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勢教育﹕性格天生vs.後天改造 選校按脾性?靠適應?

乖女太拘謹 國際校領略自由﹕被「改造」後的芷妮,開朗不少,笑容明顯比從前多。(圖﹕蘇智鑫)
乖女太拘謹 國際校領略自由﹕被「改造」後的芷妮,開朗不少,笑容明顯比從前多。(圖﹕蘇智鑫)

【明報專訊】俗語說「三歲定八十」,意指一個人的性格由天注定,一世難改。相信這一套的家長,愛按子女性格選校,讓孩子如魚得水;持相反意見者則認為,性格是培養和鍛練出來,孩子自有辦法適應不同的環境和面對挑戰。要世界去遷就你的孩子,還是培養孩子去適應世界?

即將升中的芷妮,知禮守規,學習能力又高,是不少家長眼中的好孩子,偏偏母親Claudia卻有另一番看法,「她由小至大也沒有脾氣,我說一,她不會說二,很多朋友都讚她『聽話』。但我就是不喜歡她這樣子,反而希望她多點主見、自我感強一些」。

太乖要學駁嘴 太文靜要動起來

Claudia相信憑後天努力可以改變一個人,於是用盡方法去「改造」芷妮,例如教她「駁嘴」,Claudia笑言﹕「正確來說,是教她如何有禮貌地跟別人理論,表達自己的看法。其實我也辛苦的,每一件事都要花很多唇舌解釋,教她要在適當時候問『點解』,要懂得捍衛自己的權益。」

10歲的芷妮過分文靜,亦是媽媽所不能接受,「她在BB時已是懶洋洋、不願動的,到七八個月大,也不願自己捧奶樽,連爬也不想爬。我不想她長大後也是這樣,這種性格一定要改」。

要女兒動,媽媽先要動起來。自言毫無運動細胞的媽媽,為了女兒,堅持每晚飯後陪她打一小時羽毛球,又鼓勵她踏單車、踢足球。「雖然到今天,運動也不是芷妮的強項,但至少讓她發掘到自己也有動態的一面,芷妮也學過跆拳道、耍過詠春的!」

曾看重成績 主動要求買練習

芷妮小一至小三曾在主流學校讀書,父母從來不給她壓力,但她為保全級首五名位置,卻給自己很多枷鎖,「她非常看重分數、成績,哪有孩子會要求媽媽多買補充練習給自己做呢?但她會」。

Claudia想徹徹底底扭轉芷妮的觀念,終於在女兒小三的下學期機會來了,「當時她因意外跌斷右手,被迫休學,兩母女因而多了傾談機會。芷妮不懂說自己有壓力,但她告訴我很喜歡學習,只是不喜歡這樣子上學。」於是Claudia二話不說替女兒退學,芷妮也憑實力考入國際學校。

還以為受慣約束、性格拘謹的芷妮會不習慣,殊不知她以「非常開心」來形容過去一年半的校園生活,「這裏的同學很親切、友善,上堂不再像從前一定要腰板挺直,坐着咕?上堂也可以,小息又可以四處跑,我感覺很開心、自由」。

轉國際校 輕鬆學習

Claudia表示﹕「很多朋友都笑我傻,竟作出如此冒險決定,但其實我是希望芷妮知道,學習可以有很多不同模式,而且我不想她每逢考試便生病和發噩夢。如今她在國際學校,有更多自由探索、跟同學討論的機會,她比我想像中更快融入新生活,所以我也會讓她繼續在國際學校升讀中學。」

文﹕沈雅詩
圖﹕蘇智鑫、受訪者提供

遊戲學習﹕動起來! 玩得多學得多

不少Eduplay都要「動手動腳」,能幫助兒童身體肌肉發展。(資料圖片)
不少Eduplay都要「動手動腳」,能幫助兒童身體肌肉發展。(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學習的形式可以很多樣化,不一定要「坐定定」才學得好!近年不少教育專家都推崇「遊戲學習」(Eduplay),透過遊戲,不單可以建構學科知識,更可培育正向價值觀。

何謂Eduplay?香港教育大學「整全成長發展中心」副總監梁智熊說,遊戲大致可分為三種性質,第一種是「自由玩」,就是不帶任何目的的嬉戲;第二種是作為治療工具,例如是遊戲治療;第三種是以學習為目標。而Eduplay正是第三種,即以遊戲活動,達到學習的目的。

層層疊 助ADHD學生背課文

人際互動的遊戲,可培養出兒童的社交、語言發展等能力。(資料圖片)
人際互動的遊戲,可培養出兒童的社交、語言發展等能力。(資料圖片)

梁智熊指出,Eduplay有助建構知識,尤其適用於學前至小學階段兒童,但其實只要設計合宜,中學生亦可使用,「最近我便協助一班患有ADHD(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的初中生溫習中文課文,對他們來說,文章中間段落是最難牢記的,於是,我借助層層疊這遊戲,把要記的句子貼在積木上,每當他們玩完一局,便等於念完那段課文。結果發現,透過遊戲,對提升他們的記憶力有顯著幫助」。

歷險遊戲 修養心性

挪亞方舟的「童話天地尋寶樂」,以歷險遊戲形式滲入正向美德。(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挪亞方舟的「童話天地尋寶樂」,以歷險遊戲形式滲入正向美德。(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Eduplay不單能幫助孩子吸收「硬」知識,在生命教育方面,亦是一項很好的工具。

梁智熊以挪亞方舟的「童話天地尋寶樂」為例,它以歷險遊戲形式滲入著名心理學家Dr. Martin Seligman提出的24個正向心理元素之中的10項美德,包括勇敢、未雨綢繆、不以貌取人、誠實、慷慨、關懷、自信、有責任心、謙虛和堅持,小朋友透過輕鬆愉快的環境,已經接收到信息,「不一定要小朋友坐定定聽我們解釋什麼是謙虛,反之,透過遊戲,小朋友更容易明白和接受」。

雖然網上虛擬遊戲也可以成為Eduplay,但梁智熊始終推崇有人際互動的遊戲,「有人際互動,才可培養出兒童的社交、語言發展、自理能力等等,玩得其法,更可以建立自豪感,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而且在追、趕、跑、跳、碰的過程中,也能幫助兒童身體肌肉的發展,這些都是虛擬遊戲不能提供的」。

生涯規劃Q&A﹕留意孩子喜好 引導規劃

張笑容
張笑容

【明報專訊】孩子追求理想人生之際,家長可按自己對孩子的認識,給予個人化的輔助。家長教育顧問張笑容(圖)表示,生涯規劃不止選職業,更包括建立價值觀、發展潛能等,理應由小做起。所以爸媽們,快來釐清疑問,了解生涯規劃的進程,對孩子的成長一定大有幫助!

學管理時間、金錢、情緒

問﹕生涯規劃應從什麼年齡開始?

答﹕小學是合適階段去開展生涯規劃,但不以職業導向,而是學習管理時間、金錢、情緒等,亦要建立合作、主動的精神。

家長亦可多觀察孩子,例如他們愛看什麼書和電視節目。如果發現他們有特定喜好,家長可多給他們機會去探索,如參加相關興趣班。

家長多分享工作情况

問﹕初中又應使用什麼方法進行生涯規劃?

答﹕由於中三要選料,初中生對未來的方向,最好有初步概念。要做到這一點,他們對工作世界要有一定認識。家長可從自己的職業做起,多跟他們分享工作情况,包括日常職責和上班環境。

問﹕孩子有了理想職業後,如何判斷是否適合?

答﹕家長不妨多提問,假設孩子想做醫生,家長可細問原因;孩子回答想幫人的話,家長便追問他們想如何幫助人,並解釋做教師、社工一樣可以幫人。另一方面,家長要展現工作的真實一面,例如問孩子是否怕血、是否想長期留在醫院。問答過程中,孩子會加深對自己及職業的了解,判斷該職業適合與否。

不宜過早打沉孩子意志

問﹕當孩子的能力與理想不符,家長應否幫他修訂目標?

答﹕家長不宜太快打沉他們的意志,如說「你五音不全怎能做歌星?」一來,隨着後天努力,才能有機會提升;二來,大環境會有變化,市場對特定職業的要求會轉變;三來,成長過程中,孩子的期望會自我修正,隨着對個人及環境的認識增加,人生目標也可能有所調整。

資料提供﹕家長教育顧問張笑容

為女兒轉行 炮製有機滋味 窩輪皇后變身cupcake達人

 昔日的「窩輪皇后」郭小菱,去年為了兩名女兒Maya(右)和Ava(中),毅然轉行賣cupcake,雖然金錢賺少了,但換來的滿足感卻很大。

昔日的「窩輪皇后」郭小菱,去年為了兩名女兒Maya(右)和Ava(中),毅然轉行賣cupcake,雖然金錢賺少了,但換來的滿足感卻很大。

【明報專訊】媽媽為了孩子,可以作出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像昔日股壇達人郭小菱(Shirley),便為了兩個饞嘴的小公主,不惜放下高薪厚職,轉行賣cupcake!由尋找食材、設計款式到鑽研味道,過程雖然艱辛,但看見一對小寶貝和大小朋友吃得健康又滋味,再辛苦也覺甜。

有留意股票市場的股民,對Shirley的名字應該不會感到陌生,但不說不知,原來這位「窩輪皇后」並非念金融出身的,「我是主修Computer Science和日文的,畢業後也在資訊科技界工作過一陣子,後來有人介紹我到彭博社工作,在彭博社又結交到一些從事窩輪投資的人脈,於是便入了行,一做便十多年」。

每月焗蛋糕伴女兒成長

在媽媽耳濡目染下,Maya做cupcake也似模似樣。
在媽媽耳濡目染下,Maya做cupcake也似模似樣。

這名女強人除了在投資界獨當一面,也遺傳了媽媽、外婆的廚藝天分,很喜歡下廚。「我喜歡研究西餐、甜品,為了Maya,我曾經每個月也會弄一款蛋糕!」

Maya是Shirley的大女兒,今年4歲半,初出生時,Shirley為了記錄寶貝女珍貴的成長片段,每月都會親手製作一個精美蛋糕作為背景道具跟她一起拍照,「不知是否我從小便跟她弄蛋糕,現在Maya也很喜歡吃蛋糕,但她只愛吃朱古力味,於是我便給她做有機朱古力cupcake,希望她吃得健康一點。至於小女兒Ava,就特別喜歡吃我做的無糖香蕉cupcake」。

手藝受青睞 萌開店念頭

The Cakery主打有機及低甜的cupcake,並有不含麩質和純素蛋糕,可迎合不同人士的需求。
The Cakery主打有機及低甜的cupcake,並有不含麩質和純素蛋糕,可迎合不同人士的需求。

Shirley的烘焙手藝,也贏得身邊朋友激讚,遂令她萌起開店念頭,「我發現,原來很多朋友的孩子也有食物敏感,他們甚至連生日也沒有蛋糕吃。我便想,既然我向來也是弄有機蛋糕給Maya和Ava吃的,何不也弄些跟其他有食物敏感的大小朋友一起分享呢?好讓他們也可以感受吃甜品的樂趣。」

堅持有機 可選無麩質蛋糕

然而,Shirley最初籌備The Cakery時也碰到一臉灰,「我到處找有機蛋、有機奶,供應商笑我是傻的,因為成本很高。不過,正正因為我堅持,現在我的顧客會吃得很放心,他們知道可以在我店內找到不含麩質(gluten-free)、無精製糖、無蛋或無奶的cupcake」。

在今年內,一口氣連開兩店的Shirley,忙得不可開交,連「造人」大計也要暫時擱置一旁,不過,她強調,這個念頭仍然存在的,「我很喜歡小朋友,結婚時,早已決定至少要生三個。很多人說,生孩子是高風險的投資,但我卻認為,他們也是高回報的產品。Maya和Ava改變了我的人生,只要看到她們的笑容,有時聽到她們說一聲『Mama I love you!』我已經覺得自己賺到全世界了」。

文﹕沈雅詩
圖﹕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兒童文學大師﹕童眼角度記錄社會面貌 何紫寫出一代香港故事

何紫薇說少年時期未有看爸爸的作品,反而爸爸癌病離世後才開始讀,愈讀就愈覺得應將文化傳承下去。(圖:黃志東)
何紫薇說少年時期未有看爸爸的作品,反而爸爸癌病離世後才開始讀,愈讀就愈覺得應將文化傳承下去。(圖:黃志東)

【明報專訊】《40兒童小說集》、《兒童小說又集》……何紫的作品,伴隨不少這一代的父母成長。何紫生於澳門,在香港成長,作品中有他自傳式的故事,講述戰後四十年代的香港,更多文章的創作背景是七十年代中。讀他的作品,除了看到有關友情和親情的溫馨小故事,亦是從兒童的角度記錄當時的社會面貌,是一頁頁香港歷史故事。正如著名作家小思給《少年的我》寫的序說:「史籍,有時難免枯燥……通過人的生活細節,用輕鬆的文筆紀錄下來的小傳,有意無意間反映出來的歷史面貌,就很容易吸收消化。」

阿媚的爸爸沒有發薪……

記得阿媚剛升上中學的時候,爸爸說過:「阿媚,你用功讀書吧,我只要還有能力,一定讓你唸完中學的。」但才過了半年……

回到家,媽媽就拉她坐在一旁,說:「……我也打算學趙大叔那樣,到鬧市去開個小攤檔……你也就停學了吧,跟我一起上街做小販去。」

——〈小小販〉,《偏心》

故事主角多家境窮困

何紫的專題展覽早前在西營盤餘樂里一幢舊唐樓舉辦,以地圖講述何紫在中西區的足迹,同時展出了何紫的手稿和照片,文物3月中開始移師到香港文學生活館展出。(圖:黃志東)
何紫的專題展覽早前在西營盤餘樂里一幢舊唐樓舉辦,以地圖講述何紫在中西區的足迹,同時展出了何紫的手稿和照片,文物3月中開始移師到香港文學生活館展出。(圖:黃志東)

香港在1978年才開始推行9年免費教育,何紫筆下不少兒童主角因為父母失業,或是弟妹太多,或是因物價漲得太高太快,他們未完成中三,甚至是小學課程便輟學投身社會,有的如上文〈小小販〉般到街上擺賣,有的則到工廠去當童工或學徒。

家境窮困令幼童未能完成學業,物資也沒有現在豐富,例如不是每家每戶都有電視機,小孩子要看電視,就要到鄰居家中,或是到有電視的店舖門外去看;父母早出晚歸工作餬口,年長的姊姊就身兼母職照顧年幼弟妹,下班或放學回來就要做飯、幫弟妹溫習功課;當年小學仍是半日制,小學生放學後會到公園或街上蹓躂,跟同齡的朋友聯群結黨,四處遊玩,跟今天一孩童一家傭照顧,或是放學後忙於補習上興趣班的繁忙兒童,是兩個世界。這些點滴已不是現今小孩爸媽一代的故事,而是祖父祖母成長的香港。不過何紫的作品,仍然每隔幾年就出新版,圖書館中的圖書仍長期被借出,繼續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作品為兒童發聲

何紫1938年出生,到戰後8歲多才入讀灣仔敦梅學校一年級,成為超齡小學生。成績表所見,當時何紫的成績不太好,一年級全班45人中考第44,操行也是丙級。(圖:黃志東)
何紫1938年出生,到戰後8歲多才入讀灣仔敦梅學校一年級,成為超齡小學生。成績表所見,當時何紫的成績不太好,一年級全班45人中考第44,操行也是丙級。(圖:黃志東)

何紫的女兒何紫薇(Carmen)不時會拿爸爸的作品讀給11歲的女兒聽,作為睡前故事。雖然時代已變,但女兒仍然很感興趣,「就好像我們看歷史,當然跟現在不一樣,但也是一個認識,認識那個年代的香港……(我告訴她)媽媽的童年就是這樣,跟你的童年不一樣,那時的社會窮困些、艱苦些。她覺得有趣,聽了一篇後,就有興趣繼續看下去」。

何紫薇又說,兒童文學作品有一些價值觀,是千古不變的,如人的素質,需要互相尊重、愛護弱小,「他的故事除了說教,也是為兒童發聲,令他們有共鳴」,她舉例,有次跟女兒讀〈有鎖的日記〉,說到小主角被父母誤解不懂申辯,寫了在日記本子中,後來被母親偷偷看了,讀時觀察到女兒有反應,知道文章說到了她心坎中,「故事會道出小朋友的心聲,比如他們受委屈、被誤會,但最後都會引導到正面,有諒解、有和解……小朋友看了後就受到啟發,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和誤解,是可以透過溝通和互相尊重去化解的」。

何紫女兒:爸爸離世後才細讀其作

何紫是兒童文學大師,創作的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都是以十一二歲的孩子作為對象,他曾經以書名《給女兒的信》著書,收錄了一封封給年輕人的鼓勵信件,但偏偏女兒是在父親過身後,才第一次閱讀爸爸的作品,那時她已經二十多歲。

「他在生的年代,我連跟他傾偈的時間都沒有。」何紫的女兒何紫薇坦白道。何紫年輕時當過三年教師,然後到《兒童報》工作,1981年創立山邊社出版兒童讀物後,他既要編輯圖書,又會應邀到不同場合演講,推廣兒童閱讀。Carmen回憶道,爸爸工作非常忙碌,晚飯過後又會埋首寫作,一晚只睡兩三小時,兩父女傾談時間不多,更加不會談到他的寫作。筆者問Carmen爸爸創作的中心思想,她就努力重讀爸爸的作品和前言後記,以圖從中找出答案。

何紫在1981年成立山邊社,出版過多本兒童和少年讀物,出版社現已被新雅文化收購。(圖:黃志東)
何紫在1981年成立山邊社,出版過多本兒童和少年讀物,出版社現已被新雅文化收購。(圖:黃志東)

辦導賞展覽傳承文化

何紫育有兩子一女,兩個兒子已經移居外地,其中小兒子娶了外國人,幾個外孫都不懂中文。只有女兒Carmen特別在意爸爸的作品,這些年來都在推動,早前就聯同香港文學館舉辦何紫的專題展覽活動,帶參加者到中西區爸爸成長的地方導賞和朗讀文章,肩負起文化傳承的責任。

何紫文物展覽
日期﹕3月18日至4月12日
地點﹕香港文學生活館(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一樓)

文:譚凱韻
圖:黃志東、受訪者提供

關愛基層:多種媒體展出 教孩子學尊重 藝展呈勞工苦况籲關注

劇場演出——《失落豬排與寂寞啫喱》(選段親子版)是以互動劇場形式,帶領家長與小孩一起走進基層家庭小學生的內心世界,從他們的角度了解香港基層家庭面對的困難。(圖﹕樂施會提供)
劇場演出——《失落豬排與寂寞啫喱》(選段親子版)是以互動劇場形式,帶領家長與小孩一起走進基層家庭小學生的內心世界,從他們的角度了解香港基層家庭面對的困難。(圖﹕樂施會提供)

【明報專訊】子女每天上學會跟保安員說聲早安嗎?放學時,看到清潔工在倒垃圾,大家會跟他們問句好,還是掩着鼻子速逃呢?

這一班靠雙手工作、付出極大勞力,回報卻不是很高的勞動基層,是最易被忽略的一群。一個呈現基層工友辛酸及背後不公平現象的展覽,正希望告訴大家要多關注身邊這群「勞力士」。

樂施會今年聯同攝影師兼策展人謝至德,與十多名視覺藝術家舉辦「勞力是……#窮得只剩份工 視覺藝術展」,透過照片、錄像、行為藝術等形式,讓公眾多角度了解勞動人力大汗背後種種不合理的回報。

父女齊體驗 感受各異

親嘗清潔工——歷奇教練、註冊社工黃鎮昌嘗試了半天清潔工的工作,感受良多。(謝至德作品)
親嘗清潔工——歷奇教練、註冊社工黃鎮昌嘗試了半天清潔工的工作,感受良多。(謝至德作品)

樂施會教育經理蘇培健(Stanley)表示,很多時候聽到家長跟孩子說﹕「你若不努力讀書,將來就會像那個叔叔/姨姨般掃街。」但他認為每一種工作都有其價值,我們都要尊重。「以往我們曾舉辦攝影展,但很多工友其實不太願意出鏡或發聲,單憑照片展覽未必達到效果,所以我們這次選擇用不同媒體和活動去告訴大家這件事,同時給予公眾更多思考空間。」

早前,大家較熟悉的親子界代表人物曾親身體驗工友們的工作,例如獨立記者蘇美智嘗試當保安員,註冊社工黃鎮昌則當了半天清潔工,Stanley說﹕「由他們向家長親口講述體驗,相信更能讓父母知道如何教導小朋友對工友有同理心,以及明白這些職業的正面價值。」除了展覽,主辦單位更於1月15及22日安排多個互動活動,例如專門為親子而設的身教導賞團,引領小朋友明白藝術家背後的創作意念,也為家長提供身教方法的提示。

參與這次活動的黃鎮昌(Marco),帶同快5歲的長女黃悅體驗了半天清潔工人的工作,與一名65歲婆婆於元朗合作清潔街道。「除了掃街,還要把垃圾推到垃圾房,然後把清潔工具推到天橋底,用布蓋好、上鎖。囡囡反而覺得掃地很有趣,又對一切事物感到很好奇,可能她年紀還小,感受沒有那麼多。我呢,工作了半天,的確十分疲累,但又明白到,為何她們會穿長袖衣服,戴上大草帽、面罩?原來掃街時,會有很多小蚊來叮你,又會被太陽曬傷,同時他們亦可能不希望別人看到自己的樣子。」

清潔工常成家長反面教材

Marco說,這些工作要付出很大勞力,而且工時長;工友又害怕跟別人有眼神接觸,這可能反映出他們很在意別人的看法。「他們的工作其實在照顧我們,但很多時,看到家長對待這些工友的態度頗有問題,例如指着他們對孩子說要努力點讀書,這是我最反感的。」他感受最深的,是當工作完畢,婆婆脫下面罩與女兒相擁的一幕。「原來婆婆已甩掉一些牙齒,但她與女兒相擁時露出那份笑容,猶如婆孫倆般溫馨,令我十分感動。」

文﹕顏燕雯
圖﹕樂施會提供

生命教育﹕校園默想小徑 學生反思生命 表達自我

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的校園裏設有默想小徑,位於校園角落,環境優美和寧靜,正好讓學生默想個人生命。(圖﹕楊柏賢)
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的校園裏設有默想小徑,位於校園角落,環境優美和寧靜,正好讓學生默想個人生命。(圖﹕楊柏賢)

【明報專訊】為了讓學生活出正面人生,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下稱馬循小)早於十多年前,便有教師到台灣、廣州等地,就生命教育取經。到了今天,生命教育已獨立成科,每循環周都有相關課堂,但卻沒有考試。「生命教育的意義,不是要學生回答標準答案,而是表達自己。」校長陳錦輝說。

課程配合成長階梯

因此,在生命教育課本中,每個單元都有一頁「我的心聲」,讓學生表達對課堂的感受,並邀請家長和教師作出回應。有份編寫課本的馬循小生命教育科統籌教師許佩麗指出,課程內容須配合孩子的成長階梯﹕一年級時自我了解,認識不同情緒,高小時就多講群體相處;小五生面對呈分試,便學習應對壓力;小六生準備升中,便鼓勵他們追尋人生理想。

除了課程外,各級的主題活動也因應成長階段而設。小一生要面對新校園、新階段,學校便為他們舉辦啟蒙禮,學生逐一走到班主任面前,接受教師的鼓勵和祝福;小五則有無桌椅日,讓學生整天坐在地上,體驗貧窮滋味,啟發對社會的關懷。

每班學生都有機會來到默想小徑,閱讀兩旁展出的繪本內頁,並進行討論。(圖﹕楊柏賢)
每班學生都有機會來到默想小徑,閱讀兩旁展出的繪本內頁,並進行討論。(圖﹕楊柏賢)

相比起單向地灌輸價值觀,馬循小更着重學生的體驗、思考。在今年增設的「電影生命教育」中,每級都有一套主題電影,例如四年級學生觀賞《獅子王》,從中體會堅忍和勇於冒險的精神。教師亦會設計相關教材,引導學生反思電影與自身的關係。

看電影固然高興,更開心的是走出課室。在馬循小的校園角落,有一條去年才正式啟用的「默想小徑」,兩旁展示出繪本的內頁。每班都有機會來這裏上生命教育堂,學生一邊前行,一邊閱讀繪本,思想當中內容,再在教師引導下分組討論。

在課堂時間以外,學生也可趁小息到默想小徑。陳錦輝表示,恆常課堂只是生命教育的其中一個元素,更重要是營造氛圍,讓學生能安靜下來。小徑鋪上了紅磚、搭上小木橋,正是要打造出優美的環境,幫助學生反思生命。

有系統地推行生命教育,另一好處在於建立關係。每班的生命教育科都由班主任任教,正好促進師生關係,「生命教育堂上,學生有很多機會講自己的事,班主任便能參與他們的生活和成長。他們日後遇上逆境,自然想跟老師分享」;同時,親子關係也會變得親密,「有一次,學生要訪問媽媽的懷孕經驗。試想像,他們回到家中,不再是匯報功課進度,而是問媽媽『你懷着我時辛苦嗎?』兩者效果很不同」。

主題活動體驗懷胎苦

默想小徑鋪有不同顏色的小石頭,這些都是學生在美術堂的填色作品。(圖﹕楊柏賢)
默想小徑鋪有不同顏色的小石頭,這些都是學生在美術堂的填色作品。(圖﹕楊柏賢)

陳錦輝指的是二年級主題活動,訪問媽媽只是事前工夫,活動當天,學生要在校服內放入氣球,再玩競技遊戲,其間要保護氣球不被壓破。家長賴太分享指,兩個兒子對此記憶猶新,「大兒子已畢業升中,但到現在還會提起這次體驗,小四的小兒子亦一樣」。這也是賴太欣賞馬循小的地方,「不是憑口講媽媽多辛勞,而是給孩子貼身感受」,例如大肚後,連伸手到洗手盆都有困難,學生親身試過,便特別難忘。

鄭太亦有兩名兒子就讀馬循小,他們最深刻的是一次遊戲,「他們和同學坐在地上,圍成大圈,老師說圈裏要填滿白色,於是他們脫掉白鞋、外套,統統放進圈裏」。後來兒子跟賴太分享,透過合力完成任務,明白到任何難題都有解決方法,「有了生命教育,兒子的思想也變得正面,懂得設法解決困難」。

關懷行動.陳葒校長:三色喚醒全城關懷學童

面對接二連三有年輕生命流逝,成年人需要伸出援手。一群家長,包括曾任香港匯知中學創校校長、現為「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創辦人陳葒,正發起「屹立的色彩——全城關懷學生行動日」,活動將在復活節前的星期五(4月7日)舉行,透過活動希望表達大人們承諾關懷學生、關懷子女。

活動以寓意「生命色彩,屹立不倒」的紅黃藍三色不倒翁作為象徵物,三種顏色分別代表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攜手合力關懷學生。參與者可於4月7日上午6時至晚上10時內,以任何形式,不論立體或平面實物,甚至是非實物如投影、動畫等,公開展示三色不倒翁,並上傳至此活動的facebook專頁及個人facebook內,藉此喚醒社會對學童的關注,並從今以後,一起以不同層面的實質行動,為孩子建構一個正常健康的成長環境。

■屹立的色彩——全城關懷學生行動日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RolyPolyDay

2017年3月7日

發掘潛能﹕解開「全腦開發」謎團 專家教路運動健腦

運動能增加腦部血液循環,是小朋友健腦的最佳方法。(資料圖片)
運動能增加腦部血液循環,是小朋友健腦的最佳方法。(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近年,坊間愈來愈多兒童腦部訓練課程,各類課程皆聲稱有不同的「科學理論」去支持,但異曲同工之處,都是鼓勵透過開發孩子腦細胞,以盡展他們的天賦潛能,贏在起跑線。然

而,這些「科學理論」可信性究竟有多高?又,是否讀完之後,孩子立刻變聰明?找來腦神經科專科醫生、臨牀心理學家,一起為大家解開謎團。

1.指紋分析腦細胞發展?

謎團一﹕有說指紋是胚胎神經線遺留的痕迹,能反映人類的先天遺傳潛能,因此經電腦分析皮紋,便可知道左、右腦的細胞含量。從細胞含量的多寡,可了解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潛在能力和個性,只要配合適當的訓練,便能才華盡展。

盧﹕的確有醫療研究指出,某些病症是會導致患者出現非一般常人的指紋,例如唐氏綜合症、強直性脊椎炎、類風濕關節炎等。但至於說指紋是與大腦發育有直接關係,在我認知範圍內,並沒有這回事。

皮紋學家指出,嬰兒在母體內的第13至19周時,指紋及大腦的連接已經形成,但實情是,胎兒在子宮發育期間,很多後天環境因素,例如胎水,也會影響指紋發展的,因此,很難說指紋是由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決定。

另外,這類分析強調要了解腦細胞數量多寡,但其實腦細胞數量與能力並無直接關係,最重要的,是其突觸連結網絡是否發達。

2.開發松果體提升記憶力?

 腦科醫生證實,松果體並非外傳的人體「第三眼」,亦無證據顯示它跟記憶力、專注力有關。(資料圖片)

腦科醫生證實,松果體並非外傳的人體「第三眼」,亦無證據顯示它跟記憶力、專注力有關。(資料圖片)

謎團二﹕有說位處中腦的松果體,是人類神秘的「第三眼」所在之處,可以透過音樂、遊戲、運動等,激活它的原始功能,那就可以大大提升記憶力,甚至做到過目不忘。松果體的黃金開發期為6至12歲,九成小朋友都能開發成功!

梁﹕位處左右腦中間,確有一顆如花生大小的松果體,屬內分泌組織,臨牀證實它與褪黑色素有關,主要作用是調節日與夜的生理時鐘;另外,有科研指出,松果體有抑制性激素的作用,但就無證據顯示,松果體跟記憶力、專注力有關。事實上,腦部的記憶功能主要靠穹窿(Fornix)這束弓形神經線連接海馬體,因此,如中風、出血令穹窿受損,因線路中斷了,記憶力便會下降。至於連繫左右腦,亦非靠松果體,而是胼胝體(corpus callosum) ,况且傳統學說指出,從腦部發展角度,大部分腦細胞聯繫發展是在6歲以前形成,6歲之後便會緩慢下來,因此對這些所謂腦開發「專家」指6至12歲為活化黃金期有保留。

3.右腦功能勝左腦?

謎團三﹕近年兒童右腦開發的宣傳鋪天蓋地,右腦的功用被描述遠勝左腦,孰真孰假?

李﹕其實左右腦並非如坊間所形容般嚴格分工,即左腦只管語言邏輯,右腦只負責藝術、創作。反之,它們往往是共同協助完成任務的。正如拿筷子,也並非三根手指的事,背後還牽涉手腕、手臂的協調。

此外,學術研究指出,我們的腦部是有彈性的(Neuroplasticity),例如中風病人某部分腦區域受損,透過復康訓練,腦部便會在其他區域發展出同樣能力來,因此左右腦的功能劃分並非嚴格的一刀切。

我常提醒家長,想小朋友腦部發展健康,應該多做運動,簡單如到公園跑跑、行山遠足等,已經是開發腦部的好活動。因為運動能增加身體血液循環,包括腦部的血液循環,還可以釋放安多酚(Endorphin) ,有助減壓,當孩子的腦部狀態穩定,他們的發展自然會好。

.後記.

講座「神奇表演」招生?

不少教育中心經常在facebook以提升孩子學習能力的免費講座作招徠,反應很熱烈,記者早前便參加過其中一個講座。起初,講員都是一本正經講解不同性格的孩子有不同的學習模式,但來到講座中段,講員開始轉談「全腦開發」,並指這種訓練能提升孩子的記憶力及專注力。其後,講員更邀請了兩名聲稱曾接受「全腦開發」訓練、激活了松果體的小學員作表演示範。只見兩名小孩子用眼罩蒙眼,單靠雙手去觸摸,已經分辨到手上啤牌的數目字和顏色,他們後來索性不觸摸,單憑「感應」去辨別眼前放了什麼中、英文生字。

雖然表演很神奇,但講員沒有解釋箇中竅妙,只說若孩子報讀4000元兩天制的課程,便一定學識,而記者當晚所見,亦有兩三名家長即場「碌卡」報名。要否報讀這些課程,還勸家長三思。

文﹕沈雅詩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自創品牌:走出單親痛 爸爸身教助人自助 父女檔賣褲行善傳愛

行善身教——阿禧去年決定跟心藍一起,創立服裝品牌兼做善事,藉着身教,為女兒建立正確價值觀,體會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圖﹕黃志東)
行善身教——阿禧去年決定跟心藍一起,創立服裝品牌兼做善事,藉着身教,為女兒建立正確價值觀,體會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圖﹕黃志東)

【明報專訊】誰都想一家人樂也融融,當家庭不再完整,傷心難過在所難免,但不代表從此愁雲慘霧。像單親爸爸何國禧(阿禧),他不單擺脫了負面情緒,更發揮同理心,幫助同樣有需要的家庭。

阿禧與10歲女兒心藍,去年創立了服裝品牌,每售出一條褲,就捐贈一個袋給台灣的弱勢兒童。拍住上做慈善,既是最好的身教,父女情也愈來愈深厚,名副其實助人自助。

回想起昔日的家庭生活,阿禧笑言跟一般家庭沒大分別﹕大人工作繁忙,孩子的起居飲食交由外傭負責,親子時間不算多。直至前年,家裏出現了極大的變化,阿禧與太太離婚,十多年的關係告一段落。他大受打擊,試過傷心到無法上班,最終令他振作起來的,是寶貝女兒心藍,「有一天她走來跟我說﹕『不要不開心,我們一起再來過。』這句話突然鼓勵到我。人生中總有好和不好的事情,不如正面地面對」。

寄送樂器——除了送袋外,上月阿禧還寄了20支ukulele到台灣,他希望想學音樂的孩子,可以不受經濟情况所限,得到學習機會。(圖﹕受訪者提供)
寄送樂器——除了送袋外,上月阿禧還寄了20支ukulele到台灣,他希望想學音樂的孩子,可以不受經濟情况所限,得到學習機會。(圖﹕受訪者提供)

要做到心藍口中的「再來過」,應該從何開始呢?單親爸爸的身分,使阿禧萌生做慈善的念頭,「雖然成年人世界很複雜,但每個小朋友都應該有公平的機會,去健康地成長」。曾在服裝品牌工作多年,去年他決定創辦Loveattitude,於網上售賣自家設計的褲子,並與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家扶基金會)合作,每賣一條褲,就寄一個印有品牌標誌的帆布袋,送給台南單親或貧困的孩子,「我在網上看到,那些小朋友沒有書包,只用膠袋裝着文具去上學,便想送袋給他們」。

不論創業和做善事,都不止是大人的事,阿禧堅持讓心藍參與,希望她從中建立正確價值觀,例如學會分享、不要凡事向錢看,「我可以一個人做整件事,賣了褲、做了善事,再告訴她很有意義,但一定及不上她落手落腳做,印象那麼深刻」。

囡囡印製布袋 設計包裝

增進感情——自從全職搞品牌後,阿禧像做了女兒的同事、補習哥哥,又照顧她的生活,父女相處的時間大增,感情也變得愈來愈好。(圖﹕黃志東)
增進感情——自從全職搞品牌後,阿禧像做了女兒的同事、補習哥哥,又照顧她的生活,父女相處的時間大增,感情也變得愈來愈好。(圖﹕黃志東)

聽到要父女檔創業,心藍當然驚訝,問爸爸是否真的做得到,「我便跟她說出想法﹕只要有好的出發點,就算最後失敗,褲子賣不出去,都不要緊」。在爸爸的鼓勵下,向來喜歡畫畫的心藍擔當起「包裝設計師」,在貨品的包裝紙上畫上相機、卡通人物等;當要設計褲子款式,以及研究新產品時,她亦有份給予意見。

在心藍眾多任務中,最具挑戰性的一項,要數在帆布袋上印上品牌標誌。由於品牌剛起步,產品數量不多,阿禧找不到廠商合作,印製褲子和袋子,他便去買一台絲印機,「我們在家自行研究如何絲印,其實很有難度,嘗試了無數次才成功」,自此阿禧負責印褲,心藍則印袋,一件件產品就此誕生。

共同經營 身教培養價值觀

當初邀請心藍一同創業,為的是培養她的價值觀,沒想到過程中,阿禧也領略到教養之道。他曾經以為,只要讓女兒補習,催谷學業成績,就能給她一個好的將來,「這套觀念慢慢改變了,我發現以身作則更加重要。你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小朋友會跟着你做。可想而知,你做不好的東西時,小朋友一樣會學,所以為人父母一定要注意言行」。

對阿禧來說,身教是最直接的教育方法,說的不單是一起搞好品牌,還包括無數日常生活的片段,「我玩滑板,她就玩滑板。我喜歡彈結他,她就學結他」。現在心藍踏上滑板,輕輕鬆鬆就走到直線,又會跟爸爸用樂器夾歌。

親人、導師、同事 分飾多角更了解

事實上,自從去年4月辭去本身正職,全心搞好品牌後,阿禧與女兒相處的時間大大增加,「以前要知道她的生活狀况,我會去問外傭;要知道她的學業表現,便問補習老師。全職搞這品牌後,常常在女兒身邊,既是工作上的同事,又會教她功課、照顧生活,彼此的了解深了很多,尤其是生活細節,連她喜歡幾點去洗澡都知道」。

更難得的是,兩人多了情感上的交流,阿禧分享了一件感人的小事﹕在品牌成立初期,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令他的情緒變得負面,「我不會在女兒面前說不開心,但說話少了,她就感覺到」;見到爸爸一直皺着眉頭,心藍給他看一篇文章,內容講述一名殘疾人士克服身體缺陷,成為了運動員,「我想女兒樂觀,卻不自覺地散發了負能量,反而是她提醒我,要積極面對困難」。

Loveattitude至今運作一年多,漸上軌道,又得到幾名好友加入襄助。阿禧有滿腹大計,近日推出衛衣等產品,參加創意市集,又打算發掘更多慈善項目,相信未來只會愈來愈忙。說到這裏,他特別要感謝心藍,「她對我真的有很大包容。有一次,我很晚才回家,本來想在沙發小睡後送她上學,怎料睡過頭,她沒有吵醒我,自行出門了。她又會寫信給我,叫我多點休息」。

大忙人又何止阿禧一人,他笑說﹕「女兒放學後做功課,晚上要畫包裝紙,這名同事都好忙。」不過,去年售出第一百條褲後,兩父女親身去了台灣,探望家扶基金會的孩子,令他們深信辛苦都是值得,「女兒十分開心,因為見到自己一直幫助的人。我們送上小禮物和字條,跟小朋友互相打氣,做的事簡單,卻很滿足」。

文﹕李樂嘉
圖﹕黃志東、受訪者提供

考入哈羅走進牛津 不愛讀書愛高分 「好勝」林作 愛贏才會拼

大學本科念數學的林作,回流香港成為大律師,現在更擔任升學中心首席升學顧問。這樣的經歷正好印證他經常說的「讀那科不一定要做那一行」。
大學本科念數學的林作,回流香港成為大律師,現在更擔任升學中心首席升學顧問。這樣的經歷正好印證他經常說的「讀那科不一定要做那一行」。

【明報專訊】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的林作,不少人認為他的花邊新聞比工作履歷更受人注意,但放下娛樂圈的糖衣,說回簡樸的讀書時代,他絕對是那種讓爸媽放心的叻仔。問他讀書心得,林作坦言不喜歡讀書,想考高分純粹因為好勝。聽罷他的自述,絕對可以「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作結。

林作小時候跟大多數孩子一樣,念的是一般津貼小學。母親因為工作忙碌,並沒刻意督促其學業,「她跟虎媽相反,根本沒時間捉我去補習」。林作說,他小學時每年都是名列前茅,他強調自己是有能力考第一的人,卻故意「考差少少」,「無敵是最寂寞,因為我知道中國人有句話叫中庸之道,所以每科都保持一定水準便不再爭第一」。

人仔細細已經有這樣奇怪想法,長大後變得更好勝,「我不喜歡讀書,但愛拿取高分數。我特別喜歡數學科,大學時也選修這一科,然而這並不是我成績最突出的科目,愛它是因為它容易與同學分出高下」。林作指自己「唔靚仔」,所以要靠「口花花」和好成績來引人注意,原來這便是他努力讀書的原因。

負笈海外要趁早 助建人格

林作於牛津畢業前,在其學院Christ Church的活動上與師弟妹在學院後面的小河上撐船遊玩。
林作於牛津畢業前,在其學院Christ Church的活動上與師弟妹在學院後面的小河上撐船遊玩。

林作自揭十二、三歲時,曾經懷疑自己有情緒病,當時他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一方面很努力拿高分數,另一方面又覺得填鴨式教育對他來說沒有意義,「即使拿到最高分,又怎樣?」他感到有點喘不過氣,開通的林媽媽問他有沒有興趣到外國「歇」幾個月。為逃避香港的壓力,林作唯有答應這趟「無奈的出走」,然而卻因此改變他的一生。

「我覺得中學出去留學比大學才到外國獲益更多,因為18歲時人格、世界觀基本上已經確立,如果那時候才出國,便改變不了什麼。」

選擇英國作為留學地點,是媽媽的決定。「媽媽思想很簡單,聽過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就覺得去劍橋讀大學是不二之選,加上她有朋友在當地,於是為我安排劍橋周邊的中學,最後選了歐洲其中一間歷史最悠久的中學King’s Ely School ,我到那兒念完中四、五後,便到哈羅念中六和中七。」

林作說,到英國頭一年已發現自己的成績水平比其他同學高,於是一直想「跳槽」,去更叻的學校與更叻的同學爭一日長短,而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就是他的目標。「這些名校一定要預早報名,幸好媽媽又有朋友幫忙,讓我第一年去到英國時,已經有機會參觀這間學校,暑假時,更有機會參加入學面試。我好膚淺,當然是被其名氣吸引住,又發覺校服之一是佩戴草帽,真的很威!」

哈羅面試 熟讀校史取勝

在牛津一間最著名的酒店The Randolph Hotel參與朋友的畢業慶功宴,林作(左二)笑言自己是朋友中最瀟灑的一個。
在牛津一間最著名的酒店The Randolph Hotel參與朋友的畢業慶功宴,林作(左二)笑言自己是朋友中最瀟灑的一個。

回想整個過程,筆試方面,林作是蠻有信心的。他表示一般準備入讀哈羅的學生,念中三時便會進行面試,而他中四時才面試已算遲。「它們的中六學位很少,要獲得取錄的確很難。而且它們亦有一些不成文規定,例如會收一定數目來自海外面試及英國本地面試的學生,我在英國面試,所以競爭對手也多是英國人。」

怕醜仔變開籠雀 吹水鬥叻

面見老師當天,他與另一名外籍男生一同面試,林作認為自己的成績雖好,但既不懂任何樂器,又沒有運動方面的專長,更加沒有藝術天分,那麼,要如何突圍而出呢?幸好他早有準備,面試前已買了一本有關哈羅的書,熟讀其歷史點滴,面試時把所認識的哈羅歷史都一一道出,更大談自己對哈羅的熱愛,連面試老師都被他對學校瞭如指掌的知識嚇了一跳。「要知道這間學校,成績好的人一定有很多,如何令人對你刮目相看,必要用特別的方法。」最後他獲哈羅取錄,讓孤僻的性格漸漸變得開朗。

「我以前很怕醜,因為在香港只是求分數,只要保持好成績便可以;但到了英國,鬼仔們只會鬥『吹水』,所有風頭躉都是說話很多的人,要融入他們、要勝過他們,唯有不斷練習『吹水』。」短短幾年,他已經練成一身「吹水」功夫,「但我覺得我不是要變成外向去迎合他們,而是在一個感覺自在的環境下,與他們鬥叻」。最後,他不但「吹水」叻,念書成績亦相當出眾。又因為好勝,令林作現在成為了一個口才了得的大律師。

選科不一定揀神科

記者請林作拍照前整理一下襯衫,雖然他「聽話」地整理好,但卻笑說﹕「如果這麼整整齊齊,那就不是真正的我了。」
記者請林作拍照前整理一下襯衫,雖然他「聽話」地整理好,但卻笑說﹕「如果這麼整整齊齊,那就不是真正的我了。」

不過,在哈羅畢業後,林作於牛津大學選擇主修數學,只因有自己一套想法。「香港教育就是這樣,讓我們大部分人都認為讀那一科便要做那一行,讀會計的會很熟悉會計的種種,讀經濟又很熟悉經濟,但全部都是靠死記硬背,讀會計的不明白經濟,讀經濟的不明白會計。只要不是自己的專科,便完全不曉,就是因為我們的教育不夠全面;就像我,即使讀完法學,但手上沒有一個讀過三、四年的學位,大家仍然覺得這個人是不能做到律師的。」這也許是林作覺得英國跟香港學習模式的最大分別,「現代英國哲學始祖Bertrand Russell都是大學畢業後才讀了一年哲學,我甚至聽過有英國最高法官是連法律學位都沒有,為何別的國家可以這樣,香港就不可以呢?」

憑藉自己的經驗,林作提醒新一代家長和學生,大學選科時不一定要選修「神科」,「讀心理學、歷史學也好,就是毋須把眼光只放於幾個狹窄的科目,例如法律!尤其是到了外國,就不要再用香港的角度考慮選科,大家還有很多選擇」。他認為在出國留學前就應該做好資料蒐集和準備,出國時才想便太遲。「無論是選擇中學、大學,或者選修科,建議家長要和子女一同參與,當然,十三、四歲的孩子,父母還不要期望他們能夠找到很多資料,所以父母可以先做諮詢,了解不同學校;但男女校、位置、學校風氣等,這些都一定要和子女商量,因為若不適合他們都幾容易讀到抑鬱。」

◆林作小檔案
‧King’s Ely School(中四及中五)
‧Harrow School(中六及中七)
‧牛津大學(主修數學,副修哲學)
‧倫敦法律學院College of Law England and Wales(法律文憑)
‧香港大學(法學碩士)

文﹕顏燕雯
圖﹕蘇智鑫、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