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最好大學﹕清華北大浙大

【明報專訊】「2017中國最好大學排名」昨日出爐,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位列前3名,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依次排4至10位。該排名由上海軟科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從2015年起每年發布,其中並未包括港澳台的大學。

(中新社)

2017年2月28日

婚紗婚禮攝影師 以鏡頭雕刻浪漫回憶

入行9年的Joman指,婚紗攝影師要顧及很多細節,拍攝前後均要處理不少雜項工作。
入行9年的Joman指,婚紗攝影師要顧及很多細節,拍攝前後均要處理不少雜項工作。

在浪漫的婚禮背後,都有一幫幕後功臣,將這人生大事妝點得更浪漫迷人,令人難以忘懷。而這幫功臣中必不可少的,便是負責記錄當中點滴的攝影師。這工作有着神秘的魅力,當了9年婚紗及婚宴攝影師的Joman就來為大家解惑。

緣定走上攝影路

Joman修讀動畫及遊戲設計科出身,當中部分課程是教授基礎攝影技巧,他由此開始接觸攝影。及後,他在購買二手鏡頭時認識一位資深攝影師,因緣際遇下,成為了對方的助手,此後在攝影行業工作至今。

工作不只拍照 兼顧細節雜項

攝影師的工作並非只有拍照,很多細節都要一手包辦。Joman主要從事婚紗及婚禮攝影,這跟一般攝影師的工作有所不同。婚紗攝影師接到工作的首要步驟,就是與客人商討婚紗照題材,並進行資料搜集,提議地點及拍攝方法。若客人的要求難以實踐,攝影師便要想出另一題材,並說服新人改變計劃。而當確認拍攝主題和場地後,攝影師還要準備後續工作,例如申請拍攝許可及安排助手等。

問及較難忘的工作經歷,Joman憶述曾經遇上一對職業均為小丑的新人,於是提議他們身穿小丑裝在旺角行人專用區拍攝。「由於客人在香港土生土長,又從事較特別的職業,因此透過地點及衣著表達他們的故事。」他笑言,那是目前最滿意的題材。

攝影工作會受天氣、光線等臨場因素影響,然而,Joman認為惡劣的天氣並非最大的影響,最重要的是當事人的心情及體力,例如會否因緊張而露出繃緊的表情。拍攝工作完成後,他便會進行後期修輯工作。修輯一張相片動輒用上幾小時,為了節省時間成本,部分攝影師會讓客人先挑相。但客人選的相不一定是攝影師最滿意的,這就是攝影師需要面對的心理關口。

攝影師非獨行俠 講求團隊溝通合作

Joman指,婚紗和婚禮攝影的工作各有不同。
Joman指,婚紗和婚禮攝影的工作各有不同。

婚禮攝影方面,攝影師大多要在婚禮全日跟隨新人,由早上新娘化妝或接新娘開始,以鏡頭捕捉新人及出席賓客的神情,是一項長時間的工作。若需拍攝影片,攝影師一般會組成3 – 4人的團隊工作,分別負責影片拍攝、全景及人物臉部表情特寫。

Joman指,婚紗攝影與婚禮攝影的工作不太相同。婚紗攝影可分幾天拍攝,能用心指導新人慢慢擺姿勢,雕琢出美輪美奐的婚照。而婚禮攝影則講求快速反應,因為事情只在短時間內發生,攝影師需要有靈敏的觸覺及時補捉神情。另外,婚紗攝影側重景物,婚禮攝影注重人物的神情。

實踐理想 心態最重要

入行條件方面,Joman認為最重要的是心態。初入行的攝影師收入或會較低,有意入行者要對攝影有熱誠,不然很難過渡初期階段。初入行者宜先由助理做起,跟隨經驗豐富的攝影師學習。同時,亦要多了解新事物,嘗試創出獨特的攝影風格。

現時,許多坊間的攝影課程都只涉及基礎知識。Joman建議,有意入行者完成此類課程,紮好根基後,可按自己的興趣繼續鑽研。此外,經驗也非常重要,參加攝影工作坊有助累積經驗,可在情況出現時熟練地解決問題。若要從事婚紗及婚宴攝影,便要多接觸婚禮,了解婚禮流程,以便日後工作。

【提提你】

婚攝行內有3種接工作的途徑,分別是婚紗展、透過過往客人介紹和由同業界行家介紹。Joman坦言,現今攝影科技發達,大眾容易接觸相機及拍攝,因此更多人入行,使新入行者面對頗激烈的競爭。然而他表示:「若新入行者力求上進,有長時間苦心耕耘的覺悟,則不用太擔心競爭。大眾各有美學觀,對攝影各花入各眼,新晉攝影師不乏工作機會。」

文:林叢茵

錄像分享


書本樣式

 

 

水產養殖: 理想是一行「緣陸求魚」的遠征

boss11_11緣木求魚是不切實際,愚昧無知,是惹人嘲笑的行為,但在今天以後,「緣陸求魚」變成了勇於嘗試、披荊斬棘的代名詞。若要成功,就要為自己開闢一條看似不可能的道路,像水產養殖一般,使魚在陸地上生存、成長。畢竟,從來就只有自我局限,你又是否願意像水產養殖負責人勞宏信(Vincent)一樣,打破固有框框?

少時勤發奮 老大覓理想

Vincent少時已隨家人移民美國,並在當地就學。中學階段開始半工讀,高峰時更同時身兼三職,承接學校飯堂生意,初嘗當老闆的滋味,為他的創業夢打下基礎。及後,Vincent自大學金融系畢業,找到羨煞旁人的「荀工」──理財策劃。Vincent坦言,當時工作環境舒適悠閒,只需安坐辦公室,利用電腦分析經濟走勢,就有相當不錯的待遇,但久而久之,他卻沒有在這份工作找到任何滿足感,自覺沒有意義,便萌生起追尋理想的念頭。

理想如生意 瞻前亦顧後

餵魚講求耐性,切忌一次倒光魚糧,而是要分批拋灑,使每條魚都有足夠空間進食。
餵魚講求耐性,切忌一次倒光魚糧,而是要分批拋灑,使每條魚都有足夠空間進食。

Vincent認為日後最具發展潛力的是糧食業,便毅然放棄美國的安穩生活,耗費積蓄,隻身回流香港開設環保公司。經過深思熟慮,平衡風險與潛在利益,最後他落實以廚餘飼養寶石魚為業。回收廚餘並將其轉化成魚糧,不但能廢物利用,更可節省成本。而選擇寶石魚是因為牠能帶來更高利潤,且味道鮮美,跟海魚不相伯仲,能在香港市場佔一席位。

Vincent放棄安逸,追尋理想的那份傻勁成功吸引一批投資者,為其事業發展注下強心針。可是,單靠投資者有限的支持絕非長久之道,要在芸芸魚產品中突圍而出,唯有維持產品質素,於是他打破固有想法,創出自己一套養魚方式。

水產養殖非兒戲 入行三思再三思

在香港,有意從事水產養殖業的人數不多,主要原因是收入與付出不對等。而且養魚工作程序繁複勞累,令不少年輕人望而卻步。Vincent苦笑地憶起以往的招聘經歷:「曾經有員工直斥漁業的薪酬跟保安相若,卻較之辛苦百倍,便辭職不幹了。」

要確保水質潔淨,就要定時把魚排泄物刷到池中心的渠道沖走。
要確保水質潔淨,就要定時把魚排泄物刷到池中心的渠道沖走。

Vincent每天工作繁複,先要到學校回收廚餘,利用廚餘機把它轉化成魚糧,再加入益生菌(EM),定時餵魚,以提升魚的品質。此外,更要定時刷洗魚池、清理魚的排泄物、更換池水,才能發揮陸地養魚的最大好處──控制水質。而Vincent亦提醒,要在剛開始飼養時便要安排銷售,才可準時交貨,以便按時騰空魚池飼養下一批魚,年中無休。若有年輕人有意投身魚場工作,Vincent建議應三思而後行,只因水產養殖業絕非兒戲。除了為日常的工序奔波勞碌,一旦遇上惡劣天氣,需趕回魚場收拾殘局,更可能面對巨額損失。Vincent憶述,曾經一次遇上八號風球,他連夜趕回魚場,卻發現魚棚悉數倒塌,二十萬尾魚不幸「遇難」,令他損失慘重,可見水產養殖業是名副其實的「望天打掛」。

捱得忙中忙 方為人上人

Vincent笑言,水產養殖業工作繁重,使他在兩年間清減40磅,但卻同時使他難以兼顧家庭。為了平衡工作與生活,Vincent遂決定在星期六提早完成翌日的工作,每星期騰空一天以陪伴親友。水產養殖業更教曉他追尋人生意義,使他明白金錢固然十分重要,但無法具體數算的滿足感、工作意義卻可使人生增添不同的色彩。而在人口膨脹的客觀環境下,Vincent篤信糧食需求只會日益上升,他作為水產養殖的「開荒牛」,盼能「飲頭啖湯」,他日方可躍升成Bill Gates第二。

創業艱難 唯勤是岸

面對繁重的工作,Vincent毫不諱言的指出年輕人投身魚場是「自討苦吃」。但若對水產養殖有濃厚興趣的話,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肯做肯捱」的心態,需要一段時間才看到工作成果,更要勇於嘗試,不斷改良飼養技術,以求在市場上脫穎而出。而Vincent亦建議年輕人應先工作數年,先儲到工作經驗、本金及人脈,對日後創業亦有莫大裨益。創業之初或會感到吃力,收支或會失衡,但亦必須相信自己的能力,適應市場環境,方可成功創業、守業,養殖專屬自己的理想。

【水產養殖小知識】

Vincent是香港水產養殖業界中首個用有益微生物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簡稱EM)養魚的漁民,令寶石魚更健康、更肥美。更曾有日本EM專家到訪其魚場,證明他的EM養殖方式合乎標準,是全港首批「EM魚」。「EM魚」在市場上更為吃香,質素、味道、價格也比其他養殖魚更有優勢。

文:翁文德

錄像分享


書本樣式

boss11_1
boss11_2

 

 

學友社:擬赴台升學文憑生下跌

【明報專訊】學友社一項調查顯示,27%受訪應屆文憑試考生考慮赴台升學,較去年減少7個百分點;57%學生認為自己了解台灣大學報讀方法,較去年減少17個百分點。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吳寶城認為,可能因近年愈來愈多台灣大學設獨立招生,令報名方法變得複雜。

學友社上月以問卷調查訪問逾1700名應屆文憑試考生,有17%學生考慮往內地升學,與去年相同;認為自己能了解內地大學質素(76%)及內地大學收生要求(70%)的學生,分別增加9及12個百分點。吳寶城估計,這或與內地報名方法相對穩定,以及愈來愈多「過來人」提供參考有關。吳提醒學生作升學抉擇時,應考慮意願與客觀條件,掌握多元出路資訊及參考不同意見。

2017年2月27日

麥卓穎晉港隊 學習失敗 風之驕女勝不驕

從培訓隊晉升港隊2個月,阿Wing(圖)拋開「世青冠軍」頭銜從頭學起,教練鄭國輝盼徒弟加強肌力與體能,把握時間在5月力爭青奧代表資格。(鄭嘉慧攝)
從培訓隊晉升港隊2個月,阿Wing(圖)拋開「世青冠軍」頭銜從頭學起,教練鄭國輝盼徒弟加強肌力與體能,把握時間在5月力爭青奧代表資格。(鄭嘉慧攝)

【明報專訊】周日清晨的赤柱海邊,寒風吹得臉生疼,剛滿14歲的「風之女」麥卓穎,訓練過後冒着攝氏15度低溫,埋首收拾沉甸甸的器材。小女孩心思簡單,什麼世青冠軍、新風之后,她統統不理,令她甘願日曬雨淋的,是對滑浪風帆的滿腔熱血。從超班新星晉升港隊,教練盼她從挫敗中成長,小妮子也不怕逆境爭勝,爽朗笑說:「失敗了,下次我會贏回來。」

港隊去年10月出戰Techno293世界賽,阿Wing(後排中)以13歲之齡越級稱霸女子U15組別。(資料圖片)
港隊去年10月出戰Techno293世界賽,阿Wing(後排中)以13歲之齡越級稱霸女子U15組別。(資料圖片)

對比當今小孩,阿Wing的童年幸福得多,假期沒有一堆堆的補充練習,而是晨早起來走到家附近的赤柱正灘,揚帆出海。選上風帆,也是小妮子的喜愛:「之前有打籃球和排球,但9歲時在海灘看到別人在玩風帆,覺得好得意,便要求父母讓我試玩。」對答帶點稚氣,但上周三才滿14歲的她,日曬雨淋接近5年,依然樂在其中。磨練為她帶來古銅膚色,還有自信與大無畏精神,助她在去年10月Techno293世界賽,越級摘下U15女子冠軍頭銜。

去年世青摘冠 提拔升港隊

因為滑浪風帆,阿Wing(圖)遊遍意大利、波蘭等地,自言擴闊眼界比書本知識更有幫助。(資料圖片)
因為滑浪風帆,阿Wing(圖)遊遍意大利、波蘭等地,自言擴闊眼界比書本知識更有幫助。(資料圖片)

揚威世界2個月後,阿Wing在去年12月獲提拔升上港隊,每周二、周四放學後,趕到火炭體院加操體能,周六、日還要在海上實戰。這天寒流殺到,她在11時已完成練習賽,待教練駕船送回器材,訪問後又趕回碼頭收拾。在師兄師姐身邊團團轉,「細細粒」的她顯得有點吃力,可想而知訓練上要追趕前輩,考驗自然更大。港青教練鄭國輝說,是時候給予徒弟一點苦頭:「卓穎的風感及平衡力,在同齡隊員中屬超班,更重要是性格愛玩,出席率幾近100%。但師姐跟隊已近2年,她在板速、體能都要多下苦功。」

學偶像居里苦練爭勝

story_2017-02-27_A4外界冠以阿Wing「小風之后」頭銜,但這天練習賽,她面對師姐未佔優勢,無緣踏上頒獎台。可幸是她深明自己仍屬起步階段,就像心中籃球偶像史堤芬居里,成功離不開苦練:「我在校隊打key man,最欣賞居里的準繩度,但也知道他在是經過日練夜練,射球無數次,才換來今天的表現。風帆也一樣,海上有不同風速,要求的技術很多,我喜歡贏,但即使遇上困難,甚至輸了,我會想如何改善,下次贏回來。」

從培訓班步向港隊,「小風之后」瞄準「風之后」李麗珊成就,笑言早從書本了解她的事迹,過去亦從教練提供的片段,學習珊珊的細風技巧。不過,奧運夢還有漫漫長路,教練鄭國輝為她定下的目標,是明年青奧資格。阿Wing將在5月參與遴選,爭取出戰7月Techno293世界賽等2場選拔賽,力爭成為唯一的港隊女將。進入最後3個月,樂觀的阿Wing笑着迎戰:「我很享受這項運動,不會因壓力而害怕。目前希望可以長高一點,同時改善應付大風的技術,爭取出戰青奧。」

文、圖:鄭嘉慧

天使投資基金 提供創業路線

沈偉銓
沈偉銓

【明報專訊】所有創業者都希望遇到自己的「天使」,提供足夠資金實踐夢想。天使投資基金會聯合創始人兼主席沈偉銓接受本報訪問時,給創業者如何獲得合適的資助描繪了一份詳盡路線圖。

私募基金加入投資 迎一帶一路商機

天使投資基金會於2014年成立,目前在香港擁有5個基地,成功孵化22個項目,合共投資4000萬元,資助金額1200萬元。沈偉銓指出,2017年基金會的發展將會進入快車道。今年2月,美國上市公司旗下的Y Venture Capital及澳洲上市公司旗下的Hillrus Capital,成為天使投資基金會最新的投資合伙人。另外,今年私募基金入場合作,提供的資金規模大約是10億元,投資方向則會著重於孵化一帶一路相關的基建設施和服務網絡。

沈偉銓目標3年內將香港的孵化基地由5個拓展到20個,全亞洲範圍則由目前的15個拓展到100個,孵化項目由22個增加到60個。孵化基地的拓展主要是與各地商務中心及「共享工作空間」合作,這些地點原本只是提供場地出租,天使基金會則注入孵化服務,並創立聯合品牌T-combinator。

助策劃融資方案 最多可獲500萬

基金會選擇投資項目,較為看重項目的資源和協同性,例如基金會收購的廣告營銷公司「烙印」,擁有深圳羅湖區政府合約。「未來投資的很多項目都會由海外進入中國,因而需要部署一間營銷公司,這些合約有可能帶動未來海外項目在深圳發展。」沈偉銓詳細介紹了如何申請基金會的入股或者資助(見表),項目最多可獲得基金會投資500萬元,也有盈利分成計劃、市場拓展計劃、貸款計劃等。

boss_2017-02-27_A1

「舉例說,有一間本地playgroup,有旗艦店、也有收入,希望連鎖經營。她就選擇了我們的市場拓展計劃。這間playgroup計劃用100萬元顧問費做一個加盟計劃,我們資助50萬元,但要簽訂合約,一旦她獲得其他投資者投資,我們可以相同價格獲得3%至5%的股權。」顧問公司還會幫助項目申請政府資助。「研究一個項目的時候,並不是只看它可以得到當地的什麼資助,可能會重組:新加坡落地,拿到新加坡資助計劃之後,再到香港、深圳。顧問公司對整個亞洲的資助計劃都非常清楚。」今年3月基金會將推出「天使投資擔保計劃」,為投資者所投資的初創項目提供高達70%投資損失保障,保障額最高3,500萬元。

訓練大熊貓 耐心熱誠贏信任

「工作與動物那麼親近,(動物)已經是朋友、家人的一分子。」大熊貓在Matt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工作與動物那麼親近,(動物)已經是朋友、家人的一分子。」大熊貓在Matt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明報專訊】17年前,大熊貓安安和佳佳由中央政府送贈香港,從此離鄉千里定居海洋公園,一躍成為「動物明星」,大名幾乎無人不曉,趣致的模樣更是港人的集體回憶。不過,大熊貓並非「奉旨」肥肥白白,明星光環的背後有賴海洋公園一群大熊貓護理員無微不至的照料,梁家綸(Matt)是其中一人。與大熊貓們「共事」多年,Matt對工作熱情不減,住在樂園的大熊貓亦已是他的親密朋友。

佳佳害羞 安安好動 大熊貓各有性格

「佳佳比較靜少少,設計玩具給牠,牠會有點害羞,不會馬上去玩,可能要瞓完一覺、食完一頓才去玩。安仔(安安)則喜歡發掘新事物,給牠玩具,牠會好主動去碰。」2010年加入海洋公園成為大熊貓護理員,當時Matt主要在「四川奇珍館」工作,與明星住客安安、佳佳幾乎每日相見,對牠們的性情可謂瞭如指掌,還笑指年事已高的安安和佳佳其實是「頗有性格」。至2015年,Matt被調到盈盈、樂樂所在的「亞洲動物天地」展館,這對年輕小情侶相對活潑好動得多,「牠們(樂樂盈盈)會爬樹,碌嚟碌去,又會走上山坡」。周旋於幾隻習性和性格也不同的大熊貓中,Matt有沒有偏愛哪一隻?他透露和安安感情最好,但強調自己一視同仁,「不會偏心任何一隻,四隻都咁鍾意!」

自小愛動物 立志做訓練員

Matt正將給樂樂(下圖)食用的竹葉搬到展館各處供牠自行覓食,他笑指樂樂的食量是三隻大熊貓中最多。
Matt正將給樂樂(下圖)食用的竹葉搬到展館各處供牠自行覓食,他笑指樂樂的食量是三隻大熊貓中最多。

自幼便特別喜歡動物的Matt,小時候亦曾到海洋公園遊玩,那時的經歷早為他的動物護理訓練員夢埋下了種子。11歲時,Matt和家人移居美國,但一直未有放下對動物護理訓練員一職的熱忱,在大學主修心理學的他還特意選讀有關動物心理的科目。Matt沒有止步於知識上的研究,更想真正了解動物護理和訓練的工作。循這個方向邁進,機會很快就出現,「當時我居住的城市一些動物園、水族館有提供實習機會,讓人去試做(動物護理)」,他在當地水族館當實習生,一步一步實踐理想。

樂樂
樂樂

兜兜轉轉,Matt在6年多前回流香港,重臨海洋公園並入職,從一個在場外欣賞表演的小觀眾,變成照顧園內動物的護理訓練員。有趣的是,他當日在樂園一見鍾情的是海豚,在美國工作時訓練的是海獅,回港後想訓練的則是雀鳥,但最後成為他親密伙伴的卻是大熊貓。Matt坦言從沒想過當大熊貓護理員,「第一日入職就被分配去照顧大熊貓,都好大挑戰,因為我對大熊貓這物種不太熟悉。」幸好有足夠的在職培訓,讓他邊做邊學,結果一做就是6年多。

熊貓難親近 信任靠累積

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尚且有難度,要與天性習慣獨來獨往的大熊貓培養感情,更是難上加難。昔日訓練海獅,Matt會直接下水與牠們嬉戲,但面對大熊貓,一切只能慢慢來。Matt提醒我們,別看大熊貓溫馴可愛,牠們雖然沒什麼攻擊性,但有自己的防禦領域,加上龐大的身形和尖銳的爪子,護理員都要與牠們保持一定距離,而且還得先花時間建立關係,直到牠們習慣你的存在才可嘗試訓練動作。

也許得來不易,更顯得這份感情難能可貴,Matt深深記得安安佳佳是如何一點一點地接受自己,「見到牠對你的信任愈來愈多。一開始成功叫牠們(安安佳佳)過來吃東西時,牠們只會看你一眼,吃完就回去睡覺。後來感覺到牠們開始想同你親密些,示意要你為牠們搔癢,還慢慢跟從指令」。漸漸,安安佳佳與Matt愈走愈近,他的氣味、他的聲音,甚至他的模樣都會令牠們更安心舒服,Matt也愈來愈清楚安安佳佳的喜好,就連牠們喜歡的搔癢位置都知道。

大熊貓飲食要求多變

護理員會為熊貓準備營養均衡的食物,方盒內是兩種不同的高纖餅。Matt對安仔(安安)非常體貼,顧及牠牙齒無力,便親自炮製由高纖粉加水的「軟麵包」(圖5)給牠,「希望動物食得好」。
護理員會為熊貓準備營養均衡的食物,方盒內是兩種不同的高纖餅。Matt對安仔(安安)非常體貼,顧及牠牙齒無力,便親自炮製由高纖粉加水的「軟麵包」(圖5)給牠,「希望動物食得好」。

能與國寶如此近距離接觸,Matt的工作叫不少人羨慕不已,實情是當一個大熊貓護理員絕非易事。大熊貓對飲食的要求是「午時花六時變」,「大熊貓都會挑食,某些季節喜歡吃葉子不吃竹幹,某些季節又喜歡吃幹不吃葉」,故護理員每日要準備多款竹葉「侍候」牠們。叫Matt操心的還有大熊貓的服藥情况,尤其安安佳佳每天要服用多種藥物,又和孩子一樣偏好甜甜的水果,有時對藥味心生抗拒,他就要想想法子,如安安喜歡吃梨,他就用梨來哄牠服藥;佳佳愛喝益力多,他就將藥丸磨成粉末加在裏面,「我會親自試味,看看會不會藥味太濃!」這份耐性和細心不全是Matt的本性,他自言是邊做邊被改變,「以前耐性不是很夠,與大熊貓相處後,自覺有改善」。

(圖5)
(圖5)

訓練技巧和護理方法或可熟能生巧,真心卻是無可取代。Matt相信動物的靈性,你對牠們付出有多少,收穫就有多少,「動物會感受到你的熱誠,和牠們建立關係是雙向的。牠對你有信心,每日的檢查和互動才會自願、放心」。Matt幾乎把全副心機都投放在大熊貓身上,難怪彼此親密無間。

難捨佳佳離世

2016年10月16日,獲健力士世界紀錄認證為全球歷來最長壽圈養大熊貓的佳佳,因健康急劇轉差,被安排接受安樂死,終年38歲。Matt和佳佳感情深厚,這無疑是無法言喻的痛。事實上,佳佳已是百病纏身的「超齡熊貓」,生命盡頭那天的到來亦非毫無先兆。Matt回想早年獸醫診斷出所有用在佳佳身上的治療方法都失效時,一群大熊貓護理員不感意外,「我們亦接受這個現實」。知道佳佳的生命進入倒數階段,已開始在新館工作的Matt特地回去陪伴在側,餵佳佳喝平時喜歡喝的果汁,讓牠玩以前喜歡的玩具。

餵果汁傾偈 陪伴佳佳度過最後階段

憶述佳佳的離世,Matt仍難掩悲傷,「佳佳離開前一兩日,我已經意識到……牠應該差不多,當時就花了所有時間在牠籠邊哄牠吃藥。我不知道牠聽不聽得懂我的說話,但我會跟牠傾偈」。然而,當離別真的來臨時,再多的心理準備也是徒然,「牠(佳佳)走的時候我真的接受不到,完全是崩潰。明明已經知道牠年紀很大,知道牠總有一日會離開,但到真的要面對的時候、在我和牠的感情面前,原來我還是很不捨得」。傷痛平復後,Matt決定以更正面的態度去處理這場離別,「照顧得牠這麼好,我已很proud of自己的工作,亦很安慰牠可以走到這一步」。

「對動物多過對人」 從沒厭倦

日常工作離不開動物,Matt也同意自己「對着動物的時間多過對人」,不過他似乎「對」得享受,連放假外遊也少不了參觀當地動物設施的行程。被問及有沒有與動物無關的興趣時,Matt思前想後終於想出了「攝影」來,但展示給記者的相片卻都是熊貓和鯨魚,動物大概已經不知不覺滲透了他生命的每一部分。眼見社會時有虐待動物的新聞,他坦言沒深究,「只可以說那些人不是很了解動物。我相信如果你尊重牠們,牠們亦會尊重你」。

6年的時間不短,但無論是對這份工作還是對大熊貓,Matt都從沒厭倦,與牠們相處更不時獲得滿足感,像有次他為安安設計了一個紙皮盒玩具,看着牠先是小心翼翼地靠近,然後開始試試把紙盒拆開,玩得不亦樂乎,「那一刻好滿足,看到牠很享受你為牠做的東西」。除了這些小滿足,Matt還有一個大心願,希望樂樂盈盈可以孕育下一代,「如果成功,對我來說會是很大的成就!」

文:鄭秀賢
圖:楊柏賢、受訪者提供

PTE英語試爭牛劍認可 重傳意技能 全球2800校承認

【明報專訊】培生集團推出的Pearson Test of English Academic(PTE Academic)考試獲全球2800間專上院校認可,作為英語能力證明,供入學申請之用。主辦機構指該試考核傳意技能,包括考生採用詞彙和句式的多元性,以了解其是否可隨心所欲以英語溝通。

大企業用作員工評核

現時學生赴外國留學,一般要在IELTS或TOEFL考獲指定成績,培生於2009年推出PTE Academic試,2013年在港設試場,但較少學生認識。培生國際證書資格香港、澳門及台灣銷售及市場主任梁詠琪稱,現時該試已取得約600間美國專上學府、520間英國學府,及全數澳洲和新西蘭學府承認,包括耶魯、哈佛、伯明翰和華威大學等,正爭取牛津及劍橋大學認可;一些加拿大、愛爾蘭及歐盟學府都認可,包括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培生又指出,近兩三年福布斯前20所企業中,有8間採用PTE Academic作員工評核試。

全個考試共3小時,有20款共數十條題目 ,考傳意技巧,而非割裂地考核讀寫聽說其中一項能力,例如其中一題展示一幅非洲地圖,以不同顏色顯示各類大猩猩的分佈,考生需以說話描述地圖資訊,評分準則包括內容(是否能說出圖中各元素間的關係等)、讀音和流暢度。

study_2017-02-22_A1

考試費1900元

部分題目會以考生詞彙和句式的多元性作評分準則,以反映考生說話時是否能隨心所欲。考生會在考試中心以打字或對着收音器說話應試,由電腦全自動批改。

考試費為240美金(近1900港元),全年均可應考,考試後5個工作天獲知成績。一般大學接受的PTE Academic成績為62至66分,約相當於TOEFL(IBT) 92至97分或IELTS的6.5至7分,而美國耶魯大學則將門檻定為PTE Academic 70分。

2017年2月22日

辣媽CEO:放手 放下 放過

【明報專訊】都說人生充滿驚喜,但我發夢都沒有想過,自小討厭中文,當日DSE考試又是肥了中文而無緣入讀本地大學的大T,現今除了是梨花女子大學二年級生之外,竟然有機會獲邀寫中文專欄,分享她成長的經過經歷及在韓國讀書生活的點滴。

別理起跑線 只管走獨木橋

大T能有今日,我這個辣媽即使有三頭六臂,出盡法寶都不能創造或打造出來。但無可否認我的確花盡心思絞盡腦汁助她發掘興趣,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路。我相信女兒的幸福及前途不可能被任何畢業證書、或讀不讀什麼書所局限,她的未來,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我相信我跟時下大部分家長想法最不一樣的,是讀書並非大過天,更加不是唯一出路。一個人有沒有前途和她讀不讀書沒有關係,只和上進不上進、努力不努力,興趣志向有關。既然知道大T對讀書沒有興趣,我就不斷向她灌輸人生有很多出路的觀念,以身作則做榜樣證明給她看,只要肯腳踏實地努力做,不管怎麼走,怎麼做,一樣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天地。我確切地告訴大小T,什麼起跑線根本不存在,蓋棺定論,重要的是終點。要贏人先要贏自己,輸得起的人才有資格贏得起,不必自亂陣腳心神和別人比較,陽關道獨木橋,頂天立地光明磊落做最好的自己就得。

子女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是什麼時候開始淪為父母耀武揚威往面上貼金的工具?不惜大灑金錢為子女安排密集式興趣班課程,就是不願意花時間心機觀察了解子女的興趣。子女精神身心狀况都出現問題時,才尋求社工心理精神科醫生的協助治療,於事有補嗎?為什麼總是不能不肯不願意靜下來傾聽子女們的心事?忙,只是藉口,不是理由,即使小動物寵物都需要被愛,都不能夠餵飽就算,何况是孩子?

教女獨立要「狠心」

農曆年假和大T在韓國一起過,去機場返港前先送她回家,下雪路面濕滑,我和她擁抱道別之後飛快跑回車上,是不要她看見我已經奪眶而出的眼淚。流淚不是因為別離傷心,是要狠下心讓她一個人大包小包走入窄巷爬樓梯回家。我是多麼的想衝上去,為她把一切全部扛起揹上身,但我清楚知道我不可能永遠在她身邊保護她,照顧她,我只能教她堅強獨立,有謀生求生能力,能在任何地方環境好好生存活下去。

子女精英不精英,傑出不傑出,對我這個辣媽來說,根本無意義,我只在乎他們能否活出他們生命的意義。其實,只要子女能好好活着,就已極好,奢求什麼成龍成鳳幹什麼?樂天知命,自強不息,於願足矣。每一個生命都是天賜,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真為子女好的話,就放手讓他們展翅高飛吧!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文﹕張慧敏

自創品牌:走出單親痛 爸爸身教助人自助 父女檔賣褲行善傳愛

行善身教——阿禧去年決定跟心藍一起,創立服裝品牌兼做善事,藉着身教,為女兒建立正確價值觀,體會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圖﹕黃志東)
行善身教——阿禧去年決定跟心藍一起,創立服裝品牌兼做善事,藉着身教,為女兒建立正確價值觀,體會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圖﹕黃志東)

【明報專訊】誰都想一家人樂也融融,當家庭不再完整,傷心難過在所難免,但不代表從此愁雲慘霧。像單親爸爸何國禧(阿禧),他不單擺脫了負面情緒,更發揮同理心,幫助同樣有需要的家庭。

阿禧與10歲女兒心藍,去年創立了服裝品牌,每售出一條褲,就捐贈一個袋給台灣的弱勢兒童。拍住上做慈善,既是最好的身教,父女情也愈來愈深厚,名副其實助人自助。

回想起昔日的家庭生活,阿禧笑言跟一般家庭沒大分別﹕大人工作繁忙,孩子的起居飲食交由外傭負責,親子時間不算多。直至前年,家裏出現了極大的變化,阿禧與太太離婚,十多年的關係告一段落。他大受打擊,試過傷心到無法上班,最終令他振作起來的,是寶貝女兒心藍,「有一天她走來跟我說﹕『不要不開心,我們一起再來過。』這句話突然鼓勵到我。人生中總有好和不好的事情,不如正面地面對」。

寄送樂器——除了送袋外,上月阿禧還寄了20支ukulele到台灣,他希望想學音樂的孩子,可以不受經濟情况所限,得到學習機會。(圖﹕受訪者提供)
寄送樂器——除了送袋外,上月阿禧還寄了20支ukulele到台灣,他希望想學音樂的孩子,可以不受經濟情况所限,得到學習機會。(圖﹕受訪者提供)

要做到心藍口中的「再來過」,應該從何開始呢?單親爸爸的身分,使阿禧萌生做慈善的念頭,「雖然成年人世界很複雜,但每個小朋友都應該有公平的機會,去健康地成長」。曾在服裝品牌工作多年,去年他決定創辦Loveattitude,於網上售賣自家設計的褲子,並與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家扶基金會)合作,每賣一條褲,就寄一個印有品牌標誌的帆布袋,送給台南單親或貧困的孩子,「我在網上看到,那些小朋友沒有書包,只用膠袋裝着文具去上學,便想送袋給他們」。

不論創業和做善事,都不止是大人的事,阿禧堅持讓心藍參與,希望她從中建立正確價值觀,例如學會分享、不要凡事向錢看,「我可以一個人做整件事,賣了褲、做了善事,再告訴她很有意義,但一定及不上她落手落腳做,印象那麼深刻」。

囡囡印製布袋 設計包裝

增進感情——自從全職搞品牌後,阿禧像做了女兒的同事、補習哥哥,又照顧她的生活,父女相處的時間大增,感情也變得愈來愈好。(圖﹕黃志東)
增進感情——自從全職搞品牌後,阿禧像做了女兒的同事、補習哥哥,又照顧她的生活,父女相處的時間大增,感情也變得愈來愈好。(圖﹕黃志東)

聽到要父女檔創業,心藍當然驚訝,問爸爸是否真的做得到,「我便跟她說出想法﹕只要有好的出發點,就算最後失敗,褲子賣不出去,都不要緊」。在爸爸的鼓勵下,向來喜歡畫畫的心藍擔當起「包裝設計師」,在貨品的包裝紙上畫上相機、卡通人物等;當要設計褲子款式,以及研究新產品時,她亦有份給予意見。

在心藍眾多任務中,最具挑戰性的一項,要數在帆布袋上印上品牌標誌。由於品牌剛起步,產品數量不多,阿禧找不到廠商合作,印製褲子和袋子,他便去買一台絲印機,「我們在家自行研究如何絲印,其實很有難度,嘗試了無數次才成功」,自此阿禧負責印褲,心藍則印袋,一件件產品就此誕生。

共同經營 身教培養價值觀

當初邀請心藍一同創業,為的是培養她的價值觀,沒想到過程中,阿禧也領略到教養之道。他曾經以為,只要讓女兒補習,催谷學業成績,就能給她一個好的將來,「這套觀念慢慢改變了,我發現以身作則更加重要。你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小朋友會跟着你做。可想而知,你做不好的東西時,小朋友一樣會學,所以為人父母一定要注意言行」。

對阿禧來說,身教是最直接的教育方法,說的不單是一起搞好品牌,還包括無數日常生活的片段,「我玩滑板,她就玩滑板。我喜歡彈結他,她就學結他」。現在心藍踏上滑板,輕輕鬆鬆就走到直線,又會跟爸爸用樂器夾歌。

親人、導師、同事 分飾多角更了解

事實上,自從去年4月辭去本身正職,全心搞好品牌後,阿禧與女兒相處的時間大大增加,「以前要知道她的生活狀况,我會去問外傭;要知道她的學業表現,便問補習老師。全職搞這品牌後,常常在女兒身邊,既是工作上的同事,又會教她功課、照顧生活,彼此的了解深了很多,尤其是生活細節,連她喜歡幾點去洗澡都知道」。

更難得的是,兩人多了情感上的交流,阿禧分享了一件感人的小事﹕在品牌成立初期,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令他的情緒變得負面,「我不會在女兒面前說不開心,但說話少了,她就感覺到」;見到爸爸一直皺着眉頭,心藍給他看一篇文章,內容講述一名殘疾人士克服身體缺陷,成為了運動員,「我想女兒樂觀,卻不自覺地散發了負能量,反而是她提醒我,要積極面對困難」。

Loveattitude至今運作一年多,漸上軌道,又得到幾名好友加入襄助。阿禧有滿腹大計,近日推出衛衣等產品,參加創意市集,又打算發掘更多慈善項目,相信未來只會愈來愈忙。說到這裏,他特別要感謝心藍,「她對我真的有很大包容。有一次,我很晚才回家,本來想在沙發小睡後送她上學,怎料睡過頭,她沒有吵醒我,自行出門了。她又會寫信給我,叫我多點休息」。

大忙人又何止阿禧一人,他笑說﹕「女兒放學後做功課,晚上要畫包裝紙,這名同事都好忙。」不過,去年售出第一百條褲後,兩父女親身去了台灣,探望家扶基金會的孩子,令他們深信辛苦都是值得,「女兒十分開心,因為見到自己一直幫助的人。我們送上小禮物和字條,跟小朋友互相打氣,做的事簡單,卻很滿足」。

文﹕李樂嘉
圖﹕黃志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