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經理、督導員齊把關 增食物、食肆衛生知識 肩負安全重任

食物安全與衛生問題愈來愈受關注,要防止病從口入,關鍵在於嚴格檢驗、徹底執行食品衛生安全管理。不同的相關工種如食品品質檢測員及監控員、衛生經理及督導員,以及廚師、採購、物流等人員,務必緊守每個工序環節的同時,亦宜定期進修,更新相關知識,才能為消費者食用安全增加保障。

job06

香港美食多,加上煮食模式變化多端,吸引旅客之餘,港人亦喜愛外出用餐。酒店及旅遊學院/中華廚藝學院/國際廚藝學院高級教導員 (食品科學) 梁彩芳稱,近年各地接二連三發生食品安全與衛生問題,加上食肆、食物工場數目增加,本港業界已響起警告,增聘相關人手包括衛生經理、衛生督導員等,又或是鼓勵員工 (如廚師) 修讀衛生經理、衛生督導員課程,兼顧衛生經理、衛生督導員的職務。

食店須委任衛生經理、督導員

為加強持牌食物業處所對食物安全的監督,食環署早於 10 年前開始實施衛生經理及衛生督導員計劃,規定所有大型食店/食物工場及製造高風險食物的食店/食物工場均須委任衛生經理及衛生督導員各一名,其他食店/食物工場則須委任一名衛生經理或衛生督導員。至於屬同一持牌人並位於同一超級市場或美食廣場內的食物業處所,可就有關的個別牌照委任同一人為衛生經理或衛生督導員。

梁彩芳表示,衛生經理需熟悉香港食物條例,主要負責衛生風險評估及處理工作、監督衛生督導員的工作,以及為員工提供內部訓練等;衛生督導員則需巡視店鋪,以及向員工提供食物安全的意見。「要做好食品衛生安全工作,不能單靠衛生經理、督導員,亦有賴其他員工的共同努力,嚴格遵守有關標準。」

掌握食物處理方法 做好正確衛生操守

食物業經營者須培訓員工或委任合資格人士,肩負衛生經理或衛生督導員的職責。本港有多間培訓機構提供食環署認可的衛生經理或衛生督導員課程,而該署亦為持牌食物業處所的督導人員提供免費的衛生督導員培訓課程。截至 2014 年,該署共開辦了 1,990 個衛生督導員課程,培訓 95,143 名衛生督導員,而各院校和職業訓練中心則培訓了 35,975 名衛生經理。

酒店及旅遊學院/中華廚藝學院開辦的「衛生經理訓練證書」課程是獲食環署認可的課程之一,旨在教導學員食物衛生及安全知識,在食肆中做好衛生經理的職責。

梁彩芳說,上述課程內容包括中毒危機、食物污染的源頭、正確衛生操守和處理食物方法等,教授理論知識以外,亦配合案例分析;並教授 HACCP (食物安全重點控制) 系統,讓學員學習識別、評審及控制在生產、處理、製造、準備,以及食物使用中的危害,以確保食品安全。

提升食物安全、個人衛生意識

對烹飪有濃厚興趣,現於國際廚藝學院修讀「西式食品製作文憑」課程的 Alan 笑言,課程涉獵食物安全的相關內容,如西式肉食處理、HACCP 系統等,有助提升食物衛生安全及個人衛生的意識,對日後工作及個人發展均不無裨益。

他指出,若不恰當處理食品會引起細菌滋生,一旦消費者進食受細菌污染的食品,有機會引起食物中毒或其他由食品感染的疾病,危及生命健康。為了預防潛在的危險,控制溫度和食品安全實踐變得極其重要。「以處理雞肉為例,一般需保存於攝氏 0 至 4 度的低溫,並盡速處理,以防細菌滋生。」

對 Alan 來說,學習細菌名稱較難應付,因他中學時唸文科,欠缺理科背景,而且要牢記長長的細菌名稱,考驗其記性。快將畢業的他,希望憑着所學的知識及技能,投身廚師工作。

菲林攝影打穩基本功 從心出發 用相片說故事

「影相要由心而發,相片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資深攝影培訓導師表示,雖然現時數碼攝影已大行其道,但對攝影新人來說,學習傳統的菲林攝影有助打穩基本功,更可了解攝影大師作品的技巧,有助提升用相片說故事的能力。近年無論是媒體採訪、市場推廣等,均加入活動影像,因此攝影師宜兼備攝錄、剪片等技巧,對事業發展不無幫助。

「以往攝影大師的作品均採用菲林拍攝,因此要先學好基本功,也要參考大師的作品,再慢慢建立個人風格。」青年會專業書院的「夜間攝影專修全科文憑」課程高級課程導師翟錦文 (翟 Sir) 表示,攝影新人最好由傳統的菲林拍攝學起,如只管學習數碼攝影的話,較難明白相機的構造和攝影的原理。「菲林攝影不能即時看到成果,拍攝數目又有一定限制,因此更能夠訓練拍攝者的技巧和觀察力。」

新人掌握攝影原理 作品要描寫內容

他指,出色的攝影作品要做到的是「描寫」內容,而非只是「表現」內容。「即以相片說故事,利用畫面所看到的一切,如光線、笑容、紋理等,描寫出拍攝者的意思,舉例:相片中是一位滿佈皺紋的婆婆,所看到的是還有她經歷過的歲月痕迹,這就是相片背後的意義。」

翟Sir說,該校的攝影課程設全日制及夜間兼讀制,全日制對象主要是有意投身攝影藝術相關工作的年輕人 (如中六畢業生),理論部分較重,內容及實習機會亦多。而夜間課程則以興趣為主,適合在職人士報讀,着重拍攝及分析部分。

「近年很多記者要兼顧影相工作,因此要具備攝影知識。夜間課程的學員不乏傳媒工作者,大學生等。」新聞系畢業生周錦銘是其中之一。

兼讀攝影課程 投身新聞攝影

曾在報館當實習記者的周錦銘,由於工作關係經常要拍攝,久而久之便愛上了攝影。他曾進修青年會專業書院的「夜間攝影專修全科文憑」課程,希望提升攝影技巧。他表示,進修以上攝影課程,學習到的不只是關於攝影的知識和技巧,最重要的是思維上的啟發,例如:學懂如何思考、處事、與他人合作等。

現職通訊社攝影師的周錦銘,選擇投身新聞攝影,希望以攝影記錄一切。他認為此範疇的攝影工作別具意義。「隨着年月的增長,相片會成為歷史,而且愈來愈有價值和味道。」他說會多留意社會的發展,配合需要,增強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術,使自己進步。

從理論到執相技巧 實習提升技術

翟Sir說,兩個課程由傳統至現代的攝影理論、電腦執相技巧等均會一一涉獵,如拍攝和沖曬黑白相,相片的調子等,「同學經過實習後,將來用 Photoshop 電腦執相時,會較易掌握調校的技巧。」

他表示,畢業生可從事不同範疇的攝影工作,包括:雜誌、報紙、電視台、廣告攝影及婚紗攝影等,學員可在學習過程中對不同範疇的工作了解更多,一般由助手做起,起薪約 7,000 至 8,000 元。

見習攝影師起步 宜兼備攝錄技能

從事媒體的話,以投身報館為例,部分由見習攝影師做起,負責地產、經濟版面或記者招待會的拍攝工作,晉升至攝影師後或負責港聞、副刊、國際版面等,起薪約 10,000 元起。另部分累積足夠工作經驗的攝影師,會以自由身接洽工作。

翟 Sir不諱言,近年很多宣傳渠道以網上為主,其中活動影像更具說服力。「因此現時很多攝影師的工作不只拍攝相片,同時要兼顧拍攝錄影、剪片等,投身者最好具備多元的攝影、錄像等知識,航拍也是其中一種。」

他寄語,初入行者,不要計較工作量及時間長,除攝影知識外,具備設計、繪畫及電影等美學知識有一定優勢;另培養個人風格及專業操守亦很重要。

GAPSK 普通話水平考試


一. GAPSK簡介

image003「GAPSK中小學幼稚園普通話水平考試」由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研發,是唯一獲中國教育部港澳台辦公室批辦的中小學及幼稚園普通話水平考試項目,內容及課題由北京、廣州、香港三地專家作出評審與鑑定,廣受各中小學及幼稚園認可。

除此之外,GAPSK每年亦定期舉辦全港普通話朗誦比賽,為學生提供一個專業、高水準及公開的朗誦比賽平台。

二. 考試組別

「GAPSK中小學幼稚園普通話水平考試」共分為六個組別,包括:幼稚園初/中/高級組、初小組/高小組及初中組。現時已累計超過80,000人參與GAPSK普通話水平考試及朗誦比賽,參與學生來自超過1,200間中小學和幼稚園。

三. 考試成績級別

所有合格的考生將可獲由北京大學及GAPSK考試委員會聯頒的證書。考試成績分為卓越級、優良級、熟練級及基準級四個級別,並設「最優異成績」頒予表現優秀的考生。

IMG_6136

四. 參加GAPSK普通話水平考試的好處

學生可以透過此考試了解自己的聽、說、讀、寫多方面的能力;明瞭在普通話運用方面的不足,為日後的提升作出導向作用,明確今後的學習方向和目標,可協助學童輕鬆銜接小學普教中語文課程。此外,GAPSK考試由北京大學語文研究所研發,具權威性並廣受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的認可,考獲GAPSK的證書確能有助學生的升學。

五. GAPSK普通話水平考試模式

幼稚園組:

image006

image007

image008

*幼稚園考生需先考獲初/中級才可考高級
*考試月份:1、3、5、7、9、11 月

中小學組:

image009

image010

image011

六. 如何報名

考生可到www.gapsk.org 下載並填妥報名表格,同時附上 (1) 有相片之學生證或學生手冊副本、(2) 寫上回郵地址及已貼上$2.7 郵票的信封(約A5 尺寸或以上)、(3) 考試費用:劃線支票 (抬頭:GAPSK) 郵寄至 “九龍新蒲崗大有街1 號勤達中心607 室 GAPSK 考試委員會”收。(幼稚園考試的考生可選擇於網上報名:http://www.gapsk.org/website/kidexam_schedule_enroll.jsp)

戒賭輔導員 認識賭博心理 助求助者走出困境

Untitiled

有人以為賭可以令人一夜致富,但其實賭可以令人頃刻一無所有。不少賭博沉溺者不能自拔,甚至他們的家人、朋友也因着他們的賭博行為而受到精神困擾。要為賭徒及其家人提供恰當的協助,除了有戒賭輔導員外,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士,如社工、醫護人員、教師等也可以透過進修加深了解賭徒的內心世界及掌握戒賭輔導的竅門。

面對沉迷賭博的人,十居其九其親人都無法幫助他們從賭海中拯救出來,有時候甚至連家人及身邊的至親至愛也被拖累。作為戒賭輔導員要怎樣做才可以與賭徒建立互信,繼而協助他們戒賭?

認識借貸手法 助處理債務

香港明愛展晴中心督導主任鄧耀祖不諱言,戒賭輔導員的工作特點之一,是先要協助求助者處理債務,之後才會進一步幫助他們解決沉迷賭博的問題。他表示,他服務的機構有不少求助者是出於債務纏身,到了無法處理的地步才向他們尋求協助。

「一般求助的賭徒及其家人對大耳窿追數都會感到恐慌,也害怕生命受到威脅而產生情緒困擾,因此負責處理個案的戒賭輔導員,都需要清楚了解銀行、財務公司處理債務的方法、程序,同時也要知道大耳窿收數的慣常手法,這樣才懂得如何安撫及協助求助者走出困境,及為求助者提供適切的幫助。」

了解男女賭徒世界 增戒賭成效

鄧耀祖強調,戒賭輔導員必須了解賭徒的內心世界及想法,才能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男女賭徒各有不同的特質,不少男性賭徒常存有一些非理性思想,諸如『有賭未為輸』、『唔賭唔知時運到』,有些則當馬會是銀行,認為日後會連本帶利回本。」

鄧耀祖指出,男性賭徒的性格一般比較喜歡鑽研、分析數據,他們認為透過分析數據會有助提高賭博勝算,因此較多屬於思考型。戒賭輔導員可針對他們的特質,透過說話技巧啟發他們明白到賭博並非想像中合乎經濟原則。

「例如可以問他們『賭咗咁耐,可以攞到幾多錢出嚟?』、『會不會有入無出?』像談生意般與他們溝通,又可以跟他們計數,例如買 100 元六合彩,其中已扣取 6 元馬會行政費、25 元獎券收益徵稅、15 元獎券基金等,所剩無幾。這樣一步一步引導他們思考自己的賭博行為是否值得。」

至於女性賭徒,有些中年婦女因踏入「空巢期」,由於過去一直專注照顧家庭及子女,到子女長大成人或婚後搬離居所,部分婦女變得失去自我價值,或婚姻、人際關係出現問題而寄情於賭博,久而久之便會沉迷。面對女賭徒,戒賭輔導員可花多點時間聆聽她們的情感抒發,再逐漸引導她們。

調節心態 突破輔導障礙

鄧耀祖指出,戒賭者來自五湖四海,任何背景、階層的人士都有。「過去到中心接受戒賭的人士有大學講師、區議員,也有黑社會背景或是從事收數活動的人,因此對於戒賭輔導員來說,平日多留意身邊事情,例如在茶餐廳、街市,都可以聆聽及了解各階層圈子的話題、行業習性,這對輔導工作很有幫助。」

他又提到,對戒賭輔導員另一挑戰是價值觀的衝擊。「不少曾接受過社工訓練的專業人士都會受到價值觀的衝擊,因不少賭徒為了獲得金錢及解決賭債問題,都會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會使用壓榨方法來威迫家人清還賭債。這些都會衝擊到輔導員的價值觀。」

戒賭輔導員除了要輔導賭徒外,鄧耀祖補充,也會為其家人提供輔導及支援服務。

「在輔導過程,我們會觀察對方的戒賭態度,因有的只是想逃避債項,有的則是為敷衍家人,若發覺他們本意並非決心戒賭,我們會提醒其家人應先保護自己。不少接受過輔導的家人亦較從前『硬淨』,不輕易被欠債的親人所欺壓而影響了生活。」

了解賭博方法、工具 賭場觀察賭博行為

香港明愛展晴中心定期開辦「註冊戒賭輔導員訓練課程」,目的是培訓相關專業人員協助治療賭徒。「課程內容會有一日訓練營,可讓學員參觀澳門的戒賭中心外,亦會讓他們親身到澳門賭場,入內觀察賭博者的行為,還會安排他們到荷官訓練中心學習賭博,讓他們加深了解賭博工具及術語,這樣有助他們的戒賭輔導工作。過去報讀課程的學員有從事精神科護士、教會牧者、教師及社工。

掌握犯罪學知識和技能 為投考執法人員做準備

香港被喻為全球最低罪案率之一的城市,然而社會結構不斷改變,令犯罪行為、犯罪原因更趨複雜化且多樣化,加上媒體透明度增加、公眾問責意識提高,這些都為執法人員帶來沉重的壓力與挑戰。未來數年多個紀律部隊將踏入退休高峰期,政府近年都積極增聘人手,有志投身者,若能裝備犯罪學知識,對紀律部隊的架構、運作有一定的認知,並配合良好的體能,相信更有助把握此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本港紀律部隊包括:警務處、入境處、海關、消防處、懲教署、政府飛行服務隊、民眾安全服務隊及醫療輔助隊,顧名思義,他們必須嚴格遵守紀律,亦講求團隊合作精神。

前警司、現為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LiPACE) 高級課程經理李仕光 (William Sir) 不諱言,近年執法人員與市民之間的矛盾衝突顯著增加,加上媒體透明度的上升,無論是有意入行者或已入行者都要提升 EQ (情緒智商)、溝通及應變能力,才能應付這份具挑戰性的工作。

「舉例:任職警務人員,當面對市民的辱罵行為時,要堅守高度的專業操守及保持自制能力,注意本身的說話及身體語言,避免令情况惡化。」

紀律部隊增聘人手 紓緩退休潮

多個紀律部隊已踏入退休潮,William Sir說,未來數年更是高峰期,這意味着需要吸納大量新血,以免出現青黃不接情况。單以警隊為例,香港警務處人事部預測顯示,在 2014/15 和 2015/16 年度,分別會有 641 名和 691 名初級警務人員 (包括警署警長、警長和警員) 退休,有關數字將逐年遞增,並至少持續到 2019/20 年度。

為協助有志加入紀律部隊或相關執法機構的年輕人,提供犯罪學及紀律部隊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做好身心準備,LiPACE 開辦了「犯罪學及紀律部隊高級文憑」課程。

涉獵犯罪偵查、法證心理學、體能訓練

擔任課程統籌的羅志傑表示,除了基礎訓練外,課程還設有犯罪偵查及法證心理學、警務及執法、犯罪預防及保安管理、體能及領袖訓練等科目,而投考紀律部隊的面試技巧亦會涉獵其中。

畢業生的出路方面,羅志傑指出,可考慮投考各紀律部隊及投身保安管理行業的中層職位、議員助理等,又或是升讀本地及海外犯罪學、社會學、心理學及其他與社會科學相關的學位課程。「其中政府建議興建第三條機場跑道的計劃,預計屆時落成啟用後,會對機場保安有一定的需求。」

調查:明年平均加薪3.8% 遜今年

明年經濟環境不被看好,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最新薪酬趨勢調查顯示,明年「打工仔」平均料加薪3.8%,較2015年實際加薪幅度減少0.5個百分點,是自2012年來首次預測加薪幅度低於4%。當中建造業預計加薪幅度仍是調查的各行業中最高,達5.1%,高科技及通訊業「包尾」,加2.9%,料與相關工作日趨外判至海外有關。有經濟學者說,明年最終加幅仍要視乎實際經濟環境,認為預測幅度高於通脹,已算不錯。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於9月做2015年薪酬趨勢調查,向96間公司收集數據,當中51間回應明年加薪幅度,沒有公司預期會減薪或凍薪,學會預計明年僱員平均加薪3.8%,較低於2015年實際的4.3%加薪幅度。

IT通訊加得少 議員料因外判增

調查涉及不同行業,預計加薪幅度最多的是建造業,達5.1%,其次為工程及製造業;預計加幅最小的為高科技及通訊業的2.9%(見表)。此外,今年高科技及通訊業的實際加薪幅度亦是「包尾」,僅加1.4%。受惠上半年股市,金融服務業發放的非固定花紅金額較去年增加,零售業雖為第二高,但花紅大減。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分析,IT界部分工種雖「搶手」,但行業平均薪酬本來不算高,政府及大機構外判工作更帶頭壓價,嚴重影響行業發展及生態,故近年可見不少企業改為向內地及東南亞招聘及外判部分工作,影響業界薪酬。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認為,雖然程式員及多媒體設計等工種仍缺人,但受外圍經濟影響,有大企業已率先裁減負責一般電腦支援的人手,而今年炒賣iPhone熱潮不再,亦影響通訊業盈利,業界對前景展望遜去年。

學者指加幅超通脹

學會於過去5年統計的實際員工加薪幅度,穩定徘徊於4%以上,對於是次預測加幅跌破4%,學會副會長孔于人說,面對經濟不明朗因素,如中國經濟放緩及股票市場波動等,受訪僱主明顯較審慎及持觀望態度,但現時僱主未有裁員節流傾向。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稱,明年加薪只部分反映經濟放緩,3.8%加幅預料會高於通脹,但如年尾經濟環境比預期好,實際加幅或超預期。

cn_2015-11-04-a1

零售業花紅大減迎寒冬

據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最新調查,受訪機構今年發放非固定花紅金額最高的行業繼續為金融服務業,其次為零售業及銀行業。零售業步入寒冬,雖然零售業僱員平均獲發2.78個月基本薪金作花紅,但花紅較去年4.72個月大減。

金融業8.85個月花紅

受惠上半年股市,受訪機構中金融服務業今年可獲發8.85個月花紅,較去年的6.3個月多;零售業雖排第二,但減幅不少;銀行及酒店業亦減花紅。受訪的各行業僱員在今年整體獲發的花紅平均是1.51月,略遜去年的1.62月。

合眾人事顧問總經理蘇偉忠說,花紅只反映過去一年業績,但加薪則視乎僱主對明年市况展望,「年頭同年尾(市况)已兩極化,以零售業為例,年頭搶舖年尾減租」,而僱主預期業績短期不會有大改善,傾向對加薪及請人均較審慎。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說,零售業是否可如調查預計加薪3.5%仍是未知之數,指做調查時業界生意「未咁嚴峻」,要待協會年底方揭曉,現階段未聞業界有裁員行動。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副會長孔于人說,僱主仍面對員工及人才短缺挑戰,應考慮為僱員提供如假期等非金錢形式獎勵。

2015年11月4日

物業管理講求優質 重客戶溝通 警覺性不可少

Job08
物業管理人員需就物業中相關事項向客戶作出交代,例如物業進行改善工程時,設置指示通知客戶,並在出入口加強保安,減低對客戶的影響。

這幾年,本港不少豪宅、屋苑、商廈、商場都標榜「優質物業管理及客戶服務」。物業管理培訓專家表示,近年大部分物業管理公司均獲香港品質保證局頒發的不同 ISO 系統保證,不過,要做到優質的客戶服務,必須包括:着重與客戶的溝通、聆聽客戶的需要,盡量提供協助,以及就相關事項向客戶作出交代。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港專) 職業訓練學院物業管理及保安課程課程主任蔡冰姿 (Jackie) 表示,現時一般的物業管理工作範疇主要分為商廈、商場和住宅3類。部分多用途的商場和商廈的設計較為複雜,物業管理公司更要加強保安。

舉例:有樓宇的設計為地下是商場;低層是店舖加食店;中層以上是辦公室。「當大部分辦公室周六日休息時,此時段卻是商場和食店最旺場的時候,物業管理人員便要做好人流管制和巡邏的工作。」

業界銳意提升從業員形象

她指,物業管理員主要負責大廈巡邏、保安及物業管理工作、協助處理住客、業主之一般詢問及投訴等,並執行由駐物業經理指派之其他工作。她認為,從事物業管理行業者對事物要有一定的警覺性和敏感度,例如在巡經走廊時發現宣傳單張,如能馬上聯想到可能有人潛入大廈派發傳單,則有助提高保安成效。

「目前行內競爭十分激烈,不少公司的物業管理項目大多是以投標方式取得,因此機構本身要先做好自己,擁有一班優秀員工是最基本的。」因此現時不少物業管理公司都設有內部培訓,同時亦會鼓勵員工公餘進修,希望可以提升從業員的工作能力和形象。

近年物業管理行業向客戶關係管理 (CRM) 方向發展,從業員的儀表和語文能力更形重要,其中英文和普通話能力均不可忽略。

督導人員要知人善用

以港專職業訓練學院開辦的「物業管理督導技巧基礎證書」(ERB) 課程為例,學員由 20 至 50 多歲,職級包括主管至助理經理級別。Jackie表示,以上內容涵蓋督導人員的角色要求及技巧,如何提升員工對物業管理及優質客戶服務等。

她表示,對部分主管或以上級別人士來說,工作以外,要做好人事管理並不容易,就以他們分配工作為例,如何編制小組或適當下放權力等均十分重要,既要知人善用,又要按照員工的能力和專長作出分配,如擅長溝通的,可以多兼顧對客的工作;心思細密者,則可負責檢查的工作。

缺前線及中層管理 向專業發展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客戶要求愈來愈高,以上培訓課程的教學內容亦與時並進,舉例:課程近年亦加入調解及和諧談判技巧,並由認可調解員任教。

她指,物業管理員的溝通能力和人際關係亦十分重要。舉例:住戶 A 投訴住戶 B 家中傳出的吸麈機噪音,令住戶 A 的小孩不能入睡。如管理員具備調解技巧,又與住戶關係良好的話,可以充當和事佬角色,令問題得以解決。

一般來說,住戶投訴員工較投訴客戶較易處理,因為投訴員工,物業管理公司可以內部方式處理,如提醒員工多加注意。但若是涉及不同住戶之間的問題,則需要較長時間和一定的技巧處理。

Jackie補充,現時行業亦向多面和專業發展,如很多特別場地均需要受過專業訓練的保安人員,如演唱會、展覽會,以協助場地搜查或保護重要人物。目前業界的空缺以前線和中層管理為主,由於人手缺乏,表現優異的新人,可望於兩年內升至主管級別,可見業內不乏晉升空間。現時一般入職要求為中五程度 (部分最低要求是中三程度),曾進修相關課程及須具備保安人員許可證。

打造音樂事業 進修了解製作、產業文化 入行添實力

每年樂壇頒獎禮,一眾得獎歌手談及得獎感受時,都會向背後的工作團隊連聲感謝。一首歌的成功,無疑需得到不同崗位人員的互相配合。有志投身音樂產業的年輕人,除了創作人之外,對藝人管理、市場推廣、音樂版權等不同工作又有多少認知呢?入行前可考慮修讀相關課程,認識一下這行業的文化、運作方式,培養市場觸覺,相信對日後適應工作環境不無幫助。

job04_B01_pto02

音樂產業講求團隊合作,且設有多元化的工種,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OUHK-LiPACE) 課程經理(音樂)黃逸偉博士表示,有別於其他行業,音樂產業不少職位都不會作公開招聘,如填詞人、作曲人、編曲人等不同崗位,都是透過行內人士介紹入行、參加公開比賽,又或是以自薦方式展示作品,以爭取獲賞識機會。

業界少公開招聘 入行 4 途徑

他續說,接受相關專業培訓是近年新興的入行途徑,主要原因是不少課程導師都是業界人士,有助修讀學員了解行業運作,導師亦可透過此途徑,發掘有潛質、具創意的生力軍。

近年本地唱片業陷入低潮,收入大不如前,然而黃博士指,科技進步及新媒體的湧現,改變了樂迷的音樂消費模式,數碼音樂已成為音樂產業在盈利方面的新出路,有助推動本地音樂業發展拓展至亞洲,甚至國際市場。

了解幕前幕後工作 音樂製作概念

為培育新一代亞洲區音樂市場及管理人員,了解行內的運作情况,OUHK-LiPACE 與伯樂音樂學院合辦了音樂商業管理專業文憑/專業證書課程,每年開辦 3 屆(逢 3 月、6 月及 10 月開課)。

黃博士稱,若修讀專業證書,需修讀 4 個科目:流行音樂概念、娛樂產業、音樂製作概念、音樂行業基本會計知識;若修讀專業文憑,還需修讀多2個科目:音樂市場推廣及項目管理、藝人管理。「課程涵蓋幕前及幕後人員所需要的知識及業界常用的軟件(如編曲及混音軟件 Logic),有助學員從中發掘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一步發展屬於自己的事業路。」

課程內容針對香港的音樂及娛樂行業以外,亦涉獵中國及亞洲區的行業發展,他相信此舉有助畢業學員日後在行業能靈活「走位」,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至於導師方面,會由業內資深專業人士擔任,透過分享工作經歷及心得,使學員有更多的得着。

由會計轉投版稅工作 增新鮮感

原任職會計工作的 Jane,有感工作較為刻板,於是修讀上述課程,希望能打破悶局,重獲新鮮感,及後在導師的推薦下,3 年前轉投大型版權公司,從事分派版稅的相關工作。

她表示,課程內容相當有趣,特別是音樂製作概念一科:「我本身對音樂製作零認知,此科目讓我學習到音樂製作、作曲、填詞的基本技巧和應用,更有機會到錄音室,親身接觸業界的最新器材,實屬難得的體會。」她鼓勵有意入行的同學,應在課堂上表現主動、積極,有機會獲導師介紹工作。

Jane 笑言,自己過往的工作經驗,培養出對數字的敏銳度,加上課程教授了行內基本的版權概念和條例,為入行打好底子,對現時的工作不無幫助。

常用網站

(請按以下連結)  

與教育相關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