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奪最高榮譽大獎 小妮琴音揚威 母背後用心培

【明報專訊】年僅10歲的演藝學院青年音樂課程成員譚允靜(Hannah),在新一屆意大利的安德烈亞.鮑思達契尼國際小提琴大賽(The Andrea Postacchini Violin Competition)奪得7至10歲組第一名及最高榮譽大獎「鮑思達契尼獎」(Postacchini Prize),在100多名青少年及成人參賽者中脫穎而出,令她更確立要當音樂家的志向。女兒得如此殊榮,譚太一再強調「她真的不是神童、天才,全部是靠一步一步練出來」,她會讓子女決定目標,「若她說不想當音樂家,也沒問題」。

當宣布安德烈亞.鮑思達契尼國際小提琴大賽的大獎「鮑思達契尼獎」(Postacchini Prize)由譚允靜(Hannah,圖)奪得時,她顯得格外冷靜,回到酒店才蹦蹦跳跳,原來小妮子按捺着興奮的心情,擔心別人會認為她「show off(炫耀)」,等待到酒店房時才抱着媽媽說「我真是很開心呀!」(郭慶輝攝)
當宣布安德烈亞.鮑思達契尼國際小提琴大賽的大獎「鮑思達契尼獎」(Postacchini Prize)由譚允靜(Hannah,圖)奪得時,她顯得格外冷靜,回到酒店才蹦蹦跳跳,原來小妮子按捺着興奮的心情,擔心別人會認為她「show off(炫耀)」,等待到酒店房時才抱着媽媽說「我真是很開心呀!」(郭慶輝攝)

專買音樂會前排位置偷師

「每當哥哥練琴時,她都嚷着要玩,便給她買了一個小的(小提琴),閒時拉一拉。」3歲半時的Hannah未懂音律,卻拉得入神,媽媽遂要求小提琴教師每次教完哥哥後,亦用15分鐘教Hannah,想不到拉得有板有眼,其後邀請演藝青少年音樂課程導師陳國偉親自教授,5歲多便獲演藝青少年音樂課程取錄。Hannah愛聽古典音樂,譚太乾脆帶她到文化中心聽音樂會,「Hannah要求我買首一兩行(的門票),讓她看清琴手的手部動作」,有時遲了買票,只剩下後數行的位置,譚太又特意買演唱會專用望遠鏡,讓女兒看個究竟,Hannah說︰「抄別人好的東西,回家練。」

助確立音樂家志向

Hannah就讀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平日放學後需參與歌詠或樂團練習,回到家已5時許,休息一會兒便要練琴,一般練至10時才做功課,11時睡覺,每天大約練2至3小時。譚太「陪太子讀書」,比女兒早起牀,卻睡得比女兒晚,「如非她希望做音樂家,我也不會讓她用那麼多時間練琴」,有目標便盡力實踐,只因不希望女兒後悔。

Hannah也經歷過迷失時期。Hannah一次與同學談話時發現,「原來同學每天一回家便玩,每周才練琴一次!」令Hannah暗忖,「為何我要那麼辛苦練?」譚太發覺女兒不妥後,心想「她是否仍想做音樂家呢?」然後派出丈夫在Hannah睡覺前跟她好好談一場,「平時都是我跟女兒朝夕相對,擔心她有壓力,爸爸便不同,他有中和作用,可放心說」。跟父親談過後,Hannah仍然想做音樂家,媽媽便找來音樂家的紀錄片,「他們小時候都用很多時間練習」藉此激勵女兒。努力過後,在大賽上奪不到獎,Hannah小時可能會大哭一場,現時會懂得獎項非一切,「盡力便行了」。

演藝青少年課程入學競爭激烈

譚允靜(Hannah)正式學習小提琴時,譚太專程請求本港著名小提琴手范丁,介紹演藝校友暨青少年音樂課程導師陳國偉為女兒教琴,不久Hannah獲演藝學院青少年音樂課程取錄,當年她5歲多。譚太指演藝的音樂氛圍濃厚,亦希望女兒可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演藝學院青少年音樂課程競爭激烈,必須通過初步甄選及面試,其間須演奏兩首自選作品,考官將根據面試時的技巧表現、音樂潛質及敏悟力作決定,部分考生可能需要接受視奏及聽音測驗,或參加複試及一小時樂理聽音筆試。

課程主要招收5至16歲青少年,除了主修樂器、聲樂和作曲外,還包括音樂基礎訓練、合唱團、室樂團及交響樂團等,每周上一天課,學費每年2700元至3.2萬元不等。

明報記者 黃津琪
2016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