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交通管制員 鐵鳥護航使者

2011年4月22日,香港國際機場的飛機起降量達1003架次,刷新了2011年3月31日所創下的單日紀錄。維持香港繁忙上空的秩序,有賴一眾航空交通管制員日以繼夜的努力。今回讓我們深入機場禁區重地,了解這群護航使者的工作。

雀鳥在空中飛翔可以自由控制目的地,但「鐵鳥」的動向除了由飛機師控制外,還得靠陸地上的航空交通管制員(空管)作引路明燈。黃正宏(Issac)和黃汝敏(Dorothy)1997年加入民航處,現為二級航空交通管制主任,經歷新舊機場的交替,多年來為香港上空的交通安全把關。

Issac(左)和Dorothy(右)表示,學生可透過航空雜誌和參加香港航空青年團的活動了解航空的資訊。圖中的背景為後備航空控制塔。
Issac(左)和Dorothy(右)表示,學生可透過航空雜誌和參加香港航空青年團的活動了解航空的資訊。圖中的背景為後備航空控制塔。

偵測交通 控制飛機間距

航空交通管制員的主要任務是為飛機導航,包括透過無線電與機長溝通,提供由雷達偵測的上空交通情况。Dorothy指出,飛機之間的飛行間距最為重要﹕「飛機的垂直間距必須最少有1000呎,水平間距則須有3至5海里(1海里=1.852公里),這樣的距離才可確保飛行安全。」她又指出,空管亦須兼顧意外搜救,在必要時提供搜救資訊。

香港飛行情報區(Hong Kong Flight Information Region)範圍逾27萬平方公里,分為5個區域,包括澳門扇區、往三亞方向的西扇區、往馬尼拉方向的南扇區、往台北方向的東扇區,以及接近/離場區(Arrival/Departure)。這5個區域當中還有離港距離之分,由不同空管負責。Issac和Dorothy均負責距離較短的50至80海里雷達區,當飛機飛離此區域後(約離港40分鐘後),其他空管人員會接手負責。

飛機導航講求迅速應變

為飛機導航時一秒都不能鬆懈,工作相當費神,Issac說﹕「每次工作結束就像做完一身運動,雖然疲憊,但讓飛機安全降落和起飛,令我有很大滿足感。」問到有否遇過像電影般的危急狀况,Issac笑言沒有遇過戲劇化的事件,但上空狀况不時會受天氣影響,偶爾也會發生突發事件,因此工作時須十分專注。

Dorothy補充說,空管不像大部分辦公室工作般有足夠時間作出決定,由於飛機在飛行狀態,所有決定必須即時且準確,因此空管是一項講求應變能力的工作﹕「有時候更會遇上機上儀器失靈,要當下作出決定處理問題。」雖然每名空管人員有各自負責的工作,但團隊合作仍十分重要。Issac和Dorothy指出,當遇上突發狀况,同事間會即時互相給予意見,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問題。

Issac指自己小時候很喜歡飛機,不時會拍一些有關飛機的照片,也希望可從事與飛機有關的工作。Issac入職時,民航處沒有「大事宣傳」,他得知有航空交通管制工作是個偶然的機會,他笑指有機會到外國學習駕駛小型飛機是他提交申請的原因之一。Dorothy亦表示,對於與飛機有關的工作,她當時只知道飛機維修和工程等,亦是被海外訓練課程吸引而報考,「學習駕駛小型飛機對日後工作有很大幫助,因為可嘗試以機長的身分了解飛行員在旅途中需要的協助和資訊,也可了解不同的機種」。至今Issac和Dorothy任職空管已14年,仍然樂此不疲。

基本訓練

要成為合資格的航空交通管制員,須接受歷時3年的在職訓練,學習多元化的知識,當中包括香港和外國的課程。

1-1.5年:由於香港沒有空管的本科課程,見習航空交通管制主任必須參加由民航處設計的訓練課程,學習最基本的航空知識,並通過考試

0.5年:到英國或新西蘭受訓,學習國際通用的空管知識和條例,並學習駕駛小型飛機,取得基本的小型飛機牌照(Private Pilot Liscence,PPL)

1年:回港接受民航處的專門訓練,根據表現和需求被分派至不同的工作崗位,例如控制塔、觀察雷達等,並考取專門的牌照(合資格的管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