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蔽青年是指長期留在家中,閉門不出,不上學、不上班,除了家人外,幾乎不與他人交流的年輕人。提起隱蔽青年,很多人第一時間聯想到頹廢、不事生產,終日沉迷打機上網,這種社會現象在香港以至鄰近國家及地區均引起關注。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社會及行為科學系陳康怡博士自2007年起研究隱蔽青年現象,她表示其成因繁雜,由於公眾對其缺乏認識,因而產生誤解,甚至貼上負面標籤。
隱蔽青年(簡稱隱青)在各地有不同稱呼,在台灣稱為「蟄居族」或「家裏蹲」;日文喚作「引き籠り」,有「抽離」和「隱居」的意思;英文為「Hikikomori」,是由「引き籠り」的羅馬拼音翻譯而成。陳博士指,日本是全球最先關注隱青現象的國家,早在1998年已有精神病科學家開展相關研究;韓國和台灣亦有類似研究進行。她稱﹕「目前,各地對隱青尚未有統一定義,基於日本對此有較為充足的研究,故我們採用日本的定義,把持續隱蔽六個月或以上的青年定義為隱青。」而隱蔽的成因相當複雜,當中包含社會、學校及家庭等因素。他們因從生活經歷中感到與社會的期望不符,或者受到嚴重的負面社會標籤,為應對社會壓力,故選擇隱蔽,進入次文化作為適應社會的方式。
隱青人數難估計
「隱青現象很普遍,曾經有學者於2017年提出全港約有14萬名隱青。我認為實際情況遠超這個數字,加上不容易接觸他們,所以難以統計真實人數。」陳博士續稱,由於長期缺乏認識和了解,不少人對隱青產生負面印象,如上網成癮、沉迷打機、貧窮和低學歷,甚至將其聯繫到患有精神病或具危險性。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她解釋︰「很多隱青喜歡上網,但他們並不是成癮,純粹為了消磨時間,或在網上跟志同道合的網友聯繫和社交,部分隱青甚至不喜歡打機。」
有趣的是,陳博士發現不少隱青來自中產家庭,父母都有穩定收入,能夠供養他們,才能容許他們不上班。根據她的統計,有逾三成的隱青持有大專以上學歷,另有接近五成具有賺錢能力。「他們有些在遊戲平台中指導參加者以提升其技能;有些替人製作動漫角色扮演(Cosplay)服飾;有些擅長翻譯動漫影片的字幕;有些會幫人設計手機軟件程式。」陳博士形容,不少隱青都有獨特的專長和才能,只是這些才能不被主流社會的價值觀認同和接受。至於精神健康方面,部分隱青確實有抑鬱情況,但並非所有人都有情緒病。將暴力行為跟隱青掛鉤,其實是偏見。「他們隱蔽只不過是不喜歡主流社會的生活方式,行為背後沒有對與錯的批判。」
嶄新角度剖析成因
陳博士續稱,以往關於隱青現象的研究都是從精神病和心理學角度出發,焦點放在個人因素的層面,嘗試從個人成長經歷剖析年輕人成為隱青的原因。相關支援措施都偏重於引導隱蔽青年重投社會,如教導他們與人交往,建立社交,或教授求職面試技巧,鼓勵他們投身社會工作。然而,部分年輕人重投社會後,反而因為找不到出路而再次出現不適應的問題,再重歸隱蔽以作應對。究其原因,陳博士認為關鍵是未能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難以對症下藥。
陳博士覺得個人因素並不是主因,反而社會因素的影響更大。正如前文所言,不少隱青都擁有特別的專長和才能,只是得不到主流社會認同,沒有發揮的機會。與其勉強做不喜歡或不感興趣的工作,他們寧願隱蔽在家做自己喜歡的事。陳博士和其隸屬的香港城市大學青年研究室(Youth Studies Net),近年積極推廣嶄新的支援服務,重點並非幫助隱青重投或適應主流社會,而是提供機會讓他們的才能跟社會接軌,鼓勵他們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同時讓社會認同和肯定他們的才能。例如針對擅長翻譯動漫字幕的年輕人,研究室會替他們物色翻譯工作的機會,讓他們盡情發揮其才能。陳博士期望透過相關的支援服務,幫助隱蔽青年塑造屬於自己的身分,消除社會對他們誤解,撕掉負面標籤。最後,她希望社會各界尊重青年的意向和選擇,減少批評,多給予鼓勵。
文章刊於:明報升學網 (2020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