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藝、園藝知識實戰兼備 從業員各司其職 綠化城市

樹木同樣有生老病死的生命周期。香港有數以千萬計的樹木,要打造綠化優質城市,還要減少塌樹意外,提升樹藝、園藝等從業員的質與量要求是不二法門。做好日常樹木的護養工作,並要提高警覺,密切監察樹木狀況和安全風險的變化,才能作出適時的支援及跟進,防患未然。

近年本港樹木倒塌意外屢見不鮮,香港樹木學會會長、職工盟培訓中心 ERB 樹藝課程導師李國文不諱言,樹藝從業員的人手是否充足、專業水平是否達標已引起關注。「過去本港管理樹木的人手不足,難以做好樹木的保養和維修工作。」然而自發生有關意外後,政府及相關私人機構除增聘樹木管理人手外,樹木辦與各專業團體及培訓機構亦加強緊密合作,有系統地培訓各級別的相關人員,藉以提升業界的資歷要求及專業水平。

他強調,進行樹木風險評估,是日常護養樹木工作中必須持之以恆進行的重要一環,絕非一次性的工作。「以往樹藝工作主要屬園藝公司的工作範疇,入行屬師徒制,沒有統一規範與認證,隨著引進不同國家相關組織的樹藝師及攀樹師制度,以及培訓機構配備系統性培訓,推動業界的專業化發展,不少園藝公司更把樹藝工作分拆出來。」

市民提升對樹木關注度

來自美國的國際樹木學會 (ISA) 引進樹藝師及攀樹師制度至香港約 10 年,香港分部副會長梁永強表示,就早前般咸道斬樹事件所引起的爭議,反映公眾對樹木的關注,而樹木更逐漸變成一種對城市和文化的聯繫,故希望政府能投放更多資源。他表示,目前經該會考核不同資格的人數,大致如下:

  • 註冊樹藝師 930 人
  • 註冊市政樹藝師 20 人
  • 註冊資深樹藝師 5 人
  • 註冊攀樹師 60 人
  • 樹木風檢評估員資格 240 人

梁永強稱,樹木風險評估可說是樹藝師的專科工作,部分前線的樹藝師、樹藝工作管理人員,均會考取樹木風險評估員資格,以提升專業水平。

投考註冊樹藝師兩個途徑

現時投考ISA註冊樹藝師資格有兩個途徑:具備 3 年或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或具備該會認可的相關學位 (例如生物學),並且具備 1 年或以上相關工作經驗。一般註冊樹藝師均可投考樹木風檢評估員資格。

至於註冊市政樹藝師資格,由於考核內容以美國的相關法例為主,在香港的應用較少,因此投考者不多。註冊資深樹藝師則主要是應付一些較複雜的個案,投考者須為註冊樹藝師,兼具備 5 年或以上相關工作經驗 (成為註冊樹藝師後計)。他說,本港在 2005 年才有首名樹藝師,目前本地資深樹藝師並不多。

樹藝、園藝各有分工

樹藝、園藝等從業員各司其職,李國文表示,樹藝行業講求團隊合作,人手包括:督導人員、樹藝師、攀樹師、地下樹木工作者、樹木助理/雜工。

至於涉及園藝的工種,則包括園藝助理、主管和管理人員,當中園藝助理屬入門工種,職務圍繞修剪和護理植物。「園藝助理需認識簡易植物學及植物護理技巧,掌握一般園藝工具,以及機械與裝備的使用等。」

入行須刻苦耐勞、不畏高

樹藝、園藝行業發展潛力大,卻非人人合適,李國文稱,從業員需從事戶外及體力勞動的工作,故入行者首要是不怕日曬雨淋、蚊叮蟲咬、刻苦耐勞,以及具備良好體能。

身兼 ISA 註冊樹藝師及攀樹師的他續稱,樹藝師、攀樹師均需高空工作,故入行者必須不畏高。「樹藝師有時需坐升台車為樹木進行檢查;攀樹師一般需攀爬 20 至 30 米高的樹,並需長時間在樹上工作,兩者工作時使用的工具均屬『重磅』,以聲納探測器為例,達數十磅重,入行者要做好心理準備。」

文職轉戰樹藝 為保育出力

從事文職工作多年的陳惜香 (May),去年辭去工作,知悉有樹藝課程,有感近年樹木問題,對樹藝從業員需求上升,遂修讀職工盟培訓中心的 ERB「樹藝管理證書」課程,及後完成園藝業之職業安全及健康、樹木保育及危機評估、攀樹及樹上操作技巧等多個相關課程,以提升就業競爭力。

修讀課程期間,她要掌握基礎樹木生物學及植物病蟲害知識、樹木辨認、土壤管理、攀爬、修剪及修葺技巧、風險評估及樹木報告撰寫方法等。「要學習攀爬大約 2 層高位置;電鋸重 10 磅、8 磅,幸好都難不倒我,因早知道這些都是入行必須克服的。」在園藝公司任職項目協調員 3 個月的她,負責兩個政府綠化工程的文書工作,如協調工程項目進度、人手分配等,以及巡視地盤。作為「新丁」、已考獲 ISA 註冊樹藝師的她,期望能累積不同的實務經驗,為保育樹木出力。

估計業界缺千人手 擴闊知識、提升專業水平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 (HKBU CIE) 應用科學學部講師胡麗恩博士表示,本港主要的政府樹木管理部門護養的樹木約 160 萬棵,然而業界只有 900 多名註冊樹藝師,當中約半數在政府工作,估計業界仍欠缺至少千多名樹藝師。

近年坊間陸續開辦不同程度 (如證書、文憑、副學士、學士等) 的相關課程。以職工盟培訓中心所開辦的一系列 ERB 課程為例,涉獵樹藝管理、園藝助理、植物辨認及種植、草地保養、園藝業之職業安全及健康、園藝保養、樹木保育及危機評估、攀樹及樹上操作技巧等專門知識。

另外,HKBU CIE 新開辦「樹木管理副學士」課程,教授樹木管理的理論和實踐培訓經驗,裝備同學日後升學及從事樹木管理工作。其中樹木風險管理一科,學員會透過不同儀器學習分析數據、檢查樹木健康情況,以及撰寫報告。學員亦要完成至少 260 小時的實習,學習樹木維護與管理,以及溝通及解難技巧。

具註冊資格、累積經驗 薪金可觀

李國文說,現時政府部門以外,物業管理、綠化工程、園藝工程、樹藝服務等公司及主題公園、中電等亦對樹藝、園藝人才需求甚殷,為畢業生帶來就業機會,以上述 ERB 課程畢業生為例,沒經驗者起薪點約 8,000 至 10,000 元;成功考獲註冊樹藝師或攀樹師資格者,工作 2、3 年後,月薪可達 20,000 元以上。

胡博士補充,「樹木管理副學士」課程畢業生亦可投身環境工程顧問公司、保育團體等,從事助理園藝項目主任、助理保育主任、助理環境顧問。初入職的起薪約 10,000 元以上。若成功入職政府助理樹藝師者,月薪可倍增至近 30,000 元。副學士畢業生亦可繼續進修環境保育、環境資源管理、環境科學、園藝與景觀管理或相關學位課程,又或是到外地修讀樹藝、城市林業等學位課程。

文:麥懷欣、王安娜

翻譯學非死板 累積實戰經驗擴出路

2016-10-31_g1翻譯是不同語言之間的重要橋樑,掌握相關技巧,不僅可投身翻譯員,亦可投身公關、記者、編輯等工作。大學時主修管理學的吳詠雯 (Norris),不想局限於將來的就業出路,遂同時修讀翻譯課程,兩者兼讀雖然辛苦,但現時她於貿發局擔任網站編輯,讓她發揮無窮創意。

大學時主修管理學的 Norris,有感將來出路不外乎市場推廣、銀行等工作,遂三年級時,把修讀科目調至晚間上課;日間則修讀「商務翻譯 (榮譽) 學士學位」課程,「各行各業都需要具備良好的語文能力及翻譯技能的人才,我希望掌握翻譯技能,以擴闊就業出路。」由於她具備一定的商務知識基礎,故較易掌握部分課程內容。

唸翻譯,若具備良好的語文能力固然最好,然而只要用心學習,一樣可以熟能生巧,高考中、英文獲 D 級的她稱,學習態度必須認真,配合積極參與實習、多接自由身工作 (freelance jobs),不斷累積工作經驗,有助提升翻譯技巧。

翻譯背後 要認識文化歷史背景

上述課程容許學員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讀選修科目,Norris選擇了即時傳譯、影視翻譯、旅行與翻譯等,「原來有些翻譯範疇十分有趣,而且各有不同的要求,如影視翻譯設有字數限制,並要翻譯出地道特色;即時傳譯講求即時反應和臨場應變。事實上,翻譯非單純直譯,還要對文化、歷史、經濟等有相當的認識。」

現於貿發局擔任網站編輯的她,主要根據客戶提供的產品相片,撰寫英文的產品介紹,「客戶的產品來自不同地方,而且產品種類多元化,可以讓我發揮無窮創意。」她不諱言,有時需同時撰寫數件同類、外型相似的產品介紹,考驗文字工夫之餘,亦擔心出現「詞窮」的情况,故平日會多閱讀報章雜誌;另需不時做資料蒐集,如百摺裙、珠寶物料等的專業術語的英文。

掌握專業術語助翻譯

於香港從事翻譯工作,即使未曾接受相關專業訓練者也可投身,具備良好的中英語能力是入職的首要取錄條件,不過恒生管理學院翻譯學院助理教授兼商務翻譯課程副總監陳嘉恩博士表示,翻譯文件涵蓋不同的行業,如法律、金融、藝術文件等,因此良好的語文能力以外,翻譯者還要熟悉不同行業範疇的專業術語、行文風格等,否則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掌握原文的意思及完成翻譯工作。

內、外資企業湧入 翻譯人員需求持續

近數年外資、內資企業的大量湧入,加上電子商務的流行,令市場對翻譯人員的需求上升,翻譯系畢業生可從事商業、財經和貿易有關的翻譯工作;公關、媒體、商業出版、廣告工作;政府也會聘請法定語文主任負責翻譯工作。陳博士說,從事翻譯工作的起薪點一般達逾萬元,以從事財經翻譯工作為例,工作 1、2 年後,月薪約 20,000 元。

為培育語文和商務知識兼備的人才,恒生管理學院開辦了「商務翻譯 (榮譽) 學士學位」課程,以翻譯為主 (約佔 6 成),商業研究為輔,有別於坊間課程只着重翻譯培訓。「課程結合翻譯與商業,舉例:學員在修讀財經翻譯之前,需先修讀相關商務知識,不僅能使學員更易了解所學,亦能讓他們掌握多元的技能,畢業後可選擇從文或從商。」

此課程會安排學員到機構實習,如銀行、金融機構、媒體機構、出版社、翻譯傳訊公司等;另舉辦海外交流計劃,包括英國倫敦西敏寺大學及北京外國語大學,讓學員浸淫在英語及普通話的氛圍中,有助提升學習成效。她補充,學院會承接各類筆譯及傳譯工作,特設專業譯者團隊,學員需透過「試稿」爭取工作機會,而翻譯經理及導師亦會指導學員實務翻譯之道。

文:麥懷欣

理科副學士起步 確立進修及就業方向

讀理科出路較廣? Leo 也因此選擇了理科副學士作為升學階梯,及後更完成環境及職業安全與健康的銜接學位課程,並順利投身電梯公司任職助理安全主任,期望累積若干工作經驗後,能成為註冊安全主任 (RSO)。

當年未能升讀本地大學資助學位的 Leo,入讀香港理工大學 (下稱「理大」) 轄下香港專上學院 (HKCC) 的「理科副學士」課程,希望為日後銜接大學打好基礎。「我中學唸理科,喜愛做實驗,有見有關課程設有多元化的科目,包括我很感興趣的『環境科學』一科,估計能為畢業生帶來較廣的升學選擇,遂入讀此課程。」

透過課程,他掌握了多方面的知識,如基礎化學及生物學、基本的實驗室技術及安全、微生物學、環境科學、會計原則等相關知識。「以微生物學為例,屬較難掌握的知識,因涉獵拉丁文的細菌名稱,以及細胞的不同層數等。」課堂以外,他亦曾到米埔考察,了解候鳥的棲息地及濕地生態系統。

完成銜接學位課程 以註冊安全主任為目標

2016-10-31_f1Leo 有見數年前職安健從業員的人手需求有上升之勢,遂決定向環境及職安健方面發展,完成副學士課程後,修畢了理大的「環境及職業安全與健康 (榮譽) 理學士學位」課程,一年多前投身電梯公司。

現職助理安全主任的他,主要是協助安全主任促進機構內僱員的職業安全及健康,職務包括:巡查工地、風險評估、籌劃安全訓練,以及向員工和督導人員推廣安全意識等。

電梯行業屬高風險行業之一,他不諱言,在評估風險後,應按評估的優先次序,定立有關措施。舉例:工友於高空工作,佩戴安全帶及加上適當懸掛繩,並繫於適當和穩固的繫穩物,屬於防止人體墮下的措施之一。

入行年資尚短的 Leo,以成為 RSO 為目標。每當他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都會請教富經驗的同事或上司。「職安健工作涉及人命安全,故投身者需為人細心及具備良好的分析能力,方能做好安全把關工作。」

理科涉獵面廣 副學士打穩基礎

對於欠缺清晰升學及事業目標的年輕人,HKCC 科技學部講師、「理科副學士」課程統籌陳鳳鳴博士指出,該課程尤其適合此類人士修讀。「此課程旨在提供理科的基礎知識,並提供多個專業教育科目,如工科、電腦、食品科學、環境科學等;另設業界講座,參觀化驗所及參與環境考察團。這些都有助學員發掘個人的興趣及了解個人的能力,及對相關行業有多一份了解,相信對他們及早定立升學及就業發展目標均不無幫助。」

她不諱言,過往大部分畢業生都視副學士課程為升讀大學的踏腳石,如銜接或入讀政府資助的學士學位課程,包括護理學、生物科技、職安健、食品科學、環保等相關課程,升學出路廣。

若畢業生選擇投身職場,可考慮從事技術員助理、實驗室助理,以及實驗室儀器、藥物或化學物品營業代表等崗位,起薪點估計約 9,000 元,視乎任職行業而定。陳博士指,如 Leo 般修畢勞工處認可的職安健課程,入職助理安全主任,前景不俗,當累積一定工作經驗,成為 RSO,月薪可達 30,000 元或以上。

文:麥懷欣

焦點職業:煤氣技工學徒

行業概況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下稱中華煤氣)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用事業機構之一。自1967年起,中華煤氣便展開了學徒計劃,迄今已培育超過1,000名技術學徒。現時,中華煤氣每年平均招募約20名學徒,完成訓練的人士便會一併獲發機電工程署「學徒訓練計劃」的技術員學徒畢業證書,表現出色的更會被取錄為中華煤氣的正式員工。

工作內容

學徒訓練涵蓋了四個專業範疇,分別是用戶氣體燃料裝置、氣體網絡、電器裝置及機械裝配打磨。它們的職責各有不同,以下是部分例子:

用戶氣體燃料

  • 拆除及檢查維修、重新裝嵌、試用及調整氣體燃料用具
  • 安裝和試用燃氣錶 、室內喉管系統 、住宅商業及工業氣體燃料用具
  • 判斷氣體燃料用具與裝置之機械、電器與電子故障
  • 進行日常有關氣體燃料用具之服務及緊急修理,並作出報告

氣體網絡──住宅、商業及工業氣體燃料用具

  • 理解圖則及規格,確定喉管接駁、喉管通道孔及夾具之位置
  • 喉管裝配與接駁
  • 維修工具、壓力量度器,試用並調整儀器
  • 負責調壓器及加氣站設備的操作和維修

電器裝置

  • 118_pto01操作機床,鉗製和焊接工具
  • 煤氣生產廠房及工場保養

機械裝配打磨

  • 煤氣生產廠房的電器裝置保養

入職及晉升學歷要求

要加入中華煤氣的技工學徒計劃,必須要先通過學能測驗、手藝測驗及面試,並要視力正常,無色盲問題,體格健康檢查合格方有機會成為技工學徙。此計劃並無列明任何最低學歷要求,但學徒須先完成由職業訓練局舉辦的氣體燃料工程職專文憑,並獲頒受基本技工證書(BCC),加入氣體工程行業成為註冊學徒。

薪酬及晉升路徑

中華煤氣的學徒計劃晉升階梯明確,同學若由技工學徒做起,表現出色並通過不同的考核後,才可成為正式技術員/技工。如任職氣體裝置技術員,則須持有註冊氣體裝置技工資格(第1 – 8類)。因應年資及表現,技術員/技工有機會成為高級技術員,甚至經進修成為工程師。

薪酬

工程監督 $15,000以上
高級技術員
氣體裝置技術員/氣體網絡技術員/電器裝置技工/機械裝配打磨技工 $ 12,000 –  $ 15,000
用戶氣體燃料技工學徒/氣體網絡技工學徒/電器裝置技工學徒/機械打磨技工學徒/ 約$ 9,000起

入職性格要求

  • 118-2熱衷學習新事物:需接觸不同的新型器具,熟識不同器具之間的差別
  • 良好體力、刻苦耐勞:無論在各個專業範疇,技工學徒均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及器材,涉及不少體力勞動工作

升學或進修課程

目前,本港只有兩所訓練中心開辦氣體燃料技工基礎及進修課程,分別是職業訓練局及卓越培訓及發展中心(前稱:氣體燃料業訓練中心),同學可按照自己的程度及興趣選擇合適課程。

(完成課程的同學只獲頒授基本技工證書(BCC)學銜)

(完成課程的同學具資格註冊成為1 – 8類氣體裝置技工)

(完成課程的同學可獲頒受職專文憑(DVE)學銜,可受聘為氣體燃料工程技術員或工程監督)

符合學徒計劃資格者,可到中華煤氣工程學院成為學徒:

相關高中科目

  • 化學

工作環境

  • 118_pto03住宅
  • 商業公司
  • 廠房/工場 

工作時數 

  • 每天工作約八至九小時,每周工作五天。其中兩天會學習專業知識和理論,接觸不同的氣體燃料用具,而另外三天則會跟師傅外出工作,從旁學習,增加實戰經驗

焦點職業:電器及機械技工

行業概況

為家居電器或電力裝置進行維修,屋主一般都會聘請專業的電器技工處理。目前,香港約有7.6萬名電器技工,在大型公司、物業管理公司及私人執業形式工作。近年,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就業市場的文職人員供應過多,反觀電器、機械等體力勞動較大的行業則甚少有新血入行,住戶及公司對技術人員的需求與日俱增。

工作內容

顧名思義,電器及機械技工是負責家居電器維修及檢查、電力裝置的安裝、故障探測改裝及維修。

入職及晉升學歷要求

116_pto01據機電工程處提供的電業工程人員註冊說明,從事可攜式電器,如檯燈、電視機及雪櫃等工程的人士一般不須註冊。但若工程牽涉到低壓固定電力裝置的安裝、檢查、改裝及修理工作,包括裝設住所的配電箱、線路裝置及照明裝置則須持有由機電工程處發出的A級電力工程牌照,方可從事有關工作。

而申請A級電力工程牌照的人士須具備以下其中一個條件:

  • 已完成一份根據《學徒條例》登記的電器安裝工匠或電業工匠行業的學徒訓練合約,並持有由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頒發的電機技工證書及具有最少一年的電力工作的實際經驗。
  • 曾受僱為電業工程人員最少五年,其中最少一年包括電力工作實際經驗,並持有由職業訓練局電機業訓練中心頒發的電工或電氣打磨裝配工進修課程證書或已在一項由機電工程署署長認可或主辦的考試或行業測試中取得及格。

此外,為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執業的電器技工除了註冊上述牌照外,亦會選擇申請「持牌水喉匠」及「註冊氣體裝置技工」牌照,以開拓客源。

晉升路徑及薪酬

現時,電器技工的就業方向有兩種,一是在工程商、物業管理公司、公營機構或政府工作,二則是私人執業,個別承接家庭住戶或中小企生意。

初入行者會先由技工學徒做起,跟隨私人執業師傅四出工作。由於經驗尚淺,初期薪酬較低,日薪約$600。當工作逐漸上手,累積一定的客源後,才會自立門戶,具信譽、生意門路及客源的技工師傅月入更可達$50,000。部分技工會選擇到公司或政府工作,由見習技術員做起,月薪由$8,000 – $10,000不等,及後一步一步晉升至高級技工,月薪約$ 12,000起,視乎年資而定,雖然收入較前者低,但工作時間相對穩定。

有意投身電器技工行業的同學,亦可參考港九電器工程電業器材職工會所提供的2016年電器行業薪酬調整方案,電器技工的日薪建議為$1,210,按經驗、專業資格而定。

入職性格要求 

  • 116_pto02具好奇心:熱衷探知機械背後的運作原理,主動學習
  • 喜歡動手動腳:電器的安裝、檢查及維修過程都需親力親為,一手包辦
  • 良好體力、刻苦耐勞:成為電器技工要有一定的體力要求,他們亦有機會在骯髒的環境中工作

升學或進修課程連結

現時,不少機構都提供專職課程,以培養電器技術人才。有意入行者可報讀以下課程:

相關高中科目 

  • 設計與科技
  • 物理

工作環境 

  • 一般在室內進行家居維修,也有可能在骯髒的環境工作

工作時數 

  • 以受聘於物業管理公司或其他私人公司的電器技工為例,工作時間為早上九時至下午六時
  • 私人執業的技工工時則不定,視乎客量及客人的要求,若遇緊急情況(如住所跳掣停電),技工師傅亦會應召在晚間工作

焦點職業:獸醫

行業概況

獸醫是專治動物疾病的醫護人員,近年隨著各種人畜共患病肆虐全球,他們在公共衛生上亦自然擔當監察的角色,使獸醫一職日趨專業。目前,本港只有香港城市大學開辦的自資獸醫學士學位,課程屬起步階段,海外就讀獸醫仍是入行的主要路徑。政府一直鼓勵就讀海外獸醫課程的畢業生回流工作,並以註冊制度作招徠,為他們的就業提供保障。

根據獸醫管理局的資料顯示,本港註冊的獸醫有逾700名,分別在政府部門、診所、研究所、賽馬會及動物園等地工作,人手供應明顯比以往增加許多,有意成為獸醫的同學亦需時常留意就業市埸有否出現飽和的情況。

工作內容

回港執業的海外畢業生一般有兩大就業路向:於政府部門或非政府機構(例如:私營診所、非牟利組織)工作,他們的職責亦有所不同。

非政府機構的獸醫主要負責:

  • 為動物進行檢查、診斷及治療,如絕育、牙科等手術
  • 巡察留院動物,填寫病歷,與寵物主人交代病況
  • 替動物進行醫療性預防或定期檢查

而在政府部門工作的獸醫則會負責:

  • 調查、診斷、監控及防治動物疾病及人畜共患病,制訂和落實各項改善措施
  • 監察動物管理、福利及動物或公共衞生措施
  • 檢查進出口的動物及動物產品,促進動物的福利
  • 負責發牌事宜及執行相關法例,監督香港獸醫服務的發展及專業規管
  • 就動物疾病、防止殘酷對待動物、管制禽畜入口、保護野生禽鳥及哺乳動物、食物安全及動物管理議題提供專業意見

入職及晉升學歷要求

135-1根據本港的獸醫註冊條例說明,註冊獸醫須持有有效的執業證明書方可在港執業,而申請註冊的人士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 持有管理局認可的資格,包括完成認可的獸醫學士學位、指定診所的實習經驗,或/及達到專業考試的合格水平
  • 如所持有的獸醫資格並非管理局認可,申請人須提出證明,說明其所持有的獸醫資格所達到的水準已符合管理局指定的最低要求,管理局會再按個別情況考慮是否接納申請。

另外,同學亦需留意,現時大部分的海外獸醫課程都要求申請人在高中期間修讀化學、生物等科目,部分院校更會要求同學曾有數星期與動物相關的工作經驗,或通過其舉行的入學考試,同學需作心理準備。而由於獸醫是一門專業的學科,再加上每年的海外生學額有限,同學一般都需要在公開試考取優異的成績才可選擇報讀獸醫的學士課程。

晉升路徑及薪酬

大部分的獸醫學畢業生都是先在私人獸醫診所或非牟利團體工作,起薪點約$20,000。由於診所運作成本高昂,他們一般都不會選擇創業。

近年,越來越多人開始轉為從事動物病理研究,或進入政府部門工作。政府獸醫師需長時間累積經驗方可獲晉升,例如高級獸醫師必須擁有十年或以上的獸醫工作經驗。由於政府部門的薪酬較私人機構高,故亦受不少畢業生的青睞:

職位

薪酬

首席獸醫師 $135,950 – $148,750(首長級薪級第1點)
高級獸醫師 $105,880 – $121,985(總薪級表第45 – 49點)
獸醫師 $59,425 – $99,205(總薪級表第31 – 44點)

* 薪酬以政府2016年4月1日發出的總薪級表及首長級薪級表計算

入職性格要求

  • 135-2關愛動物、尊重生命:需能接受一些較厭惡的工作,如接觸動物的排泄物,並時常關心動物的健康情況,安撫手術後的動物
  • 熱衷探究:獸醫課程需要修讀最少5年以上,涉及麻醉學、動物行為學、皮膚科等範疇,近年其專業更延至超聲波、內外科以及中醫的針灸、中藥知識上,故獸醫亦需要不時自我增值,持續進修,了解及學習更多新興的動物治療方法
  • 有責任感:獸醫是醫療工作,掌握動物的性命安危,責任感非常重要
  • 良好溝通能力、細心:由於動物不會像人一般可用語言表達感受,獸醫必須細心地檢查,找出症患所在,並向主人解釋動物的狀況

升學或進修課程連結

根據獸醫管理局的規定,要在港成為註冊獸醫,必須完成認可的獸醫學士學位課程。現時,本地只有香港城市大學提供獸醫學士學位,該自資六年制課程於2017學年開辦,招生名額為10 – 15人,屬全港首個獸醫學士課程:

台灣的獸醫課程向來廣受香港學生歡迎,有意入行的同學可考慮赴台升學。若要回港執業,國立台灣大學的畢業生可直接在港註冊,國立中興大學需要於指定獸醫診所實習半年,國立嘉義大學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則要先經學術評審及實習半年,再申請註冊。

英國及澳洲均為港人熱門升學地點,同學如要報讀當地的獸醫課程,須留意課程是否獲本港獸醫管理局認可,及院校入學要求(包括文憑試成績、認可英語考試成績、入學能力試等):

上述僅為部分獸醫管理局認可的海外課程例子,同學可按此參考更多認可課程的資料。除了報讀認可課程外,同學亦可透過不同的考試獲得註冊資格。

另外,同學亦可考慮先報讀香港大學醫學院的生物醫學學士學位,課程提供銜接計畫,學員在英國愛丁堡大學修讀獸醫首年課程後,回港繼續完成第四年生物醫學課程,畢業後則可自費銜接至愛丁堡大學的四年制獸醫課程的第二年,完成課程後便可獲得雙學位,兼備生物醫學知識及國際認可的獸醫資格:

相關高中科目

  • 生物
  • 化學
  • 組合科學(生物及化學)
  • 應用學習科目(動物護理)

工作環境

  • 學術研究所
  • 私營動物診所
  • 非牟利動物組織
  • 動物園/主題公園
  • 與動物護理相關的機構
  • 禽畜養殖行業相關地點(例如農場、漁場)
  • 政府部門(例如漁農自然護理處、食物環境衛生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工作時數 

  • 每周工作五天,早上9時至晚上7時
  • 輪班制,需於公眾假期工作
  • 加班情況頗為常見,繁忙時每天工作約12小時

焦點職業:牙科技術員

行業概況

隨著政府陸續推出長者牙齒護理的政策和優惠,牙科輔助人員近年在本地的市場需求大增。但根據衛生署2014年公佈的醫療衛生服務人力統計調查結果,目前香港只有354名牙科技術員,從事牙齒修補及器具製作的工作,為數甚少。與其他牙科專業比較,牙科技術員的入職門檻相對較低,加上現時正值人才斷層時期,不少資深的牙科技術員相繼退休,就業前景不可小覷。

工作內容

牙科技術員為牙科醫療工作中的輔助角色,其主要職責如下:

  • 112-2理解牙科的材料及技術,向牙醫建議製造牙具的物料
  • 設計及製造各種面頷外科修復體及牙齒器具,如活動牙托、矯齒器、牙冠牙橋等
  • 為牙齒、顎骨附近組織出現問題的癌症病人及傷者提供鑲製牙具的服務

入職及晉升學歷要求

牙科技術員可於公營及私營機構任職,其入職要求各異。政府及資助機構要求牙科技術員持有菲臘牙科醫院頒發的牙科工藝高等文憑或同等資格,並最少4年牙科技術學徒的訓練或經驗。而私營機構則沒有特定要求,有意入行者可循學徒開始累積經驗

晉升路徑及薪酬

政府、學術機構及私營機構均有提供牙科技術員的職位,而前兩者的入職要求較後者高,應徵者除了須就讀牙科工藝的課程外,更需要有相關的工作經驗。以下為政府牙科技術員職系的相關資料:

職位 薪酬
高級牙科技師 $39,350起(總薪級表第22點起),逐級擢升
牙科技師
一級牙科技術員
二級牙科技術員 $18,840 – $37,570(總薪級表第8 – 21點)

* 薪酬以政府2016年4月1日發出的總薪級表計算

而私營機構方面,如牙科實驗室、牙科醫務所等,則沒有固定的晉升架構,一般由初級牙科技術員入職,訓練過後才可正式成為牙科技術員,而薪酬視乎工作性質而定,由 $10,000 – $15,000不等。

入職性格要求

  • 112_pto01雙手靈活、耐心及高度專注力:由於每位病人的個案不同,牙科技術員的工作沒有特定標準,故從事牙科工藝的人士必須按病人情況對器具形狀作出調整
  • 熱衷工藝:從業人士須時常留意新式牙科技術,緊貼市場動態
  • 沒有色弱/色盲器具的顏色會因應病人的牙齒顏色有所不同,故技術員對顏色的辨別度一定要非常精準

升學或進修課程連結

與牙科工藝相關的本地課程選擇較少,而菲臘牙科醫院所提供的高等文憑課程一般都得到公、私營機構認可,較為實用。有意向此行業深造的同學亦可考慮到外國報讀牙科工藝的文憑或學士學位課程。

本地課程:

海外學士學位課程:

海外文憑課程:

相關高中科目

  • 設計與科技

工作環境 

  • 一般受聘於政府、私營機構及學術機構的牙科工場、實驗室內

 工作時數 

  • 每周工作五至六天,每天7 – 9小時

曹星如 進擊的人生

曹星如注重健康,希望延長運動員生涯。不過,運動員總會受傷,記者見他鼻子上的傷痕,想到一拳迎面揮來時的痛,他不以為然﹕「(傷痕)總會有的。」
曹星如注重健康,希望延長運動員生涯。不過,運動員總會受傷,記者見他鼻子上的傷痕,想到一拳迎面揮來時的痛,他不以為然﹕「(傷痕)總會有的。」

【明報專訊】「香港拳王」曹星如(Rex)自參加職業拳擊比賽以來,已取得18連勝的不敗紀錄,下一個目標是挑戰世界冠軍。確立目標,推動他由「廢青」堅定向夢想進發。觀眾的掌聲和認同,也讓他開始欣賞自己。贏出第一場職業比賽後,他領悟到凡事只要認真做,一切皆有可能。但對比起輸贏,他更在意自己有否進步,「你和100塊豆腐打,便會有100連勝,但過程不會令你有進步」。

拳賽絕地反擊 裁判賜名「神奇小子」

「『神奇小子』(Wonder Kid)之名是一位菲律賓裁判改的。」Rex憶述該場比賽在菲律賓舉行,對手個子較高,且是左撇子,這點令他很不習慣。比賽共4個回合,頭三回合Rex都處於劣勢,「休息時教練對我說『再不KO(擊倒)他,你就沒有機會贏』,於是第4回合我索性不停揮拳,最後用體能壓倒他,令他毫無還擊能力,結果裁判終止比賽,判我贏」。

和Rex對戰的拳手在菲律賓主場出擊,作客的Rex笑說因體型「細粒」,看起來年紀小,進場時被觀眾「噓」,「比賽中我一直捱打,但最後竟然贏了,離場時全場為我鼓掌」。

業餘訓練無目標 教練鼓勵轉打職業

曹星如為人隨和、笑起來像個大男孩是不少人對他的印象,但他也是職業擂台上未輸過,也不怕輸的「神奇小子」。
曹星如為人隨和、笑起來像個大男孩是不少人對他的印象,但他也是職業擂台上未輸過,也不怕輸的「神奇小子」。

現在28歲的Rex出身拳擊世家,父親和哥哥都是業餘拳擊手。「我16歲開始打業餘比賽,玩玩吓,並沒有認真訓練。」首次上擂台,他緊張得腦海一片空白,對手的樣子也看不清楚,「連自己贏了也不知道」。大約22、23歲,Rex打到「樽頸」位——在香港參加拳擊比賽的人不多,每次與對手碰頭都會有「又是你!打完一起去吃飯囉」的熟識感,實在「無癮」,「不斷訓練卻沒有目標讓你繼續行這條路時,便會想『練習究竟為乜』。」

Rex的教練兼經理人劉志遠(Jay)一直想在香港舉辦職業拳擊賽,惟受限於資源和場地等問題,是他鼓勵Rex於2011年踏上職業拳手之路。Jay初時的目標是由拳館一名非洲拳手出賽,「但在香港打比賽,不由香港人出戰,無法吸引人留意。Jay便叫我也嘗試一下。」

「認同」是重要動力 付出努力帶來改變

Rex說參加業餘比賽時「懶懶散散」,進軍職業賽開始感到壓力,儘管離首場比賽還有半年。他自言當時體能弱,「上到擂台首回合發揮好,打到尾段就無氣力,有時輸是輸在體能。」教練比賽前安排他到菲律賓集訓,更打開天窗說亮話﹕「如果體能不足,去到也學不到什麼,教練無心機教你,可能一日就趕你走。我聽完好驚!」於是他努力訓練體能,希望在菲律賓學到一招半式,「去到當地教練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Jay透露曾在電郵跟菲律賓的教練說﹕「要照顧Rex,他很孱弱。」對方回覆說﹕「Rex好勤力,好fit。」

菲國積極集訓 回港認真打 感拳賽「唔夠喉」

回港後Rex對集訓成果半信半疑,「但一上到台,所學的技術都能輕易運用,還愈打愈暢順。第一次職業賽打4個回合,打完我覺得不夠喉,仲未用晒學到嘅嘢!點解咁快夠鐘!」這與打業餘賽時「點解仲未夠鐘嘅」心態截然不同,Rex認為「這是有否認真、專心做一件事的差別!」勝出人生第一場職業比賽,他知道往後要更加努力練習。

享受贏的一刻嗎?「贏的一刻不是最重要,最重要是有人認同的感覺」。人總喜歡被稱讚,Rex小時候懶、不喜歡讀書,沒多少人讚過他,「除了朋友讚我打機勁,所以沉迷打機」,更自言以前是「廢青」。成為職業拳手後努力訓練帶來擂台上的勝利,親歷全場觀眾站立為他鼓掌,他說這種「認同」是動力,「也讓我知道,付出努力便會帶來改變──我也開始認同自己,覺得不應未嘗試過就說自己不行」。

印象最深刻是哪場比賽?Rex說是被打到變「豬頭」那次。那是2012年他職業生涯第8場比賽,對手吉爾吉斯坦拳手沙利夫較他經驗豐富。「那次共打12個回合,頭4回合我分數都輸,對手的距離感拿揑得很好,每次我攻擊,他稍微郁動便能避開,然後還擊——痛擊我。」

難忘被打變「豬頭」 加強防守訓練

這場便是曹星如口中「被打成豬頭」的比賽。2012年12月11日,他在世界拳擊理事會(WBC)亞洲洲際賽戰勝吉爾吉斯坦拳手沙利夫,獲得金腰帶。
這場便是曹星如口中「被打成豬頭」的比賽。2012年12月11日,他在世界拳擊理事會(WBC)亞洲洲際賽戰勝吉爾吉斯坦拳手沙利夫,獲得金腰帶。

自認防守較弱的Rex第5回合起改變策略,「擋一下打(對方)三拳,以數量『壓』對方,慢慢便攻擊到他」。第10回合時他臉已腫成「豬頭」且「右眼腫到只剩一條線」,對手兩隻眼亦「不遑多讓」地腫得變成一條線。「休息時裁判為我們檢查傷勢,對手兩隻眼都腫了,在看不清楚的情况下比賽可能有危險,所以裁判終止比賽,判我贏」。說完他不忘幽自己一默﹕「我眼睛本來就小,(右眼腫了)仍能看東西,沒什麼影響,哈哈!」

「自從那次後,我便知道不避就會變『豬頭』,遂加強防守訓練」。他笑言有拳手是「主攻型」,有的是「逃跑型」,「我以前是逃跑型,最好我打到你你打唔到我。轉做職業拳手後變成進攻型──卻忽略了防守。我還在不斷調節,在進攻之餘保護自己」。

原地踏步變相是退步

2015年10月Rex再到菲律賓集訓,與不同類型的拳手對打,吸收更多經驗。參加比賽次數多了,對手只會愈來愈厲害,所以要不斷提升自己。他續說,先不要說輸贏,若只能保持原有水平,「即你可能沒有退步,但人家在進步。全世界都向世界冠軍目標前進,別人向前走,你停在原地,變相也是你退步」。

台上一分鐘 台下十年功

Rex每星期練習6日,每日流程大致相同,包括體能、技術訓練等。他說要多謝背後協助和指點他的一眾教練和拳館朋友。
Rex每星期練習6日,每日流程大致相同,包括體能、技術訓練等。他說要多謝背後協助和指點他的一眾教練和拳館朋友。

他形容擂台上的一閃一避,就如棋盤上的博弈,「但每次只有零點幾秒——接近沒有思考的時間就要作出反應」。擂台上出拳、閃避,每一下都如「條件反射」,有賴練習基本功。「例如有人一拳揮過來,你會眨眼,這是正常反應,(拳擊便是要)將這個正常反應練成其他反應」,「基本上人家一出直拳,你已有慣性知如何擋」。Rex要重複練習相同的動作,笑言「也不知做了多少萬次!」但唯有基本功紮實,動作才能揮灑自如。

準備一場比賽,事前往往要訓練幾個月。Rex享受進步的過程和感覺,所以不覺得辛苦。他再強調目標的重要﹕「向着目標進發,不斷提升自己,有時反而覺得時間不夠用。打業餘賽時零目標,練兩小時就像在地獄。」

比賽後他會休息一兩個星期,認為最好的休息是睡覺或在家中發呆。雖然與朋友少了聚會,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也因密集的練習減少,「(剛開始)我曾抱怨無時間玩,但打了兩年多職業賽後,心態轉變,覺得我是為自己奮鬥,不能說是犧牲,更可能是賺了!」他笑說以前瘦如「火柴人」,今日則健康有肌肉;以前英文不流利,今日已能用英語與人溝通,「不然你去外地訓練,連吃飯也成問題」。

連勝有壓力 目標世界冠軍

上到擂台總會想贏吧?「如果一心想贏,反而會影響發揮。」Rex表示,贏輸心態會令人衝動,剛失了一分,便心急想把分數搶回來;一心急,便不能專注。

結果不重要 最重要過程有得着

一共挑戰過十多場職業賽,Rex都未嘗一敗。連勝是壓力嗎?「是神奇!但說沒有壓力,是騙人的。」對他來說,壓力來自在家中胡思亂想,例如「在香港主場,會否讓觀眾失望」之類,不過「開始熱身已不會再想其他事情,只集中想比賽。」

世上沒有「長勝將軍」,怕輸嗎?「唔驚輸!點解人會驚輸?驚輸了什麼?你唔會輸咗條命!」Rex認為,「輸」或「贏」只是結果,結果不重要,最重要是過程中有得着。「為何會輸?可能是自己有不足,更可能是對手付出的比你多」,所以即使輸了比賽,亦賺回經驗。他打趣說,若對手是豆腐,一拳打過去你便贏,但這未必值得開心。「你和100塊豆腐打,便會有100連勝,但過程不會令你有進步。」

從對戰過程中學習對手的強處,了解自己的不足,這樣無論贏輸,都能提升自己的水平。不少人問他「想打到幾時」,他覺得不需要為拳擊生涯「劃界」,只要身體能應付,便會繼續上擂台。「你不會知道明日或一年後的狀態如何,可能下星期後便意外受傷。如果抱『仲有兩日我就夠期,不如呢兩日慳啲力』的想法,一留力就沒有最好發揮,最後你可能後悔。」

「現在的目標是挑戰世界冠軍,趁這段時間我做好自己,等機會來時,便能把握」。

人物檔案

曹星如,2011年成為香港首名職業拳擊手,自打職業拳擊賽至今連續18仗未嘗一敗,曾奪得2012年世界拳擊理事會(WBC)亞洲洲際金腰帶、2015年世界拳擊總會(WBA)國際超蠅量級金腰帶等冠軍殊榮。

文﹕古晨燕
圖﹕陳淑安、資料圖片
鳴謝﹕DEF BOXING

焦點職業:中學教師

行業概況

根據教育局的統計資料顯示,在2015–2016學年,全港有506間日校中學,提供超過28,000名教席。不少人認為教師是一份穩定、有前景的工作,故每年都有很多大學畢業生加入教師行列,市場漸出現飽和跡象。

近年,隨著教育政策相繼推出,工作量大幅增加,學校對教師仍有一定需求,但礙於常額教席有限,加上政府傾向發放短期津貼而非經常開支,結果衍生了大量合約教師職位。他們無論在薪酬、福利、職業穩定性或晉升機會上都遠遜於編制教師。因此,有志投身教育界的同學要作心理準備,積極進修以爭取常額席位。

工作內容

Job26_B01_pto03教師的職責主要是教導學生學科知識及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工作看似簡單,但除了課堂教學外,他們也要負責一些非教學的職務,如籌措課外活動及處理行政工作等。他們的服務對象以學生為主,但有時亦會按情況所需與不同人士溝通,如駐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及辦學團體等,具體工作可分為三方面:

學校方面:

  • 各種校務及行政工作,如校務會議、文書處理、撰寫計劃書和報告
  • 規劃來年的教學進度
  • 參與學校推廣及招生工作

學生方面:

  • 擬訂及落實學生教學計劃和教案,包括選擇及準備教材、設計及使用教學媒體、指導學生學習及進行教學評估及應試操練
  • 處理與教學相關的事務,如製作試卷、批改學生功課及協助學生訂購教科書及習作簿
  • 與學生一起參與課外活動,例如學會活動、運動會和旅行等
  • 輔導及關心有需要的學生,並為學生的生涯規劃提供意見

家長方面:

  • 負責與家長聯繫,匯報學生的學習情況

入職學歷要求

在本港,要成為正式的中學學位教師,必先要符合以下要求,然後向教育局教師註冊小組申請註冊為檢定教員:

  • 持有學士學位(四年全日制)及教育文憑(兩年兼讀制或一年全日制),其大學主修學科須與申請的教育文憑主修科目有直接關係;或
  • 完成大專院校的教育雙學位課程(五年制),在課程中同時學校學科知識及教學法,並完成院校安排的實習

而任教英文科及普通話科的教師,須另外通過教師語文能力評核(基準試),在確認符合教育局的語文能力要求後方可任教。每年,香港考評局都會與教育局聯合舉辦一次基準試,評核內容包括閱讀、寫作、聆聽、口語和課堂語言運用等,應考資格為中學文憑試五科二級或以上的成績(包括中、英文科),或同等學歷。如教師擁有相關範疇的認可資歷(如在大學主修英文),則可向教育局申請豁免評核。

晉升路徑、要求及薪酬

一般來說,完成教育局註冊程序的畢業生可從學位教師或合約教師入職,職位空缺則視乎常額教席多少,至於薪酬方面會與公務員薪級點掛鈎,按其職級支取薪金。

另外,為符合教育局規定的晉升資格,教師必須完成指定的訓練課程—複修課程及管理訓練。如同學有興趣了解更多,可參閱下表的晉升資訊。

職位 薪酬

要求

一級校長

$105,880 – $121,985(總薪級表第45 – 49點)

● 出任設有15至23班中學的校長

● 在過去五年內取得校長證書

二級校長 $84,385 – $99,205(總薪級表第40 – 44點)

● 出任設有14班或以下的中學校長;或在設有15班或以上的中學出任副校長並教授至中六程度的班級

● 在過去五年內取得校長證書

首席學位教師 $77,320 – $88,020(總薪級表第38 – 41點)

● 在資助或官立或直資中學最少有三年認可的中學教學經驗,證明有能力主管一個學科/術科/實用科目或其他專責職務

● 在過往十年內曾修讀教育局指定或認可的複修課程及管理訓練

高級學位教師 $65,740 – $80,905(總薪級表第34 – 39點)

● 取得學位教師教育證書或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認可的同等學歷

● 有五年任職資助或官立或直資或私立受助中學學位職位的經驗,證明有能力主管中學內的一個學科/術科/實用科目或其他專責職務

● 在過往十年內曾修讀教育局指定或認可的複修課程

學位教師

$28,040 – $65,150

(總薪級表第15 – 33點)

(參考入職學歷要求部分)
合約教師

$12,000 – $13,000

* 薪酬以政府2016年4月1日發出的公務員總薪級表計算

入職性格要求

  • 良好品德:重視言教身教,在教導學生道理的同時亦要以身作則
  • 有教學理念:除了日常的教學工作外,教師亦要尋找一個與學生的切入點,從他們的角度出發探討學生所需,使他們信服
  • 良好溝通能力:為協助有需要的學生,教師有時亦要跟不同人士溝通協作,例如:家長、駐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等
  • 對教育有熱誠及抱負:凡事都要以學生為中心,為了讓他們能學習得更好,願意付出時間進修

升學或進修課程

現時,本港只有部分院校有開設教育學士課程,大多由香港教育大學提供。除了教育學士外,同學也可報讀一些與中學學科相關的學士課程,在畢業後進修深造文憑同樣可獲認可資歷。

以下為五年制雙學位的本科及教育學士課程,同學畢業後無須再考取教育文憑,註冊後即可在中學任教。

相關高中選修科

  • 視乎任教的科目而定

工作環境

  • 中學校舍內
  • 按需要帶領學生進行校外活動

工作時數

  • 大約為早上7時至下午5時半,但加班工作甚為普遍

焦點職業:藝術行政人員

行業概況

政府近年致力打造香港成為藝術文化大都會的形象,除了著手發展西九文化區外,亦不時計劃建設博物館、表演場地、演奏廳等場地,從而推廣及普及藝術文化。

以往,藝術行政工作多由藝術家或從事藝術相關工作的人士兼任,但隨着藝術行政人員的工作愈趨繁瑣,業界對其要求也相對提高,直至近年,藝術行政工作便開始獨立出來,由受過專門訓練的藝術行政人員擔任,故未來市埸對這類行政人員的需求更是有增無減。有志投身藝術行政工作的同學,必須積極留意和參與各類有關藝術的活動,以便晉身藝術行政行業。 

工作內容

藝術行政人員擔任著中介的角色,它與商業行政工作相似,需要經常周旋在各界人士之間,負責聯繫、推廣等工作,而兩者的相異之處在於,前者必須熟悉業內的專業知識,了解藝術的發展歷程及行業的運行模式。他們的職責如下:

  • 077_pto02統籌「場地伙伴計劃」各個演出,兼任活動監製及聯絡角色
  • 對演出活動提供支援服務,如租借場地、資料搜集、製作場刊、估計演出的預算及表演場地管理
  • 了解近年政府在藝術推廣方面的政策
  • 協作策劃和宣傳社區及外展教育推廣活動
  • 協助市場推廣,包括票務安排、宣傳品印製、聯絡記者安排媒體訪問、網頁製作、紀念品銷售等
  • 日常辦公室行政工作

入職學歷要求

如從事各藝術團體的活動幹事或技術支援等項目執行人員,一般只需中五或文憑程度。而負責藝術項目策劃、管理、推廣及教育等行政人員的職位,則要持有與藝術或文化管理相關的大學學士學位,並具備藝術活動統籌的經驗。

晉升要求、路徑及薪酬

香港藝術行政人員主要分布在三類機構,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私人文化機構及受政府資助的藝術團體。有興趣在藝術行政行業發展的同學可以先參加由藝術發展局舉辦的「藝術行政人員實習計劃」,以了解其工作內容及行業的運作模式。

由於藝術行政人員一職工作種類繁多,完成實習並基本理解藝術行業運作的同學可以嘗試不同範疇的工作,如藝術教育、舞台效果技術支援、項目管理、展覽籌劃、宣傳推廣及會計等,發揮所長。

初入職者可由藝術行政見習員起步,累積約2 – 3年經驗後,可晉升至項目發展人員,拾級成為行政主任。

職位

薪酬

藝術行政主任 約為$10,000 – $15,000不等,業內沒有劃一的薪酬水平,按任職機構的規模而定,同一職位在不同團體的薪酬可出現頗大差異
藝術項目主任
藝術項目助理
藝術行政見習員 約$13,000 – $15,000

入職性格要求

  • 對藝術有興趣:雖然藝術行政人員主要負責行政工作,但亦需有一定眼光,懂得如何欣賞不同藝術作品的特別之處,方便和各相關單位溝通
  • 良好溝通技巧:有利於藝術教育工作,向市民大眾作進一步的藝術推廣
  • 良好組織及管理能力:能有效運用現有資源及人力籌劃活動,跟進項目進度並作出適當的管理

升學或進修課程連結

香港藝術人員協會為有興趣在這行發展的同學提供了不同的課程資訊,同學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及能力考慮報讀以下課程。

相關高中科目

  • 077-1音樂
  • 視覺藝術
  • 中國文學
  • 英語文學
  • 應用學習科目(珠寶藝術與設計)
  • 應用學習課目(戲劇藝術入門)
  • 應用學習科目(舞出新機—舞蹈藝術)

工作環境

  • 辦公室
  • 藝術展覽場地
  • 表演場地

工作時數

  • 一般辦公室工作時間,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時
  • 視乎所跟進的項目及工作量需要,籌備展覽/演出期間也有可能需要超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