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退化症居家照顧需求增 照顧者掌握護理、情緒管理竅門

腦退化症患者會逐漸失去記憶力及其他認知功能,因此需借助工具自理生活。圖為義工向長者介紹桌上的特製藥盒及鑰匙。
腦退化症患者會逐漸失去記憶力及其他認知功能,因此需借助工具自理生活。圖為義工向長者介紹桌上的特製藥盒及鑰匙。

據一項調查的估計,現時腦退化症患者約有70,000人,預計至2036年的患者數目將會增加兩倍,達22萬人;至於護理人員,亦預計將有逾萬的人手缺口。事實上,目前本港護理人員的數目已供不應求,患者輪候及治療需時更長達一年半,足見家庭照顧者所承受的壓力。

有見及此,有機構特別開辦腦退化症專題系列課程,對象不但包括護理專業人士,還針對照顧者,除為業界培訓人才外,更重要的是為患者家屬或照顧者提供專業訓練,掌握照顧日常起居、溝通等的技巧,更有助紓緩其壓力。

腦神經專科醫生盧文偉表示,現時本港專為腦退化症患者提供護理的中心僅有18間,估計只能為1,000個家庭提供服務,若按現時輪候接受診斷及治療需時長達一年半,本港患者中只有1成能接受到專科護理,顯示本港有關護理、治療、照顧設施及配套嚴重不足,這大大增加了患者及照顧者的壓力。

缺乏病症知識 易引起衝突

盧文偉指出,不少人誤以為腦退化症患者只是無記性,其實腦退化症患者會逐漸失去記憶力及其他認知功能,例如語言運用、判斷力、方向感、理解力等,甚至會令患者產生情緒問題。部分患者更會喪失自知力,不知道自己出現問題。

「由於很多家人不懂如何與腦退化症患者溝通,亦不了解他們的心理狀况,加上患者對家人的照顧並不領情,往往引起衝突、吵架。照顧者的壓力無形中更大。」

盧文偉強調,無論是家屬或照顧者,必須對腦退化症有更多的了解,也要掌握不同的照顧和溝通技巧,例如向患者提問時,可給予兩至三個選項,讓患者慢慢表達自己;亦可與患者緬懷昔日往事,以刺激他們的大腦神經和有助紓緩情緒。他不諱言,不乏照顧者因每日忙於照顧患者,未必能及時疏導自己的情緒壓力,有機會導致壓力「爆煲」。

訓練課程 掌握照顧技巧

照顧者需細心照顧腦退化症患者。圖為社工與患者進行認知訓練。
照顧者需細心照顧腦退化症患者。圖為社工與患者進行認知訓練。

有見及此,仁愛堂YES專業進修課程(下稱「仁愛堂」)推出了腦退化症居家照顧訓練課程,新增了自我情緒處理,希望藉此幫助照顧者明白紓緩壓力的重要性。

仁愛堂課程拓展主任黃愛稀(Kelly)指出,為切合社會及照顧者的需求,仁愛堂遂開辦了腦退化症專題系列課程,當中包括職業治療助理證書課程、復康助理員證書課程、安老服務照顧員培訓證書課程及腦退化症居家照顧訓練課程。課程以四維方向為中心,實現安老職業治療培訓,結集知識傳授、推動人才入職、協助家屬及新法治療,全面提升前線護理員素質,並且幫助其家屬掌握照顧患者的技巧。

她表示,課程由經驗註冊職業治療師及社工擔任導師,教授學員有關腦退化症的病理及照顧知識,協助及教授患者家屬如何照顧腦退化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技巧,加深他們對處理情緒和心理問題等的了解。以腦退化症居家照顧訓練課程為例,更會涵蓋情緒管理、如何應付患者行為問題及布置適合的環境。

【提提你】

本港的護理行業一直人手短缺,加上社會大眾對護理行業存有不少誤解,令年輕人未必願意入行,專業護理員的人手更緊張,估計市場需要增聘逾萬人手以供應行業所需。護理服務行業前景其實不俗,初入行者月薪最高可達$12,000,視乎工作表現更有可觀增薪。有意入行的同學可先修讀相關的護理服務課程,提升技能以增加就業機會。

書本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