練到自信心、解難能力和應變能力,是一個非常寶貴的經驗。」她說。

事實上,城大學生每年在國際性的賽事中都屢獲佳績。早在2013年,城大法律學院的模擬法庭辯論隊成為首支亞洲隊伍,在維也納舉行的維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法庭辯論賽中奪得冠軍殊榮。近日,城大又於2018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普遍定期審議國際模擬比賽(Model United Nations UPR Competition)中奪得多項大獎,成績令人鼓舞。

澳洲莫納什大學是G-LEAP交流計劃另一交流地點

國際交流 擴闊視野
城大法律學院雖是本地大學法律學院之中規模最小,但並不局限學生的國際視野。每年城大法律學院提供環球法律教育及認知課程(G-LEAP),讓學生前往英國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Oxford)或澳洲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修讀為期一個月的暑期課程,兩所大學各提供30個名額,參與的學生比例相當高。Anna認為,學生參與G-LEAP交流計劃可以拓闊國際視野。城大法律學院充分運用學院小規模的優勢,加強教學人員之間的溝通,使學生在所學的不同科目中找到關聯,以鞏固他們所學到的知識,達致全面的法律教育。

此外,不少學生利用暑假到不同的企業或機構實習,他們可以自行尋找實習機遇,也可透過學校的資源獲得機會。Anna又提及法律學院近年開設社交網站專頁,讓學生更容易獲取實用資訊。Kelvin說:「我們的師生關係緊密,而法律學院更聘請了一位前國際律師樓資深合夥人Mr David Tully當專業發展顧問,他會積極為學生修改個人履歷及尋找實習機會等。」學生一般選擇在律師樓及國際銀行等機構實習,也有學生參加由學院安排到內地法院實習,加深了解內地的法律。

學生到內地交流,除了走訪當地大學,還會參觀博物館,擴闊眼界。

涉獵範疇廣利發展
Kelvin表示,城大法律學學士課程的畢業生投身社會後,會成為事務律師或大律師,也有學生在律政司工作。「雖然市場競爭大,但不少學生在升讀法學專業證書(PCLL)課程前已獲聘書。」Anna補充說。

如果應屆DSE考生有意選讀城大法律學院,Kelvin和Anna期望學生具有好奇心。除了具有法律知識外,學生也須對社會時事、各行各業感到好奇。此外,他們認為喜愛閱讀和高水平的英語能力也是重要元素,Kelvin更鼓勵學生每天閱讀多份英文報章,不只能了解時事,也可以啟發多角度的思維模式。Anna則希望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主動求學會令你學得更多。」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及聯招編號
法律學學士(JS1061)

最低入學要求
.英文科成績達5級或以上;
.中文科達3級或以上;
.通識科和數學科達2級或以上及另外兩科選修科達3級或以上。

查詢
電話:3442 8008
網址﹕www.cityu.edu.hk/slw
電郵﹕lwllb@cityu.edu.hk

中大法律學院法學士課程 理論實踐兼備 助學生邁向專業發展

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律師及大律師在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法律學院法學士課程(Bachelor of Laws,LLB)多方面培訓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讓他們在課堂內外皆可鍛煉推理及解難能力,同時提供多個海外交流的機會。學院更開辦跨國法學士及法律博士(LLB-JD)雙學位課程,藉以提升學生日後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在什麼時候問題比答案更重要?中大法律學院助理院長兼法學士課程主任Stuart Hargreaves教授會告訴你是在修讀法律的時候。他舉例說:「與其去想該如何計算現時的入息稅項,不如思考什麼才是理想、公平的稅額,這不是更重要嗎?」他補充說,學生修讀法律需要建立分析和批判性思考,所以院方並不需要學生背誦一個標準答案,反而更著重教育他們如何去發問。「我們希望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存有好奇心,想了解現時的法律,明白法律是由誰決定,繼而思考自己是否認同這些法律,並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識去改善現有機制。」

Stuart Hargreaves教授(右)和李治安教授表示,課程透過全面的培訓,培養學生成為優秀的法律人才。

中大法律學院法學士課程是四年制的全日制課程,首兩年以基礎課程為主,涵蓋基礎法律知識及其他大學必修科目,其後的第三及第四年,學生可按未來事業的發展方向及個人興趣去選修環球法(Global Law)或中國法(Chinese Law)兩大專修科,另有其他選修科如貿易法、家事法、進階訴訟專題等。此外,學院聯同中大商學院開辦五年制工商管理學士及法律博士雙學位課程(BBA-JD Double Degree Programme),讓學生跨領域學習法律與企業管理專業知識 ,增添競爭力。此兩課程的學生如有意投身法律界,可於畢業後報讀法學專業證書課程(PCLL)。Stuart Hargreaves教授指教學團隊由擅長研究法律的學者及資深的執業事務律師與大律師組成,務求讓學生在理論和實務兩個層面上得到最適切的支援。

擴闊國際視野 首推跨國雙學位課程
中大法律學院重視培養學生全人發展,建立國際視野。教師來自二十多個司法管轄區,學院同時亦提供多個機會讓學生到海外見識。

學院每年舉辦海外交流及考察活動,助學生擴闊眼界,培養國際視野。

學院已於去年與英國著名大學King’s College London(KCL)合辦法學士及法律博士雙學位課程(Dual LLB-JD Programme),課程的首批學生於本學年(2018/19)入讀,他們在首兩年會在KCL上課,修讀普通法核心科目,以及歐洲法律基礎課程;其後兩年會在中大修讀有關香港司法制度、普通法闡釋等課程。學生在完成四年課程後,可同時獲頒KCL的法學士學位及中大的法律博士學位,該雙學位是學生於日後取得英國及香港雙重律師執業資格的必要條件。Stuart Hargreaves教授剛在英國與課程的首批學生見面,形容他們出類拔萃,希望這課程能提升他們未來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學院又與多間海外知名學府合辦交流計劃。除了一般為期一個學期或一年的海外交換生計劃外,學院亦與澳洲的The University of Sydney、北京的清華大學及加拿大的York University合作,在每年暑假舉辦為期三周的專業法律課程,讓不同需要的學生亦有機會到海外學習,擴闊眼界。

注重實踐 學生在另類活動中學習
此外,學院亦著重書本以外的實戰經驗培訓,以另類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面對社會提倡創新科技發展,學院首次設立新創法律諮詢(New Venture Legal Clinic)課程,與中大的「前期創業育成中心」合作,讓學生有機會了解中心的法律工作。負責這項目的法學士課程副主任李治安教授指,學生能接觸到初創企業會遇上的法律問題,包括知識產權、創投基金等募資渠道的法律架構、稅務及僱傭關係等,項目又會定時邀請有經驗的創業家、法律及投資專家分享,希望學生與時並進,迎接未來職業生涯的各種可能性。

院方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模擬法庭辯論比賽

學院另投放資源大力支持學生參加國際模擬法庭辯論比賽,例如知名的Phillip C. Jessup International Law Moot Court Competition、Willem C. Vis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Moot等,藉以訓練他們的思考及解難能力。學生透過參與海外比賽,與世界各地的法律系學生交流。

發展事業 由業界專才護航
為了準備學生未來的就業發展,學院推出不同的支援計劃,當中包括「傑出業界導師計劃」(Distinguished Professional Mentor Programme),由現職或退休的律師、法官、在司法機構工作等人員擔當導師的角色,跟學生分享從事法律工作的實際情況,以及當中的機遇與挑戰。導師與學生關係亦師亦友,李治安教授指曾有學生表示希望了解律師的日常工作情況,他的導師特別在寒暑假安排學生跟隨他工作,應允學生在他接見客戶時從旁觀察,對於學生而言,這是不可多得的經驗。另外,學院亦會按學生的興趣,為他們與現時在相同範疇工作的畢業生進行網上配對,藉此認識業界人士,擴展人脈,學生亦可向畢業生請教行業最新發展概況和對人才質素的需求,藉以裝備自己,為未來投身職場打好基礎。

除了協助學生建立人際網絡,學院亦成立學生就業辦公室,由曾為國際知名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的知名御用大律師Paul Mitchard QC擔任行政主任(就業策劃及專業發展),專責為學生提供職業指導,並舉辦各式各樣的工作坊,務求學生在履歷、面試以至尋找工作的過程中都比其他求職者更勝一籌。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及聯招編號
香港中文大學法學士學位課程(JS4903)

最低入學要求
‧中文4級
‧英文5級
‧數學及通識教育科3級
‧兩科選修科目/一科選修科目及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或二3級

查詢
電話:3943 8548
網址:www.law.cuhk.edu.hk

另外,中大法律學院及中大商學院開辦5年制工商管理學士及法律博士雙學位課程(BBA-JD Double Degree Programme)(JS4264)。詳情請瀏覽網頁www.cuhk.edu.hk/prog/bba-jd。

中大工程學學士課程緊貼科技熱潮 培育人工智能及金融科技專才

特區政府大力推動創新科技,最新施政報告提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及金融科技(FinTech)都是重點投放資源的領域,未來需求更多相關專才。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工程學院繼2016年率先開辦「金融科技學」工程學士課程外,將於2019/2020年度開辦全港首個「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工程學士課程,緊貼環球科技發展的大趨勢。

中大工程學院現時設11個主修課程,其中6個屬大類招生課程,包括「計算機工程」、「計算機科學」、「信息工程」、「數學與信息工程」、「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另有5個獨立招生課程,包括「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金融科技學」、「生物醫學」、「電子工程」及「能源與環境工程」。工程學院副院長(學生事務)蘇文藻教授表示:「創新科技在生活上的應用愈來愈多,譬如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資訊科技及機械與自動化等,故工程學院的課程設計,正好切合全球最新的科技發展。」

人工智能推動各行業發展
據羅兵咸永道會計師行研究報告,預計2030年AI發展將帶動全球GDP增長14%;而政府也預計未來香港將創造5萬個與創新科技相關的職位。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李柏晴副教授表示:「近年AI技術發展迅速,可解決醫療、金融及保安等行業面對的難題,為不同領域帶來新衝擊。」

中大在AI技術的研究處於世界前列,較早前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王平安教授便開發了AI深度學習系統,只需30秒至10分鐘判讀肺癌及乳腺癌的醫學影像,準確率分別達91%及99%。此外,保險業的保險科技(InsurTech)、法律界的監管科技(RegTech),都是利用AI技術將大量文書工作自動化。

課程涵蓋廣 可按興趣發展
工程學院開辦「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課程,正好迎合這股熱潮,課程著重三個AI領域的訓練,即數學、算法及系統。踏入第四個學期後,課程為學生提供四個專修範圍,包括「生物科技智能應用」、「智能多媒體應用」、「大規模式人工智能理論及系統設計」及「智能機械人設計」。李柏晴教授表示:「學生可因應自己的興趣,利用學到的AI知識,應用到不同的領域上。」同時,中大亦設有許多先進設備,例如處理圖像的高效能電腦、嵌入式系統設計、多媒體、機械人及金融智能實驗室,協助學生研習AI技術。

科技解決金融問題
除了AI技術外,FinTech也是發展迅速的技術,為環球金融業帶來新氣象,從各種移動支付系統、網上借貸平台、智能投資顧問、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匯款,以至最近金管局接受虛擬銀行(Virtual Bank)牌照申請,都令金融服務更加便捷、成本更低廉。

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李凌飛副教授表示:「FinTech是用最新的科技解決金融業面對的問題,故『金融科技學』課程設計覆蓋最新的技術外,也會兼顧金融知識。學系也與商學院及法學院合作,為學生提供更深入的金融、科技相關的法律知識。」課程涵蓋數學、計算機科學、統計學、編程語言、區塊鍵技術、數據挖掘、智能合約、電子交易系統及監管科技等範疇。

他續表示:「這課程也有很大的靈活性,學生除了必修科外,其餘科目可分為科技或金融導向,無論是偏向傳統金融知識,或者醉心科技的學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科目。」

(左起)李柏晴教授、蘇文藻教授和李凌飛教授表示,工程學院提供的課程涵蓋工程學不同專業範疇,迎合學生不同的興趣。

兩課程均重視數學基礎
至於收生要求方面,兩課程均重視學生的數學科成績,李柏晴教授表示:「在『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課程中,我們特別強調數學訓練,包括統計學、或然率及線性代數等,因為AI技術需要處理許多數據,所以學生要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入學最低要求為數學科取得5分或以上。」

至於「金融科技學」也十分重視數學成績,包括數學科、延伸數學M1/M2的成績,蘇文藻教授補充:「報讀『金融科技學』不一定是理科生的專利,DSE考生的兩個選修科中,除了延伸數學M1/M2、物理、化學、生物外,我們也會考慮修讀經濟(ECON)及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BAFS)的學生,因為FinTech是金融與科技兩者結合,我們希望學生有數學基礎之餘,也具備商業及經濟知識。」

蘇文藻教授指出:「AI技術面向全球發展,加上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故修讀這兩個課程的學生機會處處,擁有許多海外交流、實習及就業機會。」過去「金融科技學」學生曾到金管局、保險機構實習;而中大亦鼓勵學生將來畢業後設立自己的初創公司,例如去年科學園首隻誕生的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商湯科技」,便是來自中大研發AI技術的教授及研究生團隊。

課程資料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獨立招生課程
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課程(JS4468)
最低入學要求
.中國語文達3級及英國語文達4級或以上;
.數學達5級或以上;
.通識科達3級或以上;
.任何兩科選修科達3級或以上
註:申請人若數學科只考獲4級,但其他科目成績優異,亦有機會獲取錄。

查詢
電話:3943 8402
電郵:dept@cse.cuhk.edu.hk
網址:www.cse.cuhk.edu.hk/aist

金融科技學(JS4428)
最低入學要求
.中國語文、英國語文及通識科達3級或以上;
.數學達4級或以上;
.任何兩科選修科達3級或以上
查詢
電話:3943 8313
電郵:dept@se.cuhk.edu.hk
網址:fintech.se.cuhk.edu.hk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大類招生課程
(JS4401)

最低入學要求
.中國語文、英國語文及數學達3級或以上;
.通識科達2級或以上;
.兩科選修科達3級或以上(其中一科必須為生物/化學/物理/組合科學/數學延伸部分M1/M2)

查詢
電話:3943 1109
電郵:info@erg.cuhk.edu.hk
網址:www.erg.cuhk.edu.hk/erg/jupas

教大兩教育榮譽學士課程 重視專科知識與教學法 為教育界提供人才

專科教師不但要具備豐富的專科知識,更要了解學生學習上的困難,設計不同教學策略,才能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從而掌握相關知識。香港教育大學開設「科學教育榮譽學士」及「小學教育榮譽學士─常識」課程,除了重視基礎科學知識外,更將教學法及STEM元素融入其中,加上學系最近開設頂尖科研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優越的學習環境,裝備一眾準教師畢業後投身教育界,作育英才。

談到現今中學科學科教師面對的問題,教大科學與環境學系楊友源教授直言,理科生在大學只能主修物理、化學及生物科的其中一科,當他們畢業後成為教師,往往需要兼教初中綜合科學科,由於他們缺乏主修或副修科以外的知識,教授綜合科學科時難免感到吃力。

學生學習設計不同實驗

為培訓符合課程需要的科學科教師,「科學教育榮譽學士」課程將安排學生修讀科學科基礎課程,他日教授初中綜合科學科時自然得心應手;更特別是有雙主修安排,學系會隔年開辦「化學及生物」或「化學及物理」其中一組雙主修科目,畢業生便能具備足夠知識任教相關的兩科高中理科科目。

他表示,來年更會與數學及資訊科技學系合辦跨學科課程,一方面可促進兩系學生交流互動,彼此學習;另一方面,學生將學懂利用計算法及電腦編程進行科學探究,讓他們對資訊科技有初步認知,將來可設計相關教材教導學生,真正做到綜合STEM教育。

課程教導學生使用STEM教具

至於「小學教育榮譽學士 — 常識」課程則為培訓小學常識科教師而設,教大科學與環境學系李凱雯博士指出,常識科包含「科學教育」、「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三大範疇,當中涉及的知識層面十分廣泛,課程除了特別訓練學生各範疇的知識外,更配合教育界的最新趨勢,加入STEM元素。例如課程讓學生既學習STEM,又同時學習STEM教育,即思考如何透過不同教學策略,令小學生經歷STEM著重的學習目標,如解難能力和創造力等。

重視教學法 實習累積教學經驗
她強調單是擁有學術知識並不足夠,更重要是懂得如何針對不同科目,以適切的教學法指導未來的學生。因此,兩個課程的準教師必須整合基礎知識和教學法,例如利用議題教學講解社會與人文知識,科學則透過實驗進行探究等,按不同課題調整教學策略。楊友源教授補充:「準教師不但要具備學科知識,也要知道現時學生的學習難處和錯誤概念,從而針對性地幫助他們有效掌握相關知識。」

此外,兩個課程均設有兩次實習,學生會獲安排到不同學校任教,汲取寶貴的教學經驗,同時將課堂所學應用到真實教學中,院校亦會派出導師觀課,給予學生實際的教學建議。他直言,其中一次實習期長達三個月,遠較一般教師實習期長。楊友源教授解釋這安排是希望學生有充足時間參與開學前的行政、備課和課程設計等工作,同時亦可為學校舉辦STEM活動,甚至帶隊參賽等。

楊友源教授(右)和李凱雯博士指,課程提供全面綜合培訓,助學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識。

今年6月,學系開設了「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大分部)」,主要進行海洋污染和內分泌干擾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等科學研究,同時亦可供學生體驗現時最頂尖的科研技術。他強調,教大不但重視本科知識及教學法的傳承,更積極提升科研設備和教學團隊的質素,讓修讀課程的學生能夠在優越的環境中上課,學習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由於畢業生具備豐富的科學知識及教學技巧,除了擔任科學科教師外,也有不少擔任出版社教科書編輯,或在到校開展STEM課程的機構工作,有些甚至加入非牟利團體從事教育推廣工作等,出路十分廣泛。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及聯招編號
教育大學科學教育榮譽學士(JS8430)

最低入學要求
.中文科及英文科達3級
.數學及通識教育科達2級
.至少一科選修理科達4級

查詢
電話:2948 7694/2948 8591
網址:https://www.eduhk.hk/ses
電郵:wlokki@eduhk.hk

課程名稱及聯招編號
教育大學小學教育榮譽學士 — 常識
(JS8234)

最低入學要求
.中文科及英文科達3級
.數學科及通識教育科達2級
.至少一科選修科達2級

查詢
電話:2948 7669
網址:https://www.eduhk.hk/degree/bed_p_dse.htm
電郵:dses@eduhk.hk

 

 

港大城市研究文學士課程 跨學科城市發展理論 多角度思考城市問題

隨著因香港土地短缺、市區重建計劃推行,以至2018年特首施政報告提出的填海建議,預計香港未來十年將有許多新造土地,需要專業的城市規劃師、城市設計師及測量師等人才,從多角度思考城市發展的問題,好好規劃每吋土地的用途。香港大學開辦的「城市研究文學士」課程,為有志從事城市規劃及發展工作的學生,提供全面且實用的知識外,畢業生也可以繼續報讀各城市專業碩士課程。

趙麗霞教授(左)和李衛鋒副教授指,課程透過全面培訓,栽培學生成為城市規劃及設計的專才。

除了香港的持續發展外,粵港澳大灣區也是嶄新的城市發展概念,將會帶來許多城市改造、更新的機遇。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主任及「城市研究文學士」課程主任趙麗霞教授表示﹕「每個城市都是多姿多采、具有多面化,而且不斷更新及改進。因此,課程特別適合一些活潑、關心社會、工作及居住環境的年輕人修讀,透過課程培養廣闊的視野,引導他們深入思考城市發展的問題,以及分析有效的解決方案。」

涵蓋多學科城市研究範疇
課程著重跨學科城市發展理論、政策及方法,以問題導向的學習工作坊為基礎,涵蓋社會學、經濟、地理、政治,以及公共政策等知識,涉及的元素包括﹕可持續發展、城市規劃及設計、城市政策及管理、土地發展、房地產經濟、房屋管理、社區發展、市區更新及環境保育等,讓學生多方面宏觀及微觀了解城市發展的問題。

課程設立多個學習工作坊,模擬城市規劃發展、設計及管理時面對的問題,學生需思考應對的方法。

「城市研究文學士」課程副主任李衛鋒副教授表示﹕「課程設立了多個學習工作坊,模擬城市規劃發展、設計及管理時面對的問題,學生需思考應對的方法。在問題導向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將學到的不同理論、概念融會貫通,並可實際解決問題,對將來投身城市規劃及發展的工作有很大幫助。同時,學生也可從中領略到城市出現的問題十分複雜,必須從多角度出發,顧及實際情況,思考各種解決方法。」

踏入新世紀,創新科技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城市發展也不例外。趙教授強調﹕「智慧城市是未來的大趨勢,將來從事城市發展的專業人士要對科技有認識及接受訓練,故課程會加入與城市發展有關的創新科技元素,例如大數據分析。」

安排學生往海外交流
此外,課程會引用外國知名大城市作比較,讓學生認識不同城市的規劃及發展。學系為方便學生參與交流,略為調動三年級的科目,騰出時間讓他們到外國大學修讀一個學期,透過親身踏足當地,感受當地的學習氣氛之餘,亦以當地的城市規劃及發展作為借鏡。趙教授表示﹕「香港是亞洲國際都會(Asia’s World City),學生一定要有國際視野,他們前往外國知名大學,聽取不同專家對城市發展及規劃的看法,感受各城市獨有的文化,不但開拓自己的眼界,亦可反思香港是一個怎樣的城市?有哪些優、缺點?」課程同樣也有考察團,帶領學生走訪本港不同地方,了解土地使用的情況對各個持分者對運用土地的衝突和意見。

學歷獲測量師學會認可
在工作實習方面,課程會安排三年級學生於暑假時,到測量師行、港鐵公司及政府部門等工作,跟隨工作經驗豐富的從業員了解企業的實際運作。

趙教授說﹕「畢業生有許多出路,現時課程獲香港測量師學會及英國特許測量師學會認可,累積兩至三年工作經驗後,通過學會專業試後可成為規劃及發展測量師。另外,畢業生亦可選擇報讀與城市規劃、城市設計、房地產及物業管理相關的碩士課程,成為城市專科人士。」

現時課程每年約錄取20名新生,課程會舉行兩次面試,一次是DSE放榜前的小面試,另一次則是放榜後的個人面試。趙教授表示﹕「城市學的範圍廣闊,最重要是學生對城市發展有好奇心、對城市問題有敏銳觸覺、批判能力強及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及聯招編號
.城市研究文學士課程(JS6042)

最低入學要求
‧中文及英文科達3級或以上;
‧數學科及通識科達2級或以上;
‧任何兩個選修科達3級。

查詢
電話﹕3917 2721
網址﹕www.dupad.hku.hk/baus
電郵﹕dupad@hku.hk

 

城大數據科學學院 迎接大數據年代 2019-2020學年首辦兩個新課程

Google開發的圍棋人工智慧程序「AlphaGo」曾與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專業棋手柯潔對決,最終多次戰勝,令世人對人工智能的能力另眼相看。香港城市大學數據科學學院副院長兼數學系講座教授周定軒受到這場「人腦」對決啟發,認為可透過電腦收集到的大數據進行分析,有助在各行各業及日常生活中應用。他更預視,人類將走入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年代,故城市大學亦配合大勢所趨,於2019 / 2020學年開設相關的新課程。

大數據應用越來越流行,城大舉行開放日,吸引不少學生查詢兩項新課程。

香港城市大學數據科學學院將於2019 / 2020學年開設兩個新的本科課程,分別為「數據科學(理學士)」及「數據與系統分析(工學士)」。有關課程教授以數據統計分析、程式應用及數學三方面為主的基礎知識,最大特點是讓學生學習大數據分析應用,同時亦會專門研究人工智能。每名學生修讀基礎課程後,可各自揀選專門方向作研究,如網上媒體(Social media)、智能城市(Smart city)等題目,均與生活息息相關及實用。

周定軒教授(右)和張子鈞副教授指,兩項新辦課程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培訓,培養他們成為數據科學專才。

香港城市大學數據科學學院數據與系統分析工學士課程主任張子鈞副教授指,若學生希望先了解自己是適合大數據研究較廣闊的範疇,還是適合選擇較深入的大數據分析,他們可入讀「數據學院課程」。學生修讀這課程的首年,會先學習數學、電腦基本學科,第二年才決定揀選數據科學還是數據與系統分析學士課程。

入學要求 文憑試達3332

張教授坦言,希望錄取成績較優異的學生,故數學及英文科成績良好較有優勢。若以聯招方式報考的學生,文憑試四科主科和兩科選修科成績須達最低入學標準,就是中、英、數達3級,通識科達2級或以上,其餘兩科選修科達3級。如在聯招中揀選該課程為首選,學院亦會視為考慮因素。城大將於明年6月起,為部分已選報的學生進行面試。

周定軒教授補充,雖然課程涉及數據分析,但學生不一定要修讀M1、M2的數學進階課程。他解釋﹕「我們更著重學生的創意,他們是否對學科有興趣。只要學生是聰明、具創意的人,即使需要學習編寫程式coding、數據分析的知識,只需修讀一兩科課程便會很快上手。」

學院將會為學生提供工作實習機會,包括與銀行、網上媒體及電腦程式等大企業合作,讓學生有更多實踐的機會。另一方面,學院非常著重學術研究,未來將會與世界著名大學合作,包括美國柏克萊大學就有關大數據的文字處理方面合作。

大數據分析日趨普遍

現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已廣泛在各行各業中應用,也越來越重要。張子鈞教授舉例,美國華爾街已開始以人工智能分析金融市場情況,從而投資股票,更透過仿真實驗初步比較,分析了人類的決定與人工智能的分析投資結果,結果電腦效果較人類更快捷,同時成本更低。

張教授稱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引用到大數據分析,他表示該學院有教授透過大數據,分析居住在火車站附近的市民開心指數,是否較其他地區開心。該研究以交通、購物、醫療服務及校網等,收集相關大數據,從而透過程序分析周邊環境會否影響開心度。

此外,大數據亦可用於文學上。周定軒教授表示,他有個學生早前以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作為研究,嘗試以大數據分析紅樓夢究竟由多少人撰寫而成。那學生與同行合作,將有關文本全部描繪,透過電腦程式分析用字方式、連接詞等,結果顯示紅樓夢有兩名作者,前八十回由一人完成,後四十回由另一人完成。周教授指,雖然以往許多人也推說紅樓夢不是由一個作者完成,但沒有科學的方式支持,現在他們透過大數據,以科學方式分析文本,能撇除主觀成分,可更客觀分析結果。

「數據科學是根據新的理論,透過設計數據程序,從而找出解決辦法。」周教授坦言,本港近年的創意發展已不及其他地方,往往只購買其他地區已發明的科技,故學院開設這課程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發揮創意,增加本港的競爭力。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及聯招編號
.數據科學(理學士)(JS1072)
.數據與系統分析(工學士)(JS1073)
.數據學院課程(JS1071)

最低入學要求

‧中文、英文及數學科3級
‧通識科2級
‧兩科選修科3級*
* 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或二可算作一科
選修科應用學習科目不算作選修科

查詢

電話﹕3442 7887
網址﹕www.cityu.edu.hk/sdsc

 

 

 

中大醫科料收生門檻7科40分 另2019/20學年新開5學科 兩涉大數據

【明報專訊】本港兩間大學的醫科學額向來競爭激烈,有報道指香港大學醫科正考慮將收生門檻定為最佳6科36分,學生通過面試便可獲取錄。中文大學近日舉行入學資訊日,該校醫學院表示,預期2019/20學年入讀內外全科醫學士的聯招學生,文憑試7科成績要達40分,有意讀醫的中學生認為港大要求較高,但中大則要求學生全能(all-round)。另中大近日正式宣布開辦5個新學科,其中兩個與大數據有關。

兩大增醫科額 料競爭稍減

有鑑於前線醫生人手不足,政府擬增加港大及中大醫科2019/20學年收生學額各30,即各有265個。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入學)莫仲棠昨在入學講座稱,參考去年中大內外全科醫學士及「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的最低收生分數,明年文憑試放榜後將邀請7科成績達40分的申請者面試。

中大舉行入學資訊日,中大醫學院舉行多場入學講座(圖),吸引不少家長和學生到場。(劉家豪攝)

莫補充,考慮到下學年增加醫學額,「競爭或無之前那麼激烈,但預計40分是門檻,你說會不會39分一定不行,我們又不敢這樣說」,因要視乎增加學額後的競爭情况。

中大協理副校長兼入學及學生資助處長王淑英說,聯招機制下八大有清晰指引,「不應直接給予有條件取錄,甚至公開白紙黑字對學生講有有條件取錄」。她解釋,口頭承諾對學生有風險,但因以學生為本,中大醫學院期望讓學生清晰知道學科對取錄學生的合理要求。

梁卓偉:一般大學不會公布收生門檻

港大醫學院長梁卓偉在另一活動回應收生門檻時稱,一般大學均不會公布收生門檻,並會以擇優而錄作「擋箭牌」。他說,大學要視乎當年申請者分數高低,再釐定入學門檻。

中大同時公布5個新學科,包括教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知識的「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學士課程,學額30個,課程要求申請者數學達5級成績、英文4級、中文和通識達3級;數學未達5級但其他科目成績優秀者,將獲特別考慮。另一「數據科學與政策研究學士」課程名額則有20個。

港大辦6跨文理學士課程 10學院參與 英文需5級

【明報專訊】跨學科課程成大專院校開新科趨勢,香港大學將於2019/2020學年開設6個跨學科文理學士學位課程,當中一個專為高年級本科生而設。不過,新學科要求中學文憑試(DSE)英文須達5級或以上;部分課程對學生的DSE數學科成績要求較高,及須報考數學延伸單元M1(微積分與統計)或M2(代數與微積分)。

港大副校長(教學)何立仁表示,開設文理學士課程是希望培育學生具備不同領域的知識及思考方法,以應對社會挑戰。5個新跨學科文理學士學位課程,分別是「文理學士」、「應用人工智能」、「設計+」、「金融科技」及「環球衛生及發展」;而為高年級本科生而設的文理學士學位課程為「社會數據科學」。6個新課程涉及10個學院參與教學及課程設計,包括社會科學院、文學院、理學院、工程學院及醫學院等。除必修核心科目,學生需選修相關不同學院的科目。

最佳5科須達28分以上

6個新課程計劃共招收150名學生,即每個課程約收25名學生。至於分數方面,港大為5個文理學士學位課程設收生分數,供有興趣報讀的學生參考,學生的DSE最佳5科成績須達28分以上,或6科考獲32分。何立仁補充,課程對英文科成績要求較高,學生須考獲5級或以上。參考考評局公布的2018年DSE成績,只有約9%日校考生英文獲5級或以上成績。

另外,應用人工智能及金融科技對數學科成績要求較高,前者須達4級或以上,後者須達3級或以上。此兩科同時要求學生必須修讀M1或M2,分數要求與數學科一樣,成績可作一科計算。

一堂可見兩教授

港大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謝樹基解釋,新推出的跨學科課程,與以往學生利用自由學分選讀其他科目的相異之處,是一個科目可以涉及兩個領域的知識,「一堂內可以同時見到兩個教授(教導)」。除此之外,為讓學生能更好設計其課程的科目分配,每名學生均有一名教授作指導。

 

為讀物理治療 東華學生棄資助學位

【明報專訊】東華學院開設物理治療學學士課程,2018至2019學年首屆收生50人,若以最佳5科計算,學生平均入學分數為22.5分。有熱愛運動的學生因見身邊不少朋友受傷要接受物理治療,對該科一直有興趣,即使獲資助大學取錄讀體育科,仍堅持選讀物理治療,希望日後成物理治療師,幫助別人。

東華首屆物理治療 平均22.5分

東華學院物理治療學學士課程首屆收生50,翟朗熙原獲一間資助大學體育科取錄,最終仍選擇入讀物理治療學。(東華學院提供)

政府將於2019至2020學年將東華學院的物理治療學課程納入「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內,即學生可獲政府資助部分學費。資助學額共有50個,最高資助金額為一年7.28萬元,學生另仍要繳交近6.8萬元。現時只有理工大學及東華學院有開辦物理治療學學士課程,理大首年的資助學額約為145至155個。

2018至2019學年入讀物理治療學的翟朗熙指自己喜愛運動,曾見過朋友因運動創傷後接受物理治療,對相關課程產生興趣。翟的文憑試最佳5科成績為26分,原獲一間政府資助大學取錄入讀體育運動科學學位課程,最終選擇東華學院物理治療課程,希望日後成為物理治療師,家人亦支持其決定。

另一學生梁瑋芯原為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運動生理學學士畢業生,因中學時見父親的椎間盤突出問題經物理治療後有好轉,夢想成物理治療師。梁原打算在當地升讀相關課程碩士,因某些原因回港,其後報讀東學學院的物理治療課程,繼續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