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及馬術運動予人自由奔放、刺激有趣的感覺,除了消閒外,賽馬及馬術運動亦有各項相關的職業,與馬匹一起工作。練馬師伍鵬志及見習騎術教練羅智恆分別在此講述他們與馬做「同事」的經歷和體驗。
80後助理練馬師伍鵬志(Pierre),繼承父業加入賽馬行業,是助理練馬師中難得可見的大學生。其他人早於15、16歲已透過見習學員計劃入職,而他23歲才入行,不怕辛苦由低做起,決意專心工作、減少應酬,更笑稱「連拖都無時間拍」,結果八年間已升職四次。一眾助理練馬師平均年齡為40 – 50歲,而他只有31歲,相當年輕。
畢業後由低做起 事事親力親為
父親是練馬師伍碧權,Pierre在8歲開始學習騎馬,於澳洲讀大學時曾在牧場馬房任兼職,2006年畢業回港後因「興趣行先」欲加入馬會,父親卻說賽馬事業壓力大又辛苦而反對。Pierre未理父親反對,堅持入職,由低層的見習策騎員做起,直到現時協助練馬師執行馬匹訓練計劃,幫忙策騎馬匹,照顧馬的起居飲食,事事親力親為。
Pierre表示,作為大學生,自己有一定的英語程度,而馬會的工作環境日趨全球化,不少騎師、練馬師或獸醫都以英語溝通,助理練馬師日常工作要協調各方工作,英語良好者有一定優勢。
耐心訓練調皮「拍檔」 望奪殊榮
現時他所屬的馬房有50匹馬,每天早上4時多開始工作,下午5時完成,他形容上班是「照顧50個小朋友」,訓練馬匹有時沉悶、有時麻煩。而出戰「香港短途錦標」的馬匹「友瑩格」,更是「調皮、難教」的代表,出賽前容易情緒不穩,會咬人和其他馬,又會拒絕練馬師的教導。然而Pierre仍用心訓練,希望協助「友瑩格」在賽事取勝,並跑上國際賽。
「誤打誤撞」 踏進馬圈
Pierre從小學習騎馬,順理成章繼承父業加入此行;而見習騎術教練羅智恆的入行過程則可謂「誤打誤撞」。「中四、五時想做兼職賺錢,經朋友建議下到私營的騎術學校任馬術事務助理。」22歲的羅智恆表示,當時對馬術完全沒有認識,也沒有概念,只是覺得是一份「另類」的工作。因為在馬房幫忙的關係,羅智恆有機會嘗試騎馬,因此對馬術產生興趣。
馬會資源多 受專業訓練
中五畢業後,羅智恆繼續從事與馬術有關的工作,在本地幾間私營馬房當馬術事務助理。直至2009年左右,羅智恆申請加入香港賽馬會(馬會)工作:「在私營馬房工作雖然也有機會學習和馬術有關的知識,但畢竟香港賽馬會資源較多,我能接受更專業的馬術訓練,以及學習馬術理論。」2010年,馬會挑選一批有潛質的馬術事務助理成為見習騎術教練,羅智恆就是其中一員。
每早檢查工具 跟進馬匹健康
見習騎術教練的工作豈止騎馬,羅智恆表示:「每天早上7時上班,根據高級教練的指示工作,也需檢查馬房工具,如當天有獸醫來檢查馬匹亦需跟進。」他續道,馬匹定期接受身體檢查,當身體有突發狀況更要個別檢查:「常見的身體狀況包括損傷、發燒、肚痛、不良於行等。一般馬匹感到肚痛時,牠們可能會躺在地上、出汗、不肯進食,或會看着自己的肚子。我們要特別留意這些徵狀。」
身為教練,顧名思義需要授課。羅智恆雖年資尚淺,但已有獨當一面授課的機會:「我的學生多數是初學者,大部分沒騎馬經驗,有些更欠缺信心,這時授課的技巧很重要。」羅智恆坦言騎馬技巧難以用三言兩語形容,有時候需利用比喻等說話技巧解釋,有些動作更要親身上陣示範。
教兒童課程 按學員性格調整身分
學習馬術基本上沒有年齡界限,但因安全問題,6歲以下的小孩不能報讀馬術課程。雖然如此,羅智恆也有不少兒童學員:「成人思想較成熟,理解力也較強,因此較容易教授。而教小孩很有樂趣,但需要更多耐性。」羅智恆表示,因應小孩的不同性格,自己的身分也會調整:「一般會以朋友身分指導他們,但面對一些比較頑皮的,則可能要回復老師的身分。」基本馬術課程內容包括介紹裝備、安全措施、馬匹裝備及控制馬匹的技巧,一名教練最多會指導6名學生。
縱使成為騎術教練是無心插柳,羅智恆指接觸馬術後,自己的性格有所改變:「接觸馬術後,自己變得更有責任感,會思考更多,同時也不希望在工作中出錯,想法變得更長遠。還有,訓練馬匹時,看到牠們有進步,自己也很有成功感。」
羅智恆稱,現時馬術在香港不算熱門運動,相反在發源地歐洲,包括英國、德國等,馬術頗為普及,當地有馬術雜誌提供最新資訊。羅智恆表示希望可到歐洲進修,也會定期上網和閱讀外國雜誌了解馬術產品、理論等,吸收最新資訊。
【提提你】
為提供專業的賽馬培訓課程,香港賽馬會每年均會開辦賽事見習學員培訓計劃,年滿十五歲及完成中三課程、對體育運動有濃厚興趣及有志加入賽馬行業者可申請成為學員。完成培訓後,學員有機會獲聘為見習騎師學員、見習策騎員、馬術事務助理等。
|
書本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