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假設每天平均睡覺八個小時,那麼,人生大概有三分一時間是躺在牀上的,其實很值得大家重視。擁有建築專業背景的李民偉選擇以「牀」為題,進行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跟自己和觀眾,展開一場復一場,既私密又公開的對話。
1970、80年代摺牀招待內地親戚
七十後的李民偉(Tim),香港長大,在一個小康家庭成長。小時候經常做的,是和弟弟到住在深水埗唐樓的外公家玩耍。「最好玩是一班男孩子在樓梯和天台之間東躲西藏,互相追逐捉迷藏。」1970、80年代,數戶人口共居一個單位仍屬平常,一班人在同一空間下生活,吃飯看電視,「朝行晚拆」打地鋪的情景,在他腦海裏留下深刻印象。「而摺牀,則是當時每家每戶用來招待內地親戚的標準配置。」
中六時,成績不錯的Tim,取得助學金往澳洲修讀高中,後又留在當地升讀大學,選修建築。對於何謂設計,他之前沒學過,也沒什麼想法,直至大一時,從一份平面設計功課得到啟發。「那次題目是『fault』,我以『X』這符號形象化拼寫這組詞語,自覺表達出『錯誤』之意,竟然不及格!」老師借他評級「Distinction」的作品參考。「同學設計的,乍看純粹就是一個『fault』字,但仔細看,便會發現它是一個迷宮,還是一個只有入口沒有出口的迷宮。」
這段小插曲,令Tim明白相比硬件技巧,如何闡述想法更加重要,自己還要學習如何跳脫框架思考。「我認為,好的設計是直接簡單的展示,並能將觀眾拉進作品之中,思考背後的意義。」他習慣在觀賞別人的作品前,盡可能先了解對方的創作背景。
貝聿銘美術館建桃花源
後來,Tim有幸得到2001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青年建築師獎」,當時工作近十年的他得到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在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貝聿銘(I.M. Pei)在美國紐約的建築師樓訪學。當時已八十多歲的貝聿銘,跟他分享策劃MIHO美術館的故事。美術館位於日本關西滋賀縣,創立者小山美秀子,是一位老太太。「老太太懂中文,對中國文化頗有認識,原本希望在深山建造一座鐘樓。」貝聿銘向她描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故事裏的漁夫誤入桃花林,遇上隱居之民,看見世外之景。「老太太聽罷甚是喜歡,於是成就了現在的設計。」Tim領悟到,洞悉人心的建築師,懂得跟客戶的心願產生共鳴,能令設計豐富原本的想像,超越建築結構,更深入地感染別人。「一件好作品,需要遇上好客人。如何梳理和表達自己想法,說服對方理解明白,亦很重要和考功夫。」
得到大師的啟蒙,Tim進一步思考空間和人的關係,嘗試將設計從建築延伸至藝術創作。「建築設計具備一定的功能性,比如建造一座圖書館,始終要滿足收藏書籍這個目的;而藝術創作,則容許塑造一個改頭換面、截然不同的成品。」
工作上,Tim有份跟進與香港公共房屋相關的項目,加上小時候對人群使用空間的深刻印象,這些都成為他的靈感來源。「睡覺是項私人行為,而摺牀通常會放置在客廳,家裏的一處公用地方。」他道。「我了解過公屋的建築歷史,50年代香港第一代徙置大廈(Mark I Block),單位面積約11平方米,大概就是五張摺牀攤開的大小。」
自始,「摺牀」成為Tim在藝術創作上的重要元素。「或者是建築師背景吧,我喜歡它的外觀結構,和靈活摺疊組合的特性。」他在旺角上海街買尼龍摺牀,將支架噴色,或把牀面換成帆布,塗上顏色。現時部分作品收藏在火炭的工作室,他指着其中一張,布面印有觀眾曾坐下休息的痕迹。「這也是創作的一部分。」
他其中一件作品,是一個用數張摺牀裝嵌而成,類似「搖搖板」的裝置,兩端座位須要同時有人背對坐下,才能保持平衡。「我希望表達出的信息是——即使雙方互不瞅睬、不想溝通,至少仍可平心靜氣地坐下感受對方的存在。」經過近年的社會運動後,Tim希望回歸基本,將摺牀轉化成另一些具功能性的作品,比如是椅子。
Tim還試過「帶住摺牀去流浪」,將作品從室內移至公共空間去探索公共性的議題,在城市各處遊走,留下蹤影。它到過的地方,包括彌敦道、旺角行人專用區、西九海濱長廓、銅鑼灣時代廣場、中環前立法會大樓,甚至遠赴海外,停放在法國巴黎街頭。「這些舉動本身已是行為藝術,而我拍下照片,加上後製效果,又是創作另一種表達模式。」Tim認為,不論是實體地方抑或虛擬網絡,人人皆可自由進出,已是一處公共空間。「在過程中,我觀察不同城市居住的人如何看待和使用公眾地方,同時亦反映他們對自身城市,以及對生活的要求。」
社群參與 深水埗天台化成「空中花園」
藝術更可以是集體創作。2004年牛頭角下邨拆卸重建,Tim機緣巧合跟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合作,和居民一起組織「物以情聚35年」展覽。「那裏是他們數十年來起居生活的地方,很有歸屬感,面對遷拆,或多或少會有抗拒情緒。我們向居民收集舊家具,例如木櫳木箱,然後撰寫物件背後的故事。」Tim負責策展,運用裝置藝術的技巧,在屋邨舉辦舊物展覽。「居民的反應出乎意料的踴躍,最後加開了五六個舖內位來展示。」有機會回顧過往經歷,情感受到尊重,這種極具儀式感的行為,大大安撫居民忐忑不安的情緒。「我也深深感受到,藝術是一種能夠凝聚群聚,推動世界的力量。」
三年後Tim再度和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合作,在深水埗一座擠滿居民的舊建築,舉辦「活在西九:開展所能」大型展覽,展期長達一個月。「其中一項活動,是讓參加者實地觀察劏房的真實面貌。」Tim還和一班基層居民,合力將大廈天台化成「空中花園」,以80張摺牀砌成一道厚厚的牆壁,藉以表達公眾對弱勢社群的誤解,期待兩者有機會互動溝通。「居民相當雀躍投入,他們的美感觸覺亦讓我讚歎不已。」他希望這種由藝術創作引發的思考碰撞和交流討論,能夠讓參與者更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更好地使用這片空間。
對展覽質素的執著,讓Tim在藝術創作之外,亦對策展 (curating)產生興趣。「1990年代,策展在香港藝術圈是一門陌生專業。對於作品怎樣展示,藝術家如何跟其他單位溝通互動,大家無甚章法。」回歸之後,他在獨立藝術機構「Para/Site藝術空間」積極推動策展實踐(Curatorial Practice);一方面邀請經驗豐富的資深策展人來港,分享經驗、策劃展覽,另一方面,培養本地藝術家,組織代表團參與海外展覽,包括意大利威尼斯藝術雙年展。「我們想透過這個平台,討論一些前瞻的藝術議題,嘗試多些實驗項目。」2012年,Tim成立Public Art Think Tank(公共藝術智庫),希望從政策層面,研究及倡議與公共藝術相關的議題。
在香港,能夠寓興趣於工作是幸運的。工作忙碌的Tim,希望能在負責的公屋工程中融入藝術元素。「我與幾位藝術家合作,將石礦場工廠裏的舊機器和石頭轉化為藝術品,並邀請中學生參與創作裝置藝術,讓他們發揮對未來公共屋邨的想像。」Tim擁有夢想,相信人人都能追尋一片屬於自己的桃花源;而他其中一個夢想,是在有生之年,可以旅居於海明威的第二故鄉——古巴,在海邊寫一本關於香港70後的小說。
■ Profile
李民偉Tim Li
70後,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建築學士,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博士,「Para/Site藝術空間」顧問。同時具備建築師、藝術家和藝術宣傳者三個身分。曾參展威尼斯藝術雙年展(2003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2006、2010及2014年)。作品「開展所能III」在位於九龍公園的香港文物探知館作永久展出。著作《與床對話》記錄他以「摺牀」為題的創作歷程。
文:陳芷寧
圖:劉峻陶、受訪者提供
編輯/陳淑安
美術/明報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