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員入行過關斬將 救災與防火並重

消防員的工作是救災扶危,提供滅火及拯救服務,更致力提高大眾防火意識,保障市民生命財產。消防處轄下分為港島、九龍及新界三個消防行動區,各總區分別管理4 – 6個分區,每分區設有4 – 8間消防局,隨時服務有需要的市民。

Job07c_A03_pto01

連串入職測試 切忌英雄主義

符合基本入職條件的考生需要接受一連串的測試,包括在沒有配戴眼鏡下通過視力測驗、體能測驗及模擬實際工作測驗。體能測驗包括耐力折返跑、引體上升、原地跳高、雙槓雙臂屈伸、屈膝仰臥起坐、掌上壓、坐位體前屈及俯後撐;模擬實際工作測驗則需攜帶消防裝備進行,包括跑樓梯、爬梯、穿越隧道及完成障礙賽。

除此之外,考生要通過面試及兩個筆試。其中能力傾向筆試以選擇題為主,主要考核邏輯推理及對數字和視覺空間的理解。另外的筆試為《基本法》知識測試,同樣以選擇題形式進行,全卷共15題,考生須在25分鐘內完成作答,是所有公務員職位應徵者均須接受的測試。

而面試內容為邏輯推理情境題,亦會測試即場反應,考驗在壓力下的表現。面試前,同學可先參閱消防處網站,了解與消防員相關的知識及參閱訓練指南、多留意新聞及社會時事、亦要及早開始鍛練體能。面試時,衣著要整潔、答題要清晰,要表現出自信心。

消防員是非常注重團隊精神的工作,因此切忌自我中心和英雄主義,要有一顆全心全意服務市民的心。通過所有測試後,處方會安排考生於消防訓練學校接受26星期留宿訓練,完成訓練後方可正式成為消防員。

設有不同總區 各司其職

Job07c_A03_pto02除了負責救災的消防行動區,消防處亦設有不同總區負責各項相關事務。例如香港的救護服務,就是由消防處轄下的救護總區負責。救護總區轄下再設立多個分區,負責調配資源、管理有關設備和醫療用品的供應、有需要時親自指揮救護車工作等。

顧名思義,牌照及審批總區負責審批及管制各類場所的消防牌照、監察樓宇的消防設備及保養、處理消防安全標準事宜。此部門同時負責處理各類設施中,消防裝置的認可測試,以及簽發新建樓宇的消防設備的證書。牌照及審批總區會跟其他政府部門合作,監察不同場所的消防安全是否達標。

而消防安全總區則負責展開及評估消防工程研究、宣傳消防安全訊息及推廣有效的防火方法、執行防火方面的工作。同時,制定和檢討各項防火政策、守則及法例等。處理有關樓宇消防安全的投訴亦是消防安全總區的工作,也會為香港不同基建,例如鐵路和樓宇等制定消防安全規定和建議。

局內候命檢查設備 輪班工作「返一放二」

Job07c_A03_pto03消防員不用出勤時,他們會在消防局內候命,做好準備工作。例如檢查和保養局內各種消防設備,確保出動時都能順利使用。檢查設備外,他們會進行體能訓練,確保有充足體力應付行動。而在夜間當值的消防員,如沒有緊急事故,可稍作休息,但遇上警鐘響起,消防員必需於1分鐘內集合和出動。

現時消防員工作時數為54小時(正試行改為每周51小時),每更工作為24小時,由早上9時至翌日早上9時,需要輪班。當值模式以「返一放二」的方式進行,即當值一天,休假兩天。現時消防員起薪點為一般紀律人員(員佐級)薪級表第4點。

【知多點】

消防員在局內的生活相當簡單,而且不如想像般舒適。他們休息時一般只睡在簡單
的木板床,更要遵守一系列守則,如當值期間嚴禁飲用任何酒精類飲品。

書本樣式

job07c_a03_1
job07c_a03_2

 

 

新興能源工程 投身為節能出力

科技日新月異,其中照明產品由鎢絲燈泡發展至螢光燈、電子鎮流器,以至現時的LED;以上涉及的包括愈來愈受社會關注的能源效益、節能減排等環保議題。政府近年大力推廣建築物能源效益,其中2012年通過的《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內容包括新建築物屋宇裝置須由專業人士審核能源效益,可預計市場對能源工程相關人手需求會趨增。

現時香港用電的發電燃料組合中,煤佔約54%、天然氣約23%,而輸入核能則約23%。政府於2010年發表《香港應對氣候變化策略及行動綱領》諮詢文件中,建議2020年的發電燃料組合為煤不多於10%、天然氣約40%、可再生能源約3% – 4%,其餘約50%為輸入核能。

能源工程科研 推動新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副院長及副教授梁國熙博士指,未來的燃料組合將逐步改變,其中增加使用天然氣部分,將有助減低溫室氣體排放和應對氣候變化。

除了發電,能源工程行業亦不斷有新的科研發展,不少與能源效益相關的產品亦相繼推出,例如:照明產品由過往的鎢絲燈泡發展至螢光燈、電子鎮流器,以至現時的LED;至於空調技術亦有新發展,如新發明善用空調散熱的能量(即廢熱)轉作熱水用途,有助提升能源效益。他指,現時已有酒店及醫院採用這些節能措施。

過去與能源效益相關的工作大多由機電工程或環保科學背景人士擔任,但由於能源效益涉及的範圍甚廣,加上《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已實施,坊間對相關專才的需求趨增,因此城大開辦了能源科學及工程工學士課程,希望培訓更多能源工程方面的相關人手。

能源涉範圍廣 每部分環環相扣

能源所涉及的範疇眾多,如發電機部分與機械工程學相關、環保技術又是另一範疇,梁博士說,「同學除了要掌握好技術發展外,對能源政策和能源經濟方面亦要有一定認知,因為每部分都是環環相扣。」故此,學院在設計學科時會盡量在各方面取得平衡。

首年課程內容以基本科目為主,如數學、物理、化學及生物。至於核心課程包括能源供應、能源儲存及需求、能源轉換、能源系統分析、能源政策、能源經濟學、能源的可持續發展、環境工程及環境影響評估等。另外,為配合同學不同的興趣,課程提供不同選修科:生物能源工程、能源及碳審計、環境資料分析、大氣科學、空氣污染控制、污水處理、廢物處理等。

修讀能源科學及工程的畢業生可任職電力公司(左)或於相關機構內處理能源標籤(右)。
修讀能源科學及工程的畢業生可任職電力公司(左)或於相關機構內處理能源標籤(右)。

設有實習及交流 可投身各類機構

梁博士明白,實習對同學將來選擇工作有一定影響,同學或會於畢業後隨即進入實習的機構工作。因此學院在課程首年已開始安排同學實習,希望他們可以盡早汲取更多不同的工作經驗,提供實習的機構包括:與能源直接有關的電燈公司、煤氣公司;對能源需求很大的機構如港鐵、巴士公司等,同學可在能源效益和環保部門實習;另外還有能源工程顧問、審計公司等。除了實習,課程亦會安排學生交流,如去年暑假有十多名學生到新加坡作探訪活動。

畢業生可投身政府或私人機構,其中很多政府機構都設有工程或能源工程相關部門,以機電工程署為例,其能源效益部門負責能源標籤、推動能源指引等工作;環保署則可負責減碳排放、空氣污染部門的工作。私人機構方面,即使其本身業務不是與能源工程相關的,畢業生亦可加入持續發展和環保有關的部門。此外,他們亦可投身工程顧問公司,或從事能源審計、物業管理、環境工程、建築、地產、交通運輸、再生能源機構內的相關工作。現時工程師的入職起薪點約$12,000 - $13,000。

【知多點】

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於近年成立了能源界別,成為會內二十一個專業界別之一。目前HKIE有約200多名能源方面的專業人士,他們主要負責工程和發展科研項目。

【提提你】

修讀城大能源科學及工程工學士課程的學生,在畢業後可參加HKIE的工程畢業生培訓計劃(Graduate Scheme“A”Training),加上兩年工作經驗及通過學會專業評核,便可申請成為註冊能源工程師。該計劃亦接受其他相關課程的畢業生參加,詳情可參閱HKIE網站。

書本樣式

job09_a05_1
job09_a05_2

 

 

投身入境處 處理出入境事務 審核證件申請

每天有大量市民及旅客進出香港各個口岸,負責把守第一關的就是入境事務處。入境事務人員除了在關口管理出入境,還負責處理違法入境者、簽發證件等事宜,涵蓋廣泛的職能。截至2015年11月1日,入境事務隊人員共有5,668人。隨着紀律部隊踏入退休潮,入境事務處近年亦增聘不少人手,例如在2014年,入境事務處共聘任38名入境事務主任及136名入境事務助理員。

Job07b_A02_pto01

投考入境事務助理 通過14周訓練才入職

處方會就入境事務主任及入境事務助理員進行公開招聘,其中入境事務助理的基本學歷要求為中學文憑試五科獲2級(或以上),當中包括中文及英文科,適合文憑試畢業生投考。

一如其他紀律部隊,有意任職入境事務助理者,要先通過體能測驗、《基本法》知識評核、小組討論及面試環節。通過所有測試後,考生要在入境事務學院接受14星期的留宿入職訓練,學習工作時必備的技能,例如:戰術、游泳及模擬法庭訓練等。完成並通過所有訓練後,考生方可正式成為入境事務助理員。

入境事務處分六部門 管理不同工作

入境事務助理員工作範疇廣泛,他們主要執行與入境、人事登記、生死及婚姻登記等香港法例有關的職務(包括一般搜查、看管、護送、巡邏、接待、駕駛等工作)及行動職務。他們的工作是由入境事務處轄下六個部門統籌。

以下為六個部門的主要職能:

  1. 管制部:負責制定及執行出入境政策,檢查經海、陸、空三路出入境的旅客及其行李是否藏有違禁品,與市民有最多接觸。
  2. 執法及遣送審理部:負責制定及執行有關調整、遞解及遣送離境方面的政策,亦要審理免遣返聲請,處理與入境事務有關的檢控及執法。
  3. 資訊系統部:負責策劃及推行新的資訊系統、管理數據及紀錄。
  4. 管理及支援部:提供管理支援,包括職員培訓及調配事宜。此部門亦接受、監察和覆檢各項投訴,提供內部視察及審核服務,確保有效率地執行現行政策。
  5. 個人證件部:為不同人士簽發證件,如身分證及居留權申請。此部門亦負責辦理出生、死亡及婚姻登記和為在境外港人提供緊急協助。
  6. 簽證及政策部:負責發出簽證和批准延期逗留、就簽證管制事宜進行研究及政策檢討工作。

不少人會把入境事務處與海關混淆,事實上,他們分別處理不同的工作。入境事務處主要處理市民或旅客的出入境管制、處理個人證件和簽證申請事宜。而海關則負責對進出口物品(包括貨物及旅客行李)的審查及清關事宜、防止及偵查販毒、執行保護知識產權工作、保障和徵收應課稅品稅款等。

Job07b_A02_pto02

需輪班工作 有機會被派駐外地

入境事務助理每周工作44小時,部分於口岸及管制站工作的入境事務處人員需要輪班,工作時數按工作地點的運作時間而定。入境事務助理的工作地點相當廣泛,包括香港各個出入境管制站、入境事務處分區辦事處、婚姻登記及紀錄辦事處、出生及死亡登記處、人事登記辦事處等。一旦有香港居民在境外遇到意外或因刑事案件而被拘留或逮捕,入境事務助理便要有心理準備要到外地工作,協助當地港人。現時入境事務助理的薪酬為公務員薪級表第3點至第13點,以2015年的薪級表計算,即為$18,365 – $25,390。

【提提你】

要成為一名稱職的入境事務助理,應該具備獨立思考、觀察能力、溝通技巧、良
好體格、紀律意識以及責任感。

書本樣式

job07b_a02
job07b_a02_2

 

紀律部隊現退休潮 裝備執法知識 增入行信心

Job07_A01_pto01投身紀律部隊是不少人的志願,既能挑戰自己,亦可維持社會安定、保障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多個紀律部隊將踏入退休潮,正是年輕人要把握的入行機會。有意投身者除了要操練體能、留意時事、配備冷靜頭腦、良好的心理質素等,亦應花時間補充知識,對執法、刑法及刑事司法制度等都要有一定認知,了解真實的工作情況,對求職及日後工作大有幫助。

投考紀律部隊 「過關」不易

公務員退休潮將至,預料未來10年內每年將有6,000 – 7,000名公務員退休,為解決退休潮帶來的人手不足問題,多支紀律部隊都積極增聘人手。

投考紀律部隊一向競爭激烈,以警隊見習督察及警員為例,過去分別平均大約由40名及10名考生,爭奪1個見習督察及1個警員空缺,可見要成功入職,難度甚高。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HKBU-SCE)高級學術統籌主任(商業及資訊科技部)李敬信提醒有志投考紀律部隊者,不僅要具備良好的體能,亦要認識執法、刑法及刑事司法制度、紀律部隊的架構與工作等,做好準備工夫,無論對求職或日後工作均不無裨益。「近年執法人員與市民衝突日益嚴重,加上媒體透明度的增加,為從業員帶來更大的工作挑戰,無論是有意入行者或已入行者都要提升抗壓能力。」

Job07_A01_pto02

了解前線運作 裝備有關知識

為增強年輕人對司法行政及執法的認識,HKBU-SCE開辦了管理學高級文憑(司法行政與執法)課程,「學院本身有開辦毅進文憑課程,設有警務、消防服務、懲教事務、入境事務的選修科,甚受學員歡迎。新辦上述高級文憑課程,一方面是為毅進畢業生提供升學出路,另一方面則為有志投身紀律部隊者裝備入行。」

李敬信指出,課程內容以管理學為主軸,另涉獵香港的刑事司法制度、犯罪和刑事法律、司法對公共政策的影響及其管理、執法機構的運作(特別是警務處)等與司法行政、執法相關的專業知識。「別以為商業知識不能應用於紀律部隊,其實現時不少執法人員會透過社交媒體來找出潛在罪行,又或是透過網上推廣如YouTube與公眾建立關係及宣傳。」

資深紀律部隊人員講授 分享實戰經驗

導師團隊包括前資深紀律部隊人員,透過他們分享實戰經驗、講解招聘遴選程序及面試技巧,以及參觀執法、司法機構等活動,能加強學員對有關工作的認識,非紙上談兵。

【提提你】

上述課程的畢業生除了可投身紀律部隊,亦可加入酒店保安部、賭場等。李敬信說:「賭場設有監控主任(Surveillance Officer)一職,負責監察客人和員工在娛樂場範圍包括賭桌、角子機和賬房的活動,並報告任何可疑或潛在的非法活動。」而升學方面,他建議畢業生修讀與管理學、執法、保安管理或犯罪學等相關的學士課程。

書本樣式

job07_a01_1

job07_a01_2

 

 

化妝師靠口碑掙辛苦錢

呂旻熹擔任專業化妝師達9年,她指化妝師經常要捱更抵夜,又要「上山下海」,對體力的要求很高。
呂旻熹擔任專業化妝師達9年,她指化妝師經常要捱更抵夜,又要「上山下海」,對體力的要求很高。

【明報專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擔任化妝師達9年的呂旻熹,小時候和不少女生一樣愛「扮靚靚」,長大後更以此為職業。「很多行外人常以為化妝師常可以穿着『靚衫』,拿着化妝掃掃幾下便能『袋』幾千元,但事實上工作十分辛苦,常要舟車勞頓、日曬雨淋。」想入行的同學,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旻熹現為自由身化妝師,常替報章雜誌擔任化妝師,為廣告模特兒化妝;亦是形象指導課程和非牟利組織化妝班導師,更曾推出個人品牌的化妝掃。她從小就是美術高手,中學畢業後入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時裝形象設計高級文憑課程(現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開辦)。此課程其中一科是化妝,她在開課後不久已發現自己喜歡化妝,因此在課程要選主修時,不加思索便以化妝為主修,「化妝和繪畫差不多,分別只是在畫紙或面孔上作畫」。

不計酬勞 累積經驗

呂旻熹(左)化妝時,會細心跟新娘及其他婚禮工作人員溝通。
呂旻熹(左)化妝時,會細心跟新娘及其他婚禮工作人員溝通。

課程的老師很快便發現旻熹的天分,在第一學年已介紹化妝工作給她,包括為時裝展、舞台劇等擔任化妝師。「很多時這些活動也沒有酬勞,或只有小量車馬費。」旻熹後來自動請纓,為出席宴會的朋友化妝,「我之前不懂得拍照,但為了儲多點相,豐富自己的portfolio(作品集),也要多拍些照」。她說化妝師畢竟是「手作」,作品集比證書更重要,因此她提醒有興趣入行的同學,千萬別因為工資低或沒有工資就推卻工作,因參與工作除可擴闊社交圈子,亦可建立個人風格。

化妝和其他藝術創作工作一樣,有藝術天分者會有優勢,但旻熹指若天分不足,也可靠日常生活多留意身邊事物來培養,「例如看電影的時候,同學可多留意演員的妝容和髮型,也可以多看雜誌,培養美感」。

要成為成功的化妝師,化妝技巧十分重要,化妝師一定要勤於練習。現時旻熹主要接婚紗攝影和婚禮新娘化妝的工作,「以化新娘妝為例,每化一次約需半小時,化妝師必須有耐性和專注力」。她說,自由工作者主要靠口碑獲得客源,因此性格主動亦很重要,「在化妝過程中,若化妝師和新娘子不發一語,是相當尷尬的。化妝師應多與客人溝通,對方才會將你介紹給其他朋友認識」。旻熹坦言自小沉默寡言,但後來她放膽與客人聊天,「初時只是普通談天說地,現在則會主動提點客人舉辦婚禮需注意的地方」。在婚禮當天,化妝師亦需要與攝影師等互相溝通,為新人留下美好回憶。

婚攝上山下海 兼輔導客人

化妝師常拿着化妝箱到處奔走。
化妝師常拿着化妝箱到處奔走。

此外,旻熹說化妝師要十分細心,特別是參與婚照拍攝工作,化妝師要陪着一對新人「上山下海」,「整天在戶外舟車勞頓,除化妝相關的工具和用品,化妝師還要帶止暈止嘔藥、蚊怕水、蚊怕貼、小風扇、後備電、膠布等,畢竟客人也希望擁有完美的婚禮和婚照,因此除了化妝工作外,我也希望在其他方面幫得上忙」。旻熹有時甚至要輔導客人,「客人和男友吵架也會向我傾訴,初時我覺得有點煩,後來想到客人將你視作半個朋友,肯聆聽你的意見,也是好事」。

現時旻熹還會在非牟利機構開班授徒,她留意到,不少同學視化妝師是「搵快錢」的工作,以為一畢業即能接洽5000至6000元一次的新娘化妝工作。但她指很少新娘會聘請剛畢業的化妝師,收費亦視乎經驗和名氣,新入行者需由低做起,建立口碑。旻熹指化妝師的工作很辛苦,她常在化妝班第一堂就告訴學生這些殘酷的真相,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

自由身化妝師 收入不穩

旻熹的化妝箱內有不少與化妝無關的東西,如膠紙和針線等,但在重要關頭總幫得上忙。
旻熹的化妝箱內有不少與化妝無關的東西,如膠紙和針線等,但在重要關頭總幫得上忙。

作為自由身的化妝師,沒有公司協助洽談工作,沒有固定收入,旻熹回憶起初入行時,試過工作後收不到工資,「當時除宴會妝、新娘妝,我還會接各大活動的化妝工作,例如時裝展、廣告、報章雜誌等,這類工作多以時薪計算,但不少公司常拖延付款,或嚴重超時。現時我會先和客人商討好細節,例如工作性質、內容、時薪、時間等,會利用WhatsApp或電郵溝通作紀錄」。

◆旻熹表示,成為化妝師一般有3個途徑﹕

(1) 入讀政府資助或資歷名冊中認可的課程,如HKDI開辦的時裝形象設計(髮型及化妝造型)高級文憑,學生可在相關單元中選修1科,如人物造型化妝、創意髮型及化妝設計、年代化妝及髮型技術。

(2) 跟隨資深化妝師學習(即學師),但旻熹指過程較辛苦,要替化妝師收拾工具、拉化妝箱等,若工作地點沒有電梯,更可能要拿着沉重的化妝箱上落樓梯,同學必須考慮體能是否可以應付。

(3) 就讀坊間機構舉辦的化妝興趣班或證書課程,這類課程未必獲資歷架構認可,但旻熹提醒同學,有別於知識型工種,化妝師較重視經驗和名氣,證書反而較次要。因此同學畢業後,要盡量爭取工作機會豐富作品集,以及多參加比賽增加名氣。

旻熹指畢業同學亦可到各大電視台應徵化妝師,收入和上班時間較穩定,亦可按表現晉升至資深化妝師。不過電視台的化妝師底薪大多不高,且工時長,工作時間亦可能日夜顛倒。

文﹕羽思恩
圖﹕羽思恩、受訪者提供

興趣變職業 獅藝教練作人生導師

舞龍、舞獅,彷彿是上一個年代的玩意。而這傳統表演項目,竟成了張漢峰(阿峰)的最愛。這個只有23歲的小伙子,在眾人的輔助下成立了屬於自己的醒獅團「張家班」,成為獅藝教練,到中、小學授課,希望能把中國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慢慢接觸 慢慢愛上

阿峰憶述,在中學時候抱嘗試的心態參加國術組,初時只有2、3位同學參加。一開始是學習武術的基本功,他坦言,當時對此並無太大興趣。後來接觸舞獅,漸漸變得沉迷,舞獅的動作、音樂、故事性,對他來說格外吸引。

問及他喜愛的原因,他說就是沒法子解釋。「喜歡的人會很喜歡(舞獅),不喜歡的人當表演開始奏樂響起時就經已覺得嘈吵了」。在學習獅藝的幾年間,他形容「最瘋狂」的日子,是一星期七天都在練習。

中四那年,阿峰正式拜師向李燦窩師傅學藝,後來因為要預備會考,慢慢減少練習,到公開試期間更停止舞獅。雖然如此,這一切都無阻他對舞獅的熱愛,會考過後,他立刻重新練習,更立下要當獅藝教練的想法。

為興趣 放棄學業

舞獅和武術的關係唇齒相依,缺一不可,因為要有武術根底才可駕馭舞獅的動作。阿峰說,即使現在大部分師傅會先教舞獅,但當中都會滲入一定的武術元素。而無論學舞獅還是學武術,他認為師傅教的都不只是技藝,還有人生道理。「學功夫是為強身健體、保護別人,而非為打架鬧事」。阿峰由中學畢業開始,就經常伴在師傅左右,一邊擔任助教的角色,一邊為未來謀生,修讀一個三年制的課程。後來難於兼顧教班和讀書,為着夢想,他毅然放棄學業,全職當上獅藝教練。雖然家人都認為這是任性的決定,但最後他們還是尊重阿峰,支持他踏出重要的一步去追逐夢想。

身邊人幫助創立「張家班」

阿峰和學生的關係亦師亦友,下課後會從教練變為朋友,與學生談笑風生。
阿峰和學生的關係亦師亦友,下課後會從教練變為朋友,與學生談笑風生。

喜歡被學生稱為「張Sir」的阿峰,早在18歲時已考取香港獅藝教練證書及獅藝裁判資格,其後亦接連考獲國際舞龍、南獅、北獅訓練員和裁判員的資格。當時身為助教的他,一直想把自己的想法融入獅藝教學中,於是,在同任舞獅師傅的誼父鼓勵下,他決定開辦一個全新的舞獅團體。但單憑一臂之力豈能成大事,所以在誼父梁冠華師傅鼓勵、得力師弟劉志鵬師傅的幫忙下,他們創立了一支新團體─「張家班金龍醒獅團」(「張家班」)。師弟負責統籌工作、道具運輸和每次比賽表演的進出安排等,而阿峰則主力負責教學工作。

「張家班」成立後,阿峰會主動聯絡不同的學校,到有興趣的學校教班。他現在亦有在母校慈幼英文學校(中學部)教班,帶領母校獅隊取得不少佳績。雖然上述教練證書和裁判資格並非必須,但阿峰認為,擁有證書認證可以給予學校信心,相對較有優勢。

不只教舞獅 課堂融入人生道理

阿峰的首批學生,已學了接近七年。每個師傅教導學生都有自己的方式,阿峰亦不例外。他坦言,不喜歡「師傅」這個稱謂,他喜歡跟學生關係更親近,譬如他上課的時候會對學生很嚴厲,但下課後又可以變回他們的朋友。他特別對學生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在學業成績和舞獅練習上取得平衡,他希望學生能學業有成。他解釋,不會要求學生的成績都要很好,但一定不能退步,他不想學生參與舞獅阻礙到學業發展。他笑言,曾經找隊內的師兄替成績欠佳的學生補習,結果考試由最初幾分最終升至合格。

阿峰覺得自己有責任教好學生,不論是成績、武術、獅藝,還是操行。特別是操行方面,他要求學生在他的課堂內一定要尊師重道、表現乖巧。阿峰也經常融入人生道理在教學當中,例如有畏高的學生害怕跳樁,他就會用「不可以逃避」、「嘗試過才可以說不能」等說話邊教導邊鼓勵學生,要他們培養堅毅的性情。

擁美術底子 助創新推廣

阿峰在中學時修讀美術,個性喜歡創新。每次參加獅藝比賽,他會選擇新的故事、設計新的舞獅步法,與及重新編曲,希望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他笑言,從前沒有想過修讀美術能對獅藝帶來幫助。就以最近一次「adidas醒獅盃」為例,為了配合主題「龍宮奪寶」,他做場地布置時設計出一個龍宮牌坊,過程要先用電腦畫圖,印製出來再組合,然後更要把每一枝跳樁粉飾配合主題,這確是需要點美術底子。問到他想要創新的原因,阿峰表示不只是要吸引那些懂舞獅的人,而是要不懂的都會停下腳步來觀看。他希望推廣舞獅,令這項運動變得普及,而近年獅藝活動正逐步發展,訓練的對象更擴展至小學生。

做教練要懂得接受失敗

擔任教練已有一段時間,阿峰現時的目標是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會址。他說,這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租金負擔很重。因為獅藝道具體積較大,要租用面積較大的地方才能收藏,而現時他的道具都是放置在任教的學校當中。

回想初任教練之初,阿峰相當渴望學生在比賽中勝出,同時少不免會把自己的學生表現跟別隊比較。但現在,他明白每一隊獅隊付出的練習時間都不盡相同,結果亦很難會一樣,所以只要他的學生盡力就可以。他提醒有興趣學習舞獅及有志成為教練的同學,要學會接受失敗,訂下目標後就要一直堅持走下去,不要輕言放棄。

【提提你】

阿峰稱,考取香港獅藝教練證書非必要的資格,但考獲證書對執教有一定的幫助。如同學有興趣考取香港獅藝教練證書,要先成為香港中國國術龍獅總會會員、有3年或以上舞獅經驗和年滿21歲以上,再通過甄選面試(內容為鼓樂及舞獅測試),參加獅藝教練訓練班,完成為期半年的課程,方可獲取證書。

錄像分享

書本樣式

JOB27_A01a_1

JOB27_A01a_2

 

 

 

白衣天使唔易做

【明報專訊】護士又稱「白衣天使」,職責是照顧病人、留意他們的身體狀况,替他們分配藥物、打針和洗傷口等等。林詩雅在老人院當登記護士已近4年,照顧長者的起居飲食,與醫生商討並協助安排覆診時間也是她的日常職務。她的醫護知識和經驗曾於公餘時候派上用場,發現原來需要緊急救治的人或在身邊。

時刻留意病人情况

林詩雅於工作的老人院門外。護士工作時間不定,一天分三更,輪流照顧病者。
林詩雅於工作的老人院門外。護士工作時間不定,一天分三更,輪流照顧病者。

病人的健康需要全天候照顧,所以護士的上班時間不限於日間,一天24小時分為三更,每更都有護士當值,輪流照顧病者。以林詩雅工作的老人院為例,三層的院舍共住有130多名長者,每更有5個護士當值,當中有護士要擔當輔助的角色,定時走訪不同樓層,依情况向其他護士提供協助。交更時,護士需要向接更的同事交代特別需要注意的情况,例如哪個病者已服食什麼藥物、誰有覆診需要等等。

林詩雅表示:「護士最重要是懂得觀察病人不妥的狀况,我覺得這是護士的價值。」護士需要具備病理知識,例如根據醫生的處方為病人分配藥物時,需要知道其藥性及副作用,有些藥物的藥性互有衝突就不可以同時處方。林舉例解釋,如果有兩個醫生分別開出兩種抗生素給同一名病人,病人若不知就裏同時吃,就會過量服用。這個時候,負責「把關」的護士由於有一定的病理知識,對處方藥物有疑問就要向醫生提出,保障病人的健康。

護士與醫生要緊密合作,林詩雅工作的老人院雖沒有醫生長駐,但由於長者行動不便,會定期有不同的醫生到診,包括私家醫生及來自醫院老人科或精神科外展服務的醫生。他們為不同需要的院友診症,護士就要協助安排覆診時間。

具冷靜頭腦 應付突發情况

護士的工作會不時面對緊急情况,生死攸關,因此林詩雅認為具冷靜的頭腦,也是護士要具備的條件之一。林詩雅憶述有次在公餘時間發現有人在街上暈倒:「當時我本能反應立刻走上前幫忙,發現那人失去意識並在抽搐(應為癲癇症發作)。」她首先檢查不適者的脈搏,和確保他口裏沒有可致窒息的食物或其他東西。之後她移開不適者身邊的障礙物,以減低抽搐時造成碰撞進一步傷害身體。最後因不適者暈倒一段時間也沒有蘇醒,所以林詩雅決定召救護車,將不適者送到醫院。

另外有次新年期間,有親友飲酒後頭部撞到牆而嘔吐,令她非常擔心。她解釋醉酒和撞到頭都會嘔吐,容易令人混淆,「接下來數小時我一直留意着他的舉動,見他仍能對答,頭部沒有腫起,知道是因醉酒而嘔吐,才安心」。這些經歷令林詩雅明白到觀察傷病者、冷靜判斷的重要性,也發現原來個人醫護知識和經驗,可於公餘時候派上用場,而且需要緊急救治的人其實可能近在咫尺。

院舍工作不比醫院輕鬆

job_2016-05-20_a2醫護從業員要有心理準備面對血腥場面,亦要處理病人的痰、膿和大小二便。林詩雅曾修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醫療保健及管理高級文憑課程(今為醫療保健高級文憑),畢業後曾在醫院擔任病房助理。她坦言曾懷疑自己能否面對血肉模糊的場面,但後來適應了,「更在這行找到目標,想繼續讀書成為護士,為病人提供更好的護理」。於是她報讀由社會福利署資助學護全期學費的護士課程,條件是畢業、成功考取登記護士資格後,需要在社福界機構如老人院、康復中心等服務最少兩年。林詩雅在取得登記護士資格後,選擇到老人院服務長者。

醫管局亦有開辦護士學校,護士在醫院的工作看似比院舍繁忙,實則不一定。據林詩雅的觀察,在一般院舍,一個護士可能要照料約50名病人。雖則院舍的護理工作沒醫院般緊急,但院舍護士需要看顧病人的數量多,工作並不輕鬆。

儘管如此,林詩雅仍很喜歡這份工作:「我覺得院舍算是院友的第二個家,想盡力給長者更多關懷,令他們感覺不是困在這裏度過餘生。」林詩雅經常跟院友傾談,院友都很友善,又會感謝和鼓勵護士,令她對護士的工作感到滿足。對林詩雅來說,與院友溝通是工作樂趣的泉源。

◆成為護士資格

根據香港護士管理局,現時登記護士護理課程的最低入讀成績要求為中學文憑試中,五科考獲二級或以上(包括中、英、數);註冊護士課程則要求中、英文科考獲三級或以上,數學、通識及一科甲類選修科考獲二級或以上。根據社會福利署非政府機構一般職位之薪級表計算,2015年7月起登記護士起薪點為每月約16,890元;註冊護士約26,785元。

文:郭沛姸
圖:郭沛姸、受訪者提供

牙科團隊各司其職 同為口腔健康把關

job_2016-02-12_b1若自問為人細心、具備靈巧的雙手,可能你已具備了投身牙齒衞生員、牙科手術助理員及牙科技術員的基本條件,當然還要通過專業的培訓,才能在牙科團隊中發揮所長。

牙齒衞生員 (Dental Hygienist,簡稱 DH)、牙科手術助理員 (Dental Surgery Assistant,簡稱 DSA) 及牙科技術員 (Dental Technician,簡稱 DT) 同樣是牙醫的得力助手,共同為口腔健康把關,各專責不同的職務。

牙齒衞生員:推廣牙齒衞生知識 註冊方可執業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牙科衞生導師陳潔萍稱,DH的職務包括替病人洗牙、刮牙、氟化、拍攝口腔內或口腔外 X 光照片等,以及肩負向大眾推廣牙齒衛生的知識,如預防及控制牙周病和蛀牙,故需具備良好的溝通及表達能力。

洗牙同樣都是牙醫的職責,服務質素會否較 DH 更為專業?「洗牙只是牙醫提供的其中一項服務,相反 DH 無論在接受培訓階段抑或是日常職務,經常圍繞洗牙,可說是『洗牙專家』。」

截至去年 11 月,本港有 367 名註冊 DH,不過她表示,此數據不能反映真實的就業情况,因毋需每年續牌。「DH 主要任職於私營機構,其餘政府、學術機構等,估計任職於衞生署的 DH 有約 10 名。」

DH 須取得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所頒發的註冊資格,且受聘於牙醫方可執業。有志入行者可透過完成香港大學附屬學院與菲臘牙科醫院 (PPDH) (獲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協助舉辦) 的「牙科衞生護理高級文憑」課程,向有關當局申請註冊成為 DH。

上述課程會教授 DH 所需知識及技能,尤其着重臨牀訓練,學員除了會在 PPDH 參與日常的臨牀實習外,更會到政府或私人執業牙科診所參觀或實習。陳潔萍說,課堂會使用以問題為本的學習模式,讓學員以小組形式,就不同個案進行分析,自行找出問題與可行解決方法,能訓練他們的團隊合作、溝通及解難能力,有助他們日後應付病人的不同需要。

近年私人醫療集團不斷擴充業務,對 DH 人手需求倍增,甚至以高出政府薪酬一半的薪酬挖角。至於升學選擇,由於課程設有通識學科,歷屆不少畢業生升讀大學護理系、翻譯系、會計系等;亦有部分選擇赴澳洲、加拿大等修讀「牙齒衞生護理學士」課程。

牙科手術助理員:程序不容有失 貼心照顧病人

本港有逾 2,000 名註冊牙醫,若以每名牙醫需 1 至 2 名 DSA,則 DSA 數目最少達 2,000 至 3,000 人。PPDH 牙科手術助理員課程導師梁麗娟指出,DSA 主要任職於私營機構,其餘聘用於政府及學術機構。他們除了在治療前後或手術過程中,協助牙醫照顧病人之外,還要在診室執行預防感染程序、管理診所的運作等。

她稱,每名病人的治療或手術內容都不一樣,為使治療或手術過程順利,DSA 在進行每一個程序都不容有失,可見投身者要具備處事認真,並且頭腦冷靜及具備高度的應變力等特質。從事 DSA 並沒有規定要受過專業培訓,然而醫護行業始終人命攸關,及早接受職前訓練,能提高入職勝算。

梁麗娟以 PPDH 的「牙科手術助理員證書」課程為例,提供理論及臨牀實習訓練,讓學員掌握 DSA 所需之各種專業技能之餘,亦希望他們藉着課程能了解法理與專業操守,學習培養自身責任及對受其照顧之病人應有的責任。「課程涉獵不同的知識,如解剖及生理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牙科疾病等,加上要辨認物料及大量的儀器/工具,考驗他們的記憶力及觀察力。」

牙科技術員:退休潮迫近 需生力軍

並非所有牙科崗位都需要面對病人口腔內之唾液和血水,以及經常與人接觸,DT 是其中之一。PPDH 高級牙科技術員導師曾國明表示,此崗位負責替病人製造牙托 (假牙) 、牙冠、牙橋、矯齒器、頜面外科 (如義眼、義耳) 等修復器具。

牙科工藝工作十分細微,且沒有特定的標準,畢竟每名病人的需要各有不同,要注意顏色、形狀及擺放位置,故從事此工作者要為人細心、有耐性和高度專注力,最好有一定的藝術細胞。「舉例:雕一隻假牙,初學者可能已花數小時處理,所謂工多藝熟、熟能生巧,若求進步,就必須多練習、多思考,起碼要累積數年經驗。」

曾國明估計,香港有約 300 名 DT,主要任職於私營機構,隨着從業員正面臨退休潮,市場需吸納更多新血。「本地市場對 DT 的人手需求雖不及 DSA 及 DH,但 DT 的出路較多元化,如於牙科用具供應商擔任推銷員,又或是當耳內機模型技術員 (Ear mould Technician);另可考慮到內地發展,因當地市場大,設有很多大規模的牙科實驗室,員工可達數千人;又或是創業,開設自己的 Workshop。」

有志入行者可修讀 PPDH「牙科工藝文憑」課程,接受牙科工藝技術培訓;為迎合市場需要,去年新增電腦輔助及設計 (CAD / CAM) 技術、植齒等相關內容。另外,為協助學員掌握行業通用技能之餘,亦能向專業發展,課程設有 4 個專修範疇:活動牙托、牙冠牙橋、矯齒器、頜面外科。

室內設計師 創意、膽、「識」兼備 憑專業改造空間

 

房屋問題不僅困擾港人多時,居住空間狹窄亦為室內設計師帶來不少挑戰。此工種一直被視為「有型」的象徵,憑着創意及專業知識,如空間設計、物料應用、顏色配搭、燈光等,把空間大改造。然而有資深業界人士提醒,室內設計師需在工程進行中的環境下工作,還要做好經常加班的心理準備,可見躋身行業者,必須創意、膽、「識」兼備。

文:麥懷欣 圖:受訪者提供

Untitiled

從事室內設計工作 30 年、香港室內設計協會 (HKIDA) 會籍委員會主席楊蘇蘇 (Louisa) 引述一項 2011 年的調查,本港有逾 1,000 間提供室內設計服務的公司 (包括建築師樓),從事設計工作的有約 6,500 至 6,600 人 (部分人或是建築師)。

她表示,室內設計是一門專業,必須從用家的角度出發,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喜好,並需在設計的過程中作全面的考慮,包括空間規劃、應用物料、顏色配搭、家俬及裝飾、燈光等方面,可見設計者要有很強的結構感及美感,還要熟悉建築條例,對風、火、水、電等有所認識,方能保障設計的可行性及用家的安全。她以選用木料為例,紋理的不同排列方式能締造不同的效果。

job_2016-06-13_a1

裝備入行技能 實踐設計夢

不少年輕人都希望能實現設計夢,將興趣變成事業,Louisa 不諱言,設計行業雖講求創意,但投身者亦要先裝備相關專業技能。為培育室內設計人才,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開辦了「設計學高級文憑課程 (室內建築)」,擔任課程主任的她指,着重教授學員實用的行業知識和技巧,包括手繪技巧、電腦輔助設計技巧 (CAD 圖 3D 化)、物料認知、建築條例,以及處理不同種類的住宅及非住宅 (如餐廳、寫字樓等) 專案等;另會安排學員與業界接觸,讓他們有機會參加業界或社區組織的計劃或實習,在真實工作環境中汲取實戰經驗,對了解行業運作及現况均不無幫助。

她稱,新人一般由初級室內設計師/室內設計助理做起,以上述課程畢業生為例,平均起薪約 12,000 元;若修畢學士學位課程,起薪約達 15,000 元。而目前業界以繪圖員最為欠缺,此工種的入行最低學歷為文憑程度。

實幹型工種 入行注意事項多

job_2016-06-13_a2室內設計師是實幹型的工種,她提醒,入行者一定要「捱得」:「他們需在沒冷氣的空間下工作,又要不怕蛇蟲鼠蟻、有加班工作的心理準備。」

她寄語從業員要堅守 5 Do’s 原則 (「睇多 D」、「見多 D」、「聽多 D」、「問多 D」、「做多 D」) 及 3 Don’ts 原則 (不要貪心、不要懶、不要自視過高),以及要緊貼市場走勢 (如物料、科技等),有助在行業長遠發展。

工作日誌計劃 提升新一代專業水平

為連繫新一代與有經驗的室內設計師,她指,HKIDA 已實施室內設計師工作日誌計劃,讓參加者有機會獲取該協會建議的第三部分所需專業知識及技能,當中包括:項目管理,合約行政和預算管理;並於工作日誌記錄相關專業工作經驗。

首屆計劃為期兩年,接受持有至少 3 年室內設計工作經驗的高級文憑,或室內設計學士學位畢業生參加,截至 2016 年 3 月 10 日,已有 30 名青年室內設計師參與,成為首批先導計劃的學員。他們可在經驗豐富的專業設計師指導下,獲得全面的專業知識及傳授工作經驗心得,從而提升專業水平。完成上述計劃後,工作日誌將提交該會審閱,經核實後,學員有資格申請成為該會專業會員。

提升數碼技術、後期製作知識 製作具探索性電影電視作品

今時今日,數碼技術已為電視電影業帶來很多不一樣的轉變,無論是虛擬實景的技術,或是數碼複製千軍萬馬等的場面,當中總有一些令觀眾難忘的畫面、影像。有學者表示,有志投身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者或現職的從業員應爭取接受系統訓練的機會,強化知識和技能之餘,更重要的是多思考如何通過多元化的媒介,表達有關人類、社會或個人生存等問題,製作更多具探索性的作品。

近十年科技發展迅速,以電視電影行業為例,業界積極將各種不同的技術整合,如影音數碼化,利用數碼技術作剪接處理等,推動數碼化的發展,成績有目共睹。

菲林拍攝 vs 數碼拍攝

香港浸會大學 (下稱「浸大」) 電影學院副教授盧偉力博士表示,科技的進步令電影製作的生產條件有很大的改善,例如以前使用菲林拍攝電影時,需要沖印技術的配合,現時數碼化後,不用進行沖印,節省了人手、時間。加上菲林拍攝最講求照明度 (因為菲林正常曝光需要很強的光源,相對電力成本較高),數碼化後則可稍為減輕這方面的製作成本。

他不諱言,雖然現時很多電影都是以數碼拍攝,但對於一些大製作的電影,部分電影工作者還是會選用菲林拍攝。「數碼拍攝的畫面雖然很清晰,但缺乏層次感,有時比較失真。對部分資深從業員來說,菲林拍攝始終較為得心應手。」他續說,數碼化帶來的挑戰,涉及世代關係。「已踏入中老年的從業員,他們未必適應重新學習數碼科技,只有部分電視電影工作者願意從零開始學起。」

job_2016-04-29_a1

新一代兼備後期製作知識、技術

隨着數碼化時代的來臨,近年業界提供與數碼相關的工種增加了 (如特技、調色方面的人手),對人才的要求亦有所不同。盧博士表示,「由於現時很多作品的後期製作,都要經過電腦處理,因此無論投身電視或電影者,都要具備相關的數碼技術和知識,才可在行內持續發展。」

盧博士坦言,香港電影踏入數碼化已十多年了,初期業界人手確不足夠,但今天已有改善,因為年輕一代的畢業生大部分均接受過數碼技術的訓練。其中浸大在 2003/04 年度開辦「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藝術 (製作) 碩士課程 (MFA) 」, 他估計課程至今已培訓了逾百名從業員,連同其他院校的培訓,近年業界已人才輩出。

接受系統訓練 了解不同崗位職責

兼為課程主任的他認為,有興趣入行者,應爭取接受系統訓練的機會,以 MFA 課程為例,除理論外,學員修讀時有機會嘗試不同崗位的工作,如電視拍攝方面的導演、副導演、燈光師、攝影師、收音師等;或電影拍攝方面的導演、美術指導、場記等。「實際工作時,學員一般只會負責其中一部分的工作,課程有助學員在短期內了解行業的運作和相關知識。」

他提醒,現時學習拍電影,不能只學習「菲林語言」,也要懂得後期製作,因為它會影響整齣電影出品,因此課程內容也涉及這方面的內容。他期望課程能讓學生多思考如何通過電影電視這類媒介,表達他們對有關人類、社會或個人生存等的問題,製作一些具探索性的作品。

製片人周同學:製作電影預告、片頭 學以致用

進修之路:紐約主修電腦藝術學士學位課程 →

     浸大「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藝術 (製作) 碩士課程」

工作經驗:視覺特效技師 → 製片人

現於創意代理兼製作公司擔任製片人的周同學,入行差不多兩年,現時工作主要是統籌和製作電影片頭和預告。喜歡製作動畫的他表示,大學畢業後曾在美國任職視覺特效技師 5 年,當時的工作包括廣告、MV 的後期製作、電腦特效動畫等。其後他決定回港進修及發展。

製作由設計概念開始 講求創意

他分享,每齣電影的片頭和預告約分半鐘至兩分鐘,製作時間約需 6 至 12 星期。製作電影片頭動畫時,先要知道電影故事的內容和想帶出的信息;其後要跟導演溝通,再準備一些創意文案,內附製作概念的文字和參考圖,待大家商議內容後,便可以開始製作。其公司亦曾參與製作一些合拍片的電影片頭動畫。

至於製作電影預告,同樣由設計概念開始,然後進行製作和剪接。不過一般來說,製作預告的時間較片頭長,「以 90 分鐘的電影計算,我們除了要觀賞電影的內容外,亦要收看電影本身的素材,一般的電影素材是製成品的 3 至 5 倍時間,觀看過所有素材後,我們才可將整齣電影及其素材製作,濃縮成不多於兩分鐘的電影預告。」

工作跟時間競賽 與團隊溝通

周同學表示,電影工作講求團隊合作,即使製作預告、片頭等也不例外,以其工作團隊為例,除了他之外,還有美術指導、設計師、動畫師等 7 至 8 人,「由於每人有不同意見,我的工作之一是使大家保持有效溝通,初入職時不大適應,慢慢累積經驗後才有所改善。」

除了溝通技巧外,另一工作挑戰是時間,「由於每次的製作時間都十分緊迫,加上有時客人的改動,真的需要跟時間競賽。」

他坦言,成為製片人後,看事物的角度跟以往不一樣,「以前當視覺特效技師時,主要着眼後期製作部分,現時則要顧全工作的整體性及進度,雖然工作責任重了,但工作滿足感也同時增加了」。

進修提升創作能力 拓闊人脈關係

談到修讀 MFA 時,他坦言,不少導師均為業界人士,已建立了不同的人脈關係,他們會給學員介紹工作機會,無論對學習或將來入行也十分有用。此外,課程中有機會擔任不同的電視電影製作崗位,是很寶貴的經驗。

此外,劇本寫作方面也是獲益良多,除了在創作能力和技巧外,還有機會認識不同背景的同學,大家可以交流和分享不同的想法,是另一得着。他期望日後能製作一套動畫,以及進一步拓闊人脈關係,在事業發展方面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