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小二的課室,小女孩做錯了事,她擔心老師責怪就哭起來,同學安慰她:「我明白你害怕老師不喜歡你,不過這位老師只會是你今學年的班主任,明年就不再是她,在你生命裏不算什麼大事,下次不要再錯就是了。我們談談大家喜歡吃的食物吧!」只有七歲的同學懂得勸導和開解同輩,她當社工的媽媽鍾曉彤認為,可能是自己多年來家教的潛而默化。鍾曉彤在女兒三歲時經歷了一場大病,讓她反思自己的人生下半場,最後她毅然放下穩定的政府新聞處工作返回大學進修,不僅以自己所學培育女兒成長,也在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擁抱驚懼無助的灰暗童年。
接受訪問,對於鍾曉彤來說並不陌生,除了因為她任職政府新聞處長達十年,也因為她在大學時患上血癌,康復後成了眾人眼中的「抗癌勇士」。高考後成功進入港大修讀心儀的法律系,鍾曉彤就像其他新生一樣,開學時雀躍地參加許多精彩活動。但某天她開始發起燒來,早上明明沒有異樣,午後開始出現低燒,翌日起牀體溫又回復正常,如是者整整一個月。駐校醫生擔心起來,安排她驗血,當她確診患上血癌時,同學朋友都擔心又傷心。「我做化療時掉了很多頭髮,同學會不動聲色把地上的頭髮一根一根撿起來,不讓我發現。」但病者本人的心情卻異常平靜。「當時我覺得病不可怕,死也不可怕。」她回憶着。「因為一直以來的日子過得太疲倦?」記者問,鍾曉彤紅着眼點頭說是,聲音變沙啞了。
爸爸向媽媽動粗 女兒偷偷進廚房把利器收起
鍾曉彤的童年,由父母私奔開始。媽媽是生於貧窮而重男輕女家庭的漂亮女孩,爸爸是富裕家庭的養子,二人邂逅不久,媽媽就懷孕。養父母反對婚事,爸爸於是為愛出走。「爸爸離開家庭後成為室內設計學徒,可惜富家子不擅理財,不到幾年就債台高築,養父送給他的樓房物業一個一個給賣掉。」鍾曉彤從小目睹父母因錢銀吵鬧,小學就開始面對沒錢交學費的為難。「我去請求校長通融的時候,會主動提出幫他辦事情,做這做那。」為了生活,她拚命設法討好別人,只是成長期創傷纍纍還是避不過,當中最要害的一擊發生在小學時的某個晚上。
父母成家的時候才二十未滿,兩口子童年缺乏愛,不懂相處之道。爸爸沒定時拿家用回家,媽媽在壓力下會責罵爸爸,一罵就是幾個小時,最後多半是爸爸向媽媽動粗收場。「以前兩個哥哥會出手制止,後來他們考進寄宿學校,家中只剩下我,每晚我都活在驚恐中,害怕爸爸按捺不住打媽媽,我會偷偷溜進廚房把所有利器收起來。」那個晚上,爸爸又做錯事被媽媽責罵,爸爸要向媽媽還擊,鍾曉彤抱着顫抖的小狗瑟縮於房間角落,媽媽跑進來想要躲避,爸爸緊隨其後隨手拿起數支筆朝媽媽的臉插過去!
「雖然年紀小,但我知道媽媽是家暴的受害者,爸爸以暴力對待媽媽,我是非常憤怒的,但同時,我這個血腥場面的目擊者在驚恐之餘,還要承受嚴厲指控帶來的自責。媽媽怪我沒有站出來保護她,不是好女兒,沒有正義感、不是人。」八、九歲時的一幕至今歷歷在目。長時間夾在父母中間成磨心,鍾曉彤形容自己是要看着父母眉頭眼額做人那種夾縫中的孩子,她懷疑病也可能是這樣鬱出來的。
遇上警員 帶她到少年警訊會所做功課
其實她不是沒有試過為媽媽出力,有一次爸爸打媽媽,她央求到場的警察叔叔不要離開,因為她知道警員一走,爸爸又會再動手。當然,報警不能阻止父母的婚姻繼續崩壞,但幾年後,鍾曉彤遇上另一位「阿Sir」,改寫了她的人生。「那時每天放學回家,在電梯口聽到父母的吵架聲,就會到公園找個地方坐着做功課。」穿著校服的女孩獨自一人,難免吸引街童搭訕。那天她正被幾個少年圍着,一位便衣警員走過來跟她說:「阿妹,我留意了你好幾天,你不是和他們混熟的,快跟我來。」警員把鍾曉彤帶到附近的少年警訊會所,從此那個地方成了她的另一個家。「我成為少年警訊會員,每天下課到中心做功課,幫忙做義工後還會獲得蓋印,儲夠蓋印有證書。」她亮出稚氣的笑容。
在清冷童年照亮她的,還有二哥的一幕「驚嚇」演出。「他告訴我,如果我們不想學爸媽一樣終日為錢爭吵,只得一條路,就是努力讀書,否則就像很多類似的家庭,男的去走白粉,女的做妓女。他還仔細形容嫖客的模樣,模仿他們的舉動來嚇唬我。」妹妹把逃避厄運的方法牢牢記住,即使那年患病,她仍然堅持每天在病牀上好好完成功課。
病癒之後,鍾曉彤聽從醫生的建議調節生活步伐,於是她放棄法律系轉讀較輕鬆的學科,畢業後受聘於政府新聞處,fresh grad第一份工一做就十年。結婚後組織自己的家庭,以為可以跟過去的不快告別,豈料女兒出生後,她不斷憶起童年時的壓迫與傷痛。女兒三歲時,病魔再次來襲,面對健康問題之時,她重新思考人生。「小時家庭生活不愉快,很希望有人幫我,如果我可以成為那個人,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就這樣,鍾曉彤重返港大修讀社工系。
修讀社工課程 接受心理輔導
童年的磨難讓鍾曉彤很重視人與人的相處,鍾曉彤不希望走爸媽的舊路,所有事也以別人為先以避免爭吵,小時被同學取笑仍樂在其中,將別人的感受放大,把自己的需要隱藏,但這樣卻逼得自己透不過氣來。上一代對子女成長的影響有多深遠,她似懂非懂,直至修讀社工課程時才真正認識,她一邊讀書一邊接受心理輔導,重新認識自己並調整心態,漸漸放下多年來的愧疚和各種包袱。「過去的經歷令現在的我更能理解不同家庭的各種苦難,成為幫助別人的資源。」畢業後,致力研究原生家庭的範疇,她很想家長在子女年幼時,就明白自己角色的重要性,而她相信幼稚園就是及早介入社工服務合適的地方。「成為幼稚園駐校社工後遇到一位學生,她常常無故被媽媽責罵,媽媽在面談時告訴我,她年少時也是經常被媽媽責罵,我拒絕學習父母溝通的方法,她就剛好相反,兩者都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我鼓勵這位家長以較正面的方法跟女兒溝通,減少責罵,親子關係漸漸得到改善。」
幫助別人改善親子和家庭關係的鍾姑娘,沒忘記修補自己與母親的感情。「過去,我腦海充斥着家庭不和諧帶來的傷害,忽略了媽媽努力為我做過的一切。」當她放下創傷,昔日溫暖片段浮現。「因為家用不夠,連學費也沒錢交,媽媽為了讓我們有新校服穿,會買布回來親手縫製。」除了縫紉機發出的馬達聲,兒時的美好回憶還帶着飯香。「有時下課後我會期待吃到媽媽的雞翼和芽菜炒蛋,有一段日子,我愛上白汁雞皇飯,她就去學習烹煮的方法……」
「Uncle要獻唱! Auntie去換衫!」
在接受輔導的過程中,鍾曉彤深刻體會母親的感受,她很愛媽媽,希望媽媽可以把多年來的擔子放下,快樂地生活。籌備婚禮時,鍾曉彤和媽媽已經多年沒見,她感謝丈夫和她一起邀請媽媽出席。談到當年的婚宴,她笑說有如電視劇的情節。離異多年的爸媽均答應參加婚宴,女兒找來兩批好姊妹分別照顧他們,各坐一圍,本來該很妥當,誰知爸爸高興起來說要上台唱歌,媽媽知道一定不高興,怎辦?「女人都貪靚,於是我們替媽媽預備了幾套晚裝,好讓她在爸爸唱歌時離席更衣。」
兩組姊妹各自備有對講機,A隊:「Uncle準備要獻唱!」B隊:「我們現在帶auntie去換衫!」鍾曉彤七情上面,「婚宴特工」最後順利瞞天過海,皆大歡喜。驚險搞笑的劇情把方才的淚水都蒸發掉,談到懂事又快樂的女兒,鍾曉彤更是欣慰。今天,她致力成為家族的和平大使,定期聯絡哥哥和父母組織家庭聚會,讓大家終於可以共享無價的天倫之樂。她多次強調希望社會上有更多家庭能走出過去的傷痛及陰霾,快樂健康地養育下一代,訪問完結時,更貼心地為記者的育兒問題把脈,並送上貼士和鼓勵,「加油!Never too late!」一句溫柔輕巧的話充滿了勁度。
■Profile
鍾曉彤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畢業,曾任職政府新聞處新聞主任,後修讀社工系,現為幼稚園駐校社工,公餘擔任義務輔導員,並為神學院婚姻及家庭治療心理學博士生。已婚,育有一女。
文﹕劉倩瑜
圖﹕馮凱鍵、受訪者提供
編輯/陳淑安
美術/明報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