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創意潛質 失明人搞社企 助人自助

【明報專訊】談起莊陳有,很多香港人都認識他,知道他雖然失明,但努力不懈地關心社會,曾經參選立法會,亦曾經出任樂施會總幹事。莊陳有現今仍是香港失明人協進會(下稱協會)會長,繼續為視障人士謀求福祉。失明人協會5年前已開始以社會企業形式經營多項業務,包括替大企業做顧問,幫助他們打造無障礙網站。這些業務既幫到視障人士,亦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莊陳有在接受專訪時說:「人之所以寶貴,在於就算失去視力,也可以將創意及潛質發揮。」

莊陳有又希望,透過社企運作,可為視障人士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並增加客戶群與收入,創造更加共融的社會及市場。協會項目經理高碧姬介紹,該會旗下所有社企業務均由協會持有,鑑於很多網站設計不妥善,令殘疾人士就算使用了輔助器材,仍未能無障礙地獲取網上資訊或使用網上服務,如網上銀行、網上繳費及購物等,該會早於1999年便向民政事務總署建議推展無障礙網頁,至2013年初獲該署「伙伴倡強」社區協作計劃資助100多萬元成立的「WAFA網惠人人」。該項目主要提供無障礙網頁測試,測試報告將詳列未符合萬維網聯盟(W3C)國際標準的網頁障礙問題,並提供改善方案以供參考;同時也會於網頁或流動應用程式的開發過程中,為開發人員提供顧問服務,確保網站符合無障礙網頁設計的國際標準。此外,還會為無障礙網頁設計方面進行一些培訓講座等相關工作。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會長莊陳有多年來致力為香港失明人士謀求福祉,協會設立了多家社企,為視障人士改善生活,同時提供就業機會。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會長莊陳有多年來致力為香港失明人士謀求福祉,協會設立了多家社企,為視障人士改善生活,同時提供就業機會。

擔任商業顧問 建無障礙網頁

莊陳有表示,目前WAFA是社企業務中最成熟的項目,在香港業內地位領先,並已為120多家政府網站及公營機構進行了無障礙測試,一些外國網站也請WAFA為他們設計中文網測試,近期更獲澳門政府所聘「走出」香港開拓業務。現時WAFA每年的銷售規模達數十萬元,預期今年開始可自負盈虧。

展望商機,莊陳有指出,雖然政府是以鼓勵方式,並沒有立例要求所有公司進行無障礙網頁測試,但如不進行可能會有觸犯保障殘障人士平等法例的風險。先不提香港有數十萬間公司的商機,僅1000多間上市公司也應合乎公眾的期望,像港交所(0388)一樣找WAFA做測試。現時WAFA有四名全職,及一些兼職視障人員。他指出,目前業務已出現人手不足的情况,因為工作類型對失明人士有一定要求,如對網絡、資訊科技等方面有一定技巧及認識,並經過專業訓練等,未來希望更上一層樓,積極將上述主要業務加快發展及推廣,並聘用更多人手。

高碧姬又稱,另一項較為穩定的業務是於2012年開展的觸覺平面圖製作顧問服務,及觸覺指示牌訂製和銷售等,是項業務配合政府推行無障礙設施的政策,業務的合作伙伴為專接政府項目的工程公司。服務主要參照屋宇署的「設計手冊:暢通無阻的通道2008」,以及不同視障程度的職員及會員意見作審批,為客戶提供點字轉譯及相關顧問服務,以便製作符合不同人士需要的無障礙產品。目前該業務已審核超過1000幅摸讀平面圖及走火圖。所聘用失明人士以兼職為主,主要是因為業務沒有定期定量,人手較易調動以及開展成本也較低。

sen_2016-08-01_A2

協助設計製作失明人士產品

公司另一項社企業務「購物易」,專門幫助視障人士搜羅各類生活所需品,例如發聲鐘表,以及點字顯示器等,期望為視障人士帶來一站式的購物體驗。另也有提供點字咭片﹑文件轉譯﹑聲音檔案轉譯等服務,她又強調,目前旗下所有社企業務已達收支平衡,未來希望可進一步提升盈利,亦會伺機開展新業務,以求為視障人士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目前整個協會失明﹑視障及視力健全全職員工合共約達30多人。

改變社會 也改變自己

莊陳有在協會輾轉任會長20多年,為的是「想改變一般人對失去視力的理解,人之所以寶貴在於就算失去視力,也可發揮創意及潛質。」他想將正面的信息傳播出去,同時又深信「命運在我手,解決困難的方法也在我手」,希望協會會員能夠「勇敢參與社會同時改變社會和自己」。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成立於1964年,是香港首個由視障人士組織及管理之自助團體,致力發揮視障人士的自助及互助精神,宗旨是實現視障人士的平等、機會和獨立。整個協會會員則達1000多人,根據統計署資料顯示,本港現有視障人士逾17萬人。

sen_2016-08-01_A3

34歲失去視力 可上班已感恩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宗旨之一是希望促進視障人士融入社會,當然最好的方法就是提供就業機會,該會成立社企業務約5年,已聘請30多位失明、視障及健視全職員工,更會視乎不同階段業務發展需求而聘用兼職,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全職員工,有WAFA網惠人人的資訊科技主任顏東鋒,及協會項目助理、綽號「友誼先生」的周永祥。

因病辭去經理職位 投入無障礙網站發展

顏東鋒由於受糖尿病影響,2008年開始失明,這對當時約34歲的他帶來天翻地覆的轉變,失明後要接受多年的復康治療,所以他唯有無奈辭去平治香港公司資訊科技部經理一職,2011年開始以兼職形式參與協會無障礙網頁相關工作,直至2013年WAFA成立後他便轉為全職。

現時他專責全面提升網站及Apps的無障礙測試、培訓及顧問服務等。提及對未來事業發展的看法時,顏東鋒說:「以前視力正常時曾經很想幹一番事業,現在雖然仍有積極的心,但一切都歸於平淡,身體現狀可以支持到上班已很感恩。」

雖然至今仍然未婚,但顏東鋒已有一個「囝囝」——他的導盲犬Whisky,顏自去年5月開始獲配對導盲犬。「有了牠我每天外出方便了很多,也增加了不少信心,牠每天都陪着我朝九晚五地去上班。」顏東鋒工作時,Whisky便會乖乖地在他身旁,靜靜伴他度過繁忙的一天,午飯時間,他便會帶Whisky去散散步,「牠已是我的家人」。

至於周永祥於10歲時因氫氣球充氣罐爆炸意外引致雙目失眠,其後入讀盲人學校,所以對點字認識深入,現時主要帶領對點字技術準確度要求高的觸覺平面圖製作顧問業務,加入協會前曾任電話接線生,1993年入職協會,曾於多個不同崗位任職。他的另一個特別之處是熟悉協會內大部分會員,深入了解每個人的狀况及優點。當要聘用兼職時,這位「友誼先生」就可作最妥當的安排。

「友誼先生」當接線生 為視障會員解難

此外,他亦是專門接聽協會會員熱線電話的人,解答會員在電腦上網、手機App等方面的疑難。「現在借助科技發達,視障人士也可以像健視人士一樣,透過讀屏上網進行銀行轉帳、聽歌等,比以前更容易容入社會。」

至於視障人士兼職的工資是否與市場看齊?他表示,現時協會聘請兼職的時薪約40元,高於最低工資要求。

申請政府IT資助 開發點菜App

現時本港視障人士外出用餐,要知道餐牌內容往往都需依靠身邊的朋友或餐廳侍應協助讀出。香港失明人協進會計劃於年底推出全新「點菜易」App業務,希望能減少全港超過17萬視障人士的不便。

香港失明人協會項目經理高碧姬表示,旗下的社企業務之中,早已開展了「點‧點菜」點字餐牌製作服務,當中包括將餐牌內容轉譯成點字。不過,他們發現這仍未夠完善,因為有相當部分的失明人士並不是從小就有視障,沒學過點字,成年後學點字的困難度相當大,因此該會去年底向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申請了40多萬元的資助,用作開發全新「點菜易」App業務,估計今年底可推出。

高碧姬指出,構思中「點菜易」App可讓iPhone用戶使用,因為iPhone在無障礙程度做得較好,而這個App免費提供予餐廳將餐牌上載,視障人士只需到餐廳用餐前先行下載,這個App便會讀出餐廳事先上載好的餐牌內容,使用十分便利。當然是項業務以社企模式運作,前期開發資金已沒有問題,但長遠仍要自負盈虧,故收入來源會靠廣告,若餐廳沒有人手將餐牌上載,協會便可收取費用,助餐廳上載餐牌,具體營運模式目前仍在構思中。

特約記者 侯衣娜 攝影 林俊源
2016年8月1日

至Rock校長年少臭脾氣遇良師化解 教書教仔不催谷 重興趣帶動成長

【明報專訊】會彈着結他與學生「夾band」的李陞小學校長崔家祥,原來年少時脾氣古怪、成績差而常要留堂,更頂撞班主任,「我的事不用你管」,幸好遇上不離不棄的好老師,與他交換日記,終令頑石點頭受感化。他偶然愛上音樂,性格與成績得以改善,長大後更成為「至Rock校長」。無論教書還是教仔,他都十分重視與孩子的關係,並堅持不催谷,以興趣帶動成長。

李陞小學校長崔家祥下學年起調任筲箕灣官立小學校長。他在李陞校內與學生「夾band」,也會彈結他伴奏、陪學生到各課室「巡迴演唱」,一眾家長為他製作了一個「至Rock校長」人形擺設作送別禮物。(田青青攝)
李陞小學校長崔家祥下學年起調任筲箕灣官立小學校長。他在李陞校內與學生「夾band」,也會彈結他伴奏、陪學生到各課室「巡迴演唱」,一眾家長為他製作了一個「至Rock校長」人形擺設作送別禮物。(田青青攝)

新學年,崔家祥將調往筲箕灣官立小學做校長,被李陞小學家長譽為「至Rock校長」的他,總是面帶笑容,曾彈結他為學生伴奏、到不同班房「巡迴演唱」,但原來他曾內向以至沒朋友。他說,自己學生年代成績差,小學明明讀上午班,但經常留堂至下午班放學也未回家,且小學數學教得超前,「小六已經在教中三的內容」,升中後數學科因已學過,故成績不錯,不但毫無學習興趣,更囂張至看不起教師。其他科則成績中下,英文經常不及格,但他並不着緊,因其父讀書不成、當司機也可養活一家幾口,他亦一度打算中三畢業後便去車房工作。

數學超班 囂張看不起老師

崔家祥笑言,觀察到愛運動的學生抗逆能力較好,就算被教師批評也能很快重整精神,故他趁暑假與兒子晉晉一起打羽毛球等,培養他對運動的興趣及增進親子關係。(鍾林枝攝)
崔家祥笑言,觀察到愛運動的學生抗逆能力較好,就算被教師批評也能很快重整精神,故他趁暑假與兒子晉晉一起打羽毛球等,培養他對運動的興趣及增進親子關係。(鍾林枝攝)

除了成績差,他脾氣更差,崔家祥笑言,由小學至中學的教師評語都有「宜改善與人相處之道」,在學校沒朋友,中三時班主任找他談心,他只說一句「我同你唔啱傾」,班主任沒有放棄,提議兩人交換日記,日記簿也為他準備好。崔記得第一次只寫了一句「我的事不用你管」,結果班主任卻親筆回覆了整整一版,他覺得不好意思,第二次便寫多幾句,一來一往,老師主動在日記中分享生活點滴,他亦逐漸打開心扉。

在老師鼓勵下,他參加了不少課外活動,接觸結他後很快便愛上,「想同人『夾band』,性格都要改善下」。為了理解及唱好英文歌,他花很多時間鑽研歌詞,不知不覺竟提高了英文成績,進步也帶動了學習其他學科的信心,受到老師影響,遂以教書為理想,也順利實現。有了前車之鑑,他現時無論辦學還是育兒,都不會讓小朋友超前學習,以免真正學習時失去學習興趣。在學校,他亦不是高高在上的校長,而是學生的「band友」、義工隊隊員,學生更可隨時走入校長室找他談心。

自身經歷讓他感受到興趣對人的改變,他在李陞小學亦積極擴闊課外活動種類,助學生發掘人生亮點。資源有限,他便動用人際資源,「拍膊頭」免費請來大狀教辯論、找湯博士(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高級講師湯兆昇)教學生做實驗等。

囑新校長續開雜耍班 助弱聽生尋自信

崔家祥是觀鳥愛好者,放假時會帶兒子去行山、觀鳥(圖),或去海灘觀察海星等,希望兒子在認識自然時養成謙卑品格。(受訪者提供)
崔家祥是觀鳥愛好者,放假時會帶兒子去行山、觀鳥(圖),或去海灘觀察海星等,希望兒子在認識自然時養成謙卑品格。(受訪者提供)

學校有一名成績普通的弱聽學生缺乏自信,也找不到長處,崔家祥推薦他嘗試了很多活動都不理想,直至去年新開的雜耍班,該學生表現突出,更在全港比賽中獲得名次,「威過一次之後有了信心,上堂回答問題也更積極、大聲」,雖成績進步有限,但變得開朗。崔家祥看在眼裏,也交代新任校長,「就算只有這個學生一個人玩,雜耍班都要繼續開,直到他畢業為止」,該學生今年升小六,他已為雜耍班預留了數萬元。

明報記者 田青青
2016年7月31日

被趕出校 母患重病 「廢青」務農重整人生

【明報專訊】被大學一度趕出校的「廢青」,碰上母親患重病,結果出現情緒問題,最終在田園覓出路。有別於「手機不離手」的青年,莊恩傑(Sam)把手機視為成功的障礙,更拒絕玩全城熱爆的Pokémon GO,「連下載遊戲都沒有時間」,寧願把時間花在農莊上。

27歲的莊恩傑(右)謝絕智能手機的引誘,專心務農。他近月在上水租下一片4萬呎土地,種植多款有機蔬菜,包括他手中快可收成的蜜瓜。青協副總幹事魏遠強(左)讚賞他年紀輕輕便定下多個目標,故青協社會創新中心給予他5萬元資助,協助其發展農莊。(蘇智鑫攝)
27歲的莊恩傑(右)謝絕智能手機的引誘,專心務農。他近月在上水租下一片4萬呎土地,種植多款有機蔬菜,包括他手中快可收成的蜜瓜。青協副總幹事魏遠強(左)讚賞他年紀輕輕便定下多個目標,故青協社會創新中心給予他5萬元資助,協助其發展農莊。(蘇智鑫攝)

拒玩Pokémon GO 稱浪費時間

「未完成到目標時,遇到任何阻撓我都不會理會」,這句話出自27歲的Sam口中,對他來說,智能手機便是其中一個障礙。同齡人都沉迷玩Pokémon GO,Sam卻認為捉精靈浪費時間。

戰勝情緒問題 重返校園

曾代表香港出戰國際劍擊比賽的Sam,在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讀書時無心向學,曾缺課長達半年,一度被校方趕出校。同時母親患重病,Sam受雙重打擊,開始有情緒問題。這時候,耕種打開其心窗,並在教授協助下重返校園並畢業。

曾構思農場捉精靈覓商機

為了打理農莊,莊恩傑越洋「敲門」向台灣農耕專家求教,結果學懂以益生菌處理法,縮短無花果的生長周期,從而提高產量約兩成。(蘇智鑫攝)
為了打理農莊,莊恩傑越洋「敲門」向台灣農耕專家求教,結果學懂以益生菌處理法,縮短無花果的生長周期,從而提高產量約兩成。(蘇智鑫攝)

Sam現獲青協社會創新中心資助,於上水開設4萬呎有機農莊,「我以耕種作為事業,不但希望維持食物安全,更希望人們從耕種過程中得到心靈滋潤」。農耕快樂令Sam的生活變得充實,除了收成的滿足外,種植過程亦有治癒效果,「耕種的關鍵是一份專注,便會忘記其他煩惱事」。

Pokémon GO大熱,Sam認為是因為人們從遊戲中找到希望,亦反映港人生活壓力大,對前途感迷茫,才把希望寄託於遊戲。一般年輕人眼中的遊戲,Sam則看到商機,他曾構思與遊戲開發商聯絡到農場捉精靈,「我會研究遊戲背後的魔力,但絕對不會被遊戲牽着走」。

上水4萬呎農莊 部分租弱勢

有別於一般農莊,Sam把部分農地租給弱勢社群,種植辣椒等香料植物,「我提供農地與技術,實踐方面則交給他們自行領會」。農場現生產多款有機蔬果,Sam還透過網絡越洋「敲門」,獲台灣農耕專家傳授知識,以益生菌處理法,縮短無花果生長周期,從而提高產量約兩成。農莊將於9月正式開幕,學生導賞團與租田予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將是農莊主要收入,Sam預料年底農莊會達到收支平衡。

2016年7月29日

選毅進文憑重拾學習動力 考取認可資歷助升學就業

即使公開試失手,升學路除了副學位和重讀外,修讀毅進文憑課程 (下稱「毅進」) 也是不少年輕人的選擇,只要努力重拾學習的動力,同樣可取得等同 DSE 5 科合格的成績,為日後開展升學或就業出路打穩根基。毅進設有不同的選修群組,科目範疇非常廣泛,想投身發展較為穩定的工作,政府文職職系可能是考慮的出路之一!

政府文書職系 須選修延伸數學

job_2016-07-29面對不同的 DSE 成績,考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升學路。明愛社區書院 (CICE) 講師林浩然表示,考獲 5 科 2 級 (包括中、英文) 的考生,可報讀副學位課程;未達以上成績者則可選擇重讀或修讀毅進。其中毅進屬資歷架構第 3 級,畢業生可報讀副學位課程,以及報考 30 多個以 DSE 5 科 (包括中、英文) 2 級為入職學歷的公務員職位。

「一般來說,若有一兩科失手的同學,可選擇重讀,但對於整體學術基礎不強的同學,則報讀毅進是可考慮的出路,因其評核結果除考試分外,亦包括平時分、專題和功課,同學不用『一試定生死』,壓力相對較小,而且可選有興趣的科目,實務性較強。」

林浩然表示,毅進的教學內容以職業導向為主,除了教授與行業相關的知識及技巧外,也着重訓練學員的自學能力及人際技巧。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公務員職位如助理文書主任的學歷要求雖同為 DSE 5 科 2 級程度,但必須包括中、英數 3 科。「同學如想申請以上職位,或想將來有更多元的就業選擇,在報讀毅進時,延伸數學是必修的選修科目。」

認識政府部門運作 增入職優勢

其中 CICE 開辦的毅進選修群組「公務員 (文職) 實務」,中、英文、數學、通識教育和人際傳意技巧是必須科,而選修科則包括:公共行政管理導論、公務員 (文職) 實務及投考準備,還有延伸數學。「同學從中可認識不同政府部門的運作概念,投考準備如面試技巧、模擬考試等;以及學習統計概念、數學公式,以增強運算能力。」

政府文書職系中包括文書主任和文書助理,前者負責政府部門的行政工作、文書處理,有些亦包括接見市民的前線工作,因應不同部門而定。至於後者則以支援性工作為主,如辦公室運作、書信來往、文件等工作,學歷要求是中四畢業。

畢業生:進修增自信 入職政府文職為目標

從事了十多年文職工作的楊慧玲,今年剛以成年學員身分完成 CICE 毅進「公務員 (文職) 實務」。她指自己雖擁有多年工作經驗,如文書處理、人事入職、以及財務會計等方面,但礙於學歷關係,在晉升方面始終有一定限制。為了增加事業發展機會,她決心修讀毅進,希望日後找一份長遠穩定的工作,政府工是她的目標之一。

「初要重拾書本感到很不習慣,英文和數學是較難應付的科目,考試前一個月我每天都在家裏溫習,幸得同學和老師幫忙,加上自己的努力,最後也取得理想成績。」她坦言,課程提升了其學歷外,也增強了她尋找心儀工作的信心,除了助理文書主任外,她另一目標是醫管局的行政助理。

你適合文職工作嗎?

林浩然表示,政府工工作穩定,加上每年調整薪金,是不少人想加入的機構。其中文職職系一般每年聘請 400 至 1,000 人,因應需求而定。以助理文書主任為例,起薪約 13,000 元,跟一般大學畢業生起步差不多,具一定吸引力。然而他認為,在政府機構工作,一般較講求穩定和依照指示,年輕人如想尋求挑戰和喜歡創意的話,未必太適合,入行前要考慮工種和機構文化是否適合自己。

文:麥懷欣

副學位畢業 投身社會工作助理 與服務對象同行

講師在學院特設的「社會工作技巧實驗室」教導同學面談技巧。
講師在學院特設的「社會工作技巧實驗室」教導同學面談技巧。

3 年前中六畢業的 Ming,當年 DSE 成績一般,未符合入讀大學資助學位課程的條件,在不想太早踏進社會工作的前提下,決定繼續升學。Ming先入讀人本課程,再轉讀社工課程,今年新學年將銜接本地大學的社工學位課程,進修歷程雖然有點轉折,但對他來說最終能入讀自己心儀的科目,找到自己的志向是最大的收穫。各位 DSE 考生,鎖定了自己的升學路了嗎?

陳銘俊 (Ming) 喜歡從事對人的服務性工作,其中對社會科學最感興趣,遂當年選讀了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CUSCS) 的「人本服務高級文憑」課程。讀了一年之後,學院開辦「社會工作高級文憑」課程,由於他對社會工作有興趣,加上想為將來事業鋪路,考取專業資格,便決定轉修社工課程,重新修讀。

job_2016-07-15_A2

學習情理兼備 放下己見

修讀社工課程的兩年裏,他曾分別在兩間機構實習,包括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專業培訓中心的青少年生涯規劃服務,以及懲教署的更新服務。

實習過程,Ming 有不少體會,他在懲教署實習時曾接觸年輕囚犯,工作包括協助他們提供生涯規劃服務。「部分囚犯具領導才能、溝通能力,而且懂得與人相處,可惜現時社會給予更生人士的職業機會和配套並不多,因此將來有機會的話,我希望可投身更生人士服務的相關工作,跟他們同行。」

Ming 續說,讀書過程中,更要學習放下己見、放下只管批判別人的態度外,還懂得情理兼備。「社工工作需要理性與感性兼備,但自己性格偏重理性,在導師的指導下,我嘗試多聽別人分享感受,慢慢學習取得平衡。」

為了深化所學,今年畢業的他決定繼續升學,並已獲 3 間本地大學的 4 個不同政府資助學士課程取錄,其中他選了中大的社會工作社會科學學士課程,希望將來投身社工行業出一分力。

社福界多元化職位 了解工作性質

job_2016-07-15_A3想在港成為註冊社工,投身者須修畢社會工作者註冊局認可的副學位、學士、碩士學位等相關課程。CUSCS 社會科學及教育課程總監崔日雄博士表示,一般來說,具備副學位學歷者可由社會工作助理做起;具備學士或以上資歷者,可投身助理社會工作主任職位。

「自一筆過撥款實施後,社福界在招聘人手時變得靈活,畢業生一般可投身社會工作員、社會工作助理、程序幹事、項目幹事等職位。」他建議,畢業生搵工時不要只着重職位名稱,要先了解工作性質和要求。

長者、復康、青少年服務需人手

崔博士說,在不同的社工工作範疇中,現時較為渴求人手的包括長者、復康、青少年服務等。如想增加個人優勢的話,投身者最好持有一些個人專長,舉例:從事青少年服務的話,具備生涯規劃知識或拍片技巧更好,此有助跟服務對象建立關係,或申請相關服務計劃的資源時也較具優勢。從事長者服務的話,最好具備耐性、愛心、願意當聆聽者。

CUSCS 開辦的「社會工作高級文憑」課程,學員必須完成專修科目、核心科目,以及合共達 800 小時的兩次實習等的考核,才可申請成為註冊社工。以上課程學額約 50 個,申請人要參加面試,課程主要對象是中六畢業生,曾從事相關工作或具備其他學歷人士亦可申請。本年有約 10 名課程畢業生獲政府資助學士課程取錄。

他說,初投身社工工作,挑戰主要是適應機構的文化,更因為在一筆過撥款的服務形式下,很多服務都要申請資金,因此他們亦要懂得撰寫計劃書、多了解服務對象的需要,以延續服務。

文:王安娜 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