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職業:地盤監工

行業概況

地盤監工是建造業內不可或缺的一員,他們負責監督、安排及協調整個施工程序,在工程的安全及質量上擔當極為重要的角色。近年,隨著不同的基建項目相繼上馬,本港的建造業發展漸趨蓬勃,市場對各類建築人才的需求更是殷切,當中亦包括監工一職,故行業前景仍然明朗。感興趣的同學可多留意建造業的發展動向,以便規劃未來的職業路向。 

工作內容

如上所言,地盤監工的主要職責是在施工期間進行協調和監督的工作。他們是建築師與建築工友之間的橋樑,既要熟識工藝技術,亦須掌握工程策劃、合約和圖則等專業知識。具體工作內容如下:

安全監督:

  • 080_pto01確保地盤工人的安全措施符合規定
  • 監察地盤運作和施工方法是否符合《建築物條例》和由建築事務監督發出相關的作業守則所訂明的安全標準
  • 統籌及協調工程的環保工作
  • 當圖則不符合工地情況的變化,通知負責籌劃施工的設計師

質量監督:

  • 覆核圖則,按工程總進度表制訂及監控分區工程進度及質量
  • 記錄工程進度,協助管理工程的人力資源
  • 檢查地盤各個工序,如紮鐵、水泥、砌磚等是否按照施工規劃和圖則執行
  • 編寫地盤監督報告

然而,不同種類的地盤工程對監工的工作要求也會略有差別,參照建造業議會的資料,地盤監工可大致分為四類。

  1. 屋宇建造監工:協助監督、安排及協調樓宇建築工程的整體施工工作,工程包括樓宇建造、內部粉飾、設備安裝及屋宇維修等項目
  2. 土木工程監工:協助監督、管理、協調土木工程,如道路、斜坡、水務、渠道、鐵路及地基等項目的施工
  3. 屋宇裝備監工:協助管理和協調屋宇裝備的施工及裝設工程
  4. 工料量度:協助製訂工程預算、編制工料清單、量度及計算各項完成工程和更改工程的價值等

入職學歷要求

地盤監工的入職學歷要求不高,一般只需中學程度或以上便可申請,經驗及相關的證書對晉升較為重要,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入職條件:

  • 基本中、英語文能力,因監工要負責看文件,而主要文件都以英文書寫,開會時更要用上英語與工程師溝通
  • 對地盤中各個工種和工序有基本認識,如釘板、水電、紮鐵、搭建竹棚等常見項目,以確保工序符合安全規定
  • 持有平安卡
  • 持有T1或以上的技術員證書

晉升要求、路徑及薪酬

要投身地盤監工行業,同學可以先從參加建造業議會的建造業監工/技術員課程開始,課程各有四種路向選擇,通過18個月的在校訓練及6個月在職培訓,獲得監工文憑的學員一般可受聘為私人建築商的見習監工,起薪點約$11,000,至於晉升的機會、路向和薪金則因應同學持有的文憑及個別公司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職位

要求

屋宇建造 土木工程 屋宇裝備

工料量度

地盤總管/工程監督/工程項目經理 工程師/工程項目經理/工程監督 屋宇裝備工程師/電機工程師/項目經理/工程監督 工料測量員/專業工料測量師 ● 完成職業訓練局的相關高級文憑課程後再取得相關學士學位● 完成議會所定的最少3年實習期並累積一定經驗
見習工程監工/技術員/工程協調員 見習工料測量員 完成建造業議會開辦的兩年制建造業監工/技術員課程

另外,持有相關證書的學員亦可到政府部門,如建築署、屋宇署、房屋署、水務署、渠務署、土木工程署、路政署、運輸署及拓展署等,從事工程監督及監工職系,下表為房屋署職系的薪酬水平:

職位 薪酬
工程監督 $43,145 – $65,150(總薪級表第24 – 33點)
助理工程監督 $25,415 – $41,200(總薪級表第13 – 23點)
一級監工(建築) $25,415 – $29,455(總薪級表第13 – 16點)
二級監工(建築) $20,060 – $23,970(總薪級表第9 – 12點)

* 薪酬以政府2016年4月1日發出的總薪級表計算

入職性格要求

  • 處事審慎認真:看圖需極為細密,有時建築物的不同樓層在圖則上看似一樣,其實有極細微分別,如門口尺寸大小等,稍有忽略,做出來便會走樣
  • 有耐力、良好體力:監工需長期在戶外工地工作,須忍受炎熱的天氣
  • 良好溝通能力:監工是協調的角色,擔當著建築師和工友之間的橋樑,傳達彼此的要求和想法,故要有清晰的表達能力

升學或進修課程連結

同學如有興趣從事地盤監工一職,可考慮報讀建造業議會的課程。課程屬學徒訓練計劃,免學費,學員在完成十八個月的訓練後,將會到其中一個工程項目中接受為期六個月的在職培訓,以體驗施工環境及工程運作,期間每月會獲發最高$3,150津貼。監工文憑分為土木工程、工料量度、屋宇建造及屋宇裝備四個範疇,同學可選擇報讀其中一項:

學員在完成上述建造業議會學徒訓練計劃後,一般可獲顧問公司、承建商及分判商聘請為見習監工。若學員同時兼讀職業訓練局提供的高級文憑課程,學費將由議會繳付,實習期為三年。以下是職業訓練局提供的相關課程:

相關高中科目 

  • 應用學習科目(屋宇科技)

工作環境 

  • 大多在地盤工地

工作時數 

  • 每周工作六天,早上9時至下午9時

焦點職業:紮鐵工人

行業概況

121_pto01紮鐵工人是近年熱門的行業,薪酬之高受到不少年輕人的青睞。目前,香港只有約8,790名註冊紮鐵工人(包括半熟練及熟練技工),其中以40歲以上的佔大多數,未能滿足現時市埸需求。踏進建造業黃金十年,各項鐵路、基建及工程項目近年陸續上馬,工人青黃不接的問題亦漸浮現,故建造業對年輕紮鐵工人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不怕日曬雨淋的同學亦可考慮投身紮鐵行業。

工作內容

一幢建築物是由紮鐵、釘製板模及注入混凝土等工序不斷重複搭建而成,而紮鐵工人的主要職責是把鋼筋切斷、屈曲及綁紮成不同形狀的鋼框,製成建築物的骨幹,具體工作如下:

  • 管工需根據建築公司提供的建築圖紙,計算材料的長度、數量及形狀,準備所需鐵料
  • 運送紮鐵設備及材料到工地
  • 閱讀建築圖則,操作機械或人手將鋼筋切割及彎曲
  • 按圖則所示的間距與位置用鐵線綁紮,固定鋼筋,完成建築物框架

入職學歷要求

從事地盤工作的人士要先持有平安卡及工人註冊證。而紮鐵工種一般沒有最低學歷要求,但工人應事先報讀鋼筋屈紮課程,以瞭解基本鋼筋屈紮方法,後通過建造業議會的測試,獲得註冊中工(半熟練工人)及大工(熟練技工)資格。欲晉升至管理層級,具良好英語能力的技工有一定優勢,因為他們需要負責閱讀圖則及協調文書工作。

晉升要求、路徑及薪酬

目前,建造業採取「先入職,後培訓」的制度吸引年輕人入行,首半年接受培訓的學員可獲每月基本津貼及畢業鼓勵津貼,以改善工人流失率持續高企的情況。初入行人士一般由半熟練臨時技工做起,有機會晉升至管工,甚或承判商等位置。業界多以日薪計算技工的薪酬,其收入及工作要求如下:

職位

薪酬

要求

承判商(判頭) $ 60,000以上 熟悉建造業大部分工種,行內人脈廣,並具備管理能力
主管 月薪約
$ 60,000
註冊熟練技工(紮鐵師傅) 日薪可達$ 2,150 持有由建造業議會所頒發的技能測試證書(或其他的認可資格)
註冊熟練技工(臨時) 日薪約$ 1,500 尚未持有技能測試證書,但具備最少6年相關工作經驗
註冊半熟練技工 日薪約$ 1,400 持有由建造業議會所頒發的中工工藝測試證書或其他的認可資格
註冊半熟練技工(臨時) 日薪約$ 800 – $ 900 尚未持有中工工藝測試證書,但具備最少2年相關工作經驗

有意正式成為紮鐵技工的人士,需要參加由建造業議會舉辦的鋼筋屈紮工中級工藝測試及技能測試,以取得註冊半熟練技工和熟練技工的資格。

入職性格要求

  • 121-2具團隊合作精神:需與同工合力搬運鐵枝到工地
  • 良好體力、勤奮、有毅力:須適應夏天時分到戶外工作,並能忍受熾熱的鐵枝放上肩膀
  • 做事認真、有責任感:依指引辦事,建築材料必須按照工程師圖則所示大小砌出,並小心謹慎,避免發生工業意外

升學或進修課程連結

建造業議會提供了不同類型的課程,內容涵蓋紮鐵工藝、材料準備,以至編制管理,供不同程度的紮鐵技工選擇。

以下課程適合初入行人士報讀,而且皆為津貼課程,完成訓練並通過中級工藝測試後,即可申請成為註冊半熟練技工:

成為半熟練技工後,可透過完成進階工藝培訓計劃—先導計劃(技術提升課程),並通過技能測試,即可申請成為註冊熟練技工(大工):

相關高中科目

  • 應用學習科目(屋宇科技)

工作環境

  • 大部份時間都在室外露天的地盤工作,有一定的危險性

工作時數

  • 每月工作20 – 24日,一天工作約8 – 10小時(工作日數視乎工程需要)

焦點職業:入境事務助理員

行業概況

086_pto01截至2016年9月,入境事務隊人員共有5,818人。不少人認為公務員工作猶如「鐵飯碗」,而且同是作為紀律部隊,工作危險性比警察或消防員等低,故每年入境事務助理的競爭十分激烈。

 工作內容

不少人會將海關與入境處工作混淆,事實上,他們分別擔任不同工作:海關主要進行執法和拘捕行動,入境處則主要為負責證件審批工作。雖然入境處亦會打擊非法勞工,但其執法行動的對象是人,海關則負責出入境物品管制,打擊走私活動。入境事務助理員工作範疇很廣,包括:

  • 制定及執行出入境政策
  • 檢查出入境旅客的證件
  • 審理免遣返保護聲請
  • 處理與入境事務有關的檢控及執法(例如:非法勞工)
  • 簽發身分證、辦理出生證、死亡證及婚姻登記
  • 向旅客發出簽證和批准延期逗留
  • 當港人在外地遇上事故時,為其提供協助

入職及晉升學歷要求

086_pto02入境事務助理員基本入職要求為中學文憑試五科考獲2級或同等學歷。符合資格的應徵者要接受體能測驗、面試及《基本法》知識測試,通過測試後須在入境事務學院接受14星期的留宿訓練,完成訓練後方可正式成為入境事務助理員。

如有較高學歷,可選擇投考入境事務主任。中學文憑試畢業生同樣可報考該職位,但學歷要求較高,要在文憑試中考獲五科3級或以上成績。而擁有大學或大專學歷的應徵者可獲較高起薪點。

晉升路徑及薪酬

入境處人員是根據公務員事務局制訂的一般紀律人員薪級表支薪,薪級表按職級高低而分為「主任級」及「員佐級」,他們的薪酬水平如下:

職位

薪酬

入境事務主任 $32,370 – $66,230(一般紀律人員(主任級)薪級表第5 – 21點)
總入境事務助理員 $35,235 – $41,105(一般紀律人員(員佐級)薪級表第23點 – 28點)
高級入境事務助理員 $27,380 – $34,260(一般紀律人員(員佐級)薪級表第14點 – 22點)
入境事務助理員 $19,225 – $26,580(一般紀律人員(員佐級)薪級表第3點 – 13點)

* 薪酬以政府2016年4月1日發出的一般紀律人員(主任級)/(員佐級)薪級表計算

入職性格要求

  • 086_pto03謹慎、有誠信:入境事務涉及大量個人資料,入境事務人員要小心處理及保密,切勿把資料外泄
  • 自律、按既有程序辦事:入境事務人員要遵守紀律,工作時要完全依照規定處理,例如在管制站執勤時要按指定的安排去洗手間。
  • 良好語文、溝通能力:無論是在管制站檢查旅客證件或簽發證件,入境事務助理員均要跟旅客或申請人好好溝通,良好英語或懂外語更有利接觸外藉人士

升學或進修課程連結

入境事務助理員的基本入職要求為中學文憑試五科考獲第2級或同等學歷,因此,未能符合該資格者,可在完成毅進文憑課程後獲得同等學歷,課程內容包括實務及處境訓練、體能訓練及面試技巧等,十分實用。

相關高中科目 

  • 體育
  • 應用學習科目(香港執法實務)

工作環境 

  • 出入境管制站(機場、落馬洲、文錦渡、沙頭角、羅湖等)
  • 入境事務處辦事處
  • 婚姻登記及紀錄辦事處
  • 出生及死亡登記處
  • 前往外地協助有需要的港人

工作時數

  • 每周工作44小時
  • 於口岸及管制站工作的入境處人員需要輪班
  • 後勤工作的辦公室人員則為早上9時至晚上6時

焦點職業:稅務師

行業概況

106-1稅務管理屬會計行業其中一個專業範疇。自2010年開始,香港稅務學會每年都會提供一次專業資格評核試,目前,香港已經有2,261名專業人士考獲註冊稅務師資格,而在2014年更有18名註冊稅務師考獲內地執業資格,並進軍內地就業市場,可見此行業潛在的發展前景。 

工作內容 

稅務師可分為常年稅務顧問及專項稅務顧問,前者負責日常稅務咨詢、覆核、協調、風險監控以及彙算清繳,後者則重於專項稅務分析及調整,處理方案企業重組、內外資併購、股權轉讓及境外上市等情況。另外,他們亦會根據地方稅制政策作出稅收籌劃,為委托人合理節稅,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根據政府2015年的資料顯示,從事政府稅務工作主要有三類職系:

  • 評稅主任職系:負責評稅、查稅及追收欠稅
  • 稅務督察職系:負責處理稅務大樓外的稅務工作
  • 稅務主任職系:負責處理稅務大樓內的稅務工作

 入職及晉升學歷要求

一般而言,稅務師的入職要求為持有會計或相關的學士學位,部分助理職位更會聘任副學位或以下程度人士。現時,本港法例並無列明公司必須聘用註冊稅務師處理稅項,但從業員一般具有會計的教育背景及地方稅制的基本知識。同學若獲取特別的資格認可,則是同業中的一大優勢。 

政府稅務工作方面,各職系的入職要求均有不同。入職評稅主任職系,須持有本地會計學學位,或為香港會計師公會專業資格課程的註冊學生。稅務督察職系,則要具備三年會計或審計工作經驗,熟悉中式商業會計方法(單式簿記)及複式簿記。而稅務主任屬輔助工作,職系門檻略低,學歷要求為中學畢業(文憑試考獲五科2級或以上成績),具備會計或稅務知識會優先考慮。 

晉升路徑及薪酬

政府稅務工作按照公務員薪級表支薪,薪酬水平如下:

評稅主任職系

職位 薪酬
總評稅主任 $135,950起(首級長薪酬表D1)
高級評稅主任 $105,880 – $121,985(總薪級表第45 – 49點)
評稅主任 $56,755 – $99,205(總薪級表第30 – 44點)
助理評稅主任 $29,455 – $49,445(總薪級表第16 – 27點)

稅務督察職系

職位 薪酬
總稅務督察 $65,740 – $80,905(總薪級表第34 – 39點)
高級稅務督察 $54,230 – $65,150(總薪級表第29 – 33點)
一級稅務督察 $35,780 – $51,780(總薪級表第20 – 28點)
二級稅務督察 $21,255 – $34,085(總薪級表第10 – 19點)

 稅務主任職系

職位 薪酬
高級稅務主任 $39,350 – $49,445(總薪級表第22 – 27點)
稅務主任 $29,455 – $37,570(總薪級表第16 – 21點)
助理稅務主任 $13,735 – $28,040(總薪級表第3 – 15點)

 * 薪酬以政府2016年4月1日發出的總薪級表和首長級薪級表計算

另外,稅務師亦可選擇在私人公司的稅務部門或其他稅務顧問公司執業。

職位 薪酬 要求
部門主管 $130,000或以上 15 年或以上的稅務工作經驗
部門經理 $30,000 – $55,000 8 – 10年稅務工作經驗
稅務會計師/內部稅務審計員/稅務顧問 $25,000 – $30,000 5年或以上的稅務工作經驗
助理會計師 $17,000 – $23,000 3 – 5年稅務工作經驗
高級稅務員 $15,000 – $17,000 2 – 4年稅務工作經驗
初級審計員/初級稅務員 $11,000 – $14,000 具備基本稅務知識

入職性格要求 

  • 106_pto02耐心:聆聽顧客需要
  • 健談、良好溝通技巧:理解顧客所需
  • 主動積極:管理並有效助顧客或公司節稅 

升學或進修課程連結

本港各院校提供的會計學課程中,有涵蓋稅務及審計知識,有意入行者可透過以下課程學習行業知識:

有意投身稅務師行業的同學亦可報讀其他持續進修課程,學習有關本地或國際稅務的入門知識。

此外,香港稅務學會亦提供了不同類型的進修課程,以裝備學員考獲註冊稅務師資格:

相關高中科目 

  •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 經濟

工作環境

  • 辦公室 

工作時數

  • 辦公室上班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6時
  • 在財政年度結束或報稅時會較繁忙,按需要加班

焦點職業:票務員

行業概況

132_pto01港人一向熱愛旅遊,近四年來,本港每年的離境次數一直維持在8000萬左右,平均國際旅遊支出20億美元以上,反映著港人外遊的熱潮仍未減卻。從香港國際旅遊展覽2015年的調查報告得知,近八成港人都會選擇自助遊,而當中要自行安排來回機票、住宿及車票。雖說近年一站式網上平台的興起為票務員行業帶來挑戰,但主流仍然是交由旅行社的票務員透過各大型電腦訂位系統處理,故票務處理工作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工作內容

簡單而言,票務員的工作是為顧客搜尋不同的旅遊資訊,提供預訂服務,以及對行程編排作出建議。他們的具體職責包括:

  • 為顧客查詢航班或酒店訂位情況
  • 比較不同的機票、酒店或旅遊套票的服務,向客人報價
  • 編制行程,提供簽證資料,預訂及代辦機票、酒店
  • 通知顧客支付機票費用,為其訂購及發出機票
  • 把單據及顧客資料輸入電腦
  • 解答顧客的查詢,確認航機班次及處理有關行程更改
  • 推銷旅遊產品,如旅遊套票、火車證等

若票務員晉升至主管級別,除了有機會擔當培訓導師的角色,訓練一眾新入職的見習票務員外,亦負責制定出票程序,監督票務部的日常工作,就每月所發出的機票編製統計報告,及提供航機飛行情況、匯率及航空關稅的最新資料。

入職及晉升學歷要求

旅行社對於票務員的學歷要求並不高,業界較重視專業知識,票務員尤其要熟悉電腦票務系統操作。

  • 中五或以上程度;
  • 簡單電腦操作,懂中、英文打字;
  • 熟悉各城市的簡稱和Abacus、Sabre或Galileo等系統的操作,持有與票務相關的證書可獲優先考慮

晉升路徑及薪酬

大型旅行社的票務員多由見習職位做起,晉升階級按年資及票務系統知識而定,可升至管理層級,而小型旅行社的票務員由於公司規模所限,未必能提供主管級職位。

職位

薪酬(另加佣金

要求

票務主管/經理 $22,750 具4年或以上的票務工作經驗、熟悉國際及本地的票務規例
票務主任 $15,000 – $20,000 具2年或以上的票務工作經驗、良好的管理能力
助理票務主任/票務顧問 $12,000 – $13,000
櫃位票務員 約$11,000 – $12,000 具1 – 2年票務工作的經驗、懂基本票務知識及訂位系統操作
見習票務員 $ 7,000 – $ 8,000起 (見入職及晉升學歷要求)

入職性格要求

  • 132勤快、與時並進票務價錢每日都會有所更動,故提供任何資訊前,都須確保服務的價錢及細則經已更新
  • 細心謹慎:票務員在報價及預訂機票或酒店時,必須小心填寫各項資料,以免因資料出錯而令客人蒙受損失
  • 有耐性、良好溝通能力若有更實惠的套票計劃要推介給客人,票務員需耐心解釋計劃與客人規劃的路線有何不同,以及購買推介計劃的詳情

升學或進修課程連結

本港有不少專業的機構都開辦了票務培訓課程,讓同學了解到不同票務系統的運作,並提供實習機會讓同學能學以致用。此外,有些大型旅行社亦會趨向聘請持有國際航空協會發出的證書或文憑,同學在選擇課程的時候須多加留意。

本地課程:

遙距文憑課程:

相關高中科目

  • 旅遊與款待

工作環境

  • 旅行社(分行、後勤辦公室)
  • 機場
  • 客運碼頭

工作時數

  • 輪班制,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約8 – 10小時

資優學苑1/4學員「不自豪」 要求極高不快樂 情意教育助開懷

「1+1」親子小組會透過圖畫及泥膠讓家長及學員表達對對方的想法。(資優教育學苑提供)
「1+1」親子小組會透過圖畫及泥膠讓家長及學員表達對對方的想法。(資優教育學苑提供)

【明報專訊】資優教育學苑院長吳大琪稱,資優生較一般學生更易出現情緒問題,該機構今年訪問500名學員及校友,發現多達25%學員及近四成校友自評「沒有任何感到最自豪的成就」。該機構指資優生對自我要求極高,即使取得非一般的獎學金,也認為「很平常、不夠勁」,較少欣賞自己,普遍來說並不快樂,學苑遂於去年起推行情意教育,增強學生抗逆力及改善心理質素,也讓學生家長更明白子女。

「不欣賞自己,怎會開心?」

資優教育學苑3月委託中文大學訪問302名中學學員及199名校友,發現有5.8%受訪校友在中學文憑試考獲5科5**或以上成績,較全港平均數字0.1%為高,另亦分別有逾六成及逾八成學員及校友曾得校內或校外獎學金。該機構研究經理馮子豪稱,學員及校友都是「非常叻」的學生,但最後「竟有」25%學員及近四成校友指他們沒自豪成就,「不欣賞自己,怎會開心?」

另外,研究又顯示八成中學學員及六成校友指學苑課程有助提升相關學科的知識,不過,只有四成人認為課程有助改善社交及溝通能力,反映學苑要加強學生於後者的訓練。

處境訓練學解難

學苑一直留意到資優生的情緒及社交問題,但以往欠缺有系統的訓練課程,遂於在去年10月推出「1+1」親子小組活動,教導學生創意解難能力,學生可透過不同個案了解不同處境及某些人遇到的問題,最後與組員共同商議解決方法。去年曾參與「1+1」的學生徐子晴說,未參與課程前,自己不時會發脾氣或不開心,但參與課程後,懂得開解自己及告訴自己「其實件事也不是那麼壞」,令她受情緒困擾的次數減少。

院長:部分資優生社交能力稍遜

吳大琪說,部分數理能力強的資優生,在與人溝通或社交方面能力稍遜,例如曾有一名熱愛化學的學員,經常抱着沉甸甸的化學書,更將家中浴室變成實驗室,眼中只有化學,與人溝通時亦不會站在別人角度思考,說話易傷人,師長只好不斷提醒,但要走出「舒適區」,仍要靠學員走出第一步。

吳說,資優生活在自己世界不是問題,但會多提點他們「間中走番出來」與社會接觸。近年學童輕生情况惹關注,吳大琪指出,資優生容易受情緒困擾,亦曾有學員自殺或自殘,當中不乏學業非常頂級者。吳認為情意教育需由小做起,他又希望政府多投放資源在所有學生的情意教育,令他們更了解及懂得欣賞自己。

2016年10月26日

高能力自閉症 認知正常 做事較固執

羅婉萍表示,高能力自閉症的小朋友,基本上都在主流小學讀書,他們的優點是循規蹈矩,不過有時每件事都太有規有矩,不會變通。
羅婉萍表示,高能力自閉症的小朋友,基本上都在主流小學讀書,他們的優點是循規蹈矩,不過有時每件事都太有規有矩,不會變通。

【明報專訊】由於智力沒有問題,當高能力自閉症(前稱亞氏保加症)患者做出不合群、不妥當的行徑時,往往引致誤解,以為他們刻意搞破壞。以下就由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羅婉萍,講解此症的相關疑問。

問﹕如何分辨孩子是否患有高能力自閉症?

答﹕最重要留意小朋友有沒有出現自閉症的特徵,即是社交溝通出現問題,例如到了兩三歲都不說話、少眼神接觸,與人交往的動機不大。另外自閉症患者較難掌握社交禮儀,包括合適的身體距離、開玩笑的幅度等。如果小朋友出現自閉症傾向,但認知能力沒問題,則很可能患有高能力自閉症。

問﹕他們屬於自閉症譜系,是否代表欠缺說話能力,或拒絕與人交談?

答﹕不是。有些高能力自閉症患者,言語表達能力不錯,發音、句子完整度並無問題,只是「想法解讀」能力不理想,解讀不了說話背後的意思。例如他遲到時,對方問「現在幾點?」, 他會直接回答當時的時間,而不明白對方諷刺他遲到。

問﹕要糾正他們的行為問題,有什麼技巧?

答﹕如果面對智障的自閉症小朋友,或許用權威的方法,已能令他們跟從指令。但對於高能力自閉症小朋友,他們有理解能力,只是有時較固執和不懂看場合,才會做了不妥當的事,這時可以多加解釋和安慰,讓他們明白何謂合適的行為。

少數人擁有特別才能

問﹕高能力自閉症患者是否都擁有特別才能,例如超強的記憶力、運算能力等?

答﹕我接觸過一名患有高能力自閉症的小朋友,看完天氣報告後,能將主播的對白全數背出來,猶如人肉錄音機。不過,這類患者始終佔極少數,大部分患者的智力都與常人無異,也未必有驚人的技能。

問﹕既然智力正常,學業是否不會受影響?

答﹕不一定。由於他們個性固執,考試表現也可能受影響。例如考試時遇到不懂答的題,一般學生會先做下一題,但他們可能堅持順序完成。另外,有小朋友試過在歷史科考試中,對試卷上的獅身人面像圖畫很有興趣,仔細研究而阻礙答題。

高能力自閉童 現社交問題 父母從心出發 衝破障礙

 文匡成績不錯,卻因為固執而令考試表現受影響,媽媽哭笑不得,「考試時做供詞填充,他堅持用一個不在供詞範圍內的字,因為他覺得這個詞語明明適合,意思通順,為什麼不能使用?」

文匡成績不錯,卻因為固執而令考試表現受影響,媽媽哭笑不得,「考試時做供詞填充,他堅持用一個不在供詞範圍內的字,因為他覺得這個詞語明明適合,意思通順,為什麼不能使用?」

【明報專訊】他們智力正常,甚至有很高的學習能力,但天生缺乏社交觸覺,交友和學習上常常吃虧﹕有人起勁分享自己喜歡的話題,卻無法洞察對方是否感興趣;亦有人不擅言詞,在分組討論中從不發言。

一班患有高能力自閉症(前稱亞氏保加症)的小朋友,有時被視作固執和孤僻的怪人,他們的爸媽卻從沒灰心,反而選擇改變心態。接納孩子有社交障礙,適當地調節期望,就不難發現,其實他們有很多值得欣賞和可愛之處。

高能力自閉症前稱亞氏保加症,三年前被歸納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SD)之內,一般形容智力正常而有社交問題的自閉症患者,8歲的文匡就是例子,從小好動兼手多多,K3時爸媽帶他接受評估,結果出乎意料﹕除了過度活躍症和專注力不足外,文匡還患有自閉症。媽媽梁太得知時立即落淚,「我反應很大,眼淚不停流,因為沒有心理準備,以為最多是過度活躍」。

「一言堂」講不停礙社交

 梁太起初知道文匡有社交障礙時,大感晴天霹靂,但不消一個月,她就平復了心情,相信有出路之餘,亦學習以適當方法教導孩子。

梁太起初知道文匡有社交障礙時,大感晴天霹靂,但不消一個月,她就平復了心情,相信有出路之餘,亦學習以適當方法教導孩子。

醫生之所以診斷出文匡有自閉症,最大原因是他的「鸚鵡式說話」,即是回答問題後,總要小聲重複講一次答案,「他應該一直有這習慣,但重複答案時聲音小,我和丈夫沒有為意,直至醫生指出後才留意到」。

文匡是高能力自閉症患者,在主流學校考全級頭十名,又喜歡學新事物。爸媽不擔心他的學業,社交技巧才是難題。梁太形容,文匡會主動跟人攀談,可是過程中很少跟人對答,「他不停發表『偉論』,分享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例如和同學談打機,大家玩的遊戲不一樣,他只會講自己玩的遊戲,連遊戲細節都逐一分享,沒察覺其他同學根本一臉茫然」。

發掘新教導方式 因材施教

 當學到新知識時,文匡會鑽研得很深入,他對科學、工程很有興趣,包括玩具、機器背後的原理。

當學到新知識時,文匡會鑽研得很深入,他對科學、工程很有興趣,包括玩具、機器背後的原理。

不懂看眉頭眼額看似是缺點,但有時文匡的「破格」行動, 反而深得人心,「有次老師鼓勵同學少吃零食,午膳時不要浪費食物。有同學成功做到,很快把午膳吃完,老師稱讚之際,文匡突然舉手說:『老師,他做得好,我提議給他三下掌聲。』老師很高興,班上氣氛也會變好」。 自此梁太深信,自閉不代表無法建立友誼,文匡的正向和開朗,也是吸引朋友的地方。

當初難以接受兒子患病,現在她倒慶幸及早發現問題,找合適方法去糾正,「我們很少以打罵來教他,而是發掘新的教導方式。如果他鸚鵡式地自問自答,爸爸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例如文匡問吃什麼水果, 爸爸答「蘋果」後,還在他耳邊細聲講很多次「蘋果」,「他會說『夠了!』,這樣他就知重複說話是很奇怪的」。

同樣經歷心態轉變的,是謙仔(化名)媽媽陸太。7歲的謙仔從小語言發展緩慢,約兩歲時陸太帶他接受評估,證實他患有自閉症。陸太表示,隨着兒子長大,心態也不斷調節,最重要是對孩子的期望要合理。

現時有不少社交小組,專為自閉症兒童而設,透過小組活動、棋類遊戲,鼓勵小朋友與人交談和相處。
現時有不少社交小組,專為自閉症兒童而設,透過小組活動、棋類遊戲,鼓勵小朋友與人交談和相處。

陸太表示,謙仔有很好的記性,幼稚園老師給他的評語是「有驚人的記憶力」,平日能把電視劇裏的對白全都記在腦裏,之後自己玩角色扮演。可是,智力沒有問題,不代表學業得心應手,有些作業對謙仔來說,依然難度太高,「例如作文講求創意,自閉症孩子卻不明白為什麼要憑空想像一些東西出來,他們覺得很空泛和無法掌握。我也不會要求謙仔寫得很好」。

謙仔今年還要迎接新挑戰,升上二年級後,通識課上設有分組討論的環節,同學討論出答案後,再填寫在作業上,對於不擅長說話的謙仔來說絕不容易,他試過在分組討論時表現抽離,最終無法完成堂課。陸太難免擔心,卻不會刻意催谷,而且依然欣賞兒子,「班主任安排他坐最前,隨時輔助他,又安排聰明而友善的同學坐在旁邊,讓他能較輕鬆地傾談,已是很大幫助。平日我也見到他嘗試用言語表達想法,不只是大哭和發脾氣,表達能力已大有進步」。

母:子女開心最重要

相比起學業表現,陸太更緊張謙仔的社交,她坦言,一開始知道謙仔不太和同學相處時,她都十分擔心,「我問他小息做什麼、和誰一起玩,他有時好辛苦才說得出一兩個同學的名字,有時索性答我,他一個人在看風景」。陸太聽到,自然想鼓勵兒子結識朋友,後來卻發現謙仔很享受小息,「我認定朋友多才會開心些,但他其實想擁有一個人獨處的時間,還很喜歡上學。那作為家長,就要學習調整心態,大前提是他開心、願意上學,不就可以了嗎?」

相關支援

協康會賽馬會星亮資源中心
提供個別及小組訓練,建立社交技巧,亦舉行家長教育課程。
電話﹕3956 4651
地址﹕九龍何文田愛民邨新民樓地下106-117室

蕊展計劃
專為高能力自閉症兒童而設,提供社交小組訓練、家長個別諮詢服務等。
電話﹕2948 8608
網址﹕www.projectaspire.hk

文﹕李樂嘉
圖﹕李樂嘉、受訪者提供

辣媽CEO:功課奴隸

【明報專訊】其實眾所周知,名校功課默書測驗考試樣樣多又密集,課程艱深,這個不正正是令怪獸家長們趨之若鶩的原因嗎?怎麼不停在各家長網站專頁討論區中看見聲討投訴?食得鹹魚抵得渴,那些名校開宗明義打正旗號,不會在貴子女入讀後改變制度,其實有什麼好投訴?要是真的無法接受忍受,憤怒到用埋粗口亦不足以表達,理應選擇轉校才是。諷刺的是粗口講完,長篇大論罵完,還是一樣逼孩子做功課做到三更半夜,第二朝乖乖一早準時上學去。人格分裂,莫過如此!人家的孩子怎樣教,我真的沒有批評的資格,但着實為這些被洗腦只識盲目追求卓越成績,自小被訓練成為考試機器,活着不知為什麼的孩子極為痛心。他們的童年,除了讀書考試補習興趣班之外,還有什麼?

孩子不是必須讀幼稚園

還有多少家長記得/知道,小朋友不是必須讀幼稚園的,尤其孩子五歲之前根本不適合揸筆,塗鴉當然冇問題,但不應該要求小朋友寫字。我為大小T選幼稚園,對課程的首要要求,就是配合他們的身心發展。想當年他們剛學寫字,我只要求筆順正確,至於寫出來夠不夠工整,根本沒所謂,坦白講亦根本沒意思。所以我家買擦字膠的原因從來不是因為用完了,而是大小T經常不小心弄丟。寫的字被老師用紅筆圈了,亦不是值得什麼大驚小怪的事,鼓勵他們下次寫好一點不就可以了嗎?所以有家長大呻老師的紅圈令子女壓力大到怕寫字,真正的問題其實出在誰身上?

又有家長因為功課字深筆畫多,竟然在孩子的功課簿寫留言給老師「太深、筆畫太多」等等。諷刺的是,其實有寫完,但被擦走,痕迹清晰可見還很深,應該被重複擦過不少次。這位媽媽做了一個極壞的示範及榜樣,這位孩子日後會如何對待功課和老師?

怪獸家長死要面怕執輸蝕底

怪獸家長為了催谷子女入名校,無所不用其極,多少錢都願花,偏偏不肯花時間去了解孩子的個性發掘他們的興趣,以及從旁輔助,配合他們在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習能力及需要。怪獸家長罪行惡行罄竹難書,歸納起來就是死要面子人云亦云爭先恐後怕執輸怕蝕底。明明孩子個個天賦品性興趣各有不同,家長們卻不是令子女發揮所長,而是硬是要打造平庸,只因為同一個機制才方便容易做比較?

別口裏說不 卻繼續逼孩子

可惜很多家長口裏說不,身體卻很誠實,繼續迫孩子做功課奴隸。要是真心愛孩子,就請各位家長高抬貴手,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在子女們的身上,功德無量。子女的潛能,他日的成就,沒有任何成績表可以做得到衡量或指標。講到底,做人,才是大學問!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中大伙英校推全球傳播課程 學生兩地一同學習2年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與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合辦全球傳播課程,下學年起兩校將分別取錄20名學生,40人將一起學習兩年,一年在英國、一年在香港,此外還會到倫敦及北京兩次實地考察,研究全球議題。

新推出的全球傳播課程下學年起收生,中大學生二年級將到薩塞克斯留學一年,三年級時則是英國同學來港一年,40人將一起修讀跨文化傳播、全球事務與公共議題等課程。

全球議題研究倫敦北京考察

學生還須選定一個全球議題研究,在二年級暑假及三年級寒假分別到倫敦及北京實地考察。至於一年級及四年級,學生將留在各自院校修讀其他課程及完成畢業論文等。

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表示,近年業界、社會都希望學生有更廣闊的國際視野,故選擇與新傳課程設計相似的薩塞克斯合辦全球傳播,讓對國際議題有興趣的學生多一個選擇,此外兩地學生緊密聯繫,相信有助他們拓寬眼界、訓練全球化思維。

他又說畢業生可投身香港的國際新聞機構或跨國企業,因學院會讓學生到境外實習,故畢業生也有機會到外地機構工作。

收生重英文成績

學院教授李立峯說,因學生要到英國留學、以英文研究全球議題等,故收生時會加大英文成績所佔比重,至於留學的額外費用,李表示學生要自行負擔到外地的交通、住宿費用,表現優異或有經濟需要學生可申請學院獎學金。

2016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