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分析醫療影像 準確率逾九成 2分鐘完成檢測 紓緩醫生人手不足

視見醫療科技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陳浩(中)和產品經理Tsougenis Efstratios(右一)都認為,以人工智能技術來分析醫療影像這個市場非常龐大,競爭程度暫時還很低。圖為兩人和該公司的首席技術官竇琪(左二)、人工智能軟件工程師廖翠怡(右二)和唐炳豪(左一)合照。(蘇智鑫攝)
視見醫療科技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陳浩(中)和產品經理Tsougenis Efstratios(右一)都認為,以人工智能技術來分析醫療影像這個市場非常龐大,競爭程度暫時還很低。圖為兩人和該公司的首席技術官竇琪(左二)、人工智能軟件工程師廖翠怡(右二)和唐炳豪(左一)合照。(蘇智鑫攝)

【明報專訊】現代醫學非常倚靠分析醫療影像來協助診斷和制定治療方案,擁有這種知識的病理醫生和放射科醫生,人手不足問題嚴重。有科技公司就研發出人工智能軟件,自動分析醫療影像,希望利用技術創新來紓緩醫生短缺以及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等問題。現時,該公司已有1套檢測肺癌的軟件正在3家內地醫院進行臨牀測試;若順利的話,可望在1年後正式推出。

視見醫療科技共同創辦人、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陳浩表示,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2月,是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影像計算分析實驗室「孵化」出來,創始團隊主要是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王平安教授及其博士學生。該公司業務是研究將人工智能醫療影像分析技術應用於輔助診斷和治療,解決醫生人才短缺以及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等問題。

內地病理醫生缺口達6萬人

西醫非常倚靠影像來協助診斷和制定治療方案,有內地網媒報道,2015年內地的醫療影像檢查人次高達14.4億,醫療影像開支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0年,將增至6000億至8000億元人民幣;內地醫生愈來愈難應付龐大的醫療影像分析工作。陳浩表示,有估計指出,內地的X光、電腦掃描、磁力共振等醫學放射影像,數量每年增長高達30%,但放射科醫生的數目每年增長不到5%。至於負責分析病理影像,如光學顯微鏡拍攝的細胞或組織影像的病理醫生,亦同樣出現巨大缺口。現時,內地只有約9000名病理醫生,以較保守的估計,內地病理醫生的缺口高達4萬至6萬人。若根據美國病理醫生與病牀數目的比例,內地更需要10萬名病理醫生。

此外,一個病理醫生的成長周期長達10年,即使醫院增加招聘和培訓,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人手短缺的問題;另病理醫生和放射科醫生若在疲倦的狀態下工作,亦會令判斷出現錯漏的機會增加。該公司提倡,利用人工智能軟件分析醫療影像,輔助診斷和制定治療方案,減輕病理醫生和放射科醫生工作量。

以肺癌為例,早期肺癌的典型癥狀是肺部結節,放射科醫生通常要觀察約200至600幅電腦掃描圖像,以香港來說,大概要花30分鐘;內地因為人手嚴重不足,只會用10至15分鐘。至於病理切片影像,1張約1GB至3GB,病理醫生一般亦要在15至30分鐘內,從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壓力相當大。若使用該公司的人工智能軟件來分析放射影像或病理影像,只需1至2分鐘,大幅提高效率;準確率亦逾九成,可以作參考,減輕醫生部分工作量和壓力。

北京醫院測試 料明年推出

視見醫療科技正在研究的,有「AI放射影像輔助診斷系統」、「AI病理影像輔助診斷系統」,以及「AI放射治療靶區輔助勾勒系統」。其中,AI放射影像輔助診斷系統中用於分析肺部影像有沒有肺癌的「肺小結節檢測和識別系統」,正由北京3家醫院進行臨牀測試。若順利的話,可望在1年後取得中國藥監局的認證,正式在內地市場推出。

AI病理影像輔助診斷系統中用於分析有沒有乳癌和子宮頸癌的軟件,亦會在稍後交給內地醫院進行臨牀測試,希望趕及在今年底前開始申請中國藥監局的認證。因此,若兩者都順利的話,到了明年底,該公司將有兩套產品推出市場。至於AI放射治療靶區輔助勾勒系統,用來勾劃出癌症病人體內需要進行放射治療的地方;但這套系統仍需時日才可以臨牀測試。

陳浩表示,雖然公司優先發展內地市場,但亦希望能物色香港醫院參與臨牀測試。該公司初期會將其人工智能軟件安裝在醫院電腦系統內;長遠來說,會考慮透過雲端來提供服務。將來開拓國際市場時,透過雲端來提供服務,毋須派員工上門安裝,會比較方便。

系統應用「深度學習」 分析病症

據悉,視見醫療科技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當中的「深度學習」技術(Deep Learning),來自動分析醫療影像。視見醫療科技產品經理Tsougenis Efstratios表示,該公司在「深度學習」技術方面,擁有4項發明專利,另有4項專利申請正在審批。

他又稱,分析不同病症的「深度學習」技術,其實大同小異,重點需要先找到醫生提供大量案例的醫療影像,以及清楚標明其中的關鍵位置,才能讓軟件學習到日後如何自行分析。

非完全取代 最後仍靠醫生把關

不過,由軟件來分析醫療影像,萬一出錯的話,有機會面對訴訟和巨額索償。Efstratios表示,該公司的人工智能軟件若能取得所在國家的監管當局批准使用,就代表有關當局認可,其風險可以接受。而且,該公司不是提倡以軟件全面取代醫生,而是建議在最後階段由醫生把關及判斷。他認為,只要依足手續,在取得當地批准後,才推出其人工智能分析軟件或服務,毋須擔心訴訟和索償的問題。

明報記者 薛偉傑

吸一口城市的氣味 建築師梅詩華調出社區人情

梅詩華 (圖﹕黃志東)
梅詩華 (圖﹕黃志東)

【明報專訊】夢想可以源於人味和食物的味道嗎?梅詩華是位愛蒲咖啡座愛下廚的建築師,自小愛在公公的雜貨米舖凑米氣兼凑人氣。中六那年,她看了建築大師貝聿銘的書,於是寫了一些電郵給本地的建築事務所,請教人家問題;由此,她展開了追逐夢想的路。如今,她愛以建築的角度嘗試不同的東西,作品依舊氣味濃郁,有慢活的石硤尾街市,有薑味及花椒八角味的香港建築曲奇餅。

梅詩華(Sarah)的故事,或許真的源自人味和食物的味道,雖然氣味彷彿只能在空中飄蕩,但卻存在於空間的光影之間。跟其他建築師談話,總會說很多很多的建築空間構造,但跟Sarah聊天,她就直接說,人才是空間的主角,以至食物的味道也與建築息息相關。

人才是空間的主角

找Sarah做訪問之前,留意到她近年的作品的「氣味」,包括人情味濃厚的石硤尾街市設計,以及不同香味的香港建築物曲奇餅,偶爾會看見傳媒以「味道建築」形容她的作品,有趣的是,因着她的家人曾開設雜貨米舖,於是便有人說Sarah很講究吃米,很注重那一口飯,這自然就令人以為三年前她創業的「一口設計工作室」,是否就指生活如人人愛吃的一口飯?

這天記者到上環一口的工作室找Sarah,卻發現她從小確實很凑米氣,卻不特別愛吃飯;平易近人的她輕快地說:「其實我一點也不講究吃米,哈哈! 但我很愛下廚,不用上班時,我就愛煮飯仔和蒲咖啡室。」一口設計的意思,是每次嘗試一口新事物,都有新感受。

著名建築師Louis Kahn說:「自然光給予了空間特性,也給予了建築生命,因為建築的生命是由光的照射而產生的。」Sarah也認為一個舒服的空間, 最重要就是光與影的關係,但自然光仍然不是建築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人!人才是空間的主角。」所以當2015年她為石硤尾街市設計概念方案時,沒有拆去大樓再重建,而是選擇保留人味的「改裝街市」。為了給街坊舒服的光與影,她在天花頂開出採光和通風的天窗,當陽光瀉入地上,光影竟然落在樹上,沒錯,Sarah的方案,是在地上種植灌木,她更把左鄰右里的社區服務,一一搬到這片自然光充沛,有樹有菜檔有熱鬧的一斤薯仔二斤番薯的人聲,讓不同氣味在街市飄蕩。Sarah說話溫婉,友善如小朋友,說:「石硤尾街市很有人氣,猶如社區的生活中心。我的設計,是還給街坊一個鄰舍中心。」這個作品令她奪得2015年青年建築師獎。

咬一口薑味「美荷樓」曲奇

「一口設計」是建築設計公司,卻愛在社區和建築之間嘗試不同東西:「公司開設了一個活動平台,面對社區,最初叫『一口.生活』,現在成長了,改名為『一口舍群』,建築物曲奇餅就是想以吃來介紹香港的建築物。」把「聚星樓」放進嘴裏吧,唔!未吃已嗅到花椒八角味,再咬一口「美荷樓」吧,是薑味啊!好醒神吧!香噴噴的建築物飄蕩在空氣中。Sarah笑說:「2015年一口設計在台灣的香港周,和30位台灣觀眾,一起做香港建築物曲奇餅,我們給他們建築物的模,他們可以想像在設計上加上什麼東西。」

人人天昏地暗捽手機 ,生活都夠忙了,為什麼Sarah還相信建築空間能和大家的碎片式生活相遇?「我想令世界更美好啊!這方法不行,可以用另一種方法,我很樂觀的。」她哈哈笑:「就讓大家思考建築和空間和社區的聯繫。」她說父親和母親都很放得下,認為Sarah做有意思的事情和養活自己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想着賺錢和賺錢。或許,母親就像個潛行的啟蒙隱者,對她影響不斷:「記得有次我還很小,細到仍可以手抱,母親抱着我坐電車,當時有一位婆婆上車,母親就讓位給婆婆,母親那時說,把位置留給更需要的人。我就是在這種家庭環境成長,我希望以設計改變生活,令世界更美好。」

看貝聿銘的書 對建築產生濃厚興趣

小時候她原先夢想當時裝設計師,但中四中五時學校導師計劃的校友,送了一本貝聿銘寫的書給她,她在暑假斷斷續續地看,看後就對建築產生濃厚興趣,中六那年她決定做綠色建築的功課專題:「於是我就跟一些建築師寫了電郵,問他們問題,又問他們是否可以接受訪問。」結果,她的另一位啟蒙老師出現了,其中一位建築師不僅解答了她的所有問題,改變了她當時裝設計師的念頭,還介紹了她到中文大學建築系當暑期工,燃點了她令世界更美好的夢。

設計石硤尾街市 把人情味放在第一位

改變世界,乍聽太「龐大」,再聽聽Sarah如何凑米氣地成長,會發現事情不一定要很龐大,卻可以很美好。「小時候我就感受到屋邨的人情味,黃竹坑邨未拆時,公公在那裏開米舖,媽咪的工作就是帶着我們替公公看舖,我自小和兩個妹妹及小朋友在米舖出出入入,要幫手在米中揀『穀牛』,又時常插隻手落一包二包米中玩。」轉頭,小小梅詩華又已走到屋邨的零食店,取了零食,跟老闆說:「我公公會來付錢!」老闆和氣的點點頭。她笑說:「可以想像多有米氣人情味的糧油雜貨舖!所以我在設計石硤尾街市時,把人情味放在第一位。」

走進上環的一口設計寫字樓,位於慢活調子的東邊街上,門口是一間家具店,穿過精緻的家具,在牆角有一條又短又窄的樓梯,爬上去是另一有趣空間,一張長長的大木枱,十個八個同事分坐兩側,前面有一排窗,簡潔可愛,Sarah的工作枱就在這裏,在這室雅何需大的工作室裏,她這樣反問自己:「我們為什麼喜歡生活?」這天她沒有直接給記者答案,卻說:「我們的團隊在每個項目上都會考慮三樣東西。一是項目的趣味性,二是價格是否行得通,三是社區想法如何,是否可以多一點意念。每個項目的三樣東西不一定平均分配,但加起來都是希望空間更美好。」

我們習慣稱我城為石屎森林,在這片龐然巨大的高樓群中,如何給我們一些美好?樂觀快樂的Sarah,二話不說,介紹了以下的港島游走路線,從西營盤的海味街,沿東而行,會與上環慢活小街及一口設計會合,一邊走一邊聞到咖啡飄香,游走上環山城香港的樓梯和石牆樹,就摸到電影《歲月神偷》的永利街,然後她笑說:「亂兜亂撞很開心,一會就到中環,中環海傍也很好玩,再從金鐘去香港公園,那兒好靚啊!接着從皇后大道東到灣仔,可以看到灣仔的商業藝術,看到很多不同的室內設計,再游走就是炮台山,很多美味的食物啊……這樣游走,可以看到香港城市的變化,了解我城。」

這樣一走,我城就多了藝術感,這樣一走,生活不僅源如人味和食味,還源於生活的熱情,還源於好奇和動力。

■Profile

梅詩華

80後建築師,畢業於中文大學建築學系及英國倫敦大學巴特利特建築學院,三年前與同是建築師的丈夫張國麟,創立「一口設計工作室」(One Bite),現為設計總監。一口設計與別不同之處,除了理念活潑可愛「嘗試一口新事物都有新感受」,同時也成立社區活動平台「一口.生活」, 嘗試與建築有關的活動,建立社會與城市空間及建築之間的聯繫。「一口.生活」現已成長為「一口舍群」,同樣以設計聚焦社會問題。母親的家族曾在黃竹坑邨開設雜貨米舖, Sarah自小就凑米氣和感受到屋邨人情味,至今設計仍特別重視人味,放假時愛在家煮飯仔和蒲咖啡座。2015年以石硤尾街市「Shining Slowly慢樂」設計方案,獲青年建築師獎。

文﹕朱一心

圖﹕黃志東、受訪者提供

編輯/陳淑安

美術/明報美術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教師犧牲暑假製畫具 智障生享光影作畫樂

光畫的原理是將電筒照去塗有感光物料的平面,從而產生「顏色」。(劉焌陶攝)
光畫的原理是將電筒照去塗有感光物料的平面,從而產生「顏色」。(劉焌陶攝)

【明報專訊】一支電筒,一塊感光布,便可作畫。有特殊學校的視藝科教師在網上觀看過光畫影片後,深被影像吸引,遂將光畫定為視藝科主題,其後更將其轉為興趣活動供智障學生參與。然而光畫在香港並不流行,如作畫的畫布難購買得到,加上教師們亦未曾學過光畫;眾人游走不同地方蒐購合用的電筒,甚至犧牲暑假自己縫製畫布,目的是讓學生盡情享受作畫的樂趣。

電筒照感光布留痕

今年16歲的周國山,利落的用小電筒在布板上畫出一條鯨魚;「肚腩、橫線、大魚、水」,教師自創口訣讓學生記着畫鯨魚和大海的步驟,他不消一小時已學會。國山今年與其餘9名來自不同年級的同學,還有一名舊生,一起參與藝術表演,以聖經中的創世記為主題表演光畫。創世記講述神如何創造天地,視藝科教師王麗瑋笑言就如在學校推行光畫的過程,由零開始。

摸索適合物料

3年前,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以「光影藝術」作為高中視藝科的主題學習,皮影、光影圖騰統統嘗試過,王麗瑋於是上網找尋新靈感,忽看到有關光畫的影片——不同種類的電筒照在感光畫布上,光線如畫筆般留下光痕,她被光畫獨特的效果所吸引。因為「漂亮又操作簡單」,王麗瑋與兩名視藝科教師討論後,決定將光畫定為科目主題。

找遍不同美術用品店,均沒有專用的吸光畫布,王當時想:「既然沒有專用畫布,那就自己做吧。」3人買來帆布,塗上感光顏料;帆布太厚,透射不到光,轉用布紋較疏的麻布。她們又買了不同燈具如小燈泡、不同顏色的電筒等,試了又試,終於摸索出需使用光源集中的電筒,方可在布板上留下清晰的光線;而感光顏料對藍光和綠光最敏感。3人花了整個暑假,縫畫布、塗感光顏料、搭支架,有離職教師更特意回來,為他們設計穩固的畫板底部;甚至連校工也幫忙切割底部鐵板。一年教學過去,學校將光畫定為興趣活動,讓更多學生參與。

大畫布可共同創作演出

下月7日,11名學生及舊生將於由香港展能藝術會舉辦的《藝無疆:新晉展能藝術家大匯演2017》中演出。光畫的好處,只要布板較大,便可容納多人共同創作。教師因應學生的不同才能分配崗位,有人肢體動作較靈活,被安排扮演蝴蝶;又如周國山擅長畫畫,便由他繪畫鯨魚。花上大量時間製作和訓練,這群教師毫無怨言,倒為學生接觸到新事物而感興奮。

明報記者 王丹麟

開學情緒管理 父母別把焦慮傳染孩子

互相影響——父母的焦慮與孩子的焦慮往往互相影響,媽媽愈緊張,孩子愈焦慮。(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版提及個案無關,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
互相影響——父母的焦慮與孩子的焦慮往往互相影響,媽媽愈緊張,孩子愈焦慮。(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版提及個案無關,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

【明報專訊】開學兩個星期,雯雯患了感冒,在家休息了三天……老師說今年考呈分試,所有同學要加倍努力,而自己一開學就病了,想到這裏,雯雯就哭起來。媽媽回想起去年農曆新年假期後,雯雯不肯上學,擔心她又重蹈覆轍……

現今學生,背負不少壓力﹕朋輩的比較、父母的期望、社會的要求……如果壓力未能得到適當紓緩,難免出現負面情緒,這也是正常反應。父母和教師需要了解和包容,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協助,接納孩子慢慢學習掌握管理情緒的竅門。這樣,我們的下一代才能在驚濤駭浪中真正地茁壯成長。

■個案

媽媽事事擔心 孩子緊張病倒

在暑假完結前一個星期,媽媽已經有點心緒不寧,經常催促雯雯準時起牀、檢查暑期作業完成沒有、打點開學的文具和書包,晚上催促雯雯9時半就要上牀睡覺……

而這個星期,媽媽的說話也有點特別,經常追問雯雯有沒有準備好上學,有沒有擔心升五年級,有沒有擔心功課太多……

開學兩個星期,雯雯患了感冒,在家休息了三天。雯雯在病假後上學前一天的晚上在牀上輾轉反側,擔心自己要補做病假功課而追不上學習進度,又想起老師開學時說過今年考呈分試,所有同學都要加倍努力,而自己一開學就病了……想到這裏,雯雯就哭起來。結果第二天她起牀時覺得有點肚痛,不願起牀。媽媽見雯雯不肯起牀上學,便心急起來,大罵雯雯是否又想偷懶。原來媽媽回想起去年雯雯農曆新年後假期不肯上學的情况,擔心雯雯重蹈覆轍……

身體信號反映焦慮

雯雯的個案,並不罕見。孩子的焦慮往往與父母的焦慮互相影響。雯雯的媽媽擔心去年孩子不願上學的情况會再次發生,所以她在開學前已經開始焦慮起來。這從她在生活細節的表現已可見。她愈是想雯雯準備好迎接新學年,她就愈緊張,結果媽媽的焦慮變成了孩子的焦慮。

孩子的焦慮通常從身體的信號可以看出來。因為對開學感到緊張,又加上對升小五的擔心,結果雯雯的身體免疫力降低,容易生病或產生輕微痛症,例如肚痛和頭痛,還會影響睡眠和動力。

對某些孩子來說,開學是每年的一大挑戰,尤其是那些曾經經歷過情緒困擾和上學問題的學生。所以當他們又再一次面對挑戰的時候,身邊人的鼓勵和接納,對他們來說尤其重要。在求學階段的孩子,特別是小學及初中學生,他們需要累積經驗,才能學會怎樣面對壓力和焦慮,所以屢敗屢戰是一個必然經歷的階段。身邊的人要有耐心,容許他們慢慢掌握處理情緒的技巧。

良好親子關係 解決孩子困難良藥

同時,家長也要學習面對自己的焦慮。年紀愈小的孩子,就愈會學習身邊人怎樣管理情緒。如果父母每次面對挑戰和壓力時,都不能好好處理,甚至把壓力不自覺地加在孩子身上,試問他們又怎能學習得到呢?

曾經有一名媽媽來見我,她說﹕「是我6歲的兒子叫我來找你,他說有病的是我!」說罷就痛哭起來,將一直以來抑壓着的委屈、擔心、矛盾和憤怒一下子爆發出來。原來她的兒子每天做功課時總會跟媽媽大吵起來,每次都要打鬧收場。媽媽的焦慮和憤怒漸漸變成了一個負面循環,母子都走不出這個胡同。我建議她的兒子接受評估,才確診兒子患有讀寫障礙,開始接受訓練和在學習上調適;而媽媽要學習接納孩子的困難,也一直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跟孩子溝通的技巧。兩母子最終重拾昔日良好關係。現在,兒子快要升上中學,兩母子每次來見我的時候,總是拖着手,有說有笑地跟我訴說兒子近來的困難。看着他們像朋友般一起討論解決的辦法,我更深深感受到,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是解決孩子困難的最佳良藥。

■給爸媽的話:愛惜自己鬆一鬆 調節情緒

管教孩子實在面對不少壓力,家長除了學習管教技巧外,切記也要調節自己的情緒,管理自己的壓力:

● 不要將孩子的世界變成自己的世界、孩子的成就等於自己的成就

● 沒有人一生出來便懂得做父母,每個父母都需要一面學習,一面改善管教技巧

● 要愛惜自己,最少每星期一次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例如﹕逛街、看電影,或跟朋友、伴侶聚會,放鬆一下心情

● 嚴選信息,減少接收令自己緊張的信息,例如避免經常瀏覽和過分在意在社交群組中那些流傳「必讀課程」或「必做補充練習」,或那些將孩子之間的成績和在學校表現互相比較的信息,以增添自己和孩子不必要的壓力

對於焦慮的孩子,父母可以﹕

● 建立跟孩子溝通的習慣,每天安排時間跟孩子說笑聊天,了解孩子在學習、社交、活動等情况。從孩子說話中,了解他們的情緒和可能遇到的困難

● 耐心聆聽,不要太快打斷、反駁,或教導孩子,讓孩子有空間慢慢說出心裏的話

● 接納孩子有負面情緒,避免否定孩子的感受

● 讚賞孩子願意分享他的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和他的心情,告訴孩子什麼事情都可以解決,鼓勵孩子一起找出辦法

● 留意孩子的身體信號,例如頭痛、肚痛、疲倦、睡眠質素、胃口轉差,如果次數太頻密,或情况轉差,並同時出現情緒變化,例如情緒低落或暴躁不安,應該盡早帶孩子見兒科醫生、兒童精神科醫生或臨牀心理學家,作出診斷和治療

■給教師的話:課餘多跟學生傾心事

教師也是孩子世界中重要人物,很多時學生的情緒和行為問題,都是由教師首先發現。一些很熱心的教師,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中,也十分關顧學生的心理健康。他們願意用課餘時間,跟學生傾心事,也願意跟我在他們休息、午飯時間開會,討論協助學生在處理學習和情緒上的事宜,實在令人感動。

我曾經在一間學校開會討論一名學生的情緒問題,兩名副校長、訓導教師、輔導教師、學校社工和班主任,盡心盡力地一起想辦法,盡量協助這個學生在情緒和學習上得到最大的支援。他們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視,實在值得欣賞。

作為教師,可留意學生的情緒、行為:

● 課堂表現:是否出現明顯變化,例如學生在課堂表現得很疲倦或睡覺、情緒容易波動、心不在焉

● 出席紀錄:是否經常遲到或缺席

● 學習表現:成績明顯退步、欠交功課、拖延功課,或在功課(周記)上表達負面情緒

如學生是小學生,便須跟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的變化。如學生是中學生,可先向學生表達關心,了解情况和需要,然後再跟家長討論,作出跟進。

文﹕陳穎儀(臨牀心理學家)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辣媽CEO:教養外判

pama_2017_09_12_a1【明報專訊】素來都知我的讀者有水準、有創意,還非常之有生意頭腦。之前講過有父母願意花萬六元讓BB仔學上落樓梯,讀者們舉一反三發揮想像力,提出不如開班教BB仔轉身學坐學飲奶,生意絕對有保證咁話。又到了賣花讚花香的時候,論生意頭腦肯定冇得輸的一定是我,真正長開長有開極都有的學習班,必定是教BB呼吸。個個一出世就是我的必然顧客,生意肯定多到接唔切,歡迎投資者洽談洽商。

講開又講,確實有讀者問我何解不學人家媽媽,開個辣媽CEO班,點不醒怪獸亦可造福孩子。錢,的確沒人會嫌多,但怎樣多、如何多,都不夠令我放棄一向貫徹的原則和底線——雖然知道是條財路,但要虐待兒童來賺錢,我無論如何做不到亦不會做。

不能執輸但不懂自理

任我在這裏聲嘶力竭又如何,早前有教育機構負責人接受訪問時直言,面試班報讀人數每年均有三至五成的增長。為了讓子女能入名校幼稚園,怪獸家長月月進貢過萬給升學培訓及面試班的,大有人在。把一個只懂吃奶睡覺的BB日日送上學,究竟期望他們能夠學懂什麼?為了增強競爭力?究竟是鬥食得奶多,還是鬥快?我除了心痛,還有心酸,小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是愛,是關懷,是快樂,這全都不在怪獸關心考慮之列。怪獸只怕子女執輸,絕不會怕過分催谷對小孩子帶來的種種壓力所造成的創傷及後遺症。賠上親子關係之外,還要賠上孩子的幸福甚至生命,都在所不惜?

在外催谷孩子不能執輸無所不用其極,在內卻是完全放任,把子女養成完全沒自理自顧能力的殘孩。十幾歲人還要父母家人傭人餵食,考入大學住宿舍還有家人傭人定期來打掃,換牀單枕袋,帶來乾淨衫替換污糟衫。除了識讀書考試之外,講得難聽一點,其實和一個廢人有什麼兩樣?

親密教養過程 最為珍貴

我是十二分享受照顧教養孩子的過程,能夠陪伴、見證他們的成長,建立窩心甜蜜而親密的親子關係,那份喜悅及滿足感難以言喻,無論幾艱辛、要作幾多幾大的犧牲,我都義無反顧說值得!有家長認為自己不是育兒教育專家,一廂情願地認為肯花錢買來的就是最好。捨本逐末,本末倒置,莫過於此!

問責子女前 應先檢討自己

如果認定自己不懂得如何做父母,一開始就不應該生育,何苦把無辜無助、注定孤獨的孩子帶來這個世界。孩子的成長需要榜樣學習,父母做好榜樣才可教得出好孩子。孩子的行為是父母的鏡子,子女的行為及問題,就是父母的行為及問題。要問責子女之前,麻煩父母先鼓起勇氣,面對最真實的自己,照照鏡子再問心:先問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配得起為人父母的身分;再問有沒有把孩子的福祉和幸福,放在第一位;最後要問是否對得起孩子。

為了孩子不執輸,結果是攬炒一齊輸,真諷刺!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文﹕張慧敏

港漂研STEM教材 自製機械人模組

CocoRobo行政總裁兼創辦人辛海洋(圖)與奧海城OC STEM Lab合作提供STEM教育工作坊。
CocoRobo行政總裁兼創辦人辛海洋(圖)與奧海城OC STEM Lab合作提供STEM教育工作坊。

【明報專訊】政府近年積極推動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 Mathematics)教育,更於去年3月向每間小學撥款10萬元,用以增置相關物資和活動。有見於STEM教育是全球趨勢,不少人也看準商機,提供大大小小的相關教育產品或課程,「港漂」辛海洋(Tony)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完成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博士課程的他,一畢業便毅然與幾位朋友創一番事業,成立提供科技教育產品和課程的CocoRobo。

提供STEM教育課程和產品雖然是新興行業,但現時行內競爭也不小。比起其他同類型的公司,CocoRobo推崇的是「STEAM」理念,多了出來的A便是代表藝術(Art),鼓勵學童糅合科技和藝術,自由發揮製作個人化的產品。CocoRobo不止提供學校及校外培訓,亦會研發產品和開發電子學習課程系統。

結合3D打印推獨家製成品

市面上不少STEM教材或產品是現成的,但CocoRobo則從零開始,連3D打印機也是自家研發。現時,公司已自行研發多台3D打印機,並提供3D文件分享平台,商戶可利用其設計的3D模型文件加以修改,甚至自行設計作品。此外,公司亦已研發多達16款的電子模板,如音樂模組、燈光模組、觸摸感應模組等,客戶可利用模組,結合3D打印和編程,製作獨一無二的製成品。有趣的是,雖CocoRobo標榜STEM教育,但Tony與其餘4位創辦人均未有相關教學經驗,Tony指,他們只好將勤補拙,成立公司初期,他們不斷輪流扮演聽眾或導師,給予對方意見,從而令教學更完善。

公司成立初期所需資金主要來自各創辦人的積蓄,本來公司主要於香港發展,直到今年初,他們拿到香港政府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TSSSU)的50萬元資助,業務得以擴充。公司計劃以深圳為研發團隊基地,香港方面則主力負責教材和教學。現時公司只於深圳設有辦公室,機緣巧合下,中大和科技園均以低於市價的租金讓他們租用辦公室,中大租予CocoRobo的地方位於中大深圳研究院,距現時的辦公室只有數百米,而科技園提供的地方則位於科學園,兩個新辦公室均於10月正式使用。

中港均設辦公室 強化兩地業務

公司現時有9名核心員工,另外亦有聘請兼職員工,當中多為中大的學生,主要負責三大範疇的研發工作,分別為硬件、軟件和機械;硬件包括電子模組、軟件包括手機App和擴增實境(AR)應用、機械則包括3D打印技術。Tony透露,公司將與中大的信息工程學院和教育學院合作,研發更多產品及課程。

找本港中小學洽商 年底達30間

Tony去年4月開始籌組CocoRobo,直到去年9月才正式成立。CocoRobo目標是成為中港數一數二的STEM教育公司,他們今年1月開始於香港洽談生意,現已與10間香港的中小學合作,年底更將與另外20間簽合約。深圳方面,他們自7月起開始找學校洽談,現正與30間中小學討論合作。除了校內,他們也提供校外教學,如過去曾與中大合作舉辦工作坊。公司成立短短一年,已錄得盈利50萬元。

最近CocoRobo亦與信和置業(0083)旗下商場奧海城合作,由洽談到落實計劃再到推行,也只是數星期的事。奧海城開設的OC STEM Lab將會提供場地,而CocoRobo則提供技術,合作舉辦工作坊予奧海城會員參加,當中包括學習編程、製作機械人和認識虛擬實境(VR)技術等活動。

明報記者 余麗明

小孩爭執 拉開就算? 趁衝突學相處 訓練小萬人迷

認識情緒——小朋友玩耍時常會出現爭執,父母可把握機會,教導小朋友認識情緒,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圖:kiankhoonz@iStockphoto)
認識情緒——小朋友玩耍時常會出現爭執,父母可把握機會,教導小朋友認識情緒,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圖:kiankhoonz@iStockphoto)

【明報專訊】搶玩具、爭食物……小孩子間爭執甚至互相推撞,常有發生。父母老師為了平息爭執,會第一時間宣判誰對誰錯?或是盡快分隔雙方,遠離事端。

適當處理孩子間的衝突,是孩子學習與人相處的好時機,同時讓他們認識和學習表達自己情緒,了解情緒對自己的影響。長遠而言,有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建立良好的朋輩關係。

案例﹕一次學生小組中,6歲的進賢不小心撞倒子僑,子僑額頭上出現了一道紅印。雖然沒有大礙,但子僑就抱着頭立刻大哭起來,並隨即要求進賢在他面前跪下道歉,因為子僑覺得進賢故意撞他。進賢雖然有點歉意,但要在眾人面前跪下道歉,感覺始終不是味兒。一個大聲哭鬧,一個拒絕回應,情况就此僵着了。我們看到後,趕緊分開他們,隨後幫助孩子們各自了解自己的情緒、感覺和需要。

小朋友間的衝突,是家長最大的煩惱之一。作為家長,首先不要害怕衝突,它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其次不要過於擔心和生氣,衝突的發生也是人生寶貴的教育時機,處理得當,可以使孩子更懂得管理情緒並解決衝突。

怎樣幫助小朋友妥善地化解衝突呢?

1. 身體表現 反映情緒

事實上,我們的情緒可從身體反應呈現出來。比如當子僑被撞倒時,他的呼吸急速,胸口有較強烈的起伏,拳頭緊握着。這是身體的本能反應,顯示了他非常生氣。至於進賢,子僑嚷着要他下跪道歉時,他眉頭用力的緊皺着,滿面通紅,但視線卻不敢直視子僑,這顯示進賢也有着羞愧之心,卻難以啟齒,但情緒已從肢體動作顯示出來。所以首先,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意識到這些身體的變化,以及用怎樣的態度來回應內在情緒。

2. 引導比喻 描述情緒

要兒童描述自己的情緒當然並不容易,這時候我們可以用比喻的方式。例如我問子僑:「你生氣了啊?」

他立刻回答﹕「是!」

我不着急讓他平息憤怒,接着問他﹕「在身體何處感受到憤怒呢?」

他指着胸口說﹕「在這裏。」

我問﹕「是不是好像有些東西從心口內爆發出來呢?」

他說﹕「正是!有一顆炸彈在我胸口要爆炸了!」

我隨即說:「憤怒是否也令你感覺很辛苦!你害怕它像炸藥般爆炸嗎?」

子僑小聲說﹕「嗯,有一點點。」

引導孩子描述當下的情緒,目的是使孩子的大腦在情緒和理智之間快速切換或轉化,不僅讓他們更容易平靜下來,還使他們理智與情緒的聯繫更為緊扣;同時在過程中重複提到情緒的名稱,是為着令孩子多熟悉這些字,使他們倘若將來經驗相同的情緒時,可以清晰地向別人表達。

3. 小小技巧 安撫情緒

幫助兒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還需要訓練一些情緒管理的小技巧。比如進賢覺得特別委屈傷心,他說﹕「心都碎了。」我們建議他把小手放在胸口處輕輕的拍着,其用意是給自己安慰與支持。幫助兒童冷靜下來,我們也可教他們做幾次深呼吸,再用水拍拍額頭,都是一些較有效的調節情緒方法。

4. 握手擁抱 笑走衝突

最後是教導孩子向對方表達衝突事件的想法與感受。我們鼓勵孩子以某種形式結束衝突,比如握握手,擁抱一下,說聲「對不起」等。進賢和子僑冷靜下來後,在老師的鼓勵下握了手,以歉意的態度來相互地擁抱一下,之後兩人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總結:提升社交能力良機

就進賢和子僑的例子,衝突是學習與人相處的良機。描述身體感受和情緒變化時,需要同時運用思考和語言;配合情緒管理的技巧,便能夠更好的幫助孩子理解及安撫自己的情緒;再用語言向對方表達痛苦、傷害、需求及不滿,增加孩子們彼此諒解,這是解決衝突重要的一環。長遠而言,有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從而獲得良好的朋輩關係。

文:梁淑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中電技工與工程師 合力照亮香港

Job09_A08_pto01

根據《香港能源最終用途數據2016》所顯
示,香港的電力主要應用於商業、住宅、
工業及運輸,憑藉穩定而高效的供電服務,
令香港保持工商業發展蓬勃,成為國際著
名的大都會。潘兆賢(賢仔)與王嘉靖
(Queenie)分別是中華電力(下稱中電)
輸電及供電業務部技工及發電業務部三級值
班工程師,一同為建設香港而努力。

中學畢業後,賢仔入讀青年學院的一年電機工程課程,他自言是受到父親薰陶:「爸爸是做水電工程的,我小時候已經從旁學習,因此對這行業也產生了興趣。」在青年學院學習期間,他得到導師的鼓勵與推薦,報考中華電力的「技工學徒計劃」,並順利獲取錄,成為輸電及供電業務部技工學徒。

師傅悉心教導 放手獨立工作

賢仔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負責保養維修變電站內的設備、為電纜接駁員工確認電纜、測試電纜、尋找及維修故障電纜及信號線。工作地點視乎分區安排,沒有固定地點,大多在變電站及掣房工作。「剛入行時先跟隨師傅工作,他們都很樂意教導新人,經常講解該如何應對工作困難,適當時候又會放手讓我們獨立處理,使我們從實戰中鞏固知識,學習過程中獲得很大的滿足感。」

香港近年不斷有新的基建項目動工,賢仔也經常參與各項工程,並與不同崗位的專業人員互相配合,合力將工程做好。「我們多數是團隊工作,由工程師、師傅等帶領幾位學師,因此,我們需要保持良好溝通,才能將每項工作做得妥當,從中也學到很多待人接物的相處技巧。」賢仔說。

賢仔目前的目標,是先晉升為技術員,然後再不斷進修及累積經驗,向工程師的夢想進發。「參加技工學徒計劃讓我先打穩根基,鞏固知識,而公司很重視員工培訓和事業發展。擔任學徒期間獲公司資助完成高級文憑電機工程科,現時亦獲得公司資助繼續修讀電機工程學士學位。我希望邊做邊學,將來能成為一位合資格的工程師。」中華電力更會舉辦工作坊及不同課程給中學生參與及報讀,讓他們對行業有更深了解,培養對電力工程的興趣。

Job09_A08_pto02自2015年開始,中華電力與職業訓練局為高中生推出「電機及能源工程應用學習課程」,讓學生掌握電機及能源工程的基本理論及應用。中華電力並為修讀該課程的學生提供獎學金和實習機會。學生完成課程後更可報考中華電力的三年制的技工學徒計劃。

2017年,中華電力和職業訓練局又合作開辦一項新的電力工程專業文憑課程,該課程達資歷架構第4級,內容涵蓋高壓電力系統的設計、操作、測試與維修等專門知識,適合具兩年或以上電機業工作經驗的技工修讀,並最快可於一年修畢兼讀制課程。修畢課程的學員將擁有電力工程技術員資格,有助他們事業上之發展。

女性具備細心耐性 監察機組運作

電力設施多是大型機組及系統,技術員維修及保養時需要拆件再組裝,是很花力氣的工作,因此這行業給人的印象是男性居多,但其實近年愈來愈多女性參與電力行業,例如Queenie就是發電業務部三級值班工程師,現於青山發電廠工作。

回想入行經過,Queenie因為中學時對物理科感興趣,畢業後就選擇修讀相關的機械工程高級文憑,種下成為工程師的根苗。「在IVE修讀機械工程期間,獲得多次實習機會,了解到工程業界的運作,於是決定專注在這行業發展。」Queenie在2012年參加中華電力開辦的見習技術員計劃,受訓後成為技術員助理,2015年再擢升為三級值班工程師

觀察力與溝通技巧 有助迎接新挑戰

Queenie的日常工作,是在發電廠的運行部監察及確保機組及系統運作正常,遇有異常情況要立刻尋找原因及解決問題,確保電力供應不會受到影響。為保持系統運作正常,Queenie需要監察多組不同的數據,因此很需要細心及耐性,有時也要協助進行緊急維修,工作極富挑戰性。

OLYMPUS DIGITAL CAMERA

Queenie剛修畢機械工程學士學位課程,並繼續修讀機械工程學理學碩士課程,繼續向工程師之路邁進。她鼓勵年青人要有好奇心、良好的溝通技巧及積極的工作態度,以適應工作上的挑戰。「以電力行業為例,要有尋根究底的精神,多加發問才能清楚機組的構造及操作運行程序,做好監控工作。同時發電廠的工作大都依靠團隊合作,要與組員緊密溝通,合力解決問題以確保供電穩定。」

Queenie認為,以往較少女性選擇加入電力行業,可能是因為對於行業認識不深。「工作了四年,我深信女性亦能夠在工程界發揮所長,2016年更有兩名女性技工學徒加入,令人十分鼓舞,期望日後陸續有更多女性參與電力行業,為香港巿民服務。」

科大推FinTech碩士

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稱,身後的數百呎地方將改建為「孵化基地」,會設電腦、3D打印機等基本硬件,供有興趣於發明金融科技產品的學生使用。(黃津琪攝)
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稱,身後的數百呎地方將改建為「孵化基地」,會設電腦、3D打印機等基本硬件,供有興趣於發明金融科技產品的學生使用。(黃津琪攝)

【明報專訊】金融科技(FinTech)已成為商業界的潮流,香港科技大學將金融科技列為商學院重點發展領域之一,未來會推出相關的碩士課程,現設選修科供學生選擇,明年亦計劃開設孵化基地。

校內建孵化基地

科技在不同行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金融業涉及大量數據和金錢,科技可令交易更方便和安全,隨人工智能、資訊保安和區塊鏈等出現,金融科技便應運而生。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指出,曾有人擔心金融科技會否「曇花一現」,但根據教授和業界人士的觀察,認為金融科技正處於技術成熟度曲線的再度上升位置,而對上一次「低谷」是科網爆破,但現時的金融科技成熟度和受關注程度正上升,將有「爆炸性發展」,會被廣泛應用。

由於金融科技的領域廣,該校成立學院金融科技小組,成員來自4個學系19名教研人員,包括會計、經濟、金融,以及資訊、商業統計及營運管理學系,制定發展方向。另外,商學院計劃改建該校的一個大型會議室作孵化基地,讓商學院學生可與不同學科學生合作,把意念變成可以實行的產品。

該校校友李尚信一直從事科技行業,現時投身電子商務,他指未來金融業趨勢是「P2P,即peer-to-peer」,行業將有翻天覆地進化,猶如收音機跳到電視機年代。他解釋,現時金融業講求「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金融科技將發揮重要角色,令交易變得更透明和穩定。

洪思行與音樂意想不到的緣分 樂評如燭光 指引年輕音樂人

洪思行 (圖﹕郭慶輝)
洪思行 (圖﹕郭慶輝)

【明報專訊】當年迷戀踢波而不願參加合唱團排練的洪思行,如今與友人一同創立無伴奏合唱組合;理工科畢業的他沒有成為工程師,反倒以寫作樂評為樂;他小時候偶爾跟父母去聽音樂會,只當是家庭活動或閒餘消遣,現在卻常有機會站在香港歌劇院舞台上,以合唱演員身分演出《阿依達》和《托斯卡》等大型歌劇。回想自己過去十數年間與音樂、與寫作相識相伴的時光,洪思行直言有很多個「想不到」。

他常常用「種一顆種子」來形容自己與音樂交逢的緣分,以及那些可意會卻難而言傳的難忘瞬間。「播種之後,效果或許不會立即出來,但經過等待,總有開花結果的時候。」

像這座城中的很多小孩一樣,洪思行五歲開始學鋼琴,進入小學之後又開始接觸小提琴。父母都是老師,卻不熟悉古典音樂,只覺得讓孩子學習一兩件樂器,對他的成長發展應是好事。不過,洪思行對於音樂的興趣乏然,他更喜歡踢波,或者觀看電視直播英超曼聯的比賽。

中二第一次上台演出歌劇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他進入聖保羅書院之後。書院有歷史悠久的合唱傳統,他也隨同學參加合唱團,卻不覺得排練有多少樂趣,更嚮往在球場上踢前鋒時汗水淋漓的暢快。陰差陽錯之下,中一升讀中二那年,他被香港歌劇社選中,在歌劇《托斯卡》中擔演合唱角色。「那是我第一次上台演出。」洪思行回憶道。那次的《托斯卡》,可說是他與音樂結緣的一個契機。

那次之後,他對於音樂的興趣漸漸多了,也開始在意自己唱得好不好。某次,他與學校一班同學去香港大會堂比賽,輸了,離場後「一邊在街上走,一邊哭」。

除去合唱團排練與演出之外,他還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成立了CM Singers,一個無伴奏合唱組合。那時候,沒什麼人知道無伴奏合唱或A cappella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幾個同學仔膽粗粗聚在一起唱,後來其中有幾位竟成為專業歌者,比如曾在奧地利泰利亞雲尼國際聲樂比賽獲得「最佳女高音」的鄺勵齡。

雖然他「校內會考模擬試」音樂歷史科滿分,但洪思行進入香港大學讀書後,卻並未選擇音樂專業,而是讀了電子與通訊工程。「當你與那麼多有天分的年輕音樂人合作的時候,你會清楚地知道自己並不具備成為音樂家的天分。」

做不成演奏家,洪思行覺得無奈,大學那幾年,他甚至放棄演出歌劇,以為自己與音樂的緣分就到此為止了。而他在港大時就讀的工程學院,卻為他打開了「寫作」那扇窗。

在工程學院出版部 一人身兼編輯與作者

事緣洪思行當時在工程學院出版的內部刊物任職編輯。編輯部招募稿件,惜投稿者寥寥,他只得一人身兼編輯與作者兩重身分,用不同筆名輪流寫。寫得多了,他忽然對寫作這件事有了好奇。這位理工科學生本來對文字、對寫作一點興趣都沒有,卻因為負責會刊籌稿事宜成為一名寫作人,又是一樁「意想不到」的事情。

從那時起,洪思行除去編輯與寫作學院內刊之外,還開始投稿給本地報刊及網站。沒有前輩引介,也並非修讀傳媒專業,他只得用笨辦法,將寫好的文章寄去報章的公共郵箱。有一次,《都市日報》竟然採用了他的稿件,給那時候的他不少信心。當時他寫的內容,關於古典音樂的並不多,大多是對於時事的感想,不為稿費多寡,只想與此城中人分享自己對於社會議題的看法。

他記得自己第一篇獲刊出的樂評文章,是關於一位挪威鋼琴家在香港舉辦的獨奏會。洪思行讀大學那些年雖然不再唱歌劇,卻常常看演出,看過之後,如果有些話想說,就記下來。

「我從未想過要當樂評人。」洪思行說:「我常常懷疑,自己究竟有沒有資格寫樂評呢?」

不過,當他聽罷一場音樂會,見坊間竟不曾留下什麼議論,便覺得可惜,覺得自己應該扮演某種「拋磚引玉」的角色,「push自己寫下去」。「我希望音樂圈中,以及表演者與觀眾之間,可以多一些交流。」洪思行覺得,所謂音樂會評論的價值固然是為音樂表演者提供改變或完善的建議,也在於幫助公眾建構對於古典音樂的認知。

洪思行如今回想自己開始寫樂評之前,看過的日劇《交響情人夢》,那本是一部喜劇,他卻看到哭了,因為見到其中有一位脾氣相當古怪的樂評人,因為自己演奏樂器的天分不足而只好轉去寫作樂評。「我或許從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吧。」洪思行笑道。

因為寫樂評 曾惹上對方不滿

因為寫作樂評,洪思行曾經惹上一些麻煩事。某次,他評論一部本地創作,用的詞語有些極端,口吻也不太客氣,對方十分不滿,揚言要將他告上法庭。經歷這場風波,洪思行此後寫評論的時候,也試着收斂一些,「不要去到盡」,倒不是因為害怕惹上麻煩,只是覺得爭執或者牴牾,對事件本身並無幫助。

「樂評的目的是希望演出能夠有所改善,但如果雙方態度激化,只是多了一個敵人罷了。」

洪思行直言行內重視樂評,不時有藝文團體邀請他看演出寫評論,面對這樣的善意邀約,看過之後,身為評論人,可否直白說出這演出的缺點?對於洪思行來說,最重要莫過於「忠於自己」。「藝術是不可以講大話的。」

香港並無專職樂評人,對於80後的洪思行來說,他需要一份正職來支撐他的日常生活開支。大學畢業後,他在本地一間出版社任職編輯,後來轉去從事藝術行政工作。在他眼中,正職與副業是相互助益的:編輯提升他的文字技巧,而藝術行政則令他接觸更多藝壇中人,亦幫助他積攢起關於申請場地以及籌辦藝文活動的經驗。

最近,洪思行與幾位朋友一齊創辦了另一個無伴奏合唱組合,名叫Zense。他們與康文署合作「初試人聲」系列音樂會,在學校與社區巡迴演出四十五場,推廣「無伴奏合唱」這概念。洪思行在此次演出中不單是表演者,也是節目監製。

「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會成為監製。」他說:「如今回頭來看,事情都是彼此關聯的。」從入讀聖保羅書院,到考入港大工程學院,再到如今任職藝術行政、寫樂評、參與合唱組織,都是環環相扣。

如今科技進步,互聯網急速發展,寫作樂評與發表樂評的平台與機會都多起來,本地喜好音樂的年輕人也紛紛繞開傳統報章雜誌,選擇在自媒體平台上刊出文章。洪思行認為樂評數目的上升是好趨勢,但文章的質量仍參差不齊。在他看來,不論音樂抑或寫作,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積累,需要沉潛,也需要磨練。

他現時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工作,不時邀約年輕人試寫評論,並為其提供發表與交流的網絡平台,他本人也常常以評論人身分觀看本地年輕藝文團體的演出。

在舞台上 找到自由

一個名為Infiniter的無伴奏合唱組合,由五位中學生創立。洪思行偶然聽到他們的演出,覺得他們在舞台上的表演超乎意料地成熟,便訪問他們的音樂與成長故事並寫作成文,希望給本地同樣傾心音樂的年輕人一點提示、一點鼓勵。

「我不敢說我有多宏大的理想,只想為後來的人點一盞燭光,告訴他們哪裏平坦,哪裏可能會有崎嶇。」

洪思行名校畢業,工科背景,數學也不差,本有機會從事金融或工程,成為大眾眼中高薪厚職的所謂「成功人士」,但他並未選擇那條路。「我並不是排斥或者批評那些謀生手段,我只是覺得在這座城市中,並不是所有人都要走同一條路。」

從一個寧願汗淋淋踢波也不願在空調房中練唱的男孩,到如今一面寫作樂評、一面積極參與本地合唱組織的愛樂人,洪思行享受「死啃」樂譜的那些綿長夜晚,享受一路走來的曲折和驚喜。

「音樂已經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洪思行說:「在舞台上,我找到自由。」

■Profile

洪思行

洪思行,樂評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曾參與多個歌劇演出,香港無伴奏音樂組合Zense A Cappella的成員。編有《香港古典音樂年鑑 2014》。

文﹕李夢

圖﹕郭慶輝、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