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充滿未知,哪一個抉擇都能發展出完全不一樣的未來。到新加坡留學8年時間,令惠茵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經歷,更啟發了她追隨理想職業的決心。惠茵笑言自己當時性格反叛,因此父母希望送她到外國讀書,最後她選擇了到離香港較近,又受到好評的新加坡留學,更在當地奠定人生目標。
新加坡 寧靜樂活的小城
惠茵憶述,在香港完成中二課程後,暑假時便前往到新加坡。由於新加坡的學制為一月開學,她有感當地英語程度也比香港高,因此藉開學前的數月空檔補習英語,完成入學試後順利直升當地中三課程。
當時,新加坡並非熱門的旅遊點,她對新加坡的印象,只有「像香港一樣面積小」,認為新加坡跟香港應該很相似。然而,到新加坡才發現,這地方跟香港又不是非常像,除了環境比香港整潔外,種族多元的程度也較高,不同國籍的人在此工作、讀書、居住,共同生活,充分體現新加坡的多元文化色彩。亦因此,當地雲集各國美食,惠茵介紹說有泰國、印度、福建等地的特色菜色,也能吃到香港菜和點心。
經過留學生活時的觀察,惠茵發現新加坡比香港人較懂得享受生活,即使兩地經濟同樣繁榮,當地的生活節奏卻比香港慢。她指,新加坡人不太熱衷於卡啦OK一類較熱鬧的娛樂,反而喜歡踏單車、滾軸溜冰等休閒活動,平日亦愛到咖啡店與朋友聚談。當地流行「Staycation」,即是在本地酒店租住房間,住上兩、三天,辦生日會或慶祝畢業等特別日子。此外,新加坡學校的學習氣氛很好,假日時同學都會待在圖書館,在課堂上亦會主動發問討論。惠茵認為,新加坡是一個寧靜的環境,讓人可好好的感受生活。
留學遇貴人 啟萌理想職業

在新加坡留學的日子,惠茵遇到令她人生有所改變的人,不但使她一洗從前反叛的性格,變得成熟穩重,還讓她下定決心將來要在社福界工作。
她在新加坡讀中學時入住的國際生宿舍,有兩位宿舍監護人照顧她的起居飲食。惠茵說當時的她「反叛」、「很壞」,因她有感沒有人陪伴渡過人生上的難關、抉擇人生路上分歧。然而,惠茵的監護人主動去開解她,當她選科遇上困難,不清楚所選的是否自己真正想讀的科目,及對以後事業的路向茫無頭緒時,監護人幫助她尋找目標和方向,成為她的「同行者」。一般的宿舍監護人只會提供一日三餐和宿舍服務,其監護人卻對她格外關心,令她覺得「即使她多壞,對方也從沒有放棄她」。監護人願意花時間做職責以外的事,用心聆聽及開解她,令她十分感動,因此她希望以監護人為榜樣,同樣幫助一些在人生路上感到迷茫的青少年。這亦是令她立志從事社福界的緣由。
完成中五課程後,惠茵投考新加坡的O Level會考,這公開試與香港的DSE類近,學生完成O Level後,可選擇升讀普通高中或修讀高級文憑。惠茵對一般的高中課程興趣不大,因此在O Level後選讀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的商科高級文憑,希望在學習過程中邁進自己的真正路向。
回港續進修 望圓社工夢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修畢高級文憑後,惠茵回到香港就業,亦很容易找到工作。她認為,部分公司傾向聘任有特別經歷的人,令同事工作時的方式不會太過單一。在香港職場上,她與其他在港讀書的同事相處融洽。與同事交流時,她察覺新加坡的讀書氣氛比香港輕鬆,因為新加坡大學學位數量不如香港般緊拙,而即使沒有大學學歷也能有很好的出路,整體競爭性比香港低。她亦稱讚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完善,每個人都能就自己的意向修讀相關課程,學位分布符合當地人的需求。
現時,惠茵在社會服務機構從事二級程序工作員,工作性質與社工類近,令她確認將來在社福界工作的決心。她表示打算一邊繼續程序工作員的工作,一邊修讀社工課程,成為真正的註冊社工。
回想過去 鼓勵後輩
在問及她有甚麼想對有意來新加坡留學的學生說時,惠茵體貼地說,學生不用擔心交不到朋友,除了英語外,部分新加坡人也會說普通話。她說新加坡與香港只有4小時機程,想家時要回港也很方便。回想過去,若當初沒選擇到新加坡留學,可能惠茵也不會遇到她的宿舍監護人,人生也會變得不一樣。惠茵帶點懷念地感歎,過去8年的留學生活真的改變了她不少,不僅令她的性格由反叛變得成熟,更給她尋找到明確的事業目標,將得到的溫暖分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文:林叢茵
書本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