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日坊間對於ADHD(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藥物的療效及用法眾說紛紜,有人說是「聰明藥」,有助孩子專心讀書;有人卻指它是「毒藥」,副作用足以影響日常生活。有專業醫生則指出,ADHD藥物只要處理得宜,絕對能幫助小朋友專注和學習。
「ADHD藥物並非聰明藥,不能提高孩子的IQ,而是幫助他們調校腦部『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使其專注及不受環境干擾,從而改善其專注力及自我控制能力。」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陳國齡醫生說,吃藥與否需要經過專業醫生詳細考慮。以轉介到瑪麗醫院的ADHD個案為例,皆需要詳細的斷症,並由各方面專業人士為孩子及其家長評估,然後才會擬定出一套全面的治療計劃。而藥物治療只是治療的其中一部分,很多時候會同步進行行為治療、小組訓練;家長也須上管教訓練工作坊,以協助孩子在家訓練等。
輕則行為治療 嚴重才用藥
陳國齡說,如斷症後發現孩子的情况不太嚴重,可先用行為治療處理;若屬中度至嚴重,並影響到日常生活,或者有較多焦慮及對抗行為,都會先用藥物治療。「因為孩子要定下來,才可有效接受訓練,吃了藥能令他們專注、懂得去等待,吸收也更快。」
她指出的確有些父母堅持不讓孩子吃藥,但訓練效果就事倍功半。「藥物有助提高孩子思維能力及抑制其行為,這個情况下再教導他們執行功能(思維方面及行為管理方面),他們便能夠運用得到。我們會跟家長解釋用藥的優、缺點及副作用。」
助專注學習 8成患者明顯進步
她補充,自1960年代開始,不少文獻已指出藥物治療對ADHD患者有明顯療效,「因為患者腦部缺乏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調校後可讓他們更專注,所以近7至8成患者用藥後會有明顯進步」。陳國齡指多巴胺系統主理腦內reward center(自我獎勵/快感中心),與獎勵、注意力、短期記憶任務等有關。「如果小朋友明白當專注去做一件事情會做得好,他們便會嘗試用多一點耐性去做,從而愛上學習,這樣有助給他們一個正面的學習經驗。」
治療ADHD的藥物種類不算很多,常用的是第一線藥物腦神經刺激劑,如患者食用後對藥物反應不理想,會採用效果次一等的第二線藥物。而依照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的指示,6歲以下兒童並不適宜採用ADHD藥物治療,除非有個別特殊情况。
與醫生商討劑量 莫自行停藥
至於藥物的副作用,包括影響睡眠和胃口、作悶、嘔吐、頭暈等,但陳國齡強調絕非坊間形容如「毒藥」,因為只要用藥得宜,對孩子絕對有幫助。她指專業醫生並不會亂開藥,特別是有家族病史如腦癇症、思覺失調等,用藥時也得分外小心;加上藥物分量可以調校,故9成孩子在開藥後可以持續接受藥物治療,「藥物適應及效果,一般在三個月內看到,初期或者會有輕微肚痛、頭痛、胃口變差等,這時我們和家長都要緊密觀察孩子的體重,適當時更改分量,或者請小學生避免在下午4時前、中學生避免在下午6時前吃藥,以免影響睡眠。」
吃藥期間,患者要定時覆診,讓醫生了解用藥情况。至於是否停藥,醫生會再了解患者情况,跟其家長商討;若孩子已到中學階段的話,醫生更會與他們親自商討應否減藥或停藥。考慮因素包括用藥前後的分別,在社交、學業等方面是否可表現出其資質,還有減藥和停藥後,孩子能否願意保持現有行為和成績等。陳國齡不建議在沒有任何副作用影響下,家長或孩子自行決定停藥,「雖然在學校假期時有家長會為孩子停藥,但其實藥物並不單幫助孩子學習,我們希望他們在社交、親子關係、行為等各方面也進步,所以這些所謂藥物假期的安排,應先諮詢主診醫生意見」。
評估方法﹕多重評估 定期覆診
來到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的每個新症,評估過程都非常嚴謹。問診包括了解孩子的成長,內容有身體健康、孩子性格、曾接受哪些治療和評估、家長管教孩子的處理手法、症狀的嚴重性和持續性,有否患病(如焦慮和自閉等),以及有多影響其日常生活。
單獨約見孩子 家校參與
評估方法包括與孩子單獨面見,觀察其徵狀及行為,另外會跟孩子的照顧者及學校了解其日常情况,最後與家長商討,才決定採用哪些行為治療方法、用藥種類及分量。然後定期跟孩子覆診,了解其進度及調校用藥分量。
如個案比較複雜,會轉介到日間醫院,由專業團隊(包括精神科護士、職業治療師、紅十字會學校老師、醫務社工及臨牀心理學家等)作8至10次每次約3小時的詳細評估,以個人及小組形式,了解孩子大小肌肉發展、平衡協調、社交、情緒及學習困難等各種情况,最後才總結評估結果及定出治療方案。
個案分享﹕藥後食慾減 避飯前服用
Jonathan今年14歲,早在小一時,班主任便發現他上堂極不專心,上課時插嘴、不停玩手上的筆。小二時,媽媽Ada安排他接受評估,診斷他患有ADHD,醫生建議服用藥物「利他林」(Ritalin)。(編按﹕刺激中樞神經藥物「鹽酸甲酯」(methylphenidate),包括利他林和專注達(Concerta))
為了評估藥物效用,在服用前,班主任要為Jonathan填寫一份「行為量度表」,再在服藥期間填表,看看行為表現有沒有改善。試驗兩周後,老師發現他服藥後上課時明顯少了搞筆等小動作,也不會常常發白日夢。
Ada跟兒子溫習時,也感受到服藥前後的分別,「之前他會不停動,溫書溫不了多久就去洗手間,令我每次都發火。但這種藥物有四小時效力,他在這段時間能坐定定溫習,也可以將我的指示聽入耳,成效十分明顯」。
明顯專注 坐定溫書
她又表示,藥物發揮作用時,Jonathan的食慾會減低,但只要細心安排,就可以解決問題,「要避免在飯前四小時服藥,所以他會在早餐後服藥,剛好足以應付上午課堂」。第二次服藥則視乎課堂需要,可能是午膳後,但如果下午是體育課等輕鬆課堂,就留待放學回家才服藥,以助他專注溫習,「即使放學後服藥,我也會先帶他大吃一頓下午茶。這樣便有數小時不用進食,待他藥力過後,家裏才吃晚飯」。
開心寶寶變情緒化?
惟服藥初期,Jonathan情緒突然變得波動,「他一直是個開心寶寶,即使考試低分都笑笑口,服藥後卻變得情緒化,溫習時會因記不熟內容而大哭」。Ada向醫生求助,醫生卻說是好事,「以前他無法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服藥後安靜下來,他能閱讀內心的情緒,也學會自我檢討,所以才會哭」。家長只要多加鼓勵,孩子便能戰勝負面感受,果然過了三個月左右,Jonathan的情緒就漸漸平穩。
Ada覺得,藥物難免有一定副作用,最重要是控制好分量、服用時間等,「正如Jonathan,每日只服兩粒藥,考試日子最多食三粒,副作用不算太強,對他又有實際幫助」。
文﹕顏燕雯、李樂嘉
圖﹕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