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相比很多年輕人,我家大小T自小向來「黐家」,除了飲茶行街旅行全家總動員之外,買衫買鞋買餸去超市街市,時至今日他們兩個都一樣主動陪伴,惹來很多朋友的艷羨目光,問我究竟如何培養出來的。坦白講,並沒有什麼特別,只是自小養成的習慣而已。他們年紀小的時候,不管去什麼地方,我總是帶着他們在身邊,除了可以教他們生活上的各種知識,還有待人接物應有的禮貌,更可令他們了解身處的地方,認識身邊一切的人和事。
家是味道也是愛
對大小T他們來說,家,除了有感覺,還有味道。只要是我煮的,不管是什麼菜式,他們兩個都食得津津有味,放學未踏入家門,聞到味道就已經興奮大叫。因為我親自下廚的,必定是他們喜愛吃的。所有媽媽煮的菜,重的不是味道而是那份無微不至的愛!就是這份愛,維繫家庭成為核心。所以每逢過時過節,無論如何必定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談天說地,不亦樂乎,這是每個媽媽夢寐以求的事,可惜偏偏愈來愈難得。
我雖然是個職業婦女,職場上,不怕失禮,敢講自己頭頂半邊天,但買餸煮飯我視為份內事,除了是盡母親的職責,更是做女兒的孝,還有兌現當日say yes時許下照顧丈夫的諾言。亦不關什麼男女平等事,只不過我向來對飲食很有興趣,難得家人欣賞鍾意我煮的食物的程度,遠超越米芝蓮三星,我絕對非常樂意攬上身。
拒請祖父母吃飯 皆因米貴?
之所以長篇大論,是被一對年輕夫婦小兒子三人之間的飲食對話觸動了我的神經。俗語有話冬大過年,年輕爸爸問太太要個日子和父母做冬,提議剛好新居入伙,不如請爺爺嫲嫲回家食餐飯,讓老人家開心下。年輕妻子當場發脾氣,從來最憎的就是煮飯,再講,莫講煮飯,在家連家務也不用做,質問丈夫為什麼要她為他父母煮飯。然後轉頭問幾歲的小兒子,喜不喜歡爺爺嫲嫲,願不願意請他們回家吃飯。果然幼承庭訓,小兒子竟然說米很貴,要留給自家吃,說他不喜歡見爺爺嫲嫲,反問爸爸為什麼要讓他們去新居。
老竇養仔仔養仔的殘酷現實在現實真人眼前上演,年輕爸爸馬上緊張的說不去就不去,會通知父母工作實在太忙回不了去就算。如此自我無禮不知所謂的人,是被怎樣的父母調教出來的?完全沒有家庭觀念的人,根本不適合結婚,還要荼毒下一代心靈,那個小孩子在這種觀念環境薰陶之下長大,可憐兒子小小年紀自私自利,只知米貴而不知愛為何物。
我知道很多父母以為自己很開明,講明養兒不是為了防老,心底裏願望無非想見多兒孫幾面,但在個個都習慣用忙做藉口,把沒有時間回家以及陪父母理所當然合理化,肯回家吃飯是奢侈,還是施捨?家的意義,究竟何在?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