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的工作
|
|
|
||
|
|
|
||
見習督察的起薪點逾$30,000,警員亦有逾$10,000,令不少青年人趨之若鶩,有資深的警官寄語準備投身警隊的年輕人應好好準備,「最重要明白考甚麼,然後針對性練習」。

現職西區刑事調查隊第6隊主管的鍾卓耀,大學一年級已開始當輔警,畢業後投考見習督察失敗,卻不介意做警員。笑言考過所有警隊入職試的他,寄語投考者應試前要先弄清楚見習督察工作,「好似我做CID,真正查案是我的同事,但我負責督導、提供方向」。
學歷對警察是一項入職條件,卻並非一切。眼前的陳德崎非常年輕,瘦削的體型配上一副眼鏡,加上肩上的「一粒花」(見習督察的階徽)令人以為他是剛加入警隊,但胸前的「加敘勳扣」,說明他已得到長期服務獎章。1987年加入警隊的陳德崎是一名富經驗的警署警長,他中四未畢業便加入少年警察訓練學校。「年少時4年讀4間學校!」笑言自己本已無藥可救,後來受電視劇《新紮師兄》影響,一心想當警察。
陳憶起在警校的訓練相當刻苦,「跑步要齊、無雜聲,一跑便跑3小時」。艱苦訓練造就良好體能,他先後在機場特警組及特別任務連(即飛虎隊)服役。擔任過訓練教官的他,堅持體能不是唯一的考慮,「體能可以提升,最重要是心理受壓能力、面對嚴峻考驗時應變能力、有沒有潛質。」
正在退休前休假的服務質素監察部警司麥桂成,28年前修畢體育碩士課程後加入警隊,曾擔任警校總體能訓練教官,把職業安全的概念引入警隊的體能訓練,「市道不會經常好,警隊多工種、有不同層次訓練,晉升機會絕不少」
【想一想】假如你要當一名警察,需具備甚麼條件?你又會如何裝備自己? |
書本樣式






從流連街頭「有書唔願讀」的曳仔變成威風凜凜的軍裝警員,從街頭的「爛仔架」打上擂台代表香港警隊勇奪世界拳賽冠軍,自言「想也沒想過」的正是暱稱「豆漿」的陳澔漳。















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THEi)工商及酒店旅遊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彭振海(彭Sir)稱,前線人員以外,飲食業亦欠缺中層人手。「近年食客對食肆的食品及服務要求不斷提高,然而過往的廚藝課程較欠缺管理的元素,加上目前業界管理人員不是廚師出身,便是唸傳統商科出身,不利行業長遠發展,事實上,不少以集團式管理的食肆都反映,對兼備廚藝和現代餐飲管理技巧的中層人員的迫切需求。」為此,大型飲食集團亦推出培訓計劃,藉以培育管理新血。




















跳舞路上,少傑說練習受傷是意料中事,「受傷唔緊要,跳唔到舞先係最大件事」。有一次,他要做一個從後跳上拍檔膊頭的高難度動作,但失手導致兩條骨骨折及縫了30多針,右手更留下一道兩吋多的疤痕。他中四時試過腰錐發炎,偷偷服4粒止痛藥忍痛練習,「父母知道實鬧死」。為達入讀學士課程最低門檻,他苦讀自己不太擅長的數學科,在中學文憑試終考獲2級,憑「33232」及乙類科目跳舞獲優異成績,成功過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