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媽CEO:問題孩子、問題大人

pama_2017_09_12_a1【明報專訊】開卷有益,近日有機會讀到幾本好書,尤其適合父母,還有各位準父母們細讀,好好反省學習警惕。先來個《孩子沒問題 大人有問題》內容簡介:「五味太郎用許多嚴肅的話題來探討大人的所作所為對孩子的影響,其中有許多觀點令人深思。全書共十章,每一章均探討了一個問題。而這些問題全部集中在現在的大人身上……我們現今所探討的孩子的問題,都是大人的問題。」

書中十章所講的十種大人,作者的見解請自行買書參考,以下是我個人從問題大人對孩子造成的影響的見解:

1. 總是心神不定的大人——父母是孩子的支柱,家是孩子的避風港。如果父母心神不定,孩子惶恐忐忑無所適從心難安是必然。在缺乏安全感之下成長,除了缺乏自信,亦很難信任其他人。

2. 早已筋疲力盡的大人——生活中工作上的種種不如意,如何心力交瘁都完全不關無辜孩子的事。大人很疲倦沒心情提不起勁,都不是對孩子冷淡敷衍的理由和藉口。孩子問或者講多句,都要被發脾氣,真可憐!

3. 總是試圖考驗孩子的大人——大人總喜歡透過挑戰孩子來抬高自己。大人問的每個問題,即使以為閒話家常,原來背後暗藏玄機,孩子戰戰兢兢提心吊膽。這樣的關係除了令孩子緊張疲累更加傷感情,完全失去溝通的意欲。

4. 就是喜歡義務和服從的大人——一句食鹽多過你食米,再加一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還有那所向披靡的愛的旗號,大人立於不敗之地,孩子不能不服。大人理所當然地要孩子低頭閉嘴遵從恪守所有指示指令。

5. 任何時候都不懂裝懂的大人——因為大人不能在孩子面前認低威,要承認自己不懂更失威,為了顧全根本不存在的面子,大話西遊謊話連篇,大人自己出醜做了小丑。以為孩子都是傻的嗎?

6. 喜歡貶低他人,保持優越感的大人——這種所謂優越感,根本就是自卑感。藉着貶低他人,阿Q地造就自己擁有的所謂優越感,孩子是最容易、最方便就手的被攻擊對象。

7. 總是對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忐忑不安的大人——看看今日香港官壇政壇,充斥着無數這種不知所謂,幾厚顏無恥都得的大人!只能向孩子講,真的十分對不起!

8. 本應引導,卻喜歡教導的大人——應該引領讓孩子自主走出屬於他們的康莊大道,偏偏大人最愛享受指點江山,於是強想把自己意願加諸孩子身上,明明高壓,卻自認為是民主。

9. 再怎麼說也是缺少學習精神的大人——應該是榜樣的大人,成了最佳的反面教材。講到明終身學習,孩子要在學校、在生活中學習,大人一樣要在工作、社會中學習。

10. 不知何時已經不想做人的大人——行屍走肉過日子的人,算不算是人?窒息孩子的人,如何令孩子有生趣好好地做人?

我只想問一句,為什麼要生孩子?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文﹕張慧敏

特殊學校「最美教師」助學生逐夢

花莉亞(左一)、摩菲亞(左二)和譚曉霞(右一)在譚蘊華老師(右二)協助下,分別追尋學習書法、出版繪本以及創作頭飾的夢想。(劉焌陶攝)
花莉亞(左一)、摩菲亞(左二)和譚曉霞(右一)在譚蘊華老師(右二)協助下,分別追尋學習書法、出版繪本以及創作頭飾的夢想。(劉焌陶攝)

【明報專訊】「一點去到清水灣、一撇去到牛池灣」,對一般人來說,這句話可能毫無意義,但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就好像魔法咒語,輔助他們牢記文字的筆順。創造魔法的並不是魔法師,而是一名教師。她不僅為學生拆解文字奧秘,還為他們築起前往夢想的階梯。

一點一撇創口訣 學生能寫幾百字文章

穿上一件淺藍色的花花襯衣,就如同她為學生創造出花花世界一樣。47歲的譚蘊華,剛被內地中央電視台選為「中國最美教師」之一,當年因為好奇走入紅十字會戴麟趾學校任教中文,一教就是20年。學生大部分因身體弱能和智力受損,導致記憶力減退。她於是自創生活化口訣,將筆畫形象化。「為」字口訣︰「一點去到清水灣、一撇去到牛池灣,校車轉彎……叮叮噹噹」。她說,自此學生對寫字少了抗拒,現在寫幾百字文章也不成問題。

學生突去世 悟抓緊時間幫忙

出版繪本、設計頭飾、配音……譚蘊華不時為學生的夢想奔波。患有腦癱的巴基斯坦裔花莉亞,右半身行動不便,夢想成為書法家,用筆墨寫出巴基斯坦文,譚便開始教她書法,還邀請書法教師指導。不善表達的花莉亞斷斷續續地說:「多謝……譚老師一筆一筆教我……我想送個『愛』字畀譚老師……因為佢好有心機教我。」譚又四處張羅,為喜愛畫畫、患肌肉萎縮症的摩菲亞尋找出版繪本的資源。

多年來譚蘊華枱頭放着一名學生的功課,每當她工作疲累就會再翻開細閱,而這名學生早年因意外去世。「我接受唔到,可能太突然……經常提醒自己時間唔等人,可以做都想幫佢哋。」譚蘊華哽咽說,「他們學習進度比人慢,更加要把握時間,做到他們好想做的事。」

央視「中國最美教師」之一

能夠脫穎而出,獲中央電視台節目評為「中國最美教師」之一,成為香港首名獲此稱號的教師。譚蘊華不認為獎項是很大的推動力,反而冀外界能改變看法,視其學生為「另類天賦」或「多元人才」,協助他們就業。譚又希望,能善用自身經驗推動內地特殊教育發展。

行業概況、晉升階梯及升學資訊

航空地勤

香港旅遊航空業發展蓬勃,是亞洲航空的樞紐。據機場管理局的數據顯示,現時本港機場提供超過65,000個直接職位。近年本港航空地勤業界求才若渴,不時舉行大型招聘會,吸引不少以翱翔天際、周遊列國為理想職業的年輕人紛紛入行。航空業的發展有賴一眾機組人員及地勤人員的專業服務。本地部份大專院校開辦航空課程培訓業界專才。不少航空公司亦推出見習或在職培訓計劃,應付業界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職能範疇

航空業重視客戶服務,機組人員和地勤人員之間十分講求團隊合作。例如機艙服務員要合作接待和照顧乘客上落機、為乘客提供餐飲膳食、銷售免稅禮品等。地勤人員則為將離港或抵港的旅客提供客戶服務。地勤人員的工作地點可分為禁區外(Landside) 或禁區內(Airside)。禁區外的地勤人員主要負責為旅客辦理登機手續、劃定座位、行李寄艙、解答旅客疑問等;禁區外的地勤人員則負責為禁區內旅客提供客戶服務,例如覆檢旅客簽證、協助抵港旅客轉機或安排食宿等。

航空及地勤人員負責確保航班安排妥當,及照顧乘客在飛機內的需要,把乘客安全帶到目的地,聯繫着全球各地。

香港的航空業發展急速。機場管理局的數據顯示,香港國際機場在2014年的總客運量高達6,340萬人次。

入職條件

機師 ・ 中學文憑試五科達第3級或以上成績,包括英文科、數學科和物理科(學歷要求因應不同航空公司而異)
・ 符合航空公司的語文能力要求,一般要有良好的英語會話及書寫能力
・ 符合航空公司的視力、身高及體格要求,並通過入職面試及測試
機艙服務員 ・ 中學文憑試五科達第2級(包括英文科)
・ 操流利英語、粵語、普通話
・ 待人有禮、細心和具良好的溝通能力
・ 符合航空公司的身高和體格要求,以及通過入職面試及測試
地勤人員 ・ 中學文憑試五科達第2級(包括英文科)
・ 操流利英語、粵語、普通話
・ 性格開朗、細心和有耐性
・ 良好溝通技巧和客戶服務技巧

 

晉升階梯及薪酬

job14_B01_path

升學培訓課程

本港有關航空地勤業的課程多為學員提供與航空、機場、客戶服務及急救等相關的專業訓練,藉此培訓學員應有的服務態度及語言技巧。部份航空公司亦有提供職前或在職培訓︰(詳情請按以下連結)

航空公司空勤職位的投考及培訓計劃資訊︰(詳情請按以下連結)

香港青年航空學會提供的基本、中級及進階航空課程︰(詳情請按以下連結)

書本樣式

job14_B01_book1
job14_B01_book2
job14_B01_book3

室內磁場定位 逛商場不走冤枉路

憑藉室內磁場定位技術,手機App可以提供商場的室內定位和導航服務,消費者將來只需安裝一個App,就可以在香港各大商場使用。
憑藉室內磁場定位技術,手機App可以提供商場的室內定位和導航服務,消費者將來只需安裝一個App,就可以在香港各大商場使用。

【明報專訊】一直以來,室內定位和導航服務都尚未真正實用和商業化,最近有本地公司借助芬蘭研發的磁場定位技術,設計出全香港首個室內定位和導航手機App,更計劃在1年後,將服務覆蓋至20個主要商場和展覽場地,令香港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大規模提供室內定位和導航服務的城市。

AXON Technology創辦人兼董事王銳(圓圖)表示,他的專業是交通工程,在修讀交通工程碩士課程時,論文是研究車流、商場人流等。2011年,他創辦了自己的交通工程顧問公司,承接政府部門和大公司項目。例如,政府部門可能需要在近岸進行疏浚工程,但海上航道非常繁忙,該公司就利用電腦軟件分析貨船航行時間,自動找出最適合的空檔時段。

兩年前,他決定將其交通工程顧問公司的研發部門分拆出來,成立AXON Technology Limited,自行投資研發室內定位和導航手機應用程式「WALKIN」。初時未找到合適的技術和合作對象,走了不少冤枉路,兩年間累積投資500萬元。該公司初時考慮採用藍牙技術定位,在室內場地安裝iBeacon裝置;但試驗時發覺很多iBeacon裝置名義上有效距離是30米,實際訊號相當弱,令有效距離縮短,讓個別商戶自己推送電子優惠券勉強可以;若用於整個室內場地的定位和導航合,安裝數量將會太多。其間公司亦曾經找過一些美國、德國和中國內地公司合作,但最後都解決不到問題。

地方磁場獨特 導航誤差小

至今年初,AXON Technology發現芬蘭公司IndoorAtlas的磁場定位技術較成熟並有多個優點,所以改用它的技術作定位;之後再和一家法國公司合作開發導航部分。王銳表示,地球本身會產生方向和大小穩定的天然磁場,稱為「地磁場」;另一方面,室內場地的電視機、電腦、電線等各種設備會產生「電磁場」,兩種磁場數據加起來,就令到室內每個位置都有不同的磁場數據,如指紋一樣。因此,只要預先收集室內場地每個位置的磁場數據,就可以用作精準室內及不同樓層定位和導航。

由於智能手機都已經內置電子指南針,能夠實時量度磁場數據及辨認方向。理論上,智能手機用戶及室內場地擁有者,毋須投資任何硬件,磁場定位技術的主要投資,只是要預先收集整個室內場地的磁場數據,成本遠低於以藍牙技術定位。至於準確程度,根據該公司試驗,磁場定位技術平均誤差約2米至3米。

場地擁有者毋須另加設備

此外,採用磁場定位技術還有其他優勢,就是該公司毋須任何商場批准,可以自行提供該商場的室內定位和導航服務,有助技術在短時間內普及,而且消費者將來只需安裝WALKIN這一個App,就可以在香港各大商場使用。

早前,該公司自行收集了MegaBox室內磁場數據,然後才通知對方。初期,該公司尚未掌握到收集磁場數據的最佳方式,所以用兩2個月時間,每日派出1名員工帶着安裝特別軟件的智能手機行半日。但經過多次試驗後,該公司發覺採用三角形網狀的步行方式,可以提高收集磁場數據的效率,大幅節省時間。日後,該公司只需約1個星期,就可以大致收集1個商場的磁場數據。

王銳估計,即使沒有場地擁有者合作,公司也可以在未來1年內,將WALKIN支援的室內場地,增至最少20個主要商場和展覽館等。屆時,消費者一App在手,就可以通行本地各大商場和展覽館。不過,若可以的話,公司也希望得到商場的配合,取得它們每層的平面圖等,以減少工作量,節省設計程式的時間。

此外,他表示,若室內場地有部分地區非常空曠,只有穩定和一致的地磁場數據,沒有電磁場數據,準確程度可能會降低;解決方案就是在空曠地區安裝iBeacon或Wi-Fi裝置,作為補充定位技術,所以若能有商場的配合,效果會更好。

至於收回開發和運作成本,主要都是靠一些比較間接的廣告活動,例如公司可以在後台設定,任何WALKIN的用戶進入商店的某個距離內,自動向他們推送該商店的優惠訊息等;或用戶使用WALKIN在一個商場內搜尋食肆時,可以讓付了廣告費的食肆,出現在較前的位置、放較多相片和菜式資料等;亦可以配合其他手機App來提供訂位、買電影門票等服務。不過,公司並不急於收回研發成本,反而是希望初期爭取更多人使用,快一點普及。

擬推送廣告回本

王銳表示,該公司已內部測試了WALKIN一段時間,約半個月後就會推出適用於Android系統的公開測試版,供人下載。公司希望,再經過約1個月的公眾試用和微調修改,可以正式推出WALKIN的Android版。至於iOS版的進度,約比Android版慢一兩個月。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劉焌陶

裝備航空知識  展開「起飛」工作旅程

job_2017-09-15_a1想跳出沉悶的辦公室?想接觸不同國家的旅客?想從事富挑戰性的工作?有沒有想過投身航空業,踏出夢想第一步。航空高級文憑課程畢業生 Zoey 分享,進修和實習期間雖遇不少挑戰,卻讓她看見自己的潛能……早前她成功投考航空公司的機艙服務員工作,現正接受培訓,為「起飛」事業做足準備。

曾在新高中課程修讀旅遊與款待選修科的施宛翹 (Zoey),中六畢業後,選讀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的航空服務及管理高級文憑課程,「這門學科出路廣,可以選擇酒店或航空業,能夠增廣見聞,又符合自己的興趣和個性。」

與客人溝通 重將心比己

兩年的進修日子過得很快,Zoey 說,每科都充滿挑戰,例如一年級時航空業科目,課程內容有很多專業名詞和代號,需花很多時間牢記。另在顧客關係管理一科學習如何跟客人溝通,「雖在新高中選修科也修讀過相關學科,理論都學過了,但實際運用時要懂得變通。」

她分享,在地勤公司實習時,有航班因為大陸空管關係而取消,乘客遂向公司投訴,她耐心解釋情况和安撫他們,同時請求上司的協助。「乘客當時雖然不快,但亦接受了我們的解釋,溝通的重點在於將心比己,有時不能只按規矩辦事,我們要明白和體諒乘客的處境和感受。」Zoey 應付了這次事件後,增加了她對工作的信心。

她另一次的實習經驗是,曾遇上一名日本客人,其英文程度有限,Zoey 亦不諳日語,造成大家有溝通障礙,「在選座位時,我嘗試以畫圖方法表達窗口位和走廊位,指手劃腳一輪,大家終於明白對方意思,並相視而笑。」她說每次看見客人的笑容,便會很開心和有工作滿足感。

現已考進航空公司,投身機艙服務員的她說,日後進修的話,會學習多國語言,例如日文、韓文,希望有助工作的發展。

地勤需求增 投身者宜開朗、態度正面

隨着機場三跑的發展,本港航空業將步入新階段,包括每日要處理的乘客數目增加,人才需求愈見殷切。事實上,航空業是不少年輕人想加入的行業,而地勤更是渴求人手的職位之一。

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商學部主任王敏聰 (Albert) 表示,有意投身航空業工作者,宜先對行業有多些了解,認識實際運作後才入行,不要受媒體或劇集效應所影響。投身者性格宜開朗、樂觀、喜歡接受挑戰、跟人溝通,以及擁有正面的工作態度,「其他服務技巧和知識都可以學習,性格則較難改變。」

實習 300 小時 備外語能力增優勢

其中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開辦的「航空服務及管理高級文憑」課程,已涵蓋航空和旅遊業,如客戶服務技巧及管理、旅遊及款待業市場學、機票價格運算、國際文化議題,款待業英語等。Albert 說,航空旅遊業乃服務行業,從業員的顧客服務技巧十分重要,如何面對客人的要求,服務流程的安排等,課程都會一一提及。另外電腦訂位系統一科,會使用旅遊業界 Amadeus 系統教授訂位及票務運作。

他表示,進修過程中,同學有機會到地勤公司或相關機構實習,將知識學以致用,實習時數為 300 小時。「同學雖然具備理論知識,但由於每間公司有其文化和培訓制度,他們要學習適應。」

畢業生的就業出路包括航空服務、客戶服務、項目籌劃、康樂及休閒、遊客資訊中心、旅行社等。升學的話,可升讀相關的資助學位課程,或銜接學位課程。他補充,地勤人員、機艙服務員等每天接觸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客人,除了兩文三語外,如果懂得多一兩種外語會更好,例如日語、西班牙等。

文:王安娜 圖:受訪者提供

台灣升學:台灣餐旅系重實務 回港就業顯優勢

台灣的大學有開辦主修餐飲的大學課程,學生可透過校內的實習餐廳了解工作環境。(圖片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提供)
台灣的大學有開辦主修餐飲的大學課程,學生可透過校內的實習餐廳了解工作環境。(圖片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提供)

香港的旅遊產業發達,需要非常多專業人才,酒店管理亦受年輕人歡迎,行業前景樂觀。香港的酒店旅遊管理課程內容偏向理論,而且提供餐飲業學位課程的院校不多。反觀台灣的餐旅系則細分為餐飲、旅遊及酒店,不同意向的同學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系就讀,而其課程多元化且注重實務,學生可以學到較多元化的知識。台灣的餐旅教育特別著重培育學生的服務態度,提供良好的服務質素。由於市場需求大,畢業後求職亦會較易找到工作。不乏香港學子赴台就讀餐旅相關課程,依據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統計,港生選填熱門餐旅相關學系及院校如下:

study02_tw08_12

設專科學校 更有利學習

台灣旅遊業成熟,除了綜合大學開辦餐旅系、觀光系外,亦有相關的專科學校。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是台灣唯一一所餐旅專科大學,根據2016年《遠見》雜誌問卷調查八大專業領域台灣企業最愛的重點學校,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在觀光及餐飲領域排行首位,是台灣最有名的觀光及餐飲類學校。香港並沒有開辦觀光及餐飲相關學科的學士學位專科學校,而專科學校的學科氣氛比綜合學校濃厚,大部分老師都具有歐美知名大學餐旅管理博士學位或在業界享有非常高的實務經驗,學校亦會提供專業教室,可見師資、設備十分完善。

課程種類多 校內設備完善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為台灣唯一一所餐旅專科大學,大學提 供多元化課程供學生選擇。(圖片由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提供)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為台灣唯一一所餐旅專科大學,大學提
供多元化課程供學生選擇。(圖片由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提供)

無論是專科大學還是綜合大學,台灣的餐旅學系多細分為旅館管理系、餐飲管理系及餐旅暨會展行銷管理系等。其課程內容多元化,提供實務課程,有利學生考取相關資格以提升未來就業競爭力。例如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提供餐飲法語會話、飲料知識與調製、茶文化、遊輪旅遊等多元化課程;而綜合大學亦不遜色,如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會提供餐旅服務技巧、中西餐廚藝、西點烘焙、飲務管理等課程。除了課程多元化外,台灣的餐旅學系設備完善,以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為例,學校提供品酒教室、專業酒窖、芳香辨識與感官訓練教室、調酒教室、中/西式實習餐廳等專業設備,讓學生有更多機會熟習工作環境。

實習屬必修 與企業合作培訓

實習是餐旅學系重要的一環,多為必修課程,而且實習有很多不同的選擇,包括:五星級國際觀光旅館、休閒度假旅館、精品旅館、民宿、連鎖餐廳等。香港酒店及旅遊管理相關課程的實習地點多為大型酒店,服務對象多為海外旅客,較單一。與之不同,台灣餐旅學系實習的旅館及餐廳有不同的規模,服務對象同時為海外及本地旅客,較多元化。另外台灣餐旅學系亦積極與企業合作及提供實習機會,例如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與福容大飯店連鎖集團及礁溪老爺酒店合作。該校亦與日月潭涵碧樓飯店集團合作,每年挑選大三學生進入涵碧樓儲備幹部培訓,畢業可即就業;亦與雲朗觀光集團合作,進行「餐旅優質人才」計劃,提供全校學生投身觀光餐旅的就業規劃及每年挑選10名學生參加培訓,再到雲品飯店實習培訓半年,通過培訓可獲錄用保障。

學生就業優 發揮以人為本精神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雖是綜合大學,課程分為觀光休閒與餐旅管理學系,其設備齊全,圖為烘焙實務課的上課情況。(圖片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提供)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雖是綜合大學,課程分為觀光休閒與餐旅管理學系,其設備齊全,圖為烘焙實務課的上課情況。(圖片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提供)

就業情況屬學生最關注的事,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為例,每年回港及留台就業的港生比例是一比十左右。台灣的餐旅行業著重服務品質,普遍教育學生以人為本的服務精神及態度亦比其他地方熱情。在港從事餐旅工作的學生普遍需要使用英語或其他外語溝通,但若留台工作則常用國語和閩南語溝通。而港生回港後普遍在五星級酒店、度假村、連鎖餐廳等工作。而在台修讀餐旅系亦有助港生在港開僻新道路,學生在台實習時可以接觸不同業界人士,吸納台灣餐旅方面的優點,回港活用。再者,餐旅業重視應變及創新能力,在台就讀餐旅學系的畢業生能善用資源及洞察市場私能力,亦有助港生在港開創新的經營模式,甚至創業。

文:馮嘉雯 資料來源:海華服務基金、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書本樣式

study02_tw08_1

study02_tw08_2

 

 

台灣升學:台灣傳播系課程多元化 企業實習機會多

台灣的大學傳播系內容多元化,校內實習設備可媲美真實電視台的製作環境。(圖片由淡江大學提供)
台灣的大學傳播系內容多元化,校內實習設備可媲美真實電視台的製作環境。(圖片由淡江大學提供)

台灣一向是一眾學生留學熱門之選,除了語言及文化與本港相近、學費和生活費低外,台灣的大學學系多元化更是吸引學生的一大因素。以傳播為例,其學系及課程內容廣泛,設有重口語表達能力的口語傳播學系、學習動畫或遊戲設計的數位多媒體設計學
系等。台灣的傳播行業風格與香港不同,且傳播機構眾多,學生獲得實習的機會大,亦能對就業有充足的準備。許多港生均看重未來的事業發展,實習尤為重要,台灣傳播學系對港生吸引力大增,成為熱門科目。

台灣以民風及資訊開放見稱,自由度高,學習不受限制,更有利傳播行業。普遍台灣的大學傳播系師資優良,導師大多曾於業界工作,了解市場狀況。設備方面,大學多設有學系專用的攝影棚、數位網路廣播電台、黑白沖洗暗房、剪接室及電影院等,學生在課堂及課餘時均可使用設施,有助熟習業界器材。加上台灣的媒體環境優良,發展空間較大,吸引港生赴台入讀傳播學系。

依據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統計,港生選填熱門新聞傳播相關學系及院校如下:

study02_tw07_12

學系課程可專可廣 發展路向更清晰

現時傳播業界有跨媒體發展的趨勢,台灣的大學配合業界整體情況,學系課程十分多元化。以淡江大學的大眾傳播學系為例,課程內容涉獵範疇廣,學生可以自由選修不同範疇的學科,如影視娛樂產業概論、影視分鏡與剪輯、廣播節目製作等。課程內容打破了媒體的界線,使學生在課程中吸收不同的媒體特性,展現創作及行銷的專業能力,同時強化學生的傳播知識及專業職能,以便將來按興趣就業。

另一方面,部分大學會在傳播學科下再細分不同的專業學系,同學可以更專注地發展。以義守大學為例,其傳播學系細分為大眾傳播學系、新聞系、口語傳播學系、公共關係與廣告學系、傳播管理學系、廣播電視學系、電影系、資訊傳播學系、數位多媒體學系等,使學生能學習更專門的知識。

傳播系注重實務 學系設備完善

義守大學的傳播系細分多個範疇,學生能學習更專 門的知識 。例如學生可以模擬導播環境,對實際工 作有更深的體會。(圖片由義守大學提供)
義守大學的傳播系細分多個範疇,學生能學習更專門的知識 。例如學生可以模擬導播環境,對實際工作有更深的體會。(圖片由義守大學提供)

注重實務亦為當地傳播系的特色,學生有機會參加多項校外比賽及活動,活用課程上的知識。另外,部分台灣的大學會提供「專業多媒體實務教學空間」,讓學生親身體驗傳播行業中不同職業的工作。有些大學則會有直屬學系的實習媒體,例如淡江大學擁有四個實習媒體,包括:「淡江電視台」、「淡江之聲」、「淡江影像藝術工坊」及「淡江網路新聞報」,學生可藉此體驗媒
體運作的過程。

大學與企業合作 多元化實習機會

傳播學系重實習,不少大學設有必修或選修的實習學分,學生可以自行尋找實習職位,也可透過學校求職。台灣的大學多與企業合作,學生能藉此累積實習經驗及了解市場情況。除此之外,學生亦可檢視課堂所學,同時加深對傳播理論的興趣與理解。以淡江大學為例,他們與多個台灣大型企業合作,例如:台灣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公共電視、正聲廣播公司、米兔哥娛樂股份有限公司及台灣女性影像學會,並安排學生到這些機構進行實習。

赴台畢業生 回港就業有優勢

淡江大學的傳播系提供四個實習媒體,學生能在實習媒體實踐課堂所學及接觸實際工作環境 。圖為淡江網絡新聞報的工作環境。(圖片由淡江大學提供)
淡江大學的傳播系提供四個實習媒體,學生能在實習媒體實踐課堂所學及接觸實際工作環境 。圖為淡江網絡新聞報的工作環境。(圖片由淡江大學提供)

傳播業人才在香港的需求高,因此不少赴台學生畢業後傾向回港發展。他們擁有台灣傳播的獨有知識,回港就業有一定優勢。根據義守大學提供的資料,該校的畢業生深受香港業界歡迎。學生回港後或要重新適應本港的媒體環境,但由於台灣傳播系的理論及實務並重,普遍學生的適應問題不大。而淡江大學則認為學生同時具備製作及行銷的知識,能提升競爭力及面對多變的就業市場。

不少公司希望聘請不同背景的僱員,希望這些員工為企業帶來新觀點及想法,在職場上與同事擦出火花,這亦成為赴台留學者在職場上的優勢。在台修讀傳播系的畢業生大多從事電視台、靜態攝影、公關廣告、影片製作等工作。義守大學建議學生可爭取港媒派駐台灣的工作。台灣與香港的傳播環境雖有不同,但台灣的傳播學系無論是課程內容還是實習機會都十分多元化,對於有意向傳播方向發展的學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文:馮嘉雯 資料來源:海華服務基金、義守大學、淡江大學

書本樣式

study02_tw07_1

study02_tw07_2

 

 

作好兩手準備 中醫生圓「電競夢」

Aaron自小玩電子遊戲已有天份,機緣巧合下成為職業電競選手。
Aaron自小玩電子遊戲已有天份,機緣巧合下成為職業電競選手。

電子競技(簡稱電競)職業選手—一個令人夢寐以求的職業,既可以玩電子遊戲,又可以賺取名氣、金錢,一躍成為學生憧憬的職業之一。職業選手何浩楠(Aaron)形容電競「不是普通的打機」,工作有苦樂,有起伏,並不輕鬆。但入行前如已深思熟慮,考慮人生的長遠發展,就能真正寓工作於娛樂。

學業電競雙軌行 不阻踏上電競路

Aaron現年26歲,中六後到南京中醫藥大學讀書,及後回港就讀香港浸會大學中醫碩士課程。他在完成學位求職期間,適逢香港電子競技有限公司招聘手機遊戲《皇室戰爭》的職業選手,他仔細考慮投身中醫業及電競界的選擇,前者注重經驗及知識,當時的他仍有不足,未適合立即執業,故決定一邊鑽研中醫,一邊實現夢想。與應徵傳統工作一樣,求職者需通過面試及技能測試,他與公司安排的遊戲選手及其他面試者對決,將對手一一擊倒,再通過口試,正式成為電競選手。

職業選手異於玩家 專注比賽與訓練

Aaron 會根據狀態決定練習時間,試過最長時間一天練習超過20小時。
Aaron 會根據狀態決定練習時間,試過最長時間一天練習超過20小時。

一般遊戲玩家憧憬職業選手生活,以為可名正言順地一整天玩電子遊戲,然後名利雙收,Aaron 直呼現實與理想並不相同︰「就像普通踢足球與足球員的分別。」電競職業選手要參加比賽、接受訓練、進行直播,公司會安排教練、領隊或經理人照顧選手。他們的生活作息定時,每日都會長時間練習,亦需與教練、隊友分析比賽;有些選手甚至會住在一起,培養默契。

Aaron玩的《皇室戰爭》是一款單人遊戲,講求戰略,訓練較為彈性。他有時與隊友一起對戰訓練,有時各自針對遊戲卡片練習,再與教練討論策略,試過最長訓練20小時。密集的訓練、支持者的期許、選手的個人目標及發展,這些都是職業選手要思考如何面對的,Aaron入行前並未料到這股壓力,曾失去對電子遊戲的熱情,幸得一眾支持者,令他堅持下去。他們逐漸成了Aaron的朋友,不但會交流遊戲心得,還會分享日常煩惱,成為他電競路上前進的動力。

比賽壓力異常大 中醫知識助減壓

Aaron聚精會神出戰「《皇室戰爭》亞洲皇冠盃」,與同公司的對手上演決賽爭霸戰。(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Aaron聚精會神出戰「《皇室戰爭》亞洲皇冠盃」,與同公司的對手上演決賽爭霸戰。(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電競選手的收入由底薪、比賽獎金及直播分成組成,以Aaron為例,他每月約有$15,000-$20,000的收入,有時勝出獎金豐厚的比賽,收入會隨之上升。電競比賽舉辦頻密,每星期都有大大小小的賽事,獎金由$200至上百萬不等。Aaron曾贏得《皇室戰爭》亞洲盃冠軍,獲獎金$35,000美元。

雖然獎金金額可觀,但他在比賽前承受著非一般的壓力。比賽維持了四個月,每天既要面對密集式練習,又要赴中、韓、台等地參加各項初賽、複賽等,他坦言壓力之大令他比賽前一晚緊張得聽到自己的心跳聲,而且失眠。面對龐大的壓力,他活用中醫知識減壓。有時會為自己針灸,舒緩壓力;有時會熬湯補身,彌補通宵達旦的訓練及比賽對身體造成的損害。

準備多條出路 才投身電競界

Aaron(右二)代表公司經常到亞洲各地參加比賽,因此電競選手需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Aaron(右二)代表公司經常到亞洲各地參加比賽,因此電競選手需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與Aaron一樣,喜歡玩電子遊戲的年輕人都希望將此興趣化為職業。要成為電競選手,空有一身好技術並不足夠,性格上亦有所要求。電競選手經常在直播時面對鏡頭,性格需外向,在鏡頭前表現自在,並講求語言能力、社交技巧,才能與隊友、來自各地的對手和支持者交流。電競選手大多為16至26歲的年輕人,他們反應敏捷,手部靈活,能應付講求反應的電子遊戲,因此有年輕人想趁這段黃金期放棄學業去追夢。

不過Aaron卻認為加入此行業,單靠對電子遊戲的熱情並不足夠,還需考慮多項因素,如經濟能力、家庭因素,更要為未來作長遠計劃。他建議同學︰「先把書讀好,完成文憑試,一定要有『後路』才嘗試。」以Aaron為例,他24、25歲才入行,與其他選手相比起步算遲,但他玩的遊戲講求策略,年齡的影響並不大。他有時間為中醫執業作準備,進修中醫學位。將來退役後,他可選擇留在電競界,退居幕後,成為分析師、電競教練等職業,亦可成為中醫,未來有多一重保障。

在電競界打滾了一年,嚐過苦與樂、勝與敗,Aaron已圓當天的「電競夢」,成為遊戲中的強者。不過遊戲角色勝了一仗後,從不會固步自封,只會更進一步。擁有中醫學位的他,接下來會把遊戲中的毅力與認真投放在中醫執業試上,向人生另一方向邁進。

文:張淑媚

書本樣式

job27_a05_1

job27_a05_2

 

 

 

無懼骯髒混亂 內向小子成出色房務員

Toby在香港東隅酒店從事房務工作,其出色表現令他成功由房務員擢升 為房務領班。
Toby在香港東隅酒店從事房務工作,其出色表現令他成功由房務員擢升為房務領班。

酒店房務員與客人的接觸不多,總是默默地工作,為客人提供舒適的休息環境,尤其適合性格內向、害羞者。香港東隅酒店房務領班黃兆韜(Toby)當初亦因此特點入行,從不習慣做家務的小伙子,進化成房間整理達人,隨口一問都知道處理各種污漬的方法。他的工作多為幕後,雖然工作辛苦,得到的掌聲不多,但Toby仍敬業樂業,對自己整理的每間房間很有要求,務求使客人賓
至如歸。

房務工作少交流 適合性格內向者

提起酒店房務員,有些人會想起千篇一律的房間整理工作,覺得單調乏味,而且甚少面對客人,缺乏與其他人交流的機會,比較沉悶。不過,這些缺點對Toby而言卻是優點,房務員正正是一份適合他的工作。Toby中五畢業後,到職業訓練局進修與酒店業有關的課程,學習有關大堂、廚房、房務及餐飲的知識。當大部分同學都選擇大堂及餐飲這些面對客人的職位時,性格內向、害羞的他決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房務部。他剛開始工作時感到吃力,連續收拾十多間房間,體力有點吃不消。後來,在資深房務員指導下,他以兩人一組的模式跟同事合作整理房間,數個月後便逐漸適應房務員的工作。

整理及清潔工作 認真處理一絲不苟

房務員的清潔範圍一般為客房,有時根據酒店的業務範圍,或需整理服務式住宅、新娘房等房間。Toby任職房務員時,房務領班會在他們開始工作前,召開小型會議,向他們講解注意事項、酒店的最新資訊等,然後房務員根據被編派的工作範圍,清潔房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將一間混亂的客房回復至清潔整齊的模樣,需要不少工具的協助。他們會將各式各樣的清潔劑、清潔工具和房內需補充的物資,放在工作車上,然後按響房間門鈴,開始客房服務。

進入房間後,無論場面有多混亂,Toby都要一條不紊地逐項清潔,包括更換床上用品、清潔浴室、打掃房間、補充房內消耗品等;當床單筆直地套在床褥上、房間一塵不染、玻璃沒有半點痕跡時,他就請房務領班檢查房間,再去下一間房間清潔,直至完成所編派的工作房間。房務員一天要整理14間房間,每間客房約在35分鐘內完成,套房則需一小時。要及時完成所有房間的整理工作,效率和體力缺一不可。

房務員在整理床鋪時,會把床單貼服地鋪在床褥上,藏好多餘的部分(左)。另外,要將玻璃擦亮,需使用玻璃水,並反覆從不同角度檢查玻璃是否乾淨(右)。
房務員在整理床鋪時,會把床單貼服地鋪在床褥上,藏好多餘的部分(左)。另外,要將玻璃擦亮,需使用玻璃水,並反覆從不同角度檢查玻璃是否乾淨(右)。

房間縱骯髒混亂 回復乾淨感滿足

入行十年,Toby執拾過的房間不計其數。當中他指清潔新娘房是最費力的,因為房內佈滿新婚裝飾,亦留下不少垃圾。除了一般的清潔程序,還要拆除裝飾物,房務員要花很大力氣洗擦多次,才能除去黏貼痕跡,使牆身、玻璃回復光滑。雖然清潔新娘房很辛苦,但這並不是Toby遇過最難忘的房間。

在他任職第一間酒店時,曾清潔一間行動不便的人士住過的房間。住客因行動不便,在房間內大小便。當他入到房間清潔,被房內情況嚇了一跳,地上床上都是大小便的痕跡。但他明白住客也是無可奈可的,並沒多說甚麼就開始工作,更用心處理房間骯髒的地方。平日該用一個小時完成的房間,最後用多了兩倍的時間才將房間回復原貌。即使工作有多辛苦,對Toby而言,將一間骯髒的房間變成乾淨、整潔,可以讓貴賓入住的房間,是一件很有滿足感的事。他做事細心的應度更獲得欣賞,同事均讚賞他鋪設的床單如被熨斗熨過般貼服、筆直。

及早進修裝備自己 有助爭取晉升

房務員會將有需要更換和補充的物品放在工作車上,輔助房務工作;下 班時會將工作車收拾好,讓同事使用。
房務員會將有需要更換和補充的物品放在工作車上,輔助房務工作;下
班時會將工作車收拾好,讓同事使用。

任職多年房務員,他希望在工作發展上有所變化,所以決意進修,以裝備自己並爭取晉升機會。他特地報讀房務督導員和有關公眾地方清潔的課程,學習使用清潔劑及清潔機器,同時等待機會來臨。後來酒店有房務領班的空缺,負責檢查房間和處理客戶投訴;他憑藉良好的工作表現及課程學習的專業知識,終如願以償。目標升至助理行政管家的他,強調房務部的升遷視乎際遇。

不論職業範疇 行行出狀元

房務員或許不是站在酒店內最耀眼的位置,但他們的重要性不亞於酒店內任何一個職位。它的工作性質適合性格內向、害羞的人,做事仔細,而且不怕沉悶和骯髒。Toby反覆強調房務員的態度很重要,即使沒有相關工作經驗,沒有相關學歷,有如一張白紙,只要願意學習,工作就能上手。訪間對於房務員的偏見不少,Toby如此回應︰「不論職業 (範疇)、不論階級,行行出狀元。」

文:張淑媚

書本樣式

job13_a07_1

job13_a07_2

 

 

跳10級 全球排17 人文科排名 北大超港校

study_2017_09_14_a2【明報專訊】《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公布2018年世界大學人文學科排名,由以往只排首100位增至400位。美國史丹福大學連續7年居首,去年並列首位的哈佛大學則跌至第3,麻省理工學院則連升7級至第2位。北京大學躍升至第17位,高於同在首百位內的港大(28位)和中大(59位)。

是次人文學科排名包括藝術、表演藝術和設計、語言、文學、歷史、哲學、神學、建築和考古學等。計算方法乃根據13個指標,評定學與教環境(37.4%)、研究量、收入和聲譽(37.6%)、研究影響(15%)、國際教員和學生組成(7.5%)和知識轉移收入(2.5%)表現。

港大25 中大59

除港大和中大分別上升2位和7位,排名28及59位,因2018年排名擴展至400位,本港多了3所大學上榜,分別是理大(第126至150)、城大(第176至200)和浸大(第251至300)。

中國內地方面,北京大學由去年27位躍升至17位,其次是清華大學,由去年66位升至今年第48位,其餘數所上榜的有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及同濟大學,排第100至400不等。

東南亞其他地區方面,只有新加坡國立大學(30位)、東京大學(45位)和京都大學(100位)在首百名內,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跳升18級。歐美方面,除上述三甲,首10位都由英美包辦,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分別排第4至6位。

麻省理工躍第二 獲點名讚

THE特別點名躍升至第二位的麻省理工學院,指該校要求本科生修讀人文學科,對培養工程師、學者、藝術家和科學家來說都是「無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