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員薪金扣通脹 20年只增2.9% 同期人均GDP增七成

張燕歡(左二)20年前任職文員,月薪約1萬元,她發現如今女兒畢業同任職文員,月薪扣除通脹後與她當年相若。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左一)指出,中低層僱員無法分享經濟成果,「餅愈做愈大,但打工仔只分到餅碎」。(李紹昌攝)
張燕歡(左二)20年前任職文員,月薪約1萬元,她發現如今女兒畢業同任職文員,月薪扣除通脹後與她當年相若。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左一)指出,中低層僱員無法分享經濟成果,「餅愈做愈大,但打工仔只分到餅碎」。(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職工會聯盟(職工盟)較早時分析政府統計處數據,發現過去20年中低層打工仔的加薪幅度微乎其微;中低層僱員的薪金扣除通脹後,每年平均增幅不足0.4%,當中文員的薪金每年平均增幅更低至0.15%,與人均生產總值(GDP)增長不成正比。

中低層薪金20年實質增7.8%

根據統計處1996至2016年的數據,私營機構中低層僱員,包括文員、侍應生、保安員及清潔工的每月平均薪金由1996年的10,390元,增至2016年的15,338元,升幅約五成。但職工盟分析數據後發現,累計增幅扣除通脹後,增長只有7.8%,即每年平均增幅不足0.4%,其中以文員薪金實質增幅最低,20年來累計只有2.9%;其次為侍應生,累計實質薪金增幅為5.3%。

保安清潔工工資較外判前低

至於保安員及清潔工的月薪,在實施最低工資前約近5000元,2011年最低工資實施後雖增長約三成至6000多元,仍比政府1996年把基層職位外判前的8000多元低。

李卓人:基層僱員無法分享經濟成果

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表示,過去20年人均GDP增長約七成,打工仔薪金增幅卻遠低於人均GDP,數據反映基層僱員無法分享經濟成果,他形容「餅愈做愈大,但打工仔只分到餅碎」。

cn_2017-07-19_a2

學者:文員薪金較高 難受惠最低工資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葉兆輝教授解釋,中低層僱員主要為低技術工種,當中包括合約員工,故議價能力較低,難向僱主爭取加薪。其中文員等工種漸被電腦取代而需求有所下降,加上文員薪金原已比最低工資高,未能受惠於最低工資,故20年來薪金增幅幾乎停滯不前。本身是統計學者的葉兆輝又指出,香港2016年的堅尼系數為0.539,貧富懸殊反映了中低層僱員的薪金遠不及人均GDP增長,可見基層員工並未在經濟增長中得益。

促政府停外判基層職位

職工盟促請政府盡快立法落實集體談判權,令中低層僱員可透過工會與僱主商議薪酬,又要求實施生活工資,即根據僱員的生活需要釐定工資,以及促請政府帶頭停止外判基層員工。

文員入職月薪1.2萬 與20年前相若

香港家務助理總工會副主席張燕歡20年前任職航運文員4年,月薪約1萬元,後來為照顧子女而離職。2002年她想再投身職場,但文員的起薪點只有7000元,而她為照顧子女而無法應僱主要求加班,遂改任兼職家務助理,月入7000多元。至近年她見女兒大學畢業投入職場當文員,起薪點仍只有1.2萬多元,與她20年前的薪金相若。

張燕歡慨嘆收入無法追上通脹,致生活艱難。她舉例,20年前到街市買菜,百多元已足夠買豐盛的一餐,當時活雞每斤只售20多元,如今則要60多元。

活雞加價近兩倍 「收入追不上」

香港雀巢職工會主席張振華任職運輸業20多年,每日上班逾10小時;佔其薪金一半的底薪,20年間由9000元增加至1.3萬元,每年增加約2%。而佔張振華薪金另一半的佣金,在過去10多年一直原地踏步,直到2008年工會罷工力爭下,方有每兩年2%的增幅。

罷工力爭換2%加薪

張振華要供養父母,他說,如今收入令他無以為繼。他舉例,20年前外出吃午飯只需20多元,近年卻要50多元,物價飈升,與薪金加幅不成正比。

職工盟分析過去20年政府統計數據,發現中低層僱員的薪金扣除通脹後,每年平均增幅不足0.4%。

勞處青年招聘日人流遜去年

西九龍中心昨天舉行青年就業招聘日,由勞工處展翅青見計劃及新界社團聯會再培訓中心合辦,40名僱主提供約4000個職位空缺,大會表示有700人即場獲取錄。(李紹昌攝)
西九龍中心昨天舉行青年就業招聘日,由勞工處展翅青見計劃及新界社團聯會再培訓中心合辦,40名僱主提供約4000個職位空缺,大會表示有700人即場獲取錄。(李紹昌攝)

西九龍中心昨天舉行青年就業招聘日,40名僱主提供約4000個職位空缺,大會稱有700人即場獲取錄。有公司希望招聘文憑試畢業生,但招聘會人流比往年少。琴行負責人譚小姐表示,昨日公司目標聘請10多名售貨員,公司提供的工資約萬多元,較去年上升一成,惟上午只有3人問津。

琴行欲聘10售貨員 上午僅3人問津

招聘日由勞工處展翅青見計劃及新界社團聯會再培訓中心合辦。現年22歲的李先生到場尋找全職工作,剛從職訓局(VTC)畢業的他希望找到固定工時的工作,好讓他晚上兼讀測量學高級文憑。李先生於珠寶設計高級文憑課程畢業,但未有打算從事相關工作,他說,對薪金要求不高,「大約1萬元啦,起碼要生存到」。

2017年7月19日

5年後列亞運 顛覆體壇認知 電競算不算體育?

上月29日至本月9日在黃埔舉行的「香港競XP」電競比賽,吸引不少青年到場觀戰。(受訪者提供)
上月29日至本月9日在黃埔舉行的「香港競XP」電競比賽,吸引不少青年到場觀戰。(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早前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宣布將電子競技(簡稱電競,eSports)列入2022年杭州亞運的比賽項目,那麼以電子遊戲較量的電競,到底能否算是一項體育項目?從本地電競選手到本地球圈人士,分享他們眼中如何看「電競是體育」。

電競的遊戲主要包含競技元素,如《英雄聯盟》、《DOTA 2》和《FIFA》系列等,比賽一般以5人團體的淘汰賽形式舉行,在遊戲內依照規則擊敗對手為之勝利,一場賽事平均30至45分鐘。近年電競發展漸趨蓬勃,有美國市場研究公司指,去年全球電競收入達8.93億美元(約70億港元),主要來自廣告和贊助,中國和韓國等亞洲市場已佔3.28億美元。賽事獎金亦不斷暴增,如去年有美國舉行的《DOTA 2》賽事,獎金總額高逾2000萬美元(約1.56億港元),比NBA季後賽獎金還要多。即使傳統運動員,如前曼聯前鋒伊巴謙莫域、巴西名宿朗拿度和NBA名將奧尼爾等,均先後投資電競職業隊伍。在香港,單是今年夏天,就已有李嘉誠基金會贊助的「香港競XP」,以及下月旅發局主辦的「香港電競音樂節」兩項賽事。

美國電競賽事獎金逾1.5億 港今夏辦兩賽

去年10月才組成的香港職業女子電競隊「PandaCute」,5名隊員包括MoMo(後排左起)、夢兒、Deer、Lily和LauLau,在教練Kane(左三)領導下,今年在兩項香港《英雄聯盟》女子賽均奪得冠軍。(劉焌陶攝)
去年10月才組成的香港職業女子電競隊「PandaCute」,5名隊員包括MoMo(後排左起)、夢兒、Deer、Lily和LauLau,在教練Kane(左三)領導下,今年在兩項香港《英雄聯盟》女子賽均奪得冠軍。(劉焌陶攝)

在「香港競XP」贏得《英雄聯盟》女子賽冠軍、香港職業女子電競隊伍「PandaCute」隊長陳嘉靖,以捉棋比喻電競:「電競講求思考和實施策略,並著重團隊合作,若比賽處於劣勢或對手實力較強時,我覺得應戰心態其實與運動員的體育精神是一樣。」隊伍經理人文健鋒指,現今都市人生活與電子媒介息息相關,體育項目也應要進化,像電競帶來更多娛樂性和視覺效果:「香港大眾目光都要擴闊一點接受新事物,要理解時下青年為何熱愛電競,勿因為與別不同便判定無聊」。

陳偉豪感驚奇 牛丸稱難鍛煉體能

電競在本地球圈亦有不同見解。前港隊隊長陳偉豪承認,起初對電競納入亞運比賽項目感「驚奇」,「以前打機是為消閒娛樂,又相對較少運動量。不過我都鐘意打機,如果能引起公眾對亞運的興趣、吸納更多觀眾,我都會接受。」但豪哥認為,相信不少本地家長一時間也未必接受電競屬「對身體健康的體育項目」。東方龍獅助教陳婉婷(牛丸),亦傾向電競不屬體育項目:「雖然打機可訓練反應協調和團隊合作,但與主流運動講求體能、身心健康和肌肉運用的方向不太一致。」冠忠南區門將謝德謙,則覺得電競項目可讓本地青年多一個選擇:「電競其實和桌球相似,都是以手競技,也同樣需動腦筋和講求技術。」

香港飛馬主席梁芷珊,就回應「現在這一刻不是、將來可能是」,對電競發展持觀望和不抗拒的態度配合:「現今足球已用不少高科技輔助訓練,電競是否體育,取決那一刻世代的觀眾看法,我覺得將來或會出現傳統運動和電競的兩類觀眾群,令兩者仍可共存」。

雷雄德﹕助吸資金辦大型運動會

浸大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解釋,傳統體育比賽有3大指標,分別為「有大組肌肉和技能上參與」、「項目有高度組織」、「有獎牌或獎金等外來獎賞」,電競具備後兩者,較不同為注重訓練反應和思維。雷補充,受經濟市場誘因衝擊,電競成體育項目已屬不能否定和拒諸門外的趨勢:「隨着奧運和亞運主辦成本愈來愈高,單靠傳統項目是難以吸引龐大廣告贊助,如引入受青年歡迎的電競項目,市場策略較易引入較多資金籌辦大型運動會」。

職業女子隊每天練足10個鐘

cn_2017-07-17_a35個未過20歲的少女,去年底組成香港職業女子電競隊「PandaCute」,先後在2項香港電競賽事封后。全職電競選手的生活,其實每天如上班過着「朝十晚八」的訓練,並非一般「打機」咁簡單。

「PandaCute」是一支專打遊戲《英雄聯盟》(簡稱LoL)的電競女子隊,由陳嘉靖(Deer)、嚴雅麗(Lily)、石凱儀(夢兒)、毛芷晴(MoMo)和劉麗芳(LauLau)5名少女組成。20歲的隊長Deer說,起初「PandaCute」只是一支參加網吧賽事的業餘隊伍,後來成績不俗,遂去年10月獲公司發掘變成職業隊,至今9個月,已在數碼港SHERO女子盃和「香港競XP」女子賽連取兩冠。

逢周一至五早上10時至晚上8時,她們就會在九龍灣的訓練總部不停打LoL(見表),過程中除了會網上邀約中國女子隊友賽,還有教練指導、錄影對戰片段賽後檢討,每晚亦會做網上直播與粉絲交流。Deer說,職業選手有公司支付月薪維持生計,但要刻苦耐勞,「每天對着遊戲10小時,沒有熱情很難維持下去」。

選手一般廿五六歲退役

教練Kane今年23歲,但已有6年LoL電競選手經驗,現時為隊伍制訂訓練內容、比賽資料蒐集等,「電競比賽講求高集中力和靈敏反應,選手職業生涯一般25、26歲就退役,但仍有教練、直播主持或評述等出路。」

文:余瑋
圖:劉焌陶
2017年7月16日

航空學院開課程 實習一年有全薪 名額80 收文憑試生

【明報專訊】航空工作除了空中服務員和機師,還有很多其他選擇。去年剛成立的香港國際航空學院,今年與本港多間大專院校首次合辦航空課程,為本港高中畢業生提供多種航空業訓練及一年全薪實習,完成課程後可選擇讀銜接課程,或在相關崗位工作。有鍾愛航空業的應屆文憑試考生已報讀相關課程,說無論今日放榜成績如何,都不會改變和後悔決定,「最重要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去年由機場管理局成立的國際航空學院,為有意投身航空業的人推出多個課程及培訓,主要分航空業入門及專業進修課程兩種。航空業入門課程主要為16歲以上青年提供航空夏日營,以及航空服務及營運證書課程等。

航空學院亦與港大專業進修學院合辦機場服務及營運證書課程,整個課程連實習合共13個月,首月基本課程費用為6500元,其後12個月實習不收學費,更可獲實習公司提供全薪每月約9000至1萬元,申請人須年滿16歲,並完成香港高中課程或香港中學會考課程。

已收30報名 料快滿額

應屆文憑試考生張浚浩(左一)、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校長張李佳蕙(後右二)及市務推廣及商務合作總監黎建坤(後右一) ,以及兩名曾參加學院夏日營的學生昨出席課程介紹會。(李紹昌攝)
應屆文憑試考生張浚浩(左一)、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校長張李佳蕙(後右二)及市務推廣及商務合作總監黎建坤(後右一) ,以及兩名曾參加學院夏日營的學生昨出席課程介紹會。(李紹昌攝)

今年首屆課程名額80個,若報名人數過多,會再面試篩選,有興趣者可於航空學院網頁報名。完成整個課程可獲得航空學院頒發的證書,學員可選擇報讀其他大專院校的相關高級文憑課程,或可獲實習公司聘用。

國際航空學院校長張李佳蕙說,上述證書課程已有約30人報名,估計即將滿額,縱使今年首次開辦,但有信心今日報名會反應熱烈,來年有望增加學位。張太認為課程內容豐富,實習職位除了機師及空中服務員外,亦有機場保安及飛機維修員等,有助同學了解行內運作及感受實際工作情况。

實習涵蓋機場保安飛機維修

今屆文憑試考生張浚浩說,自小夢想做「空中少爺」或地勤,獲悉課程內容後,在家人支持下便立即報名及面試,現正等候取錄結果。

他預期今天放榜日會獲全科及格的成績,但不論成績如何,都不會改變投身航空業的決心,認為人生應為目標奮鬥,不應盲目讀書。

2017年7月12日

IT人才渴市 本地企業「黑客松」揀蟀

【明報專訊】近幾年,全球颳起創新科技熱潮,這也形成科技人才供不應求,不同規模的企業都在想辦法爭奪人才。近年,有些外國科網巨擘和大銀行,就藉着贊助或主辦「黑客松」(Hackathon)比賽從中「揀蟀」,這股風氣更已由外國傳至香港。早前,本港出現了第一個由私營企業主辦的「黑客松」,相信可助企業物色科網生力軍。

記者這個星期日早上來到「FreshLinker創科馬拉松大賽」(FreshLinker IT Hackathon)的現場,這裏早已聚集了40名大學生和畢業生,分成10隊,正在把握最後數小時,測試和微調他們設計的程式,準備稍後向評判團簡報。

星展曾藉「黑客松」聘人

不要以偏概全地以為90後做事「Hea」,圖中這些參加「FreshLinker創科馬拉松」的大學生和畢業生專注起來令人吃驚。
不要以偏概全地以為90後做事「Hea」,圖中這些參加「FreshLinker創科馬拉松」的大學生和畢業生專注起來令人吃驚。

「這相信是全香港第一個由商業機構主辦的Hackathon比賽。」主辦這次比賽的職業介紹所FreshLinker Limited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梁澤信說。他表示,香港之前出現的「黑客松」比賽,都是由本地大學,或本地大學聯同半官方機構(如數碼港)或外國非商業機構主辦的。

在外國,商業機構舉辦「黑客松」比賽已不是稀奇事,Google、微軟、雅虎這些大型科技公司都曾經舉辦過「黑客松」。星展銀行也曾在新加坡舉辦大型「黑客松」,其目的開宗明義就是透過比賽招聘合適人才。

梁澤信坦言,該公司這次在香港主辦這類比賽,既希望協助大學生提早了解IT行業,更希望協助企業物色到人才,並計劃每年都在香港主辦2至3次「黑客松」。這次比賽同時得到動畫製作工具公司GoAnimate、職業介紹所Peoplebank及IT公司怡和科技(香港)有限公司3家公司贊助。前者還借出部分辦公室為比賽場地。

FreshLinker表示,若場地許可,將來希望每次接受超過100人參賽。由於場地面積所限,該公司主辦的「黑客松」很難讓一般人入場觀看,故考慮未來在網上直播其簡報環節,讓一般人不用入場也能夠觀看。

IT人才難憑一兩次面試覓得

雖然已接近提交產品的時間,但「FreshLinker創科馬拉松」參加者仍在認真討論作品,態度一絲不苟。
雖然已接近提交產品的時間,但「FreshLinker創科馬拉松」參加者仍在認真討論作品,態度一絲不苟。

梁澤信解釋,IT行業比較獨特,僱主很難單憑一張履歷表,以及有限的面試時間,就能準確找到他所需要的人才。尤其是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履歷近乎零,就更難判斷。

「我們也想了很長時間,如何可以請到叻人,不讓Google等大公司請晒。」GoAnimate人才經理李英偉笑說。GoAnimate乃一家提供動畫製作工具的公司,曾經在「2012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及「2017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中兩度獲得大獎及金獎,也是少數能夠打入國際市場的香港IT公司(其用戶大多是外國公司和學校)。但李英偉也承認,一般香港大學生未必認識GoAnimate,令該公司在招聘員工時較吃虧。

其實,這並不是GoAnimate第一次贊助本地的「黑客松」比賽。今年較早時,該公司已贊助過由香港科技大學主辦的「黑客松」,以及由理工大學和數碼港合作舉辦Global Game Jam Hong Kong。

GoAnimate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洪耀基透露,未計今次由FreshLinker主辦的「黑客松」,該公司亦有從之前贊助的「黑客松」中物色到幾個他們認為適合的畢業生,現正開始安排面談。

比賽助摸清參賽者底細

怡和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人力資源主管王秀麗亦認同,從比賽中物色IT人才,是一個有效的途徑,效果甚至勝過在大學內刊出招聘啟示,或者透過職業介紹所轉介。

事實上,怡和科技去年初和今年初已兩度主辦JOS Innovation Awards,邀請大學生和畢業生參賽。王秀麗表示,JOS Innovation Awards與「黑客松」不同,整個過程長達數個月,分成首輪面試、初賽和決賽。在初賽和決賽之間,會安排導師和參賽者會面,建議他們如何改良作品。

王秀麗表示,在幾個月時間內,該公司可以和參賽者多次見面,較深入地了解他們的能力和性格特點。此外,這種比賽亦可以讓該公司提早物色到人才,毋須等到學生畢業。她認為,JOS Innovation Awards的效果相當理想,值得花這些時間和資源。

據悉,怡和科技在去年和今年的JOS Innovation Awards之後,合共請了12名未畢業的大學生在暑假時到該公司實習。有些學生在實習完畢之後,還獲該公司聘用為兼職員工。

職業介紹所藉比賽建立關係

至於另一贊助商Peoplebank,則是一家專注中高層職位的職業介紹所。該公司贊助此類「黑格松」比賽,令人意外。Peoplebank總經理張碧儀解釋,該公司希望預早和IT人才建立關係,因為今年的畢業生有可能在幾年後就已經成為中層。

梁澤信和張碧儀表示,FreshLinker乃專注為大專或以上學歷的青年人提供由實習、兼職到畢業後5年內的職位空缺;而Peoplebank則是專注中高層職位,故兩者其實並非競爭者,反而可以很好地銜接。由此可見,企業為了物色人才,已經想得非常長遠!

明報記者 薛偉傑

DSE生擇業 愛教育不愛會計 酒店旅遊最受歡迎科目

【明報專訊】今年中學文憑試(DSE)將於下周三(12日)放榜,其後考生便可修改大學聯招的選科次序,有機構調查發現近七成三應屆考生有意升讀大學,而酒店及旅遊管理學科更連續4年成為最受歡迎主修學科。至於未來職業,應屆文憑試考生最希望將來投身教育行業。

欲當公僕者減

優才資源中心有限公司於去年11月至今年1月,以不記名問卷方式,訪問了3092名來自35間不同地區學校的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了解其選科和就業意向。

調查發現,考生選科時會考慮文憑試成績及對學科的興趣,而最受歡迎的學科為酒店及旅遊管理,其次為心理學和護理學,與去年排名相同;統計及精算學系則成為最不受歡迎的科目,其次是機械/電機工程及歷史。

cn_2017-07-07_A1

近兩成稱沒能力處理學業問題

調查亦顯示,考生選擇未來工作首要考慮個人興趣及性格,其次是個人能力。

最受歡迎行業首3位分別是教育、醫療服務/製藥及酒店/旅遊,而有興趣任政府公務員的考生亦減少,從2014年受歡迎的第二位(25.5%),一直下降至今年的第六位(18.0%);最不受歡迎的行業是會計/審計,其次是保險及法律,其中不想從事法律行業的人數亦增加,由2014年的15.1%上升至今年的18.1%。

優才資源中心總監陳偉權表示,商界應多給鼓勵,例如舉辦工作影子計劃,讓學生了解各行各業的工作,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

問卷亦調查應屆文憑試考生處理逆境的能力,結果顯示,逾六成考生認為自己有責任處理與學業相關的問題,惟近兩成考生認為自己沒足夠能力處理問題,而學校組別(Banding)愈高的考生,則有愈大信心和責任感去處理自己的問題。

2017年7月7日

港鐵加薪3.8% 工會感失望

約20名香港鐵路工會聯合會成員昨日到港鐵位於九龍灣的總部請願,要求資方加薪最少5%,獲知加薪平均3.8%時,稱對結果表示失望。(李紹昌攝)
約20名香港鐵路工會聯合會成員昨日到港鐵位於九龍灣的總部請願,要求資方加薪最少5%,獲知加薪平均3.8%時,稱對結果表示失望。(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港鐵高層昨與多個港鐵工會代表商討員工加薪幅度,及後公布加1.7%至5.1%,平均加3.8%;員工加薪與表現掛鈎,取得最高「評分」5分的員工,今年可加5.1%,佔整體員工總數約10%。會前要求整體員工最少加5%的工會,對結果表示失望。

與表現掛鈎 一成員工加5.1%

港鐵昨午公布員工加薪與表現掛鈎,取得最高「評分」5分的員工,可加薪5.1%,約佔10%,被評4分可加4.1%,評分為3分加3.4%,整體約55%員工被評為3分,被評2分的員工加1.7%,僅獲1分的員工不獲加薪。薪金平均加幅3.8%,低於工會要求的5%。獎金方面,員工表現評分達3分者,可獲額外1.15個月薪金、4分可獲1.48個月薪金,5分則可獲1.82個月的薪金,金額與去年相同。

港鐵指公司薪酬調整機制是參考市場上30間良好僱主的薪酬檢討結果,以確保公司的薪酬檢討緊貼市場趨勢,並會因應市場環境、公司業績、員工貢獻等多方面考慮。

香港鐵路工會聯合會指於5月初,就加薪幅度向1200名員工進行問卷調查,結果有94%受訪者盼可加薪5%至8%,逾半員工希望加薪不少於5%,工會要求全體員工加薪不少於5%,故對結果感失望,認為以30間企業薪酬作標準,忽略新線及客量增加使員工工作量大增,現會收集意見再決定有何行動。

2017年7月6日

紀律部隊新丁流失 督察主任級警隊最多

cn_2017-07-06_A1【明報專訊】近年紀律部隊人員流失情况令人關注。保安局提交立法會文件顯示,2016/17年度入職少於1年的紀律部隊人員中,警務處的督察級/主任級人員流失最多,有19人離職,在該職級人員流失率有0.67%;員佐級人員中懲教署有21人離職,流失率最高(0.44%)。

員佐級懲教流失最多

保安局昨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質詢時表示,過去5年,退休是紀律部隊人員流失主因,其他如辭職或轉職原因「相對不多」,根據各部門會為離職人員所作離職調查回應顯示,原因包括家庭、個人職業取向、接受私營機構聘任或其他私人理由等,不能一概而論。

保安局數據顯示,入職少於1年而離職的人員,督察/主任級中以警務處最多,且有微升,由前一年度的15人增至去年度19人;入境處則由4人增至9人。員佐級人員中以懲教署流失最多,由18人增至21人。

若以整體人員計算,上一年度各紀律部隊中,懲教署及政府飛行服務隊的督察級/主任級人員流失率最高,均為6.67%,其次為警務處,為5.96%;員佐級人員流失率亦是懲教署最高,達6.48%,其次為海關關員,流失率6.27%。

另外,單在今年4月至5月間,懲教署已有4名主任級及40名員佐級人員流失,當中有12名員佐級人員非因退休流失。

2017年7月6日

補醫生不足 學者倡增駐病房藥劑師

港大藥理及藥劑學系代系主任梁栢行(右)認為,若增聘臨牀藥劑師,以及延長藥劑師駐社區藥房時間等,可即時吸納政府報告推算的剩餘人手。圖左為臨牀藥劑師葉燕華。(袁樂婷攝)
港大藥理及藥劑學系代系主任梁栢行(右)認為,若增聘臨牀藥劑師,以及延長藥劑師駐社區藥房時間等,可即時吸納政府報告推算的剩餘人手。圖左為臨牀藥劑師葉燕華。(袁樂婷攝)

【明報專訊】政府早前公布醫療人力規劃報告,推算藥劑師至2030年會有剩餘人手,惟業界反駁該研究按現時服務水平作估算,藥劑師發揮空間未用盡。港大藥理及藥劑學系代系主任梁栢行舉例,若公立醫院增聘駐病房的臨牀藥劑師,及延長社區藥房藥劑師駐場時間,均需大批人手。梁稱醫生所受訓練助其準確斷症,並處方合適劑量藥物,但未必清楚每種藥細節,藥劑師可把關。

醫生未必清楚每種藥細節

該學系畢業生、瑪麗醫院兒科病房臨牀藥劑師葉燕華說,平日與醫生、護士及物理治療師一同巡房,她會參與治療,例如向病人家長講解如何用藥。她遇過一名患先天疾病、需用胃喉的病人,入院前已獲非該院醫生處方藥丸,她與病人母親傾談時,發現病人母親每次餵藥均壓碎藥丸,以便透過胃喉餵食。不過,其中一款藥的外層有保護膜,原意是令藥丸不被胃酸溶掉,待其進入腸道才發揮藥效,若破壞保護膜,藥效便會過早發揮。她於是安排改用另一款適合胃喉病人、藥效相同的水溶性藥物。

梁栢行說,本港醫院病房的臨牀藥劑師未普及,建議醫管局考慮擴展。另外,持牌社區藥房現規定三分之二營業時間須有藥劑師,他建議延長至任何時候均有藥劑師駐場,他估計此舉需增200名藥劑師,即吸納了政府報告推算的剩餘人手。

倡社區藥房須長駐藥劑師 吸納人手

據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年報,2015年有2504名在港註冊藥劑師,梁估計現時註冊人數增至約2700。去年底有報道稱,因畢業人數及海外回流學生大增,同時私營藥房及醫管局減聘,致藥劑師供過於求。梁說部分職位空缺非即時入職,畢業生可能要等待逾月,但最終都能夠獲聘。港大藥劑學系過去4年共100名畢業生中,91人在醫院、社區藥房、藥廠及衛生署等工作,反映業界對新血有需求;其餘畢業生繼續升學或任職非牟利機構等。

醫管局回覆,至3月底,醫管局及公立醫院聘用587名藥劑師,2017至18年度計劃新增36個藥劑師職位,包括腫瘤科和兒科的臨牀藥劑師,並推行補充配藥服務先導計劃,以減病人輪候時間。醫管局會視乎服務發展,檢討藥劑師人手。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設藥劑學學士課程,分別提供30個及61個學額。梁栢行稱目前有200多名文憑試考生將港大藥劑學系放在大學聯招的首三志願(Band A),少於去年,至於醫療人力規劃報告會否打擊收生,要待放榜後改選才可判斷。他稱除了學習藥理、製藥、配藥技巧及相關法例,港大藥劑學系要求學生分別於醫院、社區藥房及藥廠體驗兩周,另須完成一項研究,畢業前最少有一次海外交流機會。

2017年7月3日

行業變遷:廿年旅業 何止百變!

(圖:資料圖片)
(圖: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過去20年,不單香港面臨很多挑戰,整個世界也翻了好幾個轉,坐在家中看電視固然能知悉當中的變化,但還是遠遠不及出門旅遊的感受來得切身,由計劃行程到平安回家,豈止是增廣見聞與吃喝玩樂,也是全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轉化結果。

回歸20年,旅遊這回事,何從何去?

全賴旅社 vs. 一Click自選

廿年前,出門旅行,非要靠旅行社不可,除了跟團,就算是自遊人或背囊客,機票、酒店、車票、船票等也必須由旅行社代辦,定價如何,消費者只能默默接受。廿年後的今天,我們可以自主地在網上搜尋、比較及訂購各種機票、住宿等等。讀者不妨想想:上次幫襯旅行社是幾時?

曾擔任Thomas Cook、信德旅遊多間旅行社總經理的Alcuin Li指,廿年前航空公司與旅行社是伙伴關係,旅行社機票佣金達到9% ;今天,航空公司在網上直接出售機票,不單成為旅行社競爭對手,個別公司更不用給予旅行社售票佣金,關係的轉變,旅行社的生存空間日漸縮小。

不過Alcuin說:「有些工種還是旅行社的強項,例如旅行團或half tour,以及商務式旅遊,涉及多項旅遊產品如交通、景點、行程、支援的安排,是需要旅行社的專業知識才能辦到。預訂酒店亦然,旅行社可根據顧客的特別需要,而找到地點、價錢、模式皆合意的房間,網絡是很方便卻沒有這門知識。」

預訂酒店 vs. 共享住宿

廿年前,要在外國找個地方落腳,酒店仍是普羅大眾的主要選擇,但自從2008年出現了Airbnb,旅遊業從此變天,酒店界隨即發噩夢。根據STR的報告顯示,至2017年初全球約有300萬間Airbnb住宿,當中逾100萬間可與傳統酒店客房的配套匹敵,若與Marriott International的120萬間客房、Hilton Worldwide的77.4萬間客房相比,你便看到Airbnb有多強大。摩根士丹利估計,使用Airbnb的全球休閒旅客數目,將由2015年的15%升到今年的23%。

隆「重」出發 vs. 輕身上路

廿年前,執拾行李,你要帶備旅遊書、地圖、機票、記事簿、電話簿、Walkman(或Discman)、卡式盒帶(或CD)、幾部相機和多卷菲林,每一件東西都有重量。廿年之後的今天,所有的文件與音樂皆可放入手機或上載雲端,消閒式拍照也可以高像素手機代替,旅行從來沒這麼輕巧過。

帶足盤川 vs. 當地提款

(圖:資料圖片)
(圖:資料圖片)

廿年前,還記得出遊前到銀行買旅行支票的日子嗎?拿着旅行支票到外地,得先找到相關銀行,核對護照及簽署後才換得現金,雖然安全度高,但實在不太方便。今天,旅客不單可以使用信用卡,還可從櫃員機從個人戶口直接提取當地貨幣,簡單快捷又便利,促使在1772年發明的旅行支票今天幾近完成歷史任務。

成熟旅客 vs. 廢青流浪

廿年前,剛剛畢業的年輕人還會拿起背囊浪蕩四海,叫做見過世面之後,就回到香港找份工作過着穩定生活。廿年後的今天,隨着旅遊博客風潮,以及Working Holiday和WWOOF等計劃,非常多年輕人——無論就學期間或已經畢業——都以儲錢去旅遊為生活目標,一年去一次長途歐洲加幾次快閃韓日台,成為一種正常不過的lifestyle。某富二代因勸喻香港年輕人「少啲去旅行儲首期」而被網民狂插,便可反映出現今的價值觀。

與其盲目指摘這是「香港廢青」貪食貪玩的情况,不如面對現實確認這是全球千禧世代(Millennial,即是出生於1980年至2000年人士)的大風氣,這組別人口達7900萬,根據Topdeck Travel在134個國家的31,000名千禧世代的調查報告指出,88%每年有1至3次的海外旅遊,86%希望體驗新文化、69%想品嘗道地美食,只有24%認為購物很重要,還有37%覺得不應進食junk food,可見他們不是只顧玩和買,「廢」往往只是成年人的偏見。

出門為玩 vs. 出門為食

廿年前,旅客先決定目的地,然後訂購機票和酒店,再安排景點和活動,才想到當地餐點。廿年後的今天,隨着米芝蓮星、Best 50等美食評級,以至互聯網促成的各個美食交流平台,出現了一些gourmet traveler,以「Little Mag」小瑪姬活躍於網絡的Margaret Lam,在Instagram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追隨者,還受到不少星級廚師關注,她說自從為了在米芝蓮三星壽司店Sushi Saito訂得一席,而刻意遷就放假時間和機票安排,便開始走上這條「為吃而飛」的不歸路:「現在95%的旅程都是因為訂了枱吃飯,曾試過在西班牙4天跑6城市,只為了吃,若不是NOMA位於丹麥,我未必去丹麥,如果NOMA不是今年在墨西哥有pop-up restaurant,我未必願意花80小時來回墨西哥圖盧姆(Tulum)。 」布斯福早有文章指出,千禧世代花在美食的消費比上一代以至再上一代都更高,gourmet traveler之勢必定隨時代加深。

羨慕闖蕩 vs. 女漢子獨遊

廿年前,一個女生單人匹馬出外闖蕩,只是屬於三毛和李樂詩的事。廿年後的今天,不少年輕女生都愛獨自出遊,旅遊業界也愈來愈看重solo female traveler的市場。D100《旅遊玩家》主持卓文慧說,廿年前單挑去巴黎同倫敦,當時都有點擔心,最終也被人打荷包,但似乎沒有嚇倒她:「後來膽子大了,十多年前試過一個人在幾年內先後去了尼泊爾5次,雖有點怯,但原來頗為安全。」近年單挑巴爾幹半島3次,也很順利。對於女性獨自遊,卓文慧的意見是:「穿州過省盡可能選擇白晝到埗的交通,入黑才抵達目的地會讓自己墮入不安全境地,而且不要隨便相信陌生人,雖然世上大部分人都是好人,但太容易跟陌生人到處去或會付上極大代價。」

走馬看花 vs. 深度旅遊

康保球(圖:資料圖片)
康保球(圖:資料圖片)

廿年前,旅行是去一個地方,然後進行所需要的食買玩睇。廿年後的今天,旅行與互聯網世界一樣,愈來愈講求和迎合小眾口味。逾四十年領隊帶團經驗的歡欣旅行社東主康保球表示,20年前和20年後顧客口味的轉變,最大分別是不愛趕鴨仔的旅行團,他們要求深度遊,每次出發最多2至3個國家,甚至是單一國家之深度遊。至於新興旅遊國家,他指就是冷門國家,例如非洲馬達加斯加、坦桑尼亞,意大利的薩丁尼西島、法國之科西嘉、地中海之馬爾他、塞浦路斯及東歐國家巴爾幹地區,南美洲是玻利維亞、智利、復活島,還有南北兩極。

「大台」航空 vs. 1蚊機票

廿年前,旅客訂購機票必定選擇某兩三間航空公司,因為有customer loyalty,搭飛機喎,是很重要的事啊,只能信賴相熟的產品與服務,亦因為各種飛行里數計劃和會員專享優惠,形成航空界的「慣性收視」。

廿年後的今天,customer loyalty不是完全消失,只是在經濟大環境下,傳統航空公司自身品質都難保,以價格取勝的廉價航空在此時乘虛而入,佔領了多條短線航程的市場,大眾乘客由死忠變成睇錢份上。逼得喘不過氣的傳統航空不得不推出大減價fanfare,甚至自行開設廉航服務。廉航在發達國家的市場佔有率達20%,在英國和愛爾蘭更達40%,香港現時約8%,可見發展空間還非常大,傳統航空只能捱打。

必搭飛機 vs. 郵輪冒起

廿年前,出門旅遊必然是乘搭飛機,很少人想到郵輪,難道你們忘記了史上第二最賣座電影《鐵達尼號》正是在1997年上映,看後你還敢坐?廿年後的今天,郵輪反而成為不少旅客的心水選擇。

在旅遊業界工作廿多年,現職皇家加勒比華南及香港區銷售及市場總監的Balwin楊博雄表示,廿年前香港人認為郵輪只屬於非富則貴的階級,但郵輪今天已成為主流旅遊其中一個選擇,他說:「每逢暑假或大時大節,一家小大都會考慮郵輪,加上香港多添了啟德郵輪碼頭作為郵輪母港,與廿年前相比,搭郵輪的港客數目已多出10倍以上。在可見的未來5年,郵輪將會正式成為主流旅遊模式。」

一片平和 vs. 多國紛亂

廿年前,中東雖不是太平盛世,某些國家如伊拉克從來都紛亂無比,但至少當時的敍利亞是一片平和,廿前曾到敍利亞的旅遊達人Angus李兆祥說:「去到很舒服,大馬士革有很多古羅馬和古希臘遺蹟,當地人民很友善,看到我們黃皮膚表現得好奇而熱情,還以Jackie Chan(成龍)為話題搭訕。」可惜近年的內戰炮火摧毀了大馬士革市區不少建築,有些更是三四千年的世界級古蹟,更遑論懷疑發生過生化武器攻擊。

特別令港人卻步的,是菲律賓,曾經是香港人的度假勝地,隨着亞洲各國的旅遊業冒起,菲律賓相形失色,2010年8月發生的馬尼拉人質事件,經過大氣電波的直播,基本上已嚇怕了全港市民,再加上接連的綁架遊客、血腥的掃毒行動、南部的反恐戰爭,旅客要菲律賓或要比去日本福島更需要膽量。

美帝最強 vs. 強國超前

廿年前,以至過去多年,全球最重要的國際遊客來源,無疑使美國人去到哪裏都份外有地位。廿年後的今天,真是「主權易交」,根據UNWTO(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的資料,在去年,出門外遊的中國旅客達到1.35億人,花費達2,610億美元,使中國連續數年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國際遊客來源,美國排名第二,去年花費約1,220億美元,未及中國的一半。中國人被說是財大氣粗,不是沒有根據。

文:陳俊偉(facebook.com/chanchunwaiwai)
圖:資料圖片
編輯:林信君

深度團欠有質素同業 會英文導遊料僅一成

「活現香港」為本港深度遊旅行社,專門開辦各式各樣的導賞團供遊客參加,每人收費約350至650元不等。「活現香港」企業發展及策略總監鄧彥心(左)每周都會帶團,她曾帶過遊客到本地點心蒸籠製作工場參觀,講解如何用竹紮成一個個蒸籠。(受訪者提供)
「活現香港」為本港深度遊旅行社,專門開辦各式各樣的導賞團供遊客參加,每人收費約350至650元不等。「活現香港」企業發展及策略總監鄧彥心(左)每周都會帶團,她曾帶過遊客到本地點心蒸籠製作工場參觀,講解如何用竹紮成一個個蒸籠。(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旅發局近月大力推動本地深度遊、綠色旅遊等項目,發展深度遊或成未來旅業發展趨勢。不過,「Walk in Hong Kong 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說,本港缺乏「有質素」的導遊,相信全港有能力帶深度團的只有約20人。香港入境旅遊接待協會主席梁耀霖更說,「本港連會英文的導遊也不多」。

陳智遠說,帶遊客在港深度遊,「有質素」的導遊不可或缺,因現時旅客口味已變,非單為觀光、「打卡」,而是盼與本地人傾談,導遊要有一定的國際視野,才有足夠能力與遊客達到真正交流,惟現時本港具此能力的導遊不多,「相信兩手兩腳可數完」。

每周都會帶團的「活現香港」企業發展及策略總監鄧彥心解釋,參加深度遊的旅客雖然來自世界各地,但共通點是對港殖民地歷史深感興趣,最多人問及有關香港回歸後,在法治、言論自由等方面的發展,以及港人對未來是否樂觀等,她在回應時都會舉出近期在港發生的事作例子,認為一個稱職的導遊要緊貼時代,了解香港發展。

「不要說俄文意文」

旅發局近年積極發展新興市場,包括印度、俄羅斯、中東等地,本年首4個月共有逾22萬人次從新興市場來港旅遊。不過梁耀霖說,本港一直缺乏外語導遊,「不要說俄文、意大利文,連會英文的導遊也不多」。

據旅遊業議會數字,截至今年6月,本港有逾6200名持證導遊。梁耀霖估計在該些導遊中,只有一成人通曉英語,其中約500人正在執業,故按現時情况,未能滿足需求。梁說,現時不少專上學院開辦有關旅遊的課程,其中包括考取導遊牌照,提議大專課程用英語教授相關知識,加強訓練,以增加懂英語的人手。

2017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