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束以紅玫瑰為主的花,首先映入眼簾卻是數朵白色的棉花,風格正是韓式花藝着重的構圖和角度。有網上花店的年輕店主,曾一個月蝕8000元,其後找到固定客戶,生意漸上軌道,更遠赴韓國取經,計劃於今年維園年宵售賣韓風花束。
棄職網上創業 漸上軌道
90後的Miranda在大專修畢設計課程後在婚紗攝影公司任職,負責編輯影片和圖片,一年後對重複的工作感沉悶,把心一橫在工廈租了一間工作室,辭職開設網上花店,「我好容易三分鐘熱度,鍾意一份職業,也只會做一兩年就不做,唯獨製作花束時感到很滿足,即使疲勞,開始手震,仍可長期處於很興奮的狀態」。
生意初期並不順利,「比想像中唔掂,貨量不是自己預期那麼多」,加上收入不穩,最艱難的一個月曾倒蝕8000元,「當時覺得自己還很年輕,沒什麼輸不起」,其後給自己一年期限嘗試。Miranda說,曾因缺乏宣傳資金,要在繁忙時間到中環等商貿區派傳單,最後成功吸納新客戶定期訂花,才有穩定收入。
赴韓學藝 擺年宵拓客源
Miranda說,2016年起受韓風影響,不少客戶委託她製作花束時,要求加入韓劇中出現的棉花和包裝設計。為更了解韓式花束,約個多月前,Miranda專程遠赴韓國學習花藝,發現當地不會太強調花的品種和工整,不少韓式花束反而着重作品的線條和鋪排,刻意安排一些植物向外延伸,以吸引旁人目光,再讓觀賞者細看主花的美,「儘管是同一組合的花,可按不同需要將花安排到不同位置」,亦讓花束在不同視角觀看時有不一樣的姿態。現時其網店主要在社交平台宣傳,顧客多是年輕一族,因此她專程競投今年年宵攤位,盼接觸更多較年長的人,開拓市場。
明報記者 劉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