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囚師徒 19歲教53歲烘焙新生 毅力打動前黑道大哥

【明報專訊】「要製成好味的法包,麵包氣孔的大小是關鍵。」這番話出自19歲的林俊浩(浩仔)口中,而他的徒弟、53歲的鍾志謙站在一旁靜靜點頭。二人年紀相差34歲,但師徒倆的人生歷程不謀而合,各自在不同時空,因販毒而被判入獄。二人先後加入烘焙店,習慣使喚手下的「前大哥」最初放不下面子,不肯跟隨「師傅仔」學整麵包,後來卻被浩仔的毅力打動,成為浩仔邁向烘焙師之路的後盾。

19歲的林俊浩(左)是53歲的鍾志謙(右)的師傅,鍾志謙起初不願認年紀比他小34年的浩仔為師,但他漸漸看到浩仔的努力,惺惺願意向他虛心求教。(楊柏賢攝)
19歲的林俊浩(左)是53歲的鍾志謙(右)的師傅,鍾志謙起初不願認年紀比他小34年的浩仔為師,但他漸漸看到浩仔的努力,惺惺願意向他虛心求教。(楊柏賢攝)

浩仔身穿全黑廚師服,專心地搓着麵團,看着他一臉稚氣的樣子,很難想像他在16歲時因販毒而被捕,被判入歌連臣角懲教所。失去自由的日子裏,浩仔找到了人生目標——成為烘焙師,「一個麵團能有這麼多的變化,像個永遠探索不完的世界。」浩仔說。53歲的鍾志謙(Paul)曾是黑社會的一分子,「黃賭毒」也曾涉足。24歲時因販毒在泰國被補,被監禁19年後,獲遣返回港繼續服刑。他出獄後加入了烘焙店,遇上了師傅浩仔。

由使喚人到做學徒

林俊浩與鍾志謙都表示,十分感激烘焙店老闆陳美奇(中)的信任。(楊柏賢攝)
林俊浩與鍾志謙都表示,十分感激烘焙店老闆陳美奇(中)的信任。(楊柏賢攝)

Paul從前習慣使喚人,卻要轉過來跟隨一名19歲的小子學整麵包,他大笑道:「有可能嗎?」Paul甫到烘焙店時學整曲奇餅,浩仔欲上前提點他,Paul會即時轉身走去,二人可謂「零交流」。沒有師傅的教導,Paul當時製作的曲奇被同事稱為「怪味曲奇」,難以下嚥。

難忘浩仔埋首研發 關係「破冰」

每逢午飯時間,浩仔只用10分鐘匆匆吃完午飯,走進廚房左試右試。下班後又不願離去,繼續研發新麵包口味。Paul把浩仔的努力看在眼內,漸受感動,「好難得看到年輕人願意如此捱苦,但我一個成年人卻因面子問題一直學無所成」。Paul主動向浩仔求教,令兩人「破冰」,「在浩仔邁向烘焙師的路上,我會全力支持他。」Paul說。

二人慢慢用信任築起師徒關係,最開心的莫過於聘請二人的Le Fournil老闆娘陳美奇(Rebekah)。Le Fournil是一間沒有政府資助、自資營運的社企餅店,當中一半員工都是釋囚。Rebekah從不介意釋囚的往事,對浩仔師徒充滿信心,希望他們帶領餅店更上一層樓。

明報記者 劉嘉裕
2016年6月17日

由證書起步 拾級朝營養師進發 助人自助 活學活用

現代人愈來愈着重健康,對基本營養知識或已有一定概念,如動物內臟屬高膽固醇食物、對食物金字塔的認識等,不過,當中亦不乏一知半解;對營養師或營養學家等名稱亦然,兩個名稱相近的職業,究竟工作範疇有何不同?服務對象有何分別呢?挾着DSE成績,又可否向營養師理想進發呢?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HKU SPACE) 生命科學及科技學院助理課程主任蘇美如博士表示,由於香港現時沒有本地營養師註冊制度,所以基本上任何人皆可自稱為營養師、營養學家、營養專家、營養顧問等,一般市民未必能清楚分辦他們的工作。

營養師和營養學家兩者分別

「以營養師和營養學家兩者為例,他們都必須持相關營養學的大學學位,其中營養學家由於未接受過臨牀營養學及飲食諮詢輔導的醫院實習訓練,工作上大多專注提供食物及營養的知識、理論及營養教育、進行營養學研究等。」

至於已具備註冊資格的營養師則屬專職醫療人員,他們必須接受過臨牀實習的訓練,除可擔當營養學家的角色外,還能提供個人化的飲食諮詢輔導及處方醫學營養治療。

營養師要熟悉人體機能及各個器官的運作,從而了解病患者的生理狀况,亦要具備基本醫學知識,如藥理、病理等,才可針對某些病人的狀况提出合適的飲食建議。「有時某藥物與某食物相沖,從病理學中,可以知道食物如何進行分解。」

由於營養師的工作需要接觸不同對象,為他們提供正確的營養知識,讓他們逐步改變飲食習慣從而改善健康,因此營養師要具備良好的輔導及溝通技巧,以取得求助者的信任,並要細心聆聽對方的想法,站在求助者的角度給予建議。

先修畢高等證書 再向學士、碩士深化所學

DSE 考生若未能升讀大學相關營養學課程,有機會成為註冊營養師嗎?蘇博士表示,如果想向營養學或營養師方面發展,可以由 HKU SPACE 的營養學高等證書課程拾級而上,然後再修讀食物及營養科學學士學位,及人類營養學及營養治療學碩士學位課程,再加上臨牀實習訓練等。

如果只想對營養知識和體重控制方面有基本認識的話,則可以修讀由 HKU SPACE 開辦的「營養學 (體重控制) 基礎證書課程」,課程內容包括認識基本營養學飲食原則、基本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的功用、來源等,另會學習計算個人熱量及營養素攝取需求,何謂標準體重;分析過重或過輕之成因及其可導致之健康問題;以至正確做運動知識、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分析不同餐單、認識代餐等。

「課程適合從事醫療、健身、美容相關工作者,他們可跟客人分享與行業、工作相關的營養知識,無論是在專業知識或人際溝通方面都有一定幫助。」

營養知識活學活用 生活中實踐

HKU SPACE 營養學治療及教研中心註冊營養師趙詠頤舉例,如要幫助體重過輕的人士達至健康,先要了解是否有任何潛在的原因或健康問題,「有時未必是因為進食份量過少,部分健康問題如甲狀腺機能亢進、荷爾蒙失衡或會影響患者的新陳代謝,出現體重下降或偏瘦。」註冊營養師會因應個別情况,為體重過輕的人士編製餐單及給予相關的營養建議,以助他們達至健康的體重和營養狀况。

她表示,要掌握控制體重的基本概念不難,但要把理論持之以恆地實踐才是要訣。導師在課堂中除講授營養學理論外,亦會透過經驗分享和課堂活動給予實用的飲食和生活要訣,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所學。

打工仔用餐健康貼士:

‧外出用餐時,食物的油分、糖分一般較高,點餐時可選擇蒸、灼、烤、焗等較低脂的烹調方法和菜式,或要求汁料另上。
‧飲品方面,可要求少甜、走甜、少奶或以脫脂奶沖調等,有助減少攝取過多的脂肪和糖分。

文:王安娜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復康人手需求持續 用心助人 與患者治療路上同行

護理行業崗位眾多,單是復康範疇,已有適合不同學歷和有心人士加入。其中物理治療師管政棋和職業治療助理張振聲,二人雖然職責不同,但工作共通點是要以真誠跟服務對象溝通和提供輔助,在治療路上與他們同行。有業內人士指出,在人口老化、陸續出現的退休潮、新醫院落成等前提下,復康治療人手需求趨緊張,有心投身助人的護理行業,是時候裝備自己,為事業加分。

物理治療師管政棋 (Jackie):找出病者價值 重建信心

進修/工作經歷:中七畢業→理大物理治療學本科→

        現為醫院管理局 (下稱「醫管局」) 二級物理治療師,

        現正進修手法治療碩士課程

中學已喜歡運動的 Jackie,早已認定醫療行業發展穩定,而且又是一門專業,因此希望將來從事與運動和醫療相關的工作,結果如願。在門診部工作的他,所接觸的病人多為腰、背、頸痛者,當中不少屬工傷。他指,面對這類病人,治療師需要多了解其生理和心理狀况,才能真正幫助他們。

治療病人痛症 紓緩心中恐懼

「相對一般病人,除痛症外,他們還要面對其他不同的問題,如法律、工作、經濟、心理等問題,有需要時要將個案轉介相關人士協助。」治療時,Jackie 會盡量以朋友方式跟病人相處,當發現他們具有焦慮或恐懼傾向後,會先找出問題重點,然後作進一步跟進。

他分享,曾有因工傷患長期背痛的中年男士,本為經濟支柱,工傷後需靠政府援助以維持生活,對他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治療師會透過問卷找出病人認為最重要的價值,將問題聚焦在其他活動或功能上,並跟他設立目標。後來找出病人當時最想做的是跟孩子踢波,於是我在治療期間,除了為他設計針對背痛的動作外,亦加入一些踢波、傳球的相關動作。」經過連串的治療後,病人的痛症雖未完全康復,但他已能重拾工作的信心。

醫院工作 接觸個案更廣

各類型的服務機構中,Jackie 選擇在醫院工作,「除可以接觸多些個案、汲取不同前輩的經驗外,培訓機會亦較多;此外,醫院所提供的治療服務十分全面,由急症、康復,以至社區部分也涉及,有助我全面了解醫療架構和病人的實際需要。」

醫管局物理治療師 入職先接受「三年抱兩」培訓

現時本港有逾 2,800 名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會長潘綺紅表示,現時醫管局會為新入職的二級物理治療師提供 3 年的培訓計劃 (俗稱「三年抱兩」),培訓期間,他們要在三個專科 (如骨科、內科、外科等) 和兩個不同地方 (如病房、門診、社區等) 工作,以接觸各種病症及累積工作經驗。如想由二級晉升至一級物理治療師,一般須具 5 年經驗,以及擁有相關的碩士資格。

她指,近年物理治療師在急症室的服務比重增加了,「急症室病人如屬輕微病情,舉例:沒有骨裂,只是一般腰骨痛,經醫生診斷後,便可由物理治療師跟進,治療後可出院及安排進行門診作跟進;若病情嚴重,醫生便會安排病者入院,然後再接受物理治療,進行其他檢查。」

人口老化、退休潮 人手需求趨緊張

「人口老化,加上行業將陸續出現退休潮,人手需求亦更趨緊張。」就政府去年曾做過的人力推算調查,本港在 2015 年欠缺 86 名物理治療師,至 2020 年、2025 年和 2030 年,將分別欠缺 207 名、214 名和 263 名物理治療師。 (以上數字未計算將來新醫院所需的人手) 她表示,現時大部分物理治療師均在公私營醫院和私人物理治療診所工作,估計公營醫院本年需要聘請 100 至 120 名物理治療師。另就新醫院的落成,將提供住院、門診、社康等服務,業界對物理治療師的需求亦有所增。

為紓緩人手短缺,香港理工大學的物理治療學本科學額,將由 2015 至 16 年的 110 個增至 2016 至 17 年的 130 個。此外,理大亦已由 2012 年起,為非本科但具有醫學相關背景人士開辦 2 年制的物理治療學碩士課程。

投身治療助理行業 進修入行門檻低

「物理治療助理的工作主要協助服務對象進行復康運動,所需的體力較多;職業治療則着重生活、認知訓練,如設計相關的活動給腦退化症長者,職業治療助理可協助帶領活動。」麥堅時復康服務中心董事總經理陳洪楷說。

他建議,如果想投身治療助理的話,可先修讀相關的治療助理課程,該機構有開辦不同的治療助理課程。近年的學員中,除在職和想轉職人士外,部分是對復康治療學科感興趣的中學生,希望藉課程認識行業,有助將來選科,及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入行發展。治療助理入行門檻不算高,一般中學學歷,加上修讀過相關課程便可。

以該機構的「職業治療助理課程」為例,着重教授職業治療助理技能,除基本概念外,亦包括常見應用技巧及職業安全指引等。陳洪楷指,過往有約 2 至 3 成治療助理課程的畢業學員投身復康相關行業,出路包括醫院、院舍、私營機構、長者日間中心、特殊學校等。

抱正確心態 克服工作挑戰

他不諱言,治療助理的晉升機會有限,但可作橫向發展,例如進修成為保健員,再拾級而上修讀登記護士課程;亦有部分物理治療助理進修健身教練課程。現時入職起薪點約 11,000 至 12,000 元,每星期工作約 44 小時,不用輪班。一般中型院舍聘請一名助理,大型院舍聘請 2 至 3 名助理。

他提醒,雖然安老行業穩定性高,鮮有出現裁員情况,但卻未必人人適合,「投身者的心態很重要,始終部分人不適應在院舍工作,亦有人不擅於跟長者溝通,因此透過進修,可以讓學員做好心理準備。」

職業治療助理張振聲:真誠耐性 打開心扉

中五畢業的張振聲,曾做廚房工作約 6 年,後來在麥堅時復康服務中心進修物理治療助理課程及職業治療助理課程,現於醫療機構工作,日常會被委派到不同院舍工作。「我喜歡跟人溝通、搞活動、手工藝、畫畫等,相對物理治療助理的工作 (以協助做運動為主),我認為職業治療助理更適合我。」

入行約半年的他說,工作中常接觸患腦退化的長者,他會透過不同的小組訓練,協助提升他們的認知和活動能力,例如在現實導向小組,跟長者分享新聞資訊;在懷緬小組,利用不同物件喚醒他們的記憶;行為治療方面,會做一些手指操等,另外在感官動作的訓練裏,也可藉一些玩具生果,助長者刺激手部觸感。

他不諱言,不同長者的性格各異,部分初接觸時,跟他們打招呼或沒反應,要多給耐性才行,「只要你用真誠去打開他們的心,他們一定會感受到的。」曾有一名中風的院友,初時說話口齒不清,多跟他練習後,情况已由只能說一兩句話增加至五六句。

文:王安娜 圖:受訪者提供

食品研發工作 屢敗屢試 創出新滋味

港人口味愈來愈刁鑽,對食品質素要求高,更講求營養健康,少油、少鹽和少糖,味道不能太過清淡;最好兩、三個月便有新產品、新菜式推出市場,否則轉買其他品牌、轉投新食店懷抱……對食品研發人員的創意度、市場觸覺,以及對生產流程、品質管理都是一大考驗。為應付市場所需,近年愈來愈多食品生產商及餐飲機構增聘具備食品研發專業技能的人才。

在大型食品生產商任職產品開發專員的陳智聰,是 IVE「化驗科學及生物科技高級文憑」課程畢業生,及後完成食品科技與食物安全相關學士學位課程。他現時專責冷凍品業務,包括奶類、乳酪、豆腐等產品。

開發新產品 反覆測試改良

入行 6 年,由產品開發助理起步的陳智聰認為,食品開發員要具備屢敗屢試的精神。「港人的口味經常轉變,競爭對手亦可能會推出同類型產品,會影響產品研發期的長短,可短至半年,亦可長至兩、三年不等。過程中需經過多次的試驗、改良,才能開發成功。」

新產品的開發能否成功,開發人員以外,也需其他部門 (包括生產、品質監控、採購及市場營銷等部門) 同事及顧客的參與。他表示,掌握顧客的意見及口味是關鍵及最困難之一環,因每人的表達方法都不同,以雪條為例,要做到新鮮感,所指的是顏色搶眼?味道特別?原來是指味道微酸。

掌握顧客口味、市場走勢

食品開發工作挑戰不少,曾參與製作希臘乳酪、香蕉形搣皮啫喱雪條、紐西蘭奶類產品的陳智聰笑言,每當新產品受顧客歡迎,一切工作辛勞皆是值得的。「當然最開心是見到產品能在市場長久立足!」

食品開發員是一份「筍工」,可嘗盡不同美食,然而亦要有所犧牲:「體重固然會增加,我曾試過飯後,試食 10 款同類型產品,有時會吃到厭,但要開發出好的產品,就必須掌握市場敏銳度、了解競爭對手的產品,才能知己知彼,這些犧牲着實難免。」

港人口味多變 食品開發人才吃香

身處變化多端、口味日新月異的食品市場,食品生產商、餐飲機構要站穩陣腳並不容易,造就食品開發人才愈見吃香,IVE (沙田) 應用科學系講師蘇漢匡博士稱,近數年明顯多了食品生產商、大型餐飲機構增聘食品研發專員、主任、經理等人手。

為培育更多食品研發人才,以應付市場所需,IVE 於 2016/17 學年新開辦「食品研發高級文憑」課程,預算學額約 40 個。蘇博士指,課程尤其適合喜愛煮食、勇於創新,以及對味覺、嗅覺及顏色敏感的年輕人修讀。入讀者若曾修讀生物、化學、物理等相關理科科目會較具優勢,有助掌握學習進度。

食品品質監控員起步

課程內容涵蓋食品開發及生產流程、食品品質分析及評估、食品市場營銷及生命週期管理等單元。授課形式包括講授課堂、實驗課堂,學員更可藉着專題研習,親身體驗研發新食品的過程,應用所學。此外,課程會為學員提供行業實習的機會,以累積實戰經驗,及早適應職場環境。

畢業生可受聘於與食品相關之行業,從事食品研發及生產、食品品質監控、採購及市場營銷等工作,蘇博士估計,上述工種的起薪約為 10,000 元以上。「新人一般由食品品質監控員做起,待熟悉機構產品、了解產品生產流程後,才會繼續向食品研發方面發展。」

韓國升學:韓國知多少?

簡史

韓國歷史悠久,國旗亦以古籍《周易》中的陰陽及八卦為設計概念。
韓國歷史悠久,國旗亦以古籍《周易》中的陰陽及八卦為設計概念。

韓國的歷史相當久遠,曾經歷韓國三國時代、統一新羅與渤海、高麗及朝鮮等多個朝代,帶來不同的文化藝術。20世紀初,韓國曾遭日本強行佔領,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解放。然而,戰後韓國劃分成南韓及北韓,1950年雙方發生戰爭,1953年簽定停戰協定,分裂局面維持至今。

地理及國家體制

韓國(南韓)全名為大韓民國,位於亞洲北部,面積約100,000平方公里。其中三面環海,東面為東海,西南面為黃海,東南面則為朝鮮海峽。周邊國家包括中國、日本及北韓。韓國首都為首爾(Seoul),主要城市包括釜山、仁川及大田等。韓國以「道」作行政區域的劃分單位,另設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市」。這些地區各具特色,例如忠清南道以稻田聞名,濟州島則被喻為韓國蜜月島,是渡假聖地,慶尚南道及北道分別以歷史和文化遺址見稱。政制方面,韓國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總統經國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5年,憲法規定不可連任。


韓國分為9個道:
京畿道
江原道
忠清北道
忠清南道
全羅北道
全羅南道
慶尚北道
慶尚南道
濟州特別自治道
韓國的市可分為特別市、廣域市及
特別自治市,包括以下8個市:
首爾特別市
釜山廣域市
大邱廣域市
仁川廣域市
光州廣域市
大田廣域市
蔚山廣域市
世宗特別自治市
隨着韓國文化日漸流行,港人對韓國傳統服飾(左)及食品(右)均有所認識。
隨着韓國文化日漸流行,港人對韓國傳統服飾(左)及食品(右)均有所認識。

人口及語言

直至2016年4月,韓國擁有逾5,100萬人口,當中以首爾的人口最多,約有1,000萬人,其次為釜山、仁川、大邱及大田。人口以韓族為主,以韓語為第一語言。

文化

韓國人有不同傳統文化,以飲食為例,韓國以白飯為主食,而泡菜是韓國家傳戶曉的食物,亦是港人最為認識的韓國傳統食物。韓國影視娛樂大行其道,特別受年輕一代熱愛及追捧,於亞洲具有指標性作用,韓國流行文化於近年更風靡全球。

宗教

韓國不設國教,國民享有宗教自由權利。韓國的原始宗教為薩滿教,但隨著其他宗教傳入,韓國人現以信奉佛教和基督教為主,信奉兩教者佔全國人民接近40%。

氣候

韓國屬溫帶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始於3月 – 5月,天氣晴朗及乾燥,但有機會出現沙塵暴。夏季始於6月 – 9月,同時亦是雨季,易受颱風及暴雨影響,韓國每年夏季降雨量超過500毫米。

韓國的冬季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天氣相當寒冷,亦不時出現暴風雪等天氣。韓國各地區氣候差異以冬季較顯著,北部城市首爾與南方濟州島溫差可相差超過7℃。夏季溫差則分別不大,分別維持23℃ – 25℃左右。

書本樣式

 

 

日本升學: 日本知多少?

地理及國家體制

日本(Japan)是位於歐亞大陸東面的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大島和周邊4,000多個島嶼組成,總面積377,873平方公里。日本國土南北狹長,四面環海,東臨太平洋、西南與菲律賓和台灣鄰接、北望俄羅斯、西鄰朝鮮半島。由於位處世界上最活躍的地震帶和火山帶之一,因此地震及火山活動頻繁。

日本實行議會內閣制,天皇為國家元首,但沒有實權。國會是最高的國家權力機關,由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國會議員由人民選出,能獲得國會信任的議員,通常是佔多數議席的政黨領袖,會出任內閣總理大臣(首相)。首相負責領導內閣行使行政權。日本全國劃分為47個都道府縣,首都東京(Tokyo)為政治、經濟、商業和文化中心城市。

人口

日本約有1億2,710萬人口,首都東京有1,351萬人口,人口最多,其次為神奈川縣和大阪府。作為人口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日本的男性與女性的平均壽命分別為80.5歲和86.8歲,均居世界前列。

語言

全國通用日語。雖大部分日本人在接受義務教育時,都學過英語,但由於日語語音簡單,他們較難適應多母音發音的英語。

宗教

受日本國憲法保障,國民有宗教自由,造就日本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其中以神道教和佛教為主,二者的宗教儀式或活動已融入日本人的生活,例如婚禮、葬禮和參拜神社或寺廟等。

文化

日本文化博大精深,在衣、食、住、行、文學、音樂、建築、藝術和宗教等多方面,不論傳統或現代,都獨樹一幟,別具特色。除了傳統文化,日本的流行次文化影響深遠,動漫、動畫、漫畫或電玩都風靡香港,例如陪伴不少港人長大的多啦A夢、宮崎駿動畫等,都深受港人的愛戴。

日本南北氣候差異大,例如冬天時的北海道鋪滿積雪(左),南方的沖繩(右)則在冬季保持暖和。
日本南北氣候差異大,例如冬天時的北海道鋪滿積雪(左),南方的沖繩(右)則在冬季保持暖和。

氣候

日本氣候四季分明,春季氣候溫和;夏季為梅雨季節,天氣炎熱多雨,且潮濕;秋季多颱風;冬季天氣乾燥,陽光柔和,氣溫下降。

由於國土狹長,日本各地區的氣候差異大,溫差亦較大。日本北部,夏季氣候溫暖,冬季非常寒冷,日本海沿岸和山區一帶多雪;東日本,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日本海沿岸和山區一帶多雪;西日本,夏季非常炎熱和潮濕,氣溫有時達到攝氏35度或以上,冬季氣候溫和。沖繩和奄美地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夏季炎熱潮濕,冬季氣候暖和。

時差

日本全國使用統一時間,比香港快1小時。例如香港時間下午1時,為日本時間下午2時。日本並沒有夏令時間。

書本樣式

 

 

韓國升學:負笈韓國 留意韓語資歷要求

近年,韓國流行文化深入香港年輕人生活,入讀韓國大學成為港生的其中一種升學選擇。韓國近年經濟蓬勃,各行各業都十分興盛,亦帶動當地教育發展。韓國是亞洲國家,對香港學生而言,生活較於歐美容易適應,同時,留學韓國所需的生活費和學費均比西方國家便宜。平均每年學費為美元$5,000 - $8,000,私立大學學費則多40% – 50%。

學年劃分與香港有異

韓國大學學士課程一般為4 年制,而韓醫(圖)、醫科及牙醫則為6 年。
韓國大學學士課程一般為4 年制,而韓醫(圖)、醫科及牙醫則為6 年。

韓國現實行9年義務教育。韓國學年劃分與香港不同,所有學校均統一分為兩個學期,第一學期為3月 – 7月,第二學期為9月 – 翌年2月。其中7月 – 8月為暑假,12月 – 2月為寒假。港韓兩地教育制度相近,同樣為6年制小學,3年初中、3年高中及4年制大學。

韓國開設學士課程的大學有179間,可分為國立大學、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其中以私立大學佔多數。學士課程一般修讀期為4年,韓醫、醫科及牙醫則需要6年。韓國高校擁有很大自主權,除韓語、韓國歷史、外語、文化史、體育及一般科學理論等屬必修課外,每間大學開設的學科和對學生需取得的學分要求均不同。

韓國大學開設的學科非常多元化,一些香港未有開辦的科目,都可在韓國找到,例如獸醫學、版權學及農學等,亦可選擇卡通動漫系和遊戲設計系等年輕人更常接觸的領域。

另外,韓國設有145所專科學校,大部分以私立形式經營,修讀期為2 – 3年,主要提供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學及藝術教育和保健系列等學科。專科學校的學費較大學便宜。專科學生若達到指定成績要求,可於畢業後升至大學完成4年制學士學位課程。除上述兩種大專院校,韓國亦設有研究生院大學、遠程大學、產業大學及教育大學等。

有意前往韓國升學的學生,宜預先學習韓語,及早取得相關資歷。
有意前往韓國升學的學生,宜預先學習韓語,及早取得相關資歷。

申請者必須持韓語資歷

學生若有興趣前往韓國升學,可留意各大升學展及韓國教育人才支援部網站的資訊 ,學生亦可直接向相關大學查詢及申請。學生前往韓國升學前,需持入學許可證及相關證明文件,並到韓國大使館申請學生簽證。一般來說,若學生選擇春季學期(3月)入學,截止時間約為8月 – 12月,若選擇秋季學期(9月)入學,截止日期約為3月 – 7月。各校有不同的截止時間,同學需向有關學校確認。

申請學生必須留意,留學生赴韓升學前要先通過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5級或以上。故不少學生會選擇先在韓國大學附屬的語學堂以1 – 2年學習韓語,然後再申請就讀韓國大學學士課程。這些韓語課程主要教授韓語溝通能力,亦設有文化課程,加深學生對韓國文化的認識。除此以外,留學生亦須持有TOEFL、TEPS、IELTS或TOEIC等英語能力測驗考試成績。

韓國各間大學有不同收生標準,一般都設有面試,亦有機會要求學生參與筆試,一般來說,考核內容通常離不開學生的韓語水平,詳情可向個別大學查詢。

相關網站

有關韓國升學的詳細資料,可瀏覽以下網站:

書本樣式

日本升學:赴日入學前做足準備 萬無一失

決定到日本升學,由挑選學校,到參加入學考試,甚至學習日語,過程都費盡心機。成功獲取錄後,就要開始處理簽證、準備住宿、保險等事宜,讓留學生涯有一個好開始!

住宿

日本有不同風格的公寓,圖為傳統的和風居所,設有榻榻米席地而坐。由於此類房間裝潢精美,租金比一般公寓高。
日本有不同風格的公寓,圖為傳統的和風居所,設有榻榻米席地而坐。由於此類房間裝潢精美,租金比一般公寓高。

一般而言,在日本的留學生會居住在學校宿舍或自行租住公寓。尋找住宿的方法有多種,包括經大學學校事務室的介紹、委託地產公司、搜尋地產中介網站等。

日本的大學普遍會提供校內宿舍予留學生居住,但部分學校只會提供校外住宿資訊予留學生。若居於學校宿舍,傢俱電器設備齊全,無需繳交額外生活雜費,可節省開支。如非租住單人房,則要與其他宿生共用廚房、廁所及浴室等設施。學校宿舍集合本地學生與外國留學生,學生有更多機會與世界各地的人接觸交流。

學生自行租住公寓是另一選擇,可培養自立精神,但開支較大,房租一般不包括水電費,要另行繳交。租屋手續亦相對繁複,學生要與房東或地產經紀簽訂租住合約。簽約時,除了房租外,還要繳付按金、禮金與介紹手續費等。

另外,簽訂租住合約時一般需要一名日本人擔任「連帶保證人」,負責債務保證責任,當遇到房租到期未繳等情況,房東有權要求連帶保證人支付有關費用。由於留學生到步初期或未能找到當地人協助,日本學生支援機構設有「留學生住宅綜合補償制」,讓學校的教職員擔任留學生的連帶保證人。只要學校合符條件,就可運用該制度。

簽證

前往日本就學的外籍學生,必須於日本境外的大使館或領事館辦理學生簽證。學生簽證一般有效期為1年,簽證期滿後可在日本申請延期,當局會視乎申請人的實際情況作審批。

學生取得由日本的院校發出的入學許可後,學生或其代理人(代理人一般為學生將入讀的院校職員)要在日本向地方入國管理局提交相關文件,通過審查後便會獲發「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學生則要憑此證明書,連同簽證申請表、護照、身份證、照片等所需文件,到在香港日本國總領事館申請學生簽證。

保險

日本設有醫療保險制度,凡在當地居留三個月以上的外國人,都必須投保「國民健康保險」。學生必須在自己所居留地區的市政局辦理投保手續,並需按月繳交保險費,應繳交的費用一般會根據上一年的個人收入而決定。投保國民健康保險後,學生將獲發保險證。每次接受治療時,出示保險證後,只需負擔30%以內的醫療費,減輕醫療負擔。但一些不適用於保險範圍內的醫療費,則須自行支付全數。

兼職

除了上課,留學生可利用課餘時間兼職賺錢,但事前必須向入國管理局取得「資格以外活動許可」,並受以下條件規範:

  • 工作不得妨礙學習
  • 工作所得的薪酬用於補助留學學費及生活費用,而非儲蓄或寄回家
  • 不可於從事風月或敗壞風俗的場所工作
  • 每周工作不多於28小時(長假期則每日不多於88小時)
  • 在就讀期間進行工作

緊急求助

遇到危急情況時,可致電日本警察治安緊急專線110,英語熱線為3501-0110,而日本醫療急救緊急專線則為119。

出發準備及到達手續

櫻花是日本的國家象徵,日本留學生於4 月櫻花花季之時開學,可順道觀賞盛放的櫻花。
櫻花是日本的國家象徵,日本留學生於4 月櫻花花季之時開學,可順道觀賞盛放的櫻花。

日本大學開學期為櫻花盛開的4月,註冊日一般在3月中舉行,學生最好在註冊日前一星期或提早數天到達,讓自己調整心情,適應新環境。在上機前,學生應事先計劃好抵埗後的交通安排,並向校方通知你的到埗細節。

抵埗後,學生必須辦理「在留卡」(即外國人在當地的身分證明文件)。在成田、羽田、中部及關西機場入境的學生,入境後可於機場即時辦理。而由其他機場入境的學生,可先在護照上加蓋上陸許可印章,並進行記錄,然後到各市區町村(地方政府辦事處)申報居住地後,便可領取在留卡。

相關網站

書本樣式

jp04_1
jp04_2

日本升學: 日本「超級全球大學」 實力保證

東洋日本,科技發達、經濟富裕、環境優美、文化獨特,有數之不盡的優點。另外,日本大學的教學質素高,學者曾獲諾貝爾獎,在科學研究、動畫製作等領域都處於先進水平,吸引不少港生報讀動畫設計、環境保護、機械工程等科目。

日本政府2014年創辦「超級全球大學」計劃(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重點支援37間大學,以推動學校國際化及世界級教學研究。以下7間大學均成功入選該計劃,當中有國立、有私立,都是既受歡迎又聞名的綜合大學。

東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kyo)/東京都文京區

日本第一所國立大學,由1877年創校至今,東京大學人才輩出,包括7名諾貝爾獎得主,涵蓋化學、物理學、文學及和平獎,校友中亦有多名日本首相、國會議員,是學術及政治人才的搖籃。

東京大學重視「博雅教育」,大一大二不分學科,專注廣泛的基礎學習,至大三大四才投入專業學習。3個校區共設有10個學院,學科齊全,教學和研究實力穩居國內前列,其中現代語言學、物理學及天文學,實力均為亞洲第一。

國際生人數(2015年):2,888名
國際生入學費: 約日元 ¥282,000
國際生學費: 約日元 ¥535,800/年
學校網站: www.u-tokyo.ac.jp/en

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東京都目黑區

於1881年創辦,是著名的理工系綜合大學,3個校區內設理學部、工學部及生命理工學部,涵蓋不同類型的理工科目,包括:地球行星科學、金屬工學、高分子工學、系統控制工學及生命科學等。

多年來,東京工業大學在理工科目上有傑出的成就,例如在2006年研發出超級電腦「TSUBAME」,時為日本國內運行速度最快的電腦。憑藉優秀的教學質素,東京工業大學培育出不少著名的科研人員及工程師,例如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白川英樹及任天堂社長岩田聰。

國際生人數(2015年):約1,223名
國際生入學費: 約日元 ¥282,000
國際生學費: 約日元 ¥535,800/年
學校網站: www.titech.ac.jp/english

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京都市左京區

成立於1897年,日本著名國立研究型綜合大學,多年來秉持自由的學風。擁有14間研究所,為日本云云大學中最多,多年來以自由與自主的研究為基礎,孕育出5位諾貝爾獎得主,畢業生所獲的獎項不計其數,有「科學家搖籃」的美譽。大學部設有10個學院,其中工學院、理學院及藥學院實力較強。

國際生人數(2013年):約1,700名
國際生入學費: 日元 ¥282,000
國際生學費: 日元 ¥535,800/年
(法學院為日元¥804,000/年)
學校網站: www.kyoto-u.ac.jp/zh-tw

大阪大學(Osaka University)/大阪府吹田市

於1931年創校,著名國立研究型大學,以「接受多樣性、發揮靈活創新能力、尊重個性」的校風,積極推動卓越的教育研究。知名研究包括能與人類對答的超仿真機械人。畢業校友中,有不少世界級學者及名人,包括日本首位諾貝爾獎得主湯川秀樹及漫畫家手塚治虫。

學校設有11個學院,其中外語學院前身為大阪外國語大學,擁有優秀教學實力,提供25個不同語言的主修供學生選擇,深受學生歡迎。而化學、牙科、生物科學、化學工程等學科的口碑亦佳。

國際生人數(2015年):2,094名
國際生入學費: 日元 ¥282,000
國際生學費: 日元 ¥535,800/年
(法學院為日元¥804,000/年)
學校網站: www.osaka-u.ac.jp/en

九州大學(Kyushu University)/福岡縣福岡市

創立於1911年,作為研究型國立大學,九州大學講求獨創性及創造性,一直致力於尖端學術研究,並參與多個具有全球影響性的研究項目,包括東亞環境問題及能源發展項目等。擁有12個學院,當中工學部、醫學部和藝術工學部,都是不少學生的熱門之選。

國際生人數(2015年):2,097名
國際生入學費: 約日元 ¥282,000
國際生學費: 約日元 ¥535,800/年
學校網站: www.kyushu-u.ac.jp

早稻田大學(Waseda University)/東京都新宿區

jp03_pto11於1882年創立,早稻田大學作為世界知名的私立大學,積極推動國際教育研究交流,已與459所大學建立合作關係,更連續7年成為國內留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而早稻田大學的機械人研發技術一直領先世界,1973年成功研製出世界第一台雙足步行機械人,目前的雙足機械人系列行走最接近人類。畢業生在政界、財界、商界、文藝界都有傑出成就,校友包括多名日本首相、國會議員和著名企業創辦人。設有13個學院,其中教育學部、商學部最受學生歡迎。

國際生人數(2015年):5,084名
國際生入學費: 約日元 ¥200,000
國際生學費: 約日元 ¥777,000 – ¥1,134,000/年
學校網站: www.waseda.jp

明治大學(Meiji University)/東京都千代田區

創辦於1881年的著名私立大學,以「權利自由」、「獨立自治」的精神辦學,展開各項教學科研活動,並與全球260多所大學有協關係,包括劍橋大學及牛津大學等世界頂尖學府,提高教學科研水準。明治大學將建設世界最大規模國際漫畫圖書館,其中米澤嘉博紀念圖書館已開幕,推動日本漫畫的學術研究。明治大學設有4個校區,提供10個學院,其中理工學部與商學部較受學生歡迎。

國際生人數(2014年):1,179名
國際生入學費: 約日元 ¥200,000
國際生學費: 約日元 ¥776,000-¥1,129,000/年
學校網站: www.meiji.ac.jp/cip/english

書本樣式

 

 

韓國升學:韓國住宿選擇多 日常飲食以辣為主

韓國是其中一個香港學生選擇的留學地方,兩者同是亞洲國家,適應方面會較留學西方國家容易,但兩地生活始終有差異,學生前往當地需要留意。

韓國是港人旅遊的熱點,首爾(左)及釜山(右)都是港人所熟悉的城市。
韓國是港人旅遊的熱點,首爾(左)及釜山(右)都是港人所熟悉的城市。

住宿

前往外國升學,住宿固然為首要考慮。就韓國而言,大學提供的宿舍屬不俗的選擇。韓國的大學宿舍非常多樣化,可分為普通住宿房間或設有廚房的獨立套房,包括單人房、雙人房及四人房。宿舍另有提供體育用品、電腦室等配套設施,方便學生生活所需。每月住宿費因地區而異,大約為韓元₩100,000 - ₩400,000。香港的大學多不限制學生進出宿舍時間,但韓國情況不同,大學宿舍多設門禁,指定時間內不可隨意進出宿舍。

然而,大學宿舍房間數目有限,並非所有學生都獲配宿位,尤其是修讀語學堂的學生。若未能申請宿位,便要從其他途徑找尋住宿,以下兩種都是留學生較常選擇的住宿:

  1. 考試院
    考試院原來專門給予準備考試的學生使用,現時非考試的一般學生亦可入住。此類房間面積較狹窄,未必設有窗戶,設備較簡約,一般只提供桌子、床等基本設備,設共用廁所和浴室。此類房間屬單人房,學生的私隱度高。
  2. 下宿
    下宿是類似寄宿家庭的住宿,面積較考試院大,由房東管理並與學生同住。房東會提供每日的膳食及協助學生需要,是不少外國留學生甚至當地學生都會選擇租用,亦是留學生與當地人交流的好機會,可藉此練習韓語和了解韓國人生活。由於與當地人一起生活,學生宜入鄉隨俗,遵守當地人的規則。
近年,香港出現不少韓國餐廳,令港人更為認識韓國飲食。
近年,香港出現不少韓國餐廳,令港人更為認識韓國飲食。

日常生活

韓國物價因地區而異,首爾物價會較其他城市高。以1年為例,留學韓國生活費約為韓元₩1,200,000。

飲食方面,韓國食品以辣為主,韓國人煮食時愛加入辛辣的食材,亦喜愛進食醃製食品,例如泡菜及蘿蔔。韓國人同樣以米飯為主食,加上韓國菜於香港並不陌生,相信香港學生會較易適應當地的飲食。

交通方面,韓國交通系統完善,但學生需留意市區公車以不同顏色作分類,不同顏色代表該車所行走路線的性質和路段,藍色代表連接地鐵站、綠色代表短途線、紅色代表連接首爾及首都圈的及黃色代表循環線。學生到達韓國後,可以購買交通卡(T-money),可用於乘坐各城市公車、地鐵和的士。

保險及求助

韓國政府為留韓超過1年的留學生設立保險服務,留學生若於韓國居住3個月以上,完成登記和提交證明文件後,可向韓國國民健保局申請地區醫療保險服務,健保費約為韓元₩34,000,留學生可減免50%健保費。一旦在韓國遇上緊急事件,可撥打112電話報警,或119向當地消防防災廳求助。

簽證

不論是長期留學或參與短期課程,除基本文件如申請表、護照及身份證外,學生都必須向韓國領事館提交入學許可證正本、財力證明書(金額視乎留韓時間)。

書本樣式

kr04_1
kr04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