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中醫 無懼前路挑戰 鑽研醫術 成功之道在嘗試

Job10_A06_pto01

既愛寫書,又愛畫漫畫,曾任港台編劇及參與演出的李廣冀雖百般武藝集一身,卻偏愛做中醫。李醫師笑言自己是機會主義者,他認為人需勇於嘗試,平時多裝備自己,亦要接受機會。雖然有時準備不足,但亦要去嘗試,因為在嘗試多次後才會熟練。這樣的性格和想法,正正影響了他的選擇。

認清自我 踏上中醫路

愛畫漫畫的李醫師在診所內用漫畫介紹不同病症。
愛畫漫畫的李醫師在診所內用漫畫介紹不同病症。

李醫師自言中文比英文好,與西方學科,如西醫、生物科技等科目無緣,但自小喜愛中文,對中文創作、中醫、國畫等中國文化特別有興趣。同時,他亦認為中醫比較實用,當中的知識可以在工作中運用出來,更笑言可以省回醫藥費。在他讀書的年代,中醫學士課程是一門新學科,而且中醫註冊制度亦是剛剛成立,在各方面都是新開始的情況下,比較少人選讀。不過李醫師毫不懼怕,他說:「我喜歡特別的東西,人人都做的事我未必去做」,成就了他的中醫之路。他指出中醫在香港是「由無變有」,由沒有註冊制度變成有註冊制度,這轉變證明了政府的肯定,當時他認為中醫師前景雖是模糊,但是光明的。中醫師是行醫的一種,其受社會尊重的地位,吸引了李醫師進入中醫一列。他說,中醫市場會因為香港人口老化而漸漸興旺,而制度亦慢慢變得完善。

病人以貌取人 年輕不專業?

李醫師年輕的外表,曾被病人投以質疑的目光,幸好他以醫術證明年齡不代表一切。
李醫師年輕的外表,曾被病人投以質疑的
目光,幸好他以醫術證明年齡不代表一切。

李醫師年紀輕輕已跟朋友一起合夥經營診所,在電視節目亦不乏他的身影,在中醫行業來說,是比較成功的一員,但其實他亦曾經遇過挫折。「那麼年輕?可以嗎?」、「我以前光顧某名醫的!」、「你處方那一種藥會否比較好?」、「我以前曾吃過這款藥但不太靈通啊!你還要處方給我嗎?」這些都是李醫師開始行醫時經常被問到的一堆問題。面對病人質疑的眼光,奇異的眼神,旁敲側擊的提問,當時初出茅廬的李醫師完全沒有還擊之力,「初期不懂怎樣回答,因為沒料過他們會這樣發問」,被病人問到年齡問題,他初時會如實回答。但後來,李醫師發現這些問題可以用另一個方法回應,就是「我已經行醫了一段時間」或佩戴口罩遮掩外貌。他笑指,其實從事中醫需講求情緒管理指數(EQ)及智商(IQ)。

專長太出名 自動變專科

由於醫術是需要鑽研的,所以在開診初期李醫師未能掌握某些病症的治療方法,以致病人產生疑惑。在行醫多年後,他的醫術逐漸純熟,是個能兼備中醫內科、經絡針灸、骨傷推拿技能的綜合醫師。現時香港沒有設立中醫專科牌照,不過,醫師可以只做有關自己專長的療程,如跌打、針灸等。李醫師舉例,有些綜合醫師會因為自己某項專長,如治理中風,吸引大量中風病人求診,而令自己無暇照顧其他病症的病人,最終只有中風病人光顧,間接地成為專科醫生。

中西思維難分清

在中醫學士課程的第一年,學生會學習到西方的醫療知識,但香港的中醫只會在量度血壓和血糖會用到西醫工具。中醫學生通常是理科生,在中學時念西方的現代科學,與傳統中醫哲學的文化不同,所以要在學習中醫時透過閱讀古書和與教授交流,改變根深柢固的西方思維。李醫師說理解中國文化思維是課程中最困難最複雜的部分。其次,李醫師表示在香港,中醫處方的都是中藥,可以令醫師直接知道不同藥效,藉此更可鍛鍊醫術,與內地中醫處方西藥的做法不同。雖然中西醫思維無法結合,但治療方法、手段可以一起配合運用,例如把中藥磨成藥粉變成藥丸服用。

中國文化助學習

李醫師建議同學多閱讀古書,有助理解中醫典籍。
李醫師建議同學多閱讀古書,有助理解中醫典籍。

李醫師認為中文較好的同學修讀中醫會有優勢,因為課程中要經常閱讀中國古書,要懂得理解並熟悉文言文才可以深入了解中醫。除了要熟習中國文化知識外,有關人類行為的知識,如哲學、心理學,都可以幫助同學學習,而且他亦認為同學懂得簡體字會具優勢,因為古書多是在內地出版並以簡體字編寫。話雖如此,李醫師坦言如果同學喜歡這科目,透過後天努力,亦可以克服困難。他在內地時遇過一些不能說流利中文的外國人修讀中醫,他們都願意花時間學習,所以若同學中文不太好但想修讀中醫的話,都不必過份擔心。

【課程速遞】

除了中醫學士課程,同學亦可考慮修讀入學門檻較低的中醫副學士或高級文憑課程。中醫藥副學士或高級文憑畢業生可於中醫藥房擔任配藥員,但不能成為註冊中醫。不過,同學可以此為跳板,畢業後入讀學士課程,拾級而上。

現時,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及香港中文大學東華三院社區書院(中東書院)均有開辦中醫副學位課程,課程分別銜接不同的內地中醫大學,讓畢業生升讀學士課程。例如HKU SPACE 中醫學副學士畢業生,可豁免全國高等院校入學考試,直接入讀例如廣州中醫藥大學等的國內中醫藥大學一年級學士課程;而中東書院中醫藥(中醫醫療)理學副學士的畢業生,則可獲廣西中醫學院及成都中醫藥大學的中醫藥學士課程優先取錄。

錄像分享

書本樣式

 

 

 

物理治療師絕非輕鬆工作 人口老化機遇 行業更吃香

隨著社會人口老化問題愈趨嚴重,同時更多人了解及注重痛症等問題,令物理治療行業更吃香。註冊物理治療師翟敏樺(Daisy)入行9年,曾於私家醫院及私人診所工作,有着不同體會和經歷。她指物理治療師前景樂觀,但工作絕不輕鬆。

隨著社區人口老化問題加劇,及更多人關注痛症問題,令物理治療一行前景樂觀。
隨著社區人口老化問題加劇,及更多人關注痛症問題,令物理治療一行前景樂觀。

理科非必然 文科同樣有機會

Daisy自幼便喜歡戶外活動,不喜歡「坐定定」,不會選擇辦公室工種的她最後便選擇物理治療。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系的她直言,學習過程需要大量背誦,醫院實習過程也絕不輕鬆。醫院實習過程中,會由年資較高的物理治療師帶領,除負責辨症外,也需要提供治療方法。

Daisy提及,自己入讀該課程時,有同學是文科出身,可見修讀理科非必要條件,但對文科班同學的成績要求會較高,最重要的是入讀課程後可以跟上學習進度。她特別指出中英數才是最重要,尤其以英文為甚,因為有關科目主要以英語授課。

現時,除物理治療師學士課程外,部分院校亦有提供物理治療助理課程,但修畢這些課程,仍與一名正式物理治療師有相當距離,助理只能協助物理治療師的工作,在理論基礎上助理比治療師不足。要成為正式物理治療師,需再考進物理治療師學士學位課程。

一般公立醫院有對物理治療師作分級制,私人診所則較注重年資及經驗。如要成為更高級的物理治療師,必須修讀碩士學位課程。

毅然轉入私家醫院 看透兩世界

物理治療師要對人體骨骼結構有深入的認識, 以便處理各種骨科痛症。圖為Daisy手執脊椎模型。
物理治療師要對人體骨骼結構有深入的認識,以便處理
各種骨科痛症。圖為Daisy手執脊椎模型。

畢業後工作一段時間,Daisy希望尋找新挑戰,毅然放棄私人診所較穩定及舒適的工作,加入私家醫院。然而,私家醫院的環境與診所截然不同,私家醫院更注重團隊合作,自由度也較低。而醫院所接觸的範疇更廣,例如治療兒童身體機能上出現發展遲緩等情況。

另外,物理治療師也要協助或教導病人進行基本的康復療程,例如使用一些復康工具輔助走路等。相反,在診所遇到的病人大多都可以自行走動,情況較醫院理想。Daisy坦言,在醫院工作的日子裡,間中會聽到一些長期住院病人身故的消息,都會感到不愉快和難過,久而久之,會把生死看得較淡。

於醫院工作期間,Daisy經常要處理突發事故,她舉例:曾為一名情況嚴重的病人治療,期間病人情況突然轉壞,需要透過心外壓恢復呼吸。最初遇上這些情況,她感到不知所措,需要數次經驗才學懂如何處理。

細心小心為重 不怕厭惡工作

物理治療師除了負責骨科痛症外,也需了解包括針灸、部分胸肺科、神經科及肌肉科等相關知識。另外,物理治療師需協助一些有發展障礙的病人進行訓練。除診症、治療外,也要負責提供講座,Daisy說:「物理治療範疇很廣泛,教育也是其中一個項目。」講座內容包括職業安全健康及病症預防。而一些大型體壇盛事前,例如渣打馬拉松及樂施毅行者等,物理治療師都會開設講座提供注意事項。

物理治療的過程牽涉到很多身體接觸,要避免尷尬情況,Daisy認為雙方需要多作溝通。
物理治療的過程牽涉到很多身體接觸,要避免尷尬情況,Daisy認為雙方需要多作溝通。

物理治療屬於醫療行業,細心謹慎終究是最重要的,一旦出錯,可延誤整個療程或對病人身體造成傷害。Daisy特別提醒,當物理治療師要有心理準備,不可以怕血,且有機會面對一些厭惡性工作,例如一般由駐醫院物理治療師負責的抽痰程序。

要成為一名成功的物理治療師,較外向的性格會更易得到病人信任。除此之外,溝通和表達能力亦不可少。物理治療師與病人一般需更多身體接觸,若是男治療師遇上女病人,或會出現尷尬情況。Daisy作為女性,顧慮會較少,但她也有過尷尬的經歷。Daisy憶述,曾遇上一名病人拉傷大腿內側肌肉,治療過程令病人感到尷尬,但最重要是雙方溝通,要讓病人知道治療師的用意,認同治療師的專業。另外,物理治療是漫長過程,並非一兩次治療便可把病患根治,病人可能因不了解而責怪物理治療師,這方面也需透過溝通令病人釋懷。

【知多點】

●抽痰
當病人因肺部問題產生很多痰,便需進行抽痰。抽痰方式是用喉管從鼻或口部進入喉嚨,令他們可以維持呼吸暢順。此程序一般會由物理治療師負責,但若病人有長期需要,護士亦會協助處理。
●超聲波治療(Ultrasound therapy)
通過刺激軟性組織,並增加組織循環,使病人更快康復。
●干擾波電療(Interferential therapy)
透過電流刺激深層的神經,能緩解疼痛及放鬆肌肉。
● 運動治療(Pelvic Tilting Exercise)
利用健身球(Fit Ball)帶動腰骨及腰椎等部分活動。

【提提你】

物理治療師每天的工作概況:
● 病人數目:公立醫院治療師平均每日為30 – 40名病人診症私人診所治療師平均每日為10 – 20名病人診症
● 工作時間: 以在私家診所工作的Daisy為例,她每周工作約4天半,工時約為早上9時至晚上7時。

錄像分享

書本樣式

job10_a05_1

job10_a05_2

 

 

 

增值葡萄酒和侍酒知識 隨時投身酒業相關職位

Job_2015-09-25_b1近年不少私人聚會或商業活動都會以不同的美酒作招徠或與品牌推廣作配合,除了使活動內容更豐富外,也有助減少硬銷的感覺。有葡萄酒培訓導師表示,現時坊間賣酒的地方愈來愈普及,與酒業相關的工種,如飲食、零售、批發、倉務等均渴求人才。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天恩培訓及發展中心 (下稱信義會)「葡萄酒推廣員基礎證書」及「侍酒員基礎證書」課程導師袁通利表示,自 2008 年政府實施免酒稅後,葡萄酒市場每年不斷增長,由於行業競爭大,加上顧客的知識層面提升,業界對人手的要求和需求也提高了,大部分僱主均希望聘請具備相關知識的人才。

葡萄酒推廣員、侍酒員 重誠實、主動態度

其中葡萄酒推廣員和侍酒員皆為服務性行業,投身者需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誠實品格、主動、喜歡與人接觸,最重要是懂得欣賞葡萄酒,經常留意業界的發展,舉例:近年業界多了一些關於酒的拍賣,另外除了新世界和舊世界的酒外,從業員也要認識新興國家或地區,如印度、南非的酒。

隨着消費者對酒的要求愈來愈高,他們所追求的不再局限於葡萄酒的口感和味道,有些會講求酒的香氣,如檸檬、菠蘿、木材、煙燻味等。另外由於酒為農產品的相關製成品,其收成會因應氣候、雨水,使每年的產量或品質有所不同,從業員因此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才可應付。

課程重實務 葡萄酒、侍酒 學問大不同

袁通利指,現時坊間有不少與酒類相關的課程,當中不少是以興趣、享受或業餘知識作出發點,以職業導向角度出發的較少。其中信義會開辦的「侍酒員基礎證書」(ERB) 和「葡萄酒推廣員基礎證書」(ERB),內容均着重實務性,貼近社會環境需要,如講解現實中餐飲、零售、存倉的做法,不會只是紙上談兵。

信義會就業主任袁綺苓表示,以上兩個課程涉及與酒業相關的兩個工種,學員從中可認識不同酒的分別、來源和特性等。其中葡萄酒課程希望學員認識葡萄酒行業,掌握葡萄酒相關推廣、銷售及建立關係網絡的技巧,以投身葡萄酒推廣員工作。侍酒員課程則主要讓學員認識及掌握侍酒知識及技巧,以應付業內人力需求,以及希望他們認識每種葡萄酒的特性及味道,並掌握不同葡萄酒與不同食物的配搭。

侍酒員工作涉銷售 具專業資格出路廣

袁通利表示,現時一般較有規模的餐廳會聘請 1 至 2 名侍酒員,侍酒員起薪約 13,000 元,出路包括餐飲行業,如餐廳、酒樓,累積足夠經驗後有機會晉升至餐廳經理。

隨着近年零售商店數目和各式品酒活動的增加,業界對人手有一定需求,當中包括酒類推銷和市務人員。其中葡萄酒推廣員的出路包括零售界、批發公司等,薪酬約 8,000 元底薪,另有佣金。如具備葡萄酒的相關專業資格,出路更廣,可從事導師、專欄作家等。袁通利說,兩者的入職要求一般均為中學畢業,曾進修相關課程者優先。無論是年輕人或中年人士,只要對葡萄酒銷售、營銷工作或侍酒員工作感興趣,均可報讀以上課程。

管理學掌握通用技能 商界發揮所長

Untitiled

別以為管理學技巧,只適合管理人員應用,其實無論是時間管理、資源管理等皆屬通用技能,能夠應用在職場及日常生活中。林華敏 (Aletta) 正修讀相關學士課程,期望掌握這門實用學科,配合上莊、兼職、實習等不同經驗,對日後投身商業社會工作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來自內地的 Aletta,在廈門完成高中課程,本獲當地大學取錄,卻有感香港大專的學習環境,無論校內校外均設有多元化的活動,如上莊、籌辦活動、機構實習、到其他地區/國家交流等,有助培養獨立、領導、溝通等能力及拓闊視野,故入讀恒生管理學院的「管理學工商管理 (榮譽) 學士」課程,為日後成為經理級人員,又或是協助開酒樓的爸爸打理生意,打穩知識基礎。

提升軟硬件技能 爭取實戰操練英語

升讀課程第二年的她不諱言,缺乏商科背景加上英語能力稍遜,故要加倍努力。「以首年課程的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一科為例,涉獵不同管理原則和功能的基本認識,導師授課時,會配合一些不同的商業實例作分析,讓學員更易明白箇中理論。」為了提升英語能力,她除了多看英語電視節目及電影、閱讀英文報章外,還在西餐廳當兼職侍應生,有助練習英語。

Aletta 更決定把握餘下 3 年的學習生涯,增進不同範疇的商業知識,並積極參與上莊、兼職、實習,期望獲得實務方面的經驗與知識之餘,亦能學習待人處事,提升軟硬件技能的競爭力,為將來投身職場做足準備。「香港有很多公司都在內地設有分公司,期望日後學歷加上我的內地背景,能在職場上有發圍機會。」

培養分析、解難能力 應付職場多變

隨着企業營運環境愈趨複雜多變,恒生管理學院管理學系副系主任兼管理學工商管理課程副總監劉柏能博士指出,新一代的管理人必須要具備彈性、多角度的思維,以及高度的分析、解難等能力,方能應付工作上的各項挑戰。

為培育更多管理人才,該學院開辦的「管理學工商管理 (榮譽) 學士」課程,除了重點教授管理學科目之餘,亦設有多元化的選修科,讓學員發展個人興趣,不會局限於某個學習領域。他表示,學員會學習如何處理組織內外人事物的各種問題,從溝通協調、領導規劃、整合資源等均包含其中。小組報告、匯報以外,學員更可透過課程提供的實習、海外交流、企業參觀等機會,不僅有助了解行業的運作,也能提升個人溝通、協作等軟技能。

各行各業增聘管理人才 不乏見習生計劃

各行各業都對管理人才需求甚殷,根據該學院 2012 年就業調查顯示,約 52% 的本地僱主,首選的招聘對象,是修讀管理學的畢業生。劉博士說,畢業生可投身不同行業,任職人力資源主任、行政主任、助理經理等崗位,起薪點估計約 12,000 至 14,000 元。

「近數年愈來愈多大型企業推出管理見習生計劃,招募大專院校畢業生加入,以培育中層管理接班人,且設有明確的晉升階梯,為畢業生帶來不俗的發展前景。」

咖啡調配師 打工創業皆可 打穩基本工 留住顧客心

job06_A03_pto02職場上不少工作都要由低學起、做起,以咖啡調配師工作為例,除了沖調咖啡外,也要負責清潔的工作。有資深業界人士表示,對咖啡店來說,單是咖啡杯的清潔,已足以對咖啡的品質有所影響。想躋身咖啡調配師或老闆行列,就要好好裝備基本工夫。

仁愛堂 YES 專業進修課程 (下稱 YES) 咖啡課程導師許紹韋 (Sam) 表示,咖啡店對食具的清潔十分講究,尤其是咖啡杯,因為洗得不乾淨的話,可能杯中會殘留其他咖啡或清潔劑等的味道,對咖啡的品質或多或少有所影響。

以人為本策略 留住員工和顧客

近年飲食業一直難招聘人手,為了留住人才,他建議,店主多給員工發揮空間,「不乏年輕人投身這行,店主平時可以多購買不同種類的咖啡豆、沖煮工具等,跟員工一起研究、品嘗,一方面提升他們對沖調咖啡的樂趣,另一方面亦可跟他們建立朋友關係,營造和諧融洽的氣氛,這有助增加他們對公司的歸屬感,工作時更能發揮服務的精神。」

在留住顧客心方面,他教路,小店不妨採用「以人為本」的服務策略。除了主動與客人溝通,了解他們的口味和需要外,「假如客人感到不適的話,可容許他們自攜食物,又或提供暖水,讓顧客感受到小店的體貼和人情味。」他補充,連鎖店要做到一致性,在產品貨源的自主性較低;小型咖啡店在資源運用方面則較有彈性。

咖啡烘焙師 揀選、烘焙咖啡豆

投身咖啡調配師暫不需持有專業資格,但若曾修相關課程,將有一定優勢。咖啡調配師一般可投身連鎖咖啡店、小型咖啡店、會所、酒店等,以任職連鎖咖啡店為例,起薪點約 8,000 元,小型咖啡店則約 10,000 元,一般要求是中學畢業。以連鎖咖啡店的咖啡調配師為例,一般職務包括:調配咖啡、場務、清潔、貨存事務等職務。

至於創業的話,現時開設一間小型咖啡店的成本需數十萬元起,以一間約 400 呎的咖啡店為例,如果不包括食物製作的話,約需 2 至 3 名員工;附設製作食物則需約 4 至 5 名員工。

他指,咖啡行業中除了咖啡調配師,還有其他工作崗位,如咖啡烘焙師,「不少批發公司設有這個職位,或由老闆兼任。他們負責烘焙咖啡豆,為咖啡店揀選及採購優質的咖啡豆,確保咖啡質素。」

創業者申請牌照 易忽略細節

坊間有不同的咖啡課程可供有意進修者選擇,其中 YES 開辦了「小品咖啡店創業及烹調證書課程」、「3D 咖啡拉花工作坊」、「精品咖啡師證書課程」,創業課程的內容包括開店要注意的事項,如食肆牌照認識、器材設備、不同咖啡店的營運模式等;而實習部分亦包括沖製咖啡的技巧、不同種類的沖調方法和選料準則。

同為以上課程導師的Sam表示,以申請牌照過程為例,很多人會忽略一些細節,如餐檯、椅子、裝飾物料、假天花等,都要採用防火物料,而且要具備消防證明書。他補充,創業人士亦可委託飲食牌照顧問公司代辦申請牌照工作。

在眾多課程中,對咖啡行業有興趣的年輕人應如何選擇?他稱,如果沒打算創業,只是對行業有興趣,可選擇拉花或咖啡師課程。如果想創業者,則可報讀創業和咖啡師課程。

他說,「3D 咖啡拉花工作坊」的學員有不少實習機會,包括基本咖啡沖煮技巧、蒸煮牛奶技巧和教授立體拉花秘訣。「精品咖啡師證書課程」內容則有較多理論,而且較深入,如世界不同的咖啡沖煮技巧,沖調咖啡工具的認識、咖啡豆烘焙知識、手沖與虹吸壼沖煮、認識意式濃縮咖啡等。而為配合市場需要,課程內容亦會定期加入新內容和元素,如咖啡業界相關的專業名詞,手沖咖啡、杯測的認識等。

IT 人考取 CPIT 認證 可向商業系統分析師發展

IT 行業涉及的工作範疇很廣泛,初入行的年輕人多從事軟件程式編寫員,往後的事業發展路向又有何選擇?本港業界已推出一個 CPIT 的資歷認證制度,讓業內及準備入行的人士參考。處於資訊科技發展瞬息萬變的年代,作為 IT 從業員也要不斷提升本身知識技能及專業水平,考取各項專業認證,才能夠展示自己的實力,及在相關行業持續發展。

根據職業訓練局資訊科技訓練發展委員會發表「2014 年資訊科技業人力調查報告」,結果發現資訊科技業僱員人數過去 10 年持續增長,由 2004 年 6.2 萬人,增至去年逾 8.2 萬人,增幅超過 3 成。報告同時預測未來 4 年,資訊科技行業每年需增聘 4,800 名新血入行,可見 IT 行業前景樂觀。

高峰進修學院 (PEAK) 高級訓練顧問李日全指出,雖然報告顯示各類機構對資訊科技人手需求持續上升,但當中有 4 成受訪企業指出,2014 年招聘卻感困難,原因是應徵者人數不多,這顯示了業內人力供應量嚴重不足。目前坊間亦開設了五花八門的 IT 課程,培訓更多人才以滿足市場需要。

8 項專業認證 朝不同方向發展

至於 IT 從業員可以考取什麼專業認證,以提升自己的實力及作好裝備呢?李日全表示,CPIT (Certified Professional of IT) 證書是首個由香港資訊科技界頒發,同時可與政府資歷架構相配合的認可IT專業資格。

「此證書是根據個人的知識、技巧、能力及工作經驗,為本地的IT從業員提供一個客觀的資歷認證,也為他們規劃事業發展及進修目標時作為參考之用。本地不少僱主,如賽馬會、中華電力等大型公司在招聘員工時,也會以此認證作為考慮因素之一。」對有意入行或轉職人士,具備 CPIT 證書有助提升競爭力。

現時 CPIT 共有 8 項專業認證,包括 3 項以評估為本的認證:項目總監 (Project Director – PD)、系統架構師 (Systems Architect – SA)、質量保證經理 (Quality Assurance Manager – QAM);3 項以考試為本的認證:副項目經理 (Associate Project Manager – APM)、資訊保安主任 (Information Security Officer – InfoSec)、商業系統分析師 (Business Analyst – BA),而去年亦推出了兩項以認可為本的認證:項目經理 (Project Manager – PM)、系統操作主任 (Systems Operation Officer – SOO)。

備戰考試技巧、策略

高峰進修學院 (PEAK) 特別為準備考取BA資格的人士開辦「Professional Training on Business Analyst (For CPIT Examination)」課程,導師除了教授有關考試的 8 個主要內容外,亦會指導學員備試技巧及策略,訓練學員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答題。

「BA 考試內容主要包括企業需求分析、需求管理、意見收集、需求分析、傳訊、方案評估、IT 知識技能、一般商務及專業操守。考試形式以 MC (選擇題) 為主,內容會涉及一些情景分析。」

商業系統分析師 結合 IT 與商業知識

考取此認證後,學員可以朝着商業系統分析師或系統經理進發。「商業系統分析師主要為公司提供 IT 服務專業意見及擔當管理的角色。這角色必須具備基礎的軟體開發與質量控制的相關知識及技巧,工作涉及評估軟件系統的可行性、設計系統功能、技術程式測試等。」

他表示,商業系統分析師的工作是把 IT 與商業結合,當中亦要分析企業及客戶需求等方面,所以具有良好的組織力、邏輯思考、分析能力、溝通技巧及對商業運作有認識更佳。

肥佬會考生 變新加坡教師

job26_a01_pto01s
常言道:態度決定高度,眼前的郭家威(Marco)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中學時不愛讀書,只顧打機、講電話,結果會考僅得5分,中英數不合格,連想重讀亦波折重重。放榜經歷猶如鬧鐘把Marco敲醒,他決定發奮圖強,轉而修讀IVE課程,重拾對學習的興趣與自信。02年到新加坡實習時,更為他現今在新加坡執教鞭播下種子,以自身經歷鼓勵學生,成為作育英才的教師。

會考跌低 再度爬起

會考失意後,Marco重新振作,坦言「不想再輸俾人」,入讀IVE基礎文憑前更參加了英國的遊學團,頓感學習英文的重要性,同時發現了自己的語文潛質。後來升讀IVE運輸及物流高級文憑,面對同班預科畢業同學難掩自卑感,另一方面發現高級文憑對英文的要求更高,為了鞭策自己,他迫自己背英文字典,用拍字簿自製生字筆記,連電話、電腦及提款卡等的指令都轉用英文,讓英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入讀IVE可說是Marco的人生轉捩點。「在IVE除了是知識上的得益,最重要是助我重建自信,找回學習的動力,不再半途而廢。」不像一般學生只求合格「碌過」,Marco追求卓越,為了遠離引誘,更犧牲了不少社交生活的時間。他坦言:「我要追回失去的時間,所以自知要比人付出多一倍的努力。」

倫敦留學 奠定獅城生活基礎

2006年往新加坡實習,讓 Marco萌生在當地體驗生活 的念頭。
2006年往新加坡實習,讓Marco萌生
在當地體驗生活的念頭。

結果Marco的努力沒有白費,不但多次獲取獎學金,更有機會到新加坡實習,為今日的教師生涯埋下伏線。「06年到新加坡的物流公司實習,很喜歡當地的文化、在綠化環境方面的成功,加上新加坡人友善熱情,讓我一直想到那裡作較長時間的逗留,真正感受生活。」除此之外,Marco更獲得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的實習機會,又參加過台灣考察團,助他擴闊視野。

執教科目廣泛 繼續挑戰自我

Marco其後升讀理工大學,畢業後以獎學金到倫敦修讀碩士。留學生活加上熱愛背包旅遊,讓Marco變得更獨立堅強,於是回港前決定透過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局,投考新加坡學校的教學助理,豈料最後獲邀到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當教師。他教授的科目相當廣泛,包括電腦、網頁設計及銀行業務等。問他這樣豈不是要樣樣皆精?他謙虛地說:「新加坡十分願意投放資源去培訓老師,加上我喜歡挑戰自己,因此不介意多作新嘗試。」此外,Marco又要為不同的交流團帶隊,培育未來的社會棟樑。

於2009 年獲英國文化協會頒發獎學金,前往倫敦留學。
於2009 年獲英國文化協會頒發獎學金,前往倫敦留學。

兜轉人生 成寶貴經歷

Marco說自己「知恥近乎勇」,一次失敗並沒有把他擊沉,他勸告現今的年青人,就算DSE成績不如理想,或者不能直接升讀本地大學亦無須過份灰心。「只要肯努力的話,最後還是可以追回來。就像我現在也不會覺得自己跟其他大學畢業生有甚麼不同,雖然有人覺得這樣的路有點兜兜轉轉,但對我來說卻是難能可貴的經歷。」

除了教書,Marco還要為不同的交流團帶隊,雖然生活忙 碌,但他樂在其中。
除了教書,Marco還要為不同的交流團帶隊,雖然生活忙碌,但他樂在其中。
【提提你】

身為教師的Marco,籲同學要忠於自己的興趣,並配合個人能力去選擇升學出路。認清目的後,還要多讀報和看新聞,藉以了解社會及行業前景,才能作出客觀的分析。此外,Marco冀學生們善用時間充實自己,透過參與講座或課外活動增廣見聞,更要磨練英文及普通話的能力。「能不受言語限制,有效地表達自己心中所想,是信心的泉源,亦是個人內涵的一部分。」

書本樣式

job26_a01

job26_a02

 

 

 

記者要做足準備 主播須具六條件

新聞工作者把社會上不同的事件呈現在市民眼前,予人「好玩」、富挑戰性的感覺。「好玩」背後,新聞工作者要遵守應有的操守和態度,工作內容並不輕鬆。

記者做工不易做 愈危險愈要去採訪

「受訪者一定會接受記者的提問嗎?邀約訪問一定會成功?」不少人對記者工作都有類似問題,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李家文透露,記者工作不易做,一篇訪問稿要多次「碰釘」才能筆中生花。

「有很多人問過我,做訪問遇過最害怕的事是什麼?我說最怕不是在惡劣情况下採訪,而是要安排記者去危險的地方做訪問。」李家文憶述,2009年她在無綫電視擔任助理採訪主任時,遇到新疆烏魯木齊維族人針刺漢人事件,當時她了解訪問的危險,但基於「記者愈危險的地方愈要去(採訪真相)」,內心掙扎下,冒着被針刺的危險,安排記者深入新疆。李家文道:「我們只知道自己是香港人、中國人等,但忘記自己也是『漢人』、記者等多重身分」。她指記者要對自己的「身分」有更深入的了解、視野要開闊,更要留意別人鮮有留意的事,「當人人低頭按電話,你就要留意身邊的事物」。

在李家文眼中,記者要醒目、「一眼關七」,還有一個必要條件--勤力。她以特首梁振英2012年剛當選後即對記者不聞不問為例,當時有記者直接問他:「是不是做了特首就不答記者問題?」迫使他折返回答。李家文指提問的記者能急中生智,事前準備工夫一定很充足,當受訪者迴避問題時,「便要用(特別的)方法提問」,而且要保持禮貌,「所有的鏡頭都對着他(受訪者),全世界都(可以透過鏡頭)知道他是什麼人」。不過,做記者不同於評論員,只需將事實、事件的真相呈現,再由公眾定奪。

主播舉止要大方 良好語文能力不可少

Job17_A04_pto03除了記者,主播亦是新聞界中令人熟悉的職位。無綫電視前記者兼新聞主播方健儀,以自己的經驗解釋成為主播的六大條件—要口齒伶俐、懂得管理情緒、具時事觸覺、語文能力佳、具應變能力,以及舉止端莊大方。

方健儀認為不少人說話都有懶音,如果想成為主播,必須「趁年輕,好好鍛煉一下發音」。她認為主播要有敏銳的時事觸覺,以及出色的語文能力。如方健儀曾負責直播中美元首會面,她需要在直播中即時翻譯胡錦濤及奧巴馬的談話內容,幸好事前做好準備工夫,蒐集了以往中美元首會面經常談及的主題,以及將特定英文名詞先譯成中文,以便直播時讀出,結果順利「過關」。她指這次經歷不但考驗語文能力,「亦考驗自己做好準備工夫的能力」。

控制情緒 隨機應變

主播在報道新聞時會遇到很多突發情况,方健儀表示無論遇到什麼情况,「千萬不要將不快樂或很開心的情緒顯露出來」,要盡量控制情緒。2010年她報道馬尼拉人質事件時,首次在直播中看到屍體,內心雖感到驚慌,「(但)即使驚慌,也不能(在直播中)顯露出來,完成直播工作後,才讓情緒慢慢顯露」。方健儀又提到主播須懂得隨機應變,她以一次親身經歷為例,指主播每逢遇到突發事情,便會以「信號故障」為由,然後冷靜地重複先前的內容,待技術人員解決好問題再繼續直播,這種應變能力要靠累積經驗而來。最後,她說主播不一定需要樣貌標致,只要舉止端莊大方便可,她笑言自己稱不上美女,但也做到主播,相信「每人都可以做到,各位同學也可以做到」。

【提提你】

李家文指記者工時長,薪金相對較低,而且在現今社會不算是受人敬重的行業,工作要求卻高。

不過她認為,如能做到幾篇具人情、能鼓勵別人的報道,對記者工作而言已經別具意義。「由小事開始想,想一想當中有否新聞重點。例如一個調查報告,能否從中發現些公眾關心的話題?」她提醒,小事往往可發展成重要報道,不必一開始就想着要報道大型事件或訪問重要人物,「你永不知道有什麼新聞會在身邊發生,由小故事入手,才有機會做到大新聞」。

書本樣式

job17_a04-1
job17_a04-2

 

視覺傳達  不平凡的平面設計訓練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視覺傳達高級文憑課程畢業生鄭易齊(Cecilia)沒有走中學升大學這傳統的出路,她於2008年入讀該課程,在2010年的全港青年技能比賽的平面設計科技項目奪冠,更在2011年10月代表香港往英國參加第41屆「世界技能大賽2011」,把作品帶上國際舞台。

Cecilia從小喜歡畫畫,中五畢業後沒有在原校升讀預科,選擇申請入讀HKDI的視覺傳達高級文憑課程。「家人當然希望我讀預科,但我是理科生,很難再有機會接觸美術,因此把心一橫放棄預科,申請HKDI的課程。」Cecilia中五會考時修讀美術科,而且成績一向名列前茅,老師也認為她有天分。她對美術十分嚮往,也決心未來從事相關的工作,因此知道HKDI有提供美術相關的高級文憑課程,便打算報讀。

Cecilia指當時「心大心細」,有想過申請時裝設計和其他專門的科目,但最後選擇了視覺傳達。她說:「視覺傳達的意思是把意念用不同方式傳遞予觀眾和讀者,因此設計範疇廣,包括廣告、網頁、動畫,甚至室內設計等。我喜歡畫畫,視覺傳達是比較接近graphic design(平面設計)的科目,因此選了這個學科。」

當時會考還未放榜,Cecilia已透過電郵申請面試。談到面試經驗,Cecilia指沒有刻意準備,但有帶同自己作品,如會考的美術科portfolio(作品集)和功課,並準備自我介紹的部分。「面試的目的是看看學生的創意和想法,答題不需太天馬行空,要make sense(合乎常理),但要有創意,令老師覺得你有獨特見解。」Cecilia憶述當時的面試題目是「紅色可傳達的感覺」,她巧妙地指出紅色的兩面可能—熱情或警示,獲得老師的垂青,而獲取錄。

參賽作品當功課

從中學生變成不用穿校服上學的設計系學生,Cecilia坦言起初有點不習慣﹕「HKDI與傳統的學校不同,上課時間較彈性,與大學的時間表差不多,需花點時間適應。」習慣後,Cecilia漸感「好玩」,而且對設計的興趣有增無減。該課程以小組討論和做project(專題報告)為主,學習把設計科技應用在市場推廣、品牌包裝之上。同學更會得到由學校提供的非強制實習機會,老師也鼓勵學生多參加比賽,參賽作品可當作功課提交。

2010年8月,Cecilia在全港青年技能比賽的平面設計科技項目中奪冠,她認為參加比賽是一個新鮮的經驗:「學校平時沒有考試,比賽的形式跟考試差不多,感覺新鮮。」2011年10月,Cecilia更和另外11名青少年赴英國參加有「技能奧林匹克」之稱的世界技能大賽,挑戰自己之餘,也擴闊眼界。

再讀銜接學位課程

2011年9月中,修畢視覺傳達課程的Cecilia,升讀為期一年、由香港職業訓練局(VTC)的機構成員才晉高等教育學院(SHAPE)與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合辦的銜接學位(Top-up degree),畢業後將取得學士學位資格。Cecilia笑言:「希望可繼續進修,從事設計相關工作,最終成為藝術家。」

【提提你】

HKDI視覺傳達高級文憑入學要求為文憑試5科(包括中英文)達到2級或以上,或持有毅進文憑、VTC基礎文憑、中專教育文憑或同等學歷。

畢業生可從事平面設計、廣告、多媒體及動畫、數碼市場推廣、活動及展覽、插畫、環境及空間圖像設計、博物館展示設計、推廣活動設計、新聞攝影及影像指導等工作。

【知多點】

Job12_A05_pto03世界技能大賽每兩年舉辦一屆,被喻為「技能界奧林匹克」。比賽項目包括平面設計科技、櫥窗設計及布置、動畫製作、網頁設計、CAD機械繪圖、美容美髮、餐飲烹調及飛機維修等,是一個提供予年輕人實現夢想的國際性平台。

書本樣式

 

 

 

傳承傳統戲曲藝術 培育演藝、音樂、管理生力軍

Job_2015-09-11_b1戲曲藝術並非「老餅」!「讀番書」的蔡蔚珊及學習二胡多年的佘嘉樂,從修讀戲曲藝術相關學位課程的過程中,堅定了入行的決心,已分別計劃日後從事藝術行政管理及教育工作,憑所學和經驗傳承這門傳統藝術下去。

同是香港演藝學院 (下稱演藝)「戲曲藝術學士 (榮譽) 學位」課程學員的蔡蔚珊 (Mitche) 及佘嘉樂,前者源於對粵劇的鍾愛,後者卻是誤打誤撞下入讀,兩人卻在學習戲曲藝術的過程中,不約而同領略到箇中的「苦」與「樂」。

Mitche (主修粵劇表演)

個人背景﹕
英國倫敦大學語言學系畢業生。自小唸國際學校卻對粵劇情有所鍾,12 歲起便學習粵劇,反串小生,加入千連芯青少年粵劇團,師承著名粵劇大老倌文千歲、梁少芯,得知演藝開辦全港首個相關學士學位課程,便即時報讀。

學習「苦」與「樂」
雖說已有一定的粵劇底子,但基本功仍欠紮實,一字馬、拉筋、落腰、翻身等都需苦練,才能表演得揮灑自如;由於中文根基欠佳,每次面對新劇本、新曲詞必須尋求老師及同學的協助,以了解箇中意思及如何分句,猶幸日子有功,現在已改善了不少。「樂」在於學習一門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即使過程中遇到任何困難,也樂於面對及克服。

事業目標﹕
隨着油麻地戲院、高山劇場、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等表演場地相繼啟用,有利本地粵劇的發展。她希望能憑所學,結合語言學與粵劇兩門知識,能勝任藝術行政管理有關工作,向市民及旅客推廣粵劇藝術,實踐全民教育之使命。

佘嘉樂 (主修粵劇音樂)

個人背景﹕
學習了二胡多年,本投考演藝音樂學院,但在學院代表的建議下,入讀粵曲課程,不諱言對戲曲藝術零認知且感抗拒,卻從學習的過程中,領略出趣味之餘,更愈讀愈起勁,修畢深造文憑後,現正修讀相關學士學位課程。

學習「苦」與「樂」﹕
「苦」在於粵劇音樂創作非易事,基於演繹不同的劇情內容、氣氛及風格,所採用的樂器和個別的演奏組合有所不同。「樂」在於修讀課程過程中愛上了唱粵曲,若有機會也會嘗試其他崗位,發揮個人潛能;另外,每次演出,能得到家人及觀眾的支持,令他大感鼓舞。

事業目標﹕
希望能任職演藝,執起教鞭,為業界培育新血;同時有感傳統粵劇音樂旋律較難吸引年輕觀眾,故希望在創作方面,滲入流行曲元素,以啟發中、小學生對欣賞戲曲藝術的興趣。

提升軟硬件配套 培育中國戲曲人才

作為廣東地區主要戲曲劇種的粵劇,於 2009 年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擁有舉足輕重的藝術文化地位。近數年政府投放了不少資源在發展粵劇上,如增建表演場地、定立「粵劇日」、康文署舉辦免費粵劇表演活動等,不過,要全力保存、推廣及發展粵劇藝術,硬件設施以外,軟件的人才配套亦同樣重要。

為培育中國戲曲人才及提升業界人士的學術水平,香港演藝學院戲曲學院院長毛俊輝博士稱,學院早於 1999 年開辦相關課程,提供兼讀制文憑/深造文憑 (粵劇) 課程,至 2013 年才開辦 4 年制「戲曲藝術學士 (榮譽) 學位」課程。

他續稱,上述課程分為粵劇表演及粵劇音樂兩個主修範疇,並加入中西及其他不同元素,包括修讀人文學科,以及中樂、中國戲曲、西方音樂及表演理論及現代舞台管理等,同時鼓勵學員多作學術研究及到外地交流,以培養他們的嶄新思維,從而拓闊個人的藝術眼界。

累積演出經驗 勝任演藝、教育不同崗位

學員更可積極參與演藝於數年前成立的演藝青年粵劇團,透過演出和音樂伴奏累積更多實戰經驗,有助提升臨場表演能力。

畢業生可考慮投身演員、樂師、作曲家、樂團領導、舞台製作設計師、編劇、劇團行政人員、藝術行政人員、戲曲展覽策展人、教師、研究助理等行列。以從事教育工作為例,粵劇課題已列入新高中課程之中,令學校對相關人才的需求也相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