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想.正藉網遊 讓「機青」返現實世界

網.想.正創辦人甄偉業,同時為網絡紅人,社企舉辦多項網絡遊戲相關的活動,以及生涯規劃活動,幫助沉迷網上世界的年輕人從線上回到線下。(蘇智鑫攝)
網.想.正創辦人甄偉業,同時為網絡紅人,社企舉辦多項網絡遊戲相關的活動,以及生涯規劃活動,幫助沉迷網上世界的年輕人從線上回到線下。(蘇智鑫攝)

【明報專訊】近年,社會對電競行業的討論愈來愈多,覺得打機也可以掙錢,但另一方面,愛打機的青少年則會被批評為浪費時間,不事生產,家長會想盡辦法禁止子女打機,以免影響學業。現職遊戲網絡紅人的甄偉業眼見不少年輕人因沉迷打機,忽略了學業,更不時與家人發生衝突;部分青年人即使有志從事遊戲行業,但不清楚這些工作的內容及要求。這啟發他創立社企「網.想.正」,透過網絡遊戲,把青少年帶回現實世界,以及舉辦多項生涯規劃活動。

社企網.想.正於2015年9月創立,公司名字的意思是網絡、夢想、和正能量。現時,網.想.正團隊共有5人,包括創辦人、1名全職員工及3名兼職員工。網.想.正早前製作了7套職業簡介短片(包括平面設計師、遊戲測試員、Youtuber、IT業務發展經理等),並有舉辦生涯規劃活動、工作坊及講座。此外,公司為社福機構承包大型活動,按照不同機構的需要,來設計活動,從中收取特定費用。由於甄偉業為網絡紅人,令他可以與其他網紅合作,活動費用全免,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參加,機構亦能從中跟進部分個案。

大眾誤解打機 籌辦遇阻滯

公司成立初期,資金是最大的困難,甄偉業表示自己現時仍有全職工作(IT行業),因為這份工作的薪金較高,即使社企沒有太多收入,也能營運下去,「最重要是同事可以出糧,自己出不出糧也沒所謂」。除了資金之外,大眾對打機的刻板印象,也使公司籌辦活動時遇上阻滯,有些人會覺得他一邊教人打機,一邊宣揚正面信息,是自相矛盾。甄偉業說其後他調整了活動的內容,讓年輕人在講座中明白到如果他們有意從事遊戲行業,語言能力也十分重要。倘若他們有機會到台灣從事電競工作或參加比賽,他們要有一定的普通話能力;英文不好的話,便不能承接外國遊戲公司的工作。甄偉業坦言自己開始搞社企時經常想放棄,但因看到年輕人在參加活動後,變得更有自信,令他可以堅持下去。此外,他在去年獲香港青年協會頒發香港青年服務大獎2017,也使他覺得自己的工作受到大眾認同。

與突破小童群益會合作

網.想.正去年與突破機構合作,合辦MineJordan活動,參加者需要用電腦遊戲Minecraft來在佐敦寶靈街和吳松街(突破中心的位址),重新設計及砌出店舖,參加者必須要親身考察,才能得知佐敦的區內特色,建造令社區得益的小店及設施,把這兩條街道在遊戲上真實地呈現出來。另外,本月中,網.想.正將會為香港小童群益會的「夜貓Online」計劃,建立網絡遊戲平台,讓青少年在玩遊戲的時候,做一些配套活動,例如到指定地點完成任務,這兩項活動都可以令「機迷」返回現實世界。

網站提供工作介紹服務

最近,網.想.正獲得星展基金會「社會企業發展基金」計劃撥款,讓公司得以拓展業務。星展銀行 (香港)執行董事兼集團推廣策略與傳訊部總監朱伊蓮表示,幫助沉迷網上世界的年輕人返回現實,對不少社工及慈善機構來說是十分困難,因為年輕人往往會躲在家中打機,令社工很難接觸到他們。甄偉業作為遊戲網紅,可以與這些年輕人「同聲同氣」,了解他們的想法,籌備活動更加事半功倍。甄偉業透露公司會把這筆款項用於為不同企業拍攝工作簡介影片。儘管很多年輕人有志從事某行業的工作,可是他們會不知道從哪些渠道來取得工作資訊,甚至不太認識工作的內容及就業前景,公司會把影片放上社交網站,讓年輕人了解不同職業。同時,影片亦為這些行業宣傳,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職。此外,社企亦會提供工作介紹服務,協助更多年輕人找工作。

對於電競行業的前景,甄偉業覺得大眾只看到行業風光的一面,「成功的可以賺很多錢,但有很多人位處食物鏈的最底層」,他指年輕人如果想投身遊戲相關工作,他們可以從事遊戲軟件開發、遊戲美術設計和電競旁述員等等工作,「希望他們能真正認識這個行業,知道這個行業的發展空間」。

明報記者 鄺月婷

[社企新天地]

THEi明年開飛機維修學士 爭取民航處認證 冀畢業兩年可考工程師

位於薄扶林道的職訓局國際廚藝學院大樓,外觀設計以鹽晶為概念,外牆雪白,大樓將於今年10月落成啟用。左起﹕職訓局副執行幹事梁任城、主席鍾志平、執行幹事尤曾家麗及國際廚藝學院院長顏淑賢。(黃振豪攝)
位於薄扶林道的職訓局國際廚藝學院大樓,外觀設計以鹽晶為概念,外牆雪白,大樓將於今年10月落成啟用。左起﹕職訓局副執行幹事梁任城、主席鍾志平、執行幹事尤曾家麗及國際廚藝學院院長顏淑賢。(黃振豪攝)

【明報專訊】飛機工程課程近年受歡迎,職業訓練局轄下的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計劃在2019/20學年,開辦四年全日制自資飛機維修工程學位課程,正與民航處商討認證,畢業生取得學位再加兩年在職工作,便能參加民航處考核,獲取飛機維修工程師資格。另外,職訓局亦會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青衣分校興建航空及航海工程中心,為高級文憑課程等學生提供模擬飛行系統等實習培訓場地。

學費料10萬一年 正爭取資助

現時職訓局已有開辦飛機維修高級文憑課程。THEi行政副校長陳雲青稱,近年工程類高級文憑課程中,飛機維修最為「搶手」,平均5人爭一學額。他說,THEi計劃於2019/20學年開辦飛機維修工程學位四年制課程,學生可在完成DSE後報讀,高級文憑課程畢業生也可銜接3年級,預計學費約10萬元一年,正爭取政府認證資助部分學費,一年級及三年級學額各約30個,視乎屆時報讀情况而定。

陳雲青說,現時一般要有5年在職經驗才符合考取飛機維修工程師資格,而THEi正與民航處商討,讓畢業生可以縮短至工作兩年後便能考牌。

IVE青衣校建航空航海工程中心

職訓局主席鍾志平昨日亦介紹該局新項目。為培訓航海工程、飛機維修及相關航空業人才,政府早前表示支持IVE青衣分校興建航空及航海工程中心。中心將為學生提供實習培訓場地,設備包括模擬飛行系統、飛機及船舶組件及系統、定翼飛機、模擬客機倉、模擬船舶動力艙、飛機及航海工程教育中心及工作室等。

另外,位於薄扶林中華廚藝學院旁的「國際廚藝學院」大樓預計今年10月底啟用。鍾志平說,大樓設施將包括訓練廚房、多用途廚房、研習酒窖、感官科學實驗室等。學院計劃提供多國菜式的廚藝培訓,包括歐洲、地中海、南美洲、中東及亞洲等。他指學院會於2018/19學年新增3個高級文憑課程,包括葡萄酒及飲品商業管理高級文憑、西式包餅及糖藝高級文憑、廚藝科學高級文憑。

需小手肌訓練 學校僅語言治療 小學SEN支援未對症下藥

【明報專訊】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於幼稚園(學前)時期所得的支援較全面,香港社區組織協會(SOCO)的報告指出,學童一屆6歲,支援便出現斷層;教育局即使為部分SEN學生向小學提供一定現金資助,但學校提供的資助往往不能對症下藥,如沒有言語障礙的SEN學童卻獲言語治療,SOCO建議將學前支援擴展至12歲。

教育局回覆表示,學習支援津貼是以每所學校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數目和所需的支援層級為計算基礎,學校可靈活並有策略地調配這項津貼結合其他校本資源,整體運用以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當局人員亦會定期訪校,了解學校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的支援,並向學校提供意見,確保學校善用資源,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教學支援。當局稱,會持續檢視融合教育推行情况及聽取不同持份者的意見,並在需要及可行的情况下改善。

教局﹕學校可靈活調配津貼

本港現時6歲以下的兒童如確診讀寫障礙、發展遲緩、言語障礙等,會由社會福利署負責,即使未輪候到特殊或兼收學位,都可透過社署不同津貼獲得針對治療;如輪候到上述學位,更有專責教師負責跟進。但有家長表示,子女一屆6歲,即使還在幼稚園就讀,支援服務會停止,而升上小學後,所得的支援更不到位。

學校計人頭獲津貼 「大圍」治療

SOCO社會組織幹事黃文杰表示,兒童一滿6歲,便由教育局負責其支援政策,兒童上小學後,如經確診,會獲教育局提供「學習支援津貼」,但該筆津貼直接給學校,由學校決定如何使用,學校會從一大筆津貼安排「大圍」治療,但沒法對症下藥,「SEN分好多種,不是每種都靠一種治療可解決」。

家長小群的兒子患有讀寫障礙、自閉和發展遲緩,兒子於幼稚園時得到適切治療,進步很大,醫生都滿意及早介入的效果;但兒子一入小學便沒有幼稚園時期的支援,頓感徬徨,「好似孤兒仔般」。她又提到,小學的功課輔導班是由大學生擔任兼職導師,不懂教SEN學生,「功課都有答案,給他們照抄」。

促學前SEN支援擴至12歲

阿冰的兒子有過度活躍症、專注力不足和小手肌肉發展遲緩,她理應獲一定金額的津貼,但學校卻沒提供小手肌肉訓練,「老師只說,我們的資源用在言語治療方面,沒有小手肌肉治療」。

黃文杰批評,家長無從得知子女所獲發的津貼數額,即使向學校查詢都不果,指機制欠透明。

黃文杰建議,將對SEN的學前支援延長至小學階段或初小、縮短學齡兒童的SEN評估時間,以及要求教育局加強監察,確保學校向有質素的機構購買服務和安排到位。

訓練課老師伴「反枱」 助特教生表達情緒

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教授冼權鋒(右)、張太(中)和教育中心創辦人陳卓琪(左)捧着的泥膠字母,可教導患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學習英文單字「strength」。(蘇智鑫攝)
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教授冼權鋒(右)、張太(中)和教育中心創辦人陳卓琪(左)捧着的泥膠字母,可教導患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學習英文單字「strength」。(蘇智鑫攝)

【明報專訊】上月初有自閉症孩子乘港鐵時,不慎踢到其他乘客引發爭執,引起社會思考育有特殊需要兒童家長的難處。有學者指現時中小學有近一成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認為應於兒童兩至三歲的言語發展黃金期內,識別其特殊需要,提供訓練。育有過度活躍症和讀寫障礙兒子的張太,起初不懂如何教育兒子,經專家指導後掌握訓練方法。

學者:應於兩至三歲識別特殊需要

張太兒子天樂約1歲起不時發脾氣,「浴缸有一條頭髮,喊好耐,扭好耐,唔願意落去」。至天樂幼稚園K2時,被醫生確診患有過度活躍症,及後再證實同時患有語言和讀寫障礙,言語發展遲緩約1年半,故天樂較難表達自己。

現年約6歲的天樂,去年到香港教育大學接受訓練,其間發脾氣,老師問天樂:「好想翻轉張枱?」老師隨即與天樂翻轉桌子和椅子,天樂情緒開始緩和。下課前老師着天樂將課室還原予下一名同學上課,「(天樂)笑住幫手收拾」。張太領悟,天樂藉翻轉物件發泄了情緒。

教大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教授冼權鋒認為,兩至三歲為言語發展黃金期,應盡早教育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

募捐平台利市籌款 2400元助一特教生

網上募捐平台「意贈慈善基金」舉辦利市籌款活動,每籌得2400元將資助一個特殊學習需要學童家庭免費上課,學習輔導和情緒管理技巧。

辣媽CEO:全日制 半日制 終身制

pama_2017_09_12_a1讀書辛苦,不是今時今日的事。我們以前小時候一樣測驗考試不停,升中試中五中六中七各有公開試。學位少,大學少,競爭一樣激烈。不過那時候有半日制的中小學,放學之後除了做功課,還有機會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小息時間真的可以休息,又可以和同學們追逐嬉戲,更愛去小賣部買零食。想起來真替今日上學慘過坐監的孩子們可憐。

講起來,大小T生得逢時,他們兩個小時候都還有半日制小學可以選擇。放學之後還有私人時間玩耍、午睡、去公園,對比今日的全日制學生生涯,確實是非常之奢侈。不斷有家長在論壇及群組中提出爭取回復半日制的要求,但如果家長繼續做怪獸,即使改了半日制,下午騰出來的時間,孩子根本也是空閒不了,時間一樣會被各種補習興趣班填得滿滿。

已經有育兒專家講過無數咁多次,幼兒6歲之前根本不適合揸筆寫字,應該鼓勵孩子多作新嘗試,多接觸不一樣的事物,啟發他們的思考想像力,激活孩子發展多元智能才是。偏偏現在的所謂教育全部千篇一律,枯燥乏味,全部活剝生吞,怎能怪孩子對學習完全提不起興趣?

有一部分家長提出不如home schooling,孩子留在家中自己教。先不講父母是否有時間耐性親自教育,孩子在與世隔絕般的環境下學習成長,對他們日後身心發展會有什麼影響?可以從什麼途徑學習磨練交際溝通技巧,和其他人的相處和待人接物之道?要做得到,拿揑得好,絕對不容易。

全日制原意好 像夢中烏托邦

全日制原意本來很好,有點像夢想中的烏托邦。學生們早上在課堂裏上課,午飯之後有各類型不同的活動興趣班,讓孩子根據興趣自由參加。

功課不是死抄死記,可以走出課堂,從社會環境中探索找答案,這才是真正的活動教學,自然能令孩子們愛上學,視學習為樂趣。

不過,我怕到死那一天還是沒有辦法想得通,家長們怕子女學得少會蝕底的心態究竟從何而來。坦白講,學多一樣無壞,學少一樣亦不見得有壞,對不對?反過來講,學多一樣究竟能有什麼好?這些毫無意義,沒完沒了的比較比併,可把孩子折騰得夠慘了!

人生馬拉松 學習只有終身制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每個人的起點終點,每個站的景點注定不一樣,做父母的,頂多只能盡力為孩子裝備,陪孩子跑他們起步的一段路。之後的漫漫長路,子女都要靠自己的能力繼續走下去。途中當然會有快有慢有得有失,只要不迷失,只要肯堅持,我們做父母的,無非希望見到子女活出他們的精彩的人生。讀書成績好不好,和子女日後的生活好不好,當中根本沒有必然的關係。

學習沒有半日制全日制之分,只有終身制。一個階段的得失成敗,算什麼?分數,who cares?

香港受白眼 內地獲青睞 港產App伙銀聯殺入的士支付

boss_2018_01_29_a1【明報專訊】香港的電子支付市場在近兩年加速發展,內地參與者進軍香港市場的背後,其實有一班本地IT人在鋪橋搭路,林籽妍便是其中之一。兩年前她脫離舒適區自行創業,設計一個費用報銷的應用程式,在香港受盡白眼,在內地卻意外得到銀聯的垂青。現在銀聯銳意在港大搞電子支付,林籽妍創立的報貝有限公司(CamClaim)在當中功不可沒,成功打入的士市場,不讓二維碼(QR Code)支付專美。

在香港,的士是其中一個未廣泛使用電子支付的行業,各種支付工具紛紛搶奪佔有率。繼香港電訊(6823)旗下Tap & Go「拍住賞」後,阿里巴巴聯營公司AliPay HK及騰訊(0700)的WeChat Pay亦欲瓜分這個市場。兩個多月前,的士支付再有新對手參戰,銀聯伙拍CamClaim接入了15輛的士,目標在3月底把規模增至200輛,長遠增至2000輛。

手機嘟付款 銀聯CamClaim免租機交易費

銀聯的加入,讓的士界的電子支付不再限於QR Code,因為CamClaim為的士提供一部手提收銀系統(POS)機,乘客可使用綁定銀聯提款卡或信用卡的手機無接觸式支付,或者直接刷卡亦可。現階段銀聯及CamClaim都不收取任何費用,而且款項是即日到帳。

與銀聯的合作中,林籽妍創立的CamClaim負責聯絡的士業界、提供POS機及其他技術支援。不過,這和她當初的創業計劃並不相同,2015年她成立CamClaim時,第一個成功的市場不在香港,而是內地。而且CamClaim最初的業務並非消費式的支付,反而是一個供企業使用的報銷系統。曾經在大公司任職經理級的她,深感簡單的報銷工作會為繁重的公務再增添負擔,於是設計出一個應用程序,讓企業及其員工使用,從員工把單據拍照上載至系統開始,到企業內部審批、傳遞資料、再匯款給員工,所有程序都是電子化。

創報銷系統 港銀行拒了解 轉戰內地

然而,簡單的構想難倒了香港的銀行。她本希望以香港作為創業起點,但先後聯絡過兩家本地大型銀行,對方都不願意花時間了解CamClaim的業務內容。她唯有轉戰內地,令她意外的是與銀聯一拍即合,讓CamClaim在有需要時連接銀聯所有50多家內地銀行及8億個人銀行帳戶,企業一批出款項,可直接存到員工於不同銀行的戶口。

電子報銷服務推出近兩年來,累積了百多個內地企業客戶,涉及逾千個應用程式用戶,規模不算大,但正因為此契機,讓林籽妍成為銀聯的長期伙伴,令銀聯決心進軍香港支付市場時,第一個找的就是她,而CamClaim亦因此得以進化,進入電子支付戰場。

「銀聯要打這市場 就要捨得燒錢」

兩年前林意興闌珊離開香港市場,如今挾銀聯之勢再打香港市場,同樣令她感到挫折連連,最困難是說服的士業界使用POS機。當她和車行負責人見面時,對方劈頭就問如何分帳,「他們嫌租機費太貴,要求免收。交易費方面則要求對分,甚至還要求補貼」。最後她決定免租機費、零交易費,把內地一套搬過來,即採取「燒錢」策略。「大家已經『落晒地』,銀聯現在要打這個市場,就要捨得燒錢。」CamClaim首席運營官陳家豪說。

撇除種種技術問題,最大的障礙始終是人。現時這15輛的士,每日每輛平均使用POS機10次,主要是內地遊客使用。陳家豪說,他們有全盤的想法,包括利用交易資料做大數據分析(見另稿),但第一步是教育司機及乘客,讓他們願意持續地使用電子支付,「只要支付1.0有足夠規模,我們才可進化到2.0」。

明報記者 廖毅然 李哲毅

34日越大西洋破紀錄 渡洋划艇女生豉油解鄉愁

4名成員黎曉冰(左起)、孟亞潔、陳鈺麗和梁敏甜性格樂天,在海上共度30多天,培養出深厚感情。她們尷尬地笑言互相看過對方脫去衣服入海中「裸體清潔船底」,甚至要忍受隊員排泄物的味道。她們2人一組輪流划行,4人的手掌都有厚厚的繭。(蘇智鑫攝)
4名成員黎曉冰(左起)、孟亞潔、陳鈺麗和梁敏甜性格樂天,在海上共度30多天,培養出深厚感情。她們尷尬地笑言互相看過對方脫去衣服入海中「裸體清潔船底」,甚至要忍受隊員排泄物的味道。她們2人一組輪流划行,4人的手掌都有厚厚的繭。(蘇智鑫攝)

【明報專訊】由西班牙戈梅拉島,向西划行至中美洲島國安提瓜及巴布達,4名汕頭大學年輕女生不分晝夜在大西洋足足划行了3000海里(5000公里)。努力得來回報,她們不單是首支划渡大西洋的中國隊伍及亞洲隊伍,更以34天完成賽事,打破女子划艇隊的最快紀錄。

就讀汕頭大學、來自廣州的隊長陳鈺麗、黎曉冰、梁敏甜及來自河南省的孟亞潔組成划艇隊「功夫茶茶」,上月中參加「橫渡大西洋挑戰賽」,用了34天13小時13分完成賽事,打破原本的40天8小時26分女子紀錄;4人平均年齡只有23.5歲,更是比賽史上最年輕的參賽者。4人昨日在香港接受訪問,談起比賽的過程,之所以記憶猶新,除了因比賽完結後需隨即來港接受媒體訪問,及與支持她們的汕頭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李嘉誠見面,更因為比賽途中有太多深刻的事情:第一次超過一個月不能上網、第一次一個月不連續睡超過兩小時、第一次感受死亡離自己如此近……

為姿勢爭吵 跳海清船底恐懼

她們要2人一組輪流划行,每次休息時間只有兩小時,4人的手掌都有厚厚的繭。除此以外,她們要密切留意太陽能板的用電量。在海上生活34天,黎曉冰說因沒有後補船,加上體能消耗量大,「肚子一天到晚都是餓的」,她們一共帶了640包脫水食物、120包濕糧和200包零食。因船顛簸,為免發生意外,她們只好用經化淡後的冷水來冲泡脫水食物。黎曉冰笑說,為了解鄉愁,她們特意帶了內地名產「老干媽」辣醬及豉油等,「放進食物裏,有點中國味道」。

海上的天氣陰晴不定,時而下起暴雨,海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次翻起3層高的巨浪,弄翻她們的艇,「很恐怖……幸好只有調味料跌進海裏」,4人異口同聲說道。有一段時間,划艇速度一直未能提升,後面的隊伍急起直追,孟亞潔憶述大家「不免感到有點煩躁」,有時因為隊員的姿勢等問題而有小爭吵。她們又說在大西洋首次跳進海中清潔船底的海草和貝殼等,有人被海水嗆到,有人對深海有恐懼。陳鈺麗說最初只有她自己一人在海裏清潔,上船後因擔心比賽不禁哭了起來,加上翻艇,她們直言那段時間不免有點灰心。

遇到不同問題,海上的生活又枯燥,樂天的4人很快便回復活力,繼續自得其樂。她們笑言一直聊天,「把過去20多年的人生都聊完,或是一齊唱歌」。上岸一刻,她們說未知打破紀錄,只想「好好擁抱對方」。前天來到香港,她們雀躍地說想吃咖喱魚蛋和雞蛋仔等,但她們最想的是「回家過年」。

進修語言傍身 工作、開拓商機、旅遊大派用場

cn_2018_01_26a1語言是與人打開話題、建立關係的重要溝通工具,在全球化下,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頻繁,加上「一帶一路」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無論是在職人士、求職者及學生等,若能進修多一、兩門其他語言,相信對工作、求職、升學、學術及文化交流,又或是社交、旅遊、參加工作假期等都有正面幫助。普通話以外,西班牙語、烏爾都語、阿拉伯語等是近年的熱門及新興之選。

「一帶一路」令內地及沿線國家的聯繫和合作機會將更緊密,早已掀起進修普通話及相關語言的熱潮。現時中學文憑試已設有印地語和烏爾都語作為其他語言科目考試;在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舉辦的國際考試中,亦包括阿拉伯語和泰米爾語考試。

西班牙語最受歡迎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 (HKBU-SCE) 學術統籌主任張玉敏博士指,香港是國際化大都會,與海外國家合作無間,外資機構在港的數目亦不少,若能掌握多一、兩門外語,對工作無往不利。因應市場需要,該學院提供了不同程度的韓語、日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法語、德語等課程,均屬「大路」之選,當中以韓語、西班牙語課程最受歡迎。

「西班牙語屬世界三大語言之一,是 20 多個國家的官方語言。近年西班牙、南美等國家與香港、內地的商貿活動頻仍,若打工仔進修西班牙語,便能強化跟西班牙語系生意伙伴的溝通,有助開拓營商機會。」學院另開設阿拉伯語、烏爾都語、俄語、土耳其語、泰語等「冷門」課程。

烏爾都語 社工、紀律部隊人員修讀

她以烏爾都語為例,是巴基斯坦官方語言,在印度也廣為通行,而孟加拉、尼泊爾、中東等部分地區也有使用。「烏爾都語課程是近一、兩年新增的課程,反應不俗,其中初班很快便滿額。修讀者較多是在職中小學教師及社工,另有任職紀律部隊如海關、水警等修讀,主要是他們的工作需要經常接觸母語為烏爾都語的南亞裔人士。」

她指,學員大多以個人興趣為首要考慮,也有部分為應付工作需要。「以修讀阿拉伯語課程者為例,不乏學員曾到中東地區做義工、旅遊或派駐當地工作,對當地文化及學習阿拉伯語產生興趣。」然而她相信,隨着一帶一路的進一步推進,帶動更多人到沿線國家工作及旅遊,對阿拉伯語、烏爾都語等課程的需求會上升。

西班牙語較易上手 阿拉伯語、烏爾都語易混淆

張博士指,西班牙語相對其他外語已屬較易上手,因西班牙語與英語的文字系統頗為相似,特別是書寫方面,西班牙語幾乎完全都是拼音。其學習難度主要是發音和語法上,如廣東話不會使用的發音「R」、區分輔音如 P/B 或 T/D;語法方面,要面對時態動詞的變化、名詞及形容詞分為陽性和陰性,要多花時間練習才能掌握。

她續指,較困難的可說是阿拉伯語、烏爾都語,兩者的文字同樣是從右向左書寫,字型結構猶如「蛇仔」般細而長,需花較長時間才能記認。若本身對阿拉伯語有一定掌握者,對學習烏爾都語會較易上手,卻容易造成混淆。「烏爾都語參雜了大量的阿拉伯語元素,如字母、詞彙;另烏爾都語的名詞不僅分陽性和陰性,還有分單數和複數,令學習相當具挑戰性。」

她以烏爾都語課程為例,由淺入深,學員從學習字母、讀音等起步,到詞彙和基本的句子結構、簡單對話溝通等,內容貼近日常生活。又如西班牙語、韓語證書課程,分別根據對外西班牙外語水平測試 (DELE)、韓國語能力考試 (TOPIK) 內容而設計,助學員投考有關考試。

提升普通話能力 工作應用廣

普通話在職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香港專業普通話學校校長陳文龍認為,「一帶一路」政策必然會帶來一些機遇,如該校有學員在基建照明相關的法資企業任職,需返回內地工作,故進修普通話,並希望對內地國情、文化增強認識。另有任職加拿大大型企業的學員,經常要到內地不同地方公幹,以及要接待母公司來港的同事,提升普通話能力有助做好橋樑角色。

目前除了部分特定的工種之外,大部分工種均未設特定的普通話資歷要求。陳文龍說:「考取普通話水平測試和普通話基準試,目前迫切的還是以教師為主,包括:中小學普通話教師、以普通話授課的中文科教師及普通話課程導師。」

港人普通話語音參差

進修普通話者來自各行各業,如工作需面對新移民的教師、社工等專業領域都有,也有為投身職場而準備的大學生、計劃到台灣升學的人士,以 20 至 40 歲年齡層佔多。

港人學習普通話常遇哪些問題呢?陳文龍表示,港人的口音仍存不少語音問題,也有部分人完全不懂普通話,或害怕發音不準而羞於開口,整體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對準確四聲的掌握,如很多人常將第一、四聲混淆;舌面音、第三聲變調、輕聲、兒化等對港人來說都有一定難度。又如普通話與廣東話多音字是有區別的,如『說』服的『說』,普通話應為『shuo1』而非『shui4』。」

香港專業普通話學校開辦了多個成人普通話課程,分為四個不同水平階段,從初級到專業證書程度;針對在職人士所需,設有職業普通話、商業普通話、工作會話普通話、普通話水平測試課程。其中商業普通話課程圍繞商貿主題,學員可學習到商業場合中的國情、餐桌文化,以及普通話口語表達技巧、常用詞彙和應酬交往會話。職業普通話課程分為三個單元:會話單元 (日常生活會話、社交及工作會話、職場應對技巧及會話)、語音單元及普通話水平測試單元。

學習語言屬長線投資 從生活出發

學習語言沒有捷徑,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心力,張博士及陳文龍均指,進修者平日要多閱讀相關書籍、報刊以外,亦可透過如觀看相關的電影及劇集、聆聽音樂,又或是光顧相關餐廳留意其餐牌等,從日常生活、個人興趣着手,自行製造語境,為學習更添趣味兼提升學習果效。

陳文龍說:「相對以前學習語言,現時網上資源十分豐富,為進修者帶來更大的方便。」張博士則表示,學習外語需循序漸進,若具備一定外語能力者更可透過旅遊體驗或到當地修讀強化課程,學習當地人的正統發音及了解當地文化。

文:麥懷欣 圖:麥懷欣、受訪者提供

辣媽CEO:一個母親的自白

pama_2017_09_12_a1好不容易一對子女終於長大有成人身分證。日子即使過得怎樣艱難,時光一樣過得飛快。歲月催人老,是不爭的事實;風定落花香,就要看修為造化。我五十幾年的歲月裏,在不同的人生事業階段,以不同身分擔當過種種角色,但都沒有一個比做母親的意義更重大更難做更難當,更至死不渝。

一個人的真正快樂,除了上天,誰人有權賦予?我極其量能做的,是盡量提供一個愉快的成長環境,保住孩子最珍貴的赤子心,讓孩子在被愛護但不能被過分保護下成長,在嘗試、跌撞中慢慢學習成長。所以我說,天下間沒有比做母親更難的事!

近日接受了好幾個關於教育子女的訪問,被要求提供大小T的照片和家庭合照,因為要尊重他們二人意願,拒絕公開10歲後的成長照片,我花了整晚時間翻閱他們小時候的照片,才驚覺日子過得這麼快,23年的日子怎麼好像一張張幻燈片,一眨眼就過去了?然後突然發現,怎麼他們兩個的小時候,跟我記憶中的不一樣?原來他們是多麼的古靈精怪?無意中發現,我承諾了,但以為不能帶給他們的快樂,原來已經不知不覺間做到了,他們兩個沒有一張照片不是開懷純真的笑着拍的。

自從有了大小T,除了工作之外,我所有時間都是家庭時間,完全沒有私人時間。我全奉獻全投入,不單止是我的好朋友,連我極為挑剔的虎媽,都說我為子女的犧牲很偉大,非常難得到她的讚賞。

子女的成長 最需要的是時間

總結我自己的心得,子女的成長最需要的不是金錢,是時間。很多父母每日拚命工作,為了掙最多的錢,出發點本來無錯,都是因為愛,為了給子女他們認為堅信的最好。最好的學校,最好的補習輔助班,最多的樂器課外活動,去最多國家旅行,參加最遠的遊學團。幾多錢都願意花,就是沒有把時間花在子女身上。錯過了孩子的童年,錯過了建立親密親子關係的機會,錯過了做父母的快樂滿足,錯過了可是彌補不了。如果剩下的只是遺憾還好,最怕是明明很愛,偏成陌路,反成怨恨,悔不當初。

這些年來我經歷挫折不少,能夠驅動我排除萬難奮力向前行,是由愛出發而產生的恐懼,怕不能令家中老無所依,幼無所長,所以不敢怠慢不敢停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警醒自己決定生育之前對子女曾經許下的諾言。「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子女不是貨物,根本無價,無從亦毋須比較。別人怪獸是別人的事,誰都沒有資格議論批評我的教育管教方式。

由始至終,我只希望子女能夠成「人」,頂天立地做好一個「人」,這一點,我為我的子女感到無比驕傲。

智能筆減小童近視風險 偵測坐姿環境光線 防患於未然

程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林熒洲表示,他本身的近視達1200度,深受近視之苦,所以想到研製智能筆,來協助小朋友在學習寫字時掌握正確的握筆手勢和坐姿,減低患上近視的風險。(攝影 劉焌陶)
程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林熒洲表示,他本身的近視達1200度,深受近視之苦,所以想到研製智能筆,來協助小朋友在學習寫字時掌握正確的握筆手勢和坐姿,減低患上近視的風險。(攝影 劉焌陶)

【明報專訊】近視可說是最擾人的視力問題之一。不少幼小的學童亦需佩戴眼鏡,有初創公司就研製出一種智能筆,希望協助小朋友在學習寫字階段,就掌握到正確的握筆手勢和坐姿,養成正確習慣,減低患上近視的風險。這產品在內地發售不到兩年,已賣出數十萬支,並且打入眼鏡店,將於3月份在台灣和香港推出。

 程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林熒洲表示,因為他本人也是一名1200度的「大近視」,深受近視之苦,所以想到研製智能筆,協助小朋友在掌握正確的握筆手勢和坐姿,從而減低患上近視的風險。

他們由2009年開始萌生「Witspal唯賜寶學習智能筆」的概念,2011年開始實際研發工作。但因為產品屬全新概念,並沒有類似的產品可參考,其研發工作需時較長,所以他們一直維持上班,在公餘時才研發。2015年終於研發出首個原型。之後,他們在台灣和內地參加多個展覽和路演等,獲得富士康管理層賞識。

業餘研發5年 獲富士康投資

結果,富士康成為他們的內地業務投資者和技術顧問。2016年初,他們辭掉工作,全身投入創業。同年3月,「Witspal唯賜寶學習智能筆」在內地推出第一代產品,透過電商,在淘寶和天貓網站上銷售。截至2017年12月,旗下智能筆已在內地累積賣出了40萬至50萬支。

林熒洲表示,最初公司應富士康的要求,為了控制成本和售價,以及盡早在市場推出,簡化了第一代智能筆的功能。當推出第一代產品之後,才逐漸升級。

語音糾正姿勢 數據傳手機App

現時,「Witspal唯賜寶學習智能筆」已進化至2.5版本或第三代,並分成「入門版」及「進階版」兩款(見表)。兩款智能筆均內置多個感應器,能夠監察環境光線是否足夠,小童的握筆姿勢、坐姿等是否正確。只要有條件不理想,兩款智能筆都會自動將筆尖縮入筆桿內,令小童寫不出字。但「入門版」智能筆只會以蜂鳴器發聲提示,「進階版」智能筆則是以語音發聲糾正,惟語音暫時只有普通話。

此外,進階版智能筆還可以監察握筆的角度是否適中,亦可以設定連續使用時間(30、40或50分鐘)和休息時間(10、15或20分鐘)。筆桿上加有LED顯示屏以文字提示。

進階版智能筆內置藍牙晶片,可以將使用情況的數據即時傳送至專屬手機App,方便家長查閱,藉此讓家掌握小朋友寫字情况,督促他們養成正確的習慣。家長亦可以在手機App內設定,監測程度是嚴格、適中還是寬鬆等等。

據悉「Witspal唯賜寶學習智能筆」有部分設計已取得專利,而即使內置多項功能,入門版和進階版的智能筆,重量都只是16克,令小朋友使用起來,也不至太吃力。

「Witspal唯賜寶學習智能筆」耗電不多,每充一次電需大約30分鐘,完成後入門版可連續使用5至20小時,或者待機90日;而進階版則可連續使用5至12小時,或者待機45日。而兩者都可以換上原子筆芯、水筆芯或鉛芯筆頭,也可以隨時補購筆芯,價錢方面,每7支原子筆芯售價則約為25港元。

內地眼鏡店分銷 3月登陸香港

林熒洲表示,過去兩年,該公司差不多將所有資源投入到內地市場。除了在電商渠道賣得不錯之外,還成功打入實體零售渠道,已經有超過100間內地眼鏡店和視力保健中心成為其分銷商。至於其微信公眾號,亦已有50多萬粉絲。

去年底,公司內地業務收支平衡後,開始籌備在台灣和香港市場推出「Witspal唯賜寶學習智能筆」。售價方面,入門版智能筆暫定每支約249港元,進階版則約499港元。若兩者一併購買則約699港元。暫定3月正式在港發售。林熒洲希望,能找到本地的文具店、眼鏡店、親子用品實體店或網店等成為分銷商。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劉焌陶

[新經濟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