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港大後 中大2019/2020年開幼教學士

【明報專訊】現時全港僅教育大學提供資助幼兒教育學士學位課程,向來是每年收生競爭最激烈的學科之一,2017/18學年平均100多人爭一個學額。繼香港大學計劃2019/20學年開辦資助幼教學士課程,中文大學亦將開辦五年制資助幼兒教育學位,料每年提供18至22個學額,畢業生料可註冊為幼稚園教師,同時符合幼稚園校長學歷要求,亦可於社署註冊為幼兒工作員和幼兒中心主管。

五年制 最多收生22

政府2017/18學年落實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增加幼兒教育工作者需求,中大將開辦全日制教育學士(幼兒教育)學位,學生須於5年內修畢150個學分,主修科目涵蓋幼兒情感發展、身體協調等,亦須完成8星期教學實習。學生可經聯招或非聯招方式申請,聯招學生須於文憑試4個核心科目取得最少「3322」成績,並於兩個選修科考獲3級或以上,中大最終計算最佳5科成績;至於聯招和非聯招收生比例,中大指會擇優而錄。

料近千人報讀

中大教育學院院長梁湘明認為,幼兒教育工作者需求將增加,「將來如果幼師工資薪酬表更清楚,我相信需求更大,同學會看到很多空間發展」。

中大教育學院副院長(本科課程)薛慧萍預料,課程將有數以百計、甚至近千人報讀,放榜後將邀請將Band A申請者面試;校長推薦計劃等申請者則安排於放榜前面試。

下學年起 核心科未達門檻 教大:酌情取錄

【明報專訊】多間大學調整收生要求,香港教育大學在2018年10月24日指出,將實施新收生安排,下學年起將考慮錄取核心科目成績未達最低入學要求,但學術以外如音樂、運動或視覺藝術表現優秀,並在面試表現突出的學生。

自薦計劃擴至視藝科

教大過去每年預留不多於10%的首年入學彈性錄取名額,錄取透過不同的聯招入學計劃如「校長推薦計劃」,以及教大「本科課程提名計劃」或「體育或音樂主修科自薦計劃」等的申請者。教大2019/20學年起,考慮將「體育或音樂主修科自薦計劃」擴展至視覺藝術科,該計劃的最低收生要求亦放寬,核心科目(中、英、數及通識)未達最低入學要求者,若相關成就卓越,且面試表現突出的學生,亦有機會獲取錄。

主修中文 毋須中英俱佳

此外,個別課程亦會彈性處理部分科目成績突出、但核心科目表現稍遜學生的申請。被問及上述「稍遜」意思是否表示部分核心科目不及格亦會考慮,教大副校長(學術)李子建沒直接回應,只表示學校會考慮如其他學科成績突出,但「一至兩科(核心科目成績)差一點點」的同學。李舉例,學生若報讀中文教育課程,其面試表現優秀,展示出相關學識淵博,即使另一些核心科目成績較差,學校亦會考慮。

教大副校長(學術)李子建(右五)與同事講解來年收生。(王丹麟攝)

教大的語文研究學士課程收生要求亦有調整,以往無論主修中文或英文,學生文憑試中文和英文成績均要良好。由下學年開始,學生若主修中文,大學主要考慮其文憑試中文成績;主修英文亦如是。

幼教學額增兩倍

此外,收生競爭一向激烈的教大幼兒教育學士課程,下學年學額由18個大增加到45至54個。被問學額增加會否鼓勵預計文憑試成績稍遜、但希望入讀該科的學生大膽將其放在聯招Band A位置,幼教學系副系主任何彩華表示成績非最重要,亦看重學生面試表現。

教資會撥6學額 欠資源維持水平 中大明年停通識教育師訓學位

【明報專訊】教育局轄下專責小組正檢討通識教育科發展,培訓中學通識科教師的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公布,每年新生學額約10個的中文大學教育學士(通識教育),2019/20學年起不再招生。校方稱,考慮到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下學年僅撥6個學額予該課程,受資源所限,難以維持教學水平,故決定停收新生,在學66名學生不受影響。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關展祺稱,學校吸納通識教育教師新血的高峰期已過,但是否要即時停止培訓,不可太快下定論。

在學66學生不受影響

中文大學教育學士(通識教育)2009/10學年起開辦,以應付新高中通識教育科教師需求,校方昨證實該課程不再招新生。

八大就2019/20至2021/22學年「三年期學術規劃」,早前向教資會提建議,學額2019年9月將「大洗牌」。中大2018年9月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出,教資會僅撥出6個該科學額,考慮學額資源,難維持優質教學水平,及建立良好的互動學習環境和氣氛,故決定停止招生。校方稱,來自3個學系的55名教學人員有份任教該科,未來他們將會繼續教授「學位教師教育文憑」通識教育課程。

教師會:團隊大致飽和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關展祺稱,新高中開始實施時,社會需要大量通識教師,當時多數由校內調配其他科教師兼教,其後有新血加入,目前團隊已大致飽和,但他說「是否去到不需要再做培訓?不可太快下定論」。

關又指出,每校有1至3名教師專教通識科,以全港470多所官津、直資中學計算,全港有1000多名通識科教師;他稱,不少學校都要求通識科教師「專科專教」,但各校人手部署有別,故招聘人數未必及得上中英數等主科。

資深通識教師:削科與學科檢討關係小

教育局「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正檢討通識教育科,方向之一為研究其評分機制。資深通識科教師許承恩認為,大學削科與學科檢討關係不大,「就算很多人對通識科有意見,都是說改為合格或不及格,從來沒有說要減課程;有人說要將通識改為選修,但不是最大的聲音」。他認為大學主要考慮到通識教師供求調節。

中大教育學士(通識教育)目前有106名畢業生,大部分投身教育界;浸會大學亦有地理/歷史/社會學及通識教學(雙學位課程),每年收20多名新生。

港大護理一年級生 四成來自副學位 與DSE生競爭 3校6科皆取錄逾1/4

8間資助大學2018/19學年提供5000個高年級銜接學額,副學位畢業生可直入大學三年級,但仍有不少具副學位背景的學生獲取錄讀大學一年級,與文憑試(DSE)考生競逐學額。本報發現,來自3所大學共6科的副學位生佔一年級本地生25%或以上,當中港大護理學187名一年級新生中,就有71人(38%)持副學位學歷。校方解釋,護理學副學位生申請者眾多,獲取錄者平均成績積點(GPA)達3.5以上(滿分為4.0)。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吳寶城提醒文憑試學生報大學時,除衡量收生成績,亦需留意學科取錄本地生的聯招、非聯招學額分佈。

八大每年有1.5萬個資助學位,DSE考生需與其他非考生競爭入學。這1.5萬學額中,大部分經大學聯招(JUPAS)取錄DSE考生(近年每年約1.3萬);透過非聯招取錄約800名就讀國際預科文憑(IB)、英國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考試(GCE A level)等海外課程學生,他們集中入讀大學收分較高的醫科、環球商業等「神科」;副學士、高級文憑畢業生,或只完成副學位一年級的學生,亦可經非聯招途徑讀大學一年級。基於收生自主,政府或教資會不就非聯招取錄本地生設限。

港大:護理取錄副學位生GPA逾3.5

本報翻查八大2017/18學年一年級新生入學資料,並向教資會查詢,發現至少3所大學6個學系的副學位學歷錄取人數,佔該科本地生人數25%或以上(見表)。香港大學護理系187名一年級本地生,多達71人具修讀副學士背景。港大指出,護理學錄取的本地副學士同學來自6間院校,平均GPA達3.5以上;而社會工作學39名一年級生,10人具副學士學歷,平均GPA達3.65以上。

教大:配合政府銜接政策

港大稱收生是擇優而錄,參考學生學術及各方面表現,上述兩科副學士背景申請者眾多,與聯招申請人Band A首志願的申請者人數大致相若,而副學士獲取錄的機會稍低於文憑試申請者。翻查聯招資料,2017/18學年有986名DSE考生將港大護理系放Band A(首3志願),約8人爭一位;社會工作學則有279人放Band A,約9人爭一位。

教育大學亦有3課程錄取副學位人數比例多於25%。教大稱以擇優而錄作原則,沒就不同學歷訂收生比例,並為配合政府政策及為副學士生提供銜接機會,會取錄學術成績優良及面試表現出色的副學士生。浸會大學音樂系亦有25%一年級生來自副學位。

學友社:實務科目 看重經驗

吳寶城稱,社工、護理、教育等學科,相對而言看重學生的實務經驗,在大學收生角度,固然想取錄一些有充分準備入讀該科的學生,「學生的公開試成績,亦未必及得上一兩年相關學科經驗,若社工學生讀過輔導,試過實習,均有優勢」。他又稱,課程本身或有其限制,因部分學科需實習及課擔較重,副學士畢業生倘直入3年級,僅得兩年完成課程,或較倉卒;亦有可能是學科的高年級銜接學位不多,令學生流向一年級。

 

SSSDP學額明年增17% 至3236個

【明報專訊】資助學生入讀自資學位的「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在2018/19學年起恆常化,以資助學生入讀特定行業以補充人才。政府2018年8月22日公布,2019/20學年SSSDP學額增加17%至3236個,涵蓋來自6所自資院校共38個課程。東華學院今年9月新開辦物理治療學,課程於19/20學年新納入SSSDP。另外,3所院校護理系獲資助的學額亦會再加碼。

6所自資院校共38課程獲資助,包括公開大學12個、職業訓練局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12個,​恒生管理學院5個、東華學院5個、珠海學院2個、明愛專上學院2個,合共提供3236個學額,課程屬10個人才需求殷切的範疇,包括建築及工程、電腦科學、創意工業、金融科技等。

新增學額主要來自護理系

新納入19/20學年SSSDP的東華學院物理治療學提供50個學額。其他新增學額主要來自護理系,公大護理學(普通科)、護理學(精神科),分別增至325及125個;東華護理學健康科學加至350個;明愛護理增至360個。學生需經大學聯招(JUPAS)報讀相關課程。18/19學年SSSDP的資助額按通脹調整,實驗室為本課程的資助額增至72,800元,其餘為41,700元。

赴海外留學宜及早規劃 英澳仍熱選 把握德國瑞士報讀時機

study_2018_05_25_a1距離文憑試放榜還有不足兩個月,必須及早做好升學部署,尤其是有意到海外留學人士,避免錯過申請及最佳入學時機。澳洲、英國、美國等傳統熱門留學國家以外,近年有不少港生選擇到德國、瑞士等新興留學國家升學,其中德國的大部分公立大學及各程度的學位課程均學費全免;瑞士以酒店管理教育聞名,提供海外有薪實習機會……

近數年留學趨向低齡化,尚學堂國際升學服務中心總經理盧國昌 (Steve) 以該機構為例,家長、學生早於中一至中四已籌備留學事宜,單是今年已較去年多了一成人查詢,尤以中三階段為甚,因有利銜接當地的中學課程。

澳英大學 熱選醫療、航空

澳洲、英國、美國、加拿大均屬傳統熱選的留學國家,以大學三年制的澳、英較受港人歡迎。目前能否趕及申請和於最佳時機入學?Steve 指,英國大學於 9、10 月開學,申請學士課程要經由 UCAS 申請,雖已過了報讀今年9月入學課程的截止報名日期,不過在 6 月 30 日前申請也可能會被有關院校考慮。「逾期申請人可於 7 月至 9 月的 UCAS Clearing 時段,直接向尚餘學額的大學提出申請。」

至於澳洲的大學一般於 2 月開學,有較充裕的時間作準備,同學可直接向心儀的大學遞交公開試成績作獨立申請。

醫護學科是港生到海外升學的熱門選擇,部分醫療專業如營養師、足病診療師、脊醫等,更要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及澳洲等地接受大學專業教育及訓練,方能執業,相對而言,澳洲會提供較多醫護學科學額和實習機會。「個別國家對某些科目招收海外生設有限制,如英國護理系不會取錄海外生。」

另澳洲的航空學亦相當受留學生青睞,課程主要分兩種:航空學 (飛行) 及航空學 (管理),如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設有航空訓練學院,供學生進行飛行實習。

他不諱言,美國因政局、治安問題,令近年計劃到當地升學的情况放緩;加拿大因大學4年制、入學成績門檻較高等因素,相對較少港人到當地留學。

Steve’s Tips:文憑試成績優異者可直接報讀海外大學的一年級;成績平平或稍遜者,不少國家和地區也提供其他升學途徑如大學基礎班、大學文憑、副學士、大學轉移課程等,修畢後可再報考/銜接當地大學。另有意修讀醫護、法律、工程等專業學科者,若計劃畢業後回港發展,應考慮本港對有關資歷的認受性,是否獲得政府或專業學會認可及是否需要考取本港的執業資格試。

德國:新興留學之選

近年掀起到歐洲留學的熱潮,歐洲留學研究與評估機構 Study.EU 發佈「2018 歐洲最佳留學國家排行榜」,德國、瑞士均榜上有名,前者更排列首位。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 (DAAD) 教育主任張志聰 (Orange) 說,每年申請德國簽證到當地升學及交流的港人有約 450 至 500 人。「向 DAAD 查詢留學的港人數目由以往的每年 2,000 人,增至去年的 2,800 人;而今年首 3 個月已錄得 1,400 人查詢。」

若經濟能力稍遜者,德國是一個好選擇。「德國大部分公立大學免學費,海外生也受惠;留學生亦可當兼職,既可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也可鍛煉個人的社交、德語 (三大外語之一) 等能力,及早融入當地環境。」

德國大學主要分為兩大類型:傳統的綜合大學 (以理論及研究為主導,設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課程)、新興的應用科技大學 (以應用、實踐作主導,職業導向,最高只設有碩士程度課程),大學教育體制為 3 至 4 年,一般於 10 月初開學。

入讀申請 7 月中截止

入學要求方面,以 DSE 6 科 (包括中、英、數、通識教育) 計算,每科須達第三級或以上。若報讀英語教授的國際學位課程,申請人一般需達 IELTS 6.0 分或以上;若報讀德語課程,則德語水平測試 TestDaF / DSH,需達到約 C1 級別。

德國大學的冬季入學申請截止日期為 7 月 15 日 (個別院校及學科的報名截止日期有別),申請人可直接向大學申請或透過 uni-assist 網上平台申請。他提醒,畢業證書和成績單的副本須經過德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公證方為有效,故應預留足夠時間辦理。

Orange’s Tips:德國大學沒排名制度,質素平均,選校時,可按大學類型、教學模式、城市、生活指數等客觀條件作為考慮因素。另德國不承認高級文憑、副學士的學歷,港生需最少完成大學一年級,方可銜接德國大學的相關課程。

瑞士:酒店管理重海外實戰

留學瑞士的港人大多入讀酒店管理,院校亦多以英語授課。SEG 瑞士酒店管理大學集團大中華區總監陳麗儀 (Tracy) 以 SEG 旗下 5 間瑞士酒店管理大學為例,港生入學人數每年約 160 至 180 人,當中大部分為 DSE、IB 畢業生;入讀碩士課程人數約佔一至兩成。

「瑞士分為德語區、法語區、意大利語區等不同語言區,然而我們的課程以全英語授課,故不諳德文及法文也可報讀。」為方便在瑞士的日常生活,學生於大學期間,需修讀一科法語或德語之基礎課程。

春、秋季開課需修讀法或德語

SEG 旗下瑞士酒店管理大學的開學日期分為春季 (1 月、2 月及 4 月)及秋季 (7 月、9 月及 10 月),Tracy 表示,學士課程為三年制,內容涵蓋酒店管理與工商管理的知識,學生更可於修讀高年級時,選擇自己的專業方向如會展項目管理、酒店及工商管理、酒店與設計管理、酒店與奢侈品管理、酒店及旅遊管理與餐飲企業管理等。

「奢侈品管理是近年新興學科之一,業界對人才需求殷切,有興趣向有關方面發展者,可考慮報讀瑞士蒙特勒酒店工商管理大學 (HIM),設有市場營銷及奢侈品管理專科。」

她補充,課程採用「半年理論堂+半年海外有薪實習」模式,學生於首兩年,每年都會有半年時間到外地 (如英、美、杜拜、馬爾代夫等) 進行有薪實習,相信對他們畢業後求職更添優勢。約半數畢業生回港發展,大多從事酒店的行政部門,如市場部、人力資源部、宴會部等,也有部分投身旅遊機構、主題樂園、會展項目集團等,近年亦愈來愈多畢業生投身國際奢侈品牌或創業等。

Tracy’s Tips:建議應屆文憑試考生於 5 月至 7 月報名為佳,校方會以申請人的校內成績 (中四、中五及中六校內成績) 及英文水平作個別審核,符合要求者可在放榜前獲得大學優先取錄;於放榜當日報讀的申請人,除了需要遞交 HKDSE 成績,亦有機會需要即場面試。若申請人英文成績未達要求,將安排入讀大學基礎課程。另 SEG 設「全人發展獎學金」,鼓勵積極參與全人發展活動之港生,前往瑞士接受酒店管理教育。

文:麥懷欣 圖:受訪者提供

城大專上航青團合辦 航空飛行副學士

香港航空青年團總監陳志培(左)和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副院長蔡耀權簽訂合作備忘錄,在下學年合辦理學副學士(航空及飛行)課程,招收50人。
香港航空青年團總監陳志培(左)和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副院長蔡耀權簽訂合作備忘錄,在下學年合辦理學副學士(航空及飛行)課程,招收50人。

【明報專訊】香港澳大利亞伍倫貢書院/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與香港航空青年團,合辦航空及飛行副學士課程,兩年學費約10.1萬元,將於2018/19學年開辦。學生畢業後可銜接到本港的大學或澳大利亞伍倫貢書院,升讀有關飛行或物流的學士課程,有機會成為專業機師。

銜接澳洲飛行課程

課程內容除了飛行理論外,更包括親身體驗,包括在校內使用模擬飛行器訓練、於石崗機場體驗小型飛機飛行,更有機會到海外體驗飛行,學員亦可與現職專業機師交流實際的飛行經驗。此外,學員在升讀第二年的暑假更可到貨運站工作或擔任地勤人員。

修畢副學士課程後,學生可以銜接到本港的大學或澳大利亞伍倫貢書院,升讀有關飛行或物流的學士課程。如銜接到本港大學的課程,再修讀多兩年便能畢業;銜接到澳大利亞南澳大學的飛行課程,只需1.5年便能畢業。

香港航空青年團一直舉辦與航空相關的課程和活動,當中高級航空教育課程(Advanced Aviation Education Programme, AAEP) 培育了不少機師。上述與城大專上學院合辦的副學士課程,兩年學費為100,800元,名額為50人。

理大物理治療增20學額 新校舍落成後有望增至200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系主任曾永康(圖)解釋,學額增長受制於設施、教學人手等因素,2017/18學年已增加3間共5000呎的教室,並增聘助理教授,以應付新增學生人數。(劉焌陶攝)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系主任曾永康(圖)解釋,學額增長受制於設施、教學人手等因素,2017/18學年已增加3間共5000呎的教室,並增聘助理教授,以應付新增學生人數。(劉焌陶攝)

【明報專訊】去年食物及衛生局檢討醫療人力規劃,推算2030年將欠900多名物理治療師。為應付人力需求,香港理工大學將於2019/20學年增加20個物理治療學士學額至150個。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系主任曾永康指學額已增至現時頂點,期望2024年何文田新校舍落成後,學額有望進一步增至200個。

現時理大物理治療學系為全港唯一受教資會資助的物理治療課程,每年收生130人。理大將於2019/20學年增加20個學額至每年150人。曾永康表示,增加的學額數量考慮了師生比例、設施和臨牀實習名額,他笑言︰「就算要我們加,我們都加不到。」

增3教室聘教員應付

曾永康指去年整個康復治療科學系約有10個助理教授空缺,至今已招聘約七成,剩餘兩至三個空缺,主要較難聘請既有博士學位,又有科研能力的教學人員;上個學年亦已增加3個教室,「迫迫地仍然能夠應付到」,認為新增20個學額是恰當。至於職業治療學士學額,維持每年100人。

維持100職業治療學額

被問到每年增加20個學額後,仍未能追上2030年物理治療師約933人的需求,曾永康表示理大將於何文田新建校舍,料2024年落成,盼屆時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學士學額可分別增至200個和160個。

自2012年起,理大開辦兩年制自資職業治療學及物理治療師碩士課程,以紓緩社福界人手短缺問題,社署會向獲取錄的學生提供學費資助,惟學生畢業後須於非政府機構工作兩年以上。理大正與政府商討開辦第4屆課程,屆時可分別提供48個物理治療和24個職業治療碩士課程學額,預期6至7月確實會否開課。

理大亦斥資逾1000萬,於校園增設逾370平方米共3間實驗室,分別以動物進行肌肉癒合、精神分裂、骨折等治療技術的研究、探討太極拳和指壓按摩等中式活動對康復的影響,以及利用虛擬實境和機械人等科技研究協助康復訓練的產品,各實驗室料於年底啟用。

9月設職業治療獨立診所

另外,理大職業治療課程現與物理治療在同一康復治療診所作臨牀教學,為加強教學質素,理大將在9月開設獨立職業治療診所,面積達81平方米,新增言語訓練等服務,並同時加服務人數,兒科每周由45人增至60人;骨科由8人增至16人;腦神經科由3人增至6至8人;精神科由2人增至5人。

東華物理治療 最快9月開辦

東華學院校長呂汝漢指今年9月有望開辦自資物理治療學士學位課程,學額為50個。
東華學院校長呂汝漢指今年9月有望開辦自資物理治療學士學位課程,學額為50個。

【明報專訊】東華學院昨舉行傳媒聚會時表示正籌備開辦4年制物理治療學士學位課程,現正等候行政會議批核,有望最快於9月開辦課程,5月開始招生,4年制課程,學費每年約在12萬至13萬,若文憑試考獲25分,學院會在入學時提供3萬元獎學金。

學費每年13萬 學額50

學院校長呂汝漢指物理治療課程上月中已進行學術評審,盼9月能開辦課程,初步訂定學額為50個,而待課程正式開辦後數年並通過專業評審,有望列入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資助計劃」)課程。而在收生成績方面,學生至少需符合「33222」入學要求。

覓地擴建 爭取撥地

呂汝漢表示將會改建京士柏校舍,設5個課室予相關學生上課,現時學校已聘請兩名教職員,另陸續招聘,長遠希望有8至10名相關教學人員。呂汝漢又指學校原定只可容納2700人,現時學生人數已增至2500,透露學校正尋覓地方擴建院校,包括向政府爭取撥地租用。副校長鄧鳳鳴則指現時文憑試考生人數持續下跌,但今個學年新入學學生有2%增長。

側重長期病患治療

學院物理治療課程主任司徒佩玉稱現時物理治療師人手短缺,若學校舉辦相關課程,相信畢業生就業情况樂觀,薪金有逾2萬元。她又解釋現時只有理工大學開辦物理治療課程,但其訓練較多與醫院病人手術後康復治療有關。而東華學院會有較多訓練與在社區機構工作、為長期病患人士提供治療有關。她又指若學生在文憑試中考獲25分,學校便會提供3萬元學費資助。

 

珠海建築碩士獲認證 具資格考建築師試

珠海學院建築系講座教授龍炳頤(左起)、理工學院院長李啟光、建築系主任朱海山昨公布該系碩士課程獲認證。李啟光說,未來將與土木工程及資訊科技系合作,透過擴增實境(AR)和虛擬實景(VR)等技術,預測建築設計對周邊環境影響。(劉家豪攝)
珠海學院建築系講座教授龍炳頤(左起)、理工學院院長李啟光、建築系主任朱海山昨公布該系碩士課程獲認證。李啟光說,未來將與土木工程及資訊科技系合作,透過擴增實境(AR)和虛擬實景(VR)等技術,預測建築設計對周邊環境影響。(劉家豪攝)

【明報專訊】珠海學院建築碩士課程近日獲兩個建築師機構通過專業評審,畢業生完成課程和實習後,將合資格參加測試成為註冊建築師,是繼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後,近20年來再有大專院校建築系碩士課程獲專業認證。

香港建築師學會及建築師註冊管理局近日通過珠海學院兩年制建築碩士課程專業(第二部分)評審,即畢業生通過學會和管理局舉辦的專業測試後,可成為學會會員及註冊成建築師,成為首間取得有關專業認證的私立院校。該碩士課程首屆8名學生去年畢業,實習一年後均可參加考試;去年入學的第三屆學生共9人。

首屆8學生去年畢業

珠海學院建築系主任朱海山稱,去年11月起開始申請專業認證,相關機構派員到校視察學生功課水準、校舍硬件、師資等,終取得認證。建築系講座教授龍炳頤說,珠海學院給有志成為建築師的年輕人提供多一個選擇,是一個「夢工場」,「不會因為入不到兩間大學而做不到建築師,要放棄夢想」。

珠海學院建築系碩士課程為兩年制,每年學費10萬元,學額50人,學院料每年招生20至30人,報讀者須具備建築系相關學士學位資格;該校學士學位學額為70人,每年約招收30人,經聯招報讀學生可申請約4萬元資助,該校料獲認證後有助學士課程收生。